慢性肾脏病一体化治疗
慢性肾衰的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TherapyOnCRF)

整理ppt
14
控制血压
◆目标:MDRD(改变肾脏病饮食协作组)
→尿蛋白≥1克/日时,平均动脉(MAP) 应控制在92mmHg以下
→尿蛋白<1克/日时,MAP应控制在97 mmHg以下
→其中收缩压及脉压降低更重要
整理ppt
15
降压治疗
如何选药?
→要能有效降压 →常需多种降压药联合 →尽量少影响糖、脂及嘌呤代谢 →能最有效地保护肾脏
23
控制血糖
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
整理ppt
24
干预治疗延缓CRF发生和进展
▲原有肾脏病的治疗 ▲饮食 ▲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 ▲其他:调脂、纠酸、降血磷、抗凝等 ▲中医中药
整理ppt
25
其他措施
• 降脂 • 降血磷 • 纠正酸中毒 • 抗凝 • 中医中药
整理ppt
26
一体化治疗
●尽早发现进展的肾脏病变 ●干预治疗延缓CRF发生和进展 ●防治尿毒症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 ●完善肾脏替代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一体化治疗
整理ppt
11
饮食
■主要措施 ※适当的蛋白摄入量(0.6~0.8g/kg•d):当血 Cr>176.8~221.0μmol/L时应开始,如有可能, 应加用EAA或α-KA。 ※适当的蛋白比例:足够的优质蛋白(主要是 动物蛋白质),>50~60% ※植物蛋白(尤其豆类)可能具有减轻肾小球 高滤过和抗氧自由基的作用
整理ppt
8
干预治疗延缓CRF发生和进展
▲原有肾脏病的治疗 ▲饮食 ▲控制血压 ▲控制血糖 ▲其他:调脂、纠酸、降血磷、抗凝等 ▲中医中药
整理ppt
9
饮食
■延缓CRF的机制 →降低肾小球高滤过、肾单位高代谢 →减轻蛋白尿 →减轻甲旁亢 →直接或间接调节某些激素、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和某些血管活性物质作用
(医学课件)CKD的一体化治疗

2023《(医学课件)ckd的一体化治疗》CATALOGUE目录•CKD一体化治疗概述•CKD一体化治疗临床评估•CKD一体化治疗方法•CKD一体化治疗疗效评估•CKD一体化治疗展望01CKD一体化治疗概述慢性肾脏病(CKD)是指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不可逆性改变,以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60ml/min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30mg/g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定义根据病因、病理类型、肾功能受损程度和病程,CKD可分为5期,其中1~3期为早期,4~5期为晚期。
分类定义与分类病理生理特征肾功能受损CKD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组织损伤,导致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排泄障碍。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CKD患者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如低钠、高钾血症等。
贫血和营养不良CKD患者常伴有贫血和营养不良,与肾功能受损、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010203患病率逐年上升随着老龄化和肥胖等慢性病的增加,CK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早期诊断率低由于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指标,CKD的早期诊断率较低。
预后较差CK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流行病学特点02CKD一体化治疗临床评估肾功能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肾脏滤过功能,是判断CKD分期的重要指标。
血肌酐肌酐清除率(Ccr)是常用的肾功能评估指标,但易受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影响。
尿素氮高尿素氮水平与肾功能损伤程度相关,但受蛋白质摄入量、肝脏功能及血容量变化等因素影响。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需明确是急性还是慢性起病,对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病因及诱发因素评估高血压肾损害了解患者高血压发生的时间、程度及持续时间,有助于判断病情及预后。
糖尿病肾病了解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使用情况,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贫血检测血红蛋白(Hb)水平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有助于判断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
并发症评估高血压评估患者血压水平及类型,有助于制定降压方案及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CKD的一体化治疗

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钙、磷等营养素 ,同时限制钠、钾、磷的摄入。
注意事项
饮食治疗需要个体化,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病情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运动治疗
运动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
运动方式
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柔韧 性训练等。
注意事项
运动过程中需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
特点
一体化治疗不仅关注生理上的治疗,还重视心理和社会层面 的干预,充分体现了多学科联合、全方位的治疗理念。
ckd一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1 2
改善生活质量
通过一体化治疗,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质 量,包括减轻症状、提高活动能力和改善心理 健康。
延缓病程进展
一体化治疗可以有效地延缓CKD的病程进展, 降低患者进入透析和移植治疗的风险。
ckd一体化治疗的局限
01
治疗成本高
CKD一体化治疗需要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因此治疗成本相对较
高。
02
患者依从性差
由于治疗方案复杂,部分患者可能难以坚持长期治疗,导致治疗效果
不佳。
03
医生技能要求高
CKD一体化治疗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对医生的
技能要求较高。
如何克服这些局限
加强宣传教育
05
ckd一体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
研究分析了采用一体化治疗CKD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一体化治疗可显 著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和肾脏预后。
实验研究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研究,发现一体化治疗可以显著延缓CKD的进展,减少肾 功能损伤。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CKD的一体化治疗课件

目录
CONTENTS
• CKD一体化治疗概述 • CKD一体化治疗的方法与技术 • CKD一体化治疗的临床实践 • CKD一体化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 CKD一体化治疗的典型案例分析
01 CKD一体化治疗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CKD一体化治疗是指将慢性肾脏 病(CKD)患者的医疗、护理、 康复等环节进行整合,提供全面 、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跨学科合作,提 供个性化、全程管理,提高患者 生活质量。
重要性及应用
重要性
CKD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一 体化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 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应用
在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不同场景 下均可应用,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 置和利用。
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从单一学科治疗到多学科协作,再到一体化治疗模式的发展,逐步完善。
总结词
新型治疗技术为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某患者患有重度CKD,医生为其采用了新型 治疗技术,如肾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成形术或 肾动脉支架植入术等。这些新型治疗技术有 助于改善肾脏血流灌注,减轻肾脏负担。经 过治疗后,患者肾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尿毒 症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整合各类医疗资源,包括医疗机构、专家 团队、研究成果等,形成合力,提高治疗 水平。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先进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开展合作 ,引进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推动CKD 治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05 CKD一体化治疗的典型案 例分析
案例一:药物治疗成功案例
总结词
通过药物治疗,患者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详细描述
(医学课件)CKD的一体化治疗

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contents •CKD的病因及病理生理•CKD的营养及饮食治疗•CKD的运动及康复治疗•CKD的药物治疗•CKD的并发症治疗•CKD的肾脏替代治疗目录01CKD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糖尿病肾病约30%的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其中以1型糖尿病最常见。
多种肾小球肾炎均可引起慢性肾脏病,其中以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
长期未控制好的高血压可引起肾损害,表现为肾功能不全、高血压性肾病等。
慢性缺血性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主要见于老年人。
一些遗传性肾病如Alport综合征、Fabry病等均可引起慢性肾脏病。
病因肾小球肾炎缺血性肾病遗传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病理生理随着病情进展,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单位逐渐减少,导致肾功能减退。
肾单位减少肾功能不全水钠潴留贫血和营养不良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下降,导致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导致乏力、肌肉萎缩和免疫功能低下等。
临床表现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时,可出现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症状。
肾功能不全表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水钠潴留,导致高血压、水肿、心力衰竭等症状。
水钠潴留表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贫血,导致乏力、头晕、心慌等症状。
贫血表现慢性肾脏病患者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肌肉萎缩、免疫功能低下等症状。
营养不良表现02CKD的营养及饮食治疗1 2 3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组成、肌肉量、脂肪量、体液平衡等。
评估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病情、营养状况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能量摄入、蛋白质摄入、脂肪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等。
制定个体化营养计划根据患者需要,可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
营养补充剂的应用限制饮食中的盐分,以减轻肾脏负担。
CKD-MBD慢性肾脏病诊疗

关于CKD-MBD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以往被称为“肾性骨病”和 “肾性骨营养不良”,因为该命名未能很好地包含钙、磷代 谢紊乱的内容。2005 年 K/DOQI(国际肾脏病一体化治 疗协调委员会)将以往的肾性骨营养不良和肾性骨病提出统 一用语为“慢性肾病(CKD)相关性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CKD-MBD)” ,CKD-MBD已成为当前全球肾脏病界 关注及研究的热点。
治疗措施包括
(一)积极控制高血磷----减少磷摄入(限磷饮食),促进 磷清除以控制高磷血症(使用磷结合剂、透析)
(二)调整血钙水平的正常化----调整血钙使其维持在安全 水平并避免高钙血症的发生
(三)活性VD制剂的应用 (四)寻求新型的VD类似物 (五)CaR激动剂的研制
钙磷代谢调节,由1,25(OH)2D3,PTH,FGF23 共同参与透 析患者钙磷代谢调节。
。
CKD-MBD
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常具有下列一个或 一个以上表现2
钙、磷、甲状旁腺激素或维 生素D代谢异常
骨转化、矿化、骨容量、骨 骼线性生长或骨强度的异常;
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
SHPT是矿物质代谢紊乱的重要表现类型之一1,也是CKDMBD患者中最常见的异常表现之一2。
PTH水平的明显增高与患者死亡、住院治疗和骨折的发生率增 加显著相关3。
低钙血症 高磷血症 1,25(OH)2D3 水平降低
骨骼的严重损害
贫血
PTH的合成和分泌增强
皮肤瘙痒 神经系统损害
心血管疾病
1. 活性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继发性甲旁亢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Chin J Nephrol 2005, 21(11): 698-699. 2. JSDT, Therapeutic Apheresis and Dialysis 2008; 12(6):514-525. 3. Francesca Tentori, et al., Am J Kidney Dis 2008; 52:519-530. 4.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9; 76 (Suppl 113): S22-S49.
慢性肾衰的一体化治疗(IntegratedTherapyOnCRF)

慢性肾衰病程较长,通常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发展。
03
慢性肾衰的症状主要包括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酸 碱平衡失调,贫血等。
慢性肾衰的危害
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衰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 率和死亡率较高,如高血压、
冠心病等。
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慢性肾衰患者易出现钙磷代谢 紊乱、骨质疏松等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慢性肾衰患者可能出现恶心、 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 状。
慢性肾衰的一体 化治疗 (Integrated Therapy on CRF)
目录
• 引言 • 慢性肾衰的病理机制 • 慢性肾衰的一体化治疗方法 • 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慢性肾衰的概述
01
慢性肾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功能逐渐减退, 直至衰竭的病理状态。
03
04
心血管疾病
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 样硬化等。
肺部感染
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易发 生肺部感染。
消化系统症状
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神经系统症状
如乏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 等。
03
慢性肾衰的一体化治疗方 法
非透析治疗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 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以降低血压、减少尿 蛋白、延缓肾损害的进展。
更有效的理论依据。
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合作, 推动慢性肾衰一体化治疗的综
合性和个性化发展。
加强临床实践与科研成果的转 化,提高慢性肾衰的治疗效果 和生活质量。
探索新的治疗手段和技术,如 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为 慢性肾衰的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性。
THANKS
慢性肾衰的三级预防及一体化治疗

[6 尚明 花 , 1] 徐培 桢 , 琴君 . 酚酸 酯 治疗 难 治 性 肾病 徐 霉
[ 上 海 医 学 ,00 2 ( ) 12 J. 20 ,3 2 :2 .
etsad cic l fcc n r a tnpatin J . re n l ia e/ ay i el r sl a o [ j i n i n a n t
1 a . Us fmy o h oae motli r ssa tme e a o e o c p en lt f i n e itn mb r n us
npnp t l .A inyDs 2 0 ,6 2 :5 . e toa y J - h J m JKd e i. 0 0 3 ( ) 20
D u ,9 6, ( ) 2 8. r g 1 9 51 2 : 7
[7 李 明旭 , 1] 王述 平 , 志 勇 , . 悉治 疗难 治 性 肾病 8 张 等 晓
・
讲
座・
慢 性 肾衰 的三 级 预 防及 一体 化 治 疗
刘 惠 , 白云 凯 , 桦 肖
( 明 医学 院第一 附属 医院 昆 肾 内 科 , 南 昆 明 云 6 00 ) 5 1 1
关 键 词 : 功能 衰竭 ; 级 预 防 ; 体化 治疗 肾 三 一 中 图 分 类 号 : 62 R 9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4 (0 2 0 . 0 2 — ( 10  ̄ 1120 )4 _ 35 ) 3
慢 性 。 能 衰 竭 是 指 原 发 、 发 、 传 或 先 天 慢 肾功 继 遗 性 肾脏 疾 患 ( 何 能 破 坏 。 正 常 结 构 和 功 能 的 泌 任 肾脏 尿 系疾 病 ) 致 肾功 能 减 退 , 到 哀 竭 时 出 现 的 一 系 所 直 列水、 电解 质 、 硷 平 衡 失 调 及 代 谢 紊 乱 的 临 床 综 合 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及其分期
发生率%(人群)
肾小球滤过率 ml / min / 1.73 m2
0.2%(30万)
5期 <15 ESRD
0.2%(40万)
4期 15~29
4.3%(760万)
3期 30~59
4%(710万)
2期 60~89
5.9%(1050万)
1期 ≥90
中国:40岁以上8%
AJKD. 2002 6
终末期肾病 一体化治疗的概念
1、及时、早期诊断慢性肾脏疾病; 2、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3、适时开始肾替代治疗; 4、防治尿毒症并发症; 5、使ESRD患者获得最佳的生活质量和尽
可能恢复其劳动能力。
7
一、及时和早期诊断慢性肾脏病
普及肾脏病知识; 让基层医师、全科医师 提高对肾病及可能引起肾脏损害的疾病的 认识,一旦发现有肾脏病变进展,就将患者 转诊到肾脏专科治疗。
16
五、适时开始肾替代治疗
肾替代治疗开始时间,国外学者提出“适 时、较健康时开始”的概念,即在患者出现 明显尿毒症症状前即开始肾替代治疗,目的 是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减轻因尿毒症引起 的并发症。
17
临床指标是确定肾脏替代治疗 开始时机的决定因素
(1)病人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如乏力、恶 心、呕吐等;
24
25
腹膜透析-与血透相比优点
1、 有效清除中分子物质,保护残存肾功能,提 高透析的充分性,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2、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保证了血液透析时血 管通路的建立,使患者经多年透析后血管条 件仍保持良好;
3、可按残肾功能丢失程度,逐步增加透析剂量 等优点。
26
腹膜透析-与血透相比缺点
腹膜透析治疗的生存率目前仍低于血液 透析。 1、 容易并发腹膜炎; 2、最主要的因素是透析不充分(包括溶 质清除不够和水清除不足)。
13
当其病变活动时均可引起或加重肾功能 衰竭,应根据病变活动情况,给予及时恰当 的治疗。治疗后即使患者肾脏病理损害 的改善是轻微的,但其肾功能将会发生一 定程度的好转。
14
三、完善肾替代治疗前的准备
教育患者及其家属,使他们了解肾脏 替代疗法的必要性及各种疗法的优 势和缺点,从心理上、生理上准备并 接受替代疗法,是提高生存率和保持 较好生活质量的关键。
慢性肾脏病的一体化治疗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段辉
1
慢性肾脏病(CKD) CKD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个健康问题, CKD早期患病率是肾衰竭患病率的100倍,在 美国累及11%成年人
2
据统计,中国大约有100多万名尿 毒症患者,并以每年12万人的速度 递增,面对这支庞大的队伍,我们 该如何做。
33,860
37,534
41,350
45,650
66,700 7,500 8,080
51,12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年
4
CKD定义
CK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肾损害≥3个月,伴/不伴GFR的降低,表 现为下列之一 有病理异常 或有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检查 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GFR<60ml/min/1.73m2 ≥3个月,有或无 肾损害
20
血液透析图 21
22
血液透析-存在问题
①对大分子量溶质的清除不充分; ②透析中存在血压的不稳定,对残余肾功能保 护较差; ③透析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 染的感染率较高; ④血管通路的建立对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的 影响较大。
23
肾替代治疗的方法
2、腹膜透析-原理
利用患者的腹膜作为半透膜,借助血浆与腹 膜透析液间的溶质浓度梯度与渗透梯度来 清除毒素,纠正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 紊乱。
8
肌酐清除率 (ml/min)
早期转入专科就诊的优点
30
早期转诊
25
20
残余肾功能
15
10
5
晚期转诊
0
适时透析 ? 9
二、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对于慢性肾衰竭或慢性肾脏病患者,给予 早期治疗、教育、指导,以延缓慢性肾衰 竭的发展。
10
1、可逆性尿毒症
Scr
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因素(可逆因素)
3
我国CKD替代治疗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40,022
4,400 4,922
20,000 10,000
30,700
血透
腹透
移植
43,520 4,200 5,460
47,458
4,000 5,924
53,020 5,000 6,670
58,970 6,000 7,320
(2)有明显的水钠潴留,如浮肿、血压升高、 高容量性心力衰竭征兆;
(3)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应开始透析治疗。 (不能仅凭 肌酐、尿素氮值来决定是否应
该开始透析!!! )
18
六、肾替代治疗的方法
血液净化疗法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肾移植
19
肾替代治疗的方法
1、血液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疗法是利用半透膜原理, 将患者血液与透析液分隔于半透膜 的两边,进行物质交换。具有短时 高效的特点,能将体内累积的大部分 小分子毒素以及一部分中、大分子 毒素排出体外。
27
腹膜透析-研究热点
改善透析液的生物相容性、提高透析效率。 目前临床使用的含葡萄糖透析液生物相容性较 差,其中高糖、高渗透压、低pH值、乳酸盐等 成分以及糖基化终末产物)可损伤腹膜间皮细 胞和腹膜毛细血管,最终导致腹膜硬化和失超 滤率,同时腹腔葡萄糖很容易被吸收,易导致患 者糖代谢紊乱。
正常水平
GFR%
25
50
75 100
11
2、可逆因素
(1)血容量不足: (2)感染: (3)肾毒性药物: (4)急性应激状态: (5)尿路梗阻: (6)高血压控制不良: (7)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
12
3、治疗基础肾脏疾病
尽管慢性肾病患者可能已经进入到肾功 能不全的不同阶段,但某些慢性肾衰的原 发疾病是有治疗价值的,如:狼疮性肾炎、 结节性多动脉炎、过敏性血管炎、韦格 纳肉芽肿、恶性高血压、肾盂肾炎、肾 结核等疾病。
15
四、有计划地建立透析通路
对于准备血液透析的患者,利用患者自身的 血管建立透析用血液通路是最理想的方法。 要尽最大可能保护患者手臂的静脉。自体 血管内瘘形成术1个月后进行穿刺应用较为 理想。准备腹膜透析者,最好在植管术后 2~4周再开始透析,可以减少腹水渗、漏 的发生率, 减少出口与隧道的感染和腹膜 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