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PPT精选文档
北京同仁堂

Contents
Part1 北京同仁堂简介
Part2 问题和讨论
北京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 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自雍正元 年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 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该公司最 初被称为“乐家老铺”。直到1954 年,它成为了一家合资公司。历代 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 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 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 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 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 “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 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产品行 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使得同仁堂文化 践证明 具有了时代的穿透力,扩大了同仁堂的国内外的 “结合” 影响力,增强了同仁堂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的价值 提高了同仁堂的市场竞争力 (2)现代 文明要求传 同仁堂充分利用现在文明的发展成果,进一步 统文化与时 继承、发展了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 把自己的企业形象根植入人们的思想中,并扩 俱进 大到全球市场。 (1)传 统文化的 民族性 •同仁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它从一个小型家族企 业成长为一个著名跨国企业的重要秘诀之一。
北京同仁堂与企业文化
Beijing Tongrentang and enterprise culture
书记官:张彬彬 主讲人:陈诚 PPT制作:杨璐 杨志媛 王贞晶 赖金花 申丽 材料收集和问题思考: 马宏艳 王福吉 李小明 刘娜娜 刘瑞智 包强 王维 杨珍明 钟帅 罗辉 郭成燕 史昌杰 张冬豫 许伟建 罗志祥 杨少卿 苏文权 焦楠 徐雪砜 王思蕾 卢文涛 申振挺 左阳 程浩然 解大超 张立 肖伟 田飞龙 苗健 楚彬 蓝阳波
领导者人格
环境
深沉厚重 (一等资质)
聪明才辩 (三等才智)
同仁堂案例分析 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经典药物
安宫牛黄丸
虎骨酒
狗皮膏药
乌鸡白凤丸
国公酒
谈谈安宫牛黄价叫卖“安宫牛黄丸”的 信息,多数1993年之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标价每 颗1万元,产于1982年的安宫牛黄丸甚至卖到了每 颗3.5万元的高价。
▪ 有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 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 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寿 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寿 命10到12 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 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平均 为30年
微观介绍
▪ 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同修仁德,济世 养生
➢修合无人见,存 心有天知。
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坚持品牌
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特别是对用 户的关注与变化,在品牌价值不 变的情况下,始终能与时俱进,
▪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牌 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赖 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后 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真 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说 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字 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王致 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注, 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1)目标价值观。 (2)共识价值观。 (3)卓越价值观。 (4)一体价值观。
(5)成效价值观。 (6)实证价值观。 (7)亲密价值观。 (8)正直价值观。
我国老字号品牌的价值观离此相距甚远
老字号发展
什么是老字号的核心问题? 难道就是老字号的品牌老化? 老字号就等于老化的品牌吗? 为什么可口可乐历经百年依然年轻? 为什么奔驰汽车历经百年依然是市场的领 导者? 为什以LV历经百年依然是时尚的宠儿?
同仁堂SWOT分析

同仁堂公司SWOT分析(一)同仁堂的优势分析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的著名老字号,始建于1669年。
"九五"以来,同仁堂秉承“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如今,同仁堂年销售额50亿元,实现利税6亿多元,出口创汇2000多万美元,资产总额已近63亿元。
优势一:人力资源管理创建于清初的“同仁堂”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由乐家创立,又称为“乐家老铺”。
乐家当初开中药铺取名“同仁堂”具有全家同舟共济、共同创业的意愿。
从现在来看,也就是要形成一种团队精神.如今的同仁堂,为各方面的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他们改革陈旧的用人机制,为各方面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他们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他们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
优势二:百年老字号品牌价值品牌理念是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品牌化经营的最高原则,也是指导各式各样的传播的出发点。
虽然我们无从明确获知同仁堂品牌传播背后的真正理念,但从同仁堂网站的内容看,“中药文化”应该是同仁堂品牌的核心。
我们注意到,同仁堂对中药文化的表达有不同版本,比如“同仁堂国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以及“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在过去的几年里,同仁堂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中华文化有较强渗透和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澳门、香港等,我们可以推断“中药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优势三:企业文化同仁堂品牌传播的最成功之处是借电视连续剧开展文化营销.从《大宅门》的无意,到《大清药王》的轻车熟路,同仁堂已经能够很圆熟地挖掘自己的百年传奇,通过艺术形象为品牌代言。
归根结底,优秀的企业文化传统是北京同仁堂生产经营的灵魂所在,也是这个老字号长盛不衰的秘密之一。
(完整word版)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引言: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的名字。
他历经数代,发展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然而在现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带领中药走向世界的呢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同仁堂

3、高精尖的科研仪器设备4、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开发
(三)机制创新战略
(四)文化与形象战略
对我国民族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新思路
(一)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
(二)重视品牌效应
(三)保证产品质量
(四)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经营战略
同仁堂的名牌王药
同仁堂十大王牌:
安宫牛黄丸 同仁大活络丸 同仁牛黄清心丸 愈风宁心片 紫 雪
同仁乌鸡白凤丸 国 公 酒 再 造 丸 局方至宝丸
壮骨药酒
同仁堂十大名药: 牛黄解毒片 消栓再造丸 塞隆风湿酒 感冒清热颗粒 京制咳嗽痰喘丸 骨刺消痛液 儿童清肺口服液 安神健脑液 偏瘫复原丸 狗 皮 膏
09文秘:
韦巧玉(200930557116)
吕 苗(200930057112)
苏世鹏(200930557114)
同仁堂的荣誉
1723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1955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出任 北京市副市长。历任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1956年,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 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 1985年2月,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同仁堂成立315周年庆祝大会。李先念、彭真、乌兰夫、王震、薄一 波、郑天翔、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为同仁堂题词30余幅。 1989年,“同仁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 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1992年8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大会,江泽民主席为同仁堂题词“发扬同仁堂 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1994年,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授予集团公司“北京市工业系统 1994年度十佳企业”称号。 1995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组委会授予集团公司“中国的脊梁 —— 国有企业 500强”称号。 1997年,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授予集团公司“北京市工业系统 1997年度双十佳企业”称号。
同仁堂ppt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E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E
D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同仁堂股份下属公司
A F E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Lorem ipsum
组织结构
研究同仁堂前有必要先理一下其复杂并且较乱的公司结构,中国北京同 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是股份公司的大股东),于今年 7 月 18 日正式挂牌成立重组后的六大二级集团,分别是同仁堂股份集团(国内 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集团(香港上市公司)、同仁堂国药集团、同仁堂 健康药业集团、同仁堂药材(参茸)集团、同仁堂商业集团。 其业务分别为股份集团主要以原粉剂型和传统名牌产品为主;科技发展 集团主要以提取为核心的新剂型、新品种为主;国药集团主要以自建海外分 销网络,为股份集团和科技集团提供海外销售和代理服务及研发,生产及销 售其自有产品。健康药业集团主要从事营养保健品、高档次产品、高档次服 务为主;商业投资集团是以国内发展精品店、旗舰店,零售网络为主;药材 参茸投资集团以药材饮片参茸产品,专业的工商一体为主。
乐平泉中兴同仁堂
乐平泉字清安,号印川,生于嘉庆十五年(1810)是个充满理想与干劲的年轻人。 他成为同仁堂惟一继承人后,就积极筹划收回同仁堂。那时同仁堂已典给朱姓经营,乐 平泉只以铺东名义,每月收5吊钱的月规。道光十四年(1834),朱姓因经营亏损,负 债外逃。乐平泉很想趁机收回,但因缺乏资金,只好又典给慎有堂张某和董启泰去经营, 自己拿了点钱另开一个“广仁堂”小药铺,出售自制药品积累资本。后来张某和董启泰 感到“广仁堂”对“同仁堂”威胁太大,于是与乐平泉协商并于道光十九年(1839) 双方签约,约定乐平泉将广仁堂关闭,乐平泉配制的药品全部由同仁堂经销。乐平泉就 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资本,终于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成功地将同仁堂收回自营,成 为同仁堂的中兴人物。 乐平泉不但精于医药,还工于心计,善于经营。同仁堂本来就是依靠供奉御药起家 的,所以他首先施展外交手腕与宫廷及官府搞好关系,上至皇亲国戚、内阁军机、各部 院,下至顺天府各衙门及普通兵弁,无不进行拉拢,扩展业务。
同仁堂文化

前言同仁堂的历史,是一部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的发展史。
自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同仁堂创立,到第一部同仁堂配本(《乐氏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和同仁堂药目(《同仁堂虔修诸门应症丸散膏丹总目》)问世,同仁堂不仅精研修合之术,立下“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质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而且把医药作为“养生”、“济人”之力,讲“仁心”、重“仁术”,奠定了同仁堂质量和诚信文化的根基,成为历代同仁堂人遵循的行为准则。
随着时代变迁,同仁堂人本着“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的原则,在继承和创新中,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使一个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正确领导下,同仁堂得到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现代制药、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员工队伍达到2万多人,遍及海内外,同仁堂文化普及的任务十分紧迫。
根据集团公司党委、董事会要求,我们编写了《同仁堂文化手册》。
希望广大干部职工通过对手册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知、认同和实践、弘扬同仁堂文化,促进同仁堂在实现“做长、做强、做大”战略目标,更好地为人类生命健康服务的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简介同仁堂创始于1669年。
在经历了前店后场、供奉御药、四房共管和公私合营之后,成为国有企业。
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
1992年成立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后改制为国有独资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进行股改,成立了国有控股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2000年“分拆”成立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于当年在香港上市,之后,集团实施了“1032”工程,打造了“十大子公司”、“两大生产基地”、“两院”和“两个中心”。
2012年在“1032”工程的基础上,组建了六大二级集团、三个院和两个储备公司,形成了现代制药、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2013年5月,北京同仁堂(香港)国药有限公司正式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成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的第三家上市公司,形成了结构合理、专业突出、实力雄厚的产业布局,“专业化、规模化、集团化”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同仁堂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1668年,乐显扬去世,其三子乐凤鸣继承父业。他于
1702年将同仁堂药室移出家门,在前门外大栅栏正式开办了同
仁堂乐家老药铺。乐凤鸣幼承家学,精通医药,善于总结前人
的制药经验。 在同仁堂创建之初,用三年时间,于1706年将 同仁堂所制362种成药分门汇集成书,名为《乐氏祖传丸散膏 丹下料配方》,在该书序言中,乐凤鸣明确提出“炮炙虽繁必 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两句话成为历代同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28年间,同仁堂虽然在一定
程度上加快了发展步伐,但同所有国有企业一样,受计划经济 体制的制约与影响,特别是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仍处 于 一种被动的、低效率的发展状态中。改革开放以后,同仁堂得
到了快速发展,1992年,经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批准,组建成
立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集团公司以北京中药为主导,集 产供销、科工贸于一体。
同仁堂集团,1993年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2019年被 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成为集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于一体的企 业法人实体,这些都为同仁堂在市场竞争中发挥整体优势,加 快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外部条件。2019年,同仁堂集团
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剥离部分绩优资产,组建成立北京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年6月,同仁堂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 所上市。这标志着中华老字号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迈出了 重要步伐。
再度崛起的机遇。在党的政策支持下,劳资双方共同努力,成 药产量迅速提高,销情十分畅旺。仅两三年时间,同仁堂不但 恢复了元气,而且产量和利润都超过历史最好水平。
1954年,同仁堂第一批申请了公私合营。当时的经理乐 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先生思想开明,善于经营管理,在职工
中威信很高,在北京市工商者中也拥有一定的声望。乐松生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仁堂的经营分析
目前,同仁堂已经形成了在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 配套形成十大公司、二大基地、二个院、二个中心的“1032”工程,其中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 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同仁堂集团被国家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推荐为最具冲击世界名牌的16家企 业之一,同仁堂被国家商业部授予“老字号”品牌,荣获“2005CCTV我最喜爱的中国品牌”、 “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行业十佳品牌”、“影响北京百姓生活的十大品牌”,“中国出口名 牌企业”。2006年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仁堂的社会认可度、知名 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同仁堂的历史
一六六九年 (清康熙八年)乐显扬创办同仁堂药室。 一七零二年 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 一七零六年 乐凤鸣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上总结前人制药经验,完成了《乐氏世代祖传丸 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该书序言明确提出‘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训条,成 为历代同仁堂人的制药原则。 一七二三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 久。 一九四八年 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 一九五四年 同仁堂率先实行了公私合营。 一九五五年 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 代表,并出任北京市副市长。历任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一九五六年 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市 私营企业全面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 一九五七年 同仁堂中药提炼厂正式成立,开创中药西制的先河。 一九七九年 同仁堂厂、店 牌号得以恢复。 一九八五年 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同仁堂成立315周年庆祝大会。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同仁 堂非常关心,对这次纪念活动十分重视,李先念、彭真、乌兰夫、王震、薄一波、郑天翔、方毅等国家领导人 为同仁堂题词达30余幅。 一九八九年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认定“同仁堂”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6标 还是中国第一个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同 仁 堂
1
目录
同仁堂的介绍 同仁堂的荣誉
同仁堂的文化
同仁堂的历史
同仁堂的经营分析
同仁堂的王牌名药
2
仁堂的介绍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自雍正元年(1723年) 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 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 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 海内外,产品行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同仁堂的荣誉
1723年,(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 1955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同年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并出任 北京市副市长。历任全国一、二、三届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1956年,乐松生经理代表北京工商界在天安门城楼向毛泽东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递交北京市私营企业全面 实行公私合营的喜报。 1985年2月,北京市政府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同仁堂成立315周年庆祝大会。李先念、彭真、乌兰夫、王震、薄一 波、郑天翔、方毅等国家领导人为同仁堂题词30余幅。 1989年,“同仁堂”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驰名商标,受到国家特别保护。同仁堂商标还是中国第一个申 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大陆第一个在台湾申请注册的商标。 1992年8月19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成立大会,江泽民主席为同仁堂题词“发扬同仁堂 质量第一的优良传统,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1994年,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授予集团公司“北京市工业系统 1994年度十佳企业”称号。 1995年,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中国经济效益纵深行组委会授予集团公司“中国的脊梁 —— 国有企业 500强”称号。 1997年,北京市经济委员会、中共北京市委工业工委、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财政局授予集团公司“北京市工业系统 1997年度双十佳企业”称号。
...................................................
4
同仁堂的文化
企业文化理念:以“仁”为核心的价值观,具体概括起来就是: 1、传统文化 一条企业精神:“同修仁德,济世养生”。这是同仁堂企业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二点制药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三字企业真经:德、诚、信 四句制药特色:“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与“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 法科学工艺,对症合理用药” 2、创新文化 四个善待理念: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投资者,善待经营伙伴。 四个运行原则与四个发展理念:“独立运行,各有侧重,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与“抓住品牌整体发展、 抓住共性协调发展、抓住人才促进发展、抓住文化保障发展” 四条员工标准与三条干部标准:“用同仁堂的文化吸引人,用同仁堂的干劲鼓舞人,用规范化的管理要 求人,用优良的经营成果回报人”与“忠诚、无私、激情”。 四个提倡与四个反对:提倡堂兴我荣,堂衰我耻;反对只讲荣誉,不讲危机。提倡珍惜岗位,激情工作; 反对只讲条件,不讲作为。提倡责任共担,权益共享;反对只讲善待自我,不讲奉献企业。提倡诚信为 本,药德为魂;反对只讲眼前利益,不讲做长企业。 3、综合概括 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诚信文化。以质为先,质、量共存的品质文化。以人为本,人业共兴的和谐文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