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分析操作手册(化验室)

合集下载

化验室化验分析方法

化验室化验分析方法

H2SO4
2-4%
Cu
2+
≤30g/L
微蚀
850L
SPS
80-100g/L
微蚀速率
1.5-2.0um
H2SO4 微蚀添加槽 1000L SPS
2-4%
80-100g/L
取槽液2ml+纯水50ml+15%KI+20%H2SO4,暗 置5分钟,用0.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浅 黄色+淀粉至黑色,再用0.1Na2S2O3至无色 取槽液2ml+纯水50ml+mo,用1.0N的NaOH滴 定,颜色由红色至黄色 取槽液5ml+纯水50ml+mo,用0.5N的HCL滴 定,颜色由黄色至红色 取槽液5ml+纯水50ml+mo,用0.5N的HCL滴 定,颜色由黄色至红色 取槽液5ml+纯水50ml+mo,用0.5N的HCL滴 定,颜色由黄色至红色 取槽液5ml+纯水50ml+mo,用0.5N的HCL滴 定,颜色由黄色至红色 取槽液1ml+纯水50ml+mo,用1.0N的NaOH滴 定,颜色由红色至黄色
SG
1.325-1.345
膨松
450L
NaOH
3-5%
新液洗
130L
NaOH
3-5%
退膜1#
600L
NaOH
2-4%
退膜2#
600L
NaOH
2-4%
退膜添加槽
1500L
NaOH
2-4%
酸洗
110L
H2SO4
2-4%
计算公式 酸度(N)=N*V/10 浓度(%)=(酸度 /1.26)*20 N*V*1.33

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分析化验安全操作规程1.从事分析化验人员必须熟悉所用设备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持证上岗。

2.化验室内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防毒面具。

每个化验员必须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到现场取样时要穿戴好工作服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4.化验室内要经常保持卫生、试剂、药品分类排放。

5.易燃易爆品应远离明火和热源。

6.易挥发的有毒试剂操作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分析人员应大部分在通风柜外,以免引起中毒。

7.所有试剂样品必须明确贴上标签,特殊试剂应标明“有毒”、“易燃易爆”标记。

8.吸取试剂时应使用橡皮吸球或吸管。

9.稀释浓硫酸时应将酸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酸中,使用酸碱操作时,严格按酸碱规程执行。

10.分析工取样要遵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注意遵守生产车间的有关安全规定。

二、化验分析技术操作规程(一)、原料分析1甲醇原料1.l外观:目测,无异臭味、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杂质。

1.2含量的测定:密度计法。

2.仪器密度计:分度值为0.001g/cm3;温度计:0~50C,分度值为0.1C。

玻璃量筒:250~500ml。

3.操作步骤3.1将待测试样注入清洁、干燥的量筒中,不得有气泡。

3.2温度恒定后,将清洁干燥的密度计缓慢的放入试样中,其下端离量筒底2厘米以上,不得与筒壁接触。

3.3密度计的上端在液面外的部分所沾液体不得超过2~3分度。

3.4待密度计在试样中稳定后,读出密度计弯月面下缘的刻度(标有读弯月面上缘刻度的密度计除外)。

3.5温度t下测定试验密度Pt=Pt'+Pt'*a(15-t)Pt'温度t下密度计的读数值,a密度计玻璃膨胀系数,一般为0.000025t测定密度时的温度。

3.6根据P15=Pt+k*(t-15)计算15度时的密度。

k校正系数0.000583.7由吉托玛儿表查地甲醇含量。

4.甲醇杂质含量测定(二).成品分析1.外观:目测。

化验室工作手册

化验室工作手册

化验室工作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指导化验室工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室工作。

化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实验的敏感性。

因此,在进入化验室之前,必须熟悉并遵守以下操作规范。

2. 安全规范2.1 实验室入口和禁止事项•实验室内进入前应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服、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非工作人员禁止进入实验室。

•食物和饮料禁止带入实验室。

2.2 样品处理和废弃物处理•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或有毒物质应及时进行密封处理,放置于相应的储存容器中,禁止随意丢弃。

•废弃物按照规定分类和处置。

2.3 火灾和紧急情况处理•发生火灾时,立即按下火警按钮,并遵循紧急疏散指示,迅速撤离。

•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4 实验器材使用•使用实验器材时,应认真阅读并遵守器材的相关操作说明书。

•实验结束后,清理和归还使用的器材。

3. 实验流程3.1 实验准备•根据实验需求,检查所需试剂和器材是否齐全。

•检查实验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3.2 样品处理和准备•对样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清洗、研磨、过滤等。

•控制样品的精确称量和配制。

3.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数据和结果。

3.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将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和需求,制作出相应的结果报告或图表。

3.5 实验结束•清理实验现场,将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对实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

4. 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维护4.1 设备使用•使用设备前,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说明和安全规范。

•使用完毕后,应按照规定关机并进行设备的常规维护。

4.2 设备维护•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设备操作手册进行。

•发现设备损坏或存在隐患时,应立即上报并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 实验室管理规范5.1 实验室卫生•定期清洁实验室环境、地面和器材。

•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和卫生。

5.2 实验室物品管理•实验室物品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登记。

化验分析手册

化验分析手册

希望帮到您!目录1、化验室管理规范 (3)2、分析天平操作规范 (5)3、常用指示剂配置方法 (6)4、常用溶液配置方法 (7)5、哈氏槽实验工艺规范 (9)6、沉铜药水分析规范 (10)7、除胶渣药水分析规范 (15)8、黑化线药水分析规范 (18)9、电镀前后处理液分析规范 (22)10、镀铜液分析规范 (26)11、镀锡液分析规范 (27)12、镀镍液分析规范 (28)13、蚀刻药水分析规范 (30)14、金缸药水分析规范 (31)15、沉镍金药水分析规范 (32)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操作规范 (38)17、常规化学药水来料检验分析规范 (42)一、化验室管理规范1.0目的建立并健全化验室作业规范,使得分析、试验结果能准确快速,以便能起到监控生产运作,提高生产品质。

2.0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爱升公司工艺部工艺师、化验员作业。

3.0职责3.1化验员负责干湿流程药液、生产用水、常规化学药水进料的分析、监控、对偏差较大的数据要求相关部门/工序提出改善措施,并填写《化学分析单》;3.2工艺部经理/工艺师审批《化学分析报告单》及外发分析报告单;3.3生产部按《化学分析报告单》中的加料指示执行加料。

4.0 操作规程4.1取样频率:按工艺规范决定分析项目及《化学药水分析频率一览表》频率进行分析。

4.2 取样方法:在工作条件下现场取样(液位\温度),循环过滤或鼓气半小时后取样,哈氏试验取样一般为300ML。

4.3分析:按分析规范进行。

4.4 报告:通过分析或哈氏槽试验,填写《化学分析报告单》。

5.0注意事项5.1 保持化验室整洁,试剂按标准溶液区,指示剂区,药品区放置。

5.2 工作台面应整洁、仪器洁净、试剂整齐、拿取方便。

5.3 所有分析、试验的试样应现场取样,以获取代表性试样。

5.4 化验室相关仪器由计量员校验标识。

5.5 标准溶液,指示剂的自制(购买)日期,有效期应在相应容器上标识。

5.6 对老化、失效的试剂,经核对超过有效期而无效方可报废,对老化失效的仪器,经设备部和计量员重审无效后方可报废,再重新申购。

化验室操作流程

化验室操作流程

化验室操作流程化验室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分析的地方,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下面是化验室操作流程的一般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在进行实验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包括试剂、仪器设备、玻璃器皿等。

确保所有材料都是干净的,并且符合实验要求。

2.标定仪器:在进行实验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标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标定过程包括校准仪器的刻度、调整仪器的参数等。

3.取样:根据实验要求,取样进行分析。

在取样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污染和混淆,确保取得的样品是代表性的。

4.样品处理:对取得的样品进行处理,包括样品的分离、提取、稀释等。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实验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和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6.数据记录:在实验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包括实验条件、操作步骤、实验结果等。

数据记录要准确、清晰,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验证。

7.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出实验结果。

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注意排除干扰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8.结果报告: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要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清晰、详细地呈现实验过程和结果。

9.清洁消毒:实验结束后,要对实验器材和实验台面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实验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总之,化验室操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才能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为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化验室分析操作方法

化验室分析操作方法
Na3cit=5000 T[25-(K*V)]+0.67|NaH2PO2-15|
K T值的标定
T值:
配制标准化学镍,按操作方法测定Na3cit
T=0.008/25-(KV)
标准化学镍配制:NiSO4.6H2O30g
NaH2PO215g
Na3cit40g
NH4Cl35g
用水溶解加热至38-40。C,再以氨水调节PH=8.0~~8.3,稀释至1L。
式中:N1-标准碘的当量浓度
N2-标准硫代硫酸钠的当量浓度
6.6柠檬酸钠(Na3cit)
准确移取缸液2ml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此溶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纯水50ml,6N硫酸10ml,硫酸锰1g,加热至70。C,搅拌下缓缓加入0.1N标准高锰酸钾溶液25ml,在70。C下放置15-20mins,用流水冷却,加碘化钾2g,以0.1N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至淡黄色,加1%淀粉指示剂2-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1分钟即为终点。
计算如下:Cr3+=87N(V总cr3+-VcrO3)g/L
4.0敏化[NP-8]
4.1NP-8
为透明棕色溶液,其含量通过与标准NP-8溶液之目测比色测定。
4.2 NP-8标装准色的配置
取10ml浓NP-8溶液,用浓盐酸冲稀至250ml定为100PPm,取15ml定为100PPm钯水溶液用浓盐冲稀至100ml为15PPm,取20ml定为100PPm钯水溶液用浓盐酸冲稀至100mL为20PPm,其余依次类推。
K值:
准确移取0.1N标准高锰酸钾溶液25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6N硫酸,10ml硫酸锰1g,碘化钾2g摇匀,以0.1N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淀粉指示剂2.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1分钟即为终点。

化验室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分析员安全操作规程》
一、实验室准备
1. 实验室操作前需清洁工作台,并确认实验仪器设备正常工作。

2.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以确保有良好空气流通。

二、个人保护
1. 操作人员需佩戴实验室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实验服等。

2. 操作人员需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并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三、废弃物处理
1. 废弃的实验物品需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杜绝随意处理废弃物。

2. 对易燃、易爆有毒废弃物应及时投放指定垃圾箱内,确保实验室内环境卫生与安全。

四、实验操作流程
1. 实验操作前需仔细阅读实验指南,并按照要求准备相关试剂和设备。

2. 实验操作中不得进行个人行为外的交流,以免分散注意力导致事故发生。

五、应急措施
1. 在实验出现异常时需立即采取相应应急措施,如关闭反应器、打开排气装置等。

2. 实验室应配备相应的急救装备,并定期进行急救演练,以保障应急时的迅速响应。

六、事故报告
1. 如果发生实验操作事故,操作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实验室主管或安全管理员报告,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协助处理事故。

2. 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整理相关资料,制定事故报告,并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总结。

七、验收与维护
1. 实验室设备应按规定周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实验室库存试剂应定期验收和整理,如有过期试剂应按规定处理。

以上为化验室分析员的安全操作规程,实验操作中需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保障实验室的安全与稳定。

水泥企业化验室工作手册

水泥企业化验室工作手册

水泥企业化验室工作手册第一章,化验室概述。

1.1 化验室的作用和重要性。

水泥企业化验室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原材料和成品进行各项化验分析,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符合标准要求。

化验室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化验室的工作十分重要。

1.2 化验室的组织结构。

化验室通常由主任、副主任、化验员等人员组成。

主任负责化验室的日常管理和工作安排,副主任协助主任完成工作,化验员负责具体的化验分析工作。

1.3 化验室的设备和仪器。

化验室通常配备有各种化验设备和仪器,如显微镜、热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

这些设备和仪器是化验员进行化验分析的重要工具,保证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化验室的工作流程。

2.1 样品的接收和登记。

化验员需要及时接收来自生产现场的样品,并进行详细的登记记录,包括样品的来源、数量、接收时间等信息。

2.2 样品的制备。

接收到样品后,化验员需要进行样品的制备工作,包括样品的研磨、筛分、配样等工作,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分析性。

2.3 化验分析。

经过样品制备后,化验员进行各项化验分析工作,包括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能测试、烧失量测定等,确保样品的质量和符合标准要求。

2.4 数据处理和结果记录。

化验员需要对化验结果进行详细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将结果记录在化验报告中,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三章,化验室的质量控制。

3.1 质量控制体系。

化验室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程序文件等,确保化验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控性。

3.2 校准和验证。

化验设备和仪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工作,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3.3 质量异常处理。

化验员在化验过程中发现样品异常或化验结果异常时,需要及时上报,并进行详细的异常分析和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第四章,化验室的安全管理。

4.1 安全意识培训。

化验员需要接受安全意识培训,了解化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措施,确保化验工作的安全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二公司标准化验分析操作手册2011-11-8发布2011-11-12实施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二公司发布前言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标准,结合汽车二公司车身前处理底漆线和车架前处理底漆线生产实际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汽车二公司制造技术科负责提出。

本标准由汽车二公司制造技术科负责起草并解释。

化验分析操作手册1 适用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化验工作中所含标液、涂料、槽液的配制及分析测定工作。

1.2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二公司车身和车架前处理底漆线的化验工作。

2引用标准GB 601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标准溶液的制备GB 603 化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GB/T 11376 金属的磷酸盐转化膜GB/T 6807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3 试剂的配制3.1甲基红指示液(1g/l):称取0.10g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3.2酚酞指示液(10g/l):称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3.3溴酚篮指示液(0.4g/l):称取0.040g溴酚篮,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3.4溴甲酚绿指示液(1g/l):称取0.10g溴甲酚绿,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3.5溴甲酚绿-甲基红指示液:将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g/l)与甲基红乙醇溶液(2g/l)按3+1体积比混合,摇匀。

4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4.1 标准0.1mol/l氢氧化钠溶液4.1.1配制称取10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

用塑料管虹吸5ml上层清液,注入10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

4.1.2标定称取0.6g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于105-110℃烘至恒重,称准至0.0001g,溶于50ml的无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用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粉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4.1.3计算:MC(NaOH)=-------------------------------(V1-V2)× 0.2042式中:C------标准氢氧化钠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

V1------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V2------空白试验氢氧化钠溶液之用量(ml)。

M------邻苯二甲酸氢钾之质量(g)。

4.2 标准0.1mol/l盐酸溶液:4.2.1配制:量取9ml盐酸,注入1000ml水中,摇匀。

4.2.2标定称取0.2g基准无水碳酸钠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称准至0.0001g。

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再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

4.2.3计算:MC(HCL)=----------------------------(V1-V2)×0.05299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之物质的量浓度(mol/l)V1-----盐酸溶液之用量(ml)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之用量(ml)M-----无水碳酸钠之质量(g)5 化学分析5.1 总碱的测定5.1.1总碱度以“点”表示:所谓“点”是用0.1mol/l标准盐酸滴定10毫升样品所消耗的盐酸毫升数滴定碱液时所消耗盐酸的毫升数。

5.1.2试剂:溴酚篮指示剂、C(HCL)=0.1000mol/l。

5.1.3方法取10毫升碱液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滴入溴酚篮指示剂2-3滴,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使试液由篮色变为黄色为终点。

5.1.4计算:V X C总碱“点”=---------------0.1式中: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5.2 游离碱的测定5.2.1游离碱度以“点”表示:所谓“点”是用0.1mol/l标准盐酸滴定10毫升样品所消耗的盐酸毫升数滴定碱液时所消耗盐酸的毫升数。

5.2.2试剂:酚酞指示剂、C(HCL)=0.1000mol/l。

5.2.3方法取10毫升碱液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滴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使试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为终点。

5.2.4计算:V X C游离碱“点”=---------------0.1式中: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5.3 TecTalis 1800浓度测定TecTalis 1800A和TecTalis 1800B利用photoflex分光光度计来测定其浓度,测试方法分别为908和912,比色瓶直径28mm,浓度表示方法为吸光度。

5.3.1 TecTalis 1800A浓度测定:①分光光度计准备,打开分光光度计;选择“photometry”,按“enter”确认;按“PROG”,输入“908”,按“enter”确认;取28mm比色瓶,注入去离子水对分光光度计校零。

②测试,取50ml试剂908-1注入100ml烧杯中;取200微升过滤后槽液加入上述烧杯中;加入2ml试剂908-2,轻轻搅动溶液;取上述溶液适量加入28mm比色瓶中,将比色瓶插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5.3.2 TecTalis 1800B浓度测定:①分光光度计准备,打开分光光度计;选择“photometry”,按“enter”确认;按“PROG”,输入“912”,按“enter”确认;取28mm比色瓶,注入去离子水对分光光度计校零。

②测试,取1ml过滤后的槽液加入28mm比色瓶中,加入9ml去离子水;加入一勺试剂912-1比色瓶中,轻轻摇晃混合溶液;加入一勺试剂912-2比色瓶中,轻轻摇晃混合溶液,知道完全溶解,等待3分钟;加入0.5ml试剂912-3比色瓶中,轻轻摇晃混合溶液,最后将比色瓶插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其浓度。

5.3.3 氟离子浓度测定利用photoflex分光光度计和氟离子电极F800测定游离氟离子浓度,氟离子浓度单位ppm。

测试方法,先用10、100、1000汉高氟离子浓度标样标定仪器,然后直接测试槽液氟离子浓度。

5.3 总酸的测定5.3.1总酸度是以“点”数来表示,所谓“点”是指用C(NaOH)=0.1000mol/l氢氧化钠滴定10毫升酸液时所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

5.3.2试剂:酚酞指示剂、C(NaOH)=0.1000mol/l标准溶液。

5.3.3方法取10毫升酸液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滴入酚酞指示剂2-3滴,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使试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为终点。

5.3.4计算:V X C总酸“点”=---------------0.1式中: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5.4 游离酸的测定5.4.1游离酸度是以“点”数来表示,所谓“点”是指用C(NaOH)=0.1000mol/l氢氧化钠滴定10毫升酸液时所消耗氢氧化钠的毫升数。

5.4.2试剂:溴酚蓝指示剂、C(NaOH)=0.1000mol/l标准溶液。

5.4.3方法取10毫升酸液于250毫升锥形瓶中,加水100毫升,滴入溴酚蓝指示剂2-3滴,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使试液由黄绿色变为淡蓝色为终点。

5.4.4计算:V X C游离酸“点”=---------------0.1式中: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毫升数(ml)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5.5 促进剂的测定5.5.1试剂:氨基磺酸。

5.5.2方法量取适量酸液于发酵管内,向管口内放入2~3g氨基磺酸,用掌心蒙住管口并立即将试管倒置让氨基磺酸自由滑于管顶后再翻回试管,再将管底置于水平桌面2分钟,管内所产生气体的体积刻度数,即促进剂浓度的点数。

5.6 PH值测定:取工作液100毫升,用酸度计测定PH值。

5.7 电导率的测定取工作液100毫升,在测量温度:25.0±0.5℃(电泳涂料的测量温度为:28±1℃)下用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

5.8 固体份的测定5.8.1方法取工作液5克左右,置于直径40mm,并经烘干称重后的称量容器中,称重后(精确至二位小数)在130±20℃下烘干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重(精确至二位小数),烘干后试样与烘干前湿试样之比为固体含量。

5.8.2计算:`烘干后试样与容器总重-容器重固体份(%)=-------------------------------------------------×100%烘干前湿试样与容器总重-容器重同一样品每次需平行测定两份,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3%,否则重做。

5.9 MEQ值的测定5.9.1试剂:四氢呋喃、C(NaOH)=0.1000mol/l。

5.9.2方法向100ml烧杯中量入10g工作液,加入50ml四氢呋喃,搅拌混合。

然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来进行PH计滴定,根据计算求出MEQ值。

5.9.3计算:MEQ =(V×C×100)/(S×NV)MEQ------100g试料加热残份的中和剂的毫克当量V------测量出的点数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S------工作液的量(g)NV----工作液的固体份(%)/1005.10 灰份的测定5.10.1方法准确称取约10g工作液于已知质量的瓷坩埚①中,放入120℃的烘箱中干燥1小时,然后放入马沸炉中,徐徐升温至800±50℃加热灰化0.5小时②,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求瓷坩埚增加的质量(g)。

5.10.2计算A=(B×100×100)/(S×C)A-----灰分(%)B-----坩埚增加的质量(g)S------工作液的质量(g)C------工作液的固体分(%)同一样品每次需平行测定两份,两份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3%,否则重做。

5.11 膜厚的测量:用测厚仪测量待测样板漆膜厚度。

化验室管理办法一、化验室日常工作管理1.化验人员应自觉遵守公司及部门的各项规定。

2.工作前应穿戴好各劳保用品,打扫化验室内卫生。

3.严禁在化验室内饮食,更不能用化验器具作为食具,以免中毒。

4.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严禁进入化验室。

5.化验室内严禁打闹嬉戏,以防碰倒化学仪器、药品造成安全事故。

6.化验室设备、药品未经允许,不可借予他人使用。

7.化验员应知本室水电气的开关位置,工作结束后立即关闭开关。

离开化验室时要认真检查一遍,并锁好门窗。

8.化验人员应爱惜化验物品,并认真做好化验物品的统计、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