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功效与作用

叶酸的作用:

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叶酸的作用很大,那么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呢?下面详细介绍叶酸的作用有跟些和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让你不再缺叶酸,不用吃叶酸片来补充叶酸。

叶酸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因为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故得名“叶酸”。叶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

叶酸的作用叶酸的化学名为“蝶酰谷氨酸”,系由喋啶酸、对氨基苯甲酸与氨酸结合而成。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如果缺少叶酸可招致红血球的异常未成熟细胞的增加和贫血以及白血球减少。这是因为叶酸参与核酸的嘧啶和嘌呤的合成。此外也作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及其它微生物促进增殖因子而起作用。与维生素M是同一物质。已知PGA的各种衍生物中也有起着与PGA相同的促进生长、促进造血因子作用的物质,其中有叶酸的多聚谷氨酸、甲酰衍生物、四氢叶酸。曾导致活性型叶酸发现的干酪乳酸菌因子和维生素Bc复合体,在动物体内有将它们分解形成叶酸的Bc结合酶,是和现成叶酸同样有效。根霉蝶呤(SLR因子)被认为是甲酰四氢叶酸

的分解产物,对动物无效。

1、促进乳汁的分泌;防治肠内的寄生虫和食物中毒;增进皮肤的健康;有镇痛剂的作用;与泛酸及对氨基苯甲酸一起服用时,可防止白发;在身体衰弱(健康状态不良)时,可增进食欲;防止口腔粘膜溃疡;预防贫血。

2、叶酸是合成核酸时所需的辅酶,叶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与复制。

3、对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在3岁以下的婴儿食品中添加叶酸,有助于促进其脑细胞生长,并有提高智力的作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叶酸可添加于婴儿奶粉中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

4、帮助调节胚胎神经细胞发育,防止新生婴儿患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症。

5、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物质(与B12),预防治疗叶酸贫血症。

6、抗癌作用;叶酸和烟酸一道能阻止自由基对染色体破坏。

7、保护粘膜;粘膜是细胞分裂、衰亡、再生的十分活跃部位。

8、抗肿瘤作用: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引起发癌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维生素。

9、其他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它对此病有显著的缓解作用。此外,叶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抑制支气管鳞状转化以及防治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症、心肌损伤与心肌梗塞等。

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

你可能会认为,一旦发现怀孕就马上补充叶酸,全程不中断,这样应该够了吧!可是,由于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发生是在怀孕的前28

天内,而此时,包括你在内的大多数准妈妈还未意识到自己已经怀孕,所以,当你刚沉浸在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时,也面临着叶酸缺乏的危险,并危及到腹中的宝宝。很明显,无论你在怀孕以前或是怀孕以后,对叶酸的摄入量都是不够的,这样一来,你体内储备的叶酸也就相对不足。可叶酸从摄入到在体内储备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你发现自己怀孕了再去补充叶酸显然就太晚了。叶酸补充的最佳时间应该从你准备怀孕前3个月至整个孕早期。叶酸的补充是延续到孕期结束,不可停顿的。在孕中、后期,宝宝DNA的合成,胎盘、母体组织和红细胞增加都使你对叶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所以即使宝宝的神经系统在孕早期已经发育完成,但孕中、后期叶酸的缺乏仍然会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先兆子痫、胎盘早剥的发生。

富含叶酸的食物:

绿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新鲜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梨、胡桃等。

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豆类、坚果类食品: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yesuan

生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叶酸的功效与作用

叶酸功效与作用 叶酸的作用: 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叶酸的作用很大,那么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呢下面详细介绍叶酸的作用有跟些和叶酸片什么时候吃最好,让你不再缺叶酸,不用吃叶酸片来补充叶酸。 叶酸维生素B复合体之一,从菠菜叶中提取纯化的,故而命名为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对孕妇尤其重要。叶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叶酸因为最初是从菠菜叶子中分离提取出来的,故得名“叶酸”。叶酸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一旦缺乏叶酸,会发生严重贫血,因此叶酸又被称为“造血维生素”。 叶酸的作用叶酸的化学名为“蝶酰谷氨酸”,系由喋啶酸、对氨基苯甲酸与氨酸结合而成。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如果缺少叶酸可招致红血球的异常未成熟细胞的增加和贫血以及白血球减少。这是因为叶酸参与核酸的嘧啶和嘌呤的合成。此外也作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及其它微生物促进增殖因子而起作用。与维生素M是同一物质。已知PGA的各种衍生物中也有起着与PGA相同的促进生长、促进造血因子作用的物质,其中有叶酸的多聚谷氨酸、甲酰衍生物、四氢叶酸。曾导致活性型叶酸发现的干酪乳酸菌因子和维生素Bc复合体,在动物体内有将它们分解形成叶酸的Bc结合酶,是和现成叶酸同样有效。根霉蝶呤(SLR因子)被认为是甲酰四氢叶酸

的分解产物,对动物无效。 1、促进乳汁的分泌;防治肠内的寄生虫和食物中毒;增进皮肤的健康;有镇痛剂的作用;与泛酸及对氨基苯甲酸一起服用时,可防止白发;在身体衰弱(健康状态不良)时,可增进食欲;防止口腔粘膜溃疡;预防贫血。 2、叶酸是合成核酸时所需的辅酶,叶酸不足,影响核酸合成,影响正常细胞分裂与复制。 3、对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国外研究表明,在3岁以下的婴儿食品中添加叶酸,有助于促进其脑细胞生长,并有提高智力的作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叶酸可添加于婴儿奶粉中作为一种健康食品添加剂。 4、帮助调节胚胎神经细胞发育,防止新生婴儿患先天性神经管缺陷症。 5、制造红血球不可缺少物质(与B12),预防治疗叶酸贫血症。 6、抗癌作用;叶酸和烟酸一道能阻止自由基对染色体破坏。 7、保护粘膜;粘膜是细胞分裂、衰亡、再生的十分活跃部位。 8、抗肿瘤作用: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引起发癌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维生素。 9、其他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叶酸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它对此病有显着的缓解作用。此外,叶酸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抑制支气管鳞状转化以及防治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冠状动脉硬化症、心肌损伤与心肌梗塞等。

叶酸的作用

叶酸(Flolic acid)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绿色蔬菜中的B族维生素,由于它最早从植物叶子中提取而得,故命名为"叶酸"。 拼音名Yesuan拼音名FOLIC ACID医学加加 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为N-[4-[(2-氨基-4- 氧代-1,4- 二氢-6- 蝶啶) 甲氨基] 苯甲酰基]-L-谷氨酸。按无水物计算,含C19H19N7O6应为95.0~ 102.0 %。 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水、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中不溶;在氢氧化碱或碳酸碱的稀溶液中易溶。 检查水分取本品约0.1g,精密称定,加氯仿-无水甲醇(4:1)5ml,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ⅧM第一法)测定,水分不得过8.5 %。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 %(附录ⅧN)。 鉴别(1) 取本品约0.2mg ,加0.4 %氢氧化钠溶液10ml,振摇使溶解,加高锰酸钾试液1 滴,振摇混匀后,溶液显蓝绿色;在紫外光灯下,显蓝绿色荧光。 (2) 取本品,加0.4 %氢氧化钠溶液制成每1ml 中含10μg 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测定,在256 、283 ±2 与365±4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吸收度256nm 与吸收度365nm 的比值应为2.8 ~3.0 。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二氢钾6.8g与氢氧化钾液 (0.1mol/L)70ml、加水稀释成约850ml 并调节pH至6.3 ±0.1 ,加甲醇80ml,用水稀释成1000ml的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 。叶酸峰和内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内标溶液的制备 取烟酰胺适量,加水溶解并稀释成每1ml 中含1.0mg 的溶液,摇匀,即得。测定法 取叶酸对照品约5mg ,精密称定,置25ml量瓶中,加0.5 %氨溶液约15ml 溶解,精密加入内标溶液5ml ,用同一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取10μl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本品,同法测定,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类别抗贫血药。 叶酸对人体的重要营养作用早在1948年即已得到证实,人类(或其他动物)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此外,研究还发现,叶酸对孕妇尤其重要。如在怀孕头3个月内缺乏叶酸,可导致胎儿神经管发育缺陷,从而增加裂脑儿,无脑儿的发生率。其次,孕妇经常补充叶酸,可防止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以及婴儿腭裂(兔唇)等先天性畸形。

维生素功效大全

维生素功效大全 维生素A维生素功效大全 维生素A 功能:与视觉有关,并能维持粘膜正常功能,调节皮肤状态。 缺乏症:夜盲症丶眼球干燥丶皮肤干燥丶痕痒丶青春痘丶味觉消失丶乾头发丶掉头发丶不孕丶疲倦丶失眠 主要食物来源:红萝卜丶绿叶蔬菜丶蛋黄丶动物肝脏丶奶油丶牛奶。 维生素B1 功能:强化神经系统,保证心脏正常活动。 缺乏症:情绪低落丶肠胃不适丶手脚麻木丶脚气病丶厌食丶便秘丶水肿丶疲倦 主要食物来源:糙米丶豆类丶牛奶丶家禽。 维生素B2 功能:维持眼睛视力,防止白内瘴,维持口腔及消化道粘膜的健康。 缺乏症:嘴角开裂丶溃疡丶口腔内粘膜发炎丶眼睛易疲劳丶白内障丶皮肤炎丶眼睛红痒 主要食物来源:动物肝脏丶瘦肉丶酵母丶大豆丶米糠及绿叶蔬菜。 维生素B3 功能:保持皮肤健康及促进血液循环,有助神经系统正常工作。 缺乏症:头痛,疲劳丶呕吐,肌肉酸痛,口角发炎丶皮肤黑斑丶失眠丶记忆力衰退丶皮肤炎丶皱纹 主要食物来源:绿叶蔬菜丶肾丶肝脏丶蛋。 维生素B5 功能:制造抗体,增强免疫力,辅助糖类,脂肪及蛋白质产生人体能量。

缺乏症:口疮丶记忆力衰退丶失眠丶腹泻丶疲倦丶血糖过低丶肚痛丶皮肤炎丶低血压丶肌肉痉挛丶心悸 主要食物来源:糙米丶肝丶蛋丶肉丶豆类丶酵母丶麦芽丶糙米。 维生素B6 功能:保持身体及精神系统正常工作,维持体内钠,钾成份平衡,制造红血球。 缺乏症:贫血丶抽筋丶头痛丶呕吐丶暗疮丶青春痘丶关节炎丶心情沮丧丶厌食丶口腔溃疡 主要食物来源:瘦肉丶果仁丶糙米丶绿叶蔬菜丶香蕉。 维生素B9(叶酸) 功能:制造红血球及白血球,增强免疫能力。 缺乏症:舌头红肿丶消化不良丶疲劳丶头发变白,记忆力衰退丶贫血丶厌食丶胆固醇过高丶血糖高 主要食物来源:蔬菜丶肉丶酵母丶柑橘。 维生素B12(钴胺素) 功能:防止贫血,制造红血球,防止神经遭到破坏。 缺乏症:疲倦丶记忆力衰退丶恶性贫血丶精神衰弱丶头痛丶便秘丶贫血 主要食物来源:肝丶肉丶蛋丶鱼丶奶。 维生素C 功能:对抗游离基丶有助防癌;降低胆固醇,加强身体免疫力,防止坏血病。 缺乏症:牙龈出血,牙齿脱落,伤口愈合缓慢,皮下出血丶皮肤易瘀血丶关节痛丶情绪低落丶疲倦 主要食物来源:水果(特别是橙柑橘类)丶绿色蔬菜丶蕃茄丶清椒、菠菜、马铃薯。 维生素D 功能:协助钙离子运输,有助小孩牙齿及骨骼发育;补充成人骨骼所需钙质,防止骨质疏松。

CSPPT-叶酸对成人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的疗效

叶酸对成人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的疗效 试验意义:由于数据的限制性,叶酸对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效果仍有不确定因素的存在。 试验目的:验证---依那普利与叶酸联合治疗比单独使用依那普利能更有效降低中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初发脑卒中的风险。 实验设计及样本人群: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实验,从2008年5月19日开始至2013年8月24日结束,历时5年3个月,遵循随机、双盲原则,其涉及江苏、安徽两省内32个社区,参与者共有20702位(均有高血压病史,但无中风和心肌梗死病史)。 试验设计:符合纳入条件的参与者通过MTHFR C677T 基因型筛选后,随机分为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组合片联合治疗组(10348人),依那普利10mg片剂单独治疗组(10354人)。 试验主要计量转归事件:主要转归为“初发中风”,次要转归为“初发缺血性脑卒中”、“初发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复合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及“全因死亡”。 试验结果:4年半的持续性治疗显示:与依那普利单独组相比,依那普利和叶酸联合治疗组显著降低了“初发脑卒中”(2.7%联合组VS3.4%单独组; HR,0.79; 95%CI,0.68-0.93)、“初发缺血性中风”(2.2%联合组VS 2.8%单独组; HR,0.76; 95%CI,0.64-0.91)和“复合心血管事件”(3.1%联合组VS 3.9%单独组; HR,0.80; 95%CI,0.69-0.92)的发生风险。但两组间“初发出血性脑卒中”(HR,0.93; 95%CI,0.65-1.34)、“心肌梗死”(HR,1.04; 95%CI,0.60-1.82)以及“全因死亡”(HR,

叶酸

在补充叶酸的时候需要注意这几点。 1、叶酸补充的关键期 胎儿期内,脑的发育最早也最为迅速;孕早期(3~6周)正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妊娠第4周末胚胎就形成了原始脑泡,虽然在第8周时胎儿的身长只有3公分左右,体重也只增加2克多,但是这时候他的脑细胞增殖迅速,最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响。如果在此关键时候补充叶酸,可使胎儿患神经管的危险减少50%~70%。 2、准爸爸妈妈一起补 孕妈妈们在怀孕早期有时会疏忽大意,并不确定自己怀孕了,可能会错过补充叶酸的最佳时机。 有专家建议,可能怀孕或者计划要个小宝宝的女性应注意每天补充叶酸,以防止小宝宝来"报到"时,自己还没做好准备,措手不及。对于计划想当爸爸的男性而言,叶酸不足会降低精液的浓度,还可能造成精子中染色体分离异常,会给未来的宝宝带来患严重疾病的极大可能性。 计划中的准爸爸、准妈妈们,都不要忘记补充叶酸哦! 3、每天补充600毫克 人体内叶酸总量约5~6毫克,但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加以消化吸收。 宝宝在妈妈体内不断生长发育,妈妈的叶酸通过胎盘转运给他,胎盘组织与子宫的不断增长,叶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不能有意识地补充,会使叶酸水平降低。 专家认为,孕妈妈每天需补充600~800微克叶酸才能满足宝宝生长需求和自身需要。 4、叶酸补充有讲究 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叶酸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如:蔬菜贮藏2~3天后叶酸损失50%~70%;煲汤等烹饪方法会使食物中的叶酸损失50%~95%;盐水浸泡过的蔬菜,叶酸的成份也会损失很大。 因此,孕妈妈们要改变一些烹制习惯,尽可能减少叶酸流失,还要加强富含叶酸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补充叶酸制剂、叶酸片、多维元素片。 5、寻找叶酸食物 绿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红柿、胡萝卜、青菜、龙须菜、花椰菜、油菜、小白菜、扁豆、豆荚、蘑菇等 新鲜水果橘子、草莓、樱桃、香蕉、柠檬、桃子、李、杏、杨梅、海棠、酸枣、山楂、石榴、葡萄、猕猴桃、草莓、梨、胡桃等 动物食品动物的肝脏、肾脏、禽肉及蛋类,如猪肝、鸡肉、牛肉、羊肉等 豆类、坚果类食品黄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谷物类大麦、米糠、小麦胚芽、糙米等

叶酸对结直肠肿瘤的预防作用

叶酸对结直肠肿瘤的预防作用 发表时间:2019-09-09T11:29:57.0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8期作者:沈元富[导读] 人们也应该要避开一个误区,那就是,叶酸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肿瘤形成前用来预防,不能在癌症出现后用来治疗。金川县人民医院四川阿坝州 624100 由于结直肠肿瘤患者在患病早期病症不显,患者发现自己罹患癌症之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这一疾病具有高死亡率和早期低诊断率。并且要想真正打败病魔,除了寻找治疗方法之外,还要在疾病的预防上下苦功夫。而经研究发现,在肿瘤形成之前,叶酸对结直肠肿瘤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当人体摄入足量的叶酸时,癌前病变的情况就会得到减轻,甚至是好转,从而降低人们的癌症发病率,达到从根本上防治癌症的目的。也正因如此,人们不禁好奇,叶酸究竟为何会对结直肠肿瘤有如此好的预防作用?本文就将通过分析叶酸对结直肠肿瘤具有预防作用的原因来为大众答疑解惑,同时,也将叶酸对肿瘤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的这一科学常识普及给更多人。 一、什么是叶酸 叶酸是一种维生素B的复合体,又称为维生素B9,具有水溶性的特点。叶酸这一物质被人们所发现则要追溯至上上个世纪——在19世纪40年代的时候,有科学家在菠菜叶子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维生素,并把它命名为叶酸。自此,叶酸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不断地在医疗舞台上发挥着它的功效。叶酸作为一种维生素,它的分布十分广泛,不仅在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大量存在,在肉类中也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如小米、燕麦、肝脏和绿叶菜就是富含叶酸的食物。除此之外,叶酸还可以通过人工合成生成。是以,叶酸主要分为天然叶酸和合成叶酸两大类。 二、结直肠肿瘤出现的主要原因 (一)基因表达紊乱 结直肠癌主要是由于基因表达紊乱引起的。基因表达紊乱是指人体的基因组受到了不可逆转、不可修复的损伤,例如肿瘤抑制因子失活就属于基因表达紊乱造成的不良后果。这种基因组的损伤会在细胞的分裂增殖中得到不断的积累和传递,即基因表达紊乱的这种异常情况在人体细胞中的面积会不断扩大,从而导致了肿瘤的出现、变大和扩散。 (二)结直肠肿瘤的局部低叶酸状态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的癌区和癌旁区的细胞内有着明显的低组织叶酸和低甲基化现象。因此,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局部性的低叶酸状态有可能是引起结直肠肿瘤出现的因素之一。 三、叶酸对结直肠肿瘤具有预防作用的原因 在癌症的病变过程中,核苷酸合成和DNA甲基化这两个生物过程总是被当成主要攻击目标。因此,核苷酸合成和DNA甲基化这两个生物过程受到的往往是最致命的打击,被破坏得十分严重。众所周知,核苷酸是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脱氧核酸又是构成基因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上面排列着人类的遗传信息,其重要性程度自然不言而喻。因此,核苷酸的合成出现异常,必然会使基因组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并且,DNA甲基化水平将决定了基因表达的稳定与否,正常的DNA甲基化水平会控制基因表达稳定有序进行;过低的DNA甲基化水平则会使基因表达出现紊乱。因此,DNA甲基化这一生物过程出现异常,必然会破坏DNA甲基化的正常水平,会导致基因表达失去控制,从而引起基因表达紊乱。DNA甲基化的异常很有可能是癌症出现的前兆。然而,癌前病变因素对核苷酸合成和DNA甲基化这两个生物过程的破坏并不是无解的,一碳代谢网络就能够起到维持这两个生物过程正常进行的作用。一碳代谢网络不仅仅能够为核苷酸合成提供前体物,还能够为DNA甲基化提供一碳载体。而由于叶酸处于一碳代谢网络的中心位置,因此,人体摄入足量的叶酸会为一碳代谢网络的形成提供重要的结构基础,对维持细胞核苷酸代谢稳态和DNA完整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叶酸在实际生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多项研究结果证明,叶酸对于结直肠肿瘤具有双重机制。这一双重机制表现在:叶酸虽然能够有效地预防结直肠肿瘤,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但是在有些情况下,叶酸也会促进癌症的发展,成为癌症的帮凶。同样都是使用叶酸来抵抗癌症,却造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是否做到了正确的使用叶酸。在结直肠肿瘤没有出现之前,叶酸对于肿瘤的形成确实能够起到很不错的预防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做的就是多多食用一些富含有叶酸这种维生素的食物,以此来保证自己每天的叶酸摄入量达到人体要求的水平,从而使叶酸起到预防结直肠肿瘤的作用。然而,在结直肠肿瘤出现之后,如果患者继续使用大量叶酸的话,叶酸就不仅不会起到抑制肿瘤、缓解病情的作用,反而会加速肿瘤的生长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叶酸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人们要正确认识叶酸对于结直肠肿瘤的双重机制,并且要做到合理地使用叶酸来帮助自己抵抗病魔,恢复、保持健康。 五、结语 结直肠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一可怕的疾病夺去了无数鲜活的生命。病魔的威胁广泛存在于人们身边,因此,人们学习一些医疗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向人们简单介绍了什么是叶酸,解释了叶酸能够预防结直肠肿瘤的原因,希望对人们能够有所帮助。叶酸能够对结直肠肿瘤起到预防作用,人们应该做到保证自己每天都摄入足量的叶酸。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应该要避开一个误区,那就是,叶酸并不是万能的,它只能在肿瘤形成前用来预防,不能在癌症出现后用来治疗。

蛋白及叶酸的变化及意义

蛋白及叶酸的变化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3-04-26T14:59:44.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赵依农徐建红郑向华黄家文[导读] 研究表明,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FA浓度与Hcy水平呈明显负相关[7]。 赵依农徐建红郑向华黄家文 (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人民医院 324000)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和叶酸(FA)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变化,探讨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从衢江区体检人群中选择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实验组,109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Hcy,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FA。结果实验组血清Hcy及hs—cR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血清F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补充叶酸的利与弊

补充叶酸的利与弊 什么是叶酸 叶酸,又称维生素B9,胎儿生长过程中的必备物质,是维生素B群中的一种营养素,具有水溶性的特点,因此无法在体内聚集起来。这种营养素一开始是从菠菜叶中被发现的,所以才会被叫做“叶酸”。叶酸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它是DNA的重要成分,协助大脑正常运转,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对于孕妇来说,补充适量的叶酸,可以有效避免胎儿出现早产、畸形、脊柱开裂、体重不足、兔唇等现象的发生。 哪些食物含有叶酸 想增加体内叶酸量?当一名吃货就可以了!叶酸主要分布于五谷根茎类、蔬菜类、肉类、水果类、油脂类这五大类别中。 1.五谷根茎类 包括一些豆制品比如黄豆,以及五谷类食品,比如大麦,小麦等等,还有人气火热的坚果类,比如毛栗子,松子,核桃等等。 2.蔬菜类 蔬菜家族中当属深色系最佳,诸如芦荟、绿色椰花、菠菜等服用效果更好! 3.肉类 鸡蛋、鸡肉、牛羊肉等以及动物内脏(鸡肝、猪肝等)。 特别推荐:鸡肝。鸡肝素来有叶酸冠军的称号,仅仅吃上50g的鸡肝,你就可以获取586.1微克的叶酸。除此之外,鸡肝还有着明目护肤的效果,适合准妈妈们食用。 4.水果类(保证新鲜) 包括一些可口的像是葡萄和柠檬,开胃的杨梅,还有润肠的香蕉等等。 5.油脂类 坚果,如核桃油。 什么时候补充叶酸 1.孕前三个月开始补充叶酸 我国营养协会建议,可从怀胎的前90天可以开始补充叶酸,保证体内的叶酸水平维持在一定的含量,为宝宝做好叶酸的贮存准备,让宝宝早期就可以在一个叶酸量充足的环境里成长。

胎儿在母体的前四周就开始进行神经管的发育,而当孕妇意识到自己怀孕时,胎儿的神经管发育早就已经闭合,因此已经为迟已晚。 2.补充叶酸需要持续整个孕期 怀孕之前3个月和怀孕之后3个月,这半年时间是补充叶酸的关键时间。即使你及时服用了叶酸片,也无法使体内的叶酸含量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因此建议叶酸的补充应该持续在整个孕期。随着宝宝在母体中成长发育,母体本身红细胞的增长,乳房的变化,宝宝DNA 的生成,胎盘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叶酸。倘若叶酸含量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畸形,早产、发育迟缓等,而孕妇则会出现胎盘早剥、红细胞性贫血、妊娠高血压等症状,可以说对大人和宝宝都有很大的影响。 3.早晨补充叶酸效果更佳 有研究表明,女性在早晨或者上午补充叶酸效果更好,因为白天人体体内新陈代谢较快,早上是吸收营养的最佳时间段。建议在早饭后30分钟到1个小时内补充叶酸,同时注意多喝水,注意休息。 叶酸的利与弊 叶酸的作用 1.有效防止胎儿神经管畸形 很多准妈妈还没弄清神经管是什么,简单的来说,神经管就是脊髓和大脑。胎儿在母体早期发育时间内,需要进行神经管的发育与闭合,如果叶酸量不够,就会造成神经管闭合不正常,进而造成婴儿先天畸形,例如脑膨出,无脑儿,智力低下,脊柱裂等等。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发现,女性在怀孕前1个月以及刚怀孕的3个月内,每天坚持服用400微克的叶酸,可以使宝宝患神经管畸形的概率减少50%~70%。 2.有效预防胎儿先天性疾病、唇腭裂等表体畸形 怀孕头三个月,是胎盘形成与宝宝器官分化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细胞分裂处于旺盛阶段,如果孕妇缺乏叶酸,则会导致宝宝出现心血管、骨骼、口唇、眼、肾等器官畸形,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等。而北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摄入足量的叶酸则可以有效阻止降宝宝出现表体畸形的症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3.减轻妊娠反应 有些准妈妈表示,在服用叶酸后,妊娠反应减轻,呕吐现象减少,乳房胀痛缓解。其实,作为维生素B群中的成员之一,叶酸不但可以减轻早孕反应,还能补充因呕吐而流失的营养物质。 4.防止孕妇与胎儿贫血

叶酸的介绍

叶酸的介绍 叶酸 ?水溶性B族维生素,喋酰谷氨酸衍生物 ?常见于绿叶蔬菜、酵母、动物内脏和新鲜水果中、叶酸强化食物、维生素补充剂中 ?不耐热、易于氧化,在罐装或烹饪过程中50-95% 遭到破坏 ?需要外源性供给 叶酸的两种形式: ?即食物中天然叶酸Folate和人工合成叶酸Folic acid 天然叶酸是含有多个谷氨酸单位(多聚谷氨酸)的链状大分子。分子大,不可直接被空肠吸收 相反,合成叶酸的分子链只有一个谷氨酸单位(呈单谷氨酸形式)分子小,可直接被空肠吸收 食物天然叶酸只有50%能被身体吸收,强化食品中约85%的叶酸可以被身体吸收,而叶酸片剂中的叶酸100%可以被身体吸收。 叶酸与人体健康: 孕妇需要叶酸:胚胎的分化;胎盘的形成与发育;体内血容量的增加;子宫与乳房的发育。 胎儿需要叶酸:从一个受精卵分裂繁殖开始;细胞不断分化;形成器官和组织;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胎儿。 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是非孕妇女的2倍以上。 不论何时出现叶酸缺乏,都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造成畸形和发育迟

缓。 叶酸缺乏 1.叶酸缺乏对血液系统损害,最常见:巨幼红细胞贫血。患者表现为:精神萎靡、疲劳、健忘、失眠等。 叶酸缺乏对胎儿的危害: 1)由于叶酸缺乏,使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而造成神经管畸形;2) 先天性心脏病;3)唇腭裂(俗称兔唇);4)眼、胃肠道、肾、骨骼等器官的畸形;5)胎儿宫内发育迟缓;6)早产;7)低体重出生;8)贫血。 2.叶酸缺乏对孕妇和乳母的危害 ■对孕妇的危害:1)胎盘发育不良引起的自发性流产2)胎盘早剥3)先兆子痫4)怀孕晚期阴道出血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对乳母的危害:1)母亲乳汁中叶酸缺乏,间接导致婴儿体内叶酸缺乏2)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叶酸缺乏对其它疾病的影响:1)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疾病(脑卒中、冠心病)2)自然流产 (习惯性的)3)肠癌、子宫颈癌和乳腺癌4)急性白细胞性白血病5)老年痴呆。 叶酸的来源 富含叶酸的食物,包括绿叶蔬菜、水果、干果、肉类、橙汁等; ?强化叶酸的面包、谷类和其他谷物食品; ?合成叶酸,如叶酸片或含有叶酸的多种维生素。

甲状腺与叶酸

甲状腺功能检测 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 TPO-Ab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通过细胞介导和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造成自 身免疫相关的甲减,作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监测指标,TPO-Ab比TM-Ab具有更好的灵敏度、特异性、更可靠和有意义,已成为诊断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首选指标。 TPOAb的主要临床应用:诊断桥本氏病和自身免疫性甲亢;毒性弥慢性甲状腺肿(Graves);监测免疫治疗效果;检测家族甲状腺疾病的发病可能;预测孕妇产后甲状腺功能障碍的发生。 对原发性甲减患者,结合TSH升高,可以发现早期甲减病人。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TPO-Ab终生存在,如临床表现典型且TPOAb持续高水平,可作为诊断依据确诊。 检测TPO-Ab有助于解决临床诊断出现的难题,比如异常的高TSH 水平同时伴随正常水平的游离T4(FT4),若TPOAb升高,应考虑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早期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85%甲亢和甲减患者表现高水平的TPO-Ab,因此在大多数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中,TPO-Ab和Tg-Ab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此外,产后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部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TPO-Ab可为阳性;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疾病、系统性红班狼疮可见TPO-Ab升高。 二、促甲状腺激素(TSH) 促甲状腺激素(TSH)是腺垂体分泌的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和机能的激素。TSH全面促进甲状腺的机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和促进T4、T3的合成,包括加强碘泵活性,增强过氧化物酶活性,促进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及酪氨酸碘化等各个环节。腺垂体分泌TSH,一方面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促进性影响,另方面又受到T3、T4反馈性的抑制性影响,二者互相拮抗,它们组成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TSH分泌有昼夜节律性,清晨2~4时最高,以后渐降,至下午6~8时最低。 TSH增高:(1)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伴有甲状腺功能低下 的桥本病. (2)外源性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肿瘤(肺、乳腺)、 亚急性甲状腺炎恢复期. (3)摄入金属锂、碘化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可使促甲状腺激素增高。 TSH减低:(1)垂体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2)非促甲状腺激素瘤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3)摄入阿司匹林、皮质激素及静脉使用肝素。

喝人奶的作用与功效

喝人奶的作用与功效 我们都知道母乳是妈妈们给宝宝最好的食物和礼物,很多宝宝在小的时候都是喝母乳长大的,母乳里面含有的营养成分是非常高的,而且母乳里面也不会含有一些化学添加剂和人工合成元素,而且据说人奶还能够治疗焊接的时候被电光闪到伤眼睛的症状,那么喝人奶都有哪些作用与功效呢? 人乳又有人乳汁、人奶、奶汁等名称,为产后妇女的乳汁。 【性味归经】 甘咸,平。入心、肺、胃经。 【成分】 每100克人乳中含水分88克、蛋白质1.5克、脂肪3.7克(其中不饱和脂肪酸8%)、乳糖6.4克、热量290千焦、钙34毫克、磷15毫克、铁0.05毫克、锌0.4毫克、铜0.04毫克、维生素A0.053毫克、维生素B10.016毫克、维生素B20.036毫克、烟酸0.147毫克、维生素B60.01毫克、叶酸0.052毫克、维生素C4.3毫克、维生素E0.2毫克和溶菌酶、牛磺酸等。 【功用主治】 (1)补血、润燥。治虚劳羸瘦、虚风瘫痪、消渴、噎膈、大便燥结、血虚经闭、目赤眼昏。 (2)人乳中含有多种能够美容的功能因子,能祛斑除皱、白嫩肌肤、使人容颜常驻。 【文献摘要】

(1)《日华子本草》:“益气,治瘦悴,悦皮肤,润毛发。” (2)《名医别录》:“补五脏,令人肥白悦泽。” (3)《韩氏医通》:“大能益心血,补脑,治消渴症,风火症。” (4)《随息居饮食谱》:“补血,充液,填精,化气,生肌,安神、益智、长筋骨、利机关,壮胃养脾,聪耳明目。” (5)《本草通玄》:“补真阴。” 【美容的功能因子及其作用】 (1)人乳中所含的蛋白质,是人体皮肤、肌肉、毛发等组织的主要组成成分。 (2)人乳中所含的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抗衰老作用,能有效地清除体内有害的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脂质和脂褐素的形成,通过延缓细胞衰老、促进细胞代谢、恢复细胞活力而起着淡化或清除皮肤色素沉着、清除黄褐斑、寿斑、雀斑和滋润皮肤、增加肌肤弹性的美容作用。 (3)人乳中所含的维生素E,是一种天然的强抗氧化剂,能消除自由基,减少细胞内脂褐素的蓄积,并改善皮肤弹性,减少或消除面部皱纹,使白发减少或返黑。 (4)人乳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皮肤润泽,头发乌黑光亮。 (5)人乳中含有25μmol/100ml的牛磺酸(牛奶中很少),能确保婴儿视网膜正常生长,心脏和脑、智力发育正常,有利于婴儿形态美丽。 (6)人乳中所含的烟酸,能预防和治疗糙皮病。 (7)人乳中所含的溶菌酶,对皮肤的带状疱疹、扁平疣有治疗作用(溶菌酶为皮肤科用于治疗此二症状的药物之一)。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简述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生理功能简述 叶酸由蝶酸(pteroicacid)和谷氨酸结合构成,在植物绿叶中含量丰富故名。在动物组织中以肝脏含叶酸最丰富。 食物中的叶酸多以含5分子或7分子谷氨酸的结合型存在,在肠道中受消化酶的作用水解为游离型而被吸收。若缺乏此种消化酶则可因吸收障碍而致叶酸缺乏。 叶酸在体内必须转变成四氢叶酸(FH4或THFA)才有生理活性。小肠粘膜、肝及骨髓等组织含有叶酸还原酶,在NADPH和维生素C的参与下,可催化此种转变。 四氢叶酸参与体内“一碳基团”的转移,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系统的辅酶。因此,四氢叶酸在体内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上起重要作用。例如N5,N10-甲炔四氢叶酸(N5,N0=CH??FH4)和N10-甲酰四氢叶酸(N10-CHO.FH4)可参与嘌呤核苷酸的合成,其中甲炔基(=CH-)和甲酰基(-CHO)分别成为嘌呤碱中第8位和第2位上两个碳原子的来源。在尿嘧啶脱氧核苷酸(d-UMP)转变成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过程中,N5,10-甲烯四氢叶酸(N5,N10-CH2-FH4)可供给甲烯基(-CH2-)而形成胸腺嘧啶中的甲基。 由此可见,叶酸与核苷酸的合成有密切关系,当体内缺乏叶酸时,“一碳基团”的转移发生障碍,核苷酸特别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减少,

以致骨髓中幼红细胞DNA的合成受到影响,细胞分裂增殖的速度明显下降。此时血红蛋白的合成虽也有所减弱,但影响较小。幼红细胞可因分裂障碍而使细胞增大,形成巨幼红细胞(megaloblast)。由这种巨幼红细胞产生的成熟红细胞,其平均体积也较正常大,可在周围血液中见到,所以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属于巨幼细胞性大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macrocyticanemia)。因白细胞分裂增殖同样需要叶酸,故叶酸缺乏时,尚可见周围血液中粒细胞减少,且粒细胞的体积也偏大,核分叶增多。 人类肠道细菌能合成叶酸,故一般不发生缺乏症,但当吸收不良、代谢失常或组织需要过多,以及长期使用肠道抑考试,大收集整理菌药物或叶酸拮抗药等状况下,则可造成叶酸缺乏。叶酸拮抗药种类很多,其中氨蝶呤(aminopterin)及氨甲蝶呤(methotrexate简写MTX)在结构上与叶酸相似,都是叶酸还原酶的强抑制剂,常用作抗癌药。?? 维生素B12结构复杂,因其分子中含有金属钴和许多酰氨基,故又称为钴胺素。 维生素B12分子中的钴(可以是一价、二价或三价的)能与-CN、-OH、-CH3或5-脱氧腺苷等基团相连,分别称为氰钴胺、羟钴胺、甲基钴胺和5-脱氧腺苷钴胺,后者又称为辅酶B12。其实,甲基钴胺也是维生素B12 的辅酶形式。维生素B12的两种辅酶形式一甲基钴胺和5-脱氧腺苷钴胺在代谢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叶酸治疗什么病

叶酸治疗什么病 文章目录*一、叶酸治疗什么病*二、叶酸的作用有哪些*三、叶 酸对胎儿的作用 叶酸治疗什么病1、叶酸可以治疗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患儿常以解黄色稀水蛋花样便为主,有时呈喷射状,日泻5-6次,甚至更多,常伴脱水与酸中毒。若以叶酸5毫克,日服3次。轻者配合口服补盐液或米汤加食盐 口服,重症配合静脉补液,1-3天即可止泻,且无副作用,叶酸能使受伤的肠黏膜细胞较快修复,并能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2、叶酸片什么时候吃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在绿叶蔬菜,水果及动物肝 脏中储存丰富。叶酸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全过程,是合成人体重 要物质DNA的必须维生素。它的缺乏除了可以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外,还可使眼,口唇,腭,胃肠道,心血管,肾,骨骼等器官的畸形 率增加。妇女怀孕前三个月到怀孕后三个月期间,每天服用O.4 毫克的叶酸增补剂可以预防胎儿大部分神经管的畸形的发生。值得一提的是,妇女服用叶酸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叶酸增补剂每 片中仅含0.4毫克叶酸,是国家批准的惟一预防药品。而市场上 有一种供治疗贫血用的“叶酸片”,每片含叶酸5毫克,相当于“斯利安”片的12.5倍。孕妇在孕早期切忌服用这种大剂量的叶酸片,因为长期大剂量服用叶酸片对孕妇和胎儿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提醒孕妇要听从医生和保健人员的指导,切忌自己滥服药,

乱买药。 3、补充叶酸的最佳时期 孕妈妈们在怀孕早期有时会疏忽大意,并不确定自己怀孕了,可能会错过补充叶酸的最佳时机。所以,可能怀孕或是准备计划 要宝宝的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每日所需400微克。对于计划想当爸爸的男性而言,叶酸不足会降低精子的浓度,还可能造成 精子中染色体分离异常,会给未来的宝宝带来患严重疾病的可能 性极大。 叶酸的作用有哪些1、维持乳腺健康 在以往的研究中,叶酸的补充与乳腺癌的发生并无密切关系。但研究表明,在每天饮用含酒精饮料的妇女中,叶酸水平较低者 其乳腺癌的发生率明显较高。每天饮用酒精饮料的妇女中,补充 含叶酸复合维生素者其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比从不服用者低。 2、保护心血管 叶酸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即使在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时,叶酸的缺乏同样会导致外周血管疾病和冠脉疾病的发生,这表明它可以维持正常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3、抗肿瘤作用 叶酸可引起发癌细胞凋亡,对癌细胞的基因表达有一定影响,故属于一种天然抗癌维生素。补充足量的叶酸还有助于预防结肠

天然叶酸和人工叶酸生理功能有什么不相同

天然叶酸和人工叶酸生理功能有什么不相同? 郝玲,研究员,1995年开始参与中美叶酸增补项目研究至今,中国营养学会制定膳食叶酸参考摄入量专家,世界卫生组织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最佳效果评价咨询委员会成员叶酸因最初从菠菜叶子中提取出来而得名。随后于1945年被证实为蝶酰谷氨酸,属于一种B族维生素。自然界叶酸广泛存在于各种动、植物食物中。富含叶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肾、鸡蛋、豆类、酵母、绿叶蔬菜、水果及坚果类。这些天然食物中的叶酸是多谷氨酸叶酸,对热、光线不稳定,在食物的烹调过程中损失率可达50%~90%,而且摄入的天然食物叶酸需经过体内一系列消化水解过程转化为单谷氨酸叶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其生物利用率仅为50%。人们所熟知的叶酸补充剂、多种维生素增补剂以及经过强化叶酸的食品中的叶酸则是人工化学合成的,为单谷氨酸叶酸,其稳定性好于天然食物叶酸,生物利用率为100%。天然食物叶酸和人工合成叶酸进入人体后所发挥的生理功能完全相同。 天然食物叶酸不存在摄入过量而致中毒的问题。但长期大剂量服用人工合成叶酸,有可能干扰其他药物作用、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或掩盖维生素B12缺乏症状。因此,每日补服的叶酸量应控制在1毫克以下。 通过改进膳食可以增加叶酸的摄入量,但是想依靠膳食每日摄入0.4毫克叶酸是相当困难的。即使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目前妇女每日单纯通过膳食摄入的叶酸也只有0.2-0.3毫克左右,尚不能满足妇女自身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公共卫生服务署和美国医学研究所相继提出了类似的建议,即怀孕妇女除了从多样化的饮食中得到叶酸外,还应该每天从强化食品或补充剂中得到0.4毫克的叶酸。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自1998年1月1日起,每公斤谷物食品(包括面包、面粉、早餐谷物等)强化1.4毫克叶酸以预防神经管畸形。之后,加拿大、智利、南非、哥斯达黎加等国也相继开始实施叶酸强化政策。截至2009年,全球59个开展面粉强化强制政策的国家中有51个国家实施了叶酸强化。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食物强化叶酸目前还很难实现,而服用叶酸补充剂则方便、直接,也可以很好地掌握补充剂量。 叶酸对肿瘤的作用是目前的关注热点。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叶酸营养状况好与食道癌、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儿童白血病等多种癌症患病危险低有关联。叶酸缺乏可使DNA 链断裂、修复障碍、突变增加以及低甲基化;增补叶酸可以校正叶酸缺乏导致的这些损害,预防肿瘤的发生。然而,也有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结果提示,叶酸在肿瘤发病机制中有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叶酸补充的剂量(大剂量)和时机(肿瘤或癌前病变是否已形成)决定其作用取向。叶酸的“双重效应”意味着补充叶酸可能对不同人群产生不同的效果。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中南大学 食品分析课程论文 题目: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学生姓名:毛慧悦 所在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105班 学生学号:1505110706 指导老师: 张泰铭

目录 1叶酸 (1) 1.1叶酸的化学结构 (1) 1.2叶酸的理化性质 (1) 1.3叶酸的作用效果 (2) 2 果蔬中叶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2) 2.1化学发光测定法 (2) 2.2离子捕获法 (3) 2.3F ENTON试剂氧化-荧光分析法 (3) 2.4催化氧化荧光法 (3) 2.5衍生荧光法 (4) 2.6间接原子吸收光谱法 (4) 3 保健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5) 3.1铽一环丙沙星稀土敏化荧光猝灭法 (5) 3.2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 (5) 3.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5) 3.4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法(RRLC) (6) 3.5氨基硅油修饰碳糊电极阳极伏安法 (6) 3.6发光免疫法 (7) 3.7PEI修饰的量子点作为叶酸荧光探针 (7) 4结论与展望 (7) 4.1结论 (7) 4.2展望 (8)

食品中叶酸的测定方法 毛慧悦 (中南大学,湖南长沙 410012) 摘要:叶酸,又称为维生素B9,是维生素B9的水溶形式。叶酸是一种重要的一碳载体,在核苷酸合成等重要生理代谢功能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叶酸在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如婴儿发育、怀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叶酸的检测已成为食品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从叶酸的结构和检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并重点阐述了果蔬和保健品中叶酸的几种测定方法。 关键词:叶酸;测定方法;果蔬;保健品 Testing of folic acid in foods MAO Hui-yue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Hunan Changsha 410012,China)Abstract:Folic acid, also known as vitamin B9 or B c, a water-soluble form of vitamin B9. Folic acid is an important one-carbon carrier in nucleotide synthesis, metabolism of man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homocysteine re methy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there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role of folic acid in the rapid cell division and growth (such as infant development, pregnancy) in. Folic acid food testing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paper from the structure, preparation of folic acid, extraction and detection aspects of a study, and focuse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everal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health supplements of folic acid. Key words:folic acid;testing;vegetables and foods;health produc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