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_谢刚
免疫亲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

免疫亲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作者:宁阳阳来源:《中国食品》2021年第21期当前在玉米赤霉烯酮类的真菌毒素检测中,使用液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质谱的方法较多,本文则构建了一种针对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的免疫亲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法,包括玉米赤霉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醇、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烯醇、玉米赤霉烯酮。
本检测方法的前处理工序非常简便,利用免疫亲和柱进行净化及液标法进行定量,能够同时测定6种玉米赤霉烯酮类真菌毒素。
除了谷物以外,本检测方法还能应用于肉、蛋、乳等食品的检测。
一、材料和仪器1.材料和试剂。
(1)样品:在市场购买大米、麦片、牛肉、猪肉脯、鸡蛋、牛奶等当作样品,大米和麦片研磨成粉,牛肉和猪肉脯捣碎,鸡蛋和牛奶混匀。
(2)试剂:乙腈,色谱纯;乙酸钠,分析纯;玉米赤霉酮标准品、α-玉米赤霉烯醇标准品、β-玉米赤霉醇标准品、α-玉米赤霉醇标准品、β-玉米赤霉烯醇标准品、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品;玉米赤霉烯酮类免疫亲和柱;β-葡萄糖醛苷酶/芳基硫酸酯。
(3)标准储备溶液:称取10mg玉米赤霉烯酮类的各种标准品,置于10mL棕色容量瓶中,利用乙腈进行溶解后定容,制成1mg/mL的标准储备溶液,在-18℃的条件下避光保存。
(4)混合标准溶液:取100μL上述制成的各类标准储备溶液,利用乙腈定容至10mL,制作成10μg/mL的混合标准溶液,在-18℃的条件下避光保存。
2.仪器。
GM200型刀式研磨仪;ACQUITYTM超高效液相色谱-TQS质谱仪;组织捣碎机;T18均质器。
二、实验和方法1.样品处理方法。
(1)谷物。
取粉碎样品25g,添加氯化钠5g,再添加体积分数为80%的乙腈溶液100mL,搅拌提取2min,然后放于离心管(50mL)中,4000r/min离心5min。
取10mL上层提取液,加水40mL并混匀,10000r/min离心5min。
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参考《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评定的评估指南》,分析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因素,确定不确定度来源,最后根据各分量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了扩展(k=2),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扩展不确定度为:X=4.39ug/kg;U=8.78ug/kg;k=2。
关键词粮食和粮食制品;玉米赤霉烯酮;不确定度依据GB 5009.20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1]和JJF 1135—2005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2],样品经乙腈溶液提取,经免疫亲和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荧光检测器测定,外标法定量,测定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
本文分析了粮食和粮食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测量不确定的来源,利用测量获得的结果及其他相关资料,评定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1.测定步骤(粮食和粮食制品)1.1提取准确称取约40g粉碎试样 (精确到0.1g )试样于均质杯中 ,加入4g氯化钠和100ml提取液 ,以均质器高速搅拌提取2min,定量滤纸过滤。
移取10.0ml 滤液加入40ml水稀释混匀,经玻璃纤维滤纸过滤至滤液澄清,滤液备用。
1.2净化将免疫亲和柱连接于玻璃注射器下,准确移取10.0ml(相当于0.8g样品)1.1中的滤液注入玻璃注射器中。
将空气压力泵与玻璃注射器连接,调节压力使溶液以1滴/s-2滴/s的流速缓慢通过免疫亲和柱,直至有部分空气进入亲和柱中。
用5ml水淋洗柱子1次,流速为1滴/s-2滴/s,直至有部分空气进入亲和柱中,弃去全部流出液。
准确加入1.5ml甲醇洗脱,流速约为1滴/s。
收集洗脱液于玻璃试管中,于55℃以下氮气吹干后,用1.0ml流动相溶解残渣,供液相色谱测定。
2.空白实验不称取试样,按1.1和1.2的步骤做空白实验。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

Ke y wo r d s : g r a i n ; z e a r a l e n o n e( Z E N) ; u l t r a —h i g h p e f r o ma r n c e l i q u i d c h r o ma t o g r a p h y( U P L C) ; i m—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s i mp l i c i t y,r a p i d n e s s ,s e n s i t i v i t y,g o o d r e p r o d u c i bi l i t y,a n d l e s s s o l v e n t .
Ra p i d de t e c t i o n o f z e a r a l e n o ne i n g r a i n by UPLC
XI E Ga n g,W ANG S o n g—x u e,CUI Hu a,ZHANG Ya n,L I Ru i
( R )o f 0 . 9 9 9 9 .R e c o v e r y r a t e s i n g r a i n s( w h e a t ,c o r n )s p i k e d w i t h Z E N w a s i n t h e r a n g e o f 8 5 %一
Z E N) 的方 法 。Z E N的保 留体 积 为 0 . 4 7 m L , 检 出限为 5 p g , 在 1 0~ 5 0 0 . 0 P g范 围 内呈线 性相 关 , 相 关 系数 R 值为 0 . 9 9 9 9 ; 在 小麦 、 玉 பைடு நூலகம்样 品 中的加标 回收 率分 别为 8 5 %~1 0 2 %和 8 3 %~1 l 2 %, 精 密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玉米赤霉烯酮)原始记录1

情况
质控措施
样品总数
平行样个数
质控样个数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玉米赤霉烯酮)原始记录第页,共页
样品编号
试样质量
(g)
定容体积
(mL)
峰面积
(A)
结果
(μg/kg)
平均值
(μg/kg)
相对偏差(%)
备注
试验允差要求:≤15%
仪器使用情况使用前:使用后:
××/××-074
样品处理情况
按照GB 5009.209-2016对样品进行处理。
标准使用液名称及浓度
玉米赤霉烯酮标准使用液1.0ug/mL
仪器
检测条件
检测器:2475荧光检测器
色谱柱:C18反相柱
柱温:室温
流速:1.0 mL/min
激发波长:274 nm
发射波长:440 nm
流动相:乙腈-水-甲醇(46:46:8体积比)
进样量:μL
单标
标液浓度(ng/mL)
峰面积(A)
检出限
粮食和粮食制品:5μg/kg;
酒类:20μg/kg;
酱油、醋、酱及酱制品:50μg/kg;
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10μg/kg
定量限
粮食和粮食制品:17μg/kg;
酒类:66μg/kg;
酱油、醋、酱及酱制品:165μg/kg;
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33μg/kg
检验人:复核人:审核人:
样品空白值
计算公式:X=
式中:X--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μg/kg);
A--样品溶液中被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峰面积;
AS—标准溶液中被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峰面积;
C18固相萃取柱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

有 特异 、 快速 等特 点 , 可用 于大 批 量 样 品 的筛选 ; 但 检 测结果 重 复性 差 , 容易交 叉 反应 , 从 而造 成样 品假 阳性 。高效 液相 法 是 目前 最 常用 的检 测 方 法 , 其 特
z e a r a [ e n o n e i n c o r n wa s e s t a b i s h e d . Th e s a mp l e wa s e x t r a c t e d wi t h me t h y t a t c o h o l - wa t e r ( v / v =8 0: 2 0 ) ,p u r i f i e d b y C 喁s o l i d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z e a r a l e n o n e i n c o r n b y UP L C wi t h Cl 8 s o l i d e x t r a c t c o l u mn c l e a n i n g
郁等。
目前 玉米 赤霉 烯 酮 的前处 理净 化技 术 主要包 括
不仅柱效更高 , 而且通过改进仪器条件 , 可 以使分离 时 间更 短 , 峰容 量更 大 , 能够 更好 地满 足 复杂样 品对
分离 分析 的要 求 。
液一 液 萃 取 和 固相 萃 取 等 , 前 者操 作 繁 琐 , 需 要 使 用
( 陕西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 陕西 西安 7 1 0 0 1 6 )
摘
要: 建立了谷物 中玉米赤霉烯酮的 C 固相 萃取柱净化一 超 高效液相 色谱检测 方法 。样品 经甲醇一 Na C 1 水溶 液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原理

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原理一、引言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由赤霉菌产生的毒素,常见于玉米等粮食中。
它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原理。
二、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素,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受损。
长期摄入含有该毒素的食品会导致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甚至引发癌症。
三、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化学分离原理,将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并通过检测其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确定其含量。
2.气相色谱法(GC)GC是另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柱将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与其他物质分离开来,并通过检测其在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来确定其含量。
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ELISA是一种基于免疫学原理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玉米赤霉烯酮结合,形成固定复合物,再通过底物反应来检测其含量。
4.质谱法(MS)MS是一种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将样品中的玉米赤霉烯酮离子化后进行质谱分析,通过检测其离子信号强度和质荷比来确定其含量。
四、ELISA法玉米赤霉烯酮检测原理1.抗体制备首先需要制备特异性抗体。
将玉米赤霉烯酮结构类似物做为免疫原,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其产生对该免疫原特异性的抗体。
然后采用血清学技术从动物血清中提取纯化出特异性抗体。
2.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加入到微孔板中,与固定在孔底的抗体结合。
通过洗涤去除非特异性结合物质。
3.检测加入特异性酶标记抗体,与玉米赤霉烯酮形成复合物,再加入底物进行反应。
反应结束后,通过检测底物反应产生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玉米赤霉烯酮含量。
五、ELISA法玉米赤霉烯酮检测优缺点1.优点: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速、可大批量检测。
2.缺点:受到交叉反应干扰,需要制备特异性抗体。
六、总结本文介绍了玉米赤霉烯酮的危害及其常用的检测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油中的玉米赤霉烯酮摘要:实验建立了玉米油中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用5 mL正己烷溶解后,10 mL乙腈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
外标法定量,在1-50 μg/L范围内,玉米赤霉烯酮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 >0.999,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0 μg/kg和10.0 μg/kg,平均回收率为88.7 %~90.4 %,日内精密度为5.0 %~6.4 %,日间精密度为6.1 %~8.1 %。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玉米油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关键词:正己烷;乙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也称为F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类雌性激素活性的一类真菌毒素[1]。
它广泛存在于霉变的玉米、高粱、小麦、大麦等粮食谷物中,是污染范围最广的一种镰刀菌毒素[2]。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很大的毒性作用,可损伤DNA、诱发肿瘤、对免疫功能方面造成影响[3-4]。
玉米油作为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用油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主要食用油品之一,但在其收获加工过程中很容易产生玉米赤霉烯酮,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谷物及其制品的玉米赤霉烯酮限量值为60 μg/kg,而对玉米油中的含量暂无要求,只是做为风险监测的一项指标。
目前用于粮谷和植物性油脂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5-9]等。
但是,由于薄层色谱和免疫分析法准确度较低且存在干扰,很容易出现假阳性,只适合于定性或初筛,现在已较少使用;液相色谱法被广泛使用,能满足日常检测需要;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抗干扰能力强,准确度和精密度更高,可用于定性定量分析。
对于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直接稀释法[10]、免疫亲和柱[11]、固相萃取柱净化[12]等方法,稀释法的前处理存在净化不彻底、基质干扰大的问题,而免疫亲和柱虽使用范围广、特异性强,适用于处理复杂基质的样品,但价格昂贵,批量检测成本高,且前处理较为复杂。
粮油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编制说明

《粮油检测粮食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超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行业标准制定编制说明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又称F-2毒素,主要由木贼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三线镰刀菌()、茄病镰刀菌()、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等产生。
ZEN是一种生殖系统毒素(雌性激素),有强烈的致畸作用,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归类为3类致癌物,主要污染小麦、大麦、水稻、玉米、小米和燕麦等谷物。
面粉、啤酒等农产品加工品中也常能检测到该毒素的存在。
阿根廷报道新收获玉米的含量在未检出到83 mg/kg之间, 储存玉米的含量在未检出到17 mg/kg之间。
我国小麦和玉米中也经常发生玉米赤霉烯酮的污染,危害消费者健康。
研究表明:我国成人通过玉米制品暴露ZEN 的量超过每日允许限量(TDI),部分儿童通过玉米制品暴露ZEN 的量也超过了TDI。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中规定谷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为60 μg/kg。
目前报道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有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试纸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多不对称波形离子迁移谱质谱、间接竞争免疫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薄层色谱法等。
薄层色谱法由于操作复杂,目前应用较少;胶体金和酶联免疫方法用于快速筛查;普通液相色谱方法目前应用较多,但分析速度较慢,耗费溶剂较多,成本增加;液质联用仪检测需要高端的质谱仪。
当前急需建立一种更加灵敏、高效、低溶剂量的玉米赤霉烯酮微量快速定量方法。
为了满足当前我国粮食绿色检测、监测定量分析的需要,通过查阅文献,根据范德米特(van Deemeter)方程理论,结合免疫亲和净化手段,基于UPLC分离技术,建立了一种进样量小、分离度高、快速准确、环保的玉米赤霉烯酮定量分析方法。
本标准项目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粮食样品检测、监测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保障从业人员健康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食品科技 第 22 卷 2014 年 第 2 期
到样品提取液。 1. 5. 2 样品净化与洗脱 将免疫亲和柱连接于 10 mL 玻璃注射器下。准 确移取 10. 0 mL 上述提取滤液注入玻璃注射器中, 将空气压力泵与玻璃注射器连接, 调节压力使溶液 直至有 以约 1 ~ 2 滴 / s 流速缓慢通过免疫亲和柱, 。 10 mL 1 部分空气通过柱体 以 水淋洗柱子 次, 弃 去全部流出液, 并使部分空气通过柱体。 准确加入 1. 0 mL 甲醇洗脱, 流速控制为 1 ~ 2 mL / min, 收集全 部洗脱液于玻璃试管中, 过 0. 22 μm 有机滤膜, 供 测定。 1. 6 样品测定 将玉米赤霉烯酮标准工作液和样液按上述色谱 条件进行 UPLC 分析, 得到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以外
添加 ZEN 的小麦、 玉米样品, 每个浓度做 5 个 平行样检测, 测方法回收率, 结果见表 4 。 对小麦和
图3 玉米赤霉烯酮的色谱图 ZEN 的保留体积 0. 2 0. 48 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 STD) ( RSD) / % 0. 006 1. 3 样品 添加量 / ( ng / g) 小麦 20 /50 /100 20 /50 /100 玉米 表1 流速 / ( mL / min) 保留体积 / mL 0. 1 0. 47
72
标法定量, 计算分析
激发波长、 发射波长的选择 用荧光 实验过程中采用流动相作为背景溶液, 检测器对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液在 190 ~ 600 nm 进行 扫描( 见图 1 ) 。 结果表明, 玉米赤霉烯酮最佳激发 波长为 305 nm, 最佳发射波长为 460 nm。
1
1. 1
材料与方法
仪器与试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 Acquity UPLC ) : 美国 Wa-
ters 公 司; 荧 光 检 测 器 ( FLD ) : 美 国 Waters 公 司; EMPOWER 色谱工作站; 玉米赤霉烯酮免疫亲和柱: 90mm ) : 美国 Vicam 公司; 玻璃纤维滤纸 ( GF / B , 英国 Whatman 公司; 0. 22 μm 有机滤膜: 天津津腾; 6 位泵流操作架: 北京中检维康公司; PL403IC 型电 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上海有限公司; Pulverisette14 高 速旋转粉碎机: 德国 Fritsch 公司; 高速均质器: 美国 Waring 公司。 玉米赤霉 烯 酮 甲 醇 溶 液 标 准 品 : 国 家 粮 食 局 乙腈 ( 色谱纯 ) : 美国 Fisher 科学研究院研制 ; 甲醇 、 公司 ; 实验用 水 为 Milli - Q 超 纯 水 : 美 国 Millipore 公司 。 1. 2 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溶液的配制 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玉米赤霉烯酮溶液标准物 , 浓度分 质 用流动相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标准工作液 , 10 、 20 、 50 、 100 、 200 、 500 μg / L。 别为 0 、 色谱条件 Acquity UPLC ; 色 谱 柱: 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 ( 50 mm × 2. 1 mm,1. 7 μm ) ; 流动相 ∶ 乙腈 + 水 + 甲醇, 按体积比 46∶ 46∶ 8 混合, 并脱气; 流速: 0. 15 mL / min; 柱温: 25 ℃ ; 进样量: 1 μL; 检 测 器: Acquity FLD 检 测 器, 激 发 波 长 305 nm; 发 射 波 长 1. 3 455 nm; 样品室温度: 25 ℃ 。 1. 4 样品加标 未检出 ZEN 的稻谷、 小麦、 玉米样品用高速旋 转粉碎机粉碎, 过 0. 5 mm 筛。 称取 40 g 粉碎的稻 谷、 小麦、 玉米样品分别放入 250 mL 具塞三角瓶中, 添加玉米赤霉烯酮标准溶液, 使小麦、 玉米中 ZEN 20 、 50 、 100 ng / g , , 的含量分别为 避光 室温过夜。 1. 5 样品提取与净化 1. 5. 1 样品提取 将稻谷、 小麦、 玉米样品及过夜后的加标样品, 加入 4 g 氯化钠和 100 mL 甲醇—水( 8 + 2 ) , 以均质 器高速搅拌提取 2 min, 通过折叠快速定性滤纸过 滤, 准确移取 10. 0 mL 滤液并加入 30. 0 mL 水稀释 混匀, 用玻璃纤维滤纸过滤 1 ~ 2 次, 至滤液澄清, 得
Rapid detection of zearalenone in grain by UPLC
XIE Gang,WANG Song - xue,CUI Hua,ZHANG Yan,LI Rui ( Academy of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Grain,Beijing 100037 ) Abstract: A rapid method,immunoaffinity column - ultra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was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ing zearalenone ( ZEN) in grain. The retention volume of ZEN was 0. 47 mL,the detection limit 5 pg. The linear detection ranges of ZEN was 10 ~ 500 pg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 R2 ) of 0. 999 9. Recovery rates in grains ( wheat,corn) spiked with ZEN was in the range of 85% ~ 102% , 83% ~ 112% ,respectively,with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2. 7% ~ 6. 9% . The method with analytical time less than 45 min wa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ZEN in the raw grain,with the advantages of simplicity,rapidness,sensitivity,good reproducibility,and less solvent. Key words: grain; zearalenone ( ZEN ) ; ultra -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UPLC ) ; immunoaffinity column( IAC ) ZEN ) 又称 F - 2 玉米赤霉烯酮 ( Zearalenone, 毒素, 主要由木贼镰刀菌 ( Fusarium. equiseti ) 、 尖孢 镰刀菌 ( Fusarium. oxysporum ) 、 禾谷镰刀菌 ( Fusarium. graminearum ) 、 三 线 镰 刀 菌 ( Fusarium. trcinctum) 、 茄 病 镰 刀 菌 ( Fusarium. solani ) 、 串珠镰刀菌 [1 - 2 ] ( Fusarium. moniliforme ) 等 产 生 。 ZEN 是 一 种 有强烈的致畸作用 , 生殖系统毒素 ( 雌性激素 ) , [4 ] 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归类为 3 类致癌物 , 主要污 染小麦、 大麦、 水稻、 玉米、 小米和燕麦等谷物。小麦 粉、 啤酒等农产品加工品中也常能检测到该毒素的 存在。阿根廷报道新收获玉米的含量在未检出到 83 mg / kg 之 间,储 存 玉 米 的 含 量 在 未 检 出 到 17 mg / kg 之间
粮油食品科技 第 22 卷 2014 年 第 2 期
质量安全
方法进行检测。 添加量为 100 ng / g 的同一批样品 每天测 7 次, 做方法精密度实验, 结果 重复测 7 天, 见表 3 。从表 3 的数据看, 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
表3 RSD s r / % 精密度实验结果 日内 2. 7% 日间 6. 9%
玉米加标样品的考察结果显示, 本方法的回收率为 83 ~ 112% ( 见表 4 ) 。
71
收稿日期: 2013 - 09 - 29 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 863 课题( 2012AA101609 ) 1974 年出生, 作者简介: 谢刚, 男, 副研究员. 1977 年出生, 通讯作者: 王松雪, 男, 博士, 研究员.
质量安全
近年来建立在亚 2 μm 填料技术上的超高效液相色 具有超高分离度、 超快速度、 超高 谱系统( UPLC ) , [18 - 19 ] 。本文结合 灵敏度的特点, 适于微量快速分析 免疫亲和净化手段, 基于超高压快速液相色谱分离 技术, 建立了一种进样量小、 分离度高、 快速准确、 环 以满足当前绿色 保的玉米赤霉烯酮定量分析方法, 。 检验的需要
应用较少 ; 胶体金和酶联免疫方法用于快速筛查 ; 普通液相色 谱 方 法 目 前 应 用 较 多 , 但分析速度较 慢, 耗费溶 剂 较 多 , 成 本 高; 液 质 联 用 仪 检 测 需 要 高 高端的质 谱 仪 。 当 前 急 需 建 立 一 种 更 加 灵 敏 、 效、 低溶剂量的玉米赤霉烯酮微量快速定量方法 。
[5 ] [3 ] [6 - 7 ] , 赤霉烯酮的污染 危害消费者健康。 研究表明: 我国儿童对 ZEN 的膳食暴露量均高于成人, 是膳食 [8 ] 暴露 ZEN 的高危人群 。 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 GB 2761 —2011 ) 中规定谷 物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限量为 60 μg / kg。 目前报道用于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分析方法 [9] [10] 有酶联免 疫 法 、 免疫胶体金试纸法 、 气相色
图1
玉米赤霉烯酮激发波长扫描谱图
图2
玉米赤霉烯酮发射波长扫描谱图
2. 2
流动相及流速 根据以上条件, 参考 GB / T 5009. 209 —2008 的 流动相, 以乙腈 + 水 + 甲醇, 按体积比 46 ∶ 46 ∶ 8 混 合, 流速不同时, 峰的保留体积基本相同, 表明该流 ZEN , 1 。 动相对 来说很稳定 结果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