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灸疗法详解(打印版)
艾炙的最佳时间

艾炙的最佳时间三九天艾灸的最佳时间预灸:12月12日至21日一九灸:12月22日至30日二九灸:12月31日至2023年1月8日三九灸:2023年1月9日至17日加强灸:2023年1月18日至27日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三九天艾灸的好处“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属于“天灸”,它是采用人体经络循行规律、穴位功效、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根据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选择在冬季三九天时候,通过中药药物贴敷在特定治疗作用的穴位上,达到祛除疾病的目的,对于一些虚寒性疾病有着明显的治疗作用,部分可以达到根治的效果。
此治疗时间性强,疗效好,儿童成人均可以接受。
艾灸补气养血艾灸能调和气血。
气是人的生命动力,血为人的基本营养物质,气血充足,运行通畅,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艾灸可以补气养血,又可以疏理气机,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保健虽然效果不错,但是也有很多注意事项。
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也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天灸温经散寒天灸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九天艾灸牢记的10大要点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开始接受预约“三九天灸”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用特制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贴敷,达到治疗、保健等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
该疗法有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补虚、祛风散寒等功效。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三九天灸”与“三伏天灸”相配合,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痛症等病症有明显疗效。
本诊所根据先祖玉林斋家传秘方,精选上等药材制成贴膏剂。
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
2017年本诊所“三九天灸”贴药日期:地址:xx澄华街道上窖xx中医诊所天灸注意事项:1、贴药时间:成人贴敷3—4小时,儿童(3岁以上)贴敷半个小时—2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
2、贴药后皮肤有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度出水泡等表现属于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
如感到灼痛,应及时取下药贴,情况较为严重及时就医。
3、天灸贴药部位多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衣服穿着建议宽松、深色为佳,女士建议不穿连衣裙。
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贴药当日,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进食虾、蟹等高蛋白食物。
1/ 24、“三九天灸”连续贴3年及以上,效果更佳。
5、特别提醒:感冒发烧者、急性炎症、高血压、糖尿病、患有恶性肿瘤、皮肤病、皮肤易过敏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及妊娠妇女、经期妇女不适合进行天灸。
三九灸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2/ 2。
三九天灸配方推荐

三九天灸配方推荐三九天针灸最好的配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三九天灸配方推荐,欢迎大家阅读!三九天灸配方推荐穴位敷贴药物配方:麻黄、细辛、白芥子和甘遂,按3:3:3:1的比例配制。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感冒,胸闷喘咳,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
蜜麻黄润肺止咳。
多用于表症已解,气喘咳嗽。
细辛: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风寒表证;头痛,牙痛;风湿痹痛;痰饮咳喘;鼻塞;鼻渊;口疮。
白芥子: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
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甘遂:泻水饮,破积聚。
通二便。
治水肿胀满,留饮,结胸,痢痫,噎膈,癥瘕积聚,二便不通。
制作方法:用粉碎机打粉后再用200目筛筛均匀。
用鲜姜榨汁调和以上备用药粉和成黄豆粒大小的小丸,现用现制,做好了应该马上用,不然药物中的一些成分会挥发掉。
用胶布固定在选定的穴位上,成人每次敷贴2小时,小孩每次敷贴1小时。
艾灸对人体有哪些好处?人体拥有神奇而强大的自愈力。
这是我们人体与生俱来的自我防御、自我修复的能力。
古代先贤形象地把它称作“正气”,概而言之,从人生命形成的那刻起,我们人体固有的“随身医生”——自愈防护系统,便同时形成并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
中医有言“三分治,七分养”,指的是在病人康复过程中,医生和药物所起的作用只占百分之三十,身体的恢复更多依赖于自我调节,也就是修复自愈力的过程。
尽量依靠自愈力来治愈疾病,这是中医的根本宗旨,也是医疗的至高层次。
自愈力就象人的某些潜质一样,需要被激发,发挥它的作用,有效抵抗疾病;反之,弃它于不顾,一味寻医问药追着疾病跑,它就会越来越弱,被放逐于身体的角落。
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增强和复原人体原本的自愈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宋朝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明确指出:“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天灸疗法 PPT课件

• 4.神经调节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 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 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 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 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 免疫功能。
• 天灸疗法-贴药分类
• 根据贴药的时间分为: 1、三伏天灸 2、三九天灸
• 2.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根据中医脏腑经 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 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机能, 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天灸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 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 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 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 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使其趋于平衡,达 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谢 谢!
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 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 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 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 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 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混合 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 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 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 粒)、麝香1g、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 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
• 天灸疗法-临床方法
• 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 几种:
一、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
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 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 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 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 治喉痹等。
• 二、斑蝥灸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
天灸的作用

天灸的作用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九天灸的功效与作用
冬至来临,三九天灸即将“开贴”。
天灸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腹泻、厌食),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小儿疾病(厌食、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遗尿、生长发育迟缓),亚
健康调理(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
具又经济、无副作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优点。
是预防、保健、养生为一体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疗法。
天灸疗法疗效确切,患者应该每年三九、三伏天贴药,坚持三年,体质将得到有效改善。
”。
三九天灸ppt课件

•至于秋冬季节做艾灸,从出发点而言,则可 说成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气转凉,秋风 瑟瑟,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及下降的趋势, 所以补阳是关键。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 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尤其对预防 呼吸道疾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还有很好的效果。
冬季的气候特点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 •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 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 就会产生一派寒象。
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区别 三伏为 泄 三九为 补 寒湿 阳气
“三九天灸”的意义
“三九天灸”疗法可以说是“三伏天灸” 疗法的补充。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从而使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和病 后的自我康复能力。 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2016三九天灸时间
九前固本:11月1日——12月11日 引 九: 12月12——12月20日 一 九: 12月21日——12月29日 二 九: 12月30日——1月7日 三 九: 1月8日——1月16日 加强灸: 1月17日——1月25日
三九天灸
春 夏
秋 冬
阳
阴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 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 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 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 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 “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天养生不能 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秋收
收什么?
阳气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一:手脚冰凉 怕冷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二 :腰酸冷痛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三:宫寒引起妇科疾病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四: 性冷淡 阳痿 早泄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客户群的铺垫
常见产后问题
三伏灸ppt

五、三伏天灸治病机理
• ①局部的刺激作用:药物通过刺激穴 位局部,引起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 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 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 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 ②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 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 可以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袪湿 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 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 保健的作用。
八、 三伏天灸取穴表
肺系病变
脾胃病变
第一组:定喘 附分 心俞 膈俞 魂门 脾俞
第二组:大杼 魄户 督俞 胃脘下俞 阳纲胃俞
第三组:风门 膏肓 膈俞 肝俞 意舍 三焦俞
腰骶痛
第一组:三焦俞 命门 十七椎 关元俞
第二组:肾 俞 悬枢 腰阳关 小肠俞
第三组:气海俞 腰眼 膀胱俞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二、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 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 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三、免疫力低下人群,常年易感冒者(包 括儿童)
四、神经功能衰弱者,如失眠等;
五、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产 后风寒等症状。
十、禁忌人群
1、孕妇、皮肤病患者及发烧者不宜做 2、痰黄,咳血者 3、恶性肿瘤、强过敏体质者 4、正在咳嗽者 5、怕热体质患者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三伏灸
腧穴敷贴法 ——三伏灸
一、 天灸疗法分类
“三伏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依 据中医学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 等理论,以经络腧穴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 ,选择化痰、平喘及补益肺脾肾的药物精 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 贴穴位以治疗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每年的冬季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 九灸”来加强和巩固三伏的疗效。“三伏 灸”与“三九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 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专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hzh每年一次的三九天灸12月22日已经开始,还未结束。
专家称,天灸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相对于打针吃药、手术治疗时间更长,需要连续坚持3年(一个疗程)才能看到疗效,有效率可达80%。
原则上,一个三九天灸疗程为3次,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的医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
如果可以连续几年都贴天灸,效果会更好。
但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也不会有副作用,但疗效会打折扣。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有效补充天灸疗法(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在特定穴位专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选择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容易遇寒腠理不固密,卫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时,进行天灸治病及保健。
有人问,夏天已经贴过三伏天灸了,是不是就不用贴三九天灸?错!“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可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这样解释:三伏天重在补阳,给身体点“燃料”,以供冬天御寒;而三九天灸重在养阴,给身体补点“水分”,这样来年夏天身体不容易燥热。
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
番禺玛莉亚医院中医科医生也表示,“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连贴3年,有效率可达80%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在初伏、中伏、末伏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也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觉得症状没有多大改善,不禁怀疑“天灸疗效显着”的说法。
对此,李滋平指出,天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性的药物贴敷、持续刺激穴位,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组织营养,最主要的是起到预防保健、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
由于天灸贴中还加入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瘀止痛功效,所以其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疾病有一定治疗功效。
“三九天灸跟三伏天灸一样,既能治病又能防病,不能机械地比较是‘防大于治’,还是‘治大于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 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食 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 部的直寸取穴。
编辑ppt
6
一、呼吸系统疾病 (肺系)
统一选穴:大椎、肺俞(双)、曲池(单)
编辑ppt
• 各种虚寒性杂病:阳气不足、手足冰凉、畏寒怕冷、空 调病、宫寒(小腹冰冷)、产伤诸痛、痛经、月经不调、 妇科杂病、以及各种由体虚、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慢性 疾病(属虚寒者)。
编辑ppt
1
天灸的疗程问题:
一般“三年为一个小周期,六年为一个大周期”,对
于短期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坚持疗程是取得治疗效果 的关键。对于有明显疗效的患者,持续敷贴有助于巩 固疗效。
• 贴药后的饮食禁忌:贴药当日禁食寒凉生冷(如凉茶、冷饮、水果 类)、燥热辛辣之物。
• 个别反应及处理:个别受疗者皮肤可出现过敏性瘙痒,难受者可自 行涂抹抗过敏药膏(如皮炎平)。除去药物后,若局部皮肤出现轻 度发热、发红或小水泡者为正常现象,若水泡较大者,可至卫生服 务机构或自行处理(以消毒针具将水泡刺破,排出水液后涂以龙胆 紫或红药水,覆盖消毒纱块,避免摩擦挤压、保持假创面干燥、防 止局部感染)。同时戒食牛、羊、鹅、鸭、鱼、虾、生鸡、花生等 易致化脓的食物。
编辑ppt
11
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面)
编辑ppt
1里(单)
编辑ppt
13
消化系统疾病(脾系):胃寒、胃痛、慢性胃炎、
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统一选穴:中脘、天枢(双)、足三里(单)
因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三年的天灸,有些患
者已经接受过三年的敷贴,一般会有一个疑问,就是 “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我们一般向患者解释时, 要说清楚,三年一疗程是说天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治 疗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是三年就是一个界限,只 要有需要,特别是有疗效的患者不要错过每年难得的 机会。
编辑ppt
编辑ppt
9
分类一:体虚感冒(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
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选穴:大椎、肺俞(双)、曲池(单) 备选:风门(双)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编辑ppt
10
分类二:哮喘;
选穴:大椎、定喘(双)、肺俞(双)、肾俞(双) 曲池(单) 备选:膻中
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旁开0.5寸处。 肾俞: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与 肚脐在同一水平处) 膻中: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 点。取定穴位时,患者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 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2
注意事项
• 贴药时限:一般成人贴药2-4小时;儿童贴药30分钟-1小时。因个 体体质差异,受疗者可根据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感、皮肤瘙痒 发红,或微刺痛感即可将所贴药物自行除去,建议贴药时间不宜过 长,以免造成皮肤灼伤。
• 贴药后的禁忌:贴药处避免挤压、摩擦,贴药部位在去除药物后不 应立即着水、受风,除药后贴药部位10小时内应避免着冷水、受风。 除药30分钟(或1小时)后可用温水洗澡。
7
编辑ppt
8
呼吸系统疾病(肺系):体虚感冒(反复感冒)、
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 咽喉炎等;
统一选穴:大椎、肺俞(双)、曲池(单)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正坐低头, 大椎位于颈部下端最高点(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但部份人最 高点为第一胸椎,此时可让其活动颈项,用手指触诊,活动的骨节 为颈椎,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 肺俞(shù、jyu4):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完全屈 肘时,当肘横纹外侧端处。
胃俞: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大肠俞: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与髂嵴高点相平。
内关:当曲泽穴与大陵穴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
侧腕屈肌腱之间。
编辑ppt
14
胸剑联合点
8 寸
编辑ppt
15
三、虚寒性痛证(痹 证)
中脘(wǎn 、gun2、wun2 ):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4寸。
天枢:在脐中(任脉之神阙(quē 、kyut3 )穴)
旁开2寸处取穴。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
当胫骨前肌上。
备选:上脘: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
下脘: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建里: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3寸。
编辑ppt
3
• 敷贴印痕:在敷贴处会长时间的遗留下暗灰色的印记,这是正常现 象,随着时间印记会慢慢消退的,这个需要向患者提前说明。
• 关于发泡:部分受疗者皮肤会出现发水泡的现象,大可不必担心, 这是天灸的正常现象,发泡能加强对俞穴的刺激作用,治疗效果更 佳,只要按以上说明处理,预防局部感染即可。
• 不适宜接受治疗的人群:支气管扩张活动期、肺炎急性期、肺结核 病、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8.5℃)、皮肤过分敏感者、妊娠期妇女 (因药物中含有麝香成份)及因敷贴后产生不良反应者,均不宜接 受天灸治疗;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的亦不建议接受天灸治疗, 血糖控制平稳者可接受敷贴。备注:女性月经期间可接受天灸敷贴。
天灸疗法的适应症
• 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感冒(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性 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 喉炎等;
• 消化系统疾病:胃寒、胃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 虚寒性痛证:肾虚腰痛、肩颈疼痛、腰膝冷痛、关节痹 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 极个别反应过于强烈者:请于下次疗法进行前咨询相关医生意见, 决定是否继续接受治疗。
备注:注意事项一定要熟读,详见宣传资料。
编辑ppt
4
选穴基础知识:
一切尺寸以病人自身为准。
编辑ppt
5
同身寸,出自《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 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