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灸疗法详解(修改版)
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开始接受预约“三九天灸”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用特制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贴敷,达到治疗、保健等目的的一种传统疗法。
该疗法有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补虚、祛风散寒等功效。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三九天灸”与“三伏天灸”相配合,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体虚易感、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痛症等病症有明显疗效。
本诊所根据先祖玉林斋家传秘方,精选上等药材制成贴膏剂。
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
2017年本诊所“三九天灸”贴药日期:地址:xx澄华街道上窖xx中医诊所天灸注意事项:1、贴药时间:成人贴敷3—4小时,儿童(3岁以上)贴敷半个小时—2小时,但具体的时间可因人而异。
2、贴药后皮肤有色素沉着、潮红、微痒、烧灼感、疼痛、轻度出水泡等表现属于天灸疗法的正常反应。
如感到灼痛,应及时取下药贴,情况较为严重及时就医。
3、天灸贴药部位多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衣服穿着建议宽松、深色为佳,女士建议不穿连衣裙。
贴药当天不能游泳,4—6小时内不要洗冷水澡。
贴药当日,戒食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避免生冷食物或者进食虾、蟹等高蛋白食物。
1/ 24、“三九天灸”连续贴3年及以上,效果更佳。
5、特别提醒:感冒发烧者、急性炎症、高血压、糖尿病、患有恶性肿瘤、皮肤病、皮肤易过敏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咽喉炎、感染性疾病等病患者及妊娠妇女、经期妇女不适合进行天灸。
三九灸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原来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减药、停药。
2/ 2。
肩颈灸三九灸操作手法及要求

肩颈灸三九灸操作手法及要求
1. 简介
肩颈灸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烧灸草药来刺激人体穴位,起到调理和治疗的作用。
本文介绍了肩颈灸三九灸的操作手法及相关要求。
2. 操作手法
2.1 准备工作
在进行肩颈灸三九灸前,需准备好以下物品:
- 三九灸条: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
- 灸盒:用来收集燃烧后的灸灰;
- 清水:用来擦拭使用后的灸盒。
2.2 操作步骤
(1) 清洁灸穴部位:使用清水擦拭待灸的肩颈部位,确保清洁卫生。
(2) 点燃三九灸条:使用火柴或火机点燃一端的三九灸条,待火苗燃烧稳定后开始进行灸疗。
(3) 瞄准穴位:将燃烧的灸条对准待灸的穴位,保持适当的距离。
(4) 烧灸时间:根据需要和个体情况,控制灸的时间,一般为
10-20分钟。
(5) 灸完处理:用清水擦拭灸盒,收集好灸灰,并妥善处理。
3. 要求
3.1 操作技术
进行肩颈灸三九灸时,操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基本技术和知识,确保操作安全、有效。
3.2 注意事项
- 灸疗前需对灸穴部位进行清洁。
- 灸条点燃后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
- 控制好灸的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
- 灸疗过程中,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和心理状态。
- 操作完毕后,要及时清理和处理好灸灰。
请注意,本文所述的肩颈灸三九灸操作手法及要求仅供参考,
实际操作中需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指导,并按照个体情况进行合
理使用。
三九灸分析课件

谢 谢!
LOGO 三九灸的作用
根据中医“虚则补之”“寒则温之”“内病外治”的 理论
可疏散体内的风寒、温补肺肾,达到疏通经络、平衡 阴阳、止咳平喘、调和脏腑的功效;
利用药物敷贴穴位,扶助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增强 人体抵抗力、祛除疾病的目的。
适应症一 LOGO
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咳嗽、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者。
概述
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共研细末, 用生姜汁调成糊状,三九天敷贴穴位
该法选用某些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敷贴 于人体的穴位,利用药物的刺激作用,引起 穴位局部皮肤的充血,甚至起泡,通过经络 的调节作用,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艾灸的种类
LOGO
隔姜灸
隔附子饼灸
三九灸
LOGO 区别与联系
三九灸是对三伏灸疗效的补充与巩固 三伏灸是冬病夏治,三九灸是冬病冬防 二者下相互配合,均是扶阳补虚疗法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治,阴阳调衡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腹泻、慢性胃肠炎、胃痛、厌食、 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疾病
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
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 脊柱炎等。
适应症二 LOGO
妇科疾病
痛经、月经不调等,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等
心血管疾病 亚健康
冠心病、心肌炎等
易疲劳、乏力、怕冷、 体虚易感冒者
LOGO
敷贴时间
一九灸 2015年12月22日
(冬至日) -24日
二九灸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月2日
三九灸 2016年1月9日 至2016年1月11日
温 馨
为保证贴药的最佳效果,贴药时间集中在每阶段的头
天灸的作用

天灸的作用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三九天灸的功效与作用
冬至来临,三九天灸即将“开贴”。
天灸适用于多种慢性疾病患者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肠炎、腹泻、厌食),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肌劳损、四肢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产后头痛、坐月伤风等属寒证者),小儿疾病(厌食、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遗尿、生长发育迟缓),亚
健康调理(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
具又经济、无副作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优点。
是预防、保健、养生为一体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疗法。
天灸疗法疗效确切,患者应该每年三九、三伏天贴药,坚持三年,体质将得到有效改善。
”。
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

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2023三伏灸和三九灸时间表“三九灸”是依据中医“治未病”的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内病外治的一种特色灸疗法。
具体时间是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顺应天象进行“三九灸”。
其中又以白天进行调理,效果最佳,因为白天人体穴位处于开放状态,气血通畅,有利于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三九灸的理论是“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夏共调,阴阳调衡,疗效相得益彰”。
冬至、三九做艾灸是补阳的黄金期中医养生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一年中冬至和三九是艾灸补阳的黄金期。
此时艾灸可以将节气、艾灸和穴位三者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温阳补气、温经散寒的作用,从而提高机体的抗寒和抗病能力,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对气候的适应力。
冬至艾灸的时间选择为冬至前后4天,一共持续9天。
三九天艾灸的时间选择为冬至后的第19-27天。
三九灸是什么意思三九灸是一种中医理疗方式。
三九灸专指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艾灸,是我国中医理疗的一种形式之一,“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一样,属于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可以起到温中驱寒、调养体质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若有需求的话,可以在三九天的时候进行三九灸来调养身体。
三九灸的好处与功效有以下益处:在三九天期间进行的一种艾灸方式就是三九灸。
将辛温、助阳的药物外部置于人体指定的穴位上。
利用穴位法来加强机体免疫功能,以温肺逐痰、促进脾补肾。
冬养作用不仅可以有效驱寒暖身、排毒泄寒、促进经络通畅,而且还可以增强体质。
三九灸可以用于治疗各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虚弱体质、感冒和咳嗽。
三九灸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痛经,以及小儿反复长期咳嗽、呼吸道感染、虚弱多病、体质偏寒,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和预防效果。
三九灸适用哪些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性呼吸道感染等症;消化系统疾病:中焦虚寒、虚寒型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症;儿科疾病:反复咳嗽、呼吸道感染、身体虚弱、体质差等症;妇科疾病:宫寒、痛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附件炎、白带过多、卵巢功能萎缩等各种虚寒性妇科疾病;运动系统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肢体疼痛等疾病;其它:三九灸疗法能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
三九天灸ppt课件

•至于秋冬季节做艾灸,从出发点而言,则可 说成是“雪中送炭”。秋季天气转凉,秋风 瑟瑟,人体内的阳气也是内敛及下降的趋势, 所以补阳是关键。科学地进行艾灸保健可以 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目的。 尤其对预防 呼吸道疾病、消化系 统疾病等还有很好的效果。
冬季的气候特点
•冬季的主气为寒,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 •阴邪伤阳后,人体阳气虚弱, 致人体气机、血运不畅, 就会产生一派寒象。
三九天灸和三伏天灸区别 三伏为 泄 三九为 补 寒湿 阳气
“三九天灸”的意义
“三九天灸”疗法可以说是“三伏天灸” 疗法的补充。两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 从而使机体阴阳平衡,增强抗病能力和病 后的自我康复能力。 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2016三九天灸时间
九前固本:11月1日——12月11日 引 九: 12月12——12月20日 一 九: 12月21日——12月29日 二 九: 12月30日——1月7日 三 九: 1月8日——1月16日 加强灸: 1月17日——1月25日
三九天灸
春 夏
秋 冬
阳
阴
春:生 夏:长 秋:收 冬:藏
• 秋天由于阳气渐收,而阴气逐渐生长起来, 万物成熟,到了收获之时,从秋季的气候 特点来看,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 过渡阶段。人体的生理活动随“夏长”到 “秋收”而相应改变,因此秋天养生不能 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秋收
收什么?
阳气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一:手脚冰凉 怕冷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二 :腰酸冷痛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三:宫寒引起妇科疾病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四: 性冷淡 阳痿 早泄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客户群的铺垫
常见产后问题
三九灸似进补 三九灸的作用 冬季艾灸 驱寒补阳

三九灸似进补三九灸的作用冬季艾灸驱寒补阳随着冬至到来,各大医院的天灸疗法已经陆续开展。
冬季是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发时节,在三九天做天灸疗法,能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在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的同时,减少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传统中医理论认为,此时人体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
现代气象医学研究表明,寒冷的气候使人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血液循环发生改变,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三伏天贴药重在养阳,三九天贴药重在养阴”,阴阳并调,相辅相成,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肺、脾、肾等诸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人体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专家表示,在三九天做天灸,恰似给身体在冬天里补进了缕缕暖“阳”。
“三九灸”适用人群很广,不仅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有效,而且也能改善像慢性腹泻、胃炎等症状,老年人喜欢天灸最主要原因还在于天灸能治疗疼痛性疾病,如慢性腰腿痛、肩周炎。
“三九灸”的适应症为: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经常感冒(尤其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如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过敏等。
专家强调,天灸对儿童反复长期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平常虚弱多病及虚寒体质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三九灸”也有禁忌症。
专家指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发热、一岁以下幼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者等均不适合天灸。
冬季艾灸驱寒补阳试客项目:孙氏扶阳玄香灸(节气灸)孙氏美容五行养生馆“扶阳玄香灸”项目,首先用老艾汤泡脚,其次根据“试客”的体质,用纯艾草精油在相应经络和部位进行疏理油压。
接着用平衡养生包在相应部位温烫,温通经络,最后使用火龙罐再配上玄香灸,达到对人体“温通调补”的效果。
扶阳玄香灸适合于肩颈酸痛、风寒感冒、失眠多梦、腰酸背疼、肠胃不适、强身健肾、暖宫养巢、长斑长痘、痛经排瘀、更年期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免疫功能低下等人群。
三九灸

三九灸
展开全文
冬至进补,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三九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即止,也有人行至九九。
三九灸是天灸疗法中的一种,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现代,我们说的三九灸,已经很少会使用传统的天灸疗法了;
一般是这几天会做一次人体主穴位的艾灸,或者这几天会贴上艾热贴,以达到温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通经活络止痛的功效。
同时,本疗法能有效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保健强身的作用,调节亚健康状态,三九灸取穴:命门、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根据自身可适当选择配穴。
三九灸时间安排:
一九:2019年12月22--30日
二九:2019年12月31--8日
三九:2019年12月9--17日
加强灸:2020年01月18--26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选穴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胃俞:在腰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犊
鼻与解溪连线上。 •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盲门:在背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 •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 下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 • 肝俞:在背部,当第9胸棘突下,旁开1.5寸 • 意舍: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梁丘: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
第3次天灸选穴 1、大杼 2、肩井 3、阿是穴
大杼 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在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腰腿痛天灸选穴 第1、4次天灸选穴 1、三焦俞 2、大肠俞 3、承筋
承筋 当委中与承山的连 线上,腓肠肌肌腹 中央,委中下5寸
当第1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三焦俞
当第4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虚寒性痛证(痹证):肾虚腰痛、肩颈疼痛、腰膝
冷痛、关节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统一选穴:阿是穴 阿是穴:指以压痛点或其他病理反应点作为针灸治疗的穴位,又名 不定穴、天应穴。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 称。正如《灵枢·经筋》:“以痛为输”,以病痛局部或敏感反应点 作为针灸治疗部位的腧(shù、syu6 )穴。
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 地机: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
下3寸。
第1、4次天灸选穴 1、关元 2、气海 3、肾俞 4、下髎
气海 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关元 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下髎 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第2、5次天灸选穴 1、次髎 2、三焦俞 3、归来
三焦俞 当第1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第2、5次天灸选穴
1、肾俞
2、关元俞 3、阳陵泉
在小腿外侧,腓骨 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当第2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关元俞 当第5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第3次天灸选穴 1、气海俞 2、殷门 3、承山
殷门 在大腿后面,承扶下6寸
当第3腰椎棘突 下,旁开1.5寸
承山 在小腿后面正中,腓 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
注意事项
• 贴药时限:一般成人贴药2-4小时;儿童贴药30分钟-1小时。因个 体体质差异,受疗者可根据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感、皮肤瘙痒 发红,或微刺痛感即可将所贴药物自行除去,建议贴药时间不宜过 长,以免造成皮肤灼伤。.
• 贴药后的禁忌:贴药处避免挤压、摩擦,贴药部位在去除药物后不 应立即着水、受风,除药后贴药部位10小时内应避免着冷水、受风。 除药30分钟(或1小时)后可用温水洗澡。
• 各种虚寒性杂病:阳气不足、手足冰凉、畏寒怕冷、空 调病、宫寒(小腹冰冷)、产伤诸痛、痛经、月经不调、 妇科杂病、以及各种由体虚、免疫力低下所引起的慢性 疾病(属虚寒者)。
天灸的疗程问题:
一般“三年为一个小周期,六年为一个大周期”,对 于短期疗效不明显的患者,坚持疗程是取得治疗效果 的关键。对于有明显疗效的患者,持续敷贴有助于巩 固疗效。 因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开展三年的天灸,有些患 者已经接受过三年的敷贴,一般会有一个疑问,就是 “是否需要继续治疗?”,我们一般向患者解释时, 要说清楚,三年一疗程是说天灸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治 疗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不是三年就是一个界限,只 要有需要,特别是有疗效的患者不要错过每年难得的 机会。
类型一:颈肩痛
• 天宗: 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中央,冈下窝中央 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
•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 秉风:在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举臂有
凹陷处。 •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 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肩井:在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 阿是穴:痛点
3寸
第1、4次天灸选穴 1、肾俞 2、胃俞 3、足三里
胃俞 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第2、5次天灸选穴 1、脾俞 2、盲门 3、中脘 4、下脘
脐中上4寸
脾俞 盲门
第3次天灸选穴 1、肝俞 2、意舍 3、梁丘
意舍
三、虚寒性痛证(痹 证)
适应症:肾虚腰痛、肩颈疼痛、腰膝冷痛、关节痹痛、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归来 当脐中下4寸, 距前正中线2寸
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第3次天灸选穴 1、子宫 2、三阴交 3、地机
腹中线上,中极旁 开3寸为子宫穴
地机 当脐中下4寸, 距前正中线2寸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 角取穴
收费方法
• 收费方法: 灸法
•
贴敷穴位
颈肩痛天灸选穴
第1、4次天灸选穴 1、天宗 2、肩外俞 3、阿是穴
当第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在肩胛骨的中央, 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与第4胸椎相平。
第2、5次天灸选穴 1、秉风 2、肩中俞 3、悬钟
在肩胛部,岗上窝中央,天宗穴直上, 举臂有凹陷处
肩中俞 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悬钟 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一、呼吸系统疾病(肺系)
适应症:呼吸系统疾病(肺系):体虚感冒(反冒)、 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管炎、 慢性咽喉等;
主要选穴
• 定喘:在背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 天突:仰靠坐位,在颈部,当正中线上,胸骨 上窝中央。 •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曲池:屈肘成直角,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
• 极个别反应过于强烈者:请于下次疗法进行前咨询相关医生意见, 决定是否继续接受治疗。
备注:注意事项一定要熟读,详见宣传资料。
选穴基础知识:
一切尺寸以病人自身为准。
同身寸,出自《千金要方》,是指以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部位折定 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主要有骨度和指寸法两种。
横指同身寸也叫“一夫法”,是让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 小指者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 食指与中指并拢为1.5寸。 拇指同身寸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宽度作为一寸,主要适用于四肢 部的直寸取穴。
四、妇科诸证:
适应症:痛经、宫寒、月经不调、妇科 杂病(虚寒性)
主要选穴
• 关元: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 气海:下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丅髎: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 • 次髎: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 • 三焦俞: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归来:在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距前正中线2寸。 • 子宫:在脐下4寸,腹中线上,中极旁开3寸为子宫穴。 •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 贴药后的饮食禁忌:贴药当日禁食寒凉生冷(如凉茶、冷饮、水果 类)、燥热辛辣之物。
• 个别反应及处理:个别受疗者皮肤可出现过敏性瘙痒,难受者可自 行涂抹抗过敏药膏(如皮炎平)。除去药物后,若局部皮肤出现轻 度发热、发红或小水泡者为正常现象,若水泡较大者,可至卫生服 务机构或自行处理(以消毒针具将水泡刺破,排出水液后涂以龙胆 紫或红药水,覆盖消毒纱块,避免摩擦挤压、保持假创面干燥、防 止局部感染)。同时戒食牛、羊、鹅、鸭、鱼、虾、生鸡、花生等 易致化脓的食物。
5次 6个/每次
• 计费方法:灸法5次.:20元/每次;
• 6个穴位即是20×5≡100,
• 诊查费10元,合计110元整;报销后每人缴费:103 元,
• 对于无社保报销的患者我们建议收取基本费用:灸法5 次:100元,诊查费10元,合计110元整。
• 建议天灸收费与其他同时进行的治疗或药物收费分开, 独立收取挂号诊疗费,方便统计,同时避免患者因收 费差异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第1.4次天灸选穴
1.定喘 2.肺俞 3.曲池 4.天突(咳嗽,
咽痒等不适选贴)
天突 定喘(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
旁开0.5寸处)
第2、5次天灸选穴
1.百劳 2.风门 3.足三里
百劳
第4次天灸选穴
1.大杼 2.脾俞 3.肾俞
脾俞
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约与肚脐在同一水平面)
大杼
二、消化系统疾病 (脾系)
类型二:腰腿痛
• 三焦俞: 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承筋:在小腿后面,当委中与承山的连线上,腓肠肌
肌腹中央,委中下5寸。 • 肾俞: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关元俞: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阳陵泉: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 • 气海俞: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殷门:在大腿后面,承扶下6寸 •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腓肠肌部出现人字陷纹。
天灸疗法的适应症
• 呼吸系统疾病:体虚感冒(反复感冒)、哮喘、过敏性 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 喉炎等;
• 消化系统疾病:胃寒、.胃痛、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 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小儿厌食等;
• 虚寒性痛证:肾虚腰痛、肩颈疼痛、腰膝冷痛、关节痹 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处。 • 百劳:在颈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 •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锥棘突下,旁开1.5寸。 • 足三里: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犊
鼻与解溪连线上。 • 大杼:在背部,当第1胸锥棘突下,旁开1.5寸 • 脾俞:在背部,当第11胸锥棘突下,旁开1.5寸 • 肾俞:在背部,当第2胸锥棘突下,旁开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