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 50 例的临床效果

合集下载

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

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

<14珠和实验2016年12 U第15 |第23期•2359•致。

现在认为,抗P D药物有可能是P D视幻觉的促发 因素,但在多数患者中可能不是主要因素。

在P D幻觉 患者多因素分析中,左旋多巴、金刚烷胺、苯海索、司来 吉兰、普拉克索、吡贝地尔等药物的使用与否并没有影 响到患者幻觉产生,并且中药治疗也不促进P D幻觉的 进展。

4结论综上所述,中西医治疗过程中P D患者产生幻觉可 与认知损害、年龄、病程及IL-6、CRP密切相关,严格控 制血清IL-6和CRP水平,对P D患者幻觉治疗具有重要息乂。

参考文献[1 ] Lee AH, Weintraub D. Psychosis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 :common and comorbid with other non - motor symptoms [ J ]. MovDisord, 2012,27(7) :858 -863.[2]袁廷伟,孙芳玲,蒋莹,等.炎症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7):640 -644.[3]林春颖,吴蓓蓓,赵珏,等.帕金森病视幻觉及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6) :643 -647.[4] Uchiyama M, Nishio Y, Yokoi K, et al. Pareidolia in Parkinsons dis­ease without dementia : A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tudy [ J ]. Par­kinsonism Relat Disord, 2015,21 (6) :603 -609.[5]沈晶婧,汪丽芳.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心理护理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 :760 -761.[6]许继平,李玉莲,范金萍,等.帕金森病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与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4(3):266 -270.[7] Weaver FM, Follett K, Stem M, et al. Bilater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vs best medic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advanced Parkinson disease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JAMA, 2009,301(1) :63 -73.[8]万赢,王刚,曾洁,等.帕金森病患者视幻觉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7):862 -865. [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会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42) :352 -355.[10]张蓉,冯涛,刘萍,等.帕金森病幻觉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9) :5560 -5566.[11] Bizzarri JV, Giupponi G, Maniscalco I, et al. Parkinsons disease andpsychoses[ J]. Neuropsychiatr, 2015,29 (1) :1 -13.[12]王玉华,时兴华.炎症因子与帕金森病幻觉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1) :1 -4.[13] Nagy H, Levy - Gigi E, Somlai Z, et al. The effect of dopamine ago­nists on adaptive and aberrant salience in Parkinsons disease [J].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2012,37(4) :950 -958.(收稿日期=2016 -06 -25)D O I:10.3969/j.issn.1671 -4695.2016.23.027文章编号=1671 -4695(2016)23 -2359 -04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吴世乐郭亚民吴新民冯鹏才赵克昌(青海省人民医院普外科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为胆囊息肉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指导。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析

胆 囊 息 肉是 临床 上 对 胆 囊 息 肉 样 病 变 的 一 种 简 称 . 随 着 医疗 检 查 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胆 囊 息 肉患 者 的 临床 检 出 率 呈 逐 年 增 高 的趋 势 . 相 关 文 献 报 道 称 该 病 患 者 的 临床 检 出率 可 以 达到 8 %左 右 . 目前在 实 际 临 床 工作 中多 以手 术切 除胆 囊 为 主 对该 类 患 者 进 行 治 疗 . 但 胆 囊 切 除会 导致 患 者 在 术 后 出现 各 种 并 发症 本 次研 究对 7 2例 患 有 胆 囊 息 肉 的 患 者 应 用 腹 腔 镜 与 胆 道 镜 保 胆 取 息 肉 术 进 行 治 疗 的 临 床 效 果 进 行 研 究 分
析 。报 告 如 下 。
2 . 1 胆囊 息肉治疗效果
常规 组 患 者 经 常规 开 放 手术 治 疗
后治疗效果为 : 治愈 1 0例 , 有效 1 5例 , 无效 1 1 例, 总 有 效 率 6 9 . 5 %; 微 创组 治愈 1 4例 , 有效 1 9例 , 无 效 3例 , 总 有 效 率 9 1 . 7 % 。两 组 治 疗 效 果 组 间 有显 著性 差 异 ( P < 0 . 0 5 ) 。见表 1 。
组 患 者 术 后恢 复 时 间分 别 为 ( 8 . 4 2 + _ 1 . 7 3 ) d和 ( 5 . 2 6 + _ 1 . 3 8 ) d , 术
7 2例 患 有 胆 囊 息 肉 的 患者 病 例 , 将其 分为常规组 和微创组 。
常 规 组 中男 2 3例 , 女 1 3例 ; 年龄 3 O 6 8 ( 平均 4 9 _ 3 ) 岁; 患 病
3 讨 论
后胆囊息 肉症状 没有再次复发 : 有效 : 症 状 表 现 基 本 消 失 或 明显 好 转 . 生命 体征恢复 正常且基本 平稳 , 复查显示 5 0 %以 上 的息肉已经被 切除 . 或 已被 完 全 切 除 , 但 术 后 息 肉再 次 出

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初步观察

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初步观察

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初步观察李健;周大桥;王天星;郑绍文;卢育才;黄明河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3(25)5
【摘要】目的 :观察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

方法 :采用微创手段于右肋下胆囊区建立内镜通道 ,利用纤维胆道镜直视下摘除胆囊息肉 ,术后服用利胆散结汤。

结果 :治疗 5 2例患者 ,息肉取净率 1 0 0 % ,术后半年复查B超 ,胆囊壁变薄 ,胆囊收缩功能进一步增强 ,未发现息肉复发。

结论
【总页数】2页(P24-25)
【关键词】胆囊息肉;中西医结合疗法;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利胆散结汤;纤维胆道镜;中药治疗
【作者】李健;周大桥;王天星;郑绍文;卢育才;黄明河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8;R273.58
【相关文献】
1.微创保胆内镜息肉摘除术加中药治疗胆囊息肉65例 [J], 杨怀新
2.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观察 [J], 侯武卫;蒋亚威
3.大黄利胆胶囊联合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观察 [J], 王
郑;谭智明
4.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微创保胆息肉摘除术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的效果 [J], 杨长见
5.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观察及远期预后评价 [J], 张景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息肉86例治疗体会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息肉86例治疗体会
例胆囊 息肉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 肉术治疗 的临床资料 。结果 8 6例患者 中, 成 功行微创保 胆取息 肉 术8 0例 , 成功率 9 3 . 2 %, 4例患者 由于腹腔粘连 , 慢性炎症较重 中转行开腹胆囊切 除术 , 2 例患者 由于术 中快速病检
提示胆囊癌 中转行胆囊癌 根治切除术 。术后住 院时间 1 — 5 d, 平均 4 d 。全部病例 术后复查彩 超显示无息 肉残留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般资料 胆囊 息 肉患者 8 6例, 其 中女 3 6 例, 男5 0例 ; 年龄 1 6 — 5 9岁 , 中位年龄 4 0 . 5岁 , 病 程3 个月 ~ 6年 。所 有 患者 术 前 均 经彩 超 诊 断 。其 中单发息 肉 3 2 例, 多发息肉 5 4 例 。术前有腹痛 、 腹 胀、 胃肠道不适等症状者 1 1 例, 7 5 例经彩超体检发 现, 平素无任何症状 。纳入标准 : ( 1 ) 经腹部 M R I 或 彩 超检查 确诊 为胆 囊息 肉 , 直径 < 1 0 m m; ( 2 ) 胆 囊形 态 大小 正 ( 胆囊 大小 6 c mX 4 c m左 右 , 胆囊 壁 厚 <
Vo 1 . 3 0 N o . 1 P. 7 6
2 01 3

临床诊治 ・
腹 腔镜 联 合 胆 道 镜 行 保 胆 取 息 肉 8 6例治 疗 体 会
谭运华
湖北 民族学院附属 民大医院肝胆科 ( 湖北 恩施 4 4 5 0 0 0 )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 8 6
疾病及凝血功能 障碍病史 : ( 5 ) 患者或家属要求保 留胆囊 。排除标准: ( 1 ) 胆囊息 肉直径 > 1 0 m m; ( 2 )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36例临床观察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36例临床观察

【 关键词 】 胆囊息 肉;内镜 ;微创 ;保胆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 6 5 7 . 4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8 — 0 0 6 9 一 O 1
来 源于胆囊壁并 向胆 囊腔 内突 起 的病变 称为胆 囊 息 肉 样病 变 ( p o l y p o i d l e s i o n o f g a l l b l a d d e r ,P L G) ,胆 囊腺 瘤 和 胆囊 息肉腺瘤在病理 学上 被定 义为 可发 生恶 变 的肿瘤性 息 肉;胆 囊息肉为非 肿瘤 性 息 肉 ,包 括胆 固醇 息 肉 ,炎性 息 肉和胆 囊腺肌增生症等 … 。近 l 0年来 ,随着 医疗理 念的不 断更新 ,国内不少 医学研 究人 员对 于传 统 的切胆术 治疗 胆 囊疾病 的理论提 出 了怀 疑 和挑 战 ,并且 提 出了保胆 治疗 的 新概念 ,开展 了内镜下微创保胆 治疗胆囊 疾病 的临床实践 , 并且取 得了一定 进 展。随着 内窥 镜技 术 的快速 发展 ,同样 为治疗 胆囊 息 肉这 带来 了新 的方 法 。现 对我 院采用 内镜 微 创 保胆 手术 治 疗 的 3 6例胆 囊 息 肉患者 的临床 资料 进行 整 理 ,报 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选取本 院 2 0 0 8年 6月 至 2 0 1 2年 7月 收治 实施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 息肉手术 的 3 8例 患者作 为研究 对象 ,其中男 1 8例 ,女 2 0例 ;年 龄 2 7— 5 0岁 ,平均 年龄 3 6 . 7岁 ;病程 1 ~8年。患者均有不 同程度 的腹部右 上侧不 适感 以及食 欲减退 等症 状 ,对 所有 患者 进行 空腹超 声 波检 查 ,确诊 出单发息 肉 2 3例 ,多发息 肉 1 5例 ,排 除胆结石 、 胆囊癌 。胆囊 壁面光 滑 ,薄 厚程 度不超 过 3 mm,所 有 患者 经空腹 以及 脂肪餐 后进 行超 声波诊 断 ,结果 均显示 胆囊 功 能 良好 ,之 前 均 未 进 行 过 上 腹 部 手术 。 1 . 2 手术 方法与治疗 手术 当天患 者禁食禁 水 ,免 除灌 肠 的麻烦 以及 为 胃肠减压 。在施行气 管插管 进行全 身麻醉后 , 按 常规 消毒 、腹 部 铺上 创 巾,脐上 做 5 0 a r m 弧形 切 口,使 用气腹针 对 腹 腔进 行 常规 穿 刺建 立气 腹 腔 ,置 入 内窥镜 , 探查脐下方 是否有 因为 穿刺 导致 的意外 出血现 象发 生 ,探 查腹腔 内肝脏 、胃 、大肠 、小肠 等其他 器 官 的情 况 及胆 囊 情况 ,确定 胆囊 所 在位 置 ,于 内窥镜 直视 下确 定腹 部右 上 侧肋缘下腹 壁距 离 胆囊底 最 m的切 口,打开腹 直肌显露胆囊然后放 进戳 卡 ,用 内窥镜抓钳将胆 囊底 沿着 戳 卡方 向提 出体外 ,若胆 囊底 距 离切 口较远 ,可通摇 床对 患 者位置 进行 调整 ,使患 者位 置 有 利 于 胆 囊 底 部 滑 向 切 口 , 内 窥 镜 直 视 下 将 胆 囊 提 出 ,停 止气腹 ,退 出内窥镜 ,穿刺确定 胆囊 无误 后根据 术前 B超 检查息 肉情况 ,将胆 囊底相应切开 1 0—1 5 mm,分 离浆膜 并 切开胆囊全层 吸尽 胆汁 ,注 0 . 9 %N a c l 溶液 ,缝合 3针牵 引 线 。取一块干纱 布 围绕 胆囊 周 围,插 入胆 道镜 ,直视 下 反 复检查确定胆囊 位置 然后 使用 超声 刀切 除息 肉 ,若胆 囊壁 发 生出血状况 ,可采用 电凝止血 ,观察 胆囊管 道是否 畅通 , 有无 胆汁从胆囊 中渗 出 ,息 肉取 出后进 行冷冻 病理学 检查 , 若检测 结果为非肿 瘤性 息 肉 ,则 以可 吸收线 连续 缝合 胆囊 切 口,确认 胆囊无 胆 汁渗 出现象 后退 出 内窥镜 设备 ,依 次 缝合腹 壁切 口和脐上切 口,结 束手术 。术 后 6 h后可下 床活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

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
常规组4 O 例 患者采用传 统的胆囊切 除手术 进行治疗 。分 别对两组 3讨 论 胆囊 息肉行手术治疗的指 征主要包括 :直径 均 >1 2 m m ̄合并胆 囊结石者 ;多数存在胆 囊息 肉病变 ;患者 年龄大多高于5 0 岁 ,大多患 者表 现为多发息 肉,并在短时 间内有 明显增大 的趋 势。胆囊息 肉患者

患者 的术 中出血情 况、恢复 时间、复发率 、不 良反应和胆囊治疗 效果 方面进行对 比研 究。
1 . 3效果评 定标 准 治愈 :症状 完全消失 、各 项体征恢复 正常 、进行复 查结果显示 全
般 无典型的临床表 现 ,除非有胆 囊炎诱发 ,在 手术 的治疗过程 中 ,
应 以胆 囊的切 除为主 ,现阶段在 临床上 应用最为广 泛的是多采用腹 腔 镜胆 囊切除 、小切 E l 胆囊切 除或保 胆取息 肉等 。在 本组的研究 中 ,均 对 胆囊息 肉患者 采用 内镜微创保 胆治疗 ,应用 内镜微创保胆 手术治疗 的患者均有 以下特征 :年龄大多 数在6 O 岁 以上 ;患者存在保 留胆 囊的 愿望 ;且符合 预防性切 除胆囊 的标准 。针对这 样的患者一般 采用腹腔
1 . 1一般资料 随机 选取 我 院在2 0 1 0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2 月 治疗 胆囊 息 肉患者 8 0 例 ,其 中男5 0 例 ,女3 0 例 ,年龄 2 4  ̄ 7 6 岁 ,平均 年龄5 2 . 4 岁 。将 这8 0 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组和微创 组 ,每组各4 0 例 患者 ,常规组 采 用传统 的胆囊切 除手 术进行治疗 ,微创组利用 内镜微创保胆技术进 行 治疗 ,两组患者分别 在性别 、年龄 和病程等方面 均无显著统计学意 义
5 4 8 ・临床研 究 ・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的护理体会胆囊结石(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病之一,既往多采用胆囊切除,但存在一定弊端。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是胆道镜技术对胆囊结石(息肉)治疗的又一新贡献,其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安全。

它能真正确保胆囊内结石是否取净,做到安全取净结石同时又保留了胆囊[1],且手术切口小、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我科对40例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息肉)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9月40例胆囊结石(息肉)患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28~59岁,平均年龄(38.43±7.32)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3.23±0.62)年。

术前b超检查示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14例,单纯胆囊结石10例,单纯胆囊息肉9例,结石合并息肉6例。

1.2 方法: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患者全身麻醉成功后,常规四孔法穿刺进腹(同lc),建立人工气腹,置腹腔镜初步检查腹腔,并在腹腔镜引导下行穿刺,并提起胆囊,在其底部切开,吸尽胆汁,置入胆道镜探查胆囊腔,将所见结石以胆道镜网篮套取,置入取石袋,对于细小或泥沙样结石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吸引法取尽,在确认胆囊结石取尽后撤出胆道镜修整缝合,术毕置肝下引流管一根,并及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

2.结果40例患者中,成功行微创保胆手术36例,成功率90%。

4例因腹腔粘连后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本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3~9d,平均住院(5.14±1.82)d,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复查b超示无结石残留。

术后随访率82.5%,随访期6个月~1年,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

3.护理体会3.1 术前护理:3.1.1 心术前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安全性、手术效果等不了解,多数患者都会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是否存在手术风险等,因而多有担忧、恐惧心理,不愿进行手术治疗。

胆道镜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对比观察

胆道镜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对比观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0No.4Aug.2018㊀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收稿日期:2017-07-10作者简介:刘晓丕(1976-)ꎬ男ꎬ河南省襄城县人ꎬ本科ꎬ主治医师ꎬ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ꎮ胆道镜保胆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对比观察刘晓丕(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外科ꎬ河南襄城461700)[摘要]㊀目的㊀观察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ꎮ方法㊀选取80例胆囊息肉患者ꎬ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ꎬ各40例ꎮ对照组实施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ꎬ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下微创内镜保胆术ꎮ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实施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ꎮ结果㊀观察组手术时间(47.98ʃ10.89)min㊁术中出血量(10.32ʃ3.11)ml㊁肛门排气时间(17.56ʃ3.67)h及住院天数(7.14ʃ2.51)d均少于对照组(64.14ʃ17.25)min㊁(21.01ʃ4.78)ml㊁(26.45ʃ4.39)h㊁(12.11ʃ4.34)d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ꎬ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ꎬ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快ꎬ并发症少ꎬ安全可靠ꎮ[关键词]㊀胆囊息肉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ꎻ微创内镜保胆术[中图分类号]㊀R657.4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18)04-0369-03㊀㊀胆囊息肉是消化科常见疾病ꎬ我国胆囊息肉发病率3%~7%[1]ꎮ目前ꎬ对于胆囊息肉患者常施以手术治疗ꎬ然而ꎬ治疗手段及方式在临床上争议较大ꎬ部分学者[2]认为并不是所有胆囊息肉患者均适合实施手术治疗ꎬ只有符合手术指征才可实施切除术ꎬ另有学者[3]则认为在对息肉具体性质无法保证的前提下ꎬ为减少息肉恶变风险ꎬ患者均需实施切除手术治疗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ꎬ临床对胆囊功能及息肉性质的研究不断深入ꎬ微创内镜保胆术因其具有创伤小㊁患者术后恢复快㊁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ꎬ目前已成为胆囊息肉主要治疗手段[4]ꎮ本研究比较观察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应用效果ꎬ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取2015年1月 2017年1月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胆囊息肉患者80例ꎬ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ꎬ各40例ꎮ纳入标准:①经本院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ꎮ②息肉直径为0.5~1.5cmꎮ③年龄<75岁ꎮ④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ꎬ并签署同意书ꎮ⑤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ꎮ排除标准:①合并胆囊结石者ꎮ②合并严重胆道疾病㊁腹腔粘连者ꎮ③对手术存在禁忌者ꎮ观察组男28例ꎬ女12例ꎻ年龄20~70(43.12ʃ7.64)岁ꎻ多发性息肉30例ꎬ单发性息肉10例ꎮ对照组男25例ꎬ女15例ꎻ年龄19~74(45.10ʃ7.79)岁ꎻ多发性息肉32例ꎬ单发性息肉8例ꎮ两组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1.2㊀方法1.2.1㊀手术方法㊀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微创内镜保胆术ꎬ全身麻醉(全麻)取仰卧位ꎬ脐下缘作孔ꎬ置入10mm套管针ꎬ建立人工气腹[腹压在10~15mmHg(1mmHg=0.133kPa)]ꎬ探查胆囊及周围组织ꎬ若胆囊形态正常㊁周围无粘连ꎬ则根据术前的影像学资料实施保胆息肉摘除术ꎮ分别于患者腋前肋缘㊁剑突下㊁锁骨中线合适位置作孔ꎬ置入手术所需器械ꎬ提起胆囊底吸出胆汁ꎬ生理盐水反复冲洗ꎮ记录息肉数量㊁大小及性状后用活检钳夹住并切除ꎮ若息肉位于胆囊底ꎬ则部分切除胆囊壁ꎮ术中若出现活动性出血ꎬ则实施电凝止血ꎮ息肉摘除后送检ꎬ若病变为恶性则实施根治手术ꎮ术后留置引流管ꎮ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ꎬ全麻取仰卧位ꎬ于脐下缘作孔ꎬ置入操作器械ꎬ建立人工气腹ꎬ腹压同观察组ꎬ将腹腔镜置入ꎬ对胆囊及周围情况探查后于患者右锁骨中线㊁右腋前线肋缘2cm及剑突下作孔ꎬ将操作器械置入后分离腹壁及胆囊ꎬ提起并切除胆囊ꎬ对于解剖位置不清晰的患者实施剥离后再切除ꎬ针对壶腹部膨大者钝性分离三角区后切除ꎮ术后留置引流管ꎮ1.2.2㊀评价指标㊀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实施相关指标: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963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30卷天数等ꎻ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恶心呕吐㊁腹泻等ꎮ1.3㊀统计学方法㊀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ꎬ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手术相关指标比较㊀观察组术中出血量㊁手术时间㊁肛门排气时间㊁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少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1ꎮ表1㊀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n=40ꎬxʃs)组别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住院天数(d)观察组47.98ʃ10.8910.32ʃ3.1117.56ʃ3.677.14ʃ2.51对照组64.14ʃ17.2521.01ʃ4.7826.45ʃ4.3912.11ʃ4.34t值5.01011.8569.8266.270P值<0.001<0.001<0.001<0.0012.2㊀并发症比较㊀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见表2ꎮ表2㊀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40ꎬn(%)]组别恶心呕吐腹泻其他观察组2(5.00)1(2.50)1(2.50)对照组9(22.50)8(20.00)9(22.50)χ2值5.1654.5077.314P值0.0230.0130.0073㊀讨论胆囊息肉即胆囊息肉样变ꎬ形态可为半球形㊁球形ꎬ可有蒂ꎬ也可无蒂ꎮ«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决策和专家共识»[5]中指出ꎬ多数胆囊息肉为良性病变ꎬ胆囊息肉恶性病变的风险不高ꎬ但存在风险ꎮ因此ꎬ良性胆囊息肉实施胆囊切除ꎬ对降低患者术后息肉恶变有积极意义ꎮ于文涛等[6]研究指出ꎬ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ꎬ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ꎬ如腹泻㊁反流性胃炎㊁胆道损伤㊁消化不良等ꎬ术后出现的胆总管代偿性扩张极易增加患者术后胆结石㊁结肠癌发生风险ꎬ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均有着负面影响ꎮ因此ꎬ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在确定胆囊息肉患者良性病变前提下ꎬ尽可能为患者实施保留胆囊切除息肉治疗ꎬ使胆囊正常生理功能及形态得以维持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肛门排气时间㊁住院天数等均较对照组少ꎬ且观察组术后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㊁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少ꎬ该结果同马灿业等[7]研究结果相似ꎮ表明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的疗效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ꎬ手术时间缩短ꎬ术中出血量少ꎬ术后并发症少ꎬ机体功能恢复快ꎬ疗效确切ꎮ考虑其原因可能在于微创内镜保胆手术实施所用纤维胆道镜的镜头可任意弯曲ꎬ方便对胆囊内息肉的具体情况(位置㊁数量㊁大小㊁形态等)进行观察ꎬ有效避免术中观察盲区ꎬ使得息肉清除更彻底ꎬ减少残留[8]ꎻ术中及时使用肾上腺素盐水及止血药进行止血操作ꎬ利于降低术后胆囊壁出血风险ꎬ减少其出血量ꎬ使得保胆术实施的成功率明显提升[9]ꎻ此外ꎬ微创内镜保胆术操作基本是在胆囊内实施ꎬ对胆囊创面不会造成较大影响ꎬ同时对腹腔内的器官也无影响ꎬ术后不会发生损伤或腹腔粘连ꎬ可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更好㊁更快恢复ꎬ手术效果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佳[10]ꎮ综上所述ꎬ对胆囊息肉患者利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息肉取出术治疗ꎬ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ꎬ术中出血量少ꎬ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ꎬ并发症少ꎬ安全可靠ꎮ参考文献[1]㊀王珊珊ꎬ刘铁夫.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治[J].中国医药ꎬ2016ꎬ11(3):457-461.[2]㊀连文波ꎬ王彦超ꎬ张小昭ꎬ等.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治疗指征探讨[J].医学临床研究ꎬ2015ꎬ32(6):1080-1082. [3]㊀秦瑞峰ꎬ张振翼ꎬ袁增江ꎬ等.M值测定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及手术指征评估[J].检验医学与临床ꎬ2014ꎬ11(2):163-164.[4]㊀王辉华ꎬ陈勇ꎬ李江华.微创内镜保胆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ꎬ2016ꎬ27(15):2526-2528.[5]㊀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胆囊良性疾病治疗决策的专家共识(2011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ꎬ2011ꎬ10(1):14-19.[6]㊀于文涛ꎬ吴硕东ꎬ于晓鹏.腹腔镜联合胆囊镜胆囊息肉摘除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ꎬ2016ꎬ31(11):911-913. [7]㊀马灿业ꎬ李宝金ꎬ廖坚松ꎬ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术后康复情况[J].实用医学杂志ꎬ2016ꎬ32(12):1979-1982.[8]㊀殷忠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留胆囊手术的探讨[J].中国基层医药ꎬ2016ꎬ23(5):777-779.[9]㊀赖光芒ꎬ黄宏伟ꎬ陈志伟.微创内镜保胆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073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㊀Vol.30No.4Aug.2018㊀JournalofHenanMedicalCollege术治疗胆囊息肉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ꎬ2016ꎬ27(13):2206-2207.[10]谷建斌ꎬ张国欣ꎬ李振符ꎬ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4ꎬ36(16):2485-2486.[责任编辑:李平]收稿日期:2017-05-18作者简介:蒋静(1985-)ꎬ女ꎬ河南省永城市人ꎬ本科ꎬ主治医师ꎬ从事呼吸科临床工作ꎮ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对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影响蒋㊀静ꎬ姚㊀祥(永城市人民医院呼吸三科ꎬ河南永城476600)[摘要]㊀目的㊀了解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ꎬ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ꎮ方法㊀选择COPD患者90例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各45例ꎮ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ꎬ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治疗ꎬ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㊁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ꎮ结果㊀治疗前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㊁氧分压指标及用力肺活量(FVC)㊁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㊁FEV1/FVC指标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治疗后ꎬ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78.130ʃ7.953)mmHg(1mmHg=0.133kPa)㊁6min步行试验(6MWT)(492.47ʃ82.41)m高于对照组的(73.850ʃ6.123)mmHg㊁(395.36ʃ75.54)mꎻ肺功能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ꎮ结论㊀给予COPD患者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ꎬ提高治疗效果及运动耐受能力ꎮ[关键词]㊀COPDꎻ噻托溴铵ꎻ布地奈德福莫特罗ꎻ动脉血气ꎻ肺功能[中图分类号]㊀R563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B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008-9276(2018)04-0371-03㊀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 ̄rydiseasesꎬ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ꎬ气流受限是其主要特征ꎮ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㊁易疲劳㊁咳痰㊁运动耐力下降等[1]ꎮCOPD可引发患者出现全身性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ꎬ病情严重时可致患者丧失劳动力ꎬ降低生活质量ꎬ最终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ꎬ危及生命ꎮ本病具有起病急骤㊁病情进展迅速㊁病死率高㊁病情重等特点ꎮ临床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ꎬ通常使用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ꎬ由于使用剂量较大且用药时间较长ꎬ易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ꎬ从而降低治疗效果[2]ꎮ有研究[3]指出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效抗胆碱药物ꎬ可有效减少患者用药不良反应ꎬ提高治疗效果ꎮ本研究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对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的影响ꎬ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㊀选择2014年12月 2016年12月永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COPD患者90例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ꎬ各45例ꎮ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3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ꎻ自愿加入本研究ꎬ签署知情同意书ꎮ排除标准:患有心脑血管㊁支气管扩张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ꎻ长期服用麻醉类药物ꎮ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ꎮ观察组男26例ꎬ女19例ꎻ年龄45~72(57.61ʃ3.45)岁ꎻ病程2~8(4.65ʃ1.23)aꎮ对照组男24例ꎬ女21例ꎻ年龄46~73(58.12ʃ3.57)岁ꎻ病程3~8(5.04ʃ1.32)aꎮ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ꎮ1.2㊀方法1.2.1㊀治疗方法㊀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ꎬ包括吸氧㊁抗菌㊁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及化痰等ꎬ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瑞典AstraZenecaAZꎬ国药准字H20110556)治疗ꎬ2次/dꎬ4.5μg/吸ꎬ1~2吸/次ꎮ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ꎬ给予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ꎬ国药准字H20060454)治疗ꎬ1粒/次吸入ꎬ不可吞服ꎬ1次/d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ꎮ1.2.2㊀观察指标㊀①治疗前后血气生化分析仪17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察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 50 例的临床效果
发表时间:2013-09-12T10:57:41.997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6期供稿作者:赵迎威吕为良[导读] 并且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能够将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促进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

赵迎威吕为良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50 例,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

结果:50 例患者有1例胆囊息肉可疑恶变而转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其余49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患者手术时间60-100ml,术中出血量25-80ml,住院时间7-11d。

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未发生胆漏、胆管炎、胰漏、胰腺炎等并发症。

术后对患者进行2-60 个月的随访。

随访过程中,患者均没有发生胆道狭窄、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B 超检查显示其胆囊收缩功能均良好,患者的消化功能良好,身体营养状况良好,没有出现于胆囊相关的消瘦现象和体质下降现象,没有出现胆囊息肉复发病例。

结论: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临床优势,在治疗胆囊息肉的同时还保留的患者的胆囊,不会造成由于胆囊切除后导致的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内镜;微创手术;保胆;胆囊息肉;临床效果
胆囊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胆道疾病,目前其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引起了临床的重视。

对于胆囊息肉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是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者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对于胆囊息肉的疗效十分显著,但是胆囊切除之后,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是消化系统和生理功能出现紊乱,而患者一旦长期的处在消化不良的状态中,很有可能会引发结肠癌【1】。

因此,切除胆囊虽然能够彻底治愈胆囊息肉,但是同时也给患者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因此,不切除胆囊又能治愈胆囊息肉是目前临床上致力于寻找的理想的治疗手段。

临床研究发现,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既能够不切除胆囊又能取得一定疗效的治疗方式,我院就对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治疗胆囊息肉50 例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50 例,男28 例,女22例,患者年龄32-79 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6 岁。

患者的病程为1-20 年不等,平均病程为12 年。

所有患者经临床B超或CT 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患者,其中单发息肉患者18 例,多发息肉患者32 例。

患者均无黄疸、皮肤瘙痒级发热症状,口服胆囊造影或ECT【2】提示患者的胆囊显影和胆囊功能均良好。

本次研究排除了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和心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

1.2 临床方法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电解质、心电图等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且对患者的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术风险进行评估。

术前3天,指导患者进食低脂饮食,术前12 小时知道患者禁食,术前6 小时指导患者禁水【3】。

患者在全麻状态下,行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后,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并且给与积极的消炎利胆、止血、止痛治疗,同时给与常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

调节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禁食低脂半流质食物,协助患者下床简单活动,术后的第2-3 天可以根据患者的而恢复情况安排患者出院【4】。

2 结果
2.1 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50 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有1 例胆囊息肉可疑恶变而转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其余49 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

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00ml,术中出血量为25-80ml,住院时间为7-11d。

患者手术后的第2 天均禁食低脂半流质食物,并且下床活动。

所有患者术后均在短时间内顺利恢复,术后均未发生胆漏、胆管炎、胰漏、胰腺炎等并发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2.2 患者术后随访情况
50 例患者术后均进行为期2-60 个月不等的随访,随访率为 100%。

随访过程中,50 例患者均没有发生胆道狭窄、脂肪液化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

50 例患者经B超检查显示其胆囊收缩功能均良好,患者的消化功能良好,身体营养状况良好,没有出现于胆囊相关的消瘦现象和体质下降现象,没有出现胆囊息肉复发病例,预后良好。

3 讨论
临床上一度认为胆囊可有可无,因此曾认为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息肉的最佳疗法,但是在切除胆囊后,患者出现的一系列功能紊乱性疾病,使医学界渐渐认识到了胆囊的重要性。

当认识到了这一点之后,保留胆囊同时又要治疗胆囊息肉的小切口保胆手术成为了临床治疗胆囊息肉的最佳选择。

临床对于小切口保胆手术的不断深入研究之下,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应运而生。

腹腔镜内镜微创保胆手术出现的初衷就是在保留患者胆囊的前提下,治愈患者的胆囊息肉病症。

因此,该手术方式只是切除患者的胆囊息肉,不会对患者的胆囊进行损害,保留患者的胆囊,以使患者的消化系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受到最小的损伤。

并且该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能够将手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到最低,促进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张宝善.胆道外科的治疗进展一内窥镜技术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29(4):87-89.
[2]衍民,文清辉.目前保留胆囊手术的几个问题[J].中华外科杂志,2009,46(9):721-723.
[3]廖代祥,徐勇,蒲永东.胆道镜治疗37 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 2010,23(1):61-63.
[4]杨镇,裘法祖.我国开展微创外科的现状与展望[J].腹部外科,2010,17(2):68-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