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隐球菌病一例

合集下载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

每日一例肺隐球菌致谢姜春雷老师提供病例中国医学影像联盟心胸医学影像联盟是最全面的放射、临床呼吸、胸外与病理相结合的胸部影像学习平台,这里可以每天学习到大师们的经典分析思路,也是你工作、学习最好助手和基地,心胸影像联盟将会从每日晨读及周四MDT轮值病例中精选病例提前供大家实战训练,每周四晚上八点中影心胸影像群里准时讨论及资深老师分析点评,希望关注的老师们都有所收获,也欢迎您提供病例一起学习分享。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与支持,不对之处恳请批评指正!病例展示精彩病例讨论摘星空竹子:每日一例左肺上叶尖后段多发不规则结节,边界清楚平直,密度较均匀,增强扫描中度均匀强化,考虑结核或炎性病变,鉴别OP。

doctor:每日一例病例左上肺多发结节中度强化,边缘刀切,考虑结核、炎性病变。

仲夏:每日病例,中年女性,左肺上叶胸膜下宽基底两个小结节,胸膜凹陷,分叶、毛刺、尖角、平直、晕征,血管进入,增强中度不均匀强化,近期血糖增高,首先考虑隐球菌感染,鉴别结核、粘液腺癌?冰柠雨露:每日一例:左肺上叶两个不规则结节,均邻近胸膜,且有轻度胸膜凹陷,都有血管进入,外侧病灶有轻度晕征,冠状位病灶膨隆,有细小毛刺,目测中等度强化,外侧病灶密度稍不均匀,可见小片低密度区,患者血糖高,存在免疫力下降的因素,左侧胸疼,说明病变侵及壁层胸膜,1低分化腺癌,2结核童话伊语:每日一例,左肺上叶贴叶间胸膜及纵隔胸膜下结节,形态欠规整,可见平直征,沿支气管走行,胸膜下结节有彗星尾,边缘局部模糊,有小毛刺,叶间胸膜有牵拉,增强明显强化,可见强化血管影及小空洞。

考虑慢性肉芽肿性炎/ OP,鉴别IMT李珂:中国医学影像联盟10月19日胸部晨读病例,中年女性,左后背部疼痛10天,左肺上叶胸膜下斑片状高密度影,走形平直,形态不规则,其内密度欠均匀,增强检查中度不均匀强化,邻近叶间裂增厚,周围边界欠清楚。

影像诊断:OP机化性肺炎>炎性肉芽肿,鉴别影像诊断:1.结核性肉芽肿: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常见钙化及周围卫星灶,通常无强化、轻度强化或环形强化,胸腔积液较常见。

一例肺部隐球菌感染的病例分享

一例肺部隐球菌感染的病例分享

肺隐球菌病例分享病例信息男性,43岁,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轻微咳嗽,干咳为主,未特殊治疗,一周前患者出现发热症状,咳嗽较前加重,粘白痰,量少,口服“布洛芬”及头孢效果不佳。

遂进行影像学检查后进行右肺穿刺活检。

镜下形态图一:HE染色,镜下见由组织细胞、多核巨细胞及上皮样组织细胞聚集形成以慢性炎症纤维化为背景的肉芽肿,并隐约可见部分淡灰色周围透亮的小圆形球体,可疑隐球菌感染。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对该组织进行了PAS染色和六胺银染色。

图二:PAS染色(+),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大量隐球菌孢子被染成玫红色。

图三:六胺银染色(+),隐球菌孢子被染色黑色病理诊断:(右肺穿刺活检)慢性肉芽肿性炎,符合隐球菌感染。

讨论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us) 是由孢子菌属酵母菌样真菌-新型或格特隐球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疾病。

【好发部位及人群】可感染健康的个体,病变主要是肺部,但多数是发生在细胞免疫功能损害或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且常表现为播散性隐球菌病,特别是霍奇金淋巴瘤、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患者、结节病、糖尿病患者以及AIDS和其他被破坏了细胞免疫的个体。

该病好发于青壮年,但常发生在30~50岁,大约1/3患者无症状。

【临床表现】患者常表现为慢性咳嗽、低度发热、胸膜性或非胸膜性胸痛、咳黏液痰、身体不适和体重减轻。

胸部X线表现为肺和间质浸润改变,可有单个或多个结节。

肺段和小叶实变,可发生空洞变(10%~15%发生率),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水少见。

进展性肺隐球菌病,较常见是由肺经血行播散到脑膜,其他器官受累相对较少,但可经肺原发病灶播散到皮肤、骨、关节、淋巴结、肾、前列腺、脾、肝和其他内脏。

【大体】受累肺脏切面可见实性灰黄-棕黄色团块状实变区(图5-154A),可单个或多发,切面呈黏液样或胶样改变。

在播散性感染的肺脏重量较重,有实变。

【光镜】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隐球菌组织学改变常表现为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1例吸入性隐球菌感染病例分析

1例吸入性隐球菌感染病例分析

1例吸入性隐球菌感染病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不断老龄化、各种免疫抑制剂、放化疗种广谱抗生素、激素的广泛应用,侵袭性肺真菌病感染(invasive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且临床早期无特异性表现,易被原发性疾病所掩盖影响早期治疗。

据有关资料报道未经及时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病死率可高达80%。

肺隐球菌(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在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变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肺曲霉病,20%左右,早期诊断及治疗本病是预防及治疗重要方法。

我院于2013年6月收治1名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因吸入霉菌致隐球菌感染病,现同大家分享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5岁,农民。

因“间断发热、咳嗽伴胸痛2周”而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疫区居住史、鸽类接触史。

查体:体温37.8℃,脉搏78次/min,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不大,双侧胸廓形态正常,呼吸对称,语颤无异常,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率78次/min,心音正常,心尖部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征,实验室检查:常规:WBC10.5 X109/L,N 82.2%L 8.%,Hb136g/L,CRP78.0mg/L肝肾功能、血糖、心肌酶、凝血功能及大小便常规常。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HIV、梅毒抗体体液和补体免疫及自身抗体检查均无异常。

人院后查胸部CT示双肺纹影增多、模糊,左下叶多处团片状致密度影,心膈未见异常。

纵膈淋巴结未见肿大。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粘膜炎性表现,入院诊断:左下肺部感染?治疗过程:入院后行头孢呋辛4.5g,q12h静脉滴注,连续3天,症状控制不满意,仍然有低热、咳嗽,后加左氧氟沙星0.4g,qd联用,辅助沐舒坦及止咳药连续治疗1周,患者仍然间断低热、咳嗽,复查胸部CT提示左下肺病灶融合成一大片,較前次CT检查结果病灶稍增大,血常规WBC9.2 X109/L,N 72.2%L 14.%,ESR74mmR,行G实验及GM实验检查、复查结核菌属实验仍然阴性,建议患者行经皮肺活检,患者拒绝,停用抗生素,但行诊断性抗结核(异烟肼0.3qd、利福平0.45qd、吡嗪酰胺0.5tid、乙胺丁醇0.75qd)治疗1周,患者纳差乏力,G实验及GM实验可疑阳性。

空洞型肺隐球菌病并脑膜炎一例报告

空洞型肺隐球菌病并脑膜炎一例报告

结核杆菌 ,墨汁染色见新生隐球菌 5 个/ l 0 I ,培养 l l 示新生隐球菌生长 ;纤维支气管镜 :痰液和支气管 灌洗液未见结核杆菌,检出大量新生隐球菌。胸部
2 病例报告
女性 ,3 岁 。因反 复发热 、咳嗽、咯痰 、胸 1 闷 2 ,头痛 2 于 20 年 5d 09年 3 1 入 院。患者 月 7日 2年前开始反复发热 、咳嗽 、咯痰 和胸 闷,x线胸 片提示左肺下叶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予抗结核 ( 具体用药不详 ) 治疗 1 多,期间上述症状 曾一 年 度缓解 ,但多次复查胸 片左肺病灶无吸收好转 。5
m /)  ̄s 。隐球菌病 ( r t ocs )是 由新生 隐球 2 Cy o co s pc i 菌感染引起 的真菌病 , 通过吸人空气 中的菌孢子引 起感染 ,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功能正
间有烦躁 ,自主体位 ,双瞳孔等 圆等大 , 对光反射 存在 ,球结膜轻度水肿 ,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和水 肿。颈项强直 ,颏胸距 4 横指 ,凯尔尼克征(+) ,
17 7 ( g= .3 P ) 1/0mm Hg 1mm H 0 13k a 。对 答 切 题 ,
DOI 1 3 6 / .is . 2 3 9 0 . . 0 0 3
3 讨

文 献 复 习显 示 ,隐 球 菌 病 患 者 年 龄 为 3—7 0
3 1 空洞 型肺 隐球 菌病 的临 床 症 状 与影 像 学 表 现 . 与 肺结核 非 常相似 肺 隐 球 菌 病 少 见 ,起 病 隐 匿 ,可 有 发 热 、咳
均不支持结核病诊断而是支持隐球菌病 的诊断 ,且 按照隐球菌病治疗病情好转无复发,因此本例应诊 断为隐球菌病 。
巴宾斯基 征 ( 。心肺查体无异 常发现。实验室 +)

正常免疫宿主的肺隐球菌病一例

正常免疫宿主的肺隐球菌病一例

1 2 2・ 临床 内科 杂 2 0 1 3年 2月 第 3 0卷 第 2期
J C l i n I n t e m Me d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 V o 1 . 3 0 . N o . 2
表 3 血 液透析患者 的生存质量 s F 一 3 6 评 分的影响因素分析
H e a l t h S u r v e y ( S F - 3 6 ) . I I . P s y c h o m e t r i c a n d c l i n i c a l t e s t s o f v a l i d i t y i n
me a s u r i n g p h y s i c l a a n d me n t a l h e lt a h c o n s t r u c t s . Me d Ca r e , 1 9 9 3, 3 1 :
咳白色泡沫痰 , 右下胸 痛 , 为阵发性 剧痛 , 每次持续 1至数小 时
不等 。于 当地 医院诊断为“ 肺 炎” , 予 以头孢 类抗菌 药物治疗 2 周后患者 自觉 咳嗽 、 胸 痛症状稍 缓解 即出院。出 院后 仍觉右 侧
化。患者 自发 病 以来 无 发热 、 乏力 、 纳差 , 无潮热、 盗汗, 无 气 促、 呼吸困难 , 无腹痛 、 腹泻 , 无 头疼 、 头晕 , 无体重 减轻 , 大小便 正常。否认肝炎 、 结 核等传染 病史 , 否认禽类 饲养 史 , 否认 烟酒
通讯作者 : 黎友伦 , E ma i l : l i y o u l u n 8 3 @1 6 3 . c o m
患者 , 男, 3 1 岁, 自由职业 者。因 “ 反复 咳嗽 、 咳痰 , 右下 胸

1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涂阴肺结核的病例报告

1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涂阴肺结核的病例报告

1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涂阴肺结核的病例报告1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涂阴肺结核的病例报告摘要:本文报告了一例肺隐球菌病误诊为涂阴肺结核的病例,强调了在病原学检测中综合应用标本涂片、痰培养、病理切片与菌株培养技术对肺部疾病的正确诊断的重要性。

关键词:肺隐球菌病;涂阴肺结核;误诊;病例报告患者信息:患者,男性,55岁,因咳嗽、咳痰及胸闷气急2个月入院。

病例报告:患者入院时,体温37.8℃,全身情况良好,肺部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电图未见异常。

患者自述痰中带血且咳嗽有明显加重,曾到多家医院就诊,并诊断为涂阴肺结核。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

首先,我们根据临床症状进行了胸部影像学检查。

患者胸部X线显示右上肺有圆形阴影,质地较均匀,边缘模糊。

胸部CT进一步显示右上肺有多发浸润性阴影,边缘模糊,伴有气囊征。

根据这些影像学表现,我们对涂阴肺结核的初步诊断有所怀疑。

其次,我们进行了痰涂片检查以及痰培养。

痰涂片镜检结果未检出酸杆菌,但在痰培养中发现了一种球形菌,并经过进一步分离鉴定,确认为隐球菌。

这一结果与涂阴肺结核的诊断不符,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接着,我们对患者进行了经纤支镜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

镜下观察显示肺组织中有典型的肺隐球菌感染病灶,见大量球形菌聚集,周围有透明的胶样物质包围。

这一结果进一步确认了肺部感染的病原为隐球菌,而非涂阴肺结核。

最后,我们对隐球菌进行了菌株培养和药敏试验。

菌株培养结果显示,该菌对两类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和氟康唑)均敏感。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我们制定了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抗真菌药物口服治疗以及辅助支持治疗。

讨论:本例中,患者一开始被诊断为涂阴肺结核,而实际上是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由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表现为肺部感染,有时伴有全身症状。

本病例的误诊源于痰涂片和痰培养结果的阴性,未能检出隐球菌。

通过使用菌株培养和药敏试验技术,最终确诊为肺隐球菌病。

结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应用肺泡灌洗液荚膜多糖抗原早期诊断肺隐球菌病一例

应用肺泡灌洗液荚膜多糖抗原早期诊断肺隐球菌病一例

[收稿日期] 2020-03-30[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项目(810177542032)[作者简介] 李秀楹(1993-),女(汉族),广西玉林市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真菌病原学研究。

[通信作者] 曹存巍 E mail:caocunwei@yeah.net犇犗犐:10.12138/犼.犻狊狊狀.1671-9638.20216924·病例报告·应用肺泡灌洗液荚膜多糖抗原早期诊断肺隐球菌病一例李秀楹,郑冬燕,黄春阳,曹存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 要] 报道1例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LF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早期诊断肺隐球菌病的病例,为肺隐球菌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本例患者仅存在隐球菌肺部感染,入院时LFA对血清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结果为阴性,但对BALF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考虑相比血清,BALF中可检测的荚膜多糖抗原较早出现阳性。

故LFA检测BALF荚膜多糖抗原对肺隐球菌病早期诊断更有意义。

[关 键 词] 肺隐球菌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肺泡灌洗液[中图分类号] R519.4犈犪狉犾狔犱犻犪犵狀狅狊犻狊狅犳狆狌犾犿狅狀犪狉狔犮狉狔狆狋狅犮狅犮犮狅狊犻狊狑犻狋犺犪狀狋犻犵犲狀狅犳犪犾狏犲狅犾犪狉犾犪狏犪犵犲犳犾狌犻犱犮犪狆狊狌犾犪狉狆狅犾狔狊犪犮犮犺犪狉犻犱犲:犪犮犪狊犲狉犲狆狅狉狋犔犐犡犻狌 狔犻狀犵,犣犎犈犖犌犇狅狀犵 狔犪狀,犎犝犃犖犌犆犺狌狀 狔犪狀犵,犆犃犗犆狌狀 狑犲犻(犇犲狆犪狉狋犿犲狀狋狅犳犇犲狉犿犪 狋狅犾狅犵狔,犜犺犲犉犻狉狊狋犃犳犳犻犾犻犪狋犲犱犎狅狊狆犻狋犪犾狅犳犌狌犪狀犵狓犻犕犲犱犻犮犪犾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犖犪狀狀犻狀犵530021,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Onecaseofearlydiagnosisofpulmonarycryptococcosisbydetectingcryptococcalcapsularpolysaccha rideantigeninbronchoalveolarlavagefluid(BALF)withlateralflowimmunochromatographicassay(LFA)wasre ported,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iagnosisofpulmonarycryptococcosis.Thispatientonlyhad犆狉狔狆狋狅犮狅犮犮狌狊pulmonaryinfection,LFAwasnegativefordetectionofserumcapsularpolysaccharideantigenonadmission,butpositivefordetectionofBALFcapsularpolysaccharideantigen.Comparedwithserum,thedetectablecapsularpoly saccharideantigeninBALFappearedpositiveearlier.Therefore,LFAdetectionofBALFcapsularpolysaccharideantigenismoresignificantfortheearlydiagnosisofpulmonarycryptococcosis.[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pulmonarycryptococcosis;cryptococcalcapsularpolysaccharideantigen;lateralflowimmunochroma tographicassay;alveolarlavagefluid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生隐球菌及其变种所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感染疾病[1]。

无症状肺隐球菌病1例

无症状肺隐球菌病1例

抗酸杆菌、 结核抗体 、 肿瘤标记物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
影 像学 检查 : 胸 部正 位 : 右下 肺 野见 团片状 密 度 增
高影 , 边 界模 糊 , 左 下 肺 叶见 结 节 状 密 度增 高 影 ( 见 图 1 ) 。胸 部 C T平扫 : 右 肺 中叶见 不 规 则 软 组 织 团块影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d o s c , 2 0 0 7, 6 6 ( 3 ): 6 0 5 .
[ 7 ] 王玫 , 陈建平 , 庄耘 . 内镜下 钛夹 处理 医源性来自消化 道 急性穿 孔 l 5
[ 2 ] 吴 锡 琛. 消化道 内镜术 [ M] . 南京 : 江苏 科学 技术 出版社, 例分析 【 J ] 临床消化病杂志 , 2 0 1 2 , 2 4 ( 6 ) : 3 5 6 - 3 5 7 .
男, 4 9岁 , 以“ 体检发现肺 占位 1 d ” 为 主诉 人 院 。患 者 无发热 、 咳嗽 、 咳痰 , 无咯血、 头 昏、 头痛 , 近 半 年体 重 无 明显变 化 。既往 史 : 平 素体 健 , 否 认 既往有 高血 压 、 糖 尿病等病 史 , 否认 肝 炎 、 结 核等 传 染 病 史 , 否认输血史, 否认手术 外伤 史 , 否认 药 物及 食 品过 敏 史 , 预 防接 种史
[ J ] . 中国现代 医药杂志 , 2 0 1 3 , 1 5 ( 4 ) : 9 8 - 9 9 .
[ 9 ] S h i mi z u Y, K a t o M, Ya m a m o t o J , e t a I . E n d o s c o p i c c l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o r e l o s u l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p e r f o r a t i o n c a u s e d b y E MR[ J ] .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E n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隐球菌病一例
发表时间:2015-12-15T15:03:23.730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作者:王卫忠田科李典武吴令波[导读]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内科结合病史、呼吸道症状以及胸部x线表现,对怀疑病例,应尽早行病原学检查.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呼吸内科湖南衡阳 421002
患者郭××,女性,72岁,主因“间断咳嗽1月余”入院。

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咳痰,右侧卧位时稍感憋气,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无乏力、盗汗,于当地医院行胸片检查示右下肺炎,肺部CT示:双肺支气管血管束稍增重,紊乱,右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实变密度区,其内可见支气管气象。

双侧胸膜轻度增厚。

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1周,咳嗽、憋气症状明显缓解,复查胸片,病灶较前无变化。

给予更换为“莫西沙星”继续抗感染治疗1周,再次复查胸片,病灶仍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诊治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可,睡眠较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达190/90mmHg,目前服用降压药代文 1片 qd,血压控制好。

有颈椎病史10余年,40年前因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

20余年前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切除术。

个人史:无宠物饲养史,但邻居中有饲养鸽子者。

否认烟酒不良嗜好。

已婚,配偶健在,有2女,体健。

体格检查:T 36.3℃;P 99次/分;R 19次/分;BP 123/67mmHg;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右肺呼吸音减低,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不肿。

诊治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WBC6.31×109/L;N% 64.2%;E%1.1%;HGB112g/L,PLT194×109/L;ESR 15mm/h;CRP 0.87mg/dl;PCT<0.05ng/ml;G试验<10pg/ml;PPD试验:阴性;痰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均阴性;痰找抗酸杆菌阴性;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自身免疫抗体十一项:阴性;ANCA阴性;CCP、AKA、APF均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均正常;T细胞亚群正常;胸部增强CT:右肺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实变影,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周围可见散在磨玻璃影,平扫CT值约38-41Hu,增强扫描可见轻度强化,CT值约46-52Hu。

右肺可见散发点状钙化灶。

纵隔内多发小淋巴结显示,部分增大;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入院后有咳嗽、无咳痰,右下肺阴影常规抗感染不吸收,为明确性质,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镜检及病理诊断:(右下肺)肺泡间隔增宽,伴淋巴细胞浸润。

II型肺泡上皮增生,肺泡腔可见吞噬细胞、多核巨细胞聚集。

部分肺泡腔纤维组织充填。

局灶可见上皮样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多核巨细胞构成的境界不清的肉芽肿样结构。

特殊染色查见真菌。

考虑为隐球菌病。

最终病理确诊为肺隐球菌病,给予氟康唑400mg/d静点,并完善腰穿脑脊液检查,腰穿脑脊液相关检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为140mmH2O;脑脊液常规:细胞总数24.00/ul,白细胞数20/ul,单核10%,多核90%;脑脊液生化:氯 127.0(mmol/L),血糖 3.63(mmol/L),微量总蛋白 27(mg/dl);脑脊液细菌培养阴性;真菌培养阴性;脑脊液结核基因分型阴性;脑脊液墨汁染色阴性。

除外了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

患者氟康唑静点1月后改为0.15 qd口服,总疗程8个月。

讨论:肺隐球菌病多发于免疫抑制宿主,如艾滋病患者;约20%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

新生隐球菌属于酵母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与鸽粪中。

新生隐球菌进入肺部是感染的第一步,鸽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传染源[1],干燥鸽粪飞扬形成的气溶胶颗粒直径常常小于2µm,易于到达肺泡。

侵入人体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细胞免疫在防止隐球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

肺泡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 淋巴细胞是感染起始阶段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它们决定着病原菌被清除还是在肺内繁殖[2]。

本病例患者免疫力正常,但患者有鸽粪接触史,分析患病与鸽粪接触史有关。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毫无症状。

轻者可有发热,干咳,偶有少量咯血,乏力,体重减轻。

重症患者有气急和低氧血症。

本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咳嗽,无咳痰。

影像学表现特征的征象为胸膜下结节,也可表现为肺炎、多发结节、空洞、肿块样损害。

本病例患者影像学表现右肺下叶可见多发斑片状实变影,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周围可见散在磨玻璃影。

诊断需要组织学和微生物学证据。

本病例患者通过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确诊,肺隐球菌病容易合并脑膜炎,故本病例腰穿脑脊液检查除外了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感染。

由于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甚至有些患者无任何症状,胸部影像学又表现为多样性,因此经常误诊为其他疾病,如肺癌、肺炎和肺结核等。

本病诊断的关键是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确诊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包括手术标本、经皮肺穿刺标本、纤支镜活检标本)和呼吸道、脑脊液、病灶内脓液穿刺标本的病原学涂片和培养。

结合病史、呼吸道症状以及胸部x线表现,对怀疑病例,应尽早行病原学检查[3]。

若取自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标本真菌涂片、培养阳性,有确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又宁,王辰,康健等.呼吸内科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2]葛均波,徐永健,梅长林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徐作军.肺隐球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29(5):295-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