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管理程序
样品抽样程序

标题:采样程序版号:第A版,页码1/21.目的为了规范采样过程,保证被采样品具有客观性、代表性和公正性,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站执行的检测样品的抽取或采集。
3.职责3.l技术负责人负责采样方案的批准。
3.2 各监督科室工作人员按方案要求,执行采样任务。
3.3样品受理室负责产品样品的管理。
4.程序4.1 采样方案4.1.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布置的任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采样方案。
4.1.2发生突发事件时对可疑物品的采样必须满足取证的需要。
4.2 工作要求4.2.1 采样工作至少由本站2名以上工作人员进行,采样人员进入受检单位要主动出示证件,并按《保密和保护所有权的程序》(YKWF/CX 013)执行。
4.2.2采样人员应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手续齐全,工作要公正、严谨、认真,不得由受检单位人员代替。
4.2.3 采样人员填写《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产品(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
4.3 采样4.3.l有规定采样方法和要求的按其规定执行,未明确规定采样方法时,按GB/T 10111-1988《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等有关标准执行。
4.3.2 对产品类样品进行采样时,采样前必须了解该批样品的原料来源、加工方法、运输保藏条件、销售中各环节的卫生状况、生产日期等,对外地运入的产品,要了解该产品的商标、运货单、质检报告等。
4.4 采样单的填写4.4.l采样后按规定认真填写《卫生行政执法文书-产品(非产品)样品采样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采样时间、采样地点、被采样人、样品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或产品批号、标题:采样程序版号:第A版,页码2/2采样数量、包装类型及规格、运输、储存、样品的现状、包装是否破损或受污染、现场开包检查情况的详细记录等,不得有空项。
采样人员和被采样单位陪同人员应分别在采样记录上签字。
采样记录一式三联,一联留存执法案卷,二联交被采样人,三联随样品送检。
4.4.2 非产品样品的采样记录编号规则:a.以一个单位的所有非产品样品为一个样品编号;b.在采样记录的采样数量一栏中注明样品标签号,样品标签号由年代号+日期+科室识别号+三位顺序号组成。
抽样检测管理程序

1 目的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正确性和有效性,对抽样行为进行控制,降低抽样检测的误判率,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适用于抽样方案的制定和批准,抽样活动的组织实施等过程。
3 职责3.1 技术负责人的职责负责抽样方案的批准,负责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3。
2 办公室的职责负责组织抽样及样品的管理.3.3 检测室负责人的职责负责提出抽样方法、制定抽样方案。
3。
4抽样人员的职责负责实施抽样,认真填写抽样文件,执行抽样纪律。
4 工作程序4。
1 下列情况应进行抽样检测4。
1.1 委托进行批量生产产品仲裁检测的4。
1。
2 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中规定须抽样的;4。
1.3 产品标准、检测方法要求抽样的;4。
1。
4 客户要求抽样的。
4.2 抽样依据4.2.1 产品标准或检测方法有抽样规定的,依据标准或方法的规定:没有标准或方法规定的,则制订基于统计方法的抽样计划;4。
2.2 委托检测或客户要求抽样的一般执行GB/T 2828 ,计数抽样检测程序第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检索的逐批检测抽样计划或GB 2829《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也可根据与客商的约定。
4。
3.1 抽样方案由相关检测室制定。
4。
3。
2 抽样方案的内容:4.3。
2.1 抽样依据;4.3.2。
2 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4.3.2。
3 不合格品的分类;4。
3。
2。
4 质量水平;4。
3。
2.5 检测等级;4。
3。
2.6 抽样时问、地点及人员;4.3。
2.7 抽样风险评价;4。
3。
2。
8 抽样检测的费用;4.3.3 抽检样品及其母体要求4。
3。
3.1 是成批生产并投放市场的产品;4。
3.3。
2 出厂时间等符合检测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4.3。
3。
3 有出厂检测合格证;4.3.3.4 由于运输、保管不善造成的外观有明显缺陷的样品,应做详细记录。
4。
3.4 抽样方案的批准抽样方案由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后实施.4。
4 抽样和封样4.4.1 在抽样工作开始前由办公室统一制备封样用品(如封条、封样漆),并妥善保管. 4。
食品抽样流程和抽样规范

食品抽样流程和抽样规范食品抽样流程和抽样规范通用文档第1篇食品抽样流程和抽样规范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食品抽样流程和抽样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食品抽样流程食品抽样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抽样品种和数量在食品抽样前,需要根据监管需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抽样品种和数量。
抽样品种应当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类食品的整体质量状况。
抽样数量应当符合统计学原理,保证抽样结果具有可靠性。
2.抽样人员培训抽样人员应当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抽样流程和规范,具备一定的食品知识和技能。
在抽样前,应当对抽样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抽样过程符合要求。
3.抽取样品在抽样过程中,应当遵循随机抽样的原则,确保每个样品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中。
抽样人员应当在被抽样单位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抽样,避免人为干预。
4.样品封装和标识抽样人员应当将抽取的样品进行封装,并标明样品名称、抽样单位、抽样日期、样品数量等信息。
封装和标识应当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样品在运输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到损失。
5.样品运输和检验抽样人员应当将样品及时运输至检验机构,并按照检验机构的要求进行检验。
在运输过程中,应当确保样品不受污染、损坏或变质。
6.检验结果处理和反馈检验机构应当对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抽样单位。
抽样单位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后续处理,如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查处、对问题食品进行召回等。
二、食品抽样规范食品抽样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抽样方法食品抽样应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每个样品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中。
在抽样过程中,应当避免样品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抽样结果的可靠性。
2.抽样工具抽样工具应当符合相关标准,确保样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常用的抽样工具有:采样铲、采样勺、采样瓶等。
3.样品封装样品封装应当符合相关规范,确保样品在运输和检验过程中的质量不受到损失。
封装材料应当具有防腐、防潮、不透光等特点。
4.样品标识样品标识应当包括:样品名称、抽样单位、抽样日期、样品数量等信息。
抽样控制和管理程序

1.目的对抽样过程及影响因素实施控制。
抽取有代表性或实际需要的样品,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有效性、公正性。
2.范围适用于抽样计划的制定、样品抽取作业过程的控制(本次认可/计量认证不涉及抽样)。
3.职责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抽样计划的批准和组织监督员监督日常抽样工作的实施。
3.2样品员负责抽样计划的制定,按审批方案实施,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3.3抽样人员负责执行抽样活动,填写抽样记录。
4.工作程序4.1抽样要求的确定本实验室根据以下情况,实施抽样作业:4.1.1法律、法规或强制性标准规定要求;4.1.2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所要求的;4.1.3批量产品的仲裁检测、委托检测的;4.1.4客户委托要求。
4.2 抽样方法的选择4.2.1为减少抽样工作带来的风险,本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受检样品的标准规定的方法或国家的、行业的管理规定的抽样方法和规范,如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检索的逐批次检验抽样计划》等。
4.2.2当上述抽样方法不适应时,技术负责人应参照《检测方法的选择和确认程序》另行组织制定抽样方案,必要时应纳入合同评审活动,对其所制定的抽样方案进行评审。
评审应考虑以下要求:4.2.2.1抽样依据;4.2.2.2样品的特性;4.2.2.3抽样时间、地点和人员;4.2.2.4抽样风险评价;4.2.2.5抽样检验的费用;4.2.2.6其他因素。
4.2.3技术负责人应根据检测任务类型和样品基数大小选择适宜的抽样方案。
4.2.4.样品员根据抽样方案组织编制《XXX抽样计划表》,其内容可包括:4.2.4.1抽样的方式(依据的标准与规范);4.2.4.2抽样的数量;4.2.4.3抽样、监督人员;4.2.4.4现场环境条件要求;4.2.4.5仪器设备的要求;4.2.4.6样品标识、封存和运输的要求;4.2.4.7交接验收的要求;4.2.4.8留样的要求;4.2.4.9记录的要求等。
ISO17025 2017采(抽)样管理程序

1.0目的:通过对抽样过程的控制,提供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以确保后续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在现场抽样工作。
3.0职责:3.2 抽样的实施由各个检测员进行,记录于《抽样记录表》3.3 样品的标识和验收由实验室负责。
4 定义抽样:抽样是取出产品的一部分作为其整体的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的一种规定程序。
5.0程序5.1 检测由本母公司生产部或外部单位填写检测委托单,需现场采样由检测员到现场用取样器取每包中心样品,抽样过程要按照检测方法的规定控制相应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5.2 抽样时应将与抽样有关的内容记录于相关的《抽样记录表》,必要时记录应包括所用抽样程序、抽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标明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它等效方式、抽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适用时)。
5.3 现场抽样样品数量、比例,按客户认可的相关规范、标准或客户要求执行。
5.4如果客户要求偏离、添加或删节文件规定的抽样程序时,应在相应的《抽样记录表》中详细记录这些要求和相关的资料,并记录入于检测/校准报告中,同时告知相关人员。
5.5 检测室应对抽取的样品进行确认检查,如有异常或对检测方法中所述正常条件的偏离,需记录在相关的《抽样记录表》的备注栏目中;如果对样品的检测项目有任何疑问,样品与提供的说明不符、对要求的检测/校准项目规定不完全,实验室应询问委托方,要求进一步给与说明。
5.5.1 首先记录铭牌标识的产品型号、编号、生产方及标注的参数、要求等。
5.5.2 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存在缺陷,确认产品类型是否与标识一致,必要时应对样品进行拍照,显示其外观特征和标识。
5.6 各检测员应在抽样、检查、装卸过程中做好样品保护。
5.7 样品确认前,由样员管理员确认样品是否变动,如有变动,追查原因,并返退样品。
5.8 样品确认后应及时对抽取的样品进行唯一性标识(样品名称、编号、状态),具体要求按《样品管理程序》进行。
5.0 相关程序和附表:抽样记录表。
抽样和样品管理程序----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程序文件

1 目的抽样是提取检测对象的一部分作为其整体的代表性样品进行检测的一种形式。
当抽样作为检测工作的一部分时,应当对抽样的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以便把检测的风险减到最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抽样方法的控制及样品的接收、抽取、流转、贮存、识别及处置等管理。
3 职责分工3.1实验室负责抽样方案的制定和样品的采集、贮存、标识、运输及处置。
3.2项目办负责抽样方案和抽样计划的审核和批准。
3.3质管办监督抽样中偏离的审核和处置。
4 工作程序4.1 抽样方案和计划的制定a)抽样方案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的有关规定编写。
保证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在给定的条件下能真实和客观地反映出所需信息及实施采样的可行性。
b)当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时,项目负责人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概率并结合对所掌握的抽样对象的特性、技术指标及其它相关信息的分析制定抽样方案和计划。
c)当抽样是检测或监测的一部分时,抽样方案和计划应服从《方法确认程序》,确保检测和监测工作的整体完整和总体质量。
d)抽样方案和计划应经项目负责人同意、项目办负责人审批,并经客户方认同。
e)抽样方案和计划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1)采样的依据、项目和数量;2)采样时间、频次;3)采样地点;4)采样人员;5)采样方法和精度要求;6)采样的设备、运载工具及样品保存环境;7)采样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4.2 样品的接收4.2.1 委托样品的接收在接收客户送检样品时,应根据客户的检测需求,查看样品状况(包装、外观、数量、规格等),并清点样品,认真检查样品及其资料的完整性,检查样品的性质和状态是否适宜于进行要求的检测,有的样品还应检查采用的包装或容器是否可能造成样品特性变异,并在《检测样品移交/接收记录表》上签收。
同时应与客户商定有关样品准备的要求和试毕样品处理方式。
4.2.2 外业采集样品a)应事先根据“项目实施方案(或任务书)”的要求,做好外业采集样品的准备工作,包括采样设备的清洗、调试,样品贮存容器的清洗与处理,准备交通工具等。
抽样及样品控制程序

1.目的:为保证检测样品始终处于真实性的状态, 特编制本程序。
2.范围:检测样品的交接和传递,检测样品保管和检后处理,检测样品的状态识别,检测样品的制备,检测样品的保密。
3.职责:3.1检测部主任和样品管理员应:3.1.1做好检测样品及其附件的接收工作并认真记录检测样品的状态特性;3.1.2按照客户的要求在符合条件的环境中保存检测样品;3.1.3维护和记录检测样品贮存的环境;3.1.4做好检测样品编号和粘贴检测样品状态标识;3.1.5做好检测样品在各个环节中的监督。
3.2检测人员应:3.2.1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样品制备;3.2.2对在检样品进行管理。
3.3技术负责人应:3.3.1必要时对检测样品进行确认;3.3.2对检测样品的安全和保密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3.4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工作程序4.1检测样品的管理政策4.1.1本实验室对客户提供的检测样品不准留用、试用、自行处置或委托代理销售;4.1.2对客户委托处理或监督检查的剩余、残余检测样品不得作商业化处置;4.1.3涉及客户商业、机密、专利、隐私、仲裁等受检样品一律退回客户,不接受委托代理处置;4.1.4涉及易爆、易燃等安全、剧毒、环保、生物病毒等大量的检测余样,原则上应退回给客户。
4.2检测样品的编号规则4.2.1检测样品编号为样品类别,接收当年年份,再加当天接收样品流水号,如药2023002表示是接收样品为药物类,为2023年接收的第2个样品;4.3检测样品的交接和传递4.3.1在受理客户的委托检测时,办公室主任和样品管理员应一起对检测样品的形态和检测样品附件及资料进行详细的登记和记录。
4.3.2在交接双方对检测样品的数量、外观形态、附件、资料和检测样品的可检性都一一登记(见“检测样品登记表”)确认后,办公室主任和样品管理员应征求客户对检测样品及技术资料的贮存和保密要求,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办公室主任应请客户在检测委托书(协议)中注明详细要求。
抽样管理程序

抽样管理程序1 目的为确保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必须对抽样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抽样计划的制定、样品的抽取过程。
3 程序3.1 抽样计划的制定3.1.1质量负责人根据公司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的要求,编制抽样方案和计划。
3.1.2质量负责人按照年度计划和中烟质量管理相关规定,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抽样工作。
3.1.3质量负责人适时组织编制抽样方案,抽样方案包括抽样对象、数量、抽样依据、抽样目的、抽样人员、时间和地点等内容。
3.2 抽样方法的确定3.2.1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国家、行业标准方法,也可以采用经过实验室验证的方法。
3.2.2委托检验合同(协议书)包含抽样时,应附抽样方案(包括抽样方法和计划)。
3.2.3若已规定的抽样方法时,其抽样方法经确认后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执行,如无规定的应按相应产品工艺标准或方法中规定的抽样方法执行。
3.2.4 当抽样涉及到无规定的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制订抽样方法,抽样方法应符合科学性,并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制订,制订的抽样方法应按《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并经客户同意。
3.3 下达抽样任务3.3.1样品管理员根据工作计划和方案下达抽样清单,通知抽样人员进行抽样,抽样人员根据清单内容,填写抽样相关的资料,准备已盖章的抽样单、封样单、文件复印件等。
3.3.2抽样人员应具备足够能力,应明确抽样程序和要求,掌握抽样方法,抽样工作应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实施。
3.3.3对非日常性抽样或抽样有特殊要求的,必要时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对抽样人员进行学习或培训。
3.4 抽样的实施3.4.1 抽样人员接到抽样通知后,应熟悉和了解抽样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并携带有关资料进行抽样。
3.4.2 抽样人员在现场抽样时应严格按抽样方法和程序进行,应保证所抽取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4.3 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应逐项如实、详细、清晰地填写抽样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确保检测样品的代表性、有效性和完整性,必须对抽样过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抽样计划的制定、样品的抽取过程。
3 程序
3.1 抽样计划的制定
3.1.1质量负责人根据公司质量监督工作计划的要求,编制抽样方案和计划。
3.1.2质量负责人按照年度计划和中烟质量管理相关规定,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抽样工作。
3.1.3质量负责人适时组织编制抽样方案,抽样方案包括抽样对象、数量、抽样依据、抽样目的、抽样人员、时间和地点等内容。
3.2 抽样方法的确定
3.2.1抽样方法一般采用国家、行业标准方法,也可以采用经过实验室验证的方法。
3.2.2委托检验合同(协议书)包含抽样时,应附抽样方案(包括抽样方法和计划)。
3.2.3若已规定的抽样方法时,其抽样方法经确认后按规定的抽样方法执行,如无规定的应按相应产品工艺标准或方法中规定的抽样方法执行。
3.2.4 当抽样涉及到无规定的方法时,技术负责人应组织有关人员制订抽样方法,抽样方法应符合科学性,并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制订,制订的抽样方法应按《检测方法及方法的确认程序》进行评审和确认,并经客户同意。
3.3 下达抽样任务
3.3.1样品管理员根据工作计划和方案下达抽样清单,通知抽样人员进行抽样,抽样人员根据清单内容,填写抽样相关的资料,准备已盖章的抽样单、封样单、文件复印件等。
3.3.2抽样人员应具备足够能力,应明确抽样程序和要求,掌握抽样方法,抽样工作应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实施。
3.3.3对非日常性抽样或抽样有特殊要求的,必要时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安排对抽样人员进行学习或培训。
3.4 抽样的实施
3.4.1 抽样人员接到抽样通知后,应熟悉和了解抽样的方法和具体要求,并携带有关资料进行抽样。
3.4.2 抽样人员在现场抽样时应严格按抽样方法和程序进行,应保证所抽取样品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3.4.3 抽样过程中,抽样人员应逐项如实、详细、清晰地填写抽样记录。
3.4.4若被检单位对规定的抽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改的要求时,需详细记录具体情况。
3.4.5抽样后,抽样人员和被抽样单位人员都应在抽样记录上签名认可,集团外部抽样还应加盖公章,抽样单一式二份,抽样单原件由抽样单位留存,复印件由被抽样单位留存,作为抽取样品的凭证。
3.4.6 抽样后,应对样品加帖封样标签,封条粘贴应牢固,粘贴位置应符合要求,封样标签上应有二名以上抽样人员签名、抽样单位盖章和封样日期。
3.4.7抽样人员应对样品妥善保管,盛放样品的容皿和包装要牢固,运输途中应防雨、防潮、防暴晒、防挤压,要轻拿轻放,不应损坏包装,对样品状态的完整性负责。
3.4.8 对于邮寄的抽检样品,盛放样品的容皿和包装应牢固,要根据样品运输时的要求,在包装上标注明显的警示标志。
3.4.9抽样人员应将抽样单原件与样品一道同时送达,样品管理员及时核对抽样信息与样品的一致性,双方应当面核对或通过电话或邮件及时沟通,明确样品数量、规格,如样品数量或规格与规定要求不一致,应及时予以说明解释。
3.5样品的接收按《样品管理程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