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三要素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 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 是因为它们的( C )
A. 响度不同 B. 音调不同
C. 音色不同 D. 节奏不同
2、当火车进站时,工人师傅总是 用铁锤敲打火车轮上的部件,听 了发出的声音,便分辨出部件间 是否有松动,他主要是依据声音 的( B )
A.响度 B.音色
8、指出下列情况中声音主要是靠 什么传播的:(1)耳朵贴在枕头 上,可以听到放在枕头下机械手 表的“滴嗒”声,是靠枕头 传播 的;(2)潜水员在水下听到岸边 人的谈话声,是靠 水 传播的.
9、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 是 340 米/秒。北宋时代的沈括, 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 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 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 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C.音调 D.频率
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 嗡”的叫声相比较蚊,子________叫声音 调高,_水__牛______叫声响度大。
4、老黄牛的叫声和蚊子的嗡嗡声从 声音的三个特性进行比较,老黄牛发 出的声音__响__度____大,蚊子发出的声 音__音__调___高.
5、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 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 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 大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
A.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 发出的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 的传播速度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 中传播的速度
2020-2021苏科版八上物理1.2乐音的特性考点及同步练习(附解析)

1.2 乐音的特性✓知道乐音的三要素,响度、音调和音色;✓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和音色各与什么因素有关;✓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与乐音的三要素有关的现象。
➢乐音三要素的影响因素;➢书本中的钢尺、音叉、吹/敲试管所反映的乐音特性;乐音:通常是指那些悦耳动听、令人愉快的声音。
从物理角度,乐音是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乐音的三要素:、和被称为乐音的三要素;响度: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当传播距离一定时)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作音调。
音调由声源振动的决定,越高,音调。
音色:根据音色,人们能够分辨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音色是由发声体的和决定的。
本节常见考点:钢尺:钢尺伸出长度一定时,用不同力度的力拨它,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若用力大小一定时,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音叉:敲音叉力越大,音叉的叉股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敲和吹试管: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同样大小的力吹气时发出的不同的声音,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而敲击装水的试管,试管中所装水量越少,音调越高。
考点一响度及其影响因素例1“请大家安静,现在准备考试!”监考老师要求考生减小声音的 ( C )A.频率B.音调C.响度D.音色【答案】C【解析】我们通常所说的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
变式1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以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 A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答案】A【解析】A反映了声音很大;B说明了介质可以传声;C说明了人体可以传声;D和声现象无关。
考点二音调及其影响因素例2下列做法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D )A.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B.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C.改变杯内水量,用湿手摩擦杯口发声D.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答案】A【解析】用同一张卡片先后以不同速度划过梳齿,梳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A项不符合题意;用相同力度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的振幅相同,发出的声音响度相同,但是大小不同的编钟在敲击后振动的快慢不同,即频率不同,所以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故B项不符合题意;改变杯内水量,再用湿手摩擦杯口时,玻璃和水振动的频率发生了改变,声音的音调也随之发生改变,故C项不符合题意;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只能改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音调,故D项符合题意。
音乐三要素

音乐三要素纯音的三要素是音量、频率和相位,复合音是三要素是音量、频率和音色,人声三要素是音量、频率和声韵。
从纯音、复合音到人声,三者都拥有自已的三个要素。
音乐中有纯音、有复合音、也有人类特殊的声音。
作为这三种艺术之综合,音乐也应当拥有自已的三要素。
音乐的三个要素是什么?一般认为,音乐的三个要素是旋律、节奏、和弦(和声)。
所谓要素,指的是一个事物离不开的基本元素。
依据这个理念,由于离开了和弦与和声,单声部的音乐仍然是音乐,所以和弦与和声只是音乐的因素之一,而不是三要素之一。
什么是音乐三要素?以上述要素的定义为依据,本书将音乐三要素界定成为旋律、调式和节奏。
这一章的内容,是依据几何学的原理来完成音乐理论的公理化。
与几何学一样,音乐的公理化也是由定义、公理和定理这三部分组合而成。
第一节旋律(一)定义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者是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几何学公理化的第一步,是为点、线、面等23个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
与之相对应,构建音乐旋律理论的第一步,也是为下述一系列概念作出明确的定义。
(1)音名与唱名如同人有名字一样,音乐中的每个音级也有各自的名称,这就是音名。
音乐的基本音名有C、D、E、F、G、B这七个,其它的音名则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半音升降与八度循环而成。
音乐中的基本唱名也有七个,简谱中的唱名用1、2、3、4、5、6、7这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
音名的频率固定不变的,唱名的频率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变换,如何变换可以看给它定的是什么调。
例如:将音名C作为1的唱名,即为C调,C调之中,唱名1的频率就是256赫芝,以此类推,就可以得出其余六个唱名的频率值。
(2)音程音程,是指两个声音在音高上的距离,这个距离的大小是两个音声之间的频率比。
例如,一个声音的音高是100赫芝,另别一个声音的音高是200赫芝,这两个声音的频率比是2,它们之间音程也是2。
音程可以用“度”来表示,即:两个音之间隔几个音,音程就是几度。
2.2乐音的三要素

乐音:使人愉悦的声音。 噪声:令人厌烦的声音。
声音的特征 1、音调 (1)含义: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请区分这两个歌声有什么不同? A B
音调
小实验
P31活动1
音调--声音的高低
实验结论
频率是描述发声体振动 快慢的物理量 声源振动次数和所用时 间之比叫频率(f)
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声 源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源振动频率 越低,音调越低.(用相同的力)
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 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答案 :A
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
看图讨论 1 看P33的图2-22和图2-23分别可得到什么结论? 2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 猎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
20Hz 15Hz 60Hz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间称赫, 符号为Hz。 物体在1秒种内若振动100次, 频率为100HZ
A
1 频率小 t/s
3Hz
B
1 频率大 t/s
6Hz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85—1100Hz,
通常,儿童说话的音调比成年人高, 女孩的音调比男孩高。
有经验的养蜂人能准确的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 蜜,还是采蜜归来,养蜂人是根据什么来辨别 答案 :B 的 A.飞行的高低不同 B.飞行声音的音调不同 C.飞行声音的响度不同 D.飞行的方向不同
谢谢
人 狗 猫 1000Hz 150Hz
20000Hz 50000Hz 65000Hz 蝙蝠 海豚
120000Hz
150000Hz
一只蜜蜂从你耳旁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 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 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第三章 第二节 音调、响度和音色

第三章声现象第二节音调、响度、音色【知识点一】乐音三要素--音调乐音:规则振动的声音音调:声音的高低。
那么物体为何能够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这又是具体和什么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来看以下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可以用它来表示振动快慢。
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观察到: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分析总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对于片状物体,面积越大,厚度越厚,发声的音调越低对于细长物体,长度越长,直径越大,发声的音调越低古筝和吉他的每条琴弦的长度和粗细都不相同,细而短的音调高,粗而长的音调低。
【经典例题】例1.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例2.吉他手在演奏时,演奏员的手在弦上来回移动,这样做主要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响度B.传播方向C.音调D.音色【习题精练】1.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 )A.响度B.振幅C.音调D.音色2.某同学在钢琴上用同一力度按如图所示的乐谱弹奏,则钢琴琴键发出声音不同的是()A.响度B.响度和音色C.音调D.音色3.小明拎起水壶向暖瓶中灌开水,妈妈在一旁提醒他:小明快满了!说话间,水真的满了,小明奇怪地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快满了?妈妈说:“听出来的”,小明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你能帮助他弄清其中的奥妙吗?【知识点二】乐音三要素--响度响度:声音的大小。
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击音叉,可以使音叉振动幅度不同,观察小球弹开的距离。
观察到:力度越大,小球弹开越远。
分析总结: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上课时第一排同学听到的声音和最后一排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一样吗?这说明了:响度还与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
乐音的特性(基础)知识讲解

3.乐音是声源做规则振动产生的,可以用响度、音调和音色来描述它的特性,人们常将响度、音调、和 音色称为乐音的三要素。 要点诠释: 1.有经验的工人师傅可以通过听声音来辨别机器运转情况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声源音色不同。 2.同一个人的音色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起居、健康、训练等因素而变化。
【变式 1】(2014•牡丹江二模)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
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
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以上两空均选填
“响度”、“音调”或“音色”)。
【答案】音色;响度
【变 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时, 你往往根据说话声就可以判断出谁在讲话, 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具有
5. 如图所示,请你用五只粗细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实验:用嘴分别对着五只瓶口吹气, 并回答下列问题:
A.响度
B.频率
C.音色
D.音调
【答案】A
3.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思路点拨】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
特色。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三个特征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答案】C
【解析】不同的声源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响度之外,声音还有另一个特征—音色。听朋友打来的电
话,凭声音就知道是谁,因为每个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
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色。
【总结升华】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是辨别不同声音的依据。
举一反三:
指声音的( )
3.2声音的特性

系”的实验中,小王的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A. 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传播速度越快 B. 发声体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声音传播得越远
)
C.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和声速不受影 响
D. 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响度越大
5. 在“动手动脑学物理”中,提出用大小 相同的瓶子装上不同量的液体,用嘴贴着瓶 口吹气时能产生有规则的声音。其中发声音 调最低的可能是 ……( ) A. 盛水最少的 B. 盛水到中间 A C. 盛水到3/4处 D. 盛水最多的
一、声音的分类:乐音和噪声
从人的感受讲:
悦耳动听、令人愉悦的声音
————
乐音
噪杂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
——噪声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
乐音—— 是指声源振动有规律、 好听悦耳的声音。 噪声—— 是指声源振动无规律、 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 的声音。
二、乐音的特征:(乐音三要素)
1、响度: 声音的强弱 探究一: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 音色与发声体本身的因素有关。
作业设计:
1、思考: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响度、音调、 音色三个特性,那些会变?那些不会变? 2、上交作业:练习册29页课前预习3题、4题; 30页课堂练习7题、8题; 3、完成练习册相应章节的课后巩固内容(3031页);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 3-46后,再认真观察下列 几幅图片,思考讨论: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噪声的了解,说说噪声 的主要来源? 2.噪声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 3.防治噪声途径有哪些?
二、乐音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
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强弱)
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还与声源的距离有 关。 声音的强弱常用分贝(dB)来表示。
【必背】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背诵)

【必背】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背诵)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错)热学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g/cm32.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浮力=重力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8.安全电压应低于24V9.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0.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1.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2.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3.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 I14.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5.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6."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源振幅的大小
•人距离声源的远近
3 我们周围声音的大小 课本14页表格 我们要在极静的环境(10dB) 下休息,要在安静的环境下 (20~30dB) 工作与学习,希望 大家保护环境,让我们都在舒 适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
乐音三要素——音色
游戏:闭上双眼,听一听是
哪位同学在说话?
结论:
小结
实验 音调 响度 音色 定义 决定因素 实例
§2.2我们怎样区分声音
高都镇中学
韩志国
一
问题导入:
当我们的某一位教师在教室门外说话时, 请你做出以下判断: 1、这位教师是男教师还是女教师?依据是什 么? 2、这位教师此时高兴还是不高兴?依据是什 么? 3、这位教师是谁?你是如何判断的?
二 乐音三要素——音调 1、实验:用相同的力细观察有 什么现象?
2、现象: 3、结论:
4、 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 振动越快 振动越慢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频率越小
音调越低
二
乐音三要素——响度
1、实验:用大小不同的 力敲鼓,感受声音的大小, 观察鼓上碎纸屑的跳动情 况 2、现象: 3、结论:
2 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