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试题及回答(updated)(精)

8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试题及回答(updated)(精)
8现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试题及回答(updated)(精)

现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

题型:填空,选择,判断正误,分析,简答,论述;第二部分有名词解释.基本在书本范

围内.

填空:

根据描述写出辅音,分析老虎是派生,分析一个短语内部的语素和词的数目

选择:

齐齿呼,短语的多义还是歧义什么的分析

辨析至于,关于,对于

都是介词,“至于”表示另提一事。“对于”引进对象或事物的关系者。“关于”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或在“是……的”式中做谓语。

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关于”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则可用在主语前,也用主语后。

另外,至于可以做动词,比如:不至于吧?

要注意异同分开来写,列出一二三,最好举个典型的例子。

好看,美丽,漂亮

同为形容人美貌的形容词,但“好看”为口语词,“美丽”亦可形容事物、风景等,相当于英语中的“beautiful”。“漂亮”多形容女性,相当于英语中的“pretty”。“好看”也有“使人难堪”之意,如“要人的好看”;“漂亮”有“出色”之意,如“打了一个漂亮仗”。

总结得不错。

分析歧义短语,不适当地节食有害健康.

属于句法歧义:分段不明确

a 不适当地节食有害健康表示有肥胖症等需要节食,否则有害健康

b 不适当地节食有害健康表示减肥时节食方法不当,有害健康

论述是2选1,分别是1为什么说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

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汉语中的主谓句是句子的典型。语法学家对主语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认为主语对谓语动词而言。二是认为主语指陈述的对象。三是认为主语指话题(topic。话题是个广泛的概念,凡是句子叙述的起点,几乎都可以看做话题。

根据谓语的结构,主谓句可分为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主谓谓语句。尤其是主谓谓语句更是体现了汉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如“老王,我昨天还见到他。”,就是在以“老王”为主题论述的。

最好找找期刊网的论文再写得丰富深入些

2根据汉字的特点,论述对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影响

(一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

与用字母把语言的语素或音节直接地显示出来的表音文字不同。占汉字极大比重的形声字的形旁在字义的类属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汉字记录语言里具有不同意义的同音词(或同音语素时也力求在字的形体上表现出它们的区别,同音异义词的字形也各不相同

(二汉字字形记录的语音单位是音节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2019南开大学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dancer 质子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最新1月全国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30 I .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 2%×10=20% ) 1. The language behavior of particular persons on particular occasions is determin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over and above their linguistic ______. () A. system B. structure C. competence D. performance 2. When we pronounce the long vowels [i:] or [u:], our ______, which is a bony structure at the end of the windpipe, is in a state of tension. () A. larynx B. hard palate C. glottis D. vocal cords 3. The word “ manuscript ” is a two-morpheme cluster which contains ______. () A. two roots B. a root and a prefix C. a root and a suffix D. a root and a free morpheme 4.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s represented through Phrase Structure Rules,which state explicitly all and only 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he ______ of a language, for example, in English, NP→ ( Det ) (Adj) N (PP) (S).) A. phrases B. clauses C. sentences D. constituents 5. The view that the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form is defined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 was proposed by ______. () A. Plato B. Ogden and Richards C. John Firth D. Bloomfield 6. According to John Austin's theory of speech act, a(n) ______ act is the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utterance. () 1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题目 中国文学史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名词解释 1、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的诗重视抒发一己之情.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同时,他们还反对继承齐梁遗风的纤巧绮靡的上官体,积极开拓诗歌的思想题材领域,倡导富有“骨气”的刚健之诗,为因循的初唐诗坛吹进了一阵清新空气,使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开始形成,但他们的诗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2、上官仪与上官体(不确定) 上官体:指唐初以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合应诏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了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敛,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对律诗形式的发展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沈宋 沈、宋:“沈”指沈佺期,“宋”指宋之问,二人都曾在初唐时做过宫廷侍臣,媚附权贵,品格低下。他们所作律诗多应制奉和之作,佳篇不多,但词采精丽,且数量较多,格律形式完整,为后人所推崇,为近体诗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沈宋以前,律诗前后失粘的相当多,且多为五律。沈宋使五律更趋精密,完全定型,又使七律体制开始规范化。他们的五七言近体诗歌作品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据《新唐书·宋之问传》记载:“及之问、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4、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指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翊、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伟、夏侯审。他们的生平大都不详,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而为世人所瞩目。他们的创作成就高低不一,钱起被公认为十才子之冠。他们的诗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艺术表现上以谢胱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都写得精致工整,带有大历诗特有的情思韵味。“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 5、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这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以韩愈、孟郊为代表。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杜甫诗歌奇崛的一面,力求瑰奇怪谲。孟郊诗风幽冷,尤善以“寒”字为中心,刻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韩愈则形成雄怪的诗风,不仅以雄大气势见长,且常跃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 (132)

语言学概论第三次作业 第四章语法 一、概念解释(10分,每小题2分) 1.词类 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划分出来的词的类别。 2.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 4.复合词 复合词就是完全由词根语素与词根语素结合构成的词。 5.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是通过词的变化形式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概括出来的类别。 二、填空(25分,每空1分) 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的时候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 2.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3.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类型,例如“什么书他都喜欢看”是(陈述句)。 4.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注意:有些同学解题答案是单纯词、合成词,这两个概念是从结构角度划分出来的单位。 5.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 6.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成(词根)、(词缀)、(词尾)三类,例如“学习”中的两个语素是(词根),“being”中的ing是(词尾),“reader”中的er是(词缀)。 7.(词尾)的主要作用是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 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 9.由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复合词)。由词根语素和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词称为(派生词),其构词规则又叫作(派生构词法),或叫(附加法)。 10.(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是语言里最基本的结构格式。 11.直接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语法单位的两个组成成分叫做(直接成分)。 12.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复综语)四种类型,汉语属于(孤立语)。 13.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单项选择(20分,每小题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潜在的 B.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潜在的 C.语法的组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D.语法的聚合规则存在于书面语言中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最新10月全国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30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10=20% ) 1. The purpose of Chomsky’s definition is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purely ______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studied from a mathematically precise point of view. ()A. lexical B. grammatical C. semantic D. structural 2. We refer to the limited range of sounds as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sounds within that range as ______.() A. vowels B. consonants C. sounds D. speech sounds 3. A(n) ______ refers to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 A. root B. stem C. affix D. morpheme 4. All sentences in all languag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constituent structure trees, and all have syntactic rules that determine the linear order of words and their ______ structure. ()A. linear B. hierarchical C. constituent D. syntactic 5.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a(n) ______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 in a sentence. () A. argument B. subject C. object D. predicate 6. Speaker A: Ca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 Speaker B: I’m in the bath. Speaker B is violating the maxim of ______.() 1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神魔(怪)小说:出现于明代后期的白话章回小说。它以神魔怪异为主要题材,参照现实生活中政治、伦理、宗教等方面的矛盾和斗争,比附性的编织了神怪形象系列,将一些零散片段的故事系统化、完整化。风格上尚“奇”贵“幻”。它是在“三教合一”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影响和道教仙话、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养料产生的。代表作品有《西游记》《封神演义》等。 历史演义:所谓历史演义就是用通俗的语言,将战争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这种独特的文字样式受到了素重历史传统的中国人民的喜爱,所以明代“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嗣是效颦日众,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形成了一个创作历史演义的传统。而《三国志演义》是我国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前七子:也叫弘正七子。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这是前七子文学复古的实质所在。

临川派:以临川剧作家汤显祖为首的戏曲流派,又叫“玉茗堂派”。此派创作主才情,不拘音律,常以男女至情反对封建礼教,以奇幻情节承载浪漫风格,以绮词丽语体体现优美文采。成员有吴炳、阮大铖、孟称舜等人。 清初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三人。魏禧以观点卓越、析理透辟见长,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侯方域的影响最大,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流畅恣肆,委屈详尽。 “四声猿”:“四声猿”语出郦道元《水经注》:“猿鸣三声泪沾裳”,是一组杂剧,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1折)《玉禅师翠乡一梦》(2折)《雌木兰替父从军》(2折)《女状元辞凰得凤》(5折)四本短戏。创作活泼畅快、汪洋恣肆,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价值的世俗观念和相对进步的市民精神,带有甚为浓厚的民间文学色彩。徐渭欲借此剧,呼喊久积于胸的牢骚,张扬狂放不羁的个性,表现愤世嫉俗的精神。 公安派:中国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3点:①反对剿袭,主张通变。他们猛烈抨击前后七子的句拟字摹、食古不化的倾向,主张文学应随时代而发展变化,应冲破一切束缚文学创作的藩篱。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所谓“性灵”就是作家的个性表现和真情发露。他们认为“出自性灵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017 2017 年自学备考正在开展中,考生们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以下是搜索整理的一份《现代语言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I .Multiple Choice Directions: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B,C or D in the brackets.(2% x 10=20%) 1. The pair of words “lend”and “borrow”are ___.( ) A. gradable opposites B.relational opposites C.co-hyponyms D.synonyms 2. The discovery of 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 began with the work of the British scholar .( ) A. Jacob Grimm B.Rasmus Rask C.Franz Bopp D.Sir William Jones 3. A linguist regards the changes in language and language use as __.( ) A.unusual B.something to be feared C.abnormal D.natural 4. __produce fast and fluent speech with good intonation and pronunciation but the content of their speech ranges from mildly inappropriate to complete nonsense,often as unintelligible.( ) A.Broca's aphasic B.The linguistic deprivation C.The damage on the angular gyrus D.Wernicke's aphasic 5.Some Southern learners of English in China tend to say “night ” as “light ”.This shows: .( ) A. They cannot pronounce/n/ B. Interlangue interference because there is notthe sound /n/in their mother tongue C. The teachers do not have a good teaching method D. They do not like to pronounce nasal sounds 6. A word with several meanings is called __word.( ) A.a polysemous B.a synonymous C.an abnormal D.a multiple 7.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 is __.( ) https://www.360docs.net/doc/5c14869718.html,rmative B.phatic C.directive D.performative

中国文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中国文学史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1、阅读下面这则上古歌谣,回答问题:“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则歌谣反映得内容就是什么?从题材内容上瞧这则歌谣属于哪一类型?从这首歌谣上瞧有什么艺术特征? 2、阅读下面这则神话,分析其反映了哪些自然或社会现象,体现了什么民族精神?“刑天与(黄)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郭璞注云:“干,盾;戚,斧也。”原来就是古代常用得两种兵器。) 3、名词解释:《诗经》得“六义”。 4、赏析诗歌 月出陈风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这首诗属于什么题材?反映了什么思想内容?有何特色? 5、默写《关雎》中表现主人公因追求心爱女子而不得得诗句。 6、先秦历史散文得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7、我国现存最早得历史散文总集就是____。 8、《春秋》就是我国现存得第一部____体史书。 9、_______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记事详赡得编年体断代史。 10、我国现存得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就是____。 11、《战国策》最主要得文学成就表现在:_________。

12、孔子思想得核心就是___与___。 13、孟子得思想主要就是主张___与___。 14、墨子得主张有:___,___等。 15、《韩非子》得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16、解释词语:“楚辞”。 17、联系所学《离骚》内容,试分析《离骚》得艺术成就。 18、汉赋分为哪几类?《子虚赋》与《两都赋》分别就是谁得代表作,属于哪一类? 19、张衡得代表作有___、___。 20、《七发》就是___得代表作。 21、《史记》就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 22、《史记》分为哪五体? 23、什么叫“乐府”?乐府诗歌(包括汉乐府与南北朝乐府)主要保存于何处? 24、《妇病行》与《十五从军征》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体现了汉乐府诗怎样得艺术特色?(结合诗句来分析) 25、汉代文人五言诗最成熟得标志就是_____、 26、比较文人诗《行行重行行》与汉乐府诗《上山采蘼芜》,同样就是弃妇题材,文人与民间创作有何不同? 27、什么叫“建安风骨”? 28、“三曹”分别就是指谁?她们得诗作分别呈现怎样得风格? 29、我国现存得第一首完整得山水诗就是_____。

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摘要: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没有汉语的基本语言理论知识,仅仅能说地道的汉语是不够的。学生犯的错误各种各样的,仅仅指出错误加以纠正而不能说明原因,统统将之归为“语言习惯”,不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的宗旨。本文从语言教学出发,说明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重视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中介语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一开拓性的行列。对外汉语教学非常注重对教学法的研究和改进,语言学一直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对外汉语教学是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学生开展的汉语教学,由于所教语言的不同,对外汉语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对外汉语教学也是第二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地受到语言学理论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国外外语教学方法的影响,从中也不难辨析出语言学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张亚军(1990) 认为,语言学理论基础和教育学理论基础是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以现代语言学理论和传统语法为语言学理论基础, 以中国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中的合理因素作为教育学的基础,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外语教学法 理论的研究成果。”(李泉,2007)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学法不是孤立的。 一、语言和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要讨论对外汉语教学就应当先讨论“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学”和“语言学教学”的关系。如 果我们没有思考过或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 就可能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的 盲目性。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尽快掌握这一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而且是以交际能力为重要目标的, 培养的是“语言通”。语言学教学, 是 以培养语言学家为目的的, 目标是提高学习者的语言学知识和研究语言的能力。语言教学是一种实践活动, 而语言教学学是一门学问。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掌握语言, 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语言学家。“语言教学学” (语言教学+ 学) 是以语言教学活动 为其研究对象的学问, 目的是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王希杰,钟玖英,2004)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语言学概论和现代汉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考试是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入学资格之专业基础课考试。 二考试目的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全日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三考试要求 考生应具备“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理解这两门课程的基本概念,能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简单的语音、词汇、语义和语法的事实。 考生要用汉语答题,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四考试内容 “语言学概论”部分 第一部分语言的性质,包括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的其他派生功能、语言是自然形成的符号系统。 第二部分语音,包括语音的物理属性和生理基础、音素、音位、音位的组合。 第三部分语法,包括语法的性质和单位、构词法、构形法、句法。

第四部分语义,包括词汇、词义、词聚、句义、歧义。 第五部分语言的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语言的分化和统一、语言的接触、语言系统的发展。 题型 一名词解释(略) 二判断 示例:洋泾浜不是自然语言。 答:对。洋泾浜是两个不同民族的人在某些特定场合临时把各自的语言混合在一起而造成的交际工具,不当作母语使用,离开特定的交际场合双方都不再使用它,所以不是自然语言。 三简答 示例:两个同义词可以在哪些方面有差别 答:同义词之间的差别:a语体色彩或风格色彩、b感情色彩、c 形象色彩。 四分析 示例:指出下面每个词是单纯词还是复合词,还是派生词: 剪刀克隆 taller 绳子棕色菠萝氧吧 dancer 质子 actually 答案:单纯词有“克隆、菠萝、taller”,复合词有“剪刀、棕色、氧吧、质子”,派生词有“绳子、dancer、actually”。 五论述

00830现代语言学200610历年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0830 Ⅰ.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2%×10=20%) 1.Vibration of the vocal cords results in a quality of speech sounds called voicing, which is a feature of() A.all consonants B.vowels only C.all consonants and some vowels D.all vowels and some consonants 2.The negative prefix“ in-”in English, when added to the adjective “possible”, is actually pronounced/im/,and spelt as “im”.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______________rule at work. () A.deletion B.assimilation C.phonetic D.sequential 3.The word “ecology” is a two-morpheme cluster that contains_______________.()A.two roots B.a root and a suffix C.a root and a free morpheme D.a prefix and a root 4.When we move the adverbial phrase “every day” in the sentence “Every day, we study English” to the end of the sentence, we are now ______________ the phrase to the right.()A.rewriting B.preposing C.postposing D.maintaining 5.Antonyms are divided into several kind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kind of antonyms? () A.complementary B.relational C.superordinate D.gradable 6.In terms of predication analysis , the utterance“ Is it going to snow this afternoon?” is a______________() A.one-place predication B.two-place predication C.three-place predication D.no-place predication 7.In Old English, word order was freer because the case endings were rich. So in Old English, word orders included SVO, VSO, SOV and OSV. However, Modern English has a much weaker case system, so its sentences have to follow a basic word order of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古代文学史Ⅰ期末复习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 绪论 1.文学自身发展变化的九个因素: 创作主体、思想内容、艺术表现、接收对象、文学体裁、文学语言、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文学传媒。 2.“三古”、“七段”: (1)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 第一段:先秦 第二段:秦汉 (2)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 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 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 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 (3)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 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 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 3.上古文学的内容及文体: 远在文字发明创造以前,文字艺术就已经产生。由此可以推测:上古文学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结合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辞。 4.上古文学的特点:集体性、口头性、综合性。 5.中国诗歌(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的特点: (1)先秦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由宗教颂赞祷祝诗演进到言志抒情诗。这些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发展方向。 (2)诗、乐、舞三者紧密结合。 (3)在楚地、民俗及民间曲调基础上,屈原“依《诗》取兴,引类譬喻”,借鉴了《诗经》的艺术精神和手法,创作出奇伟瑰丽的诗篇,与《诗经》一起,奠定了以风、骚为基础的传统诗歌的创作规范。 6.先秦诗歌的概况: 在北方文化中产生了《诗经》,在南方楚文化中孕育了《楚辞》,多见于神话,富有浪漫气息。 《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朴素的艺术手法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并以“经学”的地位和传播方式深远地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与文学。 《楚辞》是文人的个体创作,并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作家群,揭开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篇章。《楚辞》的浪漫精神、自由的形式、华美的词彩以及艺术表现技巧,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传统文学精神的源头之一。 第一章——先秦文学 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2.《山海经》的文学常识: 在所有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应是由巫师、方士根据各地的自然神灵传说及祭祀状况汇编而成。《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内容及其驳杂。《山

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150)

语言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语言学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具有基础理论性质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的概要理论。本课程的任务:授予学生有关语言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通过语言学理论的训练,使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特别是认识新事物.新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工作中自觉地科学地认识和使用语言;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认识和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政策。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讲演课为主,辅以适量的练习,以巩固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1、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语言观,能够正确解释和评说语言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2、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科学方法分析语言现象的一定的能力; 3、具有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标题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8 第二章语音 6 第三章语义和词汇 6 第四章语法 6 第五章语言的起源和发展 4 第六章语言学的发展 4 合计36 四、大纲内容 绪论 第一节语言学概论的性质.作用和分类(2学时) 1.1 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1.2 语言学的功用 1.3 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语言学的分类 第一章语言的本质 第一节人类语言(2学时) 1、世界上的语言 1.1 世界语言概况 1.2 语言的亲属分类和结构分类 2、中国的语言

2.1 汉藏语系的中国语言 2.2 阿尔泰语系的中国语言 3、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区别 3.1 人类语言的遗传性和学习性 3.2 人类语言的创造性 第二节语言的功能(2学时) 1、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1.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2 语言是负载信息的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2.1 语言是最重要的思维工具 2.2 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 3、语言的文化功能 3.1 语言本身是文化的一种 3.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第三节语言的结构(2学时) 1、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1.1 语言的符号性质 1.2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第四节语言符号系统的特征(2学时) 1、任意性和强制性 2、线条性和层次性 3、自足性和开放性 第二章语音 第一节语音的基本概念(2学时) 1、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长.音强.音质 1.1 语音的自然性 1.2 语音的社会性 2、语音单位的分析 2.1 音节.音素和音征 2.2 元音和辅音 3、音标 3.1国际音标的作用 3.2 音标和音素的关系 3.3 国际音标的使用 第二节音位和音系(2学时) 1、音位 1.1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2 音位和音位变体 1.3 音位归纳 1.3.1 对立和不对立 1.3.2 互混和互补 1.3.3 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3.4 音位归纳的原则 1.3.5 音位归纳的操作过程 2、音系 2.1 音系的定义 2.2 音系的内容 2.3 汉语普通话的音系 2.4 温州话的音系 第三节语音组合(2学时) 1、音节的切分 1.1 切分的依据 1.2 音节的结构要素分类 1.2.1 音峰和音谷 1.2.2 起音.领音和收音 2、音位组合的类型 2.1 同类音素是否连用:单.复辅音和单.复元单 2.2 音节收尾是否辅音:开音节和闭音节 2.3 元音和辅音的配置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2年现代汉语与语言学概论(代码613)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面词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是()。 A.上头 B.棉花 C.意义 D.瓜子 2.普通话里,能跟j、q、x相拼的一组韵母是()。 A.开口呼、合口呼 B.开口呼、齐齿呼 C.开口呼、撮口呼 D.齐齿呼、撮口呼 3.从字的结构方式看,属于指事字的是()。 A.家 B.亦 C.女 D.从 4.全是成词语素的一组是()。

A.美、梦、真、言 B.绿、圆、阿、苹 C.机、语、写、憾 D.水、又、不、吗 5.“肺”字在形音义关系上是属于()。A.一形一音一义 B.一形一音多义 C.一形多音一义 D.多形一音一义 6.下列结构中宾语属于受事的是()。A.我写钢笔 B.我一直吃食堂 C.烟囱冒着黑烟 D.修理钢笔 7.属于特指问的句子是()。 A.你不会不来吧? B.你来还是他来? C.究竟谁来? D.你来不来?

8.“他喝了了一杯苦酒”用的是()。 A.比喻 B.比拟 C.移就 D.拈连 9.“现代语言学之父”是()。 A.丹尼尔·琼斯 B.索绪尔 C.布龙菲尔傯 D.乔姆斯基 10.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日常见面的寒瞭不仅可以维持人际关系,更传达山一些实质性的信息,如“已经吃过饭了”、“天气下错”等. B.身势等伴随动作也能传递信息,所以它也是一种语言,称为“身体语言”。 C.人自言自语的时候,不存在交际对象。这时的话语体现不出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 D.人说出来的话,不仅传递客观信息,也传递主观态度和情感。 11.有的方言区的人不能区分[n]和[l],这两个音在这些方言区的语音系统里一般都属于()。

现代语言学自考历年真题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I.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10=20% ) 1. The purpose of Chomsky’s definition is to focus attention on the purely ______ properties of language, and these properties can be studied from a mathematically precise point of view. A. lexical B. grammatical C. semantic D. structural 2. We refer to the limited range of sounds as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and individual sounds within that range as ______. A. vowels B. consonants C. sounds D. speech sounds 3. A(n) ______ refers to the existing form to which a derivational affix can be added. A. root B. stem C. affix D. morpheme 4. All sentences in all languages can be represented by constituent structure trees, and all have syntactic rules that determine the linear order of words and their ______ structure. A. linear B. hierarchical C. constituent D. syntactic 5.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a(n) ______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 in a sentence. () A. argument B. subject C. object D. predicate 6. Speaker A: Can you answer the telephone? Speaker B: I’m in the bath. Speaker B is violating the maxim of ______.() A. quantity B. quality C. relation D. manner 7. New words may be formed from existing words by the removal of a suffix thought to be part of the old word. Such a process is called ______, e.g., caretake from caretaker. A. back-formation B. clipping C. blending D. abbreviating 8. It is insulting to a woman to be called a spinster, but it is not insulting to a man to be called a bachelor. There is nothing inherently ______ about the word spinster. The connotations reflect the sexist views society has about an unmarried woman as opposed to an unmarried man. A. important B. unusual C. pejorative D. commendatory 9. Human linguistic ability depends primarily on human ______. () A. brain B. vocal cords C. tongue D. articulatory organs 10. In the ______ stage, children begin to produce longer utterances with more complex grammatical structures. () A. prelinguistic B. one-word C. two-word D. multi-word Ⅱ. Directions: Fill in the blank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with one word, the first letter of which is already given as a clue. Note that you are to fill in ONE word only, and you are not allowed to change the letter given. ( 1%×10=10% ) 11. D linguistics is the systematic description and elucidation of all linguistic changes through time. It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For example, a study of the changes English has undergone since the time of Shakespeare would be a diachronic study. 12. The phonemes of a language cannot be strung together in any random order to form words.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determines which phonemes can begin a word, end a word, and follow each other, in other words, there are s rules that govern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13. Morpholog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ub-branches: inflectional morphology and d morphology. 14. Syntax consists of a set of abstract rules that allow words t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words to form grammatical sentences. It is universally found that syntactic rules comprise a speaker’s system of i linguistic knowledge known as linguistic competence. 15. Pairs of words which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xical items are called r opposites. 16. Pragmatics and semantics are both linguistic studies of m , but what distinguishes them is whether the context of use is consider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