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比和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比和比例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比和比例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

一、数与代数

第9课时比和比例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会判断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

2. 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自主完成下表:

比比例

意义

各部分

名称

基本性

2.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可用字母表示。

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也可用字母表示,便于比较、区别。

正比例: =k (一定) 反比例: =k

(一定)

二、专项训练

1.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1)96∶24

(2)23 :49

2.小结: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后项互质的两个整数。当然也可以把比写成分数,但不要写成整数或小数。

三、课堂达标

四、课外拓展

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20平方米要320块,如果铺42平方米,要用多少块方砖?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授课人:授课时间: 课题:数的认识(一)课型:复习课课时:1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倒数、百分数的意义。 2、我能熟练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小数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熟练读和写这些数。 3、我能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熟练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互化。 【学习重点】 系统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正确读写整数【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讨论、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 【知识链接】 一、我们学过的数有哪些?看书中76页的插图,说说这些数的具体意义。 二、什么是整数?整数包括哪些数? 三、说说小数的分类?什么是循环小数? 【自主学习】 1、分数可以分为()分数和()分数,真分数 ()1,假分数()1.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2、2的分数单位是( ),它含有( )个这样的分25 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它减少(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为最小的质数。3、( )个0.1是1,( )个0.01是0.1。2.94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4、(1)读出下面各数。 52000803100读作: 73008004读作: 0.0034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五万六千三百四十二 四十又十二分之七 5、把84000000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 6、比较下面两个数的大小。 -7○ -5 1.5○ 0○-1.5 -3.5○3.5 52 ○ 4919 ○ ○ 987○897 3.025 ******** ○3.25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授课人:授课时间:姓名: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1)(导学案)

第5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页例5。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正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 难点多种策略解决有关正比例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自主学习法。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 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 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相关的关系式。 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否成正比例的关键是什 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运 用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学生列举生活中成正比例的 量的例子。 1.一台拖拉机2小时耕 地1.2公顷,照这样计算,8 小时可以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设8小时可 以耕地x公顷。 1.2/2=x/8 x=4.8 答:8小时可以耕地4.8 公顷。 2.服装厂要加工2400 套校服,前5天加工了800 套。照这样计算,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多少天? 答案:解:设完成剩下 的任务还需要x天。 800/5=(2400-800)/x x=10 答:完成剩下的任务还 需要10天。 3.(2018·江宁波海曙 区)同学们参加“小厨艺” 拓展性课程学习,榨西瓜汁 720mL正好可以给6个人喝, 小红榨了1320mL西瓜汁,可 以给多少个人喝呢? 答案:解:设可以给x 个人喝。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 5。 2.分析解答。 (1)从图中你知道了 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后 再在小组中交流。 3.学生汇报交流解答 过程。 4.探究新知。 (1)目中有哪两种 量?它们成什么比例关 系?你能用比例的知识解 答这道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 组内讨论交流。 (2)指名汇报,说一 1.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1)用列表法摘录题中的已 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例5。 3.学生可能会这样算: 方法一:28÷8×10 =35(元) 方法二:28×10÷8) =35(元) 4.(1)题目中有水费、用水量 这两种量。它们成正比例关系,能 用比例知识解答这道题。 (2)学生汇报自己的解题思 路。 (3)学生用正比例知识解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第1课时认识负数

第2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 编写人贾经蓉

(2)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探究二: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1 、-2 、2.5、 -0.5 、1.5 【合作互助学】 1、小组讨论: (1)数轴上数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进行比较:-4与-2的大小。 (2)比较负数大小时应注意什么? 2、全班交流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结论: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评价提升学】 1、我会填空。 (1)在一条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 到 的顺序。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3)比大小。 -8( )0.8 -6( )6 0( )-3 -81( )-9 1 2、我会判断。(对划“”√,错划“×”) (1)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 ) (2)-9>-10。 ( ) (3)-6.5在-5和-6之间。 ( ) 3、我会连线。(将字母与对应的数字连线) 5、应用拓展 (1)动手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 或(0kg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某商店1 月份营业额为100 万元,2 月份营业额为130 万元,比1 月份增长( )%。3月份营业额为90万元,比1月份减少( )%,称为负增长,也可以记为增长-10%。4 月份营业额为95 万元,比 、 和 ,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 轴。 笔记二: 利用数轴比较 数的大小 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 到 的顺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比例导学案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班学科:数学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班学科:数学

学:初学 4、通过讨论能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2、自主学习:预习数学书第41页。 初学: 初学:自主学习感知目标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选定1至2个目标自学或者选择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自学。要求读懂目标、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导:以学定导·二学:群学二导: 点拨讲解,升华目标。 1?学生自主汇报在初学过程中学懂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2?自主汇报有什么疑问? 3?学生自主汇报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4?根据学生反馈,适时点拨讲解。 5?请学生写首先出一个比例,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并在小组内讨论怎样用 字母表示它们。 群学: 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1、小组讨论: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2、请3至4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互动交流。 三导:以效定导·三学:展学三导: 五、查漏补缺,释疑解惑 1、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与外项。 1、= 2、5:2.5=10:5 展学: 六、达标训练,总结拓展 1、数学书第41页做一做; 2、练习八43页4、5、6、7题。 5、学生谈谈学会了什么。 6、课后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相应的练习。 课后:教 师 三 查:目标达成、学生状态、教学得失等

仁怀市实验小学“星光课堂”导学案 六年级班学科:数学

以标定导·一学:初学1、仔细阅读教材42页第一段文字,理解什么叫解比例?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教材例3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3、学习教材例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学: 初学:自主学习感知目标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主学习,选定1至2个目标自学或者选择自己想解决的问题自学。要求读懂目标、读懂教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导:以学定导·二学:群学二导: 点拨讲解,升华目标。 1?学生自主汇报在初学过程中学懂了什么?发现什么? 2?自主汇报有什么疑问? 3、根据学生反馈,适时点拨讲解。 4、解下面比例,小组讨论解比例的方法和过程。 0.4:x=1.2:2 群学: 四、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1、小组讨论:解比例的方法和过程。 2、请3至4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全班互动交流。 三导:以效定导·三学:展学三导: 五、查漏补缺,释疑解惑 1、怎样解下列比例。 x:=: 展学: 六、达标训练,总结拓展 1、数学书第42页做一做第1、2题; 2、练习八44页8、9、10、题。 5、学生谈谈学会了什么。 6、课后作业布置:《家庭作业》相应的练习。 课后:师教 师 三 查 查:目标达成、学生状态、教学得失等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

6.1.1 负数的认识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 二、自主探究 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 ①-3℃表示,3℃表示;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2)0℃表示什么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

(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 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 3.做一做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 自评师评

6.1.2 直线上的负数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3)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直线上的数。 ⑴出示例3图。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我的发现:。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我的想法:以为起点,向为正,向为负。原点处表示的位置,方向表示向东,一个单位表示1m。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分数乘整数 班级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示意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学习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学习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自学课本第2、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复习和自主学习部分,并总结规律方法。更多免费资源下载 课件|视频|试卷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带★的题可选做。 课前热身 1.(自学课本P2---P3页) 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13 + 13 + 13 +1 3 =( )×( )表示( )个( )相加。 自主学习 1.看图填空。(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仔细推理并发现其中的规律性。)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 我发现: (1)以上两个加法算式的特点是( )。 (2)几个相同( )数的和,可以改写成( )算式。 合作探究(自学课本第2页后,仔细观察示义图,列出算式,认真思考,你认为哪种方法好,再 尝试算一算,最后在组内讲解计算过程并探讨出计算的方法)

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 2 9 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的简便运算 想一想: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才能使计算简便? 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例2 1桶水有12升。3桶共有多少升 ?12 是多少升?1 4 是多少升? 想一想:整数乘分数与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相同吗? 我发现一个数乘几分之几表示:( ) 学以致用 1.填空 (1)4 15 ×4 表示( )或表示( ) (2)4个1 5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式为( )。 2.计算 215 ×4= 3×59 = 8 ×5 18 = 3.列式计算 (1)6个718 相加的和是多少? (2)3 7 的5倍是多少? 4.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每分钟行6 5 千米,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用12个边长分别是3 4 dm 的正方形卡片可以拼成多少个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是 多少? 整理学案: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导学案上课讲义

六年级数学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导学案

用正比例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P59页例5 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能判断实际问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比例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 力。 【学习重、难点】 1、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2、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预习案 1、一辆汽车行驶的速度不变,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回答: (1)各有哪三种量? (2)其中哪一种量是固定不变的? (3)哪两种量是变化的?这两种量是按怎样的规律变化的?他们成是什么关系? 2、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⑴、数量一定,总价和单价。 ⑵我们班的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探究案 【学习例5】 1、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上个月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读题后,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①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请填写下表(未知的量用“x”表示)。 4、讨论怎么检验?把检验过程写下来。 5、【举一反三】: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多少吨水?(学生独立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并交流订

正,使学生明确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变后,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只是未知量变了) 6、小组讨论用比例方法解答应用题,具体步骤是什么呢?【提示:根据我们所做的例题归纳解决步骤。】 (1)判断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2)若成正比例关系,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即方程); (3)解比例; (4)检验,作答。 测评案 1、小明买了4支圆珠笔用了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 (1)题中的()一定,所以()和()成()比例。也就是说两人的 ()和()的比值是相等的。 (2)解:设要用x元。列比例: 2、用比例解答下面各题。 (1)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2小时行驶了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一共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2)小兰的身高1.5m,她的影子长2.4m。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到一棵树的影子长4m,这棵树有多高? 3、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9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锯6段,需要多少分钟?(用比例知识解答) 【评价】 1、教师评价 2、自我评价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P60页例6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的反比例关系的量。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 二.自主探究 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 ①-3℃表示 .3℃表示;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2)0℃表示什么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 (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 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 3.做一做 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课堂达标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 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 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 【学习评价】 自评师评 6.1.2 直线上的负数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 ()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单元负数第1课时认识负数 环节学案 自主 学习 探究新知 1.读出下列各数,并说说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4 7 5 4 -0.3 -230 2.长沙春节那天的温度是五摄氏度,写作()℃;同一时间,哈尔滨的 温度是零下二十摄氏度,写作()℃。 3. 0是正数还是负数? 质疑 探究 知识点: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1.读下面的数,并将它们归类。 +4 -3.7 500 +9.8 - 10 1 7 20 25.9 -301 0 正数: 负数: 2.说说下面的数表示的意思。 (1)冰箱冷冻层的温度是-15℃。 (2)海口某日的气温是13 ℃。 3.下面是小军家某日的生活开支情况,读一读下面各数,并将表格补充完 整。 实践 应用 一、随堂练习 1.填空。

(1)1月北京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五摄氏度,记作()℃;夜晚的平均温度是零下四摄氏度,记作()℃。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2.读下面的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20 -31 0 -92 2 1 - 13 1 101 3.选择。 (1)有6个数:-5,0,2.13,-0.3,31,4,其中正数有()个。 A.1 B.2 C.3 D.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自然数都是正数 D.0既不是负数,也不是正数 二、拓展练习 学校对五年级男生进行仰卧起坐测试,规定每分钟做到28个及以上为达标,超过28个的用正数表示,不足28个的用负数表示。 上面的同学中,做得最多的做了()个,做得最少的做了(),没有达标的同学有()人。 自我 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第2课时在直线上表示数 环节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导学案

第4单元比例 第4课时解比例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灵活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想一想,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①6:10和9:15 ②20:5和4:1 ③5:1和6:2 二、自主探究 1.自读课本例2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我们可以知道:模型的高:实际塔高= : (2)设模型高x米,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比例x:320=1:10。 (3)想一想,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小组讨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 (4)试着解出这个方程。 2.能不能用学过的方法检验一下? 3.小结: 通过例2的学习,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4.试一试:

三、课堂达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6=4.6:() 6.3:()=5:9 ():4 5 =3: 3 2 45:7.5=(): 2 3 2.解比例。 3.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很高兴和你再次相遇。满足您的需求,能够帮到你是我最大的快乐。愿在知识的海洋里,你我携手共同进步。请您阅读此文章后,对该文档进行点赞或留言。文档如有不妥或需改进的地方,请您告诉我,我将尽快更新或完善,以便更好的提高文档质量,为您服务。在此我深表感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的宝贵意见,是我前进的方向。其目的是文档能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也倍感欣慰。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愿你我相伴。共同欣赏沿途的风景,走向美好的未来。

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比例导学案

小学数学导学案 ——比例 班级:六年级班 学习小组: 学生:

课题:比例的意义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导学自学书中32-33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 2、针对预习自学及合作探究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内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3、有*标记的绿叶同学可以不做,附加题由金叶同学完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预习导学】 (一)轻松热身。 1、说说什么是比。 2、回忆比各部分的名称。 3 : 2 或 3 2 ( ) ()()( ) 3、回忆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除外,比值不变。 4、将比值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 ( ) ( )

10 :12 2.5 :30 2 3 : 9 1 : 1 2 5 : 6 2 : 27 5、求比值: 0.9:3.6 34 : 1 5 9 :27 (二)自主学习。 1、自学教科书32-33的内容。求出学校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 操场上国旗的比值: 2.4:1.6= 教室里国旗的比值: 60:40= 根据所求出的比值,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比用“=”连接,写成一个等式,即2.4:1.6=( ):40 或2.4 1.6 = 60 (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 ( )。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3 :1 4 和 8:6 16:4和72:18 【合作交流】 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用比例解决问题(2)(导学案)

第6课时用比例解决问题(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例6。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情境中的两种量是否是成反比例关系的量,并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算术法”与“比例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难点能正确运用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对比教学,引导交流。 学法理解分析、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后教师小结:这两类题都是用比例知识解答,解题思路相同;不同点: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是根据积一定列出比例。 3.教师总结用比例知识解的思路: 首先要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然后找出相关量的对应数值,最后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解答。 (5)学生进一步明 白所列式子的含义。积表 示是原来5天的总用电 量。 2.学生小组交流用 正、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的异同点。 3.学生交流学习,掌 握方法。 24×20=30x x=16 答:每行16人。 三、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2 题。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5、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 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 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 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学生一般不习惯用比例方法,而习惯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是教学的关键。因为习惯很难改变,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需要时间来接受,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上经常提到,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也是为了和初中学习的新知识接轨。 教师点评和总结: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倘若你想达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7.2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一) 科目:六年级数学备课人:王爱红审核人:邵艳琼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分类、比较、辨析,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以及各种角的有关知识,加深理解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画出相应的图形,能比较熟练地量角和画角。 教学重点:加深理解有关线和角的知识。 教学难点:数学知识的应用。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量角器。 一、自主学习 谈话: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将对小学里学过的几何初步知识进行系统复习,这节课我们先复习平面图形中的线和角。 二、合作探究 1.出示问题。 (1)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让学生围绕上面两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并要求画出图形说一说。 2.组织交流。 (1)提问: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画的图形并说明特征和联系,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完成下面的表格。

说明:线段、射线和直线都是直的,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它们的区别是:线段有两个端点,是有限长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2)提问:你学过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两种? 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你画出的是怎样的图形? 出示学生画的垂线和平行线,说明特征,教师板书画出垂线,并相应板书。 3.应用练习。 (1)做“练习与实践”第1题。 提问: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先和同桌讨论。 集体交流,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追问: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经过两点呢? 说明: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做“练习与实践”第2题。 出示图形,提问: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走哪条路最近? 学生回答,让学生说明理由。 让学生量一量、说一说图中A、B两点间的距离是几厘米。 (3)做“练习与实践”第3题。 学生读题后,直接在图中画一画。 集体交流,让学生说说画图时的思考过程。 三、当堂检测 1.回顾内容。 引导:请大家先画一个角,相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并说说角的各部分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位置(一) 学习内容:教材第2页例1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自学 1、自学教材第2页例1,在座位图上标出张亮。 2、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这个数对(2,3)表示什么含义? 3、王艳的位置在第()列,第()行;赵强的位置在第()列,第()行。 二、研学 1、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同样了可以用(,)表示王艳同学的位置,用(,)表示赵强同学的位置。 2、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3、讨论,并说出理由。 赵强说:孙芳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1)表示;王艳说:孙芳的位置可以用(1,3)表示。他俩谁说得对?表示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思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你觉得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 三、导学 1、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2、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

号,把两个数隔开。 3、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四、活学 1、完成“做一做”,说说你亲身体验到的确定位置的例子。 2、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并填一填。 ①我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我的好朋友()的位置是(,),表示的是第()列第()行。②写出下面数对表示位置的同学。 位置是(5,3)的同学是();位置是(3,3)的同学是();位置是(5,2)的同学是();位置是(4,3)的同学是();位置是(2,2)的同学是();位置是(4,1)的同学是(); 五、测学 1、如果张华的位置是(4,2),表示的是第4组第2个位置,那么小平的位置是(3,1),表示的是();小新的位置是(2,3)表示的是()。 2、下面是小芳班上的座位表。 小红小梅小兵小斌小杰 小明小浩小林小青小健 小芳小燕小花小桃小慧 小霞小军小强小冬小芹 小英小波小玲小春小娟 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小花在第()组第()个位置上,可以用数对(,)表示;小健在第()组第()个位置上,可以用数对(,)表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_比例的意义导学案

第4单元比例 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 2. 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什么叫做比?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 2.你会分类么?试一试,能不能把下面几个比按照比值的不同分类 呢? 2:3 4.5:2.7 10:6 80:4 4:6 10: 2 1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比例的意义 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 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 即:: = ;: = 小组讨论:根据求出的比值,和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 = : 小结:因为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所以我们也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2.4∶1.6 = 60∶40像这样由组成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2. 在图上这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能找出哪些比来组成比例?

3.判断:2:3和6:4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4.比较: 想一想,“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呢? 三、课堂达标 1. 2. 3.判断: ①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②比和比例都是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③8:2 和1:4能组成比例。()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成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学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难的事。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元负数 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生活中见过负数吗?它有什么含义呢? 二、自主探究 1.感知负数。 (1)-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我的结论: ①-3℃表示,3℃表示; 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 (2)0℃表示什么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2.认识正负数

(1)2000.00表示。 “500.00”与“-500.00”意义相同吗? 我的想法:。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正负数吗? 。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3)你能试着把数分一分类吗? 3.做一做 读出下列各数,并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三、课堂达标 1.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是零上126℃,记作_______℃,夜间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50℃,记作_________℃。 2.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米,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43米,可以记作__________;吐鲁番盆地大约比海平面低155米,它的海拔高度应记作___________。 3.

第一单元负数 第二课时直线上的负数 【学习目标】 1.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填一填。 (1)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2)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3)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二、自主探究 1.认识直线上的数。 ⑴出示例3图。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我的发现:。 (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 我的想法:以为起点,向为正,向为负。原点处表示的位置,方向表示向东,一个单位表示1m。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 (1)在数轴上表示分数和小数,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想法。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

六年级下册比例导学案完整版

六年级下册比例导学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四单元:比例 课题1: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P40的内容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在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 学习重点:正确计算比的比值和比例的意义。 学习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学习过程:X| k | B| 1 . c |O |m 一、知识回顾 1、 什么是比(两个数 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米,小张身高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4 3:8 1= := 10:6= 二、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交流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0页的内容。 (1)写出它们的长和宽的比,求出比的比值,你有什么发现 操场上的国旗:: = 教室里的国旗:: = 小结:我们看到这两面国旗的长与宽的比的比值都相等,所以这两个比也是相等的,我们把它们用等号连起来。: =:。 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 (2)在上面图中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 = :: = : (二 )合作讨论 1.什么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要具备什么条件 3.如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三)展示交流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比例是由两个相等的比组成的。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时,关键是看这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如果不能一眼看出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先分别把两个比化简以后再看。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学案全集

小学六年级数学“学案”使用说明 “学案”教学是我旗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广泛研讨论证后形成的具有翁旗特色的教学模式。“学案”是学案教学的载体,是师生研讨的平台,它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现将学案的使用作简要说明。 一、“学案”的设计理念。 “学案”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 二、“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1、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3、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4、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5、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学案”的基础环节及设计意图。 “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等方面。“学案”的教学设计,始终围绕学生学习的自然规律进行全程设计,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常见的环节有:学前准备---探究活动---学习体会---自我检测----应用拓展的基本设计内容。 学前准备的教学设计主要意图:以学生发现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

(新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doc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班级:备课日期:教学日期:年月日姓名:课型:探究新知课设计: 课题 5.1 成正比例的量 学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习 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目 2.让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进一步培养标 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学习重点: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特点,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学习难点:能跟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量。 课前预习 预 习1、完成教科书第62~63 页的例 1 和“试一试” ,“练一练”和练习十三的第1~3 题。指2、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导 1、填空: ⑴、已知路程的时间,怎样求速度? ⑵、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⑶、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预2、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下表: 习时间(小时) 1 2 3 4 5 6 7 自 路程(千米)90 180 270 360 450 540 630 测 ⑴、表中()和()是两个相关联的量。 ⑵、这两个相关量是怎样变化的? ⑶、这两种相关量的量的比的比值都是(),也就是()一定,写出数 量关系式。

课堂活动设计 【探索研究】 1.观察自主学习中第 2 题,这两题中的两种相关联的量有什么规律? 合作交流展示质疑 点拨释疑拓展延伸 总结归纳达标测评2.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 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如果这两种量中,()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成正比例的量,这两种量的关系叫做()。 如果用字母 x、y 表示两种相关系的量,用 k 表示比值,比值一定,则正比例关系式可以表示 成 3.请你再举个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拓展延伸】: 思考: 1.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因为(),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周长()正比例。 2.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因为(),所以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正比例。 ㈠、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㈡、解决问题。 一、判断下面题中的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并说明原因。 1 .每袋面粉的质量一定,面粉的总质量和袋数。 2.汽车的速度一定,所以时间和所行路程。 3.小华跳高的高度和她的身高。

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成正比例的量导学案 教学内容成正比例的量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正比例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那样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理、化学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因而学好这部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这部分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过去学过的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初步从变量的角度来认识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初步体会函数的思想。例1 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认识成正比例的量。教材先用列表的方式呈现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几组具体数值,初步认识时间和路程是相关联的量,再寻找规律;然后用数量关系、字母表示这一规律。“练一练”让学生根据表中列出的两种量的相关数据,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这两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前准备杯子、时安排一时

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 教师点拨一、温故互查 口答(演示:成正比例的量)1、已知路程和时间, 怎样求速度?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4、已知圆柱的体积和高,如何求圆柱的体积?二、设问导读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我们继续研究这些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1 教学例1.(演示:成正比例的量)(1)问:大家看到例1 中的一排杯子,是什么形状的?杯子的高度是相等的,里面装着一些水,经过测量统计出了一个表格,那位同学说说这个表格的意思?(2)表中有哪几种量是已知量?我们刚才说当水装到 2 厘米时,体积为0 立方厘米;当水装到 4 厘米时,体积为100 立方厘米……这说明水的高度这种量变化了,体积这种量怎么样了?(3)像这样一种量变化另一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4)大家观察例1 中的数据,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我们看这个表格(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