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UT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

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2012年3月第一节一般知识一、概念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由通用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两部分组成。
1、通用工艺规程通用工艺规程又称检验规程、工艺程序,是指本单位对结构件、承压设备和其他产品,在制造、安装、在役检验等方面对产品质量检测时,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通用的技术规定或规则,是原则性的指导文件,同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程、法规的要求,并满足顾客的要求;针对某一类产品的特点进行编制,提出共有的规定,以便于统一实施;以文字说明为主,图表为辅,具有一定的覆盖性和通用性。
2、工艺卡工艺卡是根据通用工艺的规定和要求及有关标准和合同委托要求,针对某一具体产品、工件编制的专用工艺卡,要求检测工艺参数具体,检测方法和程序明确,以图表为主,适当辅以文字说明,在专用工艺卡的各项参数均要有具体数值,操作者可以直接运用这些数据操作。
二、编制依据和原则1、依据(1)依据现行执行的标准和法规。
如:¾《xx入级规范》、《xx建造规则》、《固容规》等等;¾CB/T3558、CB/T3559、GB/T3323、JB/T4730等等;¾国家颁布的相关文件。
(2)依据顾客的要求,即依据本单位顾客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大多数顾客的要求进行明确的解答,提出处理意见。
(3)依据本单位技术水平,仪器装备情况,编制的工艺规程应做得到,切实可行。
2、原则(1)遵照国家现行执行的标准和法规的要求,在检测工艺上可以比国家或行业现行执行的标准、法规更细,更具体,要求更高。
在质量验收时应同时满足顾客要求和国家或行业现行执行的标准、法规。
(2)应根据本单位无损检测人员技术水平,检测能力应针对本单位或委托方产品特点,作到简明扼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工艺措施。
如现场检测,只编入需要的内容。
(3)工艺规程中每一个步骤都要写清楚做什么、由谁去做、采用什么设备和辅助器材、什么时机做、按什么标准做等,并明确对工作人员和责任人员的资质要求。
UT通用工艺规程

UT通⽤⼯艺规程1 适⽤范围1.1 本规程适⽤于公司承压设备采⽤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仪检测⼯件缺陷的超声检测⽅法和质量分级。
1.2 本规程适⽤于⾦属材料制承压设备⽤原材料或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适⽤于⾦属材料制再⽤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1.3 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测量⽅法。
1.4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撑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规程。
2 依据标准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2011 《压⼒容器》NB/T47013-2015 《承压设备⽆损检测》3 术语和定义本规程引⽤设术语和定义按照NB/T47013.1中第3条款及NB/T47013.3中第3条款的界定。
4 检测⼈员4.1 超声检测检测的⼈员应满⾜NB/T47013.1的有关规定。
4.2超声检测⼈员应具有⼀定的⾦属材料、设备制造安装、焊接及热处理等⽅⾯的基本知识,应熟悉被捡⼯件的材质、⼏何尺⼨及透声性等,对检测中出现的问题能作出分析、判断和处理。
5 检测设备和器材5.1 推荐使⽤下⾯的超声仪仪器型号产地HS600 武汉中科PXUT-350C 南通友联5.2 检测仪器、探头和组合性能5.2.1检测仪器采⽤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仪,起⼯作频率按-3dB测量应⾄少包括0.5MHz-10MHz频率范围,超声仪器各性能的测试条件和指标要求应满⾜NB/T47013.3附录A的要求并提供证明⽂件,测试⽅法按GB/T27664.1的规定。
圆形晶⽚直径⼀般不应⼤于40mm,⽅形晶⽚任⼀边长⼀般不应⼤于40mm,其性能指标应符合NB/T47013.3附录的要求并提供证明⽂件,测试⽅法按GB/T27664.2的规定。
5.2.3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性能5.2.3.1 仪器和探头的组合性能包括⽔平线性、垂直线性、组合频率、灵敏度余量、盲区(仅限直探头)和远场分辨⼒。
5.2.3.2 新购置的超声检测仪器和探头,或仪器和探头在维修或更换主要部件后及检测⼈员有怀疑时应测定仪器和探头的组合性能。
NB47013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

无损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目录第一篇总则第二篇射线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第三篇超声波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第四篇磁粉检测通用工艺规程第五篇渗透检测通用工艺规程无损检测通用工艺总则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工艺规程规定了射线检测(RT)、超声波检测(UT)、磁粉检测(MT)、渗透探伤(PT)四种无损检测的工艺方法。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无损检测。
1.2 引用标准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3)《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4)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1.3一般要求1.3.1 选择原则1.3.1.1 特种设备RT、UT、MT、PT的选择及抽检率应按《容规》、《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GB150、GB151及图样的要求执行。
1.3.1.2 有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后24小时后,才能进行焊缝无损检测。
1.3.1.3 对要求无损检测的角接接头、T型接头,不能进行RT或UT检测时,应进行表面无损检测。
1.3.1.4 凡铁磁性材料制成的特种设备及零部件,优先使用MT检测表面缺陷确因结构形状等原因不能使用MT检测时,方可采用PT检测。
1.3.2 检测人员1.3.2.1 从事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必须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的要求取得相应的无损检测资格。
1.3.2.2 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的技术责任。
1.3.2.3 各种检测方法的报告,均由II级以上资格人员签发,并加盖公章。
1.3.2.4 从事射线检测人员上岗前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
1.3.2.5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工作人员,不得有色盲。
1.3.2.6 射线检测人员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
铸件 UT规程(全格式)

1、适用范围1.1、本规程适用于×××现场A型显示脉冲反射法对厚度≥30mm的碳钢和低合金钢铸件进行超声波探伤。
1.2、在交货时,由供需双方商定铸钢件超声探伤的以下要求检验区域及使用的探头纵波直探头的探伤灵敏度铸钢件质量的合格等级,允许对平面型缺陷和非平面型缺陷提出不同等级要求。
1.3、引用标准GB/T7233 铸钢件超声探伤及质量评定方法ZB Y 344 超声探伤用探头型号命名方法ZB Y 231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ZB Y 230-1984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ZB J 04 00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2、检验人员2.1检验人员应按GB/T 9455规定取得资格证书。
2.2、铸钢件超声检测人员,应具有铸钢材料、铸钢工艺、铸钢缺陷及热处理等基础知识。
3、设备3.1、仪器仪器应符合ZB Y 230-1984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3.2、探头3.1.1、纵波探头的晶片直径在10~30mm范围。
当被检铸钢件表面粗糙时,使用有软保护膜的纵波直探头。
3.1.2、应使用K值为1、1.5、2、2.5、3的横波斜探头。
3.1.3、纵波双晶探头两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必须良好。
3.3、仪器系统的性能仪器系统的灵敏度余量和分辨力应符合ZB J 04 00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的要求。
并满足:A、使用2~2.5MHz的探伤频率,纵波直探头的灵敏度余量不小于30dB,横波斜探头的灵敏度余量不小于50 dB.B、在相应的探伤频率范围,纵波直探头和横波斜探头测试的分辨力应满足下表规定:表13.4、试块3.4.1、对比试块用铸造碳钢或低合金钢材料制作,其超声衰减系数应与被探伤铸钢件的衰减系数相同或相近。
制作对比试块的材料必须预先进行超声探伤,不允许存在等于或大于同声程φ2当量平底孔的缺陷。
对比试块侧面要标明试块的名称、编号、材质、透声性。
无损检测RT UT MT PT

RT(Radiographic testing射线检测)、UT(Ultrasonic testing 超声波检测)、M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磁粉检测)、PT(Penetrant flaw testing渗透检测)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过去用切开、剖开、打磨等方法检测,叫做有损探伤,对工件有破坏,不能再用。
现在用无损方法检测,不影响工件使用。
检测没有所谓先后,它是随着加工工序进行的。
没有理由飞机制造完成后做探伤,那不经检测就可以告诉你不合格!就是说,每个过程都要有检测。
注意:检测不可能是逐个进行,那样成本太高,也不现实(时间要求、费用要求、人力要求、检测设备数量、作业空间都有限制)。
大规模生产时,零部件是采取抽检方式进行的,有专用的是科学方法。
不过,关键件、重要件要逐个检查,例如“神七”全部部件。
一般检测的金属工件分为:铸造锻压件、机加工件、钣金件、焊接件等。
这四种方法(严格讲是五种,还有声发射ET)中最常用的是UT和PT,原因是比较方便,但只适合局部检查。
全面检测最理想的设备当然是RT,但费用较高,现在已经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进行(过去只能拍摄胶片),检测结果可制成录像文件。
对于大型的铸件、锻压件只能用RT,UT超不动!当然,在流水线上作业是另外一回事,可以逐步进行、逐一检查,可以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因为摊在每个产品上的费用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多昂贵的装置都无所谓。
无损检测(无损探伤)nondestryctive testing(NDT)就是对焊接加工件进行非破坏性检验和测量。
1 渗透检验penetrant festing(PT)通过施加渗透剂,用洗净剂去除多余部分,如有必要,施加显像剂以得到零件上开口于表面的某些缺陷的指示。
2 磁粉检验maganetic particle testing(MT)利用漏磁和合适的检验介质发现试件表面和近表面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方法。
3UT--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83

超声检测通用工艺规程1.目的为了保证本公司检测工作质量,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特制订本通用工艺规程,本规程对超声检测各环节质量控制要求做出了规定。
2.适用范围2.1 本规程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或者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也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在用承压设备的超声检测。
2.2本规程规定了承压设备厚度的超声波测量方法。
3.编制依据下列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3.1 GB/T11345《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3.2 GB/T11259《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钢参考试块的制作与检验方法》3.3 GB/T27664.1《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1部分:仪器》3.4 GB/T27664.2《无损检测超声检测设备的性能与检验第2部分:探头》3.5 JB/T8428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用试块》3.6 JB/T9214 《无损检测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7 JB/T1006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3.8 JB/T10062 《超声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9 NB/T47013.1《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1部分:通用部分》3.10 NB/T47013.3《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3部分:超声检测》4.职责4.1 检测责任师职责4.1.1负责协助技术负责人对检测过程质量进行控制。
负责编制新的检测项目方案或计划,参与组织实施。
4.1.2负责收集查询检测所需的标准和技术资料。
确定检测方法并负责编制检测作业指导书。
负责确保无损检测所使用的受控文件有效并能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4.1.3追踪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发展动态,向无损检测技术负责人反映现有人员技术及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检测要求和发展需要,并提出建议和计划。
4.1.4负责编制《金属检验专业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检测方案或工艺卡。
UT操作流程

超声检测施工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金属材料制承压设备用原材料、零部件和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
与承压设备有关的支承件和结构件的超声检测,也可参照本规程。
2 主要机具设备2.1、机械设备:无2.2、主要工具:藕合剂(浆糊、洗涤剂、机油和甘油)、棉布、棉纱或吸湿纸2.3、检测工具: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各种频率的探头和标准试块3 作业条件3.1已办理已办理无损检测委托书、火票、作业票等手续;3.2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
3.3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超声检测。
3.4被检表面应符合以下要求:a)被检表面不得有锈蚀、氧化皮、飞溅、毛刺、其他污物及各种防护层。
b)焊缝成形较好时,可在焊缝自然状态下做超声检测。
焊缝波纹影响超声检测时,应进行处理。
c)被检测母材表面的粗糙度R、应小于或等于6.3μm。
d)温度:10-35°;相对湿度<80%(20°C时)e)室内无过多的灰尘、酸、碱、强烈日光以及其它有腐蚀性的气体,且无剧烈的机械运动、冲击及强烈磁场。
4 施工操作工艺4.1工艺流程接受委托单—编制工艺卡—审核工艺卡—检测仪器校验调试(制作距离-波幅曲线)—办理作业票—表面预清洗—施加耦合剂—扫查探伤—缺陷定位及记录—后处理—复核评定结果-出具报告—通知负责人—底片资料存档4.2操作工艺4.2.1距离一波幅曲线的制作a)扫描线调节:扫描线调节应在CSK试块上进行,扫描比例依据工件厚度和选用探头角度来确定。
b) 距离一波幅曲线的绘制要求如下:1)距离一波幅曲线应按所选用的仪器和探头在标准规定的试块上实测数据绘制而成。
曲线由判废线RL、定量线SL和评定线EL组成,各线灵敏度见表1。
评定线至定量线以下为Ⅰ区,定量线至判废线以下为Ⅱ区,判废线及以上为Ⅲ区,见图8。
2)表面声能损失差应记大距离一波幅曲线。
3)在整个检测范围内,曲线应处于荧光屏满幅度的20%以上;如果做不到,可采用分段绘制的方法。
无损检测RT、UT、MT、PT

RT(Radiographic testing射线检测)、UT(Ultrasonic testing 超声波检测)、M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磁粉检测)、PT(Penetrant flaw testing渗透检测)四种常规无损检测方法过去用切开、剖开、打磨等方法检测,叫做有损探伤,对工件有破坏,不能再用。
现在用无损方法检测,不影响工件使用。
检测没有所谓先后,它是随着加工工序进行的。
没有理由飞机制造完成后做探伤,那不经检测就可以告诉你不合格!就是说,每个过程都要有检测。
注意:检测不可能是逐个进行,那样成本太高,也不现实(时间要求、费用要求、人力要求、检测设备数量、作业空间都有限制)。
大规模生产时,零部件是采取抽检方式进行的,有专用的是科学方法。
不过,关键件、重要件要逐个检查,例如“神七”全部部件。
一般检测的金属工件分为:铸造锻压件、机加工件、钣金件、焊接件等。
这四种方法(严格讲是五种,还有声发射ET)中最常用的是UT和PT,原因是比较方便,但只适合局部检查。
全面检测最理想的设备当然是RT,但费用较高,现在已经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可视进行(过去只能拍摄胶片),检测结果可制成录像文件。
对于大型的铸件、锻压件只能用RT,UT超不动!当然,在流水线上作业是另外一回事,可以逐步进行、逐一检查,可以用任何可能的方式,因为摊在每个产品上的费用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多昂贵的装置都无所谓。
无损检测(无损探伤)nondestryctive testing(NDT)就是对焊接加工件进行非破坏性检验和测量。
1 渗透检验penetrant festing(PT)通过施加渗透剂,用洗净剂去除多余部分,如有必要,施加显像剂以得到零件上开口于表面的某些缺陷的指示。
2 磁粉检验maganetic particle testing(MT)利用漏磁和合适的检验介质发现试件表面和近表面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6月1日起实施无损检测(UT)工艺规程Regulation Of Ultrasonic Testing目录List1主题内容The subject content (2)2适用范围Application scope (2)3参考文件Reference documents (2)4人员资格Personnel qualification (3)5 设备要求Equipment requirements (3)6 探头Probe (4)7 试块Test block (4)8设备仪器校验Instrument calibration of equipments (6)9探头校准和耦合剂Probe calibration and coupling (6)10距离-波幅曲线(DAC曲线)Distance Amplitude Curve (6)11校验与复核Verifying and rechecking (8)12 检测程序Testing procedures (9)13 评定Assessing (17)14 记录Records (19)15 报告Report (19)附录Appendix (19)1主题内容The subject content本工艺流程规定了本司船舶产品超声检测的一般要求、技术等级、工艺文件、检测实施和焊缝质量分级等。
This regulation provides the general requirements, technical levels, process documents, test implementation and welding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ultrasonic testing on our company.2适用范围Application scope本工艺流程适用于本司造船、修船及非船产品零部件母材厚度为(8~150)mm铁素体钢全熔焊透缝A型脉冲反射式手工接触的超声波检测;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钢焊缝,外径<250mm和内外径之比<70%的纵向焊缝;外径小于200mm的筒体周向焊缝、各种尺寸曲面相贯焊缝。
This regulation is applicable to A type pulse reflection type of manual contact ultrasonic testing for 8~150mm thickness of ferrite steel complete fusion welding on our company’s shipbuilding, repairing and parts of no-marine products. No applicable to cast steel and austenitic steel welds, longitudinal weld of outer diameter less than 250mm and the inner and outer diameter ratio less than 70%, column ring weld of outside diameter less than 200mm; various size of bend surface joining welds.3参考文件Reference documents3.1 JB/T4730-2005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超声波检测部分;3.1 JB/T4730-2005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part of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f pressure vessels".3.2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教材3.2 The ultrasonic textbook compiled by CCS.3.3 JB4126《超声检测用钢质试块的制造和控制》3.3 JB4126 "The manufacture and control of steel test piece for ultrasonic testing".3.4 ZBJ04001《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3.4 ZBJ04001 "The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of A type pulse reflection ultrasonic flaw detection system".3.5 ZBY230《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通用技术条件》3.5 ZBY230 "General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A type pulse reflection ultrasonic testing instrument".3.6 ZBY232《超声波探伤用1号标准试块技术条件》3.6 ZBY232 "Technical conditions of 1 type standard test piece for ultrasonic testing".3.7 ZBY231《超声波探伤用探头性能测试方法》3.7 ZBY231 "The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of probe for ultrasonic inspection".3.8 CB/T3959-2011《船舶钢焊缝超声波检测工艺和质量分级》3.8 CB/T3959-2011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lassification of ultrasonic testing in ship steel weld".3.9 DNV入级指导No.7中超声检测部分3.9 The ultrasonic detection part of joining DNV direction No.7.3.10 CTS-402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使用说明书3.10 The direction of CTS-4020 digital ultrasonic testing instrument.4人员资格Personnel qualification4.1从事无损检测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按照中国船级社《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规范》进行资格考核,取得资格证书后只能从事与其证书所注明的方法与级别相适应的无损检测工作;4.1 The NDT personnel must through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raining and qualification exa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CS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ersonnel qualification and certification standard”, and only can deal with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work adapt to the method and level indicated in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4.2Ⅰ级人员可在Ⅱ、Ⅲ级人员指导下进行无损检测操作,记录检测数据,整理检测资料;4.2 Ⅰlevel personnel can nondestructive testing operation, record test data, establish inspection documents under guidance of Ⅱ, Ⅲ level personnel.4.3Ⅱ级人员可编制一般的无损检测程序,按照无损检测工艺规程或在Ⅲ级人员指导下编写工艺卡,并按无损检测工艺独立进行检测操作,评定检测结果,签发检测报告;4.3 Ⅱ level personnel can compile the ordinary testing procedures of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ccording to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ocedure or under the guidance of Ⅲlevel personnel to write the process card, and independent test according to nondestructive testing regulation, assess the test results, and issue the test report.4.4Ⅲ级人员可根据标准编制无损检测工艺,审核或签发检测报告,协调Ⅱ级人员对检测结论的技术争议。
4.4. Ⅲlevel personnel can compile the nondestructive testing procedures according to standard, review or issue inspection report, harmonize the test results dispute from Ⅱ level personnel.5 设备要求Equipment requirements5.1现使用的仪器见表15.1 Now using equipments see table 1.5.2 仪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一般为0.5~10MHz。
5.2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of instrument general is 0.5~10MHz.5.3仪器和探头的组合灵敏度:在达到所检工件最大声程时,其灵敏度余量应不小于10dB,且电噪声电平不大于垂直满刻度的20%。
5.3 Combination sensitivity of instrument and probe: Reaching the maximum beam path of work piece, the surplus sensitivity shall be not less than 10dB, and electrical noise level is not greater than 20% of vertical full scale.5.4衰减器精度:总增益量不小于80db,最小步进每档不大于2db;任意相邻12dB误差在±1dB以内,最大累计误差不超过1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