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概况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关于海南的地理知识
海南是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琼”,省会是海口市。
海南岛是海南的主要岛屿,形状类似一个椭圆形的大雪梨,长轴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290公里,西北至东南宽约180公里,面积约为3.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岛。
海南岛的北部与广东省的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西部临北部湾,南部和东南部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岛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
岛上的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构成,其中山地主要分布在中部偏南,海拔多在800至1100米之间。
海南岛的主要山脉有三列,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平行分布,包括五指山、黎母岭山脉和雅加大岭山脉。
海南岛的海岸线长达1944公里,东线海湾秀美瑰丽,西线海岸粗犷豪壮,各有千秋。
海南岛的气候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西沙群岛位于海南岛东南面约300海里的南海海面上,中沙群岛主体部分是一组未露出水面的大环礁,黄岩岛是其中唯一有礁石出露的环礁。
南沙群岛是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范围最广的一组群岛,其中永暑岛上有中国建设的为世界海洋气象服务的海洋观测站。
海南岛是中国的经济特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和“自然博物馆”。
海南岛地形地貌概况及其变化情况(以西部为例)

海南地理环境调查一、海南省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
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省的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
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南岛陆地面积3.3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地形与地貌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以五指山、鹦歌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梯级结构明显。
山地和丘陵是海南岛地貌的核心,占全岛面积的38.7%,山地主要分布在岛中部偏南地区,丘陵主要分布在岛内陆和西北、西南部等地区。
在山地丘陵周围,广泛分布着宽窄不一的台地和阶地,占全岛总面积的49.5%。
环岛多为滨海平原,占全岛总面积的11.2 %。
西、南、中沙群岛地势较低平,一般在海拔4-5米之间。
海南岛形似一个呈东北至西南向的椭圆形大雪梨,东北至西南长约200公里。
西北至东南宽约18O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卫星岛)3.39万平方公里,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2大岛。
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港湾68个,周围负5米至负10米的等深地区达2330.55平方公里,相当于陆地面积的6.8%。
海南岛热带面积占全国热带总面积的42.4%。
环岛平原在地区分布上,琼北有文昌海积平原,琼西北有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琼南有琼海——万宁沿海平原和陵水——输林沿海平原,琼西南有南罗——九所滨海平原。
南海诸岛地形具有面积小、地势低的特点。
其中以西沙群岛的永兴岛面积较大,计1.8平方公里,其余都在1平方公里以下,最高的西沙群岛石岛,海拔也不过12~15米,其余一般都只高出海平面4~5米。
此外,还有一群暗沙——水表岛屿。
海南岛北与广东雷州半岛相隔的琼州海峡宽约18海里,是海南岛与大陆之间的“海上走廊”,也是北部湾与南海之间的海运通道。
《海南概况》PPT课件

.12公顷。
的7.全4%省,其未中利荒用草土地地面262.积0322最0万/大1公1,/顷2为7,2占5.土9万地公总顷面,积
占未利用土地的98%。荒地分布以琼中、东方、昌
江、白沙、文昌等县市最多,有利于农业的综合
开发和成片开发。
槟榔
• 适宜温度: 22-26°C • 最低温度: 0°C • PH值: 5.5-7.5 • 土壤要求: 透气性好
• 适宜温度: 22-30°C • PH值: 中性 • 土壤要求: 砂质软土
2020/11/27
红花紫荆
• 适宜温度: • 最低温度: • PH值: • 土壤要求:
2020/11/27
乐昌含笑
• 适宜温度: • 最低温度: • PH值: • 土壤要求:
2020/11/27
樟树
• 适宜温度: • 最低温度: • PH值: • 土壤要求:
2020/11/27
感谢下 载
海南概况
•
海南位于中国的最南端,地处北纬03°20'
~20°18',东经107°10'~119°10'。全年常夏
无冬,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光合潜力高。是我
国热带水果、反季节瓜菜、橡胶、槟榔、咖啡等
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也是南繁育种理想基地。
* 气候
年平均日照数为2166小时;年平均气温22-26
℃;年平均降雨量约2000-2400毫米。每年5-10月
,肥沃,粘性砂质土 。
2020/11/27
蒲葵
• 适宜温度: 22-26°C • 最低温度: 0°C • PH值: 5.5-7.5 • 土壤要求: 透气性好
,肥沃,粘性砂质土 。
2020/11/27
关于海南省概况导游词

关于海南省概况导游词海南省位于中国南海中部,是中国的一个热带岛屿省份,是中国的一块瑰宝。
海南省总面积35074.26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小的省份。
海南的总人口有900多万,在这里居住的人民主要是汉族,同时也有壮族、黎族和海南省本土采伐原住民。
海南省的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拥有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海南省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波动很小,常年温度在26℃~29℃之间,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
海南省有着众多的海岛,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岛,是全国最大的热带岛屿,海岛中有很多的沙滩、椰林、山峰、海峡等自然景观,以及优美的天然温泉、硫磺泉等,这些都是海南省的旅游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是中国四个特色热带农业产业基地之一,盛产各类水果、热带作物、奇花异草等。
在海南,旅游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海南的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效益好。
海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形成了以海滨度假、温泉疗养、民俗风情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些旅游产品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海南有着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同时还有足够的休闲娱乐设施,如游泳、滑水、深潜、出海垂钓、高尔夫球等,荟萃在这里,为游客们提供了无数的玩乐选择和体验。
海南的美食更是迷人,这里盛产各种海鲜和热带水果,这些美食不仅本地人喜欢,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会非常喜欢。
万宜景区,是我国第一个海南特区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海口市西南部的南山原始森林公园内,是一个集佛教文化、自然风景、避暑度假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神州盼头,是海南省的“十大游览胜地”之一,位于三亚市的亚龙湾海边,是海南省著名的五星级度假区。
蜈支洲岛,又名“海上太阳岛”,是中国最南端的岛屿,是海南省最具热带风情和人文特色的旅游胜地之一。
还有在海南省的东南角,有一个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地方——三亚,三亚是海南省第二大城市,因其独特的自然风景和浪漫的气氛而被称为中国的“热带海滨度假胜地”。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

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分析一、海南省基本概述 (2)(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 (2)(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 (2)二、海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3)(一)海南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情况 (3)(二)海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三)加快海南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9)三、海南省旅游业发展状况 (9)(一)发展优势 (9)(二)现状分析 (10)(三)发展缺陷 (13)四、海南省旅游业未来发展趋势与规划 (14)五、对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15)六、总结 (16)七、附录 (17)一、海南省基本概述(一)海南省的地理位置海南省位于中国最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民主共和国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
全省陆地(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67.15万人。
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常年有台风,雨量充沛,这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2~26℃,入春早,升温快,日温差大,全年无霜冻,冬季温暖,稻可三熟,菜满四季,是中国南繁育种的理想基地。
(二)海南省的经济发展状况1、总概况目前,海南省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消费品市场保持旺销,财政收入和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增长,但是房地产销售面积降幅继续扩大。
表1-1海南省2014年经济发展基本情况2、分区域经济运行情况(1)服务业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稳步回升,前三季度,服务业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由上半年的29.9%提高到40.5%。
(2)受房地产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回落。
当前,东部地区贡献了全省近六成经济总量,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3)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支撑作用依然强劲。
工业经济对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全省经济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海南各市县概况

1、海口市概况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自北宋开埠以来,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海口于1926年12月9日建市,1950年4月23日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成为海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两市合并,划分为秀英区、龙华区、美兰区、琼山区等四个行政区,掀开了海口市的发展新篇章。
海口市钟楼五公祠2、三亚市概况三亚地理环境极为独特,三面环山,形成怀抱之势,山、海、河三种美景自然融合,众多山头也提供了眺望大海、河湾和城市景观的制高点。
海水清澈、能见度高,水温适中,全年适合游泳,到三亚看海上日出日落,绝对的美不胜收;三亚市区有东、西两条河流穿过而过,两岸自然生长的红树林绿影婆娑,四季常青,生机盎然,是著名的白鹭栖息之地。
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三亚人居、旅游、度假的美丽天堂。
天涯海角南山寺3、琼海市概况琼海市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矿产丰富,温泉众多,港湾良好,海岸线长43公里,沿海有龙湾、潭门、博鳌、青葛四个港口,龙湾港正在加快建设成为岛东国际商贸中转港,潭门港被列为国家重点渔港。
由嘉积、博鳌、官塘三大组团构成的大琼海,在21世纪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崛起为海南第三大城市。
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红色娘子军纪念园3、儋州市概况儋州古称儋耳,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境内有科技力量雄厚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是海南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境内陆海交通发达,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公路、海南西环铁路贯穿市境,儋州市区距省会海口市129千米,距洋浦港60千米,海运可直抵东南亚和祖国各沿海城市。
全市东西长87千米,南北宽82千米,面积3258平方千米,是海南省面积最大的市。
东坡书院松涛水库4、文昌市概况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111°03′,北纬19°20′至20°10′之间,东南和北面是南海和琼州海峡,西面与海口市相邻,西南面与定安县和琼海市接壤。
海南概况导游词

海南概况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海南岛,我是你们的导游。
接下来的时间,就由我带领大家一同领略海南的独特魅力。
海南,位于中国最南端,是中国的第二大岛。
它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相望,东南和南边在南海中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
海南的陆地面积约 34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 200 万平方公里,这里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海南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在 22-27 摄氏度之间,阳光充足,雨水充沛。
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得海南成为了一个四季皆宜的旅游胜地。
无论您何时来到海南,都能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和清新的海风。
海南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
首先要说的就是那湛蓝的大海,海岸线长达 1823 公里,海滩沙细洁白,海水清澈见底。
像三亚的亚龙湾、海棠湾,陵水的清水湾等,都是闻名遐迩的海滩度假胜地。
在这里,您可以尽情地享受阳光沙滩、冲浪潜水等水上活动,感受大海的魅力。
除了美丽的海滩,海南还有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等,都是您感受热带雨林风光和体验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去处。
在雨林中,您可以看到各种珍稀的植物和动物,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海南的历史文化也十分悠久。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黎族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在历史的长河中,海南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比如,黎族的织锦技艺、苗族的蜡染等,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历史古迹,如五公祠、东坡书院等,它们见证了海南的历史变迁。
说到海南的美食,那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海南菜以鲜、香、甜、辣为特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海南鸡饭、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和乐蟹,这被誉为“海南四大名菜”。
此外,还有清补凉、椰子饭、抱罗粉等特色小吃,让您的味蕾尽情享受海南的美味。
在交通方面,海南拥有完善的交通网络。
岛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还有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和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方便您的出行。
海南的简单介绍

海南的简单介绍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海中部,是中国最南端的省份。
海南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以下是海南的简单介绍。
一、地理位置海南位于中国南海的中部,东经108°37′-111°03′,北纬3°50′-20°10′之间,总面积为35,400平方公里。
海南省是中国五个自贸区之一,是重要的国际旅游胜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二、气候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温在20℃以上,平均气温在24℃左右。
海南省有着丰富的阳光和雨水,每年的降雨量在1,500毫米左右。
三、人文历史海南是中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海南岛上的琼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琼文化的代表性建筑有海南省博物馆、五指山市文化广场等。
此外,海南还拥有着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如黎族文化、苗族文化、壮族文化等。
四、旅游资源海南是中国的重要旅游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南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海滩、温泉、热带雨林、古镇、少数民族文化等。
其中,三亚是海南的旅游城市之一,被誉为“东方夏威夷”,是海南省最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
三亚拥有着美丽的海滩、温泉、热带雨林等景点,是旅游者心目中的理想旅游胜地。
五、经济发展海南是中国的自由贸易区之一,是中国的开放门户之一。
海南省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农业、渔业为主,同时还有着航空、航运、物流等行业。
海南省正在积极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未来将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之一。
总之,海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海南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也将成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概况海南概况--经济发展概况【简述】【农业】【工业】【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对外经济贸易】【财政、金融、保险】【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简述】2002年继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消费需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平稳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同步提高。
当年国内生产总值624.8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增幅高于上年0.4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95亿元,增长9.1%;第二产业增加值146.09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海南省行政区划简表 (以2002年末为准)(省民政厅提供)增加值249.85亿元,增长8.1%。
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7.2%,第二产业26.5%,第三产业37.3%。
从产业结构变化看,第一、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下降。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36.6%,上升1.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23.3%上升至23.4%,其中工业由16.3%上升到16.7%;第三产业由41.1%下降到40%。
全省经济继续在景气区间运行,其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企业家信心指数平均为113.65,比上年下降1.99点;反映微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企业综合生产经营指数平均为113.96,上升1.28点。
当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在农业方面,由于坚持发展“订单农业”、“科技农业”和“绿色农业”,按照比较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平衡的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1%,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工业方面,由于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则,优先发展汽车、医药、油气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而且工业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在旅游业方面,《海南省旅游条例》正式施行,《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同时开展一系列旅游市场整治行动,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服务质量也有明显提高。
二是重点工程和基础高建设成效显著。
主要表现在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效益继续提高,投资质量明显改善。
2002年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热带高效农业、现代工业、旅游业等优势产业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强度,海文高速公路、农村电网改造一期工程、海南马自达总装厂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对经济发展有较大的拉动作用。
【农业】继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科技、订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全省农业增加值228.95亿元,比上年增长9.1%。
种植业在结构调整中提高了效益。
全年粮食产量203.33万吨,减少2.1%;糖蔗产量374.79万吨,增长10%;水果139.08万吨,减少3.2%,其中香蕉85.37万吨,减少6.5%;瓜菜323.07万吨,增长1.1%;油料10.04万吨,减少2.5%。
水果、瓜菜的平均价格好于上年,种植业的综合效益有所提高。
畜牧业保持较快增长。
年末生猪存栏量334.27万头,增长1.5%;牛存栏量149.47万头,减少0.5%;羊存栏量94.81万只,减少2.2%。
肉类总产量49.68万吨,增长12.3%,其中猪牛羊肉32.27万吨,增长10.3%;禽蛋产量3.11万吨,减少0.8%。
渔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
水产品产量109.3万吨,增长14.4%。
其中,淡水产品17.44万吨,增长8.9%;海水产品91.86万吨,增长15.5%。
水产养殖面积6.19万公顷,增长2%。
热带作物稳步发展。
年末热带作物总面积48.14万公顷,增长0.6%。
在主要热带作物中,橡胶干胶产量30.31万吨,增长8.6%;椰子2.26亿个,增长3.6%;胡椒2.51万吨,增长15.7%;槟榔4.98万吨,增长18.9%。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10.24万千瓦,其中排灌机械动力33.23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658台,小型拖拉机2.77万台,农用载重汽车5931辆。
化肥施用量(折纯)28.96万吨,增长7.3%。
农村用电量2.27亿千瓦时,增长29%。
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18.8万公顷,增长4%。
【工业】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全年工业增加值104.54亿元,增长15.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8.24亿元,增长19.1%。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30%,股份制企业增长19.9%,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2.1%,集体企业减少3.4%。
工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汽车、医药、油气化工和部分传统产品增长较快。
主要工业产品中,汽车、化学纤维、原油、食糖、小型拖拉机、化学药品颗粒剂和胶囊等增幅较大。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
据全省列入财务统计的420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统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2.94%,比上年提高22.1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14亿元,增长117.2%;实现利税26.79亿元,增长25.2%;全员劳动生产率(按增加值计算)6.59万元,增长30.1%。
在工业企业改革方面,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改制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安置办法》,省经贸厅制定了《关于国有企业改制关闭破产规范操作的若干意见》,这两个规范性文件与海南省已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一起,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
当年在企业破产、债转股、省属工业企业重组、建立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取得进展。
【旅游业】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管理,在全国率先实施旅游佣金制度,逐步完善旅游行业自律机制,建立旅游行业“经济户口”制度,促进了旅游业健康发展。
从3月1日起,《海南省旅游条例》开始施行,为海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2月,《海南省旅游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规划》围绕把海南建成世界著名热带海岛度假旅游胜地的战略意图,描绘了未来20年的发展蓝图,对海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254.97万人次,其中入境旅游者38.94万人次,分别增长11.6%和减少14.8%;旅游总收入95.38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199万美元,分别增长8.5%和减少13.2%。
有39家国际旅行社和115家国内旅行社。
有旅游导游员6378人。
有星级饭店199家,其中五星级7家,四星级27家,三星级97家,二星级53家,一星级13家。
有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三亚天涯海角风景区、兴隆热带植物园和海口热带海洋世界5个“4A”级旅游景区(点)。
当年南山文化旅游区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是省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景区。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77亿元,比上年增长9.4%。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9.73亿元,增长14.2%;更新改造投资12.83亿元,减少15.8%;房地产开发投资20.11亿元,增长17.5%;其他投资43.1亿元,增长0.3%。
全年新开工项目2444个,增长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省安排重点建设项目28个,年计划投资71.3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61.94亿元。
海口至文昌高速公路、三亚喜来登酒店、联通通信网络工程、粤海铁路渡海轮渡等项目建成或基本建成,东方1—1天然气田、海洋天然气化肥厂、博鳌亚洲论坛二期工程、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海口世纪大桥、琼州大桥等项目进展顺利。
当年固定资产投资有以下特点:一是投资规模继续加大。
2002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4%,是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恢复增长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二是基本建设投资增长加快,更新改造投资大幅减少。
基本建设投资增长14.2%,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新改造投资减少15.8%,与前两年大幅增长相比出现波动。
三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7.5%,显示出海南房地产市场正逐步走向复苏。
四是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利用外资34.74亿元,增长25.9%。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2002年全省交通运输和通信邮电业完成增加值54.62亿元,增长9.2%。
全省建成或基本建成的交通项目有粤海铁路渡海轮渡、海文高速公路、海榆中线改造工程屯昌县城至琼中营根段、洋浦港二期工程等。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26.35亿吨公里,减少2.3%。
其中,铁路1.83亿吨公里,增长2.8%;公路47.14亿吨公里,增长4.2%;水运176.16亿吨公里,减少4.1%;民航1.22亿吨公里,增长9%。
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73亿人公里,增长8.1%。
其中,铁路0.11亿人公里,增长10.7%;公路92.16亿人公里,增长10.4%;水运2.19亿人公里,减少8%;民航78.53亿人公里,增长6%。
港口货物吞吐量2309万吨,增长16.5%。
邮电业务总量39.7亿元,增长23%。
本地电话年末用户137.35万户,增长30.2%;移动电话用户110.07万户,增长28.9%;无线寻呼用户89.82万户,减少30.2%。
【国内贸易、市场物价】城乡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活。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4亿元,增长9%。
分城乡看,农村市场销售增长快于城镇,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2.28亿元,增长8.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2.12亿元,增长9.9%。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125.31亿元,增长10.7%;餐饮业零售额28.75亿元,增长10.4%;制造业零售额5.22亿元,增长5.8%;其他行业零售额45.12亿元,增长4.3%。
城乡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59.71亿元,增长26.1%,其中消费品成交额115.85亿元,增长19.6%。
市场物价略有下降。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下降0.5%,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下降,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0.2%。
分品种看,家庭设备及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0.6%,食品类价格下降1.4%,居住价格下降1.6%,交通通讯工具价格下降2.5%,烟酒及用品价格下降3.4%,衣着类价格上涨0.1%,医疗保健与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9%。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1.6%,其中城市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农村商品零售价格下降2.3%。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1.7%。
【对外经济贸易】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8.67亿美元(含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6%。
其中,出口总额8.19亿美元,增长2.3%;进口总额10.48亿美元,增长9.1%。
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含天然气出口)7.22亿美元,增长2.6%;加工贸易出口9300万美元,增长5.2%。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3.56亿美元,增长18.7%。
本省产品出口4.97亿美元,增长7.6%。
海南主要出口国家(地区)有香港、日本、美国、韩国等,其中香港占38.1%,日本占12%,美国占11.7%,韩国占5.1%;主要出口产品有天然气、机电产品、水海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化肥、木及木制品,其中本省产品出口主要有天然气、水海产品、木制家具、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