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为

合集下载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当事人以以后客观上不确信的事实是不是发生作为决定法律行为的效劳产生和消灭的约款。

二、条件的分类一、延缓条件:法律行为只有在一个在以后是不是发生仍然不确信的事实发生的时候,才有效。

这种条件是延缓条件。

若是一个法律行为是附延缓条件的,那么预定的法律后果只有在条件发生以后才发生,而且只能在条件发生以后发生。

法律行为的生效取决于条件的成绩。

负担行为和处分行为都能够附延缓条件。

前者例如,甲情愿出租餐馆给乙,但是要求乙必需取得卫生许可证。

后者最典型的确实是所有权附条件的转移行为。

二、解除条件:法律行为预定的法律后果与法律行为的成立同时产生,可是当解除条件成绩的时候,失去该效劳。

也确实是法律行为的继续有效取决于条件的不成绩。

3、不真正条件:条件必需是针对以后的,而且其是不是成绩是不确信的。

若是不符合这一要求,就可能显现所谓的“不真正条件”。

不真正条件:若是两边当事人规定法律行为的有效性依托于一个此刻或过去就已经决定了的情形,只是因为那个情形在行为实施的时候,还不为当事人所知,那么那个地址不存在一个客观上不确信性和由此引发的法律行为效劳的不确信状态。

例如当事人在下午3点的时候约定,若是今天股指上升了超过1%,那么我就购买某个物品。

这时其实有关的事实是已经确信的,只是他还不明白罢了。

那么这种情形不属于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法律后果:附加了“不真正条件”的法律行为的后果,依照它应该依据的情形的显现与否来决定。

要么是有效,要么是无效。

4、纯粹的任意条件。

一个法律行为有效与否,纯粹取决于一方当事人后来的意愿,若是他情愿将此行为宣布为有效那么有有效,若是不肯意,那么不受到约束。

典型的例子确实是:实验品生意。

纯粹的任意条件究竟是不是是一个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其法律成效如何?一样以为是这种约定与法律行为的本质不吻合,因此是无效的。

若是一个人为其签定的合同设立的条件是,他事后要进一步表示是不是对该合同表示同意,即决定合同应该是有效仍是无效。

司法测试考点之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司法测试考点之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司法测试考点之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规定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所附条件的特点:(1)应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应是不确定的事实;(3)应是由行为人约定的事实;(4)应是合法的事实。

3、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种类:(1)按照条件对民事法律行为效力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附延缓条件和附解除条件;(2)按照某种客观事实的发生或不发生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附肯定条件和附否定条件;也称为附积极条件和附消极条件。

4、条件成就。

(1)条件成就是指构成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2)条件不成就就是指构成条件的内容事实确定的不实现;(3)条件成就与不成就的拟制,《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 期待权问题,对当事人行为有约束。

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期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一定期限的到来为其效力开始或终止原因的民事行为。

法律不允许对民事行为附加不能期限。

2、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延缓期限与解除期限;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

张真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纠纷案【案情介绍】王平与张真系朋友,1998年2月,张真因结婚需要钱,遂从王平处借款5000元。

张真结婚后宴请一些好友。

在宴席上,其他朋友对王平开玩笑讲:“都是哥们,这5000元还借什么,干脆给张真算了。

” 王平也随口讲“算了算了。

”张真遂笑着讲:“那我就不还了,算你送的。

”时隔数月后,王平因事需要钱,向张真催还债款。

张真对王平讲:“这钱你当着大家说过送我的,不用还了,现在怎么又向我要?” 王平向张真解释,那是他随口开玩笑。

张真表示,他是当真的。

王平多次催要无果,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张真归还借款。

试用所学民法理论分析应如何处理此案?(2)从生活惯例来说,当时条件下,朋友之间不会送高达5000元的贺礼,张真应明白王平的表示是开玩笑的,不是真实意思表示。

第十一章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第十一章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种类及意义
始期和终期 始期:以它的到来使法律发生效力的期限,它的作用在于 延缓行为效力的发生,所以它又叫延缓期限。 终期:以它到来使民事行为终止的期限,它的作用在于终 止或消灭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行为的效力,所以又叫 终止期限。 确定期限和不确定期限 确定期限;以一个确定的日期或时期的到来为期限。 不确定期限:以某一个将来一定发生,但其发生的时间还 不确定的期限。 连续期限和非连续期限 连续期限:依照自然历法计算的期限。 不确定期限:仅仅计算有效期限而不计算无效期限
主讲:范德章副教授 主讲:
附条件、 第十一章 附条件、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附条件的民事行为 附期限的民事责任
附条件的民事责任
概念及对条件的限制 种类 条件成就的效果
概念及对条件的限制
1、概念:设定一定的条件成就与否为决定效 力发生或取消无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2、对条件的限制 ①条件必须是将来发生的法律事实 ②条件必须是不确定的法律事实 ③条件必须是由当事人仪定的法律事实 ④条件必须合法 ⑤条件不得与行为的主要内容相矛盾
种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延缓条件和解除条件 ①延缓条件:也叫停止条件,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权利、 义务在所附条件成就时发生法律效力的条件。 解除条件:也叫消灭条件,指民事行为中所确定的权利、义 务所附条件成就时失去法律效力的条件。 2、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积极条件也叫肯定条件,指因某事的发生作为成就状态的条 件。 消极条件也叫否定条件,指因某事的不发生作为成就状态的 条件。
条件成就的效果
条件一旦成就就在当事人之间发生效力。 作为行为人不得以不正当行为来促成或阻止 条件的成就,否则将发生与行为人意愿相反 的法律后果。
附期限的民事责任种类
概念及特征 种类及意义 民事行为所附的期限与债务履行的期限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一节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四、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

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2.条件的特征:(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不能是法定的);(4)条件必须合法。

3.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

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2016AQ1)4.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诚实信用原则)(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1.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

2.附生效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至时生效。

附终止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例题1·2017年单选题】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既可以是人的行为,也可以是自然现象B.既可以是将来事实,也可以是过去事实C.既包括约定事实,也包括法定事实D.既可以是确定发生的事实,也可以是不确定发生的事实【答案】A【解析】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但必须是将来有可能发生、有可能不发生的事实。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不可以是过去事实;C选项错在条件不能是法定事实;D选项错在所附条件不能是确定发生的事实。

【例题2·2016年案例分析题(截取)】2014年3月5日,机床生产商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机床20台,每台20万元。

乙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欲向丙银行贷款400万元,并与甲公司约定:“仅在乙公司的400万元银行借款于2014年6月2日前到账时,机床买卖合同始生效。

”2014年4月2日,乙公司与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

直至6月16日,乙公司始获得丙银行发放的3个月短期贷款400万元。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2016司考民法讲义:附条件与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教育网为考生整理了司法考试名师讲义,希望能够给考生带来一些帮助。

祝大家学习愉快!一、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1)概念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是在意思表示当中附有决定该行为效力发生或者消灭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2)并非所有的民事法律行为都可以附条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A.条件与行为性质相违背的。

如《合同法》第99条第2款规定,法定抵销不得附条件。

B.条件违背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的。

如结婚、离婚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既可以是自然现象、事件,也可以是人的行为。

但它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是将来发生的事实。

(2)必须是将来不确定的事实。

——否则为期限(3)条件应当是双方当事人约定的。

民事行为中所附条件,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约定,并以意思表示的形式表现出来。

条件如果是法律规定的,如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生效条件,不属于此处所谓的“条件”。

(4)条件必须合法。

条件不得违反现行法律的规定。

(5)条件必须是决定整个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如果条件不是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而只是决定其他内容的,则不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题例】如甲与乙约定,甲父死亡之时,将房屋出租与乙。

双方的约定是否属于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所附条件的类型(1)延缓条件与解除条件。

A.延缓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发生,使法律行为只有当约定的事实出现时,才发生效力的条件。

延缓条件的作用在于使民事法律行为暂时不生效,因此,也称停止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附延缓条件后,法律行为的效力就获延缓或暂时停止,待所附条件出现时再发生效力。

易言之,如果所附条件最终未出现,该民事法律行为即确定地不生效。

上文举例中的劳动合同的条件,就属于延缓条件。

B.解除条件,是限制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存续,使已发生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条件实现时终止的条件。

20XX年民法辅导之附条件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法律行为详解-fashuo.doc

20XX年民法辅导之附条件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法律行为详解-fashuo.doc

附条件法律行为与附期限法律行为附条件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事由作为条件,以该条件的成就与否作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

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设立一定的期限,以该期限的到来决定民事法律行为效力产生或解除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者的区别: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条件具有或然性,即不确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是必定要到来的。

2)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具有意定性,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期限不具有意定性。

热点资12。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合同是双⽅当事⼈关于民事权利义务的约定,如果合同发⽣法律效⼒的,双⽅当事⼈的民事活动就会受到合同的约束。

合同是可以附条件或者附期限的。

那么,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呢?下⾯,店铺⼩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附条件的合同与附期限的合同区别有哪些附条件和附期限都属于法律⾏为的附款,是指当事⼈对于法律⾏为效果的发⽣或消灭所加的限制。

《民法通则》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为可以附条件”。

最⾼⼈民法院《关于贯彻若⼲问题的意见(试⾏)》第75条规定:“附条件的民事⾏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的,应当认为该民事⾏为⽆效”。

《合同法》第45条规定:“当事⼈对合同的效⼒可以约定附条件。

附⽣效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时⽣效。

附解除条件的合同,⾃条件成就时失效。

当事⼈为⾃⼰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合同法》第46条规定:“当事⼈对合同的效⼒可以约定附期限,附⽣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时⽣效。

附终⽌期限的合同,⾃期限届满时失效”。

所谓条件,是指当事⼈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

条件是法律⾏为的附款,条件是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条件是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事实为内容的附款。

这⾥的所谓附条件法律⾏为不同于附条件买卖,即买卖标的物所有权转移附条件。

条件,根据其决定法律⾏为为效⼒的发⽣或消灭的作⽤可分为停⽌条件和解除条件。

以条件事实的发⽣或不发⽣为标准可分为积极条件和消极条件。

条件的成就,是指作为条件内容的事实已经实现。

条件的成就是决定法律⾏为是否⽣效是否失效的问题,因此事关当事⼈的利益。

条件成就的效⼒,在于决定法律⾏为效⼒的发⽣或消灭。

期限,是指当事⼈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决定法律⾏为效⼒的附款,期限是法律⾏为的附款,是限制法律⾏为效⼒的附款,是以将来确定事实的到来为内容的附款。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双⽅当事⼈在签订合同前,可以在合同中附加⼀定的条件,这种合同就是附条件合同。

附条件的⽬的是约定出现⼀些特殊情况时双⽅怎样解除,那么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是怎样的?下⾯由店铺⼩编为读者进⾏相关知识的解答。

⼀、附条件合同与附期限合同如何区分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条件与期限尽管都是法律⾏为的附款,但两者还是有明显的区别,作为条件的附款必须是将来客观上不确定的事实,如果不属于将来或该事实是确定要发⽣的,则不能成为条件附款;⽽期限是以将来确定的事实的到来为客观的,如果不属于将来或不是确实的事实,则不能成为期限附款。

⼆、附条件合同的特点有哪些附条件合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点:1、所附条件是由双⽅当事⼈约定的,并且作为合同的⼀个条款列⼊合同中。

其与法定条件的最⼤区别就在于后者是由法律规定的,不由当事⼈的意思取舍并具有普遍约束⼒的条件。

因此,合同双⽅当事⼈不得以法定条件作为所附条件。

2.条件是将来可能发⽣的事实。

过去的、现存的事实或者将来必定发⽣的事实或者必定不能发⽣的事实不能作为所附条件。

此外,法律规定的事实也不能作为附条件,如⼦⼥继承⽗亲遗产要等到⽗亲死亡,就不能作为条件。

3.所附条件是当事⼈⽤来限制民法典律效⼒的附属意思表⽰。

它同当事⼈约定的所谓供货条件、付款条件是不同的,后者是合同⾃⾝内容的⼀部分,⽽附条件合同的所附条件只是合同的附属内容。

4.所附条件必须是合法的事实。

违法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如双⽅当事⼈不能约定某⼈杀死某⼈作为合同⽣效的条件。

所附条件可分为⽣效条件和解除条件。

⽣效条件是指使合同的效⼒发⽣或者不发⽣的条件。

在此条件出现之前,也即本条所说的条件成就之前,合同的效⼒处于不确定状态,当此条件出现后,即条件成就后,合同⽣效;当条件没有出现(或成就),合同也就不⽣效。

例如甲与⼄签订买卖合同,甲同意把房⼦卖给⼄,但是条件是要在甲调到外地⼯作过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果这群喜鹊一直不飞走,如何处理?
(2)如果乙把喜鹊赶跑了,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
(3)如果甲不知情的儿子拿起弹弓把喜鹊打跑,至7点再无喜鹊飞来,如何处理?
【答案】(1)条件成就,合同生效,乙应该买下甲的房子。(2)属于当事人为自己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应视为条件已成就,乙应该买下甲的房子。(3)由于甲的儿子并非合同当事人,也非为自己利益,又非不正当,即条件本不成就,乙无须购买甲的房子。
民事法律制度基础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行为
附条件法律行为的含义:
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以该条件的成就(或发生)或不成就(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不生效的根据。
所附条件的要求:
(1)是不确定(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的事实,不能是必定发生或必定不发生的事实。
(2)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为。
(3)可以是积极条件(发生),可以是消极条件(不发生)。
我们的租房合同就失效。
条件和期限的区别(★★)
■“条件”发生与否不确定,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期限”必然会到来,到来的时间有可能确定,可能不确定。
提示:切莫被表面的文字表述所迷惑,要看本质。
不要看到“当……时”的时间状语从句就认为是附期限;
不要看到“如果……”的条件状语从句就认为是附条件;
不是考语文,而是考常识。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以该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生效或解除的根据。
所附期限的要求:
所附期限可以是确定的日期,可以是不确定的日期。
所附期限的法律意义:
1.附生效期限的的法律行为
等到今年9月学校开学了,
我就把房子卖给您。
2.附解除期限的法律行为
等到今年9月学校开学了,
(4)是将来的事实,不能是过去的事实。
(5)是合法事实,不能是违法或违背道德的事实。
(6)是当事人任意选择的事实,不能是法定的事实。
判断下列事项,能否成为民事法律行为所附的条件:
所附条件的法律意义:
条件针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不是针对行为是否存在,也不是针对行为的内容。
1.附生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如果我儿子去外地读书,
我就把房子卖给你。
2.附失效条件的法律行为
如果我儿子回家乡工作,
我这房子就不卖了。
不当阻止或促成条件(条件拟制)
《合同法》规定:[1]当事人[2]为自己利益[3]不正当地
■[a]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
■[b]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
【司法考试经典案例】(喜鹊屋):乙素来迷信,跟甲说:“如果明天早上7点你家屋顶上来了喜鹊,我就出100万块钱买你的房子。”甲同意。乙回家后十分后悔。第二天早上7点差几分时,恰有期限 (时间确定)
9
待到山花烂漫时,…
是期限 (时间不确定)
【历年真题改编】(2017年判断题)陈某与李某约定,在李某结婚时,陈某将自己的一套房屋赠与李某。该赠与行为是附期限的法律行为。( )
【答案】错
【解析】李某未必结婚,所以该行为是附条件的行为。
互动练习 判断下列行为是否附条件/附期限
1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
不是条件(注定不发生的)
2
如果太阳从东边出来,…
不是条件(注定发生的)
3
如果明天下雨,…
是条件 (事件)
4
如果你考上大学,…
是条件 (行为)
5
隔壁小王结婚时,…
是条件
6
隔壁老王去世时,…
是期限 (时间不确定)
7
如果隔壁老王明天死掉,…
是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