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
世界各国名牌耳机厂商介绍大全

世界各国名牌耳机厂商介绍大全2008/9/17/16:05 来源:投影时代德国耳机品牌:森海塞尔成立于1945年的老牌耳机公司,已发展成一个国际性集团,主要生产耳机,话筒等产品。
耳机型号档次种类众多,曾制造出全世界最昂贵的静电耳机系统ORPHEUS,目前主要生产基地在中国,但高档型号仍在爱尔兰生产。
现在的主力型号包括HD650、HD600高档耳机(HD580已停产)、HD595、HD555等中档耳机,以及PX100、PX200折叠耳机,MX400、MX500、MX550耳塞等。
近年来为开发青年人市场推出了不少时尚运动型的产品。
国内代理:近年来国内代理商一直为锦艺公司。
厂家网址:拜亚动力历史最悠久的耳机公司,最早创立于1924年,创立者为动圈耳机的发明者。
多年来以话筒和耳机著称于音响界和专业圈内。
目前主力耳机型号包括高端的DT990、DT880、DT860,中端的DT770、DT660、DT440,低端的DT231及DTX系列(DTX700、800、900)等。
其中高端产品在德国制造,低端产品在台湾制造。
拜亚动力耳机总体来说声音清晰,直白,不美化,注重线条的清晰感,动态和清晰度在同级耳机中较好。
国内代理:中国代理为香港卓新集团。
厂家网址:MBQUART(歌德)该德国公司最初名为MB PEERLESS,后更名为MBQUART,近年为美国MAXXSONICS公司收购。
产品主要为喇叭,汽车音响,专业音响,包括耳机。
其耳机全部在德国本土制造,最高端为封闭式耳机QP450PRO,其下有QP400、QP250、QP240、QP220、QP200、QP160、QP805(专业用途)等。
目前即将推出的新品有低阻高档耳机QP435。
MBQUART耳机声音清淡,修饰少,解析力高,高频飘逸轻盈。
国内代理:北京安润公司。
厂家网址:/deULTRASONE(极致)德国公司,历史不长,专注于设计生产耳机产品。
曾经推出过超级昂贵的EDITION7限量版动圈耳机。
历史上25款经典音响设备排名

历史上25款经典音响设备排名一个音乐音响爱好者来说,没有Hi-Fi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声音变得扁平而没有生气,音乐再没有那种钩魂摄魄的感染力和令人全情投入的魔力,显然是不可接受的!Hi-Fi 音响产品的历史从上个世纪50~70年代的“黄金时期”直到现在,人们对于那些音响界的先驱们充满了感激之情。
正是他们这些Hi-Fi的忠实信徒们多年不懈的艰苦努力,才令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也让我们欣赏到了动人的音乐。
为了向这些音响先驱们及他们的杰出创新致敬,英国音响名刊《Hi-Fi Choise》选出了25款产品,这些产品在音响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动摇了当时陈旧的观念,并且也影响了后世的诸多同类产品。
第25位:Living Voice(现场之声)Air Partner(空气伴侣)音箱1992年推出,推出时定价14500英镑(约合人民币20万元)当输出功率不大的放大器逐渐流行起来之后,生产高灵敏度的音箱的需要就显得非常迫切(高灵敏度音箱是20世纪90年代音响界最重要的设计之一)。
通过借鉴专业音响领域的号角技术,Living Voice公司设计出了这款独特的音箱,目的在于在家庭中再现出现场的音乐氛围,而且它也的的确确地做到了这一点。
在没有听过这类号角式音箱的声音之前,很难在其他音箱中体会到那种音乐的能量感。
Air Partner音箱不同于当时的其他同类产品,它的声音富于动感和临场感,如果你喜欢在接近现场演出的音压下欣赏音乐,它绝不会令你失望。
第24位:Mark Levinson(马克·列文逊)ML-2双单声道功率放大器1977年推出,推出时定价每对2462英镑(约合人民币35000元)Mark Levinson这款放大器的推出将美国制造的高保真产品水准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单只重量达30kg的ML-2每声道仅有25W 的输出功率,但完全处于纯A类状态。
这意味着ML-2工作时要消耗约300W的能量,也意味着它工作时散发的热量非常大。
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详解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过程考核之调研报告报告题目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指导教师李春娟系别/班级 14产品设计一班姓名(学号) 1408121012声海(原名:森海塞尔),由弗里茨·森海塞尔博士于1945年创立的森海塞尔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
森海塞尔不断地引领着新的音频技术的潮流,研究开发中心在德国汉诺威。
它也是业界公认的无线电、红外声传输技术、听诊式耳机、航空通话耳机、多媒体传播、呼叫中心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的先驱。
六十多年来,Sennheiser 这个品牌一直是“顶级”的代名词,它跨越了声音录制、传输与复制等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定制服务的解决方案。
一、森海塞尔发展历程1、锋芒初露1912年,弗利兹•森海塞尔出生在德国柏林的卡尔霍尔斯特区。
青年时期喜爱植物,热衷园艺,同时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他选择了电子工程而非园艺设计。
他曾为著名的海因里希•赫兹振动研究所工作,当时这个研究所是电信工程师们一心向往的殿堂。
在那里许多高频工程和音响学方面的专家汇聚一堂。
毕业后,弗利兹•森海塞尔在海因里希•赫兹振动研究所正式工作,当时他只是一个助理,到了1938年,他就凭借努力擢升为高级工程师。
同年,他的老板沃伶博士应汉诺威大学的邀请去建立一个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弗利兹也随他一同前往。
1943年秋,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毁于战火之中。
1945年5月8日,德军投降,二战结束。
尽管环境并不稳定,但研究所还是慢慢地发展成为了一家公司,6月1日,“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正式成立,简称“Labor W”。
2、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第一批产品是7只精密的真空管电压表(即高阻抗电压表)。
弗利兹•森海塞尔带着他的这些工艺精湛测量精密的产品来到西门子公司寻求合作,西门子公司对这家新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满意,立刻撤消了他们在汉诺威的技术部,转而同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合作。
发烧友福利 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五大耳机品牌

发烧友福利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五大耳机品牌之前为吃货们盘点了零食,今天给发烧友们带来一波福利,耳机一直是发烧友们喜欢的东西,鹿豹座阿久刚好也有一定的研究,对于耳机品牌的敏感度还是十分大的,于是搜集了一下午资料为大家整理出了在国内影响最大的五大耳机品牌。
本文来源:鹿豹座一、铁三角铁三角于1962年起源于日本,耳机是铁三角的主营业务,其产品无论应用在大型音乐会、专业广播、录音室、公司、政府机构以至大礼堂等均有着出色的表现。
目前铁三角耳机已牢牢占据中国市场,网络关注度18.9%,为同行第一,无论是百元的低端耳机还是千元的中高端耳机的热论区,都能看到铁三角的产品出现。
二、森海塞尔森海塞尔又称声海,以创立者弗里茨的名字命名,与西门子公司颇有渊源,并且不断地引领着新的音频技术的潮流,公司在2007年7月25日向张靓颖颁发“亚洲地区唯一的声音大使”称号,更是加大了森海塞尔在中国的影响力,网络关注度15.5%。
高端耳机的活跃分子,热门HD800型号售价1万2,成为众多发烧友的必备前端。
三、飞利浦对比以上两大专业的品牌,鹿豹座阿久就觉得飞利浦就显得有些杂了,但这丝毫不影响飞利浦耳机的受欢迎程度,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以高性价比和欧式设计风格赢得了发烧友们的喜爱,网络关注度10.6%,紧随两大专业品牌之后,排名第三。
四、AKG这个全称可能有点俗,叫“爱科技”,很让人联想到“爱国者”等国内低端品牌(在发烧友眼中),但是千万不要质疑它的专业性。
AKG在专业音频领域最有名望的产品的确是专业耳机和话筒,总部在奥地利,AKG又被誉为音响界的“阿玛尼”,以大师级的工业技术以及深厚的音乐涵养享誉世界,在业内的评价十分高。
网络关注度10.5%,产品在精不在多,口碑没的说。
五、索尼索尼在电子产品领域的地位不可撼动,鹿豹座阿久也是索尼的信仰者之一,高呼“索尼大法好”,索尼手机的颓势并不影响它在HiFi领域的发挥,索尼耳机的卖点在于精致和所谓的黑科技。
森海塞尔耳机推荐,森海塞尔耳机哪款最值得买?不同型号测评

森海塞尔耳机推荐,森海塞尔耳机哪款最值得买?不同型号测评耳机HIFI界的四大神兽:森海塞尔(德国),AKG(奥地利),歌德(美国),拜亚动力(德国)。
大家好,我是胡迪,耳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场景都会用到,比如:上班路上,在图书馆学习,弹电钢琴等,除了像Airpods之外呢,还有哪些好的选择,这篇文章从音质,续航,降噪,防水,舒适度等方面,对市面上森海塞尔这个品牌几个讨论火热的型号做一个分析。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对自己选哪款耳机,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了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下森海塞尔吧,这个品牌,应该知道的人是最多的,身边用的人也比较多,说明她在耳机界的一个地位,算是耳机HIFI界销量最高的一个厂牌,其实,这个品牌对声音的认知:人声也是一个乐器,用她的耳机去听音乐的时候会发现,特别强调不同乐器,不同位置,带给人的一个主观的感受。
我个人觉得他是一个偏古典的品牌。
几十年近百年来积累的强大口碑和品牌影响力,与拜亚动力不同,森海塞尔对普通消费市场的把控和对新的耳机形态的尝试一直走的比较快,这也是为什么同样作为德国双雄之一,这家晚出生二十几年的品牌,在国内甚至全世界拥有更多的品牌知名度和更多的销量。
用一部经典的电影台词来概括森海塞尔的声音特点,那就是:高音甜,中音准,低音劲,一句话就是通透,相比拜亚动力的追求还原,更温和更细腻,适应更多音乐类型,这就是森海塞尔的声音特点。
我自己是在高中(2012年)的时候知道这个品牌的,当时家里有一个白色的森海塞尔入耳式耳机,很耐脏,线子摸着很舒服,后来就不知道哪里去了,当时觉得很漂亮,感觉其他品牌的都不一样,完全不知道这是一个1945年创立的全球领先耳机、话筒和无线传输系统制造商之一。
如今已经有77年的历史了。
下面来介绍几款不同价格的型号,森海塞尔CX80s(150元)入门有线耳机,佩戴稳固,质量不错的,比前几年苹果自带的有线耳机要更舒服,更降噪,质量也更好,更结实。
适合学生党我本科的时候还不怎么流行无线耳机,买过CX200,现在已经停产了,入耳式的降噪效果更好一点,就是比较容易沾耳朵里脏东西,所以不怎么愿意借给别人。
世界四大耳机品牌

总结以上就是关于耳机品牌的详细介绍,如果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到唯是官网了解。
Sennheiser(森海塞尔)
这个源自德国的品牌是高保真耳机领域里最有名望的,发烧友几乎尽人皆知,历史长达50多年。它的动圈式耳机以中档Super-aural型的400系列和高档Circum-aural型的500系列为主。其中顶级型号HD800是当今最佳动圈式耳机之一,HD580也是大名鼎鼎的经典设计,仅次于HD800,HD700,HD650和HD600。森海塞尔的总体声音风格是:透明、细腻、平衡,偏向冷色调,重播古典音乐声音极为准确,但播放低频成分较重的电子摇滚乐、舞曲时不太合拍,重播人声则略显冷漠。
AKG(爱科技公司),德文全称:(Akustische und Kino-Gerate Gesellschaft m.b.H)
是一家奥地利声乐设备制造商,主要产品包括麦克风、耳机、无线音频设备等。AKG在专业音频领域最有名望的产品是专业耳机和话筒。
美国歌德
Grado(歌德)美国最著名的耳机及唱头生产厂,以设计者Joe Grado的名字命名。产品系列从最便宜的SR40开始,直到SR325及旗舰RS1,均保持着极高素质。其中SR60和SR80两款是以“超值”闻名的热门产品,经常荣获各类音响大奖。总的来说,G rado是美国声风格的代表,速度快、力度足、音色温暖浓郁,和风格冷艳精确的森海塞尔恰成鲜明对比。Grado特别擅长摇滚乐、爵士乐、舞曲、人声等,播放古典音乐也很有魅力。老式的外型也是Grado的独有标记,有些型号看上去简直就是二战时期的产品。
无线话筒的技术发展

无线话筒的技术发展
一套完美的无线话筒,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给音响师的现场拾音提供了艺术创作的空间。
因此,在构成一个音响系统时,或多或少
地配置有无线话筒。
无线话筒的叫法有多种:无线传声器、无线咪、无线手持、无线耳麦、无线胸麦、无线麦克风系统等,一般是不会引起误解的。
无线话筒的历史并不长,也就一二十年的历史,但发展极为迅速。
八十年代,我们也很少见到。
产品不外乎纽曼、思雅等国际少数话筒厂家;在应用上,只在国外的大型演唱会上见到。
随着时间的推移,像铁三角、森海塞尔、舒
尔等品牌逐渐进入国内高档的音响系统中。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日趋广泛,无线话筒的技术、市场、应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价格也逐渐平易近人,各种品牌、各种类型的无线话筒层
出不穷。
尤其是这几年,国产无线话筒异军突起,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了半
壁江山。
在广东恩平甚至出现了生产无线话筒(话筒)的集散地。
相对说来,无线话筒比有线话筒在价格上昂贵一些,在技术上复杂一些,。
世界著名耳机品牌介绍

世界著名耳机品牌介绍欧洲三大品牌AKG:国内称“爱科技”。
奥地利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47年成立于维也纳。
AKG的耳机轻巧坚固舒适,声音流畅自然,中频优美迷人,声场开阔。
它的经典产品有在专业领域具有极高声望的K141系列、K240系列、K270系列,HIFI耳机K240、K501、K340、K1000,无线环绕声耳机HEARO999等。
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AKG耳机有K55、K66、K100、K240系列、K301、K401、K501、无线耳机HEARO系列。
网址:BEYERDYNAMIC:国内称“拜亚动力”或“拜尔动力”。
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1924年成立于柏林。
Beyerdynamic耳机坚固舒适,声音忠实严谨,温暖,细节清晰。
它的经典产品有世界上第一只动圈耳机DT48,专业耳机DT880、DT770、DT990、DT911,HIFI耳机DT831、DT931等。
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型号有DT880、DT990、DT931、DT831、DT531、DT431、DT331、DT231。
网址:/SENNHEISER:国内称“森海塞尔”。
德国著名的耳机话筒制造商,成立于1945年。
Sennheiser的传统风格是厚密开扬,忠实甜美而松弛的,近几年Sennheiser的产品风格开始转向清丽。
它的经典产品有专业耳机HD540、HD560、HD580、HD250、HD25,HIFI耳机HD414、HD475、HD565、HD600,静电耳机系统ORPHEUS等。
目前市场上值得推荐的Sennheiser耳机有HD580、HD590、HD600、HD25SP。
网址:美国两大耳机品牌GRADO: 国内称“歌德”。
GARDO是世界著名的HI-END耳机品牌,这是一家美国家族小厂,1955年成立于布鲁克林。
GARDO的外观简洁古朴,声音富有活力,中频艳丽透彻,低频强悍。
它的经典产品有HP1000、SR60、SR325、RS1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过程考核之调研报告报告题目森海塞尔品牌发展史课程名称工业设计史指导教师李春娟系别/班级 14产品设计一班姓名(学号) 1408121012声海(原名:森海塞尔),由弗里茨·森海塞尔博士于1945年创立的森海塞尔世界公认领先的专业话筒和耳机制造商。
森海塞尔不断地引领着新的音频技术的潮流,研究开发中心在德国汉诺威。
它也是业界公认的无线电、红外声传输技术、听诊式耳机、航空通话耳机、多媒体传播、呼叫中心耳机和头戴式耳机的先驱。
六十多年来,Sennheiser 这个品牌一直是“顶级”的代名词,它跨越了声音录制、传输与复制等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和定制服务的解决方案。
一、森海塞尔发展历程1、锋芒初露1912年,弗利兹•森海塞尔出生在德国柏林的卡尔霍尔斯特区。
青年时期喜爱植物,热衷园艺,同时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由于受当时整个德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他选择了电子工程而非园艺设计。
他曾为著名的海因里希•赫兹振动研究所工作,当时这个研究所是电信工程师们一心向往的殿堂。
在那里许多高频工程和音响学方面的专家汇聚一堂。
毕业后,弗利兹•森海塞尔在海因里希•赫兹振动研究所正式工作,当时他只是一个助理,到了1938年,他就凭借努力擢升为高级工程师。
同年,他的老板沃伶博士应汉诺威大学的邀请去建立一个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弗利兹也随他一同前往。
1943年秋,高频率工程和电子音响研究所毁于战火之中。
1945年5月8日,德军投降,二战结束。
尽管环境并不稳定,但研究所还是慢慢地发展成为了一家公司,6月1日,“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正式成立,简称“Labor W”。
2、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第一批产品是7只精密的真空管电压表(即高阻抗电压表)。
弗利兹•森海塞尔带着他的这些工艺精湛测量精密的产品来到西门子公司寻求合作,西门子公司对这家新公司的产品质量非常满意,立刻撤消了他们在汉诺威的技术部,转而同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合作。
他们不但要求森海塞尔扩大生产,向其提供更多的测量设备,而且提供资金帮助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完成订单生产。
就这样,通讯工程师转变成了生产复杂测量设备的技师,“电子巨人”西门子的东风使刚成立的实验室得以扬帆远航。
很快,德国的形势也变得较为乐观。
从大公司到小作坊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开工生产。
弗利兹•森海塞尔抓住了一次机会从而扩大了公司的生产范围,他们要制造一种新产品的麦克风。
由于弗利兹•森海塞尔曾在海因希里•赫兹振动研究所工作过,所以这位经理断定他在音响学方面一定很内行。
西门子急需一家麦克风供应商,原来那家奥地利供应商亨利无线电公司毁于战火,以不再生产麦克风了。
弗利兹•森海塞尔立刻接受了这个订单。
很快,他便拿到了一只HM1型动圈式麦克风的样品。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们所要做的就是按样品生产一模一样的麦克风。
由他们复制生产的麦克风就是我们所看到的DM1型号。
在生产的同时,工程人员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研究才能,学到了不少工程技术知识,提高了独立设计能力。
他们发现,在话筒振膜下面的小孔在生产过程中特别繁冗,于是他们尝试着适当加大了截面。
这样一来改变了声阻,麦克风的工作效果也受到了些影响。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们对麦克风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反复实验,1947年,他们自己研制的第一款麦克风DM2终于问世了,与笨重的DM1型截然不同,DM2型麦克风小巧精致,轻便结实。
1948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生产规模和销售网络不断扩大,其测量设备的生产种类也大大增加。
新产品包括:十进电阻箱、万用电压表、RLC电桥、阻抗试验器和一些小型发射器。
与此同时,森海塞尔的工程师们也都成了麦克风制造方面的专家。
1949年,实验室负责人格里斯博士研制出了新型麦克风DM3,历史上称它是“看不见的麦克风”。
如果拿它和同时代的那些笨重产品相比较,你就明白为什么它会被这么称呼了。
DM3型的转换器位于一根纤细的管子底端。
1950年,德国工业博览会在汉诺威举行,当地的一家报纸曾这样评论 DM3型麦克风:“艺术家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递给了广大听众,如今,这些普通的麦克风已经被一个铅笔般小巧的管子取得了。
”1949年,威尼伯斯特实验室的工程人员又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抑制反馈的降噪型麦克风DM4。
它能够有效得降低背景噪音,所以非常适合在声音嘈杂的环境中使用。
这款笨拙可爱的DM4型很快受到了市场宣传员和展台老板们的欢迎。
随着麦克风生产技术的发展,作为附件产品的单向和双向内部通讯系统也加入了生产行列。
从一开始,弗利兹•森海塞尔的宗旨就是要生产一流的产品并且永不满足。
他说:“我们总是不满足于现有的技术,总是想着改进和创新。
新产品的研制成功总能给我们带来成就感,这也是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的产品设计新颖,思路广泛,许多公司都会仿制我们的产品,不过我们总有一些更新的东西会领先他们一步。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工程人员的开发创新能力有力的保障了生产的发展。
1950年的“电子产品消费者博览会”上,该公司首次展出了他们的混响扩大器和前置扩大器。
同年,开始生产麦克风变压器。
1952年,公司研制出一种可调节的微型磁电换能器,比如可以用在助听器(HM11)或是录音机(HM21)上。
1953年,公司又推出了他的微型变压器。
除此之外,对麦克风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进行。
(德国货币改革以后,按照新货币的单词缩写,该公司也将麦克风的型号名称由DM 改为MD)。
1952年,一款经典的麦克风MD5在“德国工业博览会”上亮相。
继MD5之后,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又推出了MD21。
直到现在,这款麦克风仍在生产。
这款麦克风的特点是品质超群、结实耐用。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复杂,对麦克风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
威尼伯斯特的工程师们开始对麦克风技术做了更深一步的研究。
在1954年的工业博览会上,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发布了他的新产品MD81型麦克风。
1956年,改进型号MD82(绰号“远距离麦克风”)取得重大突破,并正式投产。
3、茁壮成长和稳步发展自建立以来,这家年轻的公司在发展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并且不断壮大。
1953年1月,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已有94名员工在辛勤工作,但有限的劳动力根本无法满足订单生产的需要。
1955年,公司就已经拥有了250名员工了。
公司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4幢木结构的房屋,分别用作发展部,麦克风生产车间,振膜生产车间以及仓库。
1952年,弗利兹•森海塞尔将属于房舍周围的草木去一并买了下来。
1955年公司成立10周年,第一批主体建筑破土动工。
12年后,威尼伯斯特实验室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扩充了他的生产范围,包括了大约100种产品和配件。
从超小型变压器到高精密度测量仪,从高质量的小型麦克风到混响扩大器,从标准型和专用型的麦克风到职员定位器,从功率放大器到便携式PA系统。
威尼伯斯特实验室为众多公司生产音频元件,几乎所有的录音机生产商包括德国企业“歌兰蒂”和“德律风根”都使用他们的动圈式麦克风。
1958年初,威尼伯斯特实验室正式改名为“森海塞尔电子公司”,这标示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
4、跨国公司,任重道远森海塞尔的产品销售在国内获得成功之后,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为了使森海塞尔的产品能够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供销关系在各个地区相继建立,到1958年,欧洲几乎每个国际都设有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的代表处,海外国家则设有代理经销商。
1962年,森海塞尔在索尔塔建立分厂,主要进行耳机,磁电换能器和变压器的生产。
1965年,又在波哥多夫建立第二家分厂。
仅仅经过20年的发展,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就成为德国麦克风专业生产领域里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
“森海塞尔”的名字开始进入专家们的视线。
尽管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生产各种各样的麦克风,它仍然向音频技术的其他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
继“爱乐”高保真立体声音响系统之后,森海塞尔于1968年推出了首支开放式立体声耳机HD414,此款耳机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技术性。
HD414型耳机的巨大成功使公司的销售业绩持续上升,1969年,森海塞尔品牌的产品销售额几乎赶上了工业销售额。
5、森海塞尔公司第二代掌帅人在森海塞尔的发展历史上,1982年5月9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这天是弗利兹•森海塞尔的70岁寿辰,也是在这一天,他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儿子约尔格•森海塞尔。
约尔格•森海塞尔采取商业专家的建议,第一次引入战略经营的思路,开始加强公司结构的现代化建设。
1987年,森海塞尔在波哥多夫生产基地的耳机生产突破一千万只,但是迫于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在逐渐萎缩,为此约尔格•森海塞尔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并于1990年,在爱尔兰图勒莫尔建成了新的工厂,并逐步完善生产设备,引进先进的生产理念。
正当森海塞尔公司蓬勃发展之时,另外一家在音频领域颇负盛名的公司—纽曼则陷入了重重困境,举步维艰。
在多次向纽曼公司伸出援助之手后,森海塞尔最终收购了该公司。
除了麦克风,纽曼的其他产品被迫停产。
为了挽救纽曼,约尔格•森海塞尔将纽曼的生产线从柏林迁到技术力量雄厚的森海塞尔总部威尼伯斯特,而研究开发和市场销售等部门继续留在柏林。
随着森海塞尔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约尔格•森海塞尔开始意识到分担责任才更利于公司的发展,由于不希望任何人参与他们的决策,森海塞尔还是保持了私人公司,只是将运作形式改为了封闭式公司的模式。
1996年5月23日,约尔格•森海塞尔将公司的日常管理事务交由两位总裁分别打理,而他自己则成为新成立的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主席,考虑整个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同年10月,约尔格•森海塞尔获得了“艾美奖”—这一美国电影产业界的最高奖,之后又荣获了美国电视产业界的最高荣誉。
为此,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很快加强了它同美国方面的关系,199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布班克建立研发中心。
并从1998年开始同当地大学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同年,“革命”生产线正式投产,利用新产品“革命”系列麦克风,森海塞尔电子公司开始向音乐产业市场进军。
森海塞尔电子公司的销售网络十分广泛,其贸易伙伴遍及全球。
自从约尔格•森海塞尔接掌公司以来,森海塞尔成立的众多子公司威这位音频巨人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约尔格•森海塞尔首先在邻国法兰西建立第一家子公司,他收购了法国销售合作商的消费电子产品部并于1988年10月成立森海塞尔法国公司。
1990年10月森海塞尔英国公司成立;1991年1月森海塞尔美国电子公司成立;同年5月和6月森海塞尔比荷卢公司以及森海塞尔加拿大公司也分别宣告成立;1992年成立sennheiser亚洲;1995年在荷兰开设sennheiser Nederland;同年在墨西哥成立sennheiser Mexico;1997年在德国成立sennheiser Vertrieb GmbH,Gemany;2002年在丹麦成立合营公司sennheiser Communications A/S,Denmark;2007年在印度设立sennheiser electronic India Pvt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