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竹笋病虫害防治秘诀
种植竹笋的管理技术

一、选种与整地造林1. 选择竹种:种植竹笋时,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的品种。
如大头典竹和八渡笋竹,前者出笋早,后者品质优,笋重且销售好。
2. 整地造林:根据竹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株行距,一般为3米×4米或4米×4米,每亩栽植56株或42株。
整地时,挖长明坎,坎长、宽、深为1米×0.3米×0.3米。
使用根苗造林,即上年留生的成竹苗或一年生实生苗。
合格根苗应带根带芽眼,烟斗完好。
栽植时,使竹苗烟斗扣在坎底,苗杆埋入坎泥中,苗杆节眼向两边,尾苗留5-10厘米露在坎面上。
这种种法有利于竹苗保湿成活。
二、抚育管理1. 抚育:抚育一年2-3次,及时抚育对竹笋生长至关重要。
在新竹长出后的下半年进行扩坎,以利于竹笋生长。
2. 施肥:竹笋生长期间,6-8月份施复合肥0.5斤/株。
第二年在春节前后追肥,每株施复合肥1斤。
施肥时应注意,出笋季节不主张追肥,以免竹笋久放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1. 围牛保苗:竹子最忌在未生好新根之前被牛碰松竹苗,因此,在竹笋生长期间,要采取围牛保苗措施,确保竹苗成活。
2.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竹笋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可使用生物农药或低毒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四、收获与销售1. 收获:竹笋收获时间一般在五一节前后,5-6月为高峰期,8-9月出笋渐少,国庆节前后结束。
2. 销售:竹笋品质优良,市场需求稳定。
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收获时间,提高经济效益。
五、总结种植竹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农业活动,掌握科学的管理技术是提高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通过选种、整地造林、抚育管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管理,可实现竹笋的优质高产。
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合理安排收获时间,提高竹笋的经济效益。
竹笋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竹笋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竹笋虫养殖是一种日益受欢迎的养殖方法,对于想要尝试新鲜美味的竹笋虫的朋友们来说,掌握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
本文从竹笋虫的品种选择、饲养环境、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竹笋虫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达到成功养殖竹笋虫的目的。
正文:一、选择适合的竹笋虫品种养殖竹笋虫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品种。
常见的竹笋虫品种包括中华竹笋虫、重片竹笋虫等。
在选择种苗时,要注意选取健康、壮实的个体,并了解其生长特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搭建合适的饲养环境竹笋虫对饲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
首先要选择干净、透光适宜的饲养场所。
竹笋虫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
同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并避免暴晒或过度湿润的环境。
三、科学配制饲料竹笋虫的主要食物是竹叶、竹皮和浸熟的竹饼等。
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蛋白粉、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能够提高竹笋虫的养殖效益。
在配制饲料时,应注意饲料的新鲜度,避免使用霉变或变质的饲料。
四、定期清理和消毒竹笋虫养殖过程中,定期清理养殖环境和饲料容器非常重要。
清理废料和残饲,防止霉菌滋生和病虫害的传播。
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使用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剂对饲养环境进行喷洒或浸泡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发生。
五、疾病防治在竹笋虫养殖的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包括感染菌病、寄生虫感染和营养不良等。
预防疾病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和干燥;二是选择健康的种苗;三是配制营养均衡的饲料;四是适时进行疫情检测,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六、合理管理和科学饲养养殖竹笋虫除了要重视每个环节的细节,还需要合理管理和科学饲养。
养殖者应经常观察竹笋虫的生长状态和行为特点,及时调整饮食和饲养密度。
在饲养过程中,不宜过度喂养,避免造成浪费和虫子的反胃。
七、市场前景及经济效益竹笋虫由于其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而深受人们喜爱,目前市场需求较大。
合理规模的竹笋虫养殖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竹笋的种植高产方法介绍

竹笋的种植高产方法介绍
想必大家在农村都见过竹笋,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美味佳肴,竹笋的幼芽用来炒着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香质脆,颇受消费者的喜爱,那么要种植出高产的竹笋,应该掌握哪些方法呢?接下来一起去看看吧!
1、选地建园、适时栽植
一般选择肥沃排水较好的山坡地作为园地种植,立春之后栽植,容易成活,在品种上应选择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的。
在栽植前,需要将有机肥施入定植穴中,填埋土壤,然后移栽母竹,注意浅栽,降低密集程度,分层压实,浇好定根水。
2、松土除草、合理施肥
松土除草,一般每年要进行两次,第一次在刚长叶时,将杂草放入松土,增加土壤肥力。
第二次在催芽肥时进行,林地上铺上杂草,增加地温,减少养分流失。
为了提高竹笋生长速度,就要注意科学施肥,每年至少三次。
一般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生长季节施好速效化肥,疏松林地表层,改善物理性能,能够快速提供竹笋生长速度。
3、护笋养殖、适时钩梢
护笋是种植竹笋的关键,第一年长出的笋尽量多留,第二、三年只留发育较好的笋以便成竹,及时挖去发育不好的笋,剪去先梢,钩梢适应保留15-17盘枝叶,钩梢有利于减少风雪的危害,促进竹鞭和笋的生长。
4、地面覆盖、增温保湿
当竹笋进入到丰产期后,覆盖一层地膜或使用稻草、竹叶等覆盖,以提高地温,这样可以起到促进竹笋生长的作用,从而提高竹笋的产量。
5、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要加强竹笋的肥水管理,提高竹林抗性,并浅翻耕地,及时挖退笋除虫。
如果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杀虫灯。
综上所述,如果大家想要种植出高产的竹笋,就要多学习专业的竹笋种植方法,避免竹笋受到虫害,造成减产,如果大家对于种植竹笋有什么疑问,欢迎留言咨询。
重庆万州引种笋用竹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虫 、 壳 虫在 竹 枝 、 叶 上 分 泌 的 高 含 糖 味 甜 的 黏 液 引 蚧 竹
起 的 , 治应 重 点 放 在 清 除 蚜 虫 和 蚧 壳 虫 上 , 病 源 地 防 在
施 粉 脂 合 剂 1 ~2 2 0倍稀 释液 , 治虫 效 果 可 达 9 以上 。 5
参 考 文 献
株 。为 害 严 重 时 , 竹螟 可将 整 丛 竹 的竹 叶食 尽 , 重 影 严
响笋竹生长和当年出笋量。
倍液 , 防治 效 果 可 达 8 以上 。二 是 在 山竹 缘 蝽 越 冬 5 后 , 用 上 笋 集 中 补 充 营 养 的 有 利 时 机 , 用 人 T 捕 利 采
竹 绒 野 螟 在 万 州 , 发 生 1代 , 3龄 幼 虫越 冬 。 1年 以 翌 年 4月 底 老 熟 幼 虫 化 蛹 , 中 、 旬 成 虫 羽 化 , 5月 下 5月
旬 为 出土 盛 期 ; 竹 象 , 足 大 竹 象 , 虫 危 害 期 为 6 大 长 幼 月 中旬 至 1 O月 中 旬 ; 字 竹 象 幼 虫 危 害 期 较 短 , 5 一 为 月 中旬 至 6月 上旬 。三种 竹 象 , 成 虫 交 尾 产 卵 前 , 在 都
注 :/ 自然 分 布 。十 少 量 发 生 , 害 很 轻 , 影 响 生 长 。十 十 - . 为 不 中度 为 害 , 响生 长 及 出 笋 。 + + + 重 度 为 害 , 重 影 响 出 笋 及 生 影 严 长发育。
课题 , 发表 论 文 1 O余 篇 ; i: uc @ 1 3 c r 。 E malh l8 6 . o n
39
林 中捕食 转苞 幼 虫 的特点 , 降低虫 口密 度 。 来
3 2 竹 象类 .
竹笋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竹笋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竹笋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其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竹笋养殖过程中,合理选材和科学管理是确保竹笋生长和品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竹笋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成功种植出高品质的竹笋。
正文:一、选材竹笋种植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竹材。
优质的竹材有着直径较大、生长健壮、外观完好无损等特点。
当选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竹刺的密度:选材时应注意竹刺的密度,竹刺越密表示这株竹子生长得越好。
2. 竹木的直径:直径较大的竹木意味着产笋量较高,竹笋尺寸也更大。
3. 竹材的储存:选购竹材后,应注意将其储存在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的环境中,避免受潮和变质。
二、养殖方法竹笋的养殖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条件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常见的两种竹笋养殖方法:1. 土壤培育法土壤培育法是一种传统的竹笋养殖方法,适合于土地条件较好并且水源丰富的地区。
具体步骤如下:(1) 土壤准备:选择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土壤,清除杂草和病虫害。
(2) 培育竹茎:将合适的竹材埋入土壤中,留出一小部分露在土面上。
定期给予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肥料。
(3) 竹笋的采收:约需4-6个月,竹笋可长成采摘大小,此时即可采摘。
2. 岩棚培育法岩棚培育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特殊、土地资源匮乏的地区。
与土壤培育法相比,岩棚培育法更加灵活和节省土地。
操作步骤如下:(1) 岩棚准备:选择连通空气的岩洞或岩石缝隙,或人工建造岩棚,定期进行通风。
(2) 竹笋培育:将竹材栽种在岩棚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
对土质可以进行特殊处理。
(3) 竹笋采收:根据竹笋的生长情况,在适当时间采摘。
三、注意事项在竹笋养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竹笋的健康生长:1. 环境条件:竹笋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15-30°C,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上。
同时,光照也是竹笋生长的重要因素,应保证充足的光照。
2. 水分管理:竹笋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对于水分的需求并不一致。
笋子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笋子虫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笋子虫,又名毛竹虫,是毛竹的主要危害害虫之一。
为了有效控制笋子虫的数量,保护毛竹的生长,笋子虫的养殖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笋子虫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供参考。
正文:一、笋子虫的生活习性笋子虫是毛竹(Bambusaracemosa)的主要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虫类。
笋子虫幼体由毛虫发育成熟后变为蛹,成虫呈暗棕色,寿命仅有4-5天。
笋子虫以竹笋为食,特别喜欢嫩竹笋的切削面,导致虫穴呈锐角,严重时会导致竹笋死亡。
二、笋子虫养殖方法1. 筛选青虫:根据患竹的密度和毛竹品种的不同,筛选相应数量的青虫。
2. 构建“虫场”:选择一个通风条件好、阳光充足、出竹期的毛竹地种植基地,作为虫场。
3. 准备充足的竹笋:在虫场准备好一定数量的竹笋,用来喂养笋子虫。
务必选择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竹笋,以确保笋子虫的健康生长。
4. 组织笋子虫培育:将选出的青虫放入虫箱中,在竹笋上进行人工饲养,每天按需喂食竹笋。
5. 提供充足的施肥营养:通过合理的施肥措施,提高毛竹竹笋的品质和数量,为笋子虫提供充足的食物。
6. 清理废弃物:定期清理虫场中的垃圾和废弃物,防止其成为病虫害源。
三、笋子虫养殖的注意事项1. 选择健康竹林:选择生长健康、没有病虫害的毛竹林进行养殖,以确保笋子虫的养殖成功率。
2. 实施科学管理:致力于毛竹林的科学管理,包括适时修剪竹枝、除草、调整竹丛密度等,提高竹笋质量。
3. 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定期巡查竹丛,发现诸如蜗牛、天牛等害虫,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以免影响笋子虫的正常生长。
4. 喂食适量:在养殖过程中,适量喂食竹笋,避免过度和不足。
过度喂食会导致竹笋消耗过多,影响毛竹生长;而喂食不足则会影响笋子虫的生命和繁殖。
5. 维持合理环境:保持虫场环境的湿度适宜,通风良好,温度适中。
夏季高温时要进行降温措施,以保持笋子虫的正常生长。
6. 加强预防措施:及时清除破败的罗网和土墙,防止其成为其他害虫的温床。
竹笋虫养殖技术

竹笋虫养殖技术一、引言竹笋虫是一种常见的饲料昆虫,其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家禽、家畜等动物的重要饲料。
竹笋虫养殖技术也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竹笋虫养殖技术。
二、竹笋虫基本情况1. 竹笋虫的生长环境竹笋虫主要生长在森林中,喜欢阴凉潮湿的环境,温度适宜范围为20℃-28℃。
2. 竹笋虫的特点竹笋虫是一种小型昆虫,体长约3-5毫米,身体呈圆柱形,颜色为暗褐色。
其幼虫期为15-20天,成虫期为7-10天。
三、竹笋虫养殖技术1. 环境准备首先需要选择一个阴凉潮湿、通风良好、无害昆虫侵入的场所作为养殖场地。
建议使用塑料箱或木箱作为竹笋虫的养殖箱,箱子内部需要铺设一层湿木屑或纸张作为虫卵的孵化基质。
2. 虫卵孵化将竹笋虫的虫卵撒在湿木屑或纸张上,放置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约3-5天后即可孵化出幼虫。
3. 幼虫喂养幼虫期需要注意饲料的摆放和更换,建议使用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饲料作为主要食物。
同时还需要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可通过喷水等方式进行调节。
4. 成虫繁殖成虫期需要注意繁殖环境的准备和维护。
建议使用竹片或者木片作为产卵基质,并在其上面喷洒适量的水分。
成虫繁殖期一般持续7-10天左右。
5. 病害防治竹笋虫养殖过程中需要注意病害防治。
常见的病害有霉菌、细菌等,可使用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四、竹笋虫收获和利用1. 竹笋虫的收获竹笋虫的收获一般在成虫期结束后进行,可通过将产卵基质取出进行筛选或者直接取出成虫。
2. 竹笋虫的利用竹笋虫主要用作饲料,可以喂养家禽、家畜等动物。
同时也可以作为人类食用的昆虫蛋白来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五、总结竹笋虫养殖技术需要注意环境准备、饲料摆放、繁殖环境维护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可以提高竹笋虫的产量和品质,并为家禽、家畜等动物提供优质饲料。
同时也可以探索竹笋虫在人类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南方竹笋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研究与探讨

南方竹笋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研究与探讨南方竹笋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
针对南方竹笋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技术进行研究与探讨,对提高南方竹笋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南方竹笋主要病虫害的识别1. 竹笋斑病竹笋斑病是南方竹笋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症状为竹笋表面出现发黄、褐色圆形斑点,严重时斑点扩大蔓延,形成大片枯死。
病原菌主要是禾本科植物病原真菌,主要传播途径为土壤和种子传播。
2. 竹笋腐败病竹笋腐败病是由多种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是竹笋发生软腐、变色、发臭,严重时整根竹笋腐烂。
该病害主要通过机械伤害和气温湿度适宜时传播。
3. 竹笋黑斑病竹笋黑斑病是由黑斑霉(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状是竹笋表面出现黑色环形斑点,严重时整根竹笋变黑,质地变软。
病原菌主要通过气溶孢子和种子传播。
4. 竹笋象甲竹笋象甲是南方竹笋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竹笋地下幼芽和地上嫩叶,造成叶片死亡和减产。
成虫主要通过越冬的方式传播病害。
1. 生物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技术对南方竹笋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一种环保、高效的防治方法。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利用昆虫和真菌等天敌,如放射孢子菌、拟青霉素等。
2. 农药防治在南方竹笋病虫害的防治中,农药防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选择合适的农药,并遵守使用规范,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
农药的使用要注意环保和安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3. 土壤消毒竹笋斑病和竹笋腐败病等病害是通过土壤传播的,因此进行土壤消毒是防治这些病害的有效方式之一。
土壤消毒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或者高温消毒的方式,彻底清除土壤中的病原菌。
4. 科学种植管理科学的种植管理对于防治南方竹笋病虫害有着重要的作用。
包括合理的施肥、合理的密植和间套种植,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5. 引进抗病虫品种在南方竹笋的栽培中,引进抗病虫品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途径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植竹笋病虫害防治秘诀
1、虫害防治:竹笋主要虫害是蚜虫和蛀竹虫,蚜虫每年发生十几代,且世代重叠,7-9月为盛产期,常群集于嫩叶背面吸食液汁,且易引起煤烟病。
防治上采用挑治的办法,发生虫害竹园一般每年防治3-4次,即清明前,小暑至大暑,冬至前后各施一次药,如8-9月遇高温干旱天气需多施一次药。
药剂可用护树将军在竹身离地面第3至4竹节处涂一圈即可。
蛀竹虫较少发生,如有也按以上方法处理或人工捕捉。
2、病害防治:甜竹笋常见病害有煤烟病、锈病、叶枯病等,防治办法:(1)控制竹林透光通风状况,竹冠过度交叉重叠的应适当疏伐,保留恰当母竹株数。
(2)在4-6月发病初期感病枝叶砍下烧掉。
(3)全面喷射新高脂膜配合针对性药剂进行喷施防治,可屏蔽害虫嗅觉,抑制病菌复制,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升农药效果。
(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