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合集下载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一、引言中国拥有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引以为傲并继承发扬。

经典诵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诵读经典,可以感受古代智慧的熏陶,领悟道德真理,以及培养自我修养。

本文将介绍中华传统文化的几部经典,分别是《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二、《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这部书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诵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孔子的教诲,悟道德伦理,塑造正确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一段《论语》的摘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段话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应该持之以恒,而且应该乐在其中。

同时,也指出了交流和待人接物的重要性,不但要与朋友保持亲密的联系,也要待人以真诚和宽容的态度。

三、《大学》《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是儒家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关于教育和修身的思想。

通过诵读《大学》,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教育观念和人格修养的重要性。

以下是《大学》中的一段名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句话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强调了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追求卓越的境界。

只有通过修养自我,明辨是非,才能达到至善的境地。

四、《中庸》《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探讨的是人与道的关系。

它强调了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保持稳定和中立,不偏不激,不过分追求,不偏不倚。

以下是《中庸》中的名言: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保持中庸之道是一种德行,而人民的质朴和友善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五、《孟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它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提倡仁爱和有道德的行为。

以下是《孟子》中的一段名言:人之性也,非善恶之能也,道之所息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性本善,只有遵循道德准则,才能实现自我修养和社会和谐。

结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修养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方村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学校自从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坚定不移地抓好这项工作。

本学期,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

同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

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全课程教育网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1、明确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

本学期,我校根据上级的安排,利用每天上午上课前10分钟和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有专人检查,确保诵读时间。

3、开展活动,坚持小型多样。

本学期,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组织班级诵读比赛,及时评价;每周让学生和教师硬笔书法练习诵读名句,选出了优秀的作品在报栏中进行展示;所有班级还将诵读内容与学科课程相融合,教师们精心设计了许多活泼有趣的活动形式,利用下午大课间引领孩子们在玩乐中诵读经典,从读的时间、读的形式、读的方法都进行了有效的尝试,真正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在读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形态美、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祖国悠久文化,收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内容一、概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经典诵读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诵读内容,旨在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孟子《离娄上》孟子是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娄上》是《孟子》中的一篇篇章,是关于孟子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达。

孟子认为,人不仅要有理想和追求,还要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在《离娄上》中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若以重者行,生于险地可也;若以轻者行,虽危如累卵。

”这段话表达了孟子对人生的理解和对困难的态度。

他认为,人生有时会遇到重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克服困难不是不可能的。

三、《诗经》中的《卫风·木瓜》《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瑰宝,它记录了早期中国社会的风俗民情和历史事件。

其中的《卫风·木瓜》是一首民歌,歌颂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的美德和聪明才智。

《卫风·木瓜》的开头是:“彼棘其皇,芾其封。

将冯将冯,汝其嫱。

”这些文字描绘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子。

整首歌歌颂了女性的智慧和美丽,表达了人们对女性的赞美和敬意。

通过诵读《卫风·木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女性的地位和社会角色,同时也可以欣赏到古代中国音乐的美妙。

四、百家姓《百家姓》是中国的一本古籍,记录了中国最常见的一百个姓氏。

这本书起源于南宋时期,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百家姓》中的内容简洁明了,诵读起来极为方便。

通过诵读《百家姓》,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和历史渊源。

这本书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的一部分,很多家长会要求孩子背诵《百家姓》以了解家族历史和传承家风。

五、论语中的《学而篇》《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其中的《学而篇》是《论语》中的一篇,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入门篇章。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作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作品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具有深远历史影响、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审美价值的国学经典,这些经典包括古代诗、词、曲、文、经、史等。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许多学校和教育机构都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以下是几篇有代表性的经典诵读作品的介绍:1.《三字经》《三字经》是一部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启蒙读物之一,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之作。

此书以三字一句的形式编写,包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等脍炙人口的句子,通过讲述历史故事、道德伦理等内容,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道理。

诵读《三字经》能够让孩子们快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历史和道德规范。

2.《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汇编。

这部经典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涉及了许多关于人生、道德、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想。

通过诵读《论语》,孩子们可以深入理解儒家的哲学思想,从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3.《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誉为“百科全书”。

这部经典以简洁、优美的语言阐述了道家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下为公”等。

通过诵读《道德经》,孩子们可以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和宇宙的奥秘,从而培养自己的哲学思维和审美能力。

4.《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这部经典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诗歌,通过表达爱情、思乡、自然等主题,表达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通过诵读《诗经》,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5.《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经典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之一。

这部经典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涉及了战争的本质、战略和战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诵读《孙子兵法》,孩子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从而培养自己的军事素养和领导能力。

以上是几部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通过诵读这些经典,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毛泽东写 六年级之前学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毛泽东写 六年级之前学的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毛泽东写六年级之前学的1、《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2、《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3、《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5、《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6、《念奴娇井冈山》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

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

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

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

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

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

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7、《七绝五云山》五云山上五云飞,远接群峰近拂堤。

若问杭州何处好,此中听得野莺啼。

8、《七绝莫干山》翻身复进七人房,回首峰峦入莽苍。

四十八盘才走过,风驰又已到钱塘9、《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枯木朽株齐努力。

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

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3到6分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3到6分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篇目3到6分钟1、木兰辞(《乐府诗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明月皎夜光(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翻。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3、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行行重行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5、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1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huán)。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4汴河怀古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5少年行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6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石头城》【唐】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1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2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1水仙子 .自足杨朝英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

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1学弈《孟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中华经典诵读文章]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文章]中华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诵读文章]中华经典诵读中华经典诵读篇(1):2022诵读经典传统美德范文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也许就是道德的宗旨吧!有些人每天都在说一定要有道德不能贪赃枉法,要实现"三个代表"思想,可虽说是这么说,但实际做到的有几的人呢今天我听到一条新闻:一个反腐败分子8年打倒一名腐败官员.8年啊!整整8年才打倒一名腐败官员,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甚至妻离子散.只为人民服务,在采访他的时候他说:"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以身作则,为人民服务,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便是反腐败与腐败之间的道德差距.就象莎士比亚说的:"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下我们只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是等于没有一样.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以儒家为主,以孔孟为代表的道德.人自我完善的过程是:自我--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中国的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浩然正气的爱国精神,爱人孝顺的人道精神,学而时习的治学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经世致用的求实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洁身自好的廉洁精神,物物相依的群体精神,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和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作为炎黄子孙,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中国这条巨龙腾飞在世界的天空,我们会让全世界仰望!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永远的清明”经典诵读会报道 5月23日下午,以“永远的清明”为主题的诗文诵读活动在我校报告厅举行。

来自各班的百余位选手经过一层层选拔,通过一次次训练,为全校师生奉献出一场精彩的表演,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中,从诵读篇目的选择到背景音画的选用,从诵读情境的创设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无一不展示着师生们的精心准备和匠心独运。

表演中,老师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或浅吟低唱、或激情演绎,淋漓尽致地诠释了自己对诵读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赢得了台下师生的阵阵掌声;而学生们更是不逞多让,他们用炽热的情感,铿锵的节奏,优美的声音,传递着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无限热爱,展现了金中实小追求卓越的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观沧海
【三国】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赠从弟
【三国】刘祯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送梁六自洞庭山
【唐】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题菊花
【唐】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横江词
【唐】李白
横江馆前津吏迎,向余东指海云生。

“郎今欲渡缘何事?如此风波不可行!”
子夜吴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蜀相
【唐】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