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卒中

合集下载

青卒中常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青卒中常见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4肌纤维发育不良(FMD)本病的病理特征 为血管的发育异常,是一种先天性中胚层 疾病,多见于女性患者血管平滑肌和纤维 细胞变性,动脉呈节段性狭窄和扩张,狭 窄部分动脉内膜和外膜下的纤维增生,扩 张部分则肌肉变薄或消失,弹力纤维断裂, 易并发动脉瘤。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2烟雾病: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是 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 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穿通 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 脑血管病,机制尚不明确,部分病例为先天 性,有些具有家族史,也可能是多种后天 性炎症、外伤等因素引起。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3高黏血症:各种原因导致的高黏血症都有可能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如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蛋白质血症(骨髓
瘤、Waldenstrom病、冷球蛋白血症)等。 罕见的心源性栓子?
本病为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主动脉及其主干分支的慢性进行性炎症疾病,受累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可造成心、肺、脑、脊髓、肾、消 化系统以及周围组织和器官的损害。
偏头痛型卒中好发于年轻女性,青年人患偏头痛时合并脑梗死,其原因可能与血管痉挛或伴有血小板增多的高凝状态有关,青年卒中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夹层动脉瘤 烟雾病 Takayasus动脉炎 纤维肌肉发育不良 感染性血管病炎 遗传性疾病
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
2.1夹层动脉瘤:为头颈部血管内血液穿透 至血管内膜下继发血肿并沿血管长轴在血 管壁间纵向扩展一段距离而形成。常伴有 血管内膜的撕裂。文献报道本病在35岁以下 卒中患者中占26%,引起颈部血管夹层动脉 瘤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
卒中常见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
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青 年卒中患者,脑动脉造影示动脉近端有不同类型 和程度的斑块,可以认为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 这与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 糖尿病、肥胖、吸烟,从事紧张的工作以及进食 高热量饮食有关。Kitter SJ等对428例首发青年卒 中患者病因研究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占3.8%, 常为颈动脉或基底动脉狭窄,因而指出动脉粥样 硬化是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最主要原因。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疗
青年卒中的诊断与治 疗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青年卒中概述 • 临床表现与分型 • 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应用 • 治疗方案制定与调整策略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管理与教育支持
01
青年卒中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18-50岁之间发生的脑卒中,包括 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优势
MRI对于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同时,MRI还可 以进行多种功能成像,如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等,有 助于评估卒中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DSA检查技术及其适应症
DSA检查技术
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即数字减影血管 造影,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处理将造影前后的影像相减,仅留 下血管影像的技术。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脑部血管的形态、 分布和血流情况。
定期随访和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详细的随访计划,通过电话 、门诊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康 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
题。
效果评价标准
制定明确的效果评价标准,包括神 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改善程 度等,以便科学评估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为患者提 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高凝状态、静脉损伤等。
尿路感染
患者因排尿障碍或长期留置尿管,易 引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尿管留 置时间、个人卫生习惯等。
褥疮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 久,导致缺血、坏死而形成褥疮。危 险因素包括营养不良、皮肤潮湿等。
预防措施建议
加强呼吸道管理
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 ,促进痰液排出,保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青年脑卒中病因及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青年脑卒中是指发生在18-45岁之间的脑血管疾病,这一疾病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关于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我们来看一下青年脑卒中的病因。

一般来说,脑卒中是由于脑血管病变或血管破裂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而发生的。

而青年脑卒中与老年脑卒中在病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青年人患脑卒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

青年人的生活压力大,工作繁忙、学业繁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精神压力过大,从而加重脑卒中的风险。

我们来了解一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研究进展。

脑卒中对患者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

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往往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身体上,脑卒中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言语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心理上,脑卒中患者常常感到自卑、焦虑、抑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

我们需要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帮助他们从心理上得到支持和疏导。

目前的研究表明,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困扰、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压力。

具体来说,青年脑卒中患者常常因为肢体功能障碍而感到自卑和失落,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康复治疗,从而导致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

他们也面临着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需要承受更多的心理困扰和痛苦。

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针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干预措施。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

社会各界也应该增加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的关爱和支持,为他们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环境。

青年卒中 科普文章

青年卒中 科普文章

青年卒中科普文章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人群发生的卒中。

尽管青年卒中在全部卒中病例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因此,了解和预防青年卒中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青年卒中?青年卒中是指年龄在18-45岁之间的人群发生的卒中。

尽管青年卒中在全部卒中病例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

因此,了解和预防青年卒中至关重要。

二、青年卒中的病因青年卒中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2. 脑血管畸形: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先天性的脑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血管破裂或堵塞,进而引发卒中。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4. 心脏病:各种心脏疾病都可能引发卒中,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5. 血液系统疾病:如红细胞增多症、凝血障碍等,也可能导致青年卒中的发生。

6. 药物滥用:如吸毒、滥用药物等行为,可能导致血管损伤或血液异常,进而引发青年卒中。

三、青年卒中的预防预防青年卒中的发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健康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有助于降低血压、控制体重、改善血液循环等。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3. 控制体重:肥胖会增加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因此保持健康体重对于预防青年卒中至关重要。

建议BMI控制在之间。

4. 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都是导致卒中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青年卒中的重要措施。

建议戒烟并限制饮酒量,男性每天不超过两个标准饮品,女性每天不超过一个标准饮品。

5. 控制血压:高血压是导致青年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定期监测和控制血压非常重要。

认识青年卒中

认识青年卒中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全球青年卒中的发病率差异 来源:Boot E.et al.J Neurol Neuresurg Psychiatry 2020
一.青年卒中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青年卒中的患病率及病因分布也有明显的 种族差异,比如说非洲裔、西班牙裔、亚 裔青年卒中的发病率高,其中亚裔青年卒 中的常见病因多见于烟雾病、颅内动脉夹 层等。
• 3.遗传性疾病基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虽然几种单 基因遗传病可增加青年卒中风险,但因患病率过低,遗 传筛查的诊断价值较低。不推荐常规筛查遗传基因。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中国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布 与欧美人群有差异,应该针对中国青年卒 中人群制定适合的病因检查流程,要充分 权衡病因差异性、复杂性和诊断的创伤性 及性价比。
• 目前缺乏规范化的病因诊断流程,为诊断青年 卒中病因可能需进行多方面的辅助检查。随着 青年卒中发病率升高,医生对其认知和重视程 度增加,大量辅助检查被无选择的应用于青年 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缺血性卒中根据TOAST 病因分型后,大部分患者为不明原因或其他原 因,基于TOAST分型指定的诊断流程往往不能 满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诊断需求及卫生经 济学要求,必须尽可能明确具体病因,指导青 年卒中治疗和二级预防。
青年卒中患者的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
小结
• 1.青年卒中患者患病率呈升高趋势,尤其是青年缺 血性卒中,应引起重视。
• 2.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但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仍是最常见病因,需关注夹层、卵圆孔未闭(PFO) 等特殊病因。
• 3.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多,但传统血管病危险 因素仍对绝大多数卒中负责,应加强控制。
三. 病因、危险因素
• 可控制的血管病危险因素在青年卒中比例 中的患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患者可能同时 合并两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应尽量发现患 者潜在的病因机制或危险因素,并加以治 疗和控制。自身免疫病、感染、肿瘤、放 疗等即可作为卒中的直接病因,也可作为 危险因素加速早发动脉粥样硬化。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分析

中青年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分析
内膜下 , 沿着血管长轴在血管壁 间纵 向扩
张形成瘤体 。瘤体膨 胀可 导致血 管狭 窄 而血流不畅 , 引起卒 中发作 , 中年是 动脉 瘤的好发 年龄 群 , 特别 是 有 高血 压 病史 者, 这些动脉瘤是 中青年出血性脑卒 中最
危险的原因。 动 脉 炎 或 非特 异 性 血 管 炎
要 有足够 的重视 。
结 语
重 。④ 吸烟 : 烟能加 重动 脉硬 化, 提 吸 可 高纤维蛋 白原 、 血小 板聚集 率 、 红细胞 压
积和与它们相关血液黏度 , 能够加 强动脉 血管收缩和 动脉 内皮 损害 。吸 烟引发 脑
发展有关 , 而且偏 头痛与颞 动脉 炎、 内 颅 外血管 畸形 的鉴别 诊断尤 为重要 。只有
脑 出血 , 心力 衰竭等 。② 高脂血 症 : 脉 动
粥样硬化斑块 与胆 固醇、 密度 脂蛋 白、 低
附近区域不 同程度 蛛 网膜 炎 有关 , 当囊
虫局 限在病灶 区域伴有轻微蛛 网膜炎时 , 脑卒 中也可表现为偏头痛样 发作 , 偏
高密度脂蛋 白、 载脂蛋 白 B等有关 。③ 高
血 液 疾 病
血液系统疾病最 常见 的是 真性红 细
黄如训等… 则指 出小动脉 粥样硬 化是有
症状的腔 隙性脑梗 死 的最可 能原 因。动
胞增多症 、 巨球蛋 白血症 、 镰状 细胞疾病 、 血小板疾病和其 他白系血 液病 。
脑 囊 虫 病
度的主要 因素是血细胞 比容 、 红细胞聚集
发病时 先有 偏头 痛 发作 , 随后 出现 脑 卒
中, 尤其是枕 叶梗死并除外其他病因后 才
能认为偏头痛是可能病 因。 脑血管畸形 、 动脉瘤 脑血管畸形包括 动脉 和静 脉或动 静 脉血管畸形 , 它是 由扩张 的供 血动 脉、 异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

青年卒中的研究进展摘要:青年卒中的年龄尚无统一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为18-50岁。

相较于老年人群,青年卒中的病因更加复杂多样,以及隐源性卒中所占比例较高,诊断更为困难,尤其是缺血性卒中,无论是时间上还是金钱上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现就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青年病因分型危险因素中风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全球负担日益加重。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老年人的发病率相比,年轻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稳步上升。

年轻人中约30%至40%的中风既不是腔隙性的,也与可识别的栓塞来源无关,如心房颤动(AF)或颅内或颅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这些缺血性中风以前被称为隐源性卒中(ESUS)[1]。

两项随机临床试验也显示,老年ESUS患者中风复发率较高,但年轻ESUS患者的预后和预后因素尚不确定[2-3]。

Perera KS等[4]通过对535名患者进行的纵向队列研究中,发现与反复缺血性卒中相关因素:卒中史或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史,而且,在这一大组年轻成年的ESUS患者中,继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新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也较低,大多数复发性卒中符合ESUS的标准,这表明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提高我们对该人群潜在卒中机制的了解。

多数文献表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仍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且发生率最高。

张洁[5]研究也表明高血压是青年卒中最为主要的危险因素,它可导致动脉管壁增厚、损失,加速血管重塑及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卒中的形成;而且青年人对血脂增高较老年人更敏感,这与患者在40岁以后体内HDL-C 水平明显下降,机体抗动脉硬化能力下降,易于形成血栓有关,故血压和血脂分别成为青年卒中的第一和第二危险因素,上述调查结果与此次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相符。

另外,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缺血性卒中住院年轻患者的研究表明[6],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房颤、心血管疾病、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吸烟状况、高血压病、和卒中家族史。

青年卒中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详解

青年卒中的病因分析及诊断思路详解

高血压
持续高血压状态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血管壁损伤,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血压波动
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清晨高血压等现象可增加卒中风险。
继发性高血压
部分青年卒中患者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性 高血压等。
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可导致高 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紊乱,增加卒中风险。
康复训练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认 知训练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卒 中相关知识,包括病因 、症状、治疗及预防等 方面的内容,提高其自 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心理干预
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焦 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 疗,帮助患者建立积极 的心态和信心。
SUMMAR Y
02
青年卒中病因分析
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氧化修饰的LDL-C具有更强的致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
血管内皮损伤
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 ,多种炎症细胞和炎症因子参与其发 生和发展。
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等因素可损伤 血管内皮,使内皮细胞分泌多种生长 因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5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一般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和治疗
对于青年卒中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可以显著降低患者 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个体化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 脑血管畸形: • 脑血管畸形属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 包括动静脉畸形(AVM)、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 管扩张、静脉畸形、血管曲张等类型。 其中以AVM最多见,AVM出血的特点是出血的 高峰年龄为15~20岁,50%以上的出血发生于30 岁以前。 AVM导致的脑出血占20.5%~39.0%;海绵状血 管瘤约占脑血管畸形的5%~16%。
Lin等的研究表明,高血压是青年脑出血最常见 的病因,大多数青年脑出血为脑叶和壳核出血, 其中60%的壳核出血可归因于高血压。

② 颅内动脉瘤: • 先天的因素主要为先天脑血管壁缺陷,颅内胚胎 动脉的残留及遗传因素,约85%~90%的先天性 动脉瘤位于前循环,是血管壁特别是分叉处发育 薄弱所致,多为单发。 后天的因素主要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流 冲击力的增加、感染、外伤和肌纤维发育不良症 等因素影响,管壁薄弱处逐渐向外膨胀突出,形 成囊性动脉瘤。 动脉瘤是青年人出血性卒中,特别是自发性蛛网 膜下腔出血的最主要病因。


④ 其他原因导致的出血性卒中:
• 包括脑血管炎、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 静脉窦血栓形成,肿瘤及吸毒等。
⑤ 不明原因的出血性卒中:
• 即患者无任何危险因素,经过颅脑CT、MRI、 MRA或DSA等检查未能明确者,国内报道称此 类患者可高达20%~30%。
青年卒中的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5
有早发的心脑血管病的家族史。
6
青年卒中患者临床过程相对良好,死亡 率较低。
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
-年龄与发病率
• 欧美众多国家的报道称青年卒中占全部卒中的 5%~13%。 • 45岁以下青年卒中的年发病率为7/10万~15/10万; • 35岁以下青年卒中的年发病率低于10/10万,而 35~44岁青年卒中则高达22/10万~45/10万。 • 来自亚洲国家日本的一项报道显示了35~44岁的青 年卒中较高的年发病率为70/10万。
• 国内一项2359例青年卒中危险因素研究显示 18~45岁青年卒中占卒中住院人数的9.77%,缺 血性卒中占63.6%,男女比例为2.63:1。
• 有研究表明,我国人群35~45岁青年卒中发病率 男性为18/10万~142/10万,女性因学复杂多样。
Company Logo
青年卒中的 常见病因分类
缺血性青年卒中
出血性青年卒中
缺血性青年卒中
心源性 脑卒中 大动脉粥 样硬化性 脑卒中
小动脉闭塞 性脑卒中
按照TOAST亚 型分型标准分 为5个类型 其他原因引 起的缺血性 原因不明的 脑卒中 缺血性卒中
①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颈动脉, 大脑前、中、后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狭窄 达到血管横截面面积的50%。
3.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脑动脉炎
炎症性动脉病变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血管壁炎症和坏 死改变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大动脉炎、变态反应性 疾病和特异性感染等。 感染性动脉炎临床上常见的有螺旋体如梅毒感染,分 枝杆菌如结核杆菌感染,真菌如隐球菌感染,病毒如 巨细胞病毒感染,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等。 伴有全身性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wegener肉芽肿、结节性多动脉炎、风湿性关节炎、 硬皮病、Behcet病、急性风湿热、炎性肠病等均可 以继发脑动脉的炎性改变,而使管腔狭窄或闭塞。 HIV病毒感染也可使脑部血管继发类似改变。
• 青年女性发生缺血性卒中时除考虑心源性 栓塞外,还要更多关注其他原因,如口服 避孕药、偏头痛、免疫性疾病以及静脉性 疾病等引起的小血管病变。
• ① ② ③ ④ ⑤
众多研究报道结果并不统一: 心源性脑栓塞型约占8%~20%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约占14%~22% 小动脉脑梗死约占16%~33% 其他原因所致脑梗死约占7%~24% 原因不明的脑梗死约占10%~42%
• 第一类是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具有与中老年卒中 患者一样的传统危险因素,多见于35~44岁的人 群。 • 第二类是临床上相对少见的病因,主要发生于35 岁以下的人群。如脑血管畸形、先天发育异常、 感染、少见的心源性栓子、凝血机制异常、免疫 异常及遗传性疾病。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往往缺乏 传统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致病机制、筛查路 径及治疗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我国青年卒中的特点
1
发病以男性为主,多数为缺血性卒中。
2
在18~44岁的年龄段中卒中的发病率随年 龄增长而增长,在40~44岁的患者占整个 青年卒中患者的半数以上。 半数以上的青年卒中患者具有脑血管病的 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 血症等。
3
我国青年卒中的特点
4
相对中老年卒中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如 吸烟,饮酒等)在青年卒中患者的发病中 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一、动脉病变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一)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 Lee等观察了264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 发现颅内血管狭窄较颅外颈动脉和椎基底 动脉系统的血管狭窄在青年缺血性卒中患 者中更为常见,且提出早发性动脉粥样硬 化是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最主要原因。
(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
4. 外伤
外伤导致的动脉夹层是常见的非动脉粥样硬化性 动脉病,由于头颈部血管的血液通过内膜下渗透 产生的壁内血肿在层间纵向延伸一定范围形成动 脉夹层,通常与内膜撕裂有关。 最常累及颈动脉的颅外段,而颅内血管和颅内外 的椎动脉很少受累,诊断方法为常规动脉造影。
外伤可导致体液的大量丢失,若不能及时有效的 得到补充,可以在脑组织形成原位血栓,发生脑 栓塞,部分病例具有脑外多处原位血栓的证据。
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
-种族差异
• 美国黑种人(96/10万)青年卒中的发病相对风 险约为白种人(19/10万)的5倍,来自美国曼 哈顿及巴尔的摩-华盛顿两大卒中研究中心的 结果同样支持该观点。
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
-性别差异
• 在35~44岁的卒中患者中,男性居多,而30岁以 下的卒中患者中,女性则多于男性。
青年卒中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东
目录
1 2 3 4 5 6 青年卒中的定义 我国青年卒中的特点 青年卒中的流行病学 青年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青年卒中的研究展望 总结
青年卒中的定义
• 目前,对于青年卒中尚无确切的定义,虽然有研究 将青年卒中的范围界定为15~50岁,但大多数研究 文献将青年卒中的年龄圈定在18~44岁。 • 青年卒中与中老年卒中之间没有明确的年龄划分, 在很多情况下是一个疾病连续发展的过程,可以认 为青年卒中是中老年卒中的一个早期发展阶段,从 青年卒中发展成为中老年卒中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
④ 其他病因引发的缺血性卒中(SOE):包 括由其他明确原因引发的脑梗死(如中枢 神经系统血管炎、动脉夹层、烟雾病、系 统性红斑狼疮、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血 液系统疾病,吸食毒品等)。
⑤ 原因不明的缺血性卒中(SUE):包括不 能归于以上类型的缺血性卒中,所占比例 较高,可能与地域、医疗条件差异有关。
1. 2. 3. 4. 5. 血管发育异常和先天性疾病 烟雾病(moyamoya) 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脑动脉炎 外伤 遗传性疾病
1. 血管发育异常和先天性疾病
① ② ③ ④ 肌纤维发育不良 颈内动脉异常 脑血管畸形 颅内动脉瘤


肌纤维发育不良
该病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因不明的、非炎症性动脉 疾病。中膜受累占90~95%;内膜受累约占5%; 外膜受累者最为少见。
b.
c. d.
• 血管畸形以脑AVM最多见,约占脑血管畸形的90% 以上。 • AVM是一种先天性病变,是胚胎发育早期脑内原始 血管丛的一个或几个供血动脉不经过毛细血管床直 接与引流静脉相沟通。 • AVM之间的血管结构包括3部分,即供血动脉、异 常结构的“动静脉”血管团和引流静脉。 • 供血动脉肌层不完整、由于高血容量状态被动扩张, 引流静脉通常因直接流人的高速血流的冲击而扩张, 是青壮年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癫痫的常见原因。
③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SAO):具有典型的腔隙性 梗死综合征,其影像学检查发现与临床表现相符 的最大径小于1.5 cm病灶的卒中;具有典型的腔 隙性梗死综合征,但影像学未发现相应病灶的卒 中;具有非典型的腔隙性梗死综合征,但影像学 发现与临床表现相符的、最大径小于1.5 cm的病 灶的卒中。 •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的主要病因是长期高血压、糖 尿病协同促进小动脉狭窄。 • 小动脉闭塞性卒中占17.4%。

肌纤维发育不良常常合并动脉夹层、动脉瘤、动静 脉畸形、动静脉瘘。
该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均无特征性,诊断一般 由血管造影确定。

• 临床上凡中青年脑卒中患者伴有高血压时, 应常规进行脑动脉造影,特别对一些中青 年女性伴有原因不明的头痛、耳鸣、眩晕、 心律不齐及晕厥等症状时,应考虑到此病 的诊断,必须进行脑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
• 占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的20%~30%,平 均年龄多在35岁以上。
② 心源性脑栓塞(CE):包括由多种可以产 生心源性栓子的疾病引发的脑栓塞。

罗马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心源性栓塞占青 年缺血性卒中的34%,而希腊的一项关于 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及预后的研究发现: 心源性栓塞占18.4%,且几乎一半的病例 (48.9%)是由房间隔缺损的先天性畸形造成 的,包括卵圆孔未闭(28.9%)、房间隔动脉 瘤(15.6%)和房间隔缺损(2.2%)。

颈内动脉异常
如先天性颈内动脉血管袢、血管迂曲或扭 结可引起脑梗死,由于颈段动脉闭塞或受 损的动脉内皮源性栓子可引起脑栓塞。 患者常伴有颅内动脉瘤,颅内未破裂的动 脉瘤也可以引起脑梗死。

a.
脑血管畸形
脑血管畸形是青年出血性卒中的常见病因 动静脉血管畸形(AVM):以大脑半球表面特别是 大脑中动脉分布区的顶、颞叶外侧面最为多见 毛细血管扩张症:病变多位于皮层下,有时在 基底节和脑干 海绵状血管畸形 静脉血管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