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糖尿病足护理干预分析

合集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疗效观察论文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5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0-0145-01【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方法:将32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

对照组给予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由责任护士用一对一的方式,掌握患者的疾病资料,目前的心理状态及遵医行为情况,形成患者自评量表。

结果:经过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药物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足治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严格控制血糖,积极地控制感染是糖尿病足成功的关键。

针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特有的心理特点,在糖尿病足基本治疗前或同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临床护理心理护理老年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本病发病年龄多为40岁以上,易出现无用和孤独感等负性心理,引起性格改变及行为的异常,严重者拒绝治疗及护理。

其治疗及护理是否及时、有效,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减少其发生率及致残率拉。

我院内分泌科2009年2月一2010年5月期间共收治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老年患者32例,我们对1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心理指导,提高了主动配合治疗的积极性,本文将其临床表现及护理策略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临床表现本组32例患者,糖尿病足发生前均有患肢足远端针刺样疼痛,感觉异常或麻木感,严重时感觉缺失,寒冷季节症状更明显,其中8例因足部外伤所致溃疡。

32例患者均有膝、踝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

老年糖尿病心理分析老年糖尿病的心理特点? ①自责与内疚:患糖尿病后更需家人的照顾,常年需治病花钱,因此,常感到自己成了家庭的累赘,感到自责内疚。

②悲观与悲世:一些老年患者因久病出现了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对治疗产生对立情绪,,对医护人员不信任,表现出冷漠,不配合治疗。

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要点分析

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要点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我院36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包括足部皮肤完好保护、保健运动、平衡营养及健康教育等。

结果:治愈好转出院28例,出院后随访治愈好转6例,2例无变化,本组36例经近3年随访,除2例死亡外,糖尿病足均无明显进展。

结论: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和干预,可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减缓糖尿病足的进展,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足;早期;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275-01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因神经血管病变失去感觉和因缺血失去活力,合并感染的足。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溃疡、坏死等,发病的主要因素是血管闭塞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大因素,致病人肢端普遍的动脉压降低、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异、容易感染等综合因素所致[1]。

该症状远期预后较差,常致患肢(足)进行性皮肤、皮下组织、骨骼及骨髓的感染和坏死,终致患肢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

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护理工作实际,认为对糖尿病足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进展,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糖尿病足病人36例,其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50-86岁,平均年龄67岁;均为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按wagner标准分级:0级15例,1级13例,2级8例,2级以上病例未列入本组范围。

本组病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肾脏及心脑血管病变。

2 护理干预措施2.1 保持足部皮肤完整,谨防足部皲裂、破损。

完好的皮肤是人体的天然屏障,文献报道糖尿病足80%以上是由足部皮肤破损为诱因的,保持皮肤的完好可根本上隔绝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2.1.1 养成病人正确的泡脚方法,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皲裂。

每日用温水泡脚、软布拭干、涂膏剂防护,对干燥较重者、尤其足根部可用湿敷保持湿润;忌用肥皂水和过热水泡脚。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摘要: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于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糖尿病足患者常见的高危因素、护理干预内容和实践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足;高危因素;护理干预1.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会对患者身体多个器官造成影响。

其中,糖尿病足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指由于神经病变、血管病变等因素导致的足部感染和溃疡等疾病。

糖尿病足病变形态各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糖尿病患者的高危因素是造成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

高危因素指的是影响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因素,包括糖尿病的持续时间、血糖水平、血压、血脂水平、BMI等。

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育、诊断、治疗和随访等。

目前,针对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手段包括对高危因素的控制、糖尿病足的早期检测和诊断、足部卫生和护理、足部康复训练等。

这些护理干预手段能够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保护糖尿病足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2. 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2.1 糖尿病的持续时间糖尿病的持续时间是影响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糖尿病时间超过10年的患者足部感染和溃疡发生率明显高于糖尿病时间在5年以下的患者。

这是因为糖尿病的时间越长,足部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程度越重,足部感觉和循环受损,易引发足部感染和溃疡等疾病。

2.2 血糖水平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血糖水平长期超过目标水平时,会导致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最终导致足部病变。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当,足部感染和溃疡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

2.3 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控制不当也是影响糖尿病足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关键 词 糖 尿 病足 预防 护 理干 预
8 9
维普资讯
国际 医药 卫生导报
20 年 07
第 1卷 3
第 2期 ( 1 半月刊)
№ 菖 № a _
T e h Pr v ti n e en o an Car I t ve t i n i P ti t w i h a ti d e er n o n t a en s t Di be C
a d 1 o e ) w t 叫 b t c f o a h n h n b o n p o l o p t l f o u y 2 0 o A r 1 n 0wmn i h d i o t t S e z e a a e p e h s i a r m J ] 0 4 t p i i .e a Z
F oot

耋 |
t mi h re e On n a A s a t O j c i e h a m f hi s u y W t de er ne t e p v nti a d c re b t c b e t r T e i o t t d aS 0 r S
i e v n O i pa i n s nt r e ti n n t e t wi h t di b ti f o . M t o s T e r c r s o 5 p t t (5 m n a e c o t e h d h e o d f 3 a n 2 e i s e
维普资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 年 07
第 1卷 3
第 2 期 ( 月刊 ) 1 半
损伤 也毫无知觉而较 容易形成压疮 。
4 预 防
患者 的防压疮 护理准 各 病人入室与病房护 士交接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全程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发布时间:2022-06-28T03:26:05.35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9期作者:吴霞[导读] 目的分析对糖尿不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吴霞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500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不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其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水平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抽取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6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1例的参照组以及研究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全程护理,并对比两组不同的护理效果。

结果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研究组的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存质量评分,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结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较高,可推广。

关键词全程护理;糖尿病足;自我管理;生存质量;血糖水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群体多见并发症之一,近几年因糖尿病群体的增多,进一步提升了糖尿病足的发病率,由于该疾病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足,伴有溃疡和感染等情况,使得该疾病伴有较高的致残率,如不及时干预,则会增加截肢风险,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有研究指出[1],全程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可以帮助患者于治疗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水平,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抑制病情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则开展对全程护理的研究,分析其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入选对象共计62例,均为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高危患者,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即一组参照组,一组研究组。

糖尿病足部的护理

糖尿病足部的护理

糖尿病足部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部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我科所收治的32例糖尿病足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后足部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20例患者(占62.5%)治疗出院,12例患者(占37.5%)足部症状好转,治疗效果满意。

结论: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它不仅可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糖尿病足的致残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糖尿病足部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4-0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3月在我科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诊断符合who(1985)标准。

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58~75岁,糖尿病病程为5~30年。

32例患者中切有不同程度足麻、疼痛、跋行等症状。

溃疡发生部位:脚趾16例、足背6例、足底5例、足踝3例、足跟2例。

溃疡面积为0.5cm×0.3~0.5cm×4.0cm。

1.2方法。

32例糖尿病足患者均控制血糖、饮食控制及综合治疗,抗感染及创面处理,全面的足部护理。

2糖尿病足的预防2.1严格控制血糖根据病情及时调整降血糖药剂量,给予糖尿病饮食,定时定量,严格控制各种甜食,控制体重,将血糖控制在接近正常水平。

2.2足外伤的预防,足外伤和感染是引发足溃疡的危险因素。

积极预防足外伤,应做到避免以下透因:①烫伤:冬季洗脚最容易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精末梢改变,对热痛觉不能感知,导致水泡形成,水泡破掉就是一个创口,同时还有热水袋、热水壶、电热毯烫伤。

②异物扎伤:由于穿鞋之前不注意检查鞋内有无异物,有些异物如图钉、针、瓜子壳或其他尖锐的东西会扎入脚底皮肤引起损伤和感染。

③穿鞋不当:长期穿窄小的鞋子可引起足趾挤压,足底或受压的脚形成鸡眼或老茧,甚至足骨质破环变成或畸形。

④剪趾甲不当引起甲沟炎,有些患者把脚趾甲剪得很秃,剪得过短容易剪破甲边皮肤,而且趾甲边缘剪得过深给细菌侵入提供了门户。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2例临床护理

有 多种诱 发因素 , 多数 由于轻 微外 伤后未 经及 时处 理逐 渐加
父母 的教 养方式与 成年后 的行 为模 式间 的关 系 , 据寻 找 出 根
的问题 , 选择健康教育 的内容 , 帮助教养 者与患 者之 间的教育
方法 和行 为朝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 。患者要有 意识地
1 60.
1 30. 5
质、 结果及治疗 的各种措施 , 让患者对 自身疾病 有一定 的 了解
有助 于减轻患者的情绪反应 , 降低患者 的痛苦感 , 同时又能加 强患者 对疾病 治疗的信心 。
[ ] 高成阁 , 3 纪术茂 , 苏掌权 , 强 迫症 的临床特 征及 人格 等.
努力克服任性 、 急躁 、 等性 格 , 变过 于刻 板 、 好胜 改 过分认 真的 做事方法 , 同时树立信心 , 乐观地面对挫折。 勇敢
难 以解决 的困境 和来 自生 理上的不适 均可成 为强迫症 的
志,00 2 ( )4 2— 2 . 2 1 ,0 6 :2 4 3
诱发 因素 , 良刺激 , 工作 、 活 、 不 如 生 家庭 、 济及 人 际关 系方 经
面 的困扰构成个 人 心理上 的冲 突。因此 , 对患 者做 心理 和 要
社会因素方 面的评估 , 找出疾病 的诱 发因素 , 帮助其 积极成 熟
11 临床资料 .
本组糖 尿病 足患者 3 例 , l , l 例 ; 2 男 4例 女 8
年龄 5 7 0~ 8岁 。发病 1 以上 1 , 0年 8例 , 4年 0年 6例 5—1 2—
6例 , 不足 2 2 。均 为血糖控 制不 理想 者 , 年 例 均未 使用胰 岛
素治疗 。空腹血糖为 1 0—1 m lL, 6m o 餐后 2h血糖为 1 / 3~1 8 m oL m l 。糖尿病足 Wan r / g e 分级为 2— 4级 , 在明显 的感染 。 存

糖尿病足的护理及行为干预

糖尿病足的护理及行为干预
2 0 6 9. o 5: 5
I U患者病情 危重 , C 特别是对气 管插管 患者 , 在护理 工作 中对有创 人工气道管理不善 , 将会 引起 人工气道伤 口的感染 、 堵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而影 响抢救 或导致抢救失败 , 从 因
[】 尤黎明. 4 内科护理学【 . 3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3 18 M] 第 版. 人 20 :0 . ( 收稿 日期 :0 9 0 — 4 20 — 9 2 )
带 的鞋 子 , 意 足部 保 暖 。 注
32 不要 吸烟及使用化学剂 或切 割方法去除鸡 眼、 . 结痂 ; 不要赤脚在热的地面行走及盘腿或翘腿 。
4 预 防
年龄 6 0岁 ~ 5岁 , 8 平均年龄 7 . , 25岁 糖尿 病病史 最短 1 年 , 1 最长 2 6年 , 平均 1. 。本组 6 8 5年 例均有不 同程度的感染 , 围 周 神经病变 5例 , 表现为深浅感 觉减退 , 缺血性溃疡 4例 , 例 病 1 变范围较广 , 足背 、 足底 均可见溃疡 , 例 足背烫伤 。经积极全 1
巾擦 干脚趾缝 , 涂上 润肤 膏。 鞋应宽大 、 ⑨ 舒适 、 合脚 , 使足趾在
鞋 内完全伸直 , 并稍可活动 , 的透 气性要好 , 鞋 以皮 鞋 、 鞋为 布
宜; 袜子要 软、 合脚 , 子尖部不要 过紧 , 袜 不穿松紧 口袜子 , 不穿
有洞或修补不平 的袜子 , 提倡穿棉线袜 。汗多者应在鞋里及袜
身 及 局部 抗 感 染 治 愈 出 院 。
2 病 因 及 诱 因
积极治疗糖 尿病 , 严格控制 高血糖 , 使血糖接近正常 ; 严格 控制高脂 血症 , 吃胆 固醇及脂 肪含量高 的食 物 ; 少 积极治疗 高 血压 ; 坚持每 日运动 , 维持 正常体重 ; 绝对禁止 吸烟 。积极预 防 危险 因素 : ①每天检查 足部 , 发现水疱 、 若 皮裂 、 磨伤 、 眼 、 鸡 胼 胝、 足癣 、 甲沟炎等应及 时处理及 治疗 。②保 持足 部卫 生 , 每晚 用温水 ( 不超过 4 0℃ ) 及软 性肥皂洗脚 , 柔软吸水力 强 的毛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例糖尿病足的护理干预与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护理的有效方法。

方法: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抗感染、饮食疗法及对足部局部换药并进行正确的健康指导等措施。

结果:32例糖尿病足治愈22例,好转9例,截肢1例。

结论:有效的护理是防止发生严重足部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48-02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dm)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重要原因[1]。

糖尿病足的发病主要与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细菌感染三大因素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2]。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护理工作实际,总结分析糖尿病足的护理要点,提高临床的治愈率。

现报道并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2例糖尿病患者,男21例,女11例,年龄45~83岁。

糖尿病史1个月至40年;糖尿病并发肾病17例,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8例,并发下肢血管病变17例,并发感染24例,其中并发甲癣17例;足部发生溃疡时间为半月至2年;入院平均腔腹血糖11.3 mmol/l,餐后2h血糖平均19.4mmol/l。

根据糖尿病
足wagner分级标准[3],本组均为2级以上。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32例糖尿病足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血糖控制比较满意,空腹血糖7.1 mmol/l以下;餐后2 h后血糖10.2 mmol/l以下。

治愈22例,好转9例,截肢1例。

2 护理方法
2.1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应贯穿于糖尿病诊治的整个过程。

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知识讲座等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评估等形式对其宣传和教育。

向患者介绍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血糖的控制方法、监测血糖的意义、糖尿病足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等,针对其个人的情况,做到正确规范用药,定期检测血糖,重视血糖控制。

2.2 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通过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

血糖控制良好有利于创面愈合,减轻微血管和动脉血管的损伤,改善组织的缺血缺氧[4]。

饮食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

应严格、长期执行饮食计划,给予患者低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同时三餐要定时、定量。

同时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糖与饮食的关系,提高饮食对糖尿病重要性的认知。

降糖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可分别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治疗、短效+长效胰岛素+口服药治疗等。

2.3 足部溃疡面的处理
2. 3 . 1 ①采用清创法,清除坏死组织,脓腔较深,引流不畅者,给予切开引流术。

②局部换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部分溃疡可用双氧水冲洗,充分消毒后根据创面情况清除腐烂组织,吸收渗液,保持伤口湿润,促进肉芽生长,保护新生上皮组织。

③局部用药:根据药敏结果涂用敏感抗生素、胰岛素6-8u,有真菌感染者联合抗真菌药物涂擦,油纱填塞引流,避免渗出粘连。

部分年老患者溃疡生长缓慢加用重组碱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表皮生长。

2.3.2 换药时间间隔根据创面分泌物的多少及创面的具体情
况调整换药的次数,若渗出较多,每天换药1-2次,分泌物或渗出较少且肉芽组织新鲜时间隔1~2d换药1次。

2.4 心理护理:糖尿病足患者面对截肢的危险和经济的压力有
不同程度的恐惧、紧张等心理,从而影响进食情况、血糖波动、情绪等。

因此护士应多安慰、多鼓励、适时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正确引导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①每次治疗护理前将患肢创面好转的信息传达给患者,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告诉患者乐观的情绪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利于创面愈合,而精神紧张可使血糖波动。

②经常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耐心解释病情,了解患者的期望和忧虑,通过心理辅导解除其恐惧及抑郁等不良情绪。

③与医生沟通,尽量让患者参与治疗方案的确立,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建立新型的护患、医患关系。

3 讨论
糖尿病足开始时常是一个小伤口,但大量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护理,最终导致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足主要诱发因素是高血糖,血糖监测不及时,血糖控制不理想,引发周围神经病变较多,合并感染等诱因常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

糖尿病足患者常常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缺乏重视,没有对足部进行保健,一旦发生足部微小损伤且溃疡形成,极易继发感染,西南地区天气潮湿,足部感染合并甲癣者多,且难以治愈。

通过对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因此加强糖尿病足的护理,对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降低糖尿病足的致残率、致死率,提高糖尿病患者牛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足的护理是一项十分关键和艰巨的工作,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尿病足治疗的成败,要求护理人员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之外,还必须具有耐心、细心和恒心,这样才能做好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9
[2] 邹玲梅,陆春红.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血脂水平与胆结石关系探讨[期刊论文].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
[3] berry rm,raleigh,ed.diabetic foot care in a long —term facility[j].jgerontol nursing,2004,30(4):8-13
[4] 刘湘琳,姜晓雪,赫英贤.量化糖尿病教育与随机糖尿病教育效果的比较[期刊论文].黑龙江医药科学,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