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word

小学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word
小学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word

2019年小学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

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整理了: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愉快!

二年级几何小实践知识点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与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

在练习中,很多学生在填写角的各部分名称时,往往将边与直边混淆。在填写时,顶点一般不会填错,但边往往有学生填成直边。直边不是角的名称,只是强调边是直的。所以,教材让学生理解角时用文字表述: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直边往往出现在文字叙述的填空中。

2、正方体、长方体的认识生通过学习以后要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同点)都有8个顶点、12条棱和6个面,还是有困难的,因为记忆有遗忘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请学生在P67做了笔记,同时,P69也有相关习题。

正方体和长方体不同点,正方体: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P69笔记) 在这部分内容中,还常常会考核拼搭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几个小正方体(P68⑤)。教材中呈现了两个正方体,

一个是A,8个,一个是B,27个。从个数上来说,至少就是指8个,但往往有学生注重了较大,这个较大是相对于单个的小正方体来说的,如果要求拼搭成的大的正方体,其实是没有底的,不能理解错了。到了高年级,我们就可以理解8个小正方体是通过222=8算出来的,也即227个是333=27,即3依次还有464个

所以,只要是拼搭,只要是至少,就一定是8个小正方体,这个概念到高年级也会在填空或选择中出现。

长方形和正方形共同点: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不同点: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P71)。

2长方形、正方形

教材安排学生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目的是体会面是在体上,但学生对形(平面图形)和体(立体图形)会混淆起来,这需要学生解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是形还是体,从而在脑海中搜索相对应的知识体系,做出正确解答。

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4个直角;而长方体和正方体则有24个直角(有6个面,每个面4个直角,64=24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是4条边,而长方体和正方体是12条棱。平面图形中是边,只有4条,立体图形中是棱,共12条。

另外,如果要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上按指定要求画出长方形

沪教版二年级上几何小实践复习课

上海龙文教学管理部 1 龙文教育学科辅导学案 教师: 学生: 年级: 二 日期:2013.12、20 星期: 五 时段: 15-17 学情分析 课 题 几何小实践 学习目标与 考点分析 学习目标:1、巩固几何知识 2、熟练掌握几何题的解题技巧及其概念的应用 考点分析:几何概念应用 学习重点 掌握解题技巧 学习方法 讲练说相结合 学习内容与过程

上海龙文教学管理部 2 一、引入 今天我们来复习下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第五单元我们一共学了3块知识 一、角与直角二、正方体、长方体三、正方形、长方形 二、过程(采用问答形式) 1、角与直角 师:角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生:由一个顶点、两条直边组成。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生: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有关。 师:就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有很小的角,也可以有很大的角。 当两条边张开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角,还记得它的名字吗? 生:直角 师:这个就是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验证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 2、正方体、长方体 师、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些什么部位呢? 生:顶点、面、棱 师:这些部位的数量是怎样的? 生: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师:这些是正方体和长方体共有的特点,他们各自有什么不同或者特别的特点吗? 生:正方体所有的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而长方体是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生:正方体所有的棱都相等,而长方体所有的棱不都相等。 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学习了正方体,我们又学了正方体的框架 师:知道了完整的正方体框架需要8个小球、12根小棒,我们就可以完成这样的题目 生:第一张图:缺2个小球、缺6根小棒 生:第二张图:缺1个小球、缺4根小棒

最新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小实践的单元测试题

沪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小实践的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用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厘米。 2.把一个表面积是42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截成两个相等长方体木块。每个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正方体的表面积大( )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4.一块砖长10厘米,宽6厘米,高3.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17.2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88000立方厘米=( )毫升=( )升 364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9.03立方分米=( )升=( )毫升 528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米,长是6米,宽是3米,高是( )米 7.一个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8.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1分米的长方体,它是由( )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二.判断题: 1、a2=2a( ) 2、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3、有一对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 4.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5.一立方米的木块摆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 6.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7.把一个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木料从中间锯成两段,每段的表面积是32 平方分米。( ) 8.在长方体中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表面积扩大8倍。( )

五年级数学下册几何小实践单元综合测试题沪教版

几何小实践 一.填空题: 1.用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厘米。 2.把一个表面积是42平方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截成两个相等长方体木块。每个 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正方体的表面 积大( )平方厘米。 3.一个正方体棱长之和是36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 ),体积是( )。 4.一块砖长10厘米,宽6厘米,高3.5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 17.28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88000立方厘米=( )毫升 =( )升 364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9.03立方分米=( )升 =( )毫升 528毫升=( )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长方体的体积是36立方米,长是6米,宽是3米,高是( )米 7.一个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 8.一个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1分米的长方体,它是由( )个体 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二.判断题: 1、a2=2a( ) 2、长方体相邻两个面的面积一定相等.( ) 3、有一对相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是正方体.( ) 4.体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表面积一定相等。( ) 5.一立方米的木块摆在地上,它的占地面积一定是1平方米。( ) 6.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7.把一个表面积是64平方分米的木料从中间锯成两段,每段的表面积是32 平方分米。( ) 8.在长方体中有四个面的面积相等的情况。( ) 9.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它的表面积扩大8倍。( ) 10..4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二上几何小实践单元活动设计

“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单元来源: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上海教育出版社) 数学(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 【所属模块/主题】 图形与几何/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学内容】 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一)设计基础 1.研读课标与分析教材、学情 在《课程标准》中,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是小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要学习内容。沪教版《数学》一年级教材编有物体的形状,因此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些形状,在本册教材“几何小实践”这一单元,这里将内容规划为角与直角、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三个小单元。正方体、长方体的初步认识所对应的学习基本要求有: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并知道其各部分的名称。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发现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比较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探索方法、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设计中,可以渗透转化、推理等思想方法。 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与动脑想象操作的有机结合进行探索活动很关键。在之前“物体的形状”以及“角与直角”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角与直角,正方体与长方体,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生活经验。本单元是将这些经验上升成为概念,给出名称。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对后续学习和日常生活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2.制定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摸一摸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并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2)通过搭长方体和正方体框架等活动,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并通过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比较,进一步加深认识。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初中几何图形知识点归纳 1. 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分类 3.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 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5. 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6. 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7. 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8.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9.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一半 10. 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条边延长线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11.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顶点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是三角形的一边的延长线;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一内角; (4)三角形的外角和是360°。 四边形(含多边形)知识点、概念总结 一、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性质: (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 (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 判定: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 对称性: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矩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 1.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 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3. 判定: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4. 对称性: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几何小实践

几何小实践 一:这个章节由三块组成,分别是 1.角与直角 2.正方体、长方体 3.正方形、长方形 、知识点 1、角与直角师:角有哪些部分组成呢?生:由一个顶点、两条直边组成 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生:与两条边的张开程度有关。师:就因为这样,我们可以有很小的角,也可以有很大的角

当两条边张开到一定程度时, 会出现一个特殊的角, 名字吗? 师:它就是直角,标上直角符号。 师: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去验证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验证。 2、正方体、长方体 师、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些什么部位呢? 生:顶点、面、棱 师:这些部位的数量是怎样的? 生: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 师:这些是正方体和长方体共有的特点,他们各自有什么不同或者特别的特点 吗? 生:正方体所有的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而长方体是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 相等。 生:正方体所有的棱都相等,而长方体所有的棱不都相等。 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学习了正方体,我们又学了正方体的框架 想知道这个特殊的角叫什么 想一想,有哪些方法?)

师:知道了完整的正方体框架需要8个小球、12根小棒,我们就可以完成这样的题目 生:第一张图:缺 2 个小球、缺6 根小棒 生:第二张图:缺 1 个小球、缺4 根小棒师:除了这些知识,关于正方体,我们要学一个比较有趣的题目:至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才恩那个搭出一个大正方体生:8 个 3、正方形、长方形师:从正方体、长方体上取一个面,就是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都有4个直角和4条边。 师:那有什么区别呢? 生:正方形的4条边都相等,长方形是对边相等。 小结:正方形满足所有长方形的特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师:至少需要()个小正方形才能拼出一个大正方形。 生:4个。 三:课堂小练习 1.下面的角,哪些是角?哪些是直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 ▏沪教版

角与直角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期第65、6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交流等活动,了解角与直角的特征,并能运 用直角量具去测定和判断直角。 3、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角与直角,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感悟数学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能运用直角量具去测定和判断直角。 【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生每人:三角尺(2把)、不规则纸(2张)、小练习(1张)【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 1、提问:小朋友们,这个字读什么?看到角你能想到什么?(板贴:角) 师:哦!这是你眼中的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角。 2、出示:生活中的角 (图片:剪刀、钟面、扇面)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角,从生活图片中抽象出“角”,让学生感知具体的“角”,由具体到抽象,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价关注点】能初步感知角。

二、观察讨论,建立概念 1、认识角 (1)同桌两人观察讨论:这些角有什么相同点? (2)集体交流反馈。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直边。 2、练一练: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3、规范指角的方法,进一步感知角的特征。 (1)找一找:三角尺上有几个角,并指给同桌看一看。 (2)集体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观察比较,从而归纳角的特征。在规范指角的过程中,使他们对角的概念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评价关注点】1、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能根据角的特征正确判断角。 三、自主探究,认识直角 1、认识直角 (1)同桌合作:找一找两把三角尺上有没有相同的角? (2)摸一摸直角,说说感受 (3)旋转直角,进行辨析 2、判断直角 (1)出示一个角 提问:它是直角吗? 讨论:验证直角的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5.几何小实践沪教版(含答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5.几何小实践 一、单选题 1.下面三个图形,最稳定的是() A. B. C. 2.二(2)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 东 B. 南 C. 西 3.用火柴棒摆一个平行四边形,需要()根。 A.3 B.4 C.5 4.一个三角形其中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A. 2厘米 B. 4厘米 C. 8厘米 D. 9厘米 5.锐角都比钝角小: A. √ B. × 6.关于三角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 B. 任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C. 三角形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焦形,钝角三角形 D. 5厘米,5厘米,10厘米长的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之和大于第三个内角,那么该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三角形都有可能 8.用下面四根不同长度的小棒围三角形,( )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①10cm②8cm③3cm④7cm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9.甲地在乙地的西偏南30度的方向上,则乙地在甲地的() A. 南偏西30度的方向上 B. 北偏东30度的方向上 C. 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 二、判断题 10.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11.大于90°的角都是钝角.(判断对错) 12.角的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13.判断对错. 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14.你做小裁判。 这是在前面看到的

三、填空题 15.地图通常是按上________下________,左________右________绘制的。 16.________叫锐角三角形。 17.小红家在学校的西面,那么学校在小红家的________面. 18.三根分别长2厘米、5厘米、7厘米的小棒首尾相连________(填“能”或“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9.1平角=________个直角. 1周角=________个直角. 20.面向东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左面是________,右面是________。 21.国旗飘向太阳升起的方向,这时吹的是________风. 22.轴对称图形周长________。 23.写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名称. ________ 24.数一数,填一填。(包括复合图形) 图中有________个三角形,_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________个长方形,________个梯形。 25.看图填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几何小实践(面积)▏沪教版(16)

面积 教学内容:二期课本三年级第一学期第60~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通过数方格的操作活动,构建“面积”的概念。 4、创意想象,感知面积一定时围成图形的多样性,培养多向思维 教学重点: 1、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 教学难点: 1、面积概念的形成。 2、灵活准确地计数方格。 教具准备:练习纸、透明方格纸、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12根小棒、彩笔、剪刀等。 学情分析: 课前我给学生做了前测,给出有明显大小的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判断谁大?学生几乎都能回答正确,但让他们叙述你的比较方法时,更多的学生写目测,也有少数学生去测量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从而求出面积,并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然而测试给一个不规则图形画出面积所表示的部分时,很少学生想到图形面积表示的是涂满或铺满.为此,说明学生对面积概念往往建立在生活概念基础上的.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面积 1、操作:剪一个你学过的多边形,并举出,观察下,交流有大小吗? 2、与老师交流:老师也剪了个多边形,与老师比怎样? 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比的图形中的哪些部分? 请学生上来摸一摸 小结:图形的大小,就叫它们的面积。 3、揭示课题:面积 4、反馈:摸一摸所剪图形的面积; 摸一摸课桌面和文具盒面的面积比大小。 二、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刚才你们是用什么好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出示:目测法) 2、争论:观察图1和图3(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猜测谁的面积大,谁的 面积小。 (换投影演示) 设问:可用哪种更合适的方法来比较上面两个多边形的面积大小? 3、体验借助工具比较图形大小的方法 (1)学生拿出剪好的一个多边形和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探究。 (2)学生汇报(投影显示活动结果,并配合课件演示几种比较方法) 先把长方形放在正方形上(即重叠)然后把长方形多余的部分剪下来,再把剪下来的部分放到正方形上面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要比长方形面积大(剪一剪) 用透明的方格纸(格子大小也要一样,注意尽量少出现不完整的格子) 在图形上画一画(画成小方格)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更方便、更合理些(出示数方格的方法) 4、请你来评评理(课件) 小丁丁和小胖也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比较2个图形,可他们却吵起来了。我们来听听。(课件)谁来给他们评评理? 小胖说得对。[并不是占方格数量多的图形,面积就一定大] 师小结归纳:比较平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用多种方法,尤其是可以借助身边的工具进行比较,如果用数方格的方法,单单数格子的多少并不能确定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因为方格的大小不同就没法比较。所以要统一方格的标准,用一样的格子去量。 5、计算长方形格子数:乘法 三、通过操作活动探究数方格的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数方格的方法。 1、比较现在的这个图形和刚才的图1图3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刚才是满格的,现在有的是半格的)

六年级几何小实践

診习目标 1能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和一条边长来求长方形的周长; 2 ?能通过正方形的周长来求面积; 3?能综合运用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互动探索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10-15分钟) 教法说明:案例需要同学们相互协作完成。教师在课前准备好3份长方形纸条(长和宽的比应该为16 : 9) 案例1:用36分米长的绳子可以围出多少个长方形?它们的长、宽和面积各是多少? 案例2: 一天,朋友送给老裁缝一块长16分米,宽9分米的长方形布料,他非常喜欢!思前想后,他决定将这块布料剪成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块,然后拼成一块正方形台布,这样既实用又美观。小朋友,你知道聪明的老裁缝是如何做到的吗?拼成的正方形台布的边长又是多少呢?请你们开动脑筋、画出拼剪的方法?

分析:这块长方形台布的面积是 16X 9 = 144 (平方分米)。因为剪裁前后台布的面积不变,所以拼成的正方形 台布的面积也是144平方分米,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12分米。考虑到拼成正方形后,原来长方形的长减少了 4 分米,宽增加了 3分米,所以分割图形时,横的分割线按每 4分米一份,竖的分割线按 3分米一份。 参考答案:如图2 (此环节设计时间在 50-60分钟) 例题1 :如图所示,巧求周长 40cm 教法说明:在求以上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通过平移原图形的几条边,使求原图形的周长转化为我们学过的 长方形的周长,这种“转化”的 思想在今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要加以注意。 参考答案:240( cm ) 试一试:列算式求图形的周长 (单位:厘米) 精讲提升 30cm 30cm ----- r 40cm

15 8 参考答案:50 (厘米) 例题2 :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单位:厘米) 16 10 3 教法说明:求上述图形的周长可以参照例题 1,通过平移转换成长方形的周长,也可以通过几条边相加得到; 求上述图形的面积需要通过割、补方法来计算,这个在上学期已经学过,有三种方法可以求解。 参考答案:周长为60厘米,面积为94平方厘米。 试一试: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例题3:在一个面积是640平方米的长方形花坛的四周装上栅栏,已知花坛长是 40米,准备120米长的栅栏 够不够? 教法说明:要知道“准备120长的栅栏够不够”,必须知道“花坛的栅栏应该多长? ”也就是要求出长方形花 坛的周长。求周长先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已知的条件中长的数量已经知道,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十长= 25cm 参考答案: 10cm 10cm 30cm 图1周长为110厘米,面积为 10cm 550平方厘米。

最新精选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五 几何小实践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最新精选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五几何小实践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有一个内角是91°的三角形是( )。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锐角比直角( ) A、大 B、小 C、一样大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面汉字不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A、百 B、中 C、田 D、王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现有长度为1厘米、3厘米、5厘米、7厘米和11厘米的5根小棒,每次选取其中的任意三根,可摆成( )个不同的三角形. A、1 B、2 C、4 D、10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图中有几个角?( ) A、3个 B、6个 C、4个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0°,另一锐角是( ) A、130° B、40° C、50°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15cm和8cm,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cm。 A、2016 B、23 C、8 D、7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面图形中,( )对称轴最少. A、正方形 B、长方形 C、等边三角形 D、圆 【答案】: 【解析】: 第9题【判断题】 大于90度的角是钝角。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用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35°的角,这个角是350°.(判断对错)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几何小实践

四.几何小实践

1、体积 体积大,所占的空间大 体积小,所占的空间小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2、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凌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也可记作 1cm3。 1m3=1000000cm3, 1m3=1000cm3, 1dm3=1000cm3 1m3=1000dm3=1000000cm3 3、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长方体12条凌中可分成3组,每组互相平行的四条凌长度相等 长方体是由六个长方形的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互相平行的凌长度相等 长方体中,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凌边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宽、高相等的长方体,也叫做立方体 凌长之和=4(a+b+h) =4a+4b+4h

H =总和除以4-a-b 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大小相等的正方形 六个面完全相同 正方体是由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的面围成的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那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可以写作:v=a.b.h 大家已经知道正方形的长、宽、高、都是一样长的,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的体积=长x宽x高 如果用字母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它的凌长,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为:v=a.a.a 也可以这样写:v=a 3 5、组合体的体积 计算组合体的体积时,可以把组合体切割成几个可以计算出体积的长方体,分别计算出体积后相加。 6、正方体、长方体的展开图 我们剪法不同,得到的展开图形也不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 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沪教版 (3)

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建立画圆的初步概念。 2、知道圆心、半径的意义,并会用字母表示。 3、知道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用圆规比较熟练地画圆。 教学重点: 认识圆心、半径,会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媒体出示:水滴滴入水中等图片。 仔细观察下面图片,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交流:都是圆形的物体。 (2)在你的身边还有许多圆形的物体,谁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 (3)圆有哪些特征? 学生交流。 二、新授 (1)尝试画圆 ①独立画圆 预设: a.徒手画圆; b.实物画圆; c.圆规画圆 学生展台展示交流。 ②比较三种方法,哪一种方法画出来的圆最标准,而且最方便? 使用圆规画圆。 (2)圆规画圆 ①介绍圆规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规,观察一下,圆规上有些什么? ②教师演示圆规画圆 a.先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 b.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圆规顶部,不能碰到其他地方。 c.打开圆规的两只脚,将圆规针尖头固定在点上。 d.铅芯头绕着针尖头转一圈,圆就画成了。(画的时候,圆规要稍微倾斜) ③学生独立使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失败作品,说一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a.针尖头松动了; b.圆规的两个脚动了 ④认识圆心和半径

a.再画2个圆,一个比刚才的大,一个比刚才的小 b.学生说出画法,教师板书画圆 c.圆的大小由什么来决定的? 针尖头到铅芯头的长度,这个长度我们称之为圆的半径,用字母r表示;针尖头固定的点称之为圆心,用字母O表示;半径决定了圆的大小,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 d.半径有几条?它们的长度怎么样?为什么? 无数条。(可以从画圆的过程或对称轴两个方面说原因,动画演示) 小结: I.一个圆有无数条相等的半径。 II.只要知道圆心和半径就能画出一个圆。 (3)制作圆规 如果没有圆规,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圆规”来画一个圆?(只给一根绳子) ①出示:体育老师在足球场的中心画圆。 ②教师在黑板上用绳子画圆。 小结: 三、巩固练习 ①找一找下列图形哪些是圆。 ②填空。 A.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它有()条,通常用字母()表示。 B.一个圆的大小与它的()有关。 ③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哪些圆的知识? 学生总结:圆有无数条相等的半径等,教师补充。 板书设计: 圆

二(下)几何小实践

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 几何小实践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 一.单元知识结构 辨认东南西北 位置(东南西北) 借助东南西北描述线路 调整前 调整后

三.单元教学目标与课时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在街区图中正确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进行简单的街区定位,能用东南西北方位词对行走路线进行描绘。 2. 初步认识三角形与四边形,并能分辨三角形、四边形与多边形,知道长方形(包括正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 3. 通过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量角的操作活动,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4.通过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并能正确、灵活判别。 课时教学目标东南西北 (1) 1、认识街区图中的街角、街道和路段,能正确识别东南西北方位,并进行 简单的街区定位。 2、在用东南西北方位描述物体间相对位置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东与西、南 与北的相对性。 3、*在街区图中初步感知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位。 东南西北 (2) 1、认识、、、符号,能用方位词对行走路线进行描 绘,初步构建空间方位感。 2、*初步运用东与西,南与北的位置相对性,对已有路线进行合理简化。 3、*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设计行走路线。 三角形与 四边形 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辨别三角形、四边形及多边形。 2、在经历多种方式构造三角形、四边形的过程中,发展转换思想,培养空 间观念。 3、在辨析中感悟长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进一步 丰富四边形的概念。 角(1) 1、掌握直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2、通过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量角的活动,认识锐角与钝角。 角(2) 1、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2、能在较复杂的图形中,数出各类角的个数。 三角形 的分类 1、知道三角形按角分类能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并 能认识和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在灵活运用概念判断三角形类型的过程中,发展观察类比,归纳总结的 能力。 单元复习 1、借助七巧板模型,综合复习三角形与四边形、角、三角形分类的相关知 识,初步了解七巧板中各块图形的特点。 2、*在用七巧板初步进行简单的构造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多边形边与角 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几何小实践(面积)▏沪教版(5)

面积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上海试用本)第一学期60—6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建构面积的概念,知道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知道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图形的面积,认识1平方厘米,会用统一大小的方格的数量和1平方厘米表示图形的面积。 3、在对“面积”知识的学习与表达中,体会方法多样化,感受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建构图形面积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我们来读一读。 师:你们知道面积是什么吗? (预设:(1)房间的大小,(2)书封面的大小) 2、师:今天的学习,我们要认识面积。 二、通过活动,感知面积 1、认识生活中物体的面 师:如果老师请你把课桌面和凳子面擦干净,擦哪个用的时间短一些,为什么?生:擦凳子用的时间会少些,因为凳子的面比课桌的面小。 师:谁能再来说一说。因为凳子面比课桌面小,所以擦凳子用的时间少。(指名说) 我们来摸一摸课桌面和数学书的封面的,哪个大? 师归纳:我们刚才说的课桌、凳子的面、数学书的封面,这些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 2、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 (1)师:物体表面有大小,那平面图形呢? 出示: 师:这些平面图形的面在哪里?请小朋友们选择2个图形,用你手中的彩色笔来涂一涂。(板书:平面图形的面) (2)反馈 问题1:这些图形的哪一部分是它的面? (预设:学生用彩色笔描了图形的一周)。 师:某某同学用彩色笔表示的部分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吗? 屏幕演示:一周的线段首尾相连,成为一条直线。教师说明,这些线段表示的是这个图形一周的长度,而不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 师:(电脑演示)涂色部分就是这个平面图形的面。 问题2:涂色的时候,哪个图形你涂色比较多?哪个图形你涂色比较少?你是怎么看的? (生:第一个涂色最多,第三个图形涂色最少。因为第一个图形的面比较大。)

教案《几何小实践》

四. 几何小实践 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物体的形状 二、本单元的地位作用 本单元通过让孩子们的动手操作,积累对几何体的经验,从外形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进行识别,为以后进一步学几何体打下基础。 三、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行为(触摸、滚动等行为)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 2、能通过行为区分平面与曲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一画,描下物体的表面,并初步认识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感受几何图形的美 四、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 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能把物体的表面画下来。 认识物体的表面4种基本图形。 难点:那些物体的表面很难画下来,为什么? 五、单元课时安排

物体的形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数学新教材P56,57 [教学目标] 1、通过行为(触摸、滚动)识别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 2、通过实验操作,对几何体的形状进行考察,能按形状分类。 3、通过行为认识平面和曲面,能区分平面和曲面。 4、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对日常生活的数学现象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 望。 5、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点] 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各种实物、各种几何体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你们有没有仔 细地看过我们的学校。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我们的学校,想不想去? 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你边看边记,你看到了些什么? 播放录像;我们的学校 2、师:在刚才的录像里,你看到了哪些物体? 生讲,师演示(生讲到什么,师演示出放大的图像)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通过播放录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学校中找出各种形状的物体,并从这些物体中来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几何小实践面积沪教版

面积 【教学内容】 上海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60-61面积【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探索所给出的图形的大小,初步体会到图形的大 小就是它的面积。 2、学会用方格的多少来表示面积。 3、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寻求多种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用方格的多少表示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数方格,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图形片,透明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对图形大小的比较活动。 1、出示机器人图片。说说在这些图形中,哪个图形最大?哪个图形最小? 2、总结:平面图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 【说明:直观的图片感知,使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是有大有小的,为学习面积的概念作铺垫。】 二、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1、重叠法比较图形的大小。 学生利用手中的图形片通过重叠比较图形的大小。

结论:正方形比圆形大,圆形比正方形小。 2、利用透明方格纸比较图形的大小。 出示: ⑴ 讨论:如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借助新的工具----透明方格纸) ⑵ 指名放方格纸,说说注意点。 ⑶ 引导学生数出这两个图形各占了几个方格。 ⑷ 结论:因为长方形占的方格数比正方形多,所以长方形比正方形大。 ⑸ 总结:在每格大小相同的前提下,谁占的方格多,谁就大! 3、师总结,引出面积含义,揭示课题。 补全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摸一摸正方形的面积,说说什么是正方形的面积。 【说明:引导学生在无法直接得出图形大小结论的时候,自主探究出如何借助透明方格纸比较图形的大小。通过数方格的操作活动,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三、探索平面图形的面积。 1、比一比下面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A B ⑴ 全班数图形所占的方格数。 ⑵ 组织交流,汇报数法。 ⑶ 板书:直接计数法

小学数学几何+基础知识点汇总【精品】

一 1-6 年级数学几何问题 (一)图形的认识、测量量的计量 一、长度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长度单位: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1 米=100 厘米 1 米=1000 毫米 三、面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边长 1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公顷。 五、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 1000 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是 1 平方千米。 六、面积单位:(100)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七、体积单位是用来测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的。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八、体积单位:(1000) 1 立方米=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 立方厘米 1 升=1000 毫升 九、常用的质量单位有:

吨、千克、克。十、质量单位: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 克 十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世纪、年、季度、月、旬、日、时、分、秒。 十二、时间单位:(60) 1 世纪=100 年 1 年=1 2 个月 1 年=4 个季度 1 个季度=3 个月 1 个月=3 旬大月=31 天 小月=30 天平年二月=28 天 闰年二月=29 天 1 天=24 小时 1 小时=60 分 1 分=60 秒 十三、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应该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应该除以进率。 十四、常用计量单位用字母表示: 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吨:t 千克:kg 克:g 升:l 毫升:ml 平面图形【认识、周长、面积】 一、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线段、射线都是直线上的一部分。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和直线都是无限长的。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角 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 三、角的分类:小于 90 度的角是锐角;等于 90 度的角是直角;大于 90 度小于 180 度的角

沪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几何小实践》练习试题

第六单元测试卷 得分:___ 一、计算。(30分) 1、口算。(12分) 26÷5= 8×4= 19÷3= 20÷5= 340+250= 523+6= 730+40= 400-40= 5×6+15= 55÷9= 37+9-0= 24÷8+52= 2、竖式计算。(9 分) 800-297= 634+276= 555+479= 3、比较大小。(9分) 1700 ○1750 5kg ○4kg900g 3100g ○3kg 4kg ○4200g 229○2290 4800○480 3kg ○2900g 5000○8000 6300○5900 二、填空。(10分) 1、测量物体的轻重,一般用( )或( )作单位, 它们分别用字母( )或( )表示。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以分为:( )三角形、 ( )三角形、( )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 )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 )个锐角。 5、叔叔的体重是51( )。 三、判断。(8分) 1、一只香蕉重3kg 。……………………………….( ) 2、比直角大的角是锐角。…………………………( ) 3、1g ﹥1kg 。…………………………………….. ( ) 4、由五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四、给列图形分分类。(20分) (1) (2) (3) (4) (5) (6)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订………………………线…………………………………………………………

(7) (8) (9)(10) 是三角形。 是四边形。 是五边形。 五、请在下面方格上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12分) 六、解决问题。(20分) 1、小王原来有77个贝壳,今年又在海边捡到了25个贝壳,现在小王共有多少个贝壳? 2、小军一年级时收集了286张邮票,二年级开学到现在收集了159张邮票,小军从上学开始到现在共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3、植树节,一年级有258人参加植树,二年级有161人参加。二年比一年级少参加了多少人? 4、二年级小朋友为参加“希望小学”捐图书,捐了312本漫画书,比教科书多147本。科技书捐了多少本?捐的教科书和漫画书一共有多少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 几何小实践(面积)▏沪教版(10)

面积 教学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探索初步认识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 就是它的面积。 2、学会用观察法,重叠法和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知道面积的含义; 2、用不同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 数方格,用方格的多少表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 一枚硬币、透明方格纸、不规则图形。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认识物体表面 比较数学书比硬币的大小,具体比的是哪里,学生上来摸一摸感受“面”。 预设:书的封面比硬币的表面大。 从比较的方法(用眼睛看出来的)引出板书:观察法 举例身边有没有比书本封面更大的物体表面?(板书:物体表面) 预设:把**叠放在**面上以后,比出。(板书:重叠法) ★通过对身边物体的认识,摸一摸,感受“面”的概念,从中推理比较大小的方法,浅显易懂。 二、认识面积 1.引出定义——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2.完整定义:物体表面有大有小,那平面内的图形有大小吗? 师总结:线段一般只研究它的长度。平面内,由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

(板书:封闭图形)一般在封闭的图形中才研究它的面积。那么,谁能把面积的定义说完整? ★从立体到平面,通过对平面图形的深刻分析,建立完善的面积定义。多角度的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比较面积 1.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地砖店里有四块小地砖,比较其面积大小。 用观察法、重叠法进行直接比较,当直接比较无法进行时,就用透明方格纸来数格子。谁占的格子数多,谁的面积就大。 2.数格子比大小 用同一种规格的透明方格纸,摆放在上面,摆的时候要注意——尽量使得图形都在完整的格子里。接下来就是——数方格(板书) 3小结 学到这里,你知道了哪些比较面积的方法? 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 四、数方格 1.判断:小丁丁的卧室面积占15格,小胖的卧室面积也占15格,所以他们两人的房间一样大。() 预设:方格大小不一样,都占15格的话,面积肯定不一样。 (补充板书:方格大小要统一) 2.不规则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