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美术绘练习风景的构和色彩运用

美术绘练习风景的构和色彩运用构图和色彩是美术绘练习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在风景绘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合理的构图和巧妙的色彩运用,我们可以表达出风景的美感,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吸引人。
本文将从构图和色彩两个方面,探讨美术绘练习中风景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一、构图在绘制风景时,构图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更吸引人。
1. 主体与背景的关系主体是画面中最重要的部分,我们需要合理地安排主体和背景的关系。
主体可以是一座山峰、一片湖泊、一棵树等。
我们可以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正中央,以突出其重要性;也可以将主体放置在画面的一侧,以表达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感觉。
2. 前景与远景的对比通过前景和远景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有深度。
将前景中的元素与远景中的元素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使画面更加立体感。
例如,在一幅山水画中,可以在前景中画上一株花卉或一片石头,然后在远景中画上苍山翠竹,形成对比,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与对称对角线是构图中常用的手法之一。
通过将主体或者元素摆放在对角线上,可以使画面更加有动感和稳定感。
对称也是一种构图手法,将画面分为左右对称或上下对称的两部分,可以使画面显得平衡和谐。
二、色彩运用色彩是风景绘画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生动和富有表现力。
1. 色彩对比与配比通过运用色彩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加鲜明。
对比主要包括冷暖色彩对比、明暗色彩对比、互补色对比等。
冷暖色彩对比可以通过将冷色调和暖色调的颜色相互配合,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明暗色彩对比可以通过运用明亮和暗淡的颜色,使画面更有层次感;互补色对比可以通过将相互对立的颜色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
2. 色彩的运用技巧在风景绘画中,色彩的运用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正确地运用明度、色度和饱和度,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和鲜明。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色彩的遮蔽、渲染、过渡等效果,来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色彩与情感的表达色彩不仅可以表现风景的真实,还可以表达出情感。
小学生美术色彩运用

小学生美术色彩运用美术是培养孩子细致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色彩,作为美术的一项重要元素,对于小学生的美术创作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美术创作中色彩运用的重要性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色彩运用。
一、色彩运用的重要性1. 丰富作品表现力:色彩可以帮助小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不同的色彩可以传递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 塑造形象特征:通过颜色的运用,小学生可以突出作品中的主题和形象特征。
比如,用明亮的色彩描绘太阳,用暗淡的色彩描绘夜晚,可以让观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意境和主题。
3. 形成良好审美意识:通过色彩运用,小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敏感度。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培养孩子对美的喜爱和追求。
二、有效的色彩运用方法1. 了解基本色彩知识:培养小学生对基本色彩的认识和了解,包括主要色彩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和搭配规律等。
可以通过指导小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解读不同色彩所代表的意义和感受。
2. 运用对比色:对比色常常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可以帮助小学生在作品中形成明暗对比和色彩对比。
比如使用红色与绿色进行对比,黄色与紫色进行对比等,可以使作品更加鲜明、生动。
3. 掌握冷暖色调:冷暖色调的运用对于表达作品的情绪和氛围非常重要。
小学生应该学会运用冷色调传达寒冷感或沉闷感,运用暖色调传达温暖感或愉悦感。
通过练习和实际操作,逐渐掌握冷暖色彩的运用技巧。
4. 运用色彩搭配:色彩搭配是美术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小学生应该学会运用不同色彩进行搭配,遵循色彩的协调和平衡。
可以通过绘画实践和观察大师作品等方式,培养小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
5. 尊重个性发展: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
给予他们一定的自由度,让他们在运用色彩时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1. 提供良好的美术用具和材料:小学生在学习美术时需要用到各种颜料、画笔和纸张等,学校和家长应提供良好的美术用具和材料,让小学生有条件进行创作。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
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
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
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一张描绘工人形象的油画肖像画,形体结构和神态表现都很好,但是色彩很脏、很灰暗,或者是很“火”气,就不仅破坏了形和神,还可能在客观上造成丑化工人形象的不良效果。
肖像画是这样,风景画和主题性创作也是这样。
一幅主题是需要表现欢乐、热烈气氛的画,而作者使用了灰色调或冷色调,则不论在其它方面表现技巧多好,它的艺术效果还是未能达到。
这是因为色彩在人们视觉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
而色彩在使用上又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它在画面上最富有感情效果。
它对于深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这种独特作用,是其它绘画语言所替代不了的。
一般从事绘画工作的人,对色彩都是十分重视的。
作为绘画语言,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但它不是第一位的,只有素描才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色彩,但反对色彩第一论与唯色彩论。
把绘画中的色彩看成是第一的与唯一的因素,只看运用色彩的技术,这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
因为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语言,素描是解决形体结构这一最基本问题的,没有形也就没有造型艺术了。
而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能正确描绘对象的。
我们在绘画训练中,不仅要处理好色与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色彩与主题内容的关系。
即色彩的运用必须服从于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使形、色、神浑然一体,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研究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论文

研究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论文1. 色彩能够反映幼儿的情绪研究数据说明, 色彩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情绪。
例如红色代表愤怒、蓝色代表忧伤、绿色代表活力、橙色代表热情、黑色代表恐惧等等。
大人们可以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知, 幼儿们因为语言尚未能够全面表达, 往往依靠绘画去表达自己对于事物的理解, 观察他们的画作, 往往能够看出他们的内心活动。
2. 色彩能够影响幼儿的情绪心理色彩不光光能够反映情绪,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左右你的情绪。
当人长期处于黑暗的环境中, 人会变得抑郁。
同理当幼儿们长期接触抑郁系的颜色时, 他们的心绪比成年人更易受到影响, 产生心理。
造成幼儿行为上的焦躁易怒、生理上智力开展缓慢、心理上敏感多疑与缺乏平安感等。
而长期接触自己喜欢或是能够给人带来情绪上愉悦的色彩时, 幼儿们那么会感受到快乐、有平安感等。
3. 色彩对幼儿智力开展具有一定影响色彩对于幼儿智力方面影响, 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
一项色彩对幼儿智力水平影响程度的研究报告显示, 具有积极暗示意义的色彩对幼儿智商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暗含意义的色彩往往不利于幼儿智商开展。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 我们可以注意到这一点, 当孩子长期面对情绪时可以适度的进展调整培养。
1. 根据不同性格因材施教不同色彩能够带个幼儿们不同的感受, 不同色彩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因此我们在进展色彩的教学中,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不同性格, 采取不同的色彩教育方式, 用不同的色彩在美术教学对其进展引导。
这需要教育者对色彩的教学和孩子们的心理情况具有一定的了解, 切忌盲目教育。
2. 亲近自然不局限于书本要说这个世上色彩最多的地方在哪里?不在书本不在电脑上, 而是在大自然里, 大自然蕴含了无穷无尽的色彩世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本与绘画不是唯一对幼儿们进展美术教育活动的方式。
如果你看得不够多, 怎么能够画的多?我们所提倡的艺术教育, 不单单是让孩子们学会作画, 更多的是培养孩子们美的能力, 培养对美的欣赏。
探析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情感体现

探析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情感体现
色彩是绘画艺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通过不同的颜色和明暗对比来表达出
丰富多样的情感。
通过运用色彩,画家能够传达出作品中所蕴含的情绪、情感和意象。
本
文将探析色彩在绘画艺术中的情感体现。
色彩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
不同的颜色与情绪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红色通常被
认为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热情的颜色,它能够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而蓝色则常被用来表达
出平静和冷静的情感,能够给人以安宁和沉思的感觉;黄色是一种明亮和活泼的颜色,能
够让人感到快乐和温暖。
通过选择不同的颜色,画家可以让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产生不同的
情绪体验。
色彩还能够表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
画家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传达出作品中所
要表达的情感。
悲伤和忧郁常常被以灰暗和冷色调来表现,而快乐和幸福则常常被以明亮
和暖色调来表现。
画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来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同身受。
色彩还能够通过对比来营造出画面的氛围和情感。
画家可以通过对色彩的明暗、对比
和饱和度的调整来塑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从而增强作品的情感表现力。
通过运用
明暗对比,画家可以使作品中的重要元素更加突出,从而引起观众的注意和共鸣。
通过调
整色彩的饱和度,画家可以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例如通过减弱饱和度来
表现出忧郁和阴暗的氛围,或者通过增强饱和度来表现出活力和兴奋的情感。
简述美术运用色彩这一艺术语言时的方法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艺术语言,它可以传达情感、表现主题、引起观众的共鸣。
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们通过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和观点。
那么,美术运用色彩这一艺术语言时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我将依次探讨色彩运用的几种方法。
1. 单一色调在美术创作中,艺术家有时会选择一种单一色调来表现作品的情感和主题。
在一幅寒冷的冬日景观中,艺术家可能会选择蓝色调来表现寒冷和孤寂的感觉;在一幅充满活力和热情的作品中,艺术家可能会选择红色调来传达热情和活力。
单一色调的运用可以让作品更加统一和有力,突出主题的情感和氛围。
2. 对比色对比色是指在作品中同时运用相互衬托的色彩,以增强色彩的鲜明度和对比度。
将红色与绿色、蓝色与橙色等相对衬托的色彩同时使用在作品中,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对比色的运用不仅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和饱满,同时还可以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
3. 色彩渐变色彩渐变是指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过渡和变化,使色彩呈现出柔和、流动的效果。
在绘画中运用色彩渐变可以使天空的色彩从深蓝逐渐过渡到浅蓝,形成天空通透的效果;在描绘日落时,利用色彩渐变可以使太阳从明亮的橙色渐变到淡黄色。
色彩渐变的运用可以增强作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和立体。
4. 色彩对比除了对比色外,色彩对比还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等。
冷暖色对比是指在作品中同时运用冷色调和暖色调,以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
明暗对比则是通过对比明暗的色彩,使作品产生强烈的光影效果,增加立体感和层次感。
色彩对比的运用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吸引观众的目光。
总结回顾:在美术创作中,色彩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艺术语言,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单一色调、对比色、色彩渐变以及色彩对比等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主题。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力,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力、丰富多彩。
艺术家在创作时应该根据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简单的讲讲吧,绘画是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管是什么风格的绘画,都脱离不了绘画者对对象的个人理解,好看这个词在绘画的中高阶段显得很肤浅,关键是你要表达出来的感觉,如果你想传达出细腻写实的美感,那你就写实;如果你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情绪,那你就凭着个人的理解去表现对象,不管什么颜色,都是你心境的一种表现!但是这都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你要有把握刻画对象的能力和强烈的个人审美观念,要不然你压根就不知道画到什么样才是美!一、印象派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艺术家个人对艺术的探究与创新,印象派随之而生。
与古典主义绘画不同的印象派通过研究色彩在光的作用下,冷暖,纯度,明度的变化,去表现真实的色彩。
尤其是冷暖的变化,采用直接画法去快速表现稍纵即逝的光、色,更注重观察与写生。
二、色彩在绘画中的实际运用色在光之下产生,万物在光之下会产生明度,纯度,冷暖,甚至是色相的改变。
一幅画面当中根据对象的大小,远近,主次,位置,光线的不同所产生的变化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光与色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合而成的。
所有物体都会吸收和反射光,每个物体吸收和反射的光不同,就造就了世界的五颜六色。
冷暖光的照射产生了冷暖。
冷暖是印象派区别与古典主义的最大特点。
冷暖是人对色的一种视觉感受和心里感受,蓝绿青紫会让人感到冷,红黄橙会让人感受是暖的。
在实际的绘画中,一幅画面有一个总体的冷暖倾向。
或冷或暖决定画面倾向的有多重因素:一、光源。
光会笼罩整个画面,所以光源的冷暖就决定了整个画面的冷暖。
二、色彩的面积。
画面中占主导的,面积较大的色块的冷暖倾向决定了画面的冷暖。
暖色会更加向前,冷色会后退。
这是人的眼看色彩的视觉规律。
在画面中靠前的会偏暖,越往后会越冷,这是由空气积累的效果所致。
光会使单个物体产生亮暗和影。
亮部和暗部的冷暖总是相反。
一个红色的物体,在冷光的作用下,亮部偏冷,暗部会偏暖,红色偏冷就会往紫色方向走,偏暖就会往橙色方向走。
论色彩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绘画的过程中除了需要灵感的指引,还需要情感的支撑。
色彩情感的塑造,影响整个绘画作品的成功与否。
绘画有很多种表达方式,色彩是其中尤为重要的一个,作者通过色彩能够传达出作品丰富的情感和个性。
一、色彩概述色彩是来源于光的,无论是人工照明或者是自然光,都是色彩的源泉。
太阳的每一道光线都是由不同波长的波组成的,而人的色彩感觉是我们的视觉对不同波长做出反应的方式。
艺术的色彩是虚无的感受,是创作者结合自己头脑中想象的物体,通过艺术的方式将情感过渡到作品里,色彩的创造过程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
(一)色彩的本质一般而言,一件具有较大艺术价值的作品在色彩方面应该是和谐的。
色彩是一种容易感知的形式,即使是对形状感知力不强的人,也可能对色彩有更强的理解能力。
色彩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
对色彩的研究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出现了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艺术作品。
色彩对于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每种颜色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创作者根据不同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等等所描绘出来的色彩,既有对色彩客观理性的认识,还有主观的感性认识。
色彩能够将虚无的、缥缈的主观感受,体现在真实可见的艺术作品中。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光线会营造不一样的氛围,在进行创作时,要考虑到描绘对象周围的环境光。
艺术创作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而进行环境光的创造,从而表达作品的独特魅力,因此,提升对环境光的感知以及对光影光线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对色彩的认知度。
物体被光照耀,颜色会更加明亮和温暖;物体在背光时,色彩会更冷,形成鲜明的冷暖对比。
色彩具有暗示的作用,作者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画者在色彩的感知下,对作者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色彩的特性每一种色彩都有自己的特性,了解配色规律才能达到画面颜色的协调。
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是经过对色彩三原色红、黄、蓝的调和与搭配制作出来的。
色彩的三大要素为色相、纯度与明度。
通过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纯度和明度,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和前后关系,以及比例和位置,使画面更加丰富具有层次感,最终形成和谐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一、“色彩”绘画之“血肉”
如果说线条是诉诸心灵的那色彩便是诉诸与感觉。
给予我们视觉神经最有效,最直接,最快速的视觉表现是色彩语言的绘画形式。
不同的色彩关系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感变化,产生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因此,色彩可以说是绘画艺术中的生命。
1、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万千世界,五彩斑斓,色彩就是大自然中客观存在的,是一种感觉。
在绘画艺术中,色彩作为表达语言和线条一样同样具有理性与感性两个方面的作用。
前者塑造人物、描绘景物。
后者则是创作的情感表达。
提到“色彩”既是色与彩的全称。
色是指感觉色和知觉色的总合,是被分解的光进入人眼传达至大脑时生成的感觉。
而彩是指多色的意思,彩在很大程度上包含着知觉的要素,是与知觉相对应;彩又多为感性的,是一种色刺激。
彩与光的色也是相对应的。
色彩构成非常有助于我们更科学更深入的了解色彩。
2、理性塑造的作用
不可否认色彩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
增加美术作品的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有了“构图”作为支架,便需要“色彩”增色。
有了“血肉之躯”这样的艺术品便有了生命。
理性的色彩在绘画中的,即色彩的相互作用,从人类对色彩的知觉和心理感应出发,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把复杂的色彩现象还原成为基本的要素,利用色彩在空间,量与质的可变换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去组合各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的过程。
绘画中各种色彩在空间位置上是有机的组合,按照一定的比例,有秩序、有节奏地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呼应,从而成功的构成画面和谐的色彩整体。
因此,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3、感性表达的作用
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
这里就重点强调色彩的感性表达的作用,富有感情的色彩才会引起观者的共鸣。
形成共同的美感。
色彩的直接心理效应来自色彩的物理光刺激对人的生理发生的直接影响;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
色彩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
色彩本是没有生命的,它只是一种光褐色的物理现象;人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色彩情感传达,是因为人们长期置身于一个色彩的世界中,积累着许多视觉经验,一旦色彩刺激与视觉经验呼应,人的视觉经验和对色彩的体验会不知不觉地融进主观情感,色彩就拥有了生动的表情。
在支架下的绘画便有了生命。
同时在绘画中,能够理解和掌控这些色彩语言的表现,并在实践中合理、自如地运用,会给予观赏者直接、有效的信息刺激,受众通过这些色彩形态的刺激就会产生一系列的色彩联想。
因此,色彩在绘画中的情感表达力是不容质疑的事实。
色彩直接影响心灵。
色彩宛如琴键,眼睛好比音捶,心灵犹如绷着许多根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高手,有意识的按触一个个琴键,在心灵中激起颤动。
由此可见,色彩的和谐必须最终依赖于人的心灵的有目的的弹奏,这就是心灵指导的一个原则。
因为人们往往都按照这一原则去选择乐于接受的色彩。
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这就是色彩唤起主观感受的作用,而不是单单是对外界视觉经验的模仿。
二、绘画中色彩的具体表现
不同的地域民族的文化传统习俗和情感表达方式对色彩影响尤为重要。
色彩是文化隐喻丰富的视觉因素。
在中国,黄色象征权贵,也被视为天地的根源色,有“玄黄,天地之因”之说。
在罗马尼亚,白色视为纯洁。
而在古代中国寓意则完全不同。
作为中西方绘画语言比较来说,中西方色彩语言与文化情感之间的关系更加微妙更加直接。
1、西方油画的色彩韵味
早期西方油画多以为题材,对“形”的要求远远超过对“色”重视,色总是依附于形而存在的。
在古希腊哲学中,重视通过“数”来理解世界的。
他们认为“形”直接与构成世界的本质的“数”相连,而“色”则是外表变化的“影子”。
从这点可以认识到,希腊人是从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的“质感”角度来把握色彩,把大自然的色彩归纳成几种基本物质固有的原色。
到中世纪教堂中绚丽多彩的玻璃窗画艺术的广泛运用,色彩的象征性涵精神化。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家们崇尚“人文主义”将人与环境如实的描述作为创作的目的。
同时色彩开始服务于对空间效果的再现,在光与影的丰富的变化中塑造从满生命气息的形象。
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画家以对色彩与光线的高度敏感把造型与“色”同时融合在画面中。
油彩通过笔触的衔接变化从而使画面形象具有动感和光感。
感性的把握了光色的流动感,用笔触和色彩的微妙变化和对比,赋予画面从满色彩和谐的美感。
例,威尼斯画派中被尊为一代色彩大师的提香。
他采用大型帆布做画的画家。
从不作精致的素描底稿而是直接在布上作画;只要需要,就会在旧的颜色上涂上新的色彩,这样反复修改。
通过多层透明罩染取得颜色效果,这是他的一个重要绘画技发特色;到晚年笔法和帆布的质感变成他重要的表现手段。
因而他被公认是威尼斯最伟大的色彩画家。
他的作品《花神》针对中世纪虚伪的禁欲主义,赞美女性人体的美,并一再地在作品中重复这个永恒的主题。
按照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观点,提香赋予了花神处女的神态。
如同初绽的蓓蕾,眼睛里闪着矜持的光辉,但身体却如同少妇般的成熟,以适应当时人们的欣赏习惯。
提香的作品没有达芬奇构图上的严谨和气氛的静穆,没有拉斐尔人物性格的含蓄和温顺,更没有米开朗基罗的痛苦和悲愤。
在此以前谁也不敢如此大胆的描绘充满旺盛生命力的、完全世俗化的女性。
西方油画艺术大师以大量的名作构建了形,色,光的和谐统一。
19世纪的安格尔,德拉克罗瓦以他们各自的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技艺,标志着形色和谐的绘画语言与时代审美情趣之间的力破除了界限。
到19世纪末期,以色彩革命为先导的印象主义,以色为主,不求形的明确。
色彩的地域性审美习惯和不同文化的特色,被统一于人的视觉色光感受之中。
到后印象主义,油画的语言成为个人化的视觉反应。
梵高对色彩精神表现力的释放,高更对色彩原始主义的追求,塞尚色形结合的永恒求索。
再到马蒂斯为首的野兽派致力于色彩的对比和油画材质特性的独特发挥,使色彩转向了主观化,以传达画家情感的鲜明个性化特点为方向。
进入20世纪这个变化的时代文化的背景下,现代主义色彩又显示出了“象征”意味。
在现代画家笔下,所有不同的创作最求又有哪一个不是色彩作为表达感情的手段。
2、传统国画中的色彩
如果说西方的色彩是“表现性”的,那么中国的色彩则表现出“功能”的品质。
在传统中国画中,颜色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矿物质颜色,一是植物质颜色。
前者又称为“石色”是从各种有色的矿物石中提炼制作而成的颜色。
后者又称“水色”则是从各种植物的根茎叶片中提取液汁加工制作而成的颜色。
早在晋时期,在色彩的探索,研究和运用上,已相当成熟,并形成了一套用色的原则和方法。
北齐赫“六法”中提到“随类赋彩”的敷彩制形的理论。
在理论上强调色彩运用的类型化,意象化,平面化与装饰化。
在运用上,与西方绘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不已客观环境为依据,崇尚人的主观感受,从不重视“光”的作用,不重视不同光线条件和空间环境中色彩的微妙变化,认为世间万物的色彩是固有的,即使在漆黑的夜里。
细品这一时期的作品,“线条空实明快,色彩辉煌灿烂”。
南朝时期宗炳的《画山水序》强调色彩在表现对象,塑造形体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画家布色,构兹云岭”。
唐朝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当时颜料的品种就达72中之多。
宋之后,由于大兴水墨之风,一改“以色貌形”的观念,色彩在画面上逐渐淡化,施彩的原则也发生了变化,仅仅用一些透明的淡色或少许矿物质颜料。
据王译在《写像秘诀》“彩绘章”中记载,到元朝时中国画的颜料就只有30多中。
清初画家龚贤在论画中曾提到:“一曰笔,二曰墨,三曰丘壑,四曰气韵”,但唯不提颜色。
黄宾虹有中国画三不朽之说,提到用墨不朽,诗书画合一不朽,能远取其势近取其质不朽,唯不提颜色。
那么,国画以水墨为主就不足为奇了。
顾名思义,国画重水墨,它那挥洒自如的创作方式,任凭自由想象的广阔空间,淡淡的墨色,生动的气韵,别具素雅之美的画面。
国画表现出的是一种文化的“道”,画之美,自然无法替代,自然之美画无法包容。
中国画是世界上真正的艺术,是高雅艺术,也是最具魅力的艺术,艺术大师毕加索不是说过真正的艺术在。
3、中西交融的色彩表达
我们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转变成为我们自己的色彩情感,如吴冠中绘画的江南水乡景色,表现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美的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这不就是中西交融的色彩表达。
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并探求中国画的革新。
水墨画构思新颖,章法别致,善于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
简括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表现大自然音乐般的律动和相应的心理感受。
既富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令观者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