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理答,有效课堂
智慧理答,有效生成

智慧理答,有效生成课堂生成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从情与情的交融中滋生的宝贵资源。
可是,面对纷至沓来的课堂生成,特别是在面对非预设的课堂生成时,我们却缺少高超的调控艺术和引领的技巧,以致在追求生成的精彩中,在面对突如其来的非预设生成中迷失了方向,使得课堂变成了低效甚至是无效的。
智慧理答,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状况。
不同的理答,生成不一样的课堂。
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常为他们巧妙的理答所叹服,妙语连珠的总结、层层深入的探问、竖起的大拇指,甚至只是几句简单的重复……以点石成金的魔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这样的理答彰显教者的功力和智慧,是促进有效数学学习的催化剂,是完成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钥匙。
如何智慧地理答,为学生插上一对隐形的翅膀,让学生在有效生成中得到提升,是我们广大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有序理答,循循善诱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多数学生不能全面地回答或理解时,教师要善用理答,循循善诱,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参与知识积累的全过程,水到渠成。
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练习中安排了如下一题:有两杯牛奶,笑笑喝了3/5,淘气喝了2/5,两人剩下的牛奶一样多,原来谁的杯子里牛奶多?我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面面相觑,看样子是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
于是我带领学生一起“剥竹笋”:师:题目要我们求什么?生:要我们求原来谁的杯子里牛奶多。
师:原来杯子里的牛奶可分为哪两部分?生:可以分为喝掉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师:题目告诉我们剩下的牛奶是一样多的,现在你有什么新的想法?生1:我认为剩下的牛奶一样多就不用比了。
生2:只要比较谁喝的多就是原来谁的杯子里牛奶多。
师:是这个意思吗?谁再来说一说。
(我又请了几位学生说一说,终于点头会意的学生越来越多了。
最后一致得出结论:因为3/5>2/5,笑笑喝得比淘气多,所以原来笑笑的杯子里牛奶多。
智慧理答,成就智慧课堂

教学专题雍晓燕scjy200@ 《四川教育》2015年第4期智慧理答富顺县五府山小学叶宇理答是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价反馈,是课堂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
要做好数学课堂的智慧理答,必须以学生的回答为出发点,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中肯地、启发性地进行理答。
【案例】“三角形的组成”教学片断片断一:师:3.1厘米、3厘米、6厘米长的三条线段能不能组成三角形?生(齐):能。
师:谁来说说理由?生1:3.1加3等于6.1,比6大0.1,所以就能围成。
师:是,这我也承认,可是就大0.1呀。
生1:0.1也是大啊。
师:哦,只要大就行,哪怕一点点也行。
是不是?生1:是。
师:哎呀,咱们同学分析得可真透彻。
【分析】抓好激励,调动兴趣“哎呀,咱们同学分析得可真透彻”既表现出对孩子们回答的表扬,又明确了表扬的理由。
类似这样的激励评价还很多,如“真好,你洪亮的声音让我们听得很清楚”“非常棒,你的回答真完整”“聪明,你用更为简便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激励的评价,不能千篇一律,必须点明亮点,这样既可以让被表扬的孩子得到认可,提高自信,激发其表达、展示的欲望,又能为其他孩子树立榜样。
片断二:师:根据刚才的学习,你认为怎样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生1:任意两条边相加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
师:这“任意”什么意思啊?生1:就是随便,随便两条边相加的和都大于第三条边。
师:哦,能举例说说吗?生1:比如:a、b、c 三条线段,如果满足a+b>c,a+c>b,b+c>a,那么这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
【分析】适时追问,合理探问在这段交流中,学生第一句回答,已经将三角形三边关系总结得很到位,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理解,特别是对“任意”这个词语,所以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追问。
在孩子的回答中,全班同学再次深入理解了这一结论。
有时,孩子回答含糊不清、用词不当,也需要进行适当地追问、反问或者探问,关键要让全班学生在问答交流中得到发展,趋近真理。
智慧理答,在课堂教学不经意间

智慧理答,在课堂教学不经意间金湖县金南镇中心小学王军生【摘要】智慧理答,一种自由生发的境界,一种心智耕耘的艺术。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但学生在课堂上能否自由对话,真正成为主人?这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理念,深入钻研教材,睿智导航,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对话,在触摸文本语言、穿越精神丛林的同时实现生命的回响。
【关键词】智慧理答积极引导对话自由课堂上,教者如何及时捕捉乍显的灵光,有效调控教学的进程,引导学生获取视界的拓展,漫溯思想的纵深,实现精神的维度?我想,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理答。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揭开理答的神秘面纱何为理答?单从字面上来解,理,含有整理、理顺之意;答,即学生的回答。
究竟什么是理答?我们先来听听专家给出的定义: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柳夕浪副秘书长:“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
”由此我们可看出,理答是课堂上师生间的一种对话,是教师对学生课堂回答所作出的即时性评价。
它是教者及时调控课堂实施方法的一种策略,是师生相互影响、相互造就、相互提升的一种教学艺术,更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呈现顺学而导、情至理达、精神畅游的一种教学理念。
二、敞开你的心胸来——直面对话中存在的问题文本是有温度的,是有深度的。
作为教者,就要引领学生穿越文本的字里行间,积极开启对话状态,言表心声,抵达灵魂深处。
可通观现行课堂,仍存在着如下几个主要突出问题:1.教学目标被虚化。
目标的制定不切合新课标要求,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基本学情,只是以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为核心,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强化技能训练,忽略学生的情意发展和精神成长。
这些大而化之的目标直接导致教者围绕知识灌输起转,对话以接受为主,学生被无情肢解为解题机器。
有效的理答 彰显教学智慧

有效的理答彰显教学智慧课堂的精彩来自教师的有效理答。
课堂理答,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是一个新兴名词。
对于理答,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对“理答”作出这样的解释:“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表现有四种形式:积极反应;消极反应;探问和转问;再组织”。
教师应重视课堂理答的有效性。
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它包含着一种疏理,一种调控,一种整合,它将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特质将感染每一位孩子,影响每一位孩子。
如何让我们的课堂理答充满智慧而效力于课堂呢?一、针对性的理答,营造积极探索当孩子就某一问题回答后,为了引领孩子深入思考,而进行了一些追问。
一个好的追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开启学生思维,承上启下,是激发智慧火花的火石。
针对于同一个孩子的追问,可以保持孩子的思维不被打断,也有利于对话深入展开。
适当的追问还要善于处理学生回答“卡壳”:学生答问“卡壳”时,教师此时应顺着所提问题在思考方向和学习方法上加以指点,接通学生的思路,或者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提法进行疏通和引导。
【链接】如一位教师执教《五彩池》时,当品读完第二小节,学生欣赏播放图片和录象时发出惊叹声,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来到藏龙山,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迫不及待,有的说要拍一组最美的照片,带回来做永远的留念,有的说要画一幅巨大的彩画,把鲜艳多彩的池水画下来,有的说要写一首诗歌赞美五彩池,有的说要舀几瓢五彩池水带回家……。
正当全班学生都陶醉在五彩池的美景中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最想做的就是到五彩池里游泳。
”教室里一阵哄堂大笑……就这样突然地冒出来,在不经意间,立在你面前。
如此情况,学生还没有收住笑声,教师已草草地收兵了。
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是继续追问:“是呀,这么美的五彩池,能在里面游泳真是一种享受,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你看,一句追问“如果真让你去游泳,你肯下去吗,为什么?”自然让学生恍然大悟,这么美的五彩池,谁舍得跳下去呢。
有效理答_智慧课堂

准确的回答 , 教师在给予其肯定的评价后 , 回过头来追问学生是怎
样得 出答案的 , / 将, 其一 / 军 0 "这样的追问能使教学更有深度 , 既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 , 又能引导学生通过逆向的知识
建构过程 , 将原有的散乱 ! 零碎 ! 无序的知识系统化 " 如学了液体
的热胀冷缩后 , 追问 / 为什么饮料瓶里的饮料都没有装满? 0
重 , 摆得越快; 摆重越轻 , 摆得越慢 " 我没有理答 " 而是把机会让 给了另一个学生 , 他提出了完全相反的意见 , 认为摆重越重 , 摆得
的回答后 , 究其思维有些肤浅 ! 片面 ! 粗糙甚至错误的 , 就再一次 地发问 , 引导学生就原来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地思考 , 直到理解变
成全面 ! 准确 ! 深刻 " 如在用温度计测量手心的温度时 , 一学生汇
现代评价理念指出: 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 促进学生 的全面发展 , 倡导以鼓励 ! 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 尽量从正面加 以引导 , 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 " 科学课堂上 , 教师对学生表扬的 目
一组数据: 摆 锤的重量 量 没有垫片 片
一个 垫 片 两 个 垫片 片
第二次 次 15 5
16 6 16 6
数. 这时教师就应对此进行引导:
一 ! 精彩预设 )
让理答 涌动生命的灵性
师 : / 34 ! 30 ! 25" 这组数据可以吗? 为什么?
生 l : 太接近了 "
生 2 : 34 不 好测量 "
实践证明 , 精心预设的提 问, 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 " 教师 在上课时选择怎样的发问 , 选择怎样的问题 , 选择 回答问题的对象
智慧理答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智慧理答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摘要: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问题导学是非常常见的模式。
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必然会运用到理答这种教学方式。
因此,在语文课堂上如何运用理答策略,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成为很多教育从业人员密切关注的话题。
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丰富智慧理论教学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智慧理答;语文课堂;问题导学引言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时,问题导学属于非常经典的教学模式。
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要求教师必须正视理答的机制。
就以往的实践经验可知,智慧理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科教学效果。
要想运用好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精心地做好课堂教学准备,促使理答过程得以顺畅开展,并不断缩短师生间的距离,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确保理答过程更加自然。
一、做好课堂教学准备工作,自然理答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就需要做好教学预设,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
所以,教师在制作教案时要考虑到理答过程。
实际上,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而言,他们会大致了解各个教学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有很好的把控,进而能更好地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卧薪尝胆》一文的教学时,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才能在发问时更加自然地进行理答。
该文属于历史故事,具有非常深刻的哲理,讲述了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故事,体现了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正确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让学生感悟卧薪尝胆的内涵使其体会到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对学生的积极思考意识进行培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发问:“兵败求和的深意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忍辱负重的艰辛,然后让学生进行回答,学生此时对于卧薪尝胆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用智慧理答提高语文课堂对话的效果

用智慧理答提高语文课堂对话的效果语文教学本质是语言感觉和语言智慧的传递,是用教师的教学智慧,唤醒和点化学生的语言悟性和灵性,是一种生命关怀。
因此,师生对话这个环节就成了重中之重,它背负了一个沉重而严肃的使命——启迪学生的智慧灵性。
目前初中语课堂中,师生对话以问答形式构成。
课堂问答包括发问、候答、叫答、理答前后衔接四个环节。
过去关注和探究较多较深的往往是教师的提问,教师的理答则鲜有人探索,而事实上理答极需智慧,最能创生,智慧理答能变“冷漠”的课堂为“温暖”的课堂,变“平面”的课堂为“立体”的课堂,变“狭窄”的课堂为“宽阔”的课堂,能使有限课堂彰显无限的生命张力。
一、反思课堂理答的现状所谓“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对话的动态过程,它包括教师的提问侯答、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理答几个环节。
目前,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还缺乏理答意识与技巧,面对学生个性纷呈的回答往往束手无策,应对无方。
有的对学生动态生成的回答无法预设,并且做不出及时反应的,就环顾左右而言他……我们会经常发现语文课堂上,学生机械反应似的回答,教师无有所指的回应。
们看到有的教师盲目赞美和鼓励,缺乏客观实际态度,助长学生盲目自大心态,有的对答不出的学生冷嘲热讽,缺乏生命关怀理念,打击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课堂理答大多在浅层次上进行着,没有思维碰撞,人性尊重,也没有触及心灵的成长。
究其原因,是教师智慧的缺失,是语文在堂上“缺席”,这是个无奈而又沉重的现实。
二、完善课堂理答的功能曾有一位学者说得好:“教师的智慧语言像钥匙,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像火炬,能照亮学生的未来,像种子,能深埋在学生的心田。
”的确,智慧理答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建立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不妥当的理答会使一节设计完好的课留下遗憾,还有可能损害学生的自尊,浇灭求知的火花。
智慧理答成就高效课堂

教学篇誗高效课堂智慧理答成就高效课堂袁良建(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小学)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富有智慧的教师理答不但能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还能让学生学到方法,养成习惯,提高能力。
下面我将以多种案例的形式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让理答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性理答语言性理答是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问答作出的语言评价和引导,它包含激励性理答(简单表扬和激励鼓励)、诊断性理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发展性理答(主要包括探问、追问、转问、反问)、再组织理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新组织、概括)。
在《燕子》这节课的教学中,林老师多次运用激励性理答,使整个课堂展现出更多的精彩。
如:师:请学生们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在体现小燕子好漂亮、好可爱的地方做上记号。
生:大部分学生边读边做记号,小部分同学纯粹地朗读。
师:真喜欢你们读书的样子,边读还会边做记号。
三年级就学会了读书做记号,真是好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由于习惯的不同,它们不是造就一个人,就是毁灭一个人。
”看似一句很简单的评价,却在潜意识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养成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林老师的激励性理答后,那些边读书边做记号的小朋友因得到赞美而学得更加认真,而那些没有边读边做记号的小朋友在林老师这别出心裁的提醒下也会拿起笔圈圈画画了。
这就是激励性理答的魅力。
二、非语言性理答非语言性理答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答做出的除了语言之外的理答。
它可分为有反应理答和无反应理答。
有反应理答是指教师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予以评价,包括动作理答、神情理答,是教师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对学生回答。
例如,微笑着点头、鼓励的眼神、鼓掌等。
无反应理答是指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没有做任何评价,而是直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以林莘老师执教《燕子》一课为例,林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有这样一个环节:生: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理答,有效课堂
摘要:有效课堂呼唤智慧理答,本文通过例析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四种理答并加以反思,从而促进有效教学。
关键词:理答初中英语有效性
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已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理答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
有效课堂的实质是师生间的互动对话教学,是智慧的理答,教师对它处理得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成效的高低。
本文通过例析积极理答案例,发挥大家一起反思智慧理答对有效课堂教学的作用。
一、理答例析
广义的理答包括语言理答和非语言理答,狭义的理答主要指语言理答。
下文试析四种语言理答类型。
1.诊断性理答。
师生交流交通工具使用方式的对话:
T:What’s this in English?
S1:It’s an underground.
T:Right,an underground.
T: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by underground in big cities.How do you go to school?
S1:I go to school by bus.
T:By bus.So you take a bus to school.
诊断性理答指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此教师说的“right”属于简单肯定,随后重复肯定“an underground”和“by bus”,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该些词组的记忆。
最后,对学生回答作了引导提升,通过同义句的转换练习,使学生理解掌握by与take替换描述交通方式的句型。
这种“肯定―重复―提升”的理答,不但诊断了上一环节的回答,而且启动了下一环节的学习。
2.激励性理答。
四人小组讨论设计一道美味佳肴任务后的对话片段: T:Let’s see what food you will show to us.(期盼的眼神)
S1:We decide make beef soup. Let me tell you how to cook. First...
T:Wonderful! I’m happy you decide to make this dish. I hope to enjoy it soon.(加重了to的语气,声音激动)
Ss:...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来得好”。
该老师面对S1出现的句式错误,没有指责或否决,而是用“wonderful”给予肯定的评价,以便学生愿意接受错误,刻意加重“to”
的语气以引起学生对它的关注。
如此恰如其分的表扬、满怀关怀的否定,会让学生在自尊、自信中成长。
另外,期盼的眼神、激情的声音,无不向学生传达了一种信任和激励,增添了智慧理答的砝码。
3.目标性理答。
一节新授过去进行时的语法课片段:
T:Look, what was he(she)/were they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出示图片,板书问句,在was, were 下划线)
Ss:He/She was playing/They were running...
(边引导学生回答句子边板书,再听读例句) T:Well done. Please do these three exercises.
(练习分为:选was/were填空,翻译句子,交际对话)
Ss:...
T:Please discuss what you learnt from grammar in groups.
S:...
目标性理答分为代答式、引答式和归纳式,上述理答行为属归纳性理答。
老师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听读板书例句初步感知过去进行时。
随后让学生完成三个有梯度的语言操练,帮助学生梳理,强化和巩固知识。
最后让学
生在老师适度的点拨启发下,学会自主或合作探究,发现归纳进而习得新时态,如归纳出该时态的基本语法结构、典型时间状语、动词后加ing的规则等。
4.发展性理答。
本案例选自《威尼斯商人》的课堂教学片段: T:What do you think of Bassanio?
S:He’s friendly and warm-hearted.
T:Um, why do you think so?
S:You see, he’s so loyal to his friends and his wife.
T:You mean he is a devoted man. Anything else?
S:...
发展性理答分为探问、追问、转问和反问四种。
追问是引发学生话语输出的有效策略,能起到一个刨根究底、明晰思路的作用。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使用了追问策略,促进了学生思维向深宽度发展。
对话之初,教师显然不满意学生对“What do you think of Bassanio?”的回答,开始了追问:“Why do you think so?”促使学生说出了:“You see, he’s so loyal to his friends and his wife.”
二、案例反思
理答是一种课堂文化,直接影响学生对一堂课甚至一门课的学习兴趣和态度。
教师实施智慧理答时要注意以下方
面:
1.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潜力,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的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为了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教师可采用不同的理答策略:对学优生,不能过度褒奖且鼓励要少而精;对中等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逐个给予鼓励,整体给予引导;对后进生,肯定他们正确的答案,对错误的回答尽量采用探问的方式,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出误区。
2.以肯定为主,多用鼓励。
新课标提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对肯定与鼓励精神的强烈需求期,老师的评价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应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都能品尝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更好地投入后续学习。
3.方式灵活多样,富于变化。
教师若长期使用一种评价方式,势必会造成“审美疲劳”。
因此,理答要因时而变,因题而变,因人而变,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主动参与对话中。
除语言理答外,教师可利用神态、动作等非语言理答,帮助
学生增进情感交流,增强学习信心,享受学习乐趣。
4.善于课前储备,课中倾听。
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教师的“一桶水”已不能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
教师要认真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充分预设教学过程,精心设计教学提问;平时不断充电学习,积累知识,以应对突发问题。
课堂理答是即兴的,教师要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及时对回答作出判断分析,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只有认真倾听,才能把握教学动态,注重教学生成,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
总之,在当今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反思与优化理答策略,才能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个性,才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持续的动力。
这样的课堂才富有生气、灵气,是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刘旭东.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反馈话语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9(1).
[2]赵志慧. 教师课堂理答刍议[J].考试周刊,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