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教学设计3 人教版(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磁铁》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电磁铁》精品教案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1课时电磁铁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电磁铁能描述电磁铁,说明电磁铁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2.电磁铁的磁性能通过实验,得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新课引入如图所示为电磁起重机,它能够灵活的将笨重的钢材吸起,卸下来。

你知道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和构造吗?它为什么有巨大神奇的力量?这节课我们就揭开这个谜底!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电磁铁活动1:桌面上提供导线、滑动变阻器、开关、电源、铁钉、曲别针。

自己设计一个能够吸引起曲别针的电路。

小组之间先讨论、交流。

展示:以组为单位,展示自己设计的电路。

老师归纳总结。

总结:活动2:大家设计这些电路能否都能够吸引起曲别针,吸引的曲别针个数是否相同?根据自己设计进行实验,并记录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活动3:根据实验情景,汇报实验结果。

并逐一点评异同的原因。

归纳总结:(1)把一根导线绕成螺旋管,再在螺旋管内插入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时,它有磁性,没有电流通过时,没有磁性。

这种磁体就叫电磁铁。

(2)工作特点: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探究点二电磁铁的磁性活动1:根据我们所制作的电磁铁,同学们猜想一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同学们交流、讨论。

总结:猜想1: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猜想2: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猜想3: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活动2:根据我们的猜想,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出探究的方法和实验方案,设计出电路图。

活动3: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自己的答案。

老师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方法:转换法。

实验中通过吸引曲别针的多少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电路图:探究步骤:(1)先控制电流不变,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2)控制线圈的匝数不变,改变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

活动4:根据同学们的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然后再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20.3《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20章第3节《电磁铁_电磁继电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电磁铁的特点及其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二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磁铁的原理,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使学生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电磁继电器的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铁钉、开关、电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利用电磁铁的实例,如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引导学生思考电磁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本第20章第3节的内容,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 课堂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通过实验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5.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磁铁的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磁铁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电路连接工作原理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铁的原理,并说明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答案:电磁铁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

2. 简述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

电磁铁教学设计(共5篇)第1篇:电磁铁教学设计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知道电可以转化为磁。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由电池的多少和导线环绕圈数的多少决定。

(二)能力目标:知道制作电磁铁的所需资料,会制作电磁铁。

实验探索电磁铁的变更规律(三)情感目标: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知道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着重:(一)能制作电磁铁。

(二)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变更因素。

三、教学难点:(一)制作电磁铁。

(二)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更因素。

四、课前准备:(一)教师准备:1、电磁铁2、大铁钉3、塑料铜芯软导线(花线)长度一米左右4、大号电池5、大头针(二)学生准备:1、大铁钉2、铜芯软导线(花线)长度一米左右3、大号电池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演示电磁铁。

(二)新课课题:5、电磁铁(三)制作电磁铁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学生用自带的资料制作。

注意:在环绕时一定要始终朝一次方向环绕。

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是逆时针方向。

(四)比拟自制的电磁铁你们所制作的电磁铁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一、导入新课:每组选出两次自制的电磁铁(一次导线环绕圈数多,一次导线环绕圈数少)。

比拟这两次电磁铁所吸的大头针是否一样多?然后在电磁铁上增加电池的节数。

它们所吸的大头针的数量有什么变更?学生操作比拟:二、研究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更我们知道电磁铁是由三局部组成,1、电池2、线圈3、铁心。

分组假设证明:各组汇报结果:三、电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四、本课小结:通过我们的探索证明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由三方面决定的。

1、电池数量的多少,电池节数多磁力强。

2、导线环绕的圈数多少,环绕圈数多磁力强。

3、铁钉的大少,铁钉大磁力强。

第2篇: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电磁铁1、实验导入:同学们,老师把电池连接在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是把电能转化为了光能。

2、设疑:你们相信吗?我还能利用电池吸起大头针呢!3、老师演示制作并连接接电池后接近大头针,并提醒学生仔细观察。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案教学设计
c.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d.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形成共识,并推选代表进行汇报。
3.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相关知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电磁铁磁性强弱计算、电磁继电器工作原理等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教师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实验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逐步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同时,加强实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实验态度。
5.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注重课后辅导和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b.分析题:分析电磁继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c.实践题: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电路,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2.观察生活中的电磁现象,记录至少两个实例,并分析其原理。例如,电磁炉、电磁起重机等。
3.小组合作,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并测试其磁性强弱。要求记录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结果。
7.开展物理实践活动,如制作电磁铁、设计简单的电磁继电器电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电流和磁场,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接着,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将一根导体放在磁铁附近,当通电时,导体发生偏转。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电流与磁场之间的关系。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3节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人教版】年九年级下册物理教案-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 教材分析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是电磁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以及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磁场等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但对于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掌握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2.了解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学会制作简单的电磁继电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2.电磁继电器的制作和应用3.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思考,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验,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电池、开关、电流表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原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是什么?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特点,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优秀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0.3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优秀教学设计

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知道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4.知道电磁继电器及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猜想和观察、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阅读说明书和观察电磁继电器,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养成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2.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科学发明就在我们身边,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特性和应用、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磁铁的特性、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大铁钉、漆包线(5m)、开关、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大头针、电铃等;学生分组:电磁继电器、铁钉、漆包线(5m)、开关、导线、电源、滑动变阻器、大头针等【教学过程】3、……演示电磁铁收集大头针的工作过程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改换不同匝数的螺线管:结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你还知道电磁铁的哪些用途?磁悬浮列车简介:【过渡问题】高压环境或恶劣环境有可能对人造成不利影响,如何才能完成工作而又不会造成人身伤害?如何自动控制、远距离控制?【播放视频】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想想议议】1.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是什么?2.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总结: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板书设计】第二十章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电磁铁1.定义:2.特点: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失去磁性。

二、电磁铁的磁性1.影响因素:2.结论:匝数一定时,通入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教学设计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基于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3节,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

我们将学习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我们将探讨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能够解释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2. 使学生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基本构造和原理,能够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其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难点:电磁铁磁性强弱、极性的影响因素,电磁继电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流表、继电器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磁铁实验,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极性变化。

4.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解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电磁继电器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磁继电器的原理和作用。

6. 随堂练习:给出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和应用。

通过清晰的板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七、作业设计1. 简述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包括磁性强弱、极性以及影响因素。

2. 解释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构造,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磁继电器电路,说明其工作原理。

电磁铁优秀教学设计

电磁铁优秀教学设计

《电磁铁》教学设计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英才学校刘国红邮编:256651 电话:3560325【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四节。

【设计理念】本课本着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及协作精神为主线的设计观念,首先激趣导入,教学过程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为目的,以探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基本教学模式,本课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

学生在提出猜想之后,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分析、讨论,然后动手操作。

这个实验,无论是从逻辑思维能力还是从动手操作方面,对学生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为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必须做到思路清晰;具体的操作过程,既有电流表,又有滑动变阻器,注意事项都得记牢。

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

最后,在讲电磁铁的应用时,要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3)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熟练运用控制变量这一研究问题的方法。

(4)经历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3)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在讲电磁铁的应用时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学难点】: 理清探究思路,正确运用控制变量法。

【教法】:引导、设问、点拔。

【学法】: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干电池铁钉大头钉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漆包线(每组一套)【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用纸盒将一个自制电磁铁包起来,线路及开关露在外面,但不要让学生发现,通过开关的通断让学生观察盒子吸引铁钉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铁》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三年级“磁铁”以及上一课时“电和磁”相关知识。

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电磁铁是电生磁的最直接应用,电磁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的多种研究。

科学概念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改变通过电磁铁中的电流方向(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和线圈绕线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制作铁钉电磁铁;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难点:
控制一定变量,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多股绝缘胶线、大头针、大铁钉、指南针等
、教师演示:号电池一节,线圈一个,指南针一只,大头针若干根,磁铁一块,电脑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实物磁铁出示:这是什么?(磁铁)它有什么性质?(能吸铁,有南北极等)实物投影演示:磁铁吸大头钉
实物铁钉出示:这是什么?铁钉能吸铁吗?实物投影演示(不能)我现在给它化一下妆,看有什么变化?师快速绕电磁铁。

(能吸大头钉了)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猜测电能产生磁)
你们看到的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就叫电磁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上能量单元的第二课《电磁铁》板书课题。

你们想研究它吗?想研究它什么?
要想研究它,先要制作它
二、制作铁钉电磁铁
在铁钉上绕线圈。

用有绝缘皮的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导线两头留出厘米左右做引线。

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师边演示,边讲解:先固定一头,留厘米做引线。

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绕,排列要紧密,不重叠。

实验提示:
()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两头固定好。

()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试是否制作成功。

(师问:怎样证明自己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
()断开电源后,电磁铁还有磁性吗?为什么?(介绍磁化现象:电磁铁的铁芯是软铁,断电后磁性完全消失,我们使用的铁钉不是很软的铁,断电后有明显的剩余磁性)()因为用的导线较短,这个电磁铁是很耗电的,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活动后电磁铁不要拆。

看明白了吗?会制作了吗?请一位来试试。

学生活动
完成活动记录
实验中,我们用()(选顺时针或逆时针)缠绕的电磁铁通电时产生(),大约能吸引()枚大头针;断开时,()消失。

汇报
小结:电磁铁具有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的性质。

三、探究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 确定自己的电磁铁的南北极
实物磁铁出示,大家都知道磁铁有南北极,磁铁的南北极也叫磁极。

铁钉电磁铁也有磁极吗?(学生猜测)怎样检测电磁铁有没有磁极?(用指南针试试)怎么试?请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师指导先让指南针静止下来,看指南针白色的一头指向哪?(南)那这一头就是?(南极)。

用通电的电磁铁的钉尖靠近指南针的南极,看现象,做判断。

学生活动
检测我们的钉尖是南极,还是北极?
活动提示:
活动后,保持电池的一端和导线不拆,断开另一端。

学生实验,完成活动记录
我们制作的电磁铁()(填有或无)南北极,我们组的电磁铁钉尖是()极,钉头是()极。

汇报。

)探究改变铁钉电磁铁的南北极
为什么你们的是南极,他们的是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学生猜测)板书线圈缠绕的方向?电池的正负极?
跟铁钉的规格有关的实验教师演示,直接排除.
怎样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怎样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师示范
我们发现()。

学生汇报
老师小结
我们发现: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绕线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我们发现()。

我们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