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历史趣谈: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让人好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大老粗皇帝朱元璋的一道白话圣旨让人好笑导语:朱元璋的白话圣旨读后忍俊不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
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朱元璋的白话圣旨读后忍俊不禁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濠州(今安徽凤阳)贫苦人家。
根据《朱氏世德碑》碑文记载:朱元璋以上几代人都以农为生。
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及曾祖父等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最后落户濠州。
朱元璋从小受苦,是个放牛娃,还出家当过和尚。
没有上过学,是个大老粗。
元朝末期,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天灾频繁,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铤而走险。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五月,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揭竿而起,士兵们头裹红巾,号称“红巾军”,并推韩山童为明王。
接着,定远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
郭子兴聚众烧香,成为当地白莲会的首领。
此时,朱元璋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的来信,邀请他参加郭子兴的义军。
这一年,朱元璋25岁。
朱元璋参加义军后,作战勇敢,而且机智灵活,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把朱元璋调到帅府当差,任命为亲兵九夫长。
朱元璋精明能干,处事得当,打仗时身先士卒。
郭子兴把他视作心腹知己。
当时郭子兴有一养女,是其至交马公的女儿。
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便把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从此军中改称他为朱公子,朱元璋才把“朱重八”换成了朱元璋。
再后来,朱元璋成为义军领袖,并于洪武元年(公元1368),推翻元朝,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勤政的皇帝之一,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生活常识分享。
盘点古代昏君

盘点古代昏君
中国古代的昏君有很多,其中一些比较著名的昏君包括:
1. 商纣王: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贪图享乐、荒淫无道,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民不聊生。
2. 周幽王: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贪图美色,重用奸臣,导致政治腐败,最终引发了“烽火戏诸侯”的事件,加速了西周的灭亡。
3. 秦始皇: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但是他的统治方式极为残暴,焚书坑儒、强制百姓修建万里长城等行为都引发了民愤。
4. 汉武帝:汉武帝晚年的政策失误较多,如迷信神仙、滥用民力等,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5. 唐玄宗: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开创了开元盛世,但是后期却贪图享乐,宠信奸臣,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
6. 宋徽宗:宋徽宗是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爱好艺术,但是政治能力较弱,导致了宋朝的衰落和灭亡。
7. 明熹宗:明熹宗爱好木工,不理朝政,重用宦官魏忠贤等奸臣,导致明朝的衰落。
这些昏君的共同特点是贪图享乐、重用奸臣、对百姓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不安。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与争议

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与争议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稳定了国家局势,奠定了明朝的基石。
然而,对于朱元璋的历史评价一直存在着争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朱元璋进行评价和讨论。
一、开创明朝并实现统一朱元璋是明朝的创始人,他通过一系列胜利的战争,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结束了动荡的南宋时期,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他率领农民军队,采取了“攘夷必先争储”的政策,先后推翻了其他农民军,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他的这一举措,不仅结束了元朝的统治,也为明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统一者之一。
二、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朱元璋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改革,为明朝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基础。
他推行了行省制度,强化了地方行政管理,减轻了中央政府的负担。
他还推动教育改革,加强了封建礼教的教育,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养。
此外,他还在军事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这些改革措施都为明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三、残酷的统治手段尽管朱元璋在统一和改革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他也常常以残酷的手段维持统治。
他对内推行严苛的法律制度,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反叛行为。
他对外则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让无数人遭受了战乱之苦。
此外,朱元璋辅佐的丞相冯胜也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大胆地整肃了宋朝遗留下来的势力。
这些统治手段不仅让人民遭受了痛苦,也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四、家族内斗与杀伐决断朱元璋的家族内斗问题也是评价他的一个关键点。
他的家族内部长期存在着权力斗争,争夺明朝的继承者地位。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朱元璋通过一系列的杀伐决断,确保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也保护了明朝的繁荣。
然而,他的家族内斗也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给后世留下了一定的争议。
综上所述,朱元璋的历史评价存在着一定的争议。
他的开创明朝和实现统一的功绩不可忽视,他的改革政策也为明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王亚南说,中国的二十四史,可谓贪污史,此言不虚。
老百姓对贪官污吏充斥着仇恨,只要谁反贪官,谁的人气就特旺。
所以,今天,仍有不少人推崇朱元璋式反腐。
如果我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会有人打抱不平,因为朱元璋至少看起来是对腐败痛下杀手的。
的确,鲜有人把朱元璋看成糟糕的皇帝,更不要说最糟糕的皇帝。
要说最糟糕的皇帝(或君王),也该在桀、纣、秦二世、隋炀帝及朱元璋那些不肖子孙皇帝中遴选,何至于轮到朱元璋?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对腐败表现得最为痛恨的皇帝。
之所以说是表现,是因为我们无法窥知其内心,而只能通过其反腐手段来猜测。
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极其严酷和残忍,用流行的话说,可谓“零容忍”。
贪污60两白银,就要枭首示众。
甚至,剥掉贪官的人皮,在人皮内填装草料,以警示现任官员。
不可否认,明朝的反腐手段是最为严厉的,但是,明朝却是最为腐败的王朝。
这是对朱元璋的莫大嘲讽。
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便对非法、丑恶现象零容忍,但如果方法不当,也无法使其消失,甚至还会使其蔓延、扩大,千里之堤亦不免毁于蚁穴。
为何至此?因为朱元璋带头破坏了中国本来就极其稀薄的法治因素,致使明王朝的反腐是用一种只听令于具体权威(如皇帝)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去反对另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这种反腐手段是彻底的人治。
它必然导致这样的政治格局:反腐者最有权力;进而,反腐者最腐败,比其他腐败者还腐败,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腐败不可遏制,社会动乱、崩溃。
归结起来,朱元璋有几大不可饶恕之罪状。
第一,开创特务政治。
从朱元璋开始,特务活动机构化、制度化,形成特务政治,从而导致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
对明朝的各位皇帝总结与评价

对明朝的各位皇帝总结与评价总体来说,明朝的皇帝们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不同的表现,既有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皇帝。
以下是对明朝各位皇帝的总结与评价:1. 明太祖朱元璋:他是一个极具政治才能和军事能力的皇帝,创立了明朝,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他具有深远的眼光和卓越的治国能力,实行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如移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
然而,他的统治手段也较为残酷,对开国功臣的杀戮和政治清洗使得明朝的政治环境异常残酷。
2. 明惠宗朱允炆:他是一个仁慈、有理想和抱负的皇帝,试图以温和的手段解决藩王问题,但最终在“靖难之役”中失败。
他的理想主义色彩浓厚,但缺乏实现这些理想的能力。
3. 明太宗朱棣:他是一个极具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的皇帝,指挥了多次对外战争,如对安南、鞑靼、瓦剌等地的征讨。
同时,他也组织了大规模的迁都和下西洋活动,对明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明仁宗朱高炽:他虽然寿命较短,但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能力。
他的统治期间,明朝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繁荣。
5. 明宣宗朱瞻基:他既有理想又有能力,继承了其祖父和父亲的优点,是明朝的一位中兴之君。
6. 明英宗朱祁镇:他在位期间出现了宦官专政的情况,且在第二次登基后错误地杀害了民族英雄于谦。
7. 明代宗朱祁钰:他在风雨飘摇之际被推上皇位,但能力平庸,无法开创盛世。
8. 明宪宗朱见深:他在位期间出现了许多弊政,如西厂、皇庄、传奉官等,给明朝的统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9. 明孝宗朱佑樘:他是一位仁慈、勤勉的皇帝,努力治理国家,是明朝的中兴之主。
10. 明武宗朱厚照:他是个浪荡公子,文治武功均无太大成就。
11. 明世宗朱厚熜:他聪明绝顶却执迷修仙,导致朝政混乱。
12. 明穆宗朱载垕:他虽然受到张居正等人的辅佐,但个人纵欲无度,导致后期政治疲软。
13. 明神宗朱翊钧:他在位期间虽然有所作为,但后期因私人恩怨撤换官员,导致政治动荡。
14. 明光宗朱常洛:他在位时间极短,且早年经历凄惨,“梃击之案”更是让他备受打击。
盘点我国著名的十大败家子

盘点我国著名的十大败家子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败家子,他们以奢侈浪费、挥霍无度而闻名于世。
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我国历史上的十大败家子。
1.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之一。
他在位期间,不仅奢华的修建了南京金陵、开封草堂等许多宫殿,还大肆挥霍国库,导致宋朝财政危机。
他的败家行为使得宋朝经济瘫痪,为辽金入侵埋下了隐患。
2. 清和珅清朝乾隆年间,和珅是一个以败家闻名的官员。
他收受贿赂,贪污公款,大肆浪费。
他的宅邸装修豪华,收藏珍宝无数,还经常举办奢华的宴会,挥霍无度。
他的败家行为引起了朝廷的不满,最终被革职。
3. 明朝弘治皇帝明朝弘治皇帝是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帝之一,但他也是一个败家子。
他在位期间,挥霍无度,修建了许多奢华的宫殿和园林,还迷恋赌博,经常输掉大笔的财富。
他的败家行为加速了明朝的衰败。
4. 清朝光绪皇帝清朝光绪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帝,也是一个败家子。
他对各种奢侈品情有独钟,收藏了大量的珠宝、古董和名画,还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
他的败家行为极大地耗费了国家财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5. 地方官员张之洞张之洞是晚清时期的一个地方官员,他以败家而闻名。
他修建了华严寺、黄桷垭等许多豪华建筑,还收藏了大量的字画和古籍。
他的败家行为使得湖南省的财政陷入困境,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6. 民国时期段祺瑞民国时期的段祺瑞也是一个败家子。
他在位期间,不仅修建了许多豪华的宫殿和园林,还购买了大量的奢侈品。
他的败家行为导致了国家财政危机,加剧了民国时期的动荡。
7. 国民政府蒋介石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有名的败家子之一。
他修建了许多奢华的宫殿和别墅,还收藏了大量的古董和名画。
他的败家行为使得国民政府财政困难,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8. 企业家杜聿明杜聿明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企业家,也是一个败家子。
他挥霍无度,购买了大量的奢侈品,还投资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项目。
他的败家行为导致了他的企业破产,自己也陷入了巨大的债务。
历史趣谈:朱元璋爱杀功臣 乞丐就不能做个好皇帝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朱元璋爱杀功臣乞丐就不能做个好皇帝吗?
导语:草根皇帝朱元璋的履历比较富有传奇性,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三教九流最末流的一个人,谁能想到居然最后当了皇帝,一统天下?不过你要说乞丐
草根皇帝朱元璋的履历比较富有传奇性,做过和尚,当过乞丐,三教九流最末流的一个人,谁能想到居然最后当了皇帝,一统天下?不过你要说乞丐当不好皇帝,那就有点偏颇了,至少朱元璋这个皇帝做的还不赖,但在杀人这件事上,还是比较无情的,狡兔死走狗烹,那些开国功臣的下场,也都比较惨。
出自社会最底层的朱元璋,年轻时为避饥荒曾近于行乞般流浪三年,之后不久,朱元璋以和尚之身参加红巾军,在经过了17年残酷战阵生涯的狂暴洗礼后,奇迹般地成为一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出虽然比较low,但却相当有雄才大略,堪称人中之龙,不过个人战力再怎么牛逼,也是挽救不了一场战争的,这个时候团队小伙伴就很重要了,下面我们来梳理一下朱元璋打天下的后援团。
内有马皇后,贤良淑德,外有刘伯温、徐达等文武肱骨之臣,还有一众悍将猛军,打天下的过程相当溜,驰骋无所挡,但坐天下呢?朱元璋又是什么路子?
因为朱元璋早年受过苦,所以后来执政的时候,处处都为农民百姓着想,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注重民生、最痛恨贪官污吏的一位皇帝。
朱元璋执法严格程度,堪称六亲不认,连至亲犯法都绝不宽恕,比如开国功臣、亲侄子朱文正违法乱纪,乃按律囚禁;驸马爷走私捞钱,被发现后,也被按律处死。
不单对自己比较狠,对外人更是狠到没边,各种开国大臣,只要是有点毛病,一律旁敲侧击,你要是敢触犯法律,天王老子都杀得。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

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中国历朝历代有哪些昏君?什么是昏君?简单的来说就是不称职的君主。
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是哪位吗?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欢迎大家阅读!历史上最昏庸的皇帝纣王商朝的纣王,宠幸爱妃苏妲己,建酒池肉林、鹿台等娱乐设施,设菜盆、铁柱等刑法。
周朝的周幽王,为了博得美人褒姒的一笑倾城,不惜上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后来被他的岳父杀死。
隋朝的隋炀帝,篡权夺位、贪恋女色,荒淫无道,所以四方起义最有名的是瓦岗寨,最后被唐朝取代。
宋朝的宋徽宗,是个爱好诗词歌赋的皇帝,开办了梨园馆也就是现在的京戏的前身,可他统治下的中国经济下滑、民不聊生、武力不足,所以突厥侵略引发了靖康之难。
明朝有两个,一嘉靖帝,爱好道学,想长生不老,不理朝政,还是个性虐狂。
二万历帝,刚愎自用,完全不管正事只知道吃喝玩乐。
昏庸的皇帝萧宝卷南北朝时期宋前废帝刘子业,非常好色,将其亲姑母宁朔何迈之妻新蔡公主刘英媚封为夫人,纳入后宫。
刘子业还别出心裁,把各王王妃、公主集中起来,强令左右侍从奸污她们。
他还下令宫女均赤身裸体与他在宫中奔跑嬉戏,有不从者,即行杀死。
山阴公主刘楚玉觉得皇帝有这么多嫔妃,而自己只有一个丈夫,非常“不公”,就要求皇帝弟弟刘子业赏赐自己男妃(面首),让自己恣意玩乐,当他们的丑事被丈夫知道后竟把丈夫毒死!刘子业还与自己的亲姐姐山阴公主有染,并为了省事,授意山阴公主毒死了她的丈夫。
另外,刘子业还把他的亲姑母新蔡公主娶为夫人,日夜侍寝。
刘子业即位的当年冬天,他下令将京城里所有的王妃和公主叫进宫里,并叫事先就埋伏在宫里的几百名侍卫,将她们全部强奸。
他还让刘道隆当着他和他叔叔建安王的面,强奸他的婶婶建安王妃,如此心理变态,不但世间少有,历史上也无人出其右。
明熹宗朱由校;明熹宗时,外有金兵侵扰,内有明末起义,正是国难当头,内忧外患的时期。
明熹宗却不务正业,不听先贤教诲去“祖法尧舜,宪章文武”,而是对木匠活有着浓厚的兴趣,整天与斧子、锯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盖小宫殿,将国家大事抛在脑后不顾,成了名副其实的“木匠皇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元璋: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王亚南说,中国的二十四史,可谓贪污史,此言不虚。
老百姓对贪官污吏充斥着仇恨,只要谁反贪官,谁的人气就特旺。
所以,今天,仍有不少人推崇朱元璋式反腐。
如果我说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很多人可能不相信,甚至会有人打抱不平,因为朱元璋至少看起来是对腐败痛下杀手的。
的确,鲜有人把朱元璋看成糟糕的皇帝,更不要说最糟糕的皇帝。
要说最糟糕的皇帝(或君王),也该在桀、纣、秦二世、隋炀帝及朱元璋那些不肖子孙皇帝中遴选,何至于轮到朱元璋?的确,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对腐败表现得最为痛恨的皇帝。
之所以说是表现,是因为我们无法窥知其内心,而只能通过其反腐手段来猜测。
朱元璋的反腐手段极其严酷和残忍,用流行的话说,可谓“零容忍”。
贪污60两白银,就要枭首示众。
甚至,剥掉贪官的人皮,在人皮内填装草料,以警示现任官员。
不可否认,明朝的反腐手段是最为严厉的,但是,明朝却是最为腐败的王朝。
这是对朱元璋的莫大嘲讽。
同时,这也意味着,即便对非法、丑恶现象零容忍,但如果方法不当,也无法使其消失,甚至还会使其蔓延、扩大,千里之堤亦不免毁于蚁穴。
为何至此?因为朱元璋带头破坏了中国本来就极其稀薄的法治因素,致使明王朝的反腐是用一种只听令于具体权威(如皇帝)而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去反对另一种不受法律约束的权力,这种反腐手段是彻底的人治。
它必然导致这样的政治格局:反腐者最有权力;进而,反腐者最腐败,比其他腐败者还腐败,并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腐败不可遏制,社会动乱、崩溃。
归结起来,朱元璋有几大不可饶恕之罪状。
第一,开创特务政治。
从朱元璋开始,特务活动机构化、制度化,形成特务政治,从而导致中国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
在明朝之前,中国政治中就有特务行为。
例如,被视为明君贤主的唐太宗就用特务来监视下属的举动,但唐太宗的这种做法是隐蔽的、零星的。
更重要的是,它是非机构化、非制度化的。
但是,朱元璋将特务活动制度化、机构化、公开化了,利用东厂、西厂、锦衣卫、内行厂之类的特务机构来反腐,甚至处理政务,介入经济活动,对社会进行全面布控和渗透。
特务政治有几个特点。
首先,一般地看,特务政治最重要的特点不是它具有暴力性(军队、警察的行为也有暴力性),而是其暴力不受国家常规法律的制约。
其次,特务政治的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并不是说特务机构干的都是坏事,特务机构也会选择性地杀一些贪官,做一些好事,但由于其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导致其运作没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进而导致滥用权力和腐败。
其三,因为特务机构不受法律制约,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进而不可预期。
当然,这种不可预期也不是说特务政治完全没有内部的程序,而是说它不遵循国家常规法律所颁行的程序,从而导致其行为没有边界,人们不知道它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对哪些人采取暴力措施,进而不可预期,这种不可预期又造成广泛弥漫的社会恐怖。
其四,因上三点,特务政治必定导致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
明朝的特务机构庞大,特务活动广泛而频繁,无孔不入,造成暴力风险弥漫于整个社会,从而导致明朝政治和社会的特务化、黑社会化和恐怖主义化,以致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这种恶果一直影响着此后中国的政治和社会。
民国行将结束之际,丁易写了一本书,叫《明代特务政治》,就专门讨论明朝的特务政治。
第二,废除宰相制度,大规模集权,以致于极权。
分权有助于遏制滥权和腐败。
本来,明朝以前的宰相制度,算是有限的分权。
但是,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施行内阁制度,在皇权本已膨胀的基础上,变本加厉,大幅集权。
当然,特务政治也是集权的一种方式,并且是一种极端的、非法的集权。
非法,是指对公开颁行的常规法律的背离和否定。
特务政治加上废除宰相制度等行为,使得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权发生在朱元璋统治时期,令清朝也望尘莫及。
权力越集中,就越难制约,统治者就越容易腐败和残暴。
而明朝的暴君很多,跟朱元璋开启的大规模、制度化集权与特务政治有直接关系。
在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下,指望那些皇帝老儿(及各级集权的官员)自我约束,可谓天真幼稚。
19世纪英国的阿克顿勋爵说:“权力趋向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
”诚哉斯言!第三,朱元璋真正开启了文字狱传统。
虽然朱元璋以前,中国的言论就不够自由,但以言治罪的事,并不是很多;以言杀头的事,则更少。
宋代及以前,中国的言论虽说不上自由,但远无明朝之残酷。
宋太祖赵匡胤曾立下不杀文人士大夫及言事官的誓碑。
有宋一代,没有杀过一个文人,所以,宋代大体是没有文字狱的。
但是,从朱元璋开始,以言治罪、以言杀头的事情就日渐增多,言论环境迅速恶化。
朱元璋的文字狱,远甚于秦始皇。
秦始皇焚书坑儒固然不对,但他有明确的针对性,针对的是反对其政治主张的学者及诽谤其人身的术士。
并且,坑儒,也有李斯等大臣从政治路线角度提供的明确支持(李斯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
所以,坑儒属于政治路线斗争。
但是,朱元璋是怎么搞文字狱的呢?有学者考证出朱元璋制造的一些文字狱案例,洪武朝状元张信训导王子,以杜甫诗句“舍下荀穿壁”出题,被认为讥讽天朝,判腰斩点;兖州知府卢熊把“兖”错写成“衮”,太祖视为不敬,被斩;佥事陈养浩作诗云:“城南有嫠妇,夜夜哭征夫”,太祖认为他动摇军心,将其投水淹死……朱元璋在字里行间猜测作者动机,行以诛心之论,再或罚或杀,使文人学者的文字命运及身家性命笼罩于巨大的阴影和恐怖之中。
即便被称为暴君的秦始皇、隋炀帝,也远未达到朱元璋这种无端、肆意猜忌作者用心的程度。
甚至,朱元璋的文字狱连死人都不放过。
朱元璋看到《孟子》书中“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这样的不利于他统治的言论时,便大怒道:“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当日下令将孟子逐出文庙殿外,不得配享。
对死去近两千年的孟子大加鞭挞,这不是以言治罪的文字狱是什么?规模化的文字狱,始于明代。
明清两代的文字狱相比较,明朝的文字狱比清代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比蒙古人统治的元朝更残酷。
此外,虽然允许宦官参政也是朱元璋的败笔,但此前已有先例,算不上朱元璋的原创。
跟大规模集权、大搞特务政治、大兴文字狱相比,允许宦官参政已是小巫了。
中国历史上,坏皇帝不少,如桀、纣、周厉王、周幽王、晋灵公(这几个应该说是君王)、秦二世、隋炀帝、宋高宗等,这些皇帝的恶,主要是干了一些具体的坏事,例如,比较残暴、荒淫、奢侈、刚愎自用等。
但是,好制度比好事还好千倍万倍,坏制度比坏事还坏千倍万倍。
一个政治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制度和改善制度。
明朝设置特务机构,并制度化,而这些特务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不按照本来就非常薄弱的常规行政和司法程序行事,导致权力大幅集中于皇帝手里,对本来就很稀薄的法治因素和脆弱的法治萌芽构成极大的打击和摧残,而大兴文字狱又对中国的言论环境和中国人的思想创造力构成极大摧残。
朱元璋看似痛恨腐败,对腐败表现得“零容忍”,但由于其方法不科学,使得所谓的“零容忍”只能加剧腐败。
后来,明朝的腐败越演越烈,而其中最腐败的就是反腐败者自己。
明朝的特务机构越来越堕落、腐败和暴力,成为合法的黑社会,而明朝也成为最腐败的一个王朝。
连崇祯皇帝都不得不承认,“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
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
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
甚至已经蠲免,悖旨私征。
才议缮修,乘机自润。
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递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殃贫,或理狱则以直为枉……嗟此小民,谁能安枕?”但是,这位满嘴悲悯的下罪己诏,最后吊死在万寿山的崇祯皇帝,看似值得同情,其实仍重蹈覆辙,不思改弦易张,而是醉心于特务政治。
他丝毫没有认识到特务政治的严重危害,反而强化特务政治。
由于没有科学的理政措施,没有科学的反腐措施并形成制度,面对政务荒废和大面积腐败,崇祯也束手无策,而明王朝不可避免地走向覆灭。
做事要讲方法、讲科学,并非有坚强意志就能做成事,这是常理。
在现代法治国家,对于腐败,不需要杀头,就能很好地控制了。
欧洲许多国家废除了死刑,而其腐败问题及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却很少,便是明证。
基于“法治+民主”的基本制度结构,再加上财产公示制度、预算约束制度、政务公开制度等重要制度建构,虽不能绝对消除腐败,但已能将腐败遏制在社会可接受的范围内。
朱元璋在制度建设上,全是败笔,一无是处。
朱元璋从制度上给中国带来的危害,远比桀、纣、隋炀帝的胡作非为大得多。
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元璋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皇帝。
但是,今天,仍有许多人推崇朱元璋,一谈到腐败,就情绪激动,热血喷张,义愤填膺,口口声声杀杀杀。
甚至,有一些学者也在推崇朱元璋,尤其是推崇朱元璋的反腐制度和模式。
这些人的思想观念,真是落后得让人悲哀。
朱元璋的粉丝们完全是受情绪驱动,以为靠朱元璋式的杀伐就可以有效遏制腐败,并治理好国家,而缺乏基本的理智、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今天,重新审视朱元璋,不是要对古人鞭尸,更不是要做什么翻案文章,而是因为朱元璋的大恶,历经清朝、民国,犹贻害无穷。
若要追究历史责任,明朝远大于清朝。
时至今日,推崇朱元璋的声音喧嚣于耳,所以,重审朱元璋,意不在朱元璋,而是要反思仍然活在某些人心中的陈腐观念,通过反思朱元璋来反观现实,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今天,面对腐败,我们最需要警惕的,恰恰就是朱元璋模式。
用流行的话说,效仿朱元璋,势必犯颠覆性错误。
更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今天还有许多人推崇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