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留白”,彰显英语课堂魅力
浅谈英语教学中“留白”的策略

浅谈英语教学中“留白”的策略“留白”源于绘画中的术语,指画家在作画时有意地对画面留下空白,营造虚实相生的感觉和想象的空间。
英语教学中的“留白”是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采用提问、设置悬念、设计开放式探究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和掌握知识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明确“留白”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立足不同的教学环节和实际学情,在教学方案中巧设“留白”,创造深度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和探究效率。
一、英语教学中“留白”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深度学习兴趣现阶段的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困境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课堂上的表现偏被动,导致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浮于表面。
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当人们面对有缺陷、有空白的事物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填补缺陷和空白的动机,使之趋向完美,内心会获得平衡、愉悦的感受,这正是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效果。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留白”,能够激发学生的深度学习兴趣。
如在讲授英语知识时,教师不要把知识点讲得过于深透,而要留下一部分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认知经验展开思考,通过挖掘和自学将缺失的知识补充完整,让学生体验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驱动其深度学习兴趣的形成。
(二)能够给学生提供消化英语知识的空间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教学流程设置的过于紧凑,学生刚掌握英语新知还未来得及揣摩和巩固,下一项学习任务便接踵而至,致使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学进程,影响后续环节的有效开展。
“留白”与高强度的知识灌输是相对的,强调学生内在对知识点的充分理解。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留白”,能够给学生提供消化英语知识的空间和时间。
如在讲解完一项知识点或技能点之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停顿两分钟,让学生自主梳理和复盘所学内容,也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相互复述学习收获,这样就给学生的认知思维设置了“缓冲带”,使其透彻地消化吸收每项英语知识点。
(三)能够创新英语课程的探究活动英语是一门以探究为基础的科目,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养成,都需要依托于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然而就英语教学现状而言,探究的内容和形式局限于语篇朗读、背诵和抄写等,学生容易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也得不到强效的锻炼。
巧用留白艺术,呈现别样精彩——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1722019年39期总第479期ENGLISH ON CAMPUS巧用留白艺术,呈现别样精彩——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留白艺术文/孙红飞分的时间去组织自己的语言。
学生认真思考后回答:“Spring,because the leaves begin to germinate in spring.”而有的同学则会发表不同看法:“Autumn, because fruits are ripe in autumn.”老师通过这种留白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从而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也促进了学生英语思维的拓展。
三、在文章教学中运用留白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英语课文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有效的英语文章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自主思考能力,分析和总结英语文章的主要内涵,从而使英语阅读能够融会贯通。
英语老师要积极运用留白艺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课文时能够带着问题去阅读,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英语老师在讲到英语课文《My classroom》时,可以在讲解前,对学生进行问题留白。
如老师可以说:“Read the article carefully and then answer what’s in the classroom.”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并让学生不看教材回答课前的提问。
学生通过主动思考,对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从而能够提高问题回答的正确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阅读文章时的分析能力。
四、结束语小学英语课堂需要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使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语探究能力。
留白教学方式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接受英语知识时做到“动静结合”,从而能够真正地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1]朱姝雯.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留白艺术分析[J].华夏教师, 2018(12):74.[2]严咏梅.“空框结构”,让英语课堂充满生长的力量——例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补白”艺术[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7(11):28-32.[3]李爽.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留白艺术[J].小学教学参考,2017 (27):47.[4]胡丹敏.有限的留白,无限的效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留白艺术[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09):21-23.由于小学生对于单调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产生枯燥感和厌倦感,不利于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力。
“留白”并非“白留”——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

留白 , , 并非 白留
பைடு நூலகம்
权威 。做 老 师 的一 定 要 转 变 观点 ,试 着 让 学 生 总结 课堂
内容 , 回顾 知识 点 ,这 样更 能让 学 生 跳 出 小 圈子 ,训 练
二 、老 师讲 解 时 耍 留有 回旋 的 余 地
新 课程 改 革 对 老 师 的讲 课 提 出了 较高 的要 求 ,要 求 他 们 思 维 的 全 面性 与 准 确性 。在 课 堂 结 尾 ,我 们 可 以 给
空 白 ,而是 一 种 有 意 为之 的做 法 ,是 一 种 为 提 高课 堂 教 立 即要 求学 生 回答 ,或 者学 生 一 时 回 学 效 率 而采 取 的 手段 。如 果 老 师上 课 时 不 给 学 生适 当地 答 不 上来 ,就 另 外 喊 学 生 回答 ,这 种 留一 点 自主学 习 、 自主思 考 的 时 间 ,课 堂 上 也 就少 了学 做 法会 让学 生 自尊 心 受 到伤 害 ,思 维
的 问题 ,等 问题 无 法 解 决 了 ,老 师再 来 引 导学 生 解 决 。
了错 误 ,我们 也 要 给 他们 足 够 的 时 间 去纠 正 错 误 。 教 师
要 针 对 误 区 , 留下 “ 空 白” ,暴 露 问题 ,纠 正 和 理 顺 学
这样 就 可 以激 发学 生 的求 知 欲 ,提 高 学 习 的 主动 性 、积 生 思 路 ,发 展 思 维 能 力 ,帮 助 他 们走 出误 区。 这 样学 生
极性 ,提 高 课 堂效 率 。但 有 一点 要 注 意 ,小学 生 的 自学 才 会 主动 积 极 地 回答 问题 。 能 力毕 竟 有 限 ,我 们 留给 学 生 自主学 习 的 任务 一 定 要 把
谈留白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96-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研究谈留白艺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沈琰在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成为了教师个人的“舞台”。
过去的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只要用有趣生动的语言以及精熟的英语,把所教授的内容讲深讲透即可。
如果学生在一堂课听完之后觉得不存在任何疑问,即成功地解决了问题,也就是一堂好的英语教学课。
”但是,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在课堂上学生只关注他们觉得有趣的部分,却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学生往往上课提不出问题,课后却不会答题。
这让很多教师觉得“教得累却毫无成效”,学生也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如何给学生留下自主思考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如何让学生获得深入思考和深度体验的机会?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灵活性?“留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留白”的艺术效果“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是指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虚实相映,形神兼备——创造出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
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
就像艺术家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空白”,给人留下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一样,所谓“留白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具体实际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让学生去思考、想象,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务实、更有效。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留白”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能帮助学生发现自我的“空白”并激起学生急于填补、充实和完善“空白”的欲望。
从而引起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的角色。
一味追求讲细讲全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其实是不能真正让学生把知识理解“深”且“透”的,因为学生在课堂上严重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
有限的留白,无限的效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留白艺术

但 它们确有诸多神似相通之处 , 我们不妨借鉴绘 画
的留 白艺术并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 , 以提高课堂教 学效率 。 新课 程改革以来 , 教师对小学 英语课 堂教学改 革的认 识 由抽象 、 粗 浅逐 渐 到具体 、 深 入。 新课 改 变革了教师的教育思想 , 改进 了许 多落后的教学行
期
窜
留 白, 是指绘 画创作 中留 出一定空缺 , 予人 以 想象 之余地 , 达 到虚 实相映 , 无 画胜 有 画的艺术妙 境。 诚然 , 小学英语 教学和绘画艺术不能完全等同 ,
学生英语学科的学 习能力。
一
、
词 汇教 学 留 白 , 以兴趣 调 动 学 生学 习主动 性
歌 德说 : “ 哪里没有兴趣 , 哪里就没有记忆。 ” 小 学 英语更 是把激发 学生学 习英语 的兴趣放 在教学
度、 主 动 思 维 的 习惯 和 自主 学 习 的 能 力 , 是 英 语 教
高学 习的主动性 。 ( 一) 运用简笔 画留 白, 见形知意
简笔 画( S t i c k F i g u r e s ) 是一种直 观教具 , 用于 词汇教学 , 让学生观察思考 , 自然地 去学 习语 言 , 增
JI AO XUE
嘲 ・
维很活跃 , 就圆圈说 出了许多相关的英语单词——
a p p l e 、 p l a t e 、 mo o n 、p i e 、 b a l l 、 b a l l o n等 。第 二 步 , 二、 语篇 教学 留白 , 让体 验激 发 学生 思维 发散 性
( 杭 州 市 奠 干 山路 小 学 教 育 集 团 )
师需要思考 的问题。 笔者通 过英语课 堂教学的留白 尝试 , 给 学生留 出一 片蔚蓝 的天空 , 全面提 高 了小 的表情与参与度来看 , 这样 的信 息矛盾已然激起 了 学生的阅读欲望 , 很好地达到 了导入的效果。
“留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留白”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在各个教学环节给学生“留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感。
笔者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留白”:一、在导入时进行留白,可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堂好课,课前的导入很重要。
好的导入,能够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引人入胜。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mocky’sbirthday第三课时关于季节的单词及句型时,我在课前播放了四季的风景片,让学生感受四季的美,顺势提问“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这样的环节设计,既渗透了季节的单词,又练习了句型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等。
学生在掌握了spring,summer,autumn,winter等单词后,很自然地提问句型,给学生留白,学生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调动自己的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体验成功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在课堂活动设计上留白,可以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合作,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一)笔者在进行动物单词的教学时,充分利用简笔画,给学生留白,它进发了学生思维的光彩。
由于简笔画的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笔者在课上要求学生掌握兔、熊、猫、猴、猪和虎等动物的英语表达。
在上课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个圆,问学生这是什么。
当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说出很多英文单词:如circle,apple,moon,balloon,ball,football,basketball,wheel,cup,pencil等单词,充分发挥了想象的空间,两人合作,头脑风暴,畅所欲言。
然后,我又在黑板上画出了六个圆,并在每个圆上恰当地加几笔,逐步地画上了各个动物的耳朵、眼睛和嘴巴,问学生是什么动物。
通过分层次的留白处理,让学生说出了许多相关的单词,不仅扩充了语言输入量,而且成功地完成了所有单词的教学任务。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留白”艺术作者:张艳春来源:《语数外学习·中旬》2013年第06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课程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认知发展需要。
由此可见,英语课程教学值得关注的不仅是教师教学策略思维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程学习的主人翁,留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学习思考时间和空间。
留白艺术的运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学习和轻松的环境中更能够查找自身的学习问题,及时思考和感知,促进语言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留白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思考不断深入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顽强探索的学习意志。
一、留给学生自主阅读质疑时间,深化理解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留白其实是教师的有意识而为的,让学生通过思考来感悟,就是要还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翁。
在教学中,注重还学生自主阅读知识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在与文本表达内容的碰撞中不断升华。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由被动阅读到主动阅读,不仅体现了学习思维方式的转变,更是体现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能动性。
对此,教师可结合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
教师不妨建议学生能够围绕文章题目、思考引导、背景介绍等内容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思考感悟。
特别是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遇到不可解决的疑难问题时,教师可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来鼓励学生从文本阅读素材中筛选相关信息,并建议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在这样的自主质疑思考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化认知感悟,还能够使得学习思维更为丰富。
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Fun with English)8B Unit 1 Past and present的“R eading Times have changed”教学中,结合文本信息,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质疑时间:1.建议学生能够运用文本中最为简洁的词汇来表达文章的主题大意。
2.要求学生能够画出自己的疑难问题,并与同桌相互探讨解决。
智慧留白,完善高效英语课堂

教学篇•高效课堂沪版牛津教材七下Unit6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是一篇寓言。
此类课文中鲜艳的插图、莫测的故事情节通常都很吸引学生的眼球。
教师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寓意的理解,不仅可以进行单词语法的教学,更有利于课堂德育的渗透。
笔者精心准备了这一节课:通过听、读、说、练,学习新的词汇,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带着学生分析与总结:蚂蚁在春天、夏天勤劳地干活,所以拥有一个快乐的冬天;而蚱蜢在春天、夏天一直在玩乐,所以在冬天过得很悲惨。
最后告诉学生我们不能做懒惰的蚱蜢,要学习勤劳的蚂蚁。
一节课下来,各环节都按照预设顺利进行:课文进行了教授,德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
课堂容量比较大,节奏也比较快,笔者自我感觉良好。
一堂英语课也可以看作是教师的一幅画作。
如果作为画师的教师只是一味把单词、句型、语段堆砌在上面,这样的画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
没有给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时间留白,没有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
无论从教学艺术追求而言还是从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笔者反思中感悟到之前为了追求最大的“时间效益”和教学质量,英语课的目标往往是大容量、高节奏的英语课堂。
误以为加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虽然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不知不觉中教师在讲台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乖乖坐着被动接受,按照老师安排设计走。
教师课堂关注最多的是自己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计划,一厢情愿通过大量信息的灌输来拓展课堂的容量。
没有在教学中把握分寸,学会留白,没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看似大容量、高密度的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讲。
在第二天的教学中,课文理解中出现这样的问题: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 had different feelings in winter.How do you feel in your winter?对于寓言中冬天的理解这不是一个学生立刻就能回答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留白”,彰显英语课堂魅力作者:钱懿一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5年第05期【摘要】音乐达人不需要凭借纷繁复杂的音符就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绘画大师会在图画上恰到好处地留有空白;乐于修身养性的人会丢弃内心无关紧要的东西,以保持内心的那份宁静。
留白就是可以给人留下想象空间,留白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也是处处可见,本文将阐述在《牛津高中英语》教学的Welcome to the unit,Reading,Word power,Grammar and usage,Task 和Project六个板快中,是如何让高中英语教学因“留白”而彰显魅力。
【关键词】“留白” 英语教学魅力著名的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在名作《寒江独钓图》中写道“一叶扁舟浮于水面,一渔翁独坐垂钓,四周寥寥几笔微波”。
整幅画中只见一片小舟在荡漾和一个渔翁在钓鱼,没有一丁点儿水,观者却能感到满幅皆水,烟波浩渺的场景。
笔触简化,画风简朴,实中有虚,虚处承实,神行俱佳,意境绥远。
画之精妙缘于留白艺术,视野之内亦显天地之宽,此处无声胜有声,此处无物胜有物,此处无情胜有情,此处无画胜有画,因为自古就有,“擅画者留白,擅乐者稀声,养心者留白”。
高中英语教学“留白”艺术指的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高中英语教学需要有意识地遵循艺术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规律,不直接把一些学习内容明确地告知学生,而是在教学时留有余地,布下留白,以此引发学生的实践、思考和想象,以形成无穷的意味和幽远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而使高中英语教学更显魅力。
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塑造,情感的生成,都要求在课堂中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去内化、反刍、领会、体验。
客观上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得留下“悟”的时间与空间。
而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认知规律也呼吁英语课堂教学必须留白。
可以这么比方说,教师一堂课反复的说教,还不及学生花十分钟的自主学习。
教学中的“留白”,能引起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追求完美的意向,对于“完美”的这种追求一旦实现便给人以兴奋和快乐的感受,从而能激励学生很强的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文中的妙境。
其次,从信息论的维度来说,课堂教学也不得不留白。
因为教师所讲的内容不是“全部的信息”,这样就形成一种“隐藏着的信息”。
主观上看来,留白似乎减少了传输的信息总量,但客观上却鼓励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内化信息,并渐渐地学会如何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量,从而提高了高中英语学习的效率、速度和质量。
再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分析,留白能够激发学生凭借他们已有的认知模式去摸索、专研并且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烈的好奇心和用于探索的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主动地构建知识结构。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说的解释,学生在面对一种有缺陷的食物的刺激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中产生一种急于要改变它们,并使之趋向完美,从而有助于知觉到经验、到完美的格式塔整体——完形整体。
留白教学积极地引起了学生忙于填满“留白”,并使“空白”得到完善的好奇心,学生浓烈的求知欲得以激发。
课堂教学中的适度留白就是要按照残缺美的规律进行的独家的教学活动,使美插上想象的翅膀,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美的化身,美的享受,美的留恋,美的憧憬。
如教学“留白”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人流连忘返;教学中的意境美我意向美,让人回味无穷;教学中的虚实相生,使人欲拒还迎。
教学中适度“留白”淡化了教学的痕迹,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了学生的头脑。
教学中适度“留白”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支撑点,使教学形式展现出开放、多元与灵动。
教学中恰到好处的“留白”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动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有足够多的时间在摸索中不断学习和不断发展,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文本,零距离的和课本对话。
下面,笔者就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让高中英语教学因“留白”而渐入“佳境”: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留白”Welcome to the unit著名的教育学家哈曼曾经说过:“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
” 思维一般都是起源于疑惑或问题,起源于惊奇与惊讶,起源于矛盾和冲突。
上课伊始,我们就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置悬念,留下一段留白,有意给教学内容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状态,使他们快速集中起注意力,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和求知状态。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1 Unit 1 School Life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时,听一段贝多芬的音乐,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1.Are you familiar with this music? Who wrote it?2.How do you feel hearing this beautiful music?3.From your point of view,was Beethoven an amazing person? Was he a musician by nature?4.What do you think we can learn from him?5.Do you think his role could be compared with Bill Gates?在导入新课时,我不仅设计了学生和课文相关的问题,留出足够的空白时间来激发他们的思考,激活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引起他们的共鸣。
学生有了充分的时间准备,才有可能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他们的思维过程才能在课堂上得到展现。
“留白”其实就是一个静心思考,内心独白的过程,留足让学生发散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就是在内心酝酿问题的过程。
只有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里自由翱翔,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创新思维的潜能来。
二、“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留白”Reading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焦点是科技,关键是手段。
现代化的电子教学已悄然地搬入到课堂,但在高中段学校,主要的授课手段还是一黑板一粉笔一本书一张嘴。
教师优美、连贯的板书会给高中生快乐的感受。
板书也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和学生回忆的重要凭借物。
当前,大多老师是使用电脑来板书,但是电脑屏幕往往不能一下显示整节课的全部内容,为了翻叶,大多老师不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而且学生也没有时间抄下板书,下课更是没有凭借物可以复习,不知什么地方是重点,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
其实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有意识地留下板书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填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 Module 2 Unit2 Wish you were here 的Reading部分时,我鼓励学生当小老师,设计出自己的板书。
我的工作就是巡视班级,给学生必要的帮助。
设计:Toby’s travel planParagraph Route How to travel What to take Why to take themThrough the Sahara DesertDown the River NileIn KenyaIn Tanzania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也更好地理解了教材的内容,由此可见,在很多阅读教学中,板书的“留白”是行之有效的。
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留白” Word power顾名思义Word power的就是借助构词法或词性变化,来拓展学生在有关专业方面的单词,大部分老师因时间有限,往往忽略了这一环节的作用。
其实老师只要捎加点拨,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思如泉涌,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3 Amazing people的Word power部分时,我列出了表示职业的名词的构词法,如er,or,ant,ist,ian等。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各个都想上黑板大显身手,每个组还暗自竞争,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黑板板书内容:er: teacher composer workeror: translator inventor actorant: assistant servant consultantist: physicist scientist typistian: musician historian technician老师的“留白”看似浪费时间,但经过学生热热闹闹地讨论,黑板上写得满满,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四、“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留白” Grammar and usage在重点难点突破时,故意地保留一点点内容不讲,这并不意味着是对知识的“丢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有效手段,因此无头无绪的思维只有经过静静地思考,突然间的顿悟,才能享受到绝处逢生的妙境。
这时教师作适时、适当、适度的停顿,吊足学生的“胃口”,激发学生学习浓烈的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此时的教学要小荷才露、蜻蜓点水,要给学生留足悬念,以便于他们静静地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吸收和把握。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 1 Our senses的Grammar and usage 部分时,我只介绍了that和whether引导名词性从句的用法,没有讲when,where,what,whoever,whomever,whatever的用法,但是做题时又会时不时的碰到。
这样既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的时间,又驱使学生自己利用课外时间去预习下一单元的语法,变被动为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欲望,真是剪不断,理还乱,犹如“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五、“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留白” TaskTask部分多而烦乱,只有一节课的时间,怎么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task部分的内容,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上吧,又感到一节课的时间不够用;不上吧,又感觉一个单元好像缺少点什么似的。
所以我就索性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然后把学习的东西汇总一下,吸取众人的智慧。
我只要把任务布置下去,“小弦”就可以讨论了,我这根“大弦”只要在关键时刻下及时雨就可以了。
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3 Unit 1 Our senses的Task部分时,我让每个小组画系列漫画,配上简短的对话,然后写一篇小说。
接到任务后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有画画的,有想词的,有构思文章的。
学生们忙得热火朝天,却个个都兴趣盎然。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有朗读的,有表演的,有采访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淋漓精致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