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角的度量-优质教案.doc

合集下载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角的度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涵盖第103页至第104页的“角的度量”部分。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角的定义、度量角的大小以及使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掌握用度量工具量角的大小。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量角器正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2.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够独立地度量各种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 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含有角的物体,并试着指出它们的大小。

2. 讲解角的定义:向学生讲解角的定义,即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学习角的度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讲解并演示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量角器度量三角板上的各种角的大小,并互相交流结果。

六、板书设计角的度量1. 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2.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1)将量角器放在角的一边,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

(2)观察量角器上的度数,找到与角的另一边对齐的刻度线。

(3)读取度数,即为角的大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量角器度量下列各角的大小,并写出度数。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度量教室里的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角的度量方法时,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环节,让学生互相度量并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课的一开始,我选择了教室里的物体作为实践情景,让学生找出含有角的物体,并尝试指出它们的大小。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意识到角的存在。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角的度量》(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角的度量》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因此,在准备《角的度量》这一课时,我详细研究了教材,并明确了教学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主要涉及第五章《角的度量》。

具体内容包括:角的定义、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度量方法以及角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定义,了解并熟练使用量角器,学会正确度量角的大小,并能对不同类型的角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角的度量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使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大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量角器、直尺、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角,引导他们发现角的存在,并激发他们对角的好奇心。

2. 角的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展示角的动画,引导学生了解角的定义,并强调角的特点。

3. 量角器的介绍:讲解量角器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初步认识量角器。

4. 角的度量方法讲解:通过示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用量角器度量教室里不同角度的角,并记录下来。

6. 角分类的讲解: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会对角进行分类。

7.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角的概念、度量方法和分类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角的定义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角的度量方法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量角器度量下列角的度数,并将结果写在括号里。

(1)一个90度的角()(2)一个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3)一个小于90度的角()2. 答案:(1)90度(2)120度(3)80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在下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组合,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解决与角相关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角的度量》这一教案中,我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角的度量》教案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2角的度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2角的度量》是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并能进行角的简单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大小,学会用度量工具测量角的大小,为后续学习角的进制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对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角的度量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1. 对角的概念理解不深刻;2. 不熟悉度、分、秒的换算;3. 操作能力较弱,不能准确地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理解度、分、秒的概念;2.培养学生用角量工具测量物体角大小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角的度量方法,度、分、秒的换算;2.难点:熟练地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角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角的概念;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度量方法;3.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4.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等教具;2.准备与角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如钟表、自行车等,引出角的概念,让学生感受角的大小。

2.呈现(10分钟)展示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讲解其使用方法。

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大小,并记录结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角的大小,并进行度、分、秒的换算。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图形中的角的大小?学生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角的度量方法和度、分、秒的换算。

新人教四上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新人教四上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体会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量角器,掌握用量角器度量角的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比较二个不同角的大小,使学生发现要准确地知道角的大小需要引入更小的计量单位,从而使学生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

先让学生尝试,交流量角的方法,再自己总结量角的经验,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在做一做中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进一步明确角的大小由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而与边的长短无关。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在估计、操作、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建立1°角的表象,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

明确角的大小由两边张开的大小决定。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索、实践的过程,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

3、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难点:使用量角正确器读出角的度数。

突破策略:通过具体观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等方法,掌握使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活动角、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量角器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角,请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或图形有角?生:举例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做角?生: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学期数学《角的度量》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认识度、分、秒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角,以及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来掌握角的度量方法。

同时,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开始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大小,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认识度、分、秒单位,能正确地量出各种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量角器量角,认识度、分、秒单位。

2.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角的度量方法。

2.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学具等进行实物演示,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三角板、课件等。

2.学具: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角的特点。

进而提出问题:“我们如何知道一个角有多大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角的度量。

2.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三角板,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出各个角的大小。

然后介绍度、分、秒单位,让学生认识这些单位,并知道1度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p26~28角的度量及练一练二,教学目标:1,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2,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3,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并进行安全教育.三,教学重,难点:1,会用量角器测量各种角的度数,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2,正确认识量角器的内外刻度线,掌握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四,教学预案:(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两组角(如图).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要求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指名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并说出比较的方法.2,想一想:测量线段的长短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的大小要用面积单位,那么测量角的大小呢(二)合作探究,认识量角器1,认一认(1)拿出量角器,指导学生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向大家介绍.(2)小结: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半圆的圆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半圆边上的刻度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小格标上一个数,右为起点的是内刻度,左为起点的是外刻度.(3)介绍周角,平角及1°.2,试一试(1)量一量p27∠a∠b各是几度,说一说是怎么量的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总结用量角器量角的步骤:第一步: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分清是内圈的零刻度线还是外圈的零刻度线)第三步:从(内或外)零刻度线开始,看另一条边所指的度数,就是这个角的度数.(2)质疑:量角器上内外刻度一样吗什么情况下看内刻度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3)怎样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呢与同桌交流量角的方法.(三)练一练:1,用量角器量出直角的度数2,p28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判断谁说得正确为什么有什么好方法来判断对还是错呢 (教会学生先估计是锐角还是钝角) 3,用量角器量出一副三角尺每个角的度数.(四)小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来量出一个角的度数(五)作业:练一练 2,3(1)第2题在量角时,先让学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约是多少度这是培养学生估计能力的一个载体,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基础.(2)数学游戏:先让学生读懂游戏规则,然后同桌两人比赛.〖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第【2】篇〗【教材版本】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1.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角的度量-优质教案.doc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课时 角的度量-优质教案.doc

课题:角的度量学习目标: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习重点:体会引入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一、自主学习1、认识量角器(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

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①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

②请同学们观察,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o°刻度线起? 组内找出10°、30°、90°、120°、180°,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找出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80°?90°组内学生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

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从左边起,找0°、135°、180°刻度线。

再从右边起,找10°135°180°刻度线。

2、组内探究量角的方法3、p38页1 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量角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2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2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推荐2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优秀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度量角的计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实践操作中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和量角器。

2.初步建立1度和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在探索度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2.教学难点:形成度量意识,发展学生量感。

三、教学过程课前自学学习单上的量角器说明书。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森林公园吗?爬过好汉坡吗?感觉怎么样?生:去过,爬过,很累,很危险。

师:为什么很累,很危险。

生:因为好汉坡很陡。

师:那么好汉坡有多陡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

(板书:好汉坡有多陡,角的度量)【设计意图:以生为本,以问促思。

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拉进旧知和新知之间的距离,为后续学习角的度量做好铺垫。

】(二)类比产生单位角1.旧知迁移师:角的度量也就是角的测量,我们之前有测量过(长度和面积),这条线段包含有3个1分米这样的长度单位,就是3分米,这个长方形包含有6个1平方厘米这样的面积单位,就是6平方厘米。

师:角的单位是什么?生:1度。

师:那这个角的大小就是……生:就是看角里面包含有几个1度角这样的度量单位。

师:这个1度角就是测量角的单位。

(板书:单位,1度(1°))【设计意图:角的度量的本质和长度、面积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计量单位的累加。

通过知识的类比迁移,学生很容易想到角的度量也需要单位角来度量。

】2.1度角的产生师:那么1度角是如何产生的?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1度角的产生。

数学家们将1个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就是角的度量单位1度,写作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角的度量
学习目标:
1、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学习重点:体会引入角的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学习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
一、自主学习
1、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思考: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是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

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

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

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①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

②请同学们观察,量角器上小圆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

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样排列的?内圈呢?
(3)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o°刻度线起? 组内找出10°、30°、90°、120°、180°,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找出90°的刻度线?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
(4)从右边起,内圈的刻度怎样找呢?表示出内圈0°的刻度线?45°80°?90°
组内学生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

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从左边起,找0°、135°、180°刻度线。

再从右边起,找10°135°180°刻度线。

2、组内探究量角的方法
3、p38页1 角的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两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量角的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友情提示: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

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三、过关检测:
1、认真阅读课本37.38页内容,完成下面填空
⑴、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⑵、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记作()。

⑶、量角的步骤是:
①两角器的中心与()重合,0度刻度线与()
重合。

②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叫就是多少度。

⑷、量一量76页各角的度数,你发现了什么?
⑸、量角时,什么时候读外圈的刻度?什么时候读内圈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