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实验6 植物NR活性的测定(活体法)

实验7 假设检验(一)

实验7 假设检验(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重要的参数检验方法(单个总体的均值检验,两个总体的均值检验,成对样本的均值的检验,两个 总体方差的检验,二项分布总体的检验); 2.掌握若干重要的非参数检验方法(Pearson拟合优度 2检验,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和双样本检验)。 二、实验内容: 练习: 要求:①完成练习并粘贴运行截图到文档相应位置(截图方法见下),并将所有自己输入文字的字体颜色设为红色(包括后面的思考及小结),②回答思考题,③简要书写实验小结。④修改本文档名为“本人完整学号姓名1”,其中1表示第1次实验,以后更改为2,3,...。如文件名为“09张立1”,表示学号为09的张立同学的第1次实 , 法1Alt ,即完 法2:图标,工具。)1. 2. H0: H1: alternative hypothesis: true mean is not equal to 225 95 percent confidence interval: 172.3827 211.9173 sample estimates: mean of x 192.15 P=0.002516<0.05,拒绝原假设,认为油漆工人的血小板计数与正常成年男子有差异 3.(习题5.2)已知某种灯泡寿命服从正态分布,在某星期所生产的该灯泡中随机抽取10 只,测得其寿 命(单位:小时)为 1067 919 1196 785 1126 936 918 1156 920 948 求这个星期生产出的灯泡能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

解: 源代码及运行结果:(复制到此处,不需要截图) > x<-c(1067, 919, 1196, 785, 1126, 936, 918, 1156, 920, 948) > p<-pnorm(1000,mean(x),sd(x)) > 1-p [1] 0.4912059 结论: 这个星期生产出的灯泡能使用1000小时以上的概率为0.4912059 4.(习题 5.3)为研究某铁剂治疗和饮食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效果,将16名患者按年龄、体重、病 程和病情相近的原则配成8对,分别使用饮食疗法和补充铁剂治疗的方法,3个月后测得两种患者血红资白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方法治疗后的患者血红蛋白有无差异? H0: H1: 5. ,分别测 试验组与对照组空腹腔血糖下降值(mmol/L) (1)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的数据是否来自正态分布,采用正态性W检验方法(见第3章)、Kolmogorov-Smirnov检验方法和Pearson拟合优度 2检验; 解:提出假设:

植物激素免疫测定指南

植物激素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 免疫测定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而建立的,根据可视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酶联免疫、放射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生物发光免疫测定、浊度免疫测定法等。由于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简称ELISA)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高,且方便、快速、安全、成本低廉的特点,而日益被广泛应用于植物激素测定。目前,几大类植物激素IAA,ABA, GA3、GA4、iPA、ZR、DHZR等都建立了相应的ELISA方法并有试剂盒出售。 植物激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有两种形式(见下图),一种是在固相载体上直接包被抗体(直接法,先包被二抗,再加一抗),另一种是包被抗原(间接法)。 直接法利用游离抗原和酶标抗原与吸附的抗体进行竞争。间接法利用游离抗原和吸附抗原与游离抗体进行竞争。间接法的原理可用下式表示: Ab+H+HP=AbH+AbHP 其中Ab表示抗体,H表示游离激素,HP表示吸附在板上的激素-蛋白质复合物。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当该反应体系中Ab及HP的量确定时,游离H越多,结合物AbH形成的就越多,而AbHP形成的就越少,即结合在板上的抗体就越少,通过酶标二抗检测结合物AbHP的多少,就可以确定游离H 量的多少。 材料、试剂及设备 1 材料 各种新鲜植物材料 2 仪器设备 研钵,冷冻离心机,台式快速离心浓缩干燥器或氮气吹干装置,酶联免疫分光光度计,吸水纸,恒温箱,冰箱,酶标板(40孔或96孔),可调微量液体加样器(10μl,40μl,200μl,1000μl),带盖瓷盘(内铺湿纱布)。 3 试剂 (1) 包被缓冲液:称取1.5g Na2CO3, 2.93g NaHCO3, 0.2g NaN3(可不加), 用量筒加1 000 ml蒸馏水,pH为9.6. (2) 磷酸盐缓冲液(PBS):称取8.0g NaCl, 0.2g KH2PO4 , 2.96g Na2HPO4 ·12H2O,用量筒加1 000 ml蒸馏水,pH为7.5。 (3) 样品稀释液:100 ml PBS中加0.1 ml Tween-20,0.1g明胶(稍加热溶解)。 (4) 底物缓冲液:称取5.10g C6H8O7·H2O(柠檬酸), 18.43g Na2HPO4·12H2O,溶解定容至1 000ml,再加1 ml Tween-20,pH为5.0。 (5) 洗涤液:1000ml PBS加1mlTween-20。 (6) 终止液:2mol/L H2SO4。 (7)提取液:80%甲醇,内含1 mmol/L BHT(二叔丁基对甲苯酚,为抗氧化剂,先用甲醇溶解BHT,在配成80%的浓度))。 (8)激素包被抗原、各激素抗体和标准物。 (9)酶标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羊抗兔抗体。

7 第7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 植物生长 2. 分化 3. 脱分化 4. 再分化 5. 发育 6. 极性 7.种子寿命 8.种子生活力 9. 种子活力 10. 需光种子 11. 细胞全能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 13. 人工种子 14. 温周期现象 15. 协调最适温度 16. 顶端优势 17. 生长的相关性 18. 向光性 19. 生长大周期 20. 根冠比 21. 黄化现象 22. 光形态建成 23. 光敏色素 24. 光受体 25.感性运动 26.生物钟 二、缩写符号翻译: 1. TTC 2. R/T 3.Pr、Pfr 4. PhyⅠ 5.PhyⅡ 6.R 7.FR 8. UV-B 9. BL https://www.360docs.net/doc/5f4759688.html,R 11. LAI 12.GI 13.RH 三、填空题: 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 、 。 2. 为使果树种子完成其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在其贮藏期可采用 法处理种子。 3. 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 和 。 4.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 和 。 5..种子萌发初期进行 呼吸,然后是 呼吸 6. 有些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水分、氧气和温度外,还受 的影响。 7. 在种子吸水的第l阶段至第2阶段,其呼吸作用主要是以 呼吸为主。 8. 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总是在 长芽,在 长根。这种现象称为 。 9.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 。 10.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 、 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11. 在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形成时,当CTK/IAA的比值高时, 诱导 的分化;当CTK/IAA的比值低时, 诱导 的 分化;中等水平的CTK/IAA的比值,诱导 的分化。 12. 蓝紫光对植物茎的生长有 作用。 13. 烟草叶子中的烟碱是在 中合成的。 14. 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 和 ,其中 型是生理激活型。 15. 光敏色素的单体是由一个 和一个 所组成。 16. 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三种光受体为: 、 、 。 17. 光之所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是因为光促进了根内形成 的缘故。 18.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19.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氮肥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20.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21. 向光性的光受体是存在于质膜上的 。 22. 关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 分布不均匀,一是 分布不均匀。 23. 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2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和 。 25. 植物借助于生理钟准确地进行 。 26.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 、 和 。但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四、 选择题く单项和多项 ): 1.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是( )。 A.蓝紫光 B.紫外光 C.红光 D.远红光 2.花生、棉花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 A.水 B.矿质元素 C.氧气 D.光照

假设检验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假设检验 学院: 参赛队员: 参赛队员: 参赛队员: 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内容; 2.了解单样本t检验; 3.了解独立样本t检验;、 4.了解配对样本t检验; 5.学会运用spss软件求解问题; 6.加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Spss、office 三、实验方法 1.单样本t检验; 2.独立样本t检验; 3.配对样本t检验。 四、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依题意,设H0:μ= 82,H1:μ>82 (1)定义变量为成绩,将数据输入SPSS;

(2)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3)将变量成绩放置Test栏中,并在Test框中输入数据82; (4)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该题是右尾检验,所以右尾P=2=因为P值明显小于, 表明在水平上变量与检验值有显著性差异,故接受原假设,所以该县的英语教学改革成功。 问题二: 实验过程 依题意,设H0:μ= 500,H1:μ≠500 (1)定义变量为成绩,将数据输入SPSS; 某工艺研究所研究出一种自动装罐机,它可以用来自动装罐头食品,并且可以达到每罐的标准重量为500克。现在需要检验它的性能。假定装罐重量服从正态分布。现随机抽取10罐来检查机器工作情况,这10罐的重量如下:

(2)选择: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 (3) 将变量成绩放置Test栏中,并在Test框中输入数据500; 实验结果 结果分析 该题是双检验,所以双尾P=因为P值明显大于, 表明在水平上变量与检验值无显著性差异,故不能拒绝原假设 ,接受备择假设,所以自动装罐机性能良好 问题三: 某对外汉语中心进行了一项汉字教学实验,同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参与了该实验。一个班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然后学习课文;另一班采用分散识字的方式,边学习课文边学习生字。为了考察两种教学方式对生字读音的记忆效果是否有影响,教学效果是否有差异,分别从一班和二班随机抽取20人,进行汉字注音考试,请计算二个班的平均成绩、标准差分别是多少两种教学方式对汉字读音的记忆效果是否有差异哪一种教学方式更有效

植物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和发育 ?褚建君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一、植物体 ?被子植物在营养生长时期,其植株可以区分为根、茎、叶等部分。 ?这些部分共同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活动,是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 ?被子植物营养生长到了一定阶段,便会进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花、果实和种子 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reproduction organ)。 ?胚embryo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1、根 根(root)是植物在长期适应陆生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株,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质营养和氮素,供植物生活所利用。 根还具有生物合成的功能,至少有十余种氨基酸以及植物碱、有机氮等有机物是在根内合成的。 此外,有些植物的根容易发生不定芽而萌发为新枝,因而具有营养繁殖的功能。 ?定根与不定根 ?定根normal root:发生于特定位置的主根与侧根。 胚根、主根(初生根primary root);侧根lateral root(次生根secondary root),一级、二级。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也可产生侧根。 ? 1.1 根尖的形态与结构 ?根尖的形态结构 ? 1.2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 1.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之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 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secondary growth)。 ?形成层有两种,即维管形成层(vascular cambium)和木栓形成层(phellogen或cork cambium)。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 1.4 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类似,也可分为表皮、 皮层和中柱三个基本部分。 ?但各部分的结构却有其特点,特别是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 生长。 ?水稻根的解剖结构 ? 1.5 侧根的发生 ?2、茎Stem ?上胚轴和胚芽向上发展为地上部分的茎和叶。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统计推断 1.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H0和H1假设都是对总体特征的检验假设,相互联系且对立。 H0总是假设样本差别来自抽样误差,无效/零假设 H1是来自非抽样误差,有单双侧之分,备择假设。 检验水准,a=0.05 检验水准的含义 2.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 选择和计算检验统计量要注意资料类型和实验设计类型及样本量的问题, 一般计量资料用t检验和u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和u检验。 3.确定P值,作出统计推理 P≤a ,拒绝H0,接受H1 P> a,按a=0.05水准,不拒绝H0,无统计学意义或显著性差异 假设检验结论有概率性,无论使拒绝或不拒绝H0,都有可能发生错误 (四)两均数的假设检验(各种假设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及假设的特点、计算公式、自由度确定以及确定概率P值并做出推断结论) u检验适用条件 t检验适用条件 t检验和u检验 1.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 2.配对资料的比较/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的比较 配对设计的情况:3点 3. 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 (1)两个大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2)两个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五)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注意事项(Ⅰ和Ⅱ类错误) 1.两类错误 拒绝正确的H0称Ⅰ型错误-弃真,用检验水准α表示,α=0.05,犯I型错误概率为0.05,理论上平均每100次抽样有5次发生此类错误; 接受错误的H0称Ⅱ型错误-存伪。用β表示,(1-β)为检验效能或把握度,意义为两总体有差异,按α水准检出差别的能力,1-β=0.9,若两总体确有差别,理论上平均每100次抽样有90次得出有差别的结论。 两者的关系:α愈大β愈小;反之α愈小β愈大。 2.假设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1)随机化:代表性和均衡可比性 (2)选用适当的检验方法 (3)正确理解统计学意义 (4)结论不绝对 (5)单侧与双侧检验的选择 四.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一、什么是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一系列痕量有机化合物,它在植物的某一部位产生,运输到另一个或一些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便可引发生理反应,几乎参与了调控植物从种子休眠、萌发、营养、生长和分化到生殖、成熟和衰老的每个生命过程,既可调控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又通过与植物所生存的外部环境互相作用调节其对环境的适应。通过调控如细胞分裂素、油菜素内酯和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代谢可显著地改良作物的株型结构和产量构成,从而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植物激素主要包括生长素(auxin)、赤霉素(gibberellin,GA)、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TK)、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油菜素甾醇类(brassinosteroids,BRs)、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及其甲酯(MeJA)、水杨酸类(salicylic acids,SA)、乙烯(ethylene)和多肽激素(peptide hormones)等。 二、检测方法 科标生物检测中心可以提供各种植物样品检测服务,中心是通过权威认证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后出具权威检测报告。 三、主要分析技术 1、生物鉴定法是一类经典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它利用激素作用于植物的组织或器官时产生的特异性反应对植物激素进行测定。 2、免疫检测技术是测定植物激素的常用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因此有较好的专一性。采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方法,即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其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但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 3、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法(GC-FID)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能够对所分析样品进行准确、高灵敏度测量,但由于气相色谱对样品的特殊要求,使得待测组分需具有一定挥发性,因此在植物激素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中需对样品进行衍生化。 4、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HPLC-UV)、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和高效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教案 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习题

任务一植物生长与植物生产 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据统计,我国的高等植物约()种。 万万 2.目前,我国可供栽培的植物约( )种。 ~7000 ~500000 3.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发育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生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发育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B.发育是一个量变的过程,生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 C.生长和发育是两个截然分开的生命现象 D.生长和发育是一对相互矛盾的生命现象 4.茎的伸长过程可称为( ) A.生长 B.发育 C.分化 D.生殖生长 5.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 )为界限。 A.拔节 B.花芽分化 C.现蕾 D.开花 6. 关于植物生长大周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初期生长缓慢 B.中期生长较快 C.后期生长缓慢 D.各个时期生长速度一致 7.一般植物的生长速率表现为()。 A.夏季白天快 B.冬季夜晚快 C.夏天夜晚快 D.冬季白天慢 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具有不可逆性 B.生长活跃的器官一般是白天生长的慢,夜间生长的快 C.植物体各部分生长具有相关性。 D.所有植物一般在春季和初夏生长快,盛夏时节生长慢甚至停止生长,秋季 生长速度又有加快,冬季停止生长或进入休眠 9.通常所说的“根深叶茂”是指植物的( )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 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0.( )促使植物生根。 A.增加水分 B.提高温度 C.增加氮肥 D.增强光照 11. 下面植物顶端优势不明显的是( )。

A.高粱 B.甘蔗 C.小麦 D.向日葵 12.果树结果出现“大小年现象”体现()生长相关性。 A地上与地下部 B.主茎与侧枝C.营养与生殖 D.都不是 13.将柳树的枝条倒插于土中,则其形态学上端可能会()。 A.生根 B.生芽 C.生根或生芽 D.既生根又生芽 14.()是指与植物体分离了的部分具有恢复其余部分的能力。 A.极性 B.再生 C.休眠 D.衰老 15.(2013年高考题)植物组织培养利用了植物的() A.极性现象 B.再生功能 D.周期性 C.顶端优势 16 .(2011年高考题)扦插枝条时不能倒插,是因为( ) A.植物有光周期现象 B.植物有极性现象 C.植物生长有再生现象 D.植物有顶端优势现象 17.(2011年高考题)植物衰老时首先表现在( ) A.花和果实 B.叶片和果实 C.叶片和根系 D.根系和种 18.春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是() A.高温 B.低温 C.光照 D.水分 19.给植物的()以足够的低温,就能通过春化阶段。 A.卷须 B.茎尖 C.叶片 D.花 20.冬性强的植物是指( ) A.适合冬季播种的植物 B.适于冬季生长的植物 C.起源在北方的植物 D.春化过程中要求温度低,且要求低温时间较长的植物 21.一般原产于北方的植物冬性强,通过春化时要求的温度_所需的时间_。() A.低--短 B.低—长 C.高—短 D.高—长 22.冬性小麦春化的温度及所需要的天数是()。 ~5℃;20~30d ~15C;20~30d ~20℃;2~15d ~5℃;30~70d 23.一般晚熟品种小麦或中晚熟品种小麦属于() A.冬性植物 B.半冬性植 C.春性植物 D.不一定

实验六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实验六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 学习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单样本、独立样本、配对样本T 检验)。 二、实验内容: 某助眠药物临床实验征集了20位被试,试验后得数据表包含被试的性别、身高、体重、用药前睡眠时长及用药后睡眠时长。试就该数据估计性别对未使用药物时睡眠时长的影响、检验被试总体身高与165差距是否显著、对不同性别的被试的身高和体重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并检验药物是否对被试有用。 三、实验步骤: 参数估计 1、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 2、选择菜单“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弹出“探索”对话框,将对话框左侧的变量框中“用药前睡眠时长”添加到因变量列表,“性别”添加到自变量列表 3、点击“统计量”,弹出“探索:统计量”对话框,勾选描述性并设置均值置信区间为95%,单击“继续” 4、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单样本T检验 1、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 2、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单样本T检验”,弹出“单样本T检验”对话框,将对话框左侧的变量框中的“身高”添加到右侧的“检验变量”框中,将检验值设为165; 3、点击“选项”,弹出“选项”对话框,将置信区间百分比设为95%,点击“继续” 4、单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独立样本T检验 1、定义变量并输入数据 2、选择菜单“分析→比较均值→独立样本T检验”,弹出“独立样本T检验”对话框,在对话框左侧的变量列表中选变量“身高”“体重”进入检验变量框,选变量“性别”进入控制列表框 3、点击定义组,在组1(1)中填写1,组2(2)中填写2,点击继续, 4、点击“确定”按钮,得到输出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解释。 配对样本T检验 1.打开一份可用数据。 2.选择分析→比较平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选择一对配对样本“用药前睡眠时长”和“用 药后睡眠时长”,将“用药前睡眠时长”拖至“variable1”,“用药后睡眠时长”拖至“variable2”,单击“选项”设置置信区间为95%,点击“确定”查看自定义结果。

人教版必修3 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章节检测

必修三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一、单项选择题 1、向光性实验中在纸盒上打一个小孔的目的是 A.便于观察胚芽鞘生长 B.通风 C.形成单侧光 D.测量胚芽鞘的高度 2、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A.茎的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B.茎的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生长快 C.茎的向光一侧温度高,生长快 D.茎的背光一侧温度高,生长快 3、正确反映一株白玉兰树上各部分生长素浓度大小的是 A.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B.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C.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D.顶芽>侧芽老根<分生区 4、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 曲的部位分别是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向光一面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5、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里,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方 向是 A.根向下生长,茎向上生长 B.根向上生长,茎向下生长 C.根水平方向生长,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6、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内分泌腺合成、分泌的微量有机物 B.植物的向光性可以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C.乙烯能促进果实的成熟,所以在幼嫩的果实中含量较多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伸长,所以在茎尖、根尖含量较多 7、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 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8、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3.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4.种子里面有什么?(图) 5.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借助放大镜。 6.“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但不是只有春天才能播种。 7.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植物的根的作用: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的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0.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器官)组成。 11.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12.植物的茎的作用: 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3.我们给植物浇水一般往土壤里浇,因为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4.植物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料,养料是由叶子制造出来的。 15.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6.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1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8.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9.将一盆植物和一个老鼠放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密封容器中在阳光下照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植物的叶子利用水分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依靠阳光的能量,制造出养料植物自身吸收,制造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往复循环,所以不会被憋死。 20.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茎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绿色的?因为含有叶绿素。 21.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答:叶子都是平展的,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分布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22.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3.凤仙花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24.果实中有种子。 25.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7.风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 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胚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图) 28.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中的子叶所储存的养料,真叶出现以前,幼苗生长所需的养料依然主要来自于子叶。绿色的茎和浅绿色的子叶,也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等到真叶长出后,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 29.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30.凤仙花的果实大约有二十多个,每个果实中大约有十几粒种子。 3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32.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图) 3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实验材料:试管、水、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实验3 参数假设检验

实验编号:1四川师大SPSS实验报告2017 年3月27日 计算机科学学院2015级5班实验名称:参数假设检验 姓名:唐雪梅学号:2015110538 指导老师:__朱桂琼___ 实验成绩:___ 实验三参数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SPSS 特点结构操作 2.利用SPSS进行简单数据统计 二.实验内容 1.对12名来自城市的学生与14名来自农村的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测验,他们的分数如下: 城市学生得分:4.75 6.40 2.62 3.44 6.50 5.30 5.60 3.80 4.30 5.78 3.76 4.15 农村学生得分:2.38 2.60 2.10 1.80 1.90 3.65 2.30 3.80 4.60 4.85 5.80 4.25 4.22 3.84 试分析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素质有无显著差别。 2、一汽车厂商声称其发动机排放标准的一个指标平均低于20个单位。在抽查了10台发动机之后,得到下面的排放数据:17.0、21.7、17.9、22.9、20.7、22.4、17. 3、21.8、24.2、25.4。目的是检验该申明是否正确 3. 用SPSS Samples数据文件“Employee data.sav”资料, 问:清洁工(jobcat=1)的受教育年数(Educational Level)与保管员(jobcat=2)和经理(jobcat=3)的受教育年数是否有显著差异?其中,显著性水平ɑ=0.05. ? 4. 用SPSS Samples数据文件“Employee data.sav”资料, 分析:美国企业现在工资(Current Salary)与过去工资(beginning Salary)是否有显著差异? 三、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1.数据录入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述评_鲁哲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述评 鲁 哲,邹振华,路 婧,王若仲*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长沙410128) 摘 要:分析了传统植物激素测定的方法,提出了新的技术发展下,对植物激素快速、原位实时、高灵敏、高通量检测的必要性,对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的前沿技术做出分析,并初步探讨了植物激素测定技术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原位实时;生物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Q9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80(2011)05-0531-04 DOI:10.3969/j.issn.1001-5280.2011.05.28 Research Progress on Determination of Phytohormones LU Zhe,ZOU Zhen-hua,LU Jing,WAN G Ruo-zhong* (Hunan Pr ov incial Key L abo rat or y o f Phyt ohor mo nes and G r ow th Develo pment, Hunan A g ricultural U niv ersit y,Chang sha,Hunan410128,China) Abstract:In this ar ticle,the tr aditional methods for deter mination o f phy toho rmo nes w er e analy zed,and the necessity of rapid,in situ real-t ime,hig h sensitivit y and hig h thro ughput detectio n of phy to ho rmo nes w as put fo rw ar ded under co nditio 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iques.A t the sam e time,the fr ontier techniques fo r det erminat ion of phy toho rmo nes w er e a nalyzed,and t he developmental trend of determinatio n techniques o f phyt ohor mo nes w as discussed. Key words:P hyto hor mones;Det erminat ion metho d;Situ and r eal-time;Biosensor 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作用的微量物质。目前,植物激素有六大类,即生长素类(Auxins)、赤霉素类(GAs)、细胞分裂素类(CTKs)、脱落酸(abscisicacid,A BA)、乙烯(ethyne, ETH)和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s,BR)[1]。植物激素作为植物体内的微量信号分子,调节植物几乎所有的生长发育过程。长期以来,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直是生物学和农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成果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实现农作物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推动“绿色革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由于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一般每克植物组织鲜样中的含量为1~100ng),易被光解、热解和氧化,因此,如何对微量植物激素进行简便、快速和准确的定量分析,一直是植物激素研究领域的难题之一。近年 收稿日期:2011-03-23 作者简介:鲁 哲(1984-),男,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研条件创新专项重点项目(2010T Y1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143)。来,随着功能基因组学、代谢组学(m etabolom ics)等整体性“组学”方法的提出以及生物学研究对活细胞单分子行为测定的日益关注,对植物激素等重要代谢调节物的测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具有时空特异性,植物激素作用机理和信号转导等前沿领域更是迫切需要对微量植物样品的超微量植物激素进行高灵敏、原位、实时测定。研究植物激素在植物组织或细胞中的分布特点及消长规律,目前常采用化学手段对内源激素水平进行检测,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较差[3],而且无法对激素进行定位研究,因为许多激素引起的很多生理反应常发生在激素受体分布的细胞器内[2],因此对植物激素的高灵敏、高通量、原位实时测定新技术提出了迫切要求。 传统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方法主要有以早期简单的小麦胚芽鞘切段伸长法为代表的生物测定法[4]、以气相色谱法[5](Gas Chro matography,G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6](Hig h Performance Liquid Chr omatogr aphy,HPLC)为代表的理化测定法,及以酶联免疫吸附法[7](Enzy me 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s,ELISA)为代表的免疫测定法。传统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测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下面分别进行评述。

植物的生长过程

白菜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 白菜生育周期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秋冬白菜为例,营养生长期包括: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③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②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秋播白菜一般天分化一片新叶。如杭州油冬儿等品种单株,一般具25-30片叶,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莲座叶构成产量。幼苗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比叶重增长快;莲座期则叶重增长速度较快。到生长后期,叶重增长主要是叶柄的增长,叶柄重常占叶总重的75-80%,为养分的贮藏器官。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和单株重所构成,而单株重则受叶数和叶重两个因素所制约。多数品种为叶重型,叶重增加主要靠叶面积增大和叶柄增重。 白菜喜冷凉气候,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数较耐热品种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的天数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而叶

分化停止。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有明显差异。 栽培技术 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行简易覆盖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 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 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 2.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幼苗。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作。春白菜与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蔬菜间作套种;夏白菜与芹菜、茼蒿、胡萝卜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与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马铃薯等间作或套种。利用不同品种排开播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4.秋大白菜是我市秋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是从业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种好秋大白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萝卜的生长和发育 萝卜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一般第一年为营养生长期,形成肥大的肉质根,经过贮藏休眠,第二年进入

实验五假设检验

实验五 假设检验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掌握平均数的比较与检验,包括单样本、独立样本、配对样本 二、实验内容详细介绍 t 检验是用小样本检验总体参数,特点是在均方差不知道的情况下,可以检验样本平均 数的显著性。 1.单样本的均值检验 1)基本数学原理 对单个正态总体并且方差未知的情况,用下面的统计量来检验其平均数的显著性(假设样本均值与总体均值相等,即0μμ=) x T = 当原假设成立时,上面的统计量应该服从自由度为1n -的t 分布。 简单的说,单样本均值检验是检验单个样本的均值是否与给定的常数之间存在差异。这个给定的常数就是总体均值。 单一样本的T 检验: 零假设H 0:样本平均数Mean=常数(检验值) 2)SPSS 实现 方法:“Analyze ”|“Compare Means ”|“One-Sample T Test ”

图1 (1 )Test列表框:将其中对应变量名对应的变量数据进行均值检验 (2)Test Value文本框:在该文本框中输入总体均值。默认值为0。 (3)Options按钮:利用单击该按钮打开的对话框,设置检验时采用的置信度和缺失值的处理。打开的对话框如图3所示 图3 该样本的均值与总体均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别。(设α=0.05) 要求: 1.输入数据到SPSS中,并保存为Bend.sav文件;(提示:只需要建一个变量) 2.对上述数据进行均值检验,给出输出结果并对输出结果进行分析 提示:(结果中比较有用的值:样本平均数Mean和Sig显著性概率值) 输出结果中各变量中文解释如下: N:数据个数 对其中变量名对应的变量数 据进行均值检验 输入总体 均值

实验八 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实验八植物根、茎的形态及内部结构观察 根尖及根的初生、次生构造 【实验目的】 了解根尖各部分及根的初生、次生结构。 【实验材料】 油菜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幼根、棉花幼根横切、水稻幼根横切,棉花次生根横切片。【实验用具】 显微镜、放大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培养皿及碘液等。【实验内容】 (一)根尖的区分(图8-1) 取油菜根尖,放在载玻片上,滴上清水后,用放大镜观察,注意根上长有许多白色根毛的部分是根毛区,其下白色部分是伸长区,再下是略带淡黄色的生长点及根冠部分,然后用另一载玻片盖在根尖上,加适当的压力,把根尖压扁,取去上面的载玻片,滴上碘液,盖上盖玻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根冠细胞为椭园形,排列疏松,靠近生长点的因含淀粉粒被染成兰色,生长点细胞着色较深,细胞形小、核大、壁薄、质浓,排列紧密。伸长区着色较浅,细胞显著伸长,成长方形,并出现液泡,开始分化,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

成许多小根毛,并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无机盐等(称为吸收组织)。用高倍镜观察根毛,可见根毛细胞壁薄、胞质少、液泡大。有时在根毛尖端还可见到细胞核。 (二)观察棉花幼根横切片(图8-2) 取棉花幼根横切片置低倍镜下观察。找到材料后,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各部分:1.表皮最外面一层细胞,排列比较整齐,而且有的表皮细胞具有一条向外伸展的根毛。 2.皮层表皮以内的许多层薄壁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即是皮层。皮层最内一层排列紧密整齐,称内皮层,在横切面上为一圈,其半径壁上可见木栓化增厚的部分为卡氏点,常被染成红色。 图8-2 根的初生构造 A.外方组织B.维管柱 1.表皮2.皮层3.内皮层4.中柱鞘 5.原生木质部6.后生木质部7.韧皮部 3.维管柱位于皮层以内,可分为: (1)中柱鞘:由1-2层薄壁细胞构成,位于内皮层以内。 (2)初生维管组织:位于中柱鞘内,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初生木质部呈放射 状,有四条染成红色的放射棱,靠近外面的导管口径较小,是原生木质部,靠近里面的口径较大,是后生木质部。想想看,什么叫外始式?初生韧皮部位于每两个放射棱(束)之间,与其相间排列,染成蓝色,细胞形小,排列紧密,呈多角形的是筛 管,呈方形或三角形的是伴胞。最中心是没有成熟的木质部。 (三)观察棉花根次生横切片 先在低倍镜下区分(自外向内)周皮、中柱鞘、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及初生木质部等,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下列结构: 1.周皮为根的最外方,可分为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三部分。木栓层为最外几层扁砖形的细胞所构成,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木栓形成层紧接木栓层之内,是一层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因位于根的侧面,称侧生分生组织,能向外分裂出木栓层,向内分裂成栓内层,栓内层紧接木栓形成层之内,由1-2层薄壁细胞组成。 2.维管柱位于周皮以内,包括下列几部分: (1)中柱鞘:为中柱最外的1-2层薄壁细胞,在老根上已转化为木栓形成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