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的分类和治疗

合集下载

孟氏骨折(教学及宣教)

孟氏骨折(教学及宣教)

孟氏骨折概述因孟氏首次(1814年)描述了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这一特殊损伤,故名,并沿用至今。

孟氏骨折在前臂骨折中属预后较差的一种。

有时即使获得满意的对位,其功能也未必完全恢复。

因此在临床处理上,既要力争早期良好的复位,又要重视治疗期间的随访与观察、以及肢体的功能康复。

青少年以下年龄组的远期疗效均较满意,甚至个别桡骨小头复位不佳者,其肘部功能及上肢肌力也仍与健侧相似。

孟氏骨折发病机制除少数因直接暴力打击所致外,大多数病例是在前臂极度内旋位(旋前)跌倒手部撑地所致。

此时由上而下的身体重力及由下而上的反作用力均汇集于尺骨上端及桡骨头部,以致先后出现尺骨上1/3骨折及桡骨头脱位(多为前脱位)。

因直接暴力撞击所致者多呈现桡骨头前脱位及尺骨上1/3横折或粉碎性骨折。

孟氏骨折临床表现1.一般症状指骨折后局部的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共性症状均较明显。

2.畸形尺骨表浅,易于发现移位。

桡骨头脱位亦易被检查出,但肿胀明显者则难以确定。

3.触及桡骨头即于肘前方或侧、后方可触及隆突的桡骨小头,且伴有旋转痛及活动受限。

关于孟氏骨折的分型各家意见不一,国外大多按Bado的4型分类:Ⅰ型为尺骨任何水平骨折,向掌侧成角及桡骨头前脱位。

Ⅱ型系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及桡骨头后脱位。

Ⅲ型指尺骨近端骨折伴桡骨头侧方移位。

Ⅳ型为Ⅰ型十桡骨上1/3骨折。

亦有人按伸直型(相当于前者Ⅰ型,多见于儿童)、屈曲型(相当于Ⅱ型,多见于成人)、及内收型(Ⅲ型,多见于幼儿)进行分类。

孟氏骨折辅助检查1.无相关实验室检查。

2.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当尺骨上1/3骨折时,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

孟氏骨折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此种损伤的诊断一般无困难,除外伤史及临床特点外,主要依据正侧位X线平片所见。

鉴别诊断1、先天性桡骨头脱位:起病早,双侧。

X线表现肱骨远端和桡骨头颈发育异常。

⑴肘外翻加大⑵肱骨小头发育滞后,小,化骨核不规则。

孟氏骨折考试试题

孟氏骨折考试试题

选择题孟氏骨折主要指的是哪块骨骼的骨折,并伴有桡骨头脱位?A. 尺骨上1/3B. 尺骨中1/3C. 尺骨下1/3(正确答案)D. 桡骨上1/3下列哪项是孟氏骨折的典型临床表现?A.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B. 肘关节屈曲功能不受限C. 前臂旋转功能障碍(正确答案)D. 桡神经感觉正常孟氏骨折的分类中,不包括以下哪一种?A. I型:尺骨干骨折,桡骨头前脱位B. II型:尺骨干骨折,桡骨头后脱位C. III型:尺骨干骨折,桡骨头侧方脱位D. IV型:桡骨干骨折,尺骨头脱位(正确答案)孟氏骨折的治疗原则中,首要步骤是什么?A. 立即进行功能锻炼B. 手法复位,外固定(正确答案)C. 等待自然愈合D. 直接手术治疗对于儿童孟氏骨折,以下哪项处理措施是不恰当的?A. 尽早复位,避免畸形愈合B. 手法复位失败后,应及时手术C. 复位后需密切观察,防止再脱位D. 无需特殊处理,等待自然恢复(正确答案)孟氏骨折与盖氏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A. 骨折部位不同(正确答案)B. 脱位方向不同C. 治疗方法不同D. 预后效果不同在孟氏骨折的诊断中,哪项影像学检查最为重要?A. X线片(正确答案)B. CT扫描C. MRI检查D. 超声检查孟氏骨折复位后,应如何进行固定以保持位置稳定?A. 石膏托外固定B. 夹板外固定C. 长臂石膏托或夹板外固定,并维持屈肘90°位(正确答案)D. 无需固定,自由活动孟氏骨折患者康复期间,应特别注意避免哪种活动?A. 轻度屈伸肘关节B. 轻度旋转前臂(正确答案)C. 轻度握拳锻炼D. 轻度抬高手臂。

骨折分型

骨折分型

孟氏骨折(Monteggia骨折)1.1967年Bado将其归纳为四型:I型(前侧型或伸展型):为尺骨任何水平骨折,向掌侧成角,并合并桡骨头前脱位。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前臂旋后位。

II型(后侧型或屈曲型):为尺骨干骨折,向背侧成角,并合并桡骨头后脱位。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微屈位,前臂旋前位。

III型(外侧型或内收型):为尺骨近侧干骺端骨折,合并桡骨头的外侧或前侧脱位,仅见于儿童。

跌倒时,肘关节处于伸直位,前臂旋前位,由于上下外力传导至肘部,在肘内侧向外侧作用,致尺骨鹰嘴发生骨折并向桡册侧成角移位,同时,引起桡骨头向外侧脱位,该型尺骨骨折多且纵行劈裂,褶皱或横形劈裂,骨折移位不明显,容易漏诊。

IV型(特殊型):桡骨小头前脱位,桡骨近1/3骨折,尺骨任何水平的骨折。

2 孟氏骨折的常见并发症①桡神经损伤,多数在桡骨小头复位后可自行恢复。

②尺骨干上中1/3交界处骨折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③尺骨干骨折畸形愈合,从而倒致桡骨小头容易再脱位。

④桡骨小头周围的血肿容易发生骨化性肌炎。

3.桡骨小头是否有脱位的判断:正常条件下,桡骨小头纵轴沿伸线通过肱骨小头中央,否则即表示有脱位。

盖氏骨折(Galeazzi骨折,Compbell称之为“必须骨折”)按照骨折的稳定程度及移位方向,临床上可分为三类:1.稳定型桡骨远端青枝骨折合并尺骨小头骨骺分离,均为儿童,此型损伤较轻,易于整复。

2.不稳定型桡骨下1/3骨折,骨折可为横型、短斜形、斜形。

短缩移位明显,下尺桡关节脱位明显。

多为跌倒时手掌撑地致伤,前臂旋前位致伤时桡骨远折段向背侧移位,前臂旋后位致伤时桡骨远折段向掌侧移位,临床上以掌侧移位者多见。

此型损伤较重,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多已断裂,骨间膜亦有一定的损伤。

3.特殊型尺桡骨干双骨折伴下尺桡关节脱位。

多为机器绞轧伤所致,损伤重,此时除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三角纤维软骨盘多断裂外,骨间膜多有严重损伤。

孟氏骨折名词解释

孟氏骨折名词解释

孟氏骨折名词解释
孟氏骨折,是指踝部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发生在距腓关节处,即踝骨的外侧。

这种骨折常见于运动员、军人等需要长时间站立和运动的人群,也可由跌倒、摔伤等外力导致。

常见的孟氏骨折名词包括:
1. 踝骨:人体脚踝部分的骨头,由胫骨、腓骨和距骨组成。

2. 距腓关节:踝骨的外侧部分,是腓骨和距骨之间的关节。

3. 外踝:也称为纤维踝,是踝骨外侧突起的骨头。

4. 内踝:也称为胫骨外踝,是踝骨内侧突起的骨头。

5. 骨折:骨头断裂的一种损伤,常见于外力暴力、跌倒、扭伤等情况下。

6. 扭伤:指因脚踝受到外力扭曲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常见于运动员、跑步者等。

7. 石膏固定:将骨折部位绑上石膏,使其固定,促进骨折复原。

8. 牵引:通过外力将骨折部位拉伸,使其复位并固定,促进骨折愈合。

9. 手术治疗:对较严重的骨折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如钢板植入、螺钉固定等。

10. 康复治疗:骨折愈合后的恢复期,通过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促进患者康复恢复。

- 1 -。

骨科英文汇总

骨科英文汇总

骨科各种英文汇总★★Dugas征:见于肩关节脱位,即将患侧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搭不到健侧肩部,或手掌搭在健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壁。

★★Hippocrates法复位:见于肩关节脱位,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下施行。

★★孟氏(Monteggia)骨折:见于前臂双骨折,尺骨上1/3骨干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

★★盖氏(Galeazzi)骨折:见于前臂双骨折,桡骨干下l/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Colles骨折: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侧面呈“银叉”样,正面呈“枪刺”样。

表现为骨折远端向桡、背侧移位,近端向掌侧移位。

★★Simth骨折: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又称反Colles骨折,表现为近折端向背侧移位,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

★★Barton骨折: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

临床表现为与Colles骨折相似的“银叉”样畸形及相应的体征。

★★Allen试验:可检查尺、桡动脉通畅和两者间的吻合情况。

★★Tinel征(叩击试验):即按压或叩击神经干,局部出现针刺性疼痛,并有疼痛向该神经支配区放射为阳性,表示为神经损伤部位。

★★Mills征(伸肌腱牵拉试验):见于网球肘,即肱骨外上髁炎。

伸肘,握拳,屈腕,然后前臂旋前,此时肘外出现疼痛为阳性。

★★Finkelstein试验(握拳尺偏试验):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握拳尺偏腕关节时,桡骨茎突处出现疼痛。

★★Thomas征:见于扁平髋(股骨头骨软骨病)、髋关节结核。

★★Allis法(提拉法):见于髋关节脱位。

★★Jefferson骨折:见于颈椎骨折,即第一颈椎双侧性前、后弓骨折。

★★Chance骨折:为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

★★骨盆分离试验及骨盆挤压试验:见于骨盆骨折。

★★侧方应力试验:见于膝侧副韧带扭伤或断裂。

建议局麻下进行。

★★抽屉试验:见于膝交叉韧带断裂。

建议局麻下进行。

膝关节屈曲90度,小腿下垂,用双手握住胫骨上段作拉前和推后动作,并注意胫骨结节前后移动的幅度。

医学笔记-运动系统

医学笔记-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25~30分)骨折概论(5~6分)一、分类1.根据病因分类:①直接暴力骨折:好发胫骨中下1/3处,三棱形与四边形的移行交界处。

②间接暴力骨折:如肱骨髁上骨。

③疲劳性骨折(积累性骨折:)好发于2、3跖骨、腓骨下1/3处。

多见于军人、运动员。

2.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①完全性骨折;②不完全性骨折:儿童S青枝骨折头颅部白裂缝骨折3.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①稳定性骨折:(分值很差口卜)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行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除了稳定性骨折以外的其它骨折。

4.根据与外界是否相通分类:①开放性骨折:两个特例骶骨骨折戳破直肠耻骨骨折戳破膀胱;②闭合性骨折:二、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骨盆骨折、股骨干骨容易并发休克;)②发热(感染;2.局部表现:骨折的三大专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

关节脱位的三大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内空虚、弹性。

定三、检查1.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X线股骨头缺血坏死、神经损伤、膝关节韧带首选MRI;腰椎间盘突首选CT ;其它运动系统疾首选X线。

2.运动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是:理学检查。

肌力分级: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

全0级:完全瘫痪;1级: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2级: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4级: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5级:正常。

四、并发症1 .早期并发症:(①凡凡是是 “炎伤””字字的的(,内一脏般、血都管晚期并发 )。

组织损伤,)一般都是早期并发 ; 骨折+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脂肪栓塞综合征③骨筋膜室综合」:骨折早期最严1的并发症。

好发于小腿琬圈,前臂的 尺桡骨之间;临床表现患肢肿胀、疼痛、远端肢体发白、发麻、脉搏或足背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一经确诊,必马上切开减。

2 .晚期并发症:凡是 “炎”字的,一般都晚期并发 。

性肺 ; 性肌 (损伤性骨化、异位骨:肱骨髁上骨好发骨化性肌炎; 性关节: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见胫骨平台骨。

孟氏骨折分型

孟氏骨折分型

孟氏骨折分型
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有时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骨折分型是指根据骨折的位置及情况,将骨折的严重程度置入不同的类别。

孟氏骨折分型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分类法,由印度神经外科学家孟氏(M.G. Mangal)提出。

本文将介绍孟氏骨折分型的定义、分类及应用。

孟氏骨折分型定义:孟氏骨折分型是一种基于经典骨折分类法的分类标准,包括外侧外受伤、撕裂性骨折、拉伤性骨折及其他特殊类型的骨折。

孟氏骨折分类主要依据骨折的起因及临床特点,将骨折分为:A类(外侧外受伤)、B类(撕裂性骨折)、C类(拉伤性骨折)以及D
类(特殊类型)四大类。

孟氏骨折分类:
A 类:外侧外受伤骨折: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在骨头上导致的骨折,临床上主要有颈椎、肩、手腕、肱骨头部骨折、股骨头部骨折、尺骨头部骨折、尺侧板骨折等。

B类:撕裂性骨折:由于肌肉腱臀力的突然断裂而发生的外伤性骨折,临床上主要有肩关节腱鞘撕裂、大腿内侧比较肌腱断裂骨折、小腿比较肌断裂骨折、膝盖半月板撕裂性骨折等。

C类:拉伤性骨折:是指肌肉腱的拉力造成的骨折,临床上主要有肩被动活动时肩胛骨骨折、肩被动活动时肩关节外侧板拉伤性骨折、膝关节活动时骨头拉伤性骨折等。

D类:特殊类型骨折:特殊类型的骨折包括由于骨质疏松而引起的骨折、血管性或慢性骨髓炎引起的骨折、根据X线片有特殊形态的
骨折以及特殊部位的骨折等。

孟氏骨折分型的应用:孟氏骨折分型是一种基于观察的骨折分类方法,它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骨折的类型、位置及严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计划。

此外,孟氏骨折分型还可以指导大众对骨折的护理及治疗,从而达到改善骨折后伤残的目的。

盖氏骨折名词解释

盖氏骨折名词解释

盖氏骨折名词解释
盖氏骨折是指股骨远端髁状突和腓骨关节面的骨折。

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于高能量的直接外伤或者间接挤压力导致。

盖氏骨折是属于关节附近的骨折,常见于膝关节附近或者小腿部位。

骨折的程度根据骨折的位置和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轻度的盖氏骨折可能只是一块小块的骨折裂缝,而严重的骨折则可能导致骨折部位完全断裂。

盖氏骨折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剧烈的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等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关节不稳定、行走困难等症状。

鉴于盖氏骨折的严重性,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确诊。

X光片和CT扫描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清晰显示骨折的位
置和程度。

治疗盖氏骨折通常需要采取手术干预。

手术的目标是将骨折部位复位并固定,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

手术方法包括内固定术和外固定术。

内固定术使用金属板和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而外固定术则是通过外部支架固定骨折部位。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处理并发症的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神经血管损伤、非骨折愈合等。

盖氏骨折的预后通常取决于伤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
有效性以及患者的康复情况。

对于轻度骨折,通常可以预期较好的康复效果,而严重的骨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和恢复。

总之,盖氏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和患者的康复。

为了预防这一骨折类型的发生,应该避免高能量的直接外伤和间接挤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location of radial head
Type IV (5%) -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the radial head; - frx of proximal 1/3 of radius & frx of ulna at the same level
Exam: - r/o tear of the annular ligament - associated nerve injury: - paralysis of deep branch of radial nerve is most common; - posterior interosseous nerve may be wrapped around
- anterior dislocation of radial head (or frx) and fracture of ulnar diaphysis at any level w/ anterior angulation (usually proximal third); - exam: attempt to palpate radial head (ant, post, or lateral); - PIN palsy is most common in type I frx and may occur in a delayed fashion if the radial head is not promptly res usual & exploration is not indicated
经验
–尺骨上端骨折,X片上虽没见到桡骨头脱位, 在治疗时,应按此种骨折处理。因为桡骨头脱 位可自行还纳。如忽略对桡骨头固定。可自行 发生再移位。
症状
• 外伤后肘部及前臂肿胀,移位明显者可见 尺骨成角或凹陷畸形。肘关节前外或后外 方可摸到脱出的桡骨头。前臂旋转受限。 肿胀严重摸不清者,局部压痛明显。
radial head (or frx); - frx of proximal ulnar diaphysis with posterior
angulation; - posterior Monteggia frx is reduced by
applying traction to forearm w/ the forearm in full extension;
Type III - 20% - lateral or anterolateral dislocation of the radial head; - fracture of ulnar metaphysis; - frx of ulna just distal to coronoid process w/ lateral
neck of radius, preventing reduction; - note: that patients whose operative treatment is delayed
may be found to have a progressive PIN palsy from constant pressure exerted by the dislocated radial head;
• 比较常见,多发生儿童。肘关节伸直或过 伸位跌倒,前臂旋后掌心触地。作用力顺 肱骨传向下前方,先造成尺骨斜形骨折, 残余暴力转移于桡骨上端,迫使桡骨头冲 破,滑出环状韧带。向前外方脱位。骨折 断端向掌侧及桡侧成角。成人直接暴力打 击造成骨折,骨折为横断或粉碎型。
Type I (or extension type) - 60% of cases:
检查
• 当尺骨上1/3骨折时,X片必须包括肘关节, 注意肱桡关节解剖关系,以免漏诊。
治疗
(一)手法复位外固定
–伸直型:全麻或臂丛麻醉下复位。如已复位用石膏托或夹 板将肘关节固定在极度屈曲位2~3周,待骨折初步稳定后, 改用纸压垫夹板局部固定。肘关节在90°屈曲位,开始练 习活动,直至骨折完全愈合。
- immobilization is continued until there is union of the ulna;
- this ordinarily requires 6-10 wks depending on the age of pt;
内收型
• 多发生幼儿。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 上肢略内收位向前跌倒,暴力自肘内方推 向外方,造成尺骨喙突处横断或纵行劈裂 骨折,移位较少,而桡骨头向外侧脱位。
–屈曲型:麻醉体位同伸直型,如复位满意用掌背侧石膏托 固定肘关节在近伸直位2~3周。而后改用纸压垫短夹板固 定,肘关节屈曲90°开始练习,直到骨折愈合。
–内收型:手法复位桡骨头后,尺骨多可自行复位,如轻度 成角,桡骨头位置无明显改变,则不需复位,仅用长臂石 膏固定2~3周。
治疗
(二)切开复位内固定:
屈曲型
• 多见于成人。肘关节微屈曲,前臂旋前位 掌心触地,作用力先造成尺骨较高平面横 型或短斜型骨折,桡骨头向后外方脱位, 骨折断端向背侧,桡侧成角。
Type II (flexion type) - 15% - posterior or posterolateral dislocation of
–手法复位不成功孟氏骨折,或骨折已复位而桡 骨头脱位不能还纳者,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 先整复桡骨头脱位,并了解环状韧带损伤情况 并加修补,髓内针或钢板螺钉固定尺骨。
治疗
(三)陈旧性孟氏骨折处理:
–成人陈旧性骨折,尺骨已获矫正,骨折愈合坚固,仅 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切除桡骨头可改善旋转功能。如 尺骨骨折未愈合,有畸形,可手术矫正骨折内固定。 并复位桡骨头。如桡骨头不能复位,可切除。
孟氏骨折和 盖氏骨折的 分类和治疗
孟氏骨折
• 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
概述
• 1914年意大利外科医生Giovanni Monteggia 最早报导了这种类型骨折,故称 孟氏骨折。
病因
• 多为间接暴力致伤,根据暴力方向及 移位情况临床可分三种类型:
• 伸直型 • 屈曲型 • 内收型
伸直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