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

唐太宗
唐太宗

听课笔记和启示

缘起和破题

泱泱大国、悠悠文明,当我们打开一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看到的却不是花团锦簇,听到的也不是琴瑟相鸣。我们在寻找着欢乐、寻找着光明、寻找着和谐、寻找着宁静,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找到的,更多的却是刀光剑影、悲声凄切,更多的却是黑暗、争斗、喧闹,给我们更多的沉重、甚至更多的

痛苦。

俗话说:“读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我们感到的沉重和痛苦,也是为古人担忧吗?明显不是!今天

复读历史,我们是进入、是体验、是感悟!

唐太宗在缅怀魏征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走近贞观之治,就是在找一面镜子,不能指望唐太宗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更不能期待在唐太宗的故事里找到我们企业的出路或者盈利模式,但很有可能有某一件事、某一句话、某一个人物甚至某一个瞬间,会对我们作出提示、给予警示,会给我们一种感悟、一种启发,甚至是一种感动。

唐太宗在中国的历代帝王中堪称千古一帝,贞观之治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昌盛年代,其中必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走进贞观之年的全部理由。

启示和感悟

孟教授所讲的“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在很多方面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和感悟:例如以民为本、从我做起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等等,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智慧和胸襟。

一,不拘小节、临机果断:

史书记载:“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不能测也。”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聪明绝顶,有远见,果断,打破常规,深不可测。这些品质或性格,可以说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

规矩,是法度和准则。循规蹈矩是君子所为,不守规矩就是无赖和小人,但是打破规矩并建立新的规矩的人却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有创造性的人,往往是不能中规中矩的人,往往是不拘小节的人,往往是不在乎一般制度的人。按所有的制度办事的人,可能就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成的人。

企业家的创业,有几个可以循规蹈矩?改革开放初期,江苏张家港有句名言,印象及其深刻:遇到红灯绕道走。准确的含义是:只要没有明令禁止的事,都可以去做;即使是明令禁止的事,也可以换个方法去做!所以成为了全国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不打破旧规矩,怎能建立新秩序?怎能有企业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处在发展中的企业,每每都会面临挑战和抉择,实际上就是在挑战规矩,挑战自己。

孟教授评介唐太宗说:“一个人与一个时代不期而遇,一个时代因一个人而登上历史的巅峰,一个人因一个时代而名垂千古”。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前夜的临机果断,整个唐朝的历史、甚至中国的历史将会彻底的改写。李世民面对的是最高权利之争,只有唯一,没有共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这种用暴力夺取政权的事件,世界上屡见不鲜,史不绝书。我们不需要去评论夺权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历史从

来就是胜利者谱写的,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历史的看待李世民走向玄武门,这不仅仅是个人野心的问题,而是牵涉到李世民集团的整体利益问题,问鼎最高权力的理由非常充分。

我们仅就领导者的性格而论,不能临机果断,就有可能丧失一切。一个人是否可以临机果断,是否具有领导者的魄力,这并不表现在平时,这种性格特征是在关键时刻得以体现的,但确确实实是需要靠平时的长期磨练和积累。一个人在一生的经历中,会有许多次的机遇,机遇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但无论何种机遇和机会,都是转眼即逝。一个人是否可以把握机遇,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曲线;一个企业领导者面对这样的机遇,是否可以当机立断、把握机遇,影响到企业的前途命运,影响到企业一个很长的发展时期。企业的领导者,必需临机果断的性格特征,商场从来就如同战场,虽然不一定你死我活,具有共存的空间,但失去机遇有可能就会失去成长性,就会有可能败于竞争对手,甚至会导致亏损和破产。因此,优柔寡断绝对不是一个领导者应有的品质。当然,临机果断绝不是愚昧莽撞,李世民如果没有战功的积累、没有精心打造的“秦王府”团队、没有周详的计划和布置、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力,那么

在玄武门只能是以卵击石。

历史再次证明:努力不一定会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条件,但放弃却一定会失败!

二,以民为本、从我做起:

唐太宗的领袖才干,真正的体现是在玄武门之变以后。

治国之道—从我做起,这是唐太宗有别于其它帝王的一个高招。一般帝王,当获取最高权力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壮大自己的声威和势力,强制性的建立自己的权威,彻底的消灭自己的对立面。李世民却反其道而行之,在登位之即,首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整顿和改革。释放宫女、压缩王族开支、杜绝进贡、减轻税赋、削减封王、精简机构、避免战事、化敌为友……这一切为当时封建统治者所忌讳的事,李世民几乎都做到了。从个人的因素分析,不排除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的心灵阴影,需要极力树立高尚的形象来淡化玄武门的血腥,蕴藏着坏事变好事的深刻哲理。但从本质上说,李世民是顺应了当时的天时地利人和,真正从“以民为本”为出发点,抓住了治理天下的核心问题,这为当时的安定天下起了及其重要的现实作用,也为以后的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民为本,相对于以钱为本、以权贵为本、以君主为本、以神明为本。民即邦本,民就是国家的根

本,发展的根本。

一个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治国之道在企业中的运用,就是治厂之道。唐太宗的从我

做起,从身边做起,对我们应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以民为本,在企业里的实现,就是以员工为本。谁都知道人的重要性,知道团队的重要性,知道员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做到“民以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实践者,实在是难上加难。以员工的利益为重,然后是企业的利益,再次是老板的利益,别说去实践,就是听来也感觉很别扭。然而,恰恰是这一条,是企业长治久安,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在创业之初,但员工利益考虑甚少,一直处于一种低收入水平,还常常自我安慰,我给了员工愿景。我确实也留住了一批人才和我一起打拼,直到前年,我才醒悟到,是我亏待了员工,去年我们调整了激励措施,整个团队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才真正认识到:员工跟你打天下,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二者缺一不可,绝对不可偏废。

李世民说:“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老实说,我们都知道员工利益的重要性,在国有经济体制下甚至天天在说工人是企业的主人,但是否做到真正关心和维护员工利益,真正以员工为本?我认为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深思的地方。例如: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员工的激励机制;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员工的培训提升计划;直至员工的持股计划等等。企业家的造福社会、造福于民,首先体现在造福员

工,这是提升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当牺牲或影响到企业家个人利益时,特别是在长期利益并没有显示出来,眼下却需要作出实质性的开支时,不能不说是一个两难选择,总是会有些心痛的。所以,学佛的人很多,成佛的人太少。想成功的人很多,而真正成功的人很少。

三,善于用人,布德勤政: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奇迹,这样的丰功伟绩是和李世民的善于用人、布德勤政分不开的。李世民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拥有和率领了象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侯君集、高士廉这样具有文公武略的将帅之才,更可贵的是李世民手下的辅国将臣,绝大多数是从对手的手上争取过来的人。例如:魏征、王珪、尉迟敬德、秦叔宝、李靖、薛万彻、韦挺……,有些是东宫旧部,有些是齐王幕僚,有些是高祖爱将,有些是败军降将。在凌烟阁封将的二十四人中,几乎占了三分之二。

人才问题,历来是治国治企的基本问题。没有听说过哪个企业人才过剩,在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中永远都是人才缺乏。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愚蠢的人是把自己的人变成了对手和敌人,聪明的人却是把敌人和对手的二年变成了自己的人。曾经听许多企业家朋友苦叹,人才市场上招不到人才。我的实践也深刻的告诉我:不要指望人才市场上会找到你需要的人才,人才只存在于三个地方:一是你的竞争对手那里,二是你处在的行业的领头企业那里,三是你自己的企业里。

比发现人才更重要的是使用人才。爱才、惜才、重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用才。唐太宗在这方面无疑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有益的启示。例如左右宰相房玄龄、杜如晦,一个深思熟虑,适合多元性思考;一个英明果断,适合选择性思考;两个合在一起,就有了“房谋杜断”的佳话。又如魏征,在唐太宗心目中如此重要的重臣,却没有担当过一线的领导,最高的职务就是监察御史。用现代的语言说,不在直线指挥系统之内,而专门从事检查和监督。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李世民对部属的认知和用人之长,分析每个部属的特长并且把他们使用在最合适的位置上,这是用人的至高境界。

有了好皇帝,建立了好制度,更需要一批好官员来实行和推进。正因为有了李世民的善于用人和大度包容,才有了贞观时期一大批誓死护法、布德勤政的好官员。纵观唐史,在贞观年是最少贪官污吏的。工部尚书李尚亮,“卖马救灾”、“收养孤儿”、“埋葬路骨”、“释放百奴”等,这样一个主管建设的大官,一个俗人眼中的肥差衙门,死的时候连一块“含口玉”都没有。温彦博、魏征、戴胄、岑文本,这一个个名留青史的国之重臣,居然都在死后连家中的灵堂都无法摆开。如此感动的事迹和感动的人物数不胜数。贞观年的政治清明和君臣齐心,在中国的历史上,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独一无二的。贞观年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安居乐业,也是其它历朝历代所无法比拟的。

掩卷反思,贞观年的政治清明,还是始于李世民的从我做起,同时也归功于贤内助长孙皇后,这位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以读书知礼、朴素勤俭而永留史册,也以治理后宫、胸襟开阔而为人楷模。

君明则臣忠,君清则臣廉。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些留给我们企业家的遗训,很值得我们去

深思和学习。

四,太宗纳谏、君臣同心:

唐太宗的纳谏,绝对是李世民的过人之处,是治国艺术中的精华,是贞观之治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孟教授关于纳谏哲学已经讲了很多,在《百家讲坛》中也有更精彩和更具体的描述,这里我只作提纲性的

复述,以方便温习。

1,纳谏的难点:人性喜欢赞美,不自觉的会抗拒批评;领导者居高临下,不同意见会影响权力和权威,会影响领导者的自我证明;意见往往同人际关系交织在一起,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集中在提意见的动

机上而忽略了意见本身。

2,唐太宗纳谏动力:玄武门的阴影;隋朝覆灭的教训;李世民的自信心;有魏征等一批重臣。

3,唐太宗纳谏哲学:导人进谏;制度化进谏;设立专职谏官部门,强化谏官功能;强调各部门的各

尽其职。

4,魏征的进谏艺术:深知人间疾苦;奉行以德化民理论和实践;性格刚直且确有经国之才;善于进谏,寓批评于表扬之中,言语把握分寸,胆量和智慧的结合;不做忠臣做良臣,报效太宗知遇之恩;进谏的目的,是把事情做好,而不是为了表示自己有水平。

所谓进谏,就是敢于和善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不仅在封建的皇权社会里是难能可贵的,即使在民主化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的今天,仍然是难能可贵的。而作为皇帝、作为最高的统治者,能够自觉的纳谏和形成纳谏的制度和风气,更是体现了统治者的雄才大略、胸襟宽广、英明伟岸。试问,我们做得如何?

毛泽东是个伟人,在执政之后也实施过纳谏。有名的百花齐放、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结果带来的是反右斗争;庐山会议,结果是多了一个彭德怀反党集团;社教运动,更引发了十年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和十年灾难……多少年来,讲真话的风气越来越谈,遇事三缄其口明哲保身的人越来越多。我也做过企业的高管,说实话,愧对九泉下的魏征;我也在做企业的最高领导,说实话,更无颜去见唐太宗。

可见举谏的推动并不难,难的是真正的纳谏,真正的知无不言、言者无罪,难的是把纳谏变成制度,变成政治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贞观之治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归到一点,最伟大之处莫过于纳谏哲学。有了纳谏,才有君臣同心,才有正气浩然,才有百废复兴,才有天下归宁,才有开疆拓土,才有政治清明。

如何把纳谏以及纳谏哲学引入我们的企业和生活,这将是我未来一年中的重要课题,说不难实行是假活,说立即推行是大话,说我们一定能做到纳谏如流是空话。我需要时间去体会消化,也需要时间去做精神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更需要时间去修炼和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千万不要盲目激进地推进纳谏,以免给

自己带来一场如同“文化大革命”那样万劫不复的灾难。

结束语

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带给我们太多的思考,感谢孟教授的精彩讲演和教诲。千年之后,回顾历史,这面史镜留下了太多可以思考、可以借鉴、可以学习的财富。

这里摘录一段《魏徵谏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这十条几乎条条都是针对人性的弱点,告诫太宗在方方面面要约束自己。这十条对企业家来说,也都是金

玉良言,足以可以大书为座右铭。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完人,他也有许多过失和过错,特别是晚年也很昏聩,几乎也是背叛了自己,也许是失去了魏征等一批良臣吧。所以我老是在想,领袖最好不要做太多年,做久了好像都是晚节不保。这

是历史的遗憾!

唐太宗的诗歌创作

唐太宗的诗歌创作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胡绍玲 摘要:唐代的诗歌创作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繁荣局面,是一个诗歌艺术天才成批涌现的时代。本文分析唐代帝王唐太宗的诗歌创作及其对唐诗的影响,发掘其促进唐诗繁荣中所起的作用,以期拓展唐诗繁荣原因之视域,尽现帝王对一代文学之影响。就初唐前期诗坛而言,唐太宗对扭转齐梁文风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其突出文学理论思想的前提下,他不反对文学应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唐太宗的各项政策有力地促进唐诗向前发展;唐太宗个人的诗歌也颇具时代特色,可圈可点,主要分为抒写怀抱,写景咏物等四类。唐太宗为迎接盛唐诗风的转变起着先导作用;对初盛唐的诗坛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这样说是符合初唐诗坛的实际的。其一,唐太宗挟帝王之威,扭转着齐梁文风,为开创唐诗的新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以后盛唐诗的繁荣,做了充分的铺垫。其二,唐太宗重视文学之士,君臣文咏,推动着唐诗的发展;其三,唐太宗以博大的政治胸怀积极从事文学活动,表明他是初唐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如《全唐诗》收录其诗约九十多首。所以《全唐诗》编者在评价唐太宗文学地位时说:“初建秦邸,即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间,则与讨论典籍,杂以文咏。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①其评价是公允的。 唐太宗的诗歌可分为四类。其一是抒写怀抱之作。高祖李渊建唐,倚重于唐太宗李世民。在血与火的磨砺之中,唐太宗言志抒情,其诗作传达着高迈的情怀。试看其《还陕述怀》: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诗以高亢激昂的情调,抒发着唐太宗高远的政治追求。“慨然”二字领起全诗,一方面将人们带入隋末群雄纷争的过去,另一方面又以包吞宇宙的气势睥睨着一切。抒写怀抱在唐太宗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他的《经破薛举战地》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诗作以气势取胜。

唐太宗问许敬宗

唐太宗问许敬宗 【原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曰:“朕观群臣之中唯卿最贤,人有议卿非者,何哉?”敬宗对曰:“春雨如膏,农夫喜其润泽,行人恶其泥泞;秋月如镜,佳人喜其玩赏,盗贼恶其光辉,天地之大尤憾而况臣乎?臣无肥羊美酒以调和众口是非,且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说。君听臣受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朋友听之绝,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别。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谁人面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太宗曰:“卿言甚善,朕当识之!” (选自《贞观政要》)【译文】 唐太宗问许敬宗说:“我看满朝的文武百官中,你是最贤能的一个,但还是有人不断地在我面前谈论你的过失,这是为什么呢?”许敬宗回答说:“春雨贵如油,农夫因为它滋润了庄稼,而喜爱它,行路的人却因为春雨使道路泥泞难行而嫌恶它;秋天的月亮像一轮明镜辉映四方,才子佳人欣喜地对月欣赏,吟诗作赋,盗贼却讨厌它,怕照出了他们丑恶的行径。无所不能的上天且不能令每个人满意,何况我一个普通人呢?我没有用肥羊美酒去调和众口是非,况且,是非之言本不可听信,听到之后,也不可传播。君王盲目听信臣子的,可能要遭受杀戮;父亲盲目听信儿子的,可能要遭受诛杀;夫妻听到谗言,可能会离弃;朋友听信谗言,可能会断交;亲人听到谗言,可能会疏远;乡邻听信谗言,可能会生分。人生有七尺高的身躯,要谨慎对待听到的传言,舌头上有龙泉剑,杀人不见血。哪个人

在人前没有说过别人?哪个人背后不被别人评说?”唐太宗说:“你讲得很好,我会记住的!” 【小议】 这是《贞观政要》中所记载的一个片段,这段对话被刻在陕西耀州药王山庙旁的一块石碑上。唐太宗认为许敬宗是百官中最贤良的一个。然而,在群臣中,仍有人说许敬宗的坏话,于是,君臣之间便有了这样的一番对话。 面对君王的疑问,许敬宗的回答可谓妙极。许敬宗并没有直接为自己辩解,而是用“春雨”和“秋月”的自然现象来比喻人生,从而使唐太宗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在今天,许敬宗的这番话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如果在受到诽谤时,能牢记许敬宗的这段话,那么不快之感便自然会瓦解冰消。的确,一个人若想取悦于每个人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凡事依正道而行,无愧于心,别人说长道短,无须理会。人若了悟到这一点,自然就省却了许多的烦恼。这是许敬宗聪明的地方,也应该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人处世的借鉴和参照。只要自己路走得直,无愧于心,完全不必去理会他人的评说。许敬宗的这番言论的确是至理名言,难怪古人要将他的这番话铭之金石了。

《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唐太宗论弓矢》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②,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③,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④,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导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治理天下是这样,读书上进不也如此吗? 注释: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③务:事务。⑩数延见:经常召见。数,屡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 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 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 5.联少好弓矢( )( )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参考译文和答案】 9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 2.从前 3.不正 4.事务 5.皇帝自称箭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 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赏析《全唐诗》中存诗仅两首的张若虚,在唐代灿如繁星的诗人群里真实毫不起眼,但是真实爱国学、爱唐诗宋词的人,想必都晓得

张若虚及其闻名诗歌《春江花月夜》听说《春江花月夜》这个标题,始创于那个“全无心肝”的陈后主陈叔宝。但是陈叔宝终究在这个秀丽的标题下写了些啥,却因诗已失传,无从知晓。荒淫无道的隋炀帝杨广倒留下了现存最早的两首《春江花月夜》,不过只五言四句,肤浅空泛。陈叔宝还写过一首《玉树后庭花》,常被后人在文论中与《春江花月夜》并提,诗也还留存于世,虽是七言,却仅六句,况且肉麻得紧,与隋炀帝千篇一律,都是臭名远扬的宫体诗。宫体诗以宫殿为中间,以艳情为内容,描红点翠,堆香砌玉,浮华荒唐,空无无聊;从梁陈到隋唐,百余年间,操纵文坛,形成诗国的漆黑,遗下很多罪孽。南朝士族日子优裕,苟安成习,以能作五言诗作为表明个人是士流的方法,若是不会作诗就会被人小看、不能参与社会活动,诗歌彻底成了荒淫迂腐日子的装点,建安气质、魏晋风骨早已化为乌有。唐前期的诗歌创作沿用了南朝文风,诗大家“竞一韵之奇,争一家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就是大唐开国创业英主李世民也不能免俗,体现不出象宋太祖赵匡胤《日出》诗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论唐太宗的人才观 唐太宗李世民( 599-649) , 中华帝国千古一帝, 唐代第二位君主, 唐高祖李渊之次子。世民出生于武功( 今陕西武功西北) , 儿时曾有相面先生预言说, 此子将来必能济世安民, 因以为名。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615) , 炀帝被突厥始毕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 今山西代县) , 年仅16 岁的李世民应募勤王, 崭露头角。大业十三年( 617) , 李渊被任为太原留守, 李世民随从来到晋阳( 今山西太原) 。这时隋政已衰, 天下大乱, 李世民便广交英雄豪杰, 积极招兵买马, 准备举兵反隋, 夺取天下。武德九年( 626) 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王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 发动“玄武门之变”。两天以后, 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 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 李世民登上帝位, 是为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个有作为的皇帝。他登基之后, 励精图治, 使唐朝很快出现了经济繁荣, 政局稳定的升平景象。这种景象的出现,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而唐太宗卓越的人才观则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归结起来,大概有广开才路、用人之长、用人不疑、虚怀若谷这几点是唐太宗的人才观的集中体现。 一、广开才路 当下很流行的一句话“21世纪什么最宝贵?人才!”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唐太宗就深深的懂得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的付诸于实际行动。唐初,各种人才盛极一时,贞观一朝人才辈出,并不是说人才是真的多,所谓“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关键在于统治者善于发掘和使用人才,使得天下人才为天下所用,帮助天子以创天朝上国。“不

以卑而不用, 不以辱而不尊”, 是唐太宗用人范围的思想基础。他所招揽的人才,不计派别、阶级、亲疏,重用的人才中,既有来自名门世家的李靖,又有曾聚众为盗的薛仁贵;既有从一开始就跟随他打江山的房玄龄,又有从敌人手下吸纳的张玄素;既有出身贫寒的马周、秦叔宝、程咬金,也有曾当过死敌太子建成心腹的魏征、韦庭;还有曾阿谀奉承隋炀帝的裴矩,只要是有用之才,他都乐于启用,结果是这些谋臣学士猛将都在“贞观之治”中贡献了自己的才干谋略。、 二、用人之长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即使是人中才俊也都会有他自己的缺点,如果有这些人才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统治者就要“扬长避短,各取所长”,在实际用人中, 唐太宗充分体现出了“各取所长”这一原则。在朝廷掌权的大臣中, 各有其特点与长处, 却又都不是全才。唐太宗从不责备, 而是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 因人制宜, 分别委以与其长处相适应的职务, 使他们的才智都能得到比较充分 的发挥。用人难,难在善认。唐太宗在这一点却做得恰到好处。例如,唐太宗把房玄龄和杜如晦搭配起来使用。李世民发现,房玄龄能提出许多有见地的谋略,但他不善于选择,很难决定施行哪一条。而杜如晦虽不善于谋划,但精于决断。于是他每次都让两人到自己的居所讨论裁定,房玄龄说:“如果没有杜如晦,我什么也筹划不了。”二人密切合作,同心辅佐太宗,形成了著名的“房谋杜断”的人才结构。 三、用人不疑 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了让人才能够敢于发挥自己

学案-高中历史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一、概况:唐太宗统治过程中,出现了清明、安定、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团结、频繁的升平景象,史称“”。 二、原因:唐太宗在统治过程中,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舒缓刑罚的政策,文德治国,完善科举,延揽人才,励精图治,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 三、主要表现: 1、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选官不避亲仇(提拔);虚怀纳谏(魏征直言);用人 (房谋杜断)。 【学思之窗】作为封建帝王最应具备的素质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 知人善任的本领。同时必须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2、经济方面:,,推行,,“存”。 3、法律方面:慎用,《唐律》体现,的原则。 4、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尊。完善,科人才济济。 5、民族关系方面:采取“”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具体措施: ◇(战而后和) ①设置(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②设置都护府——(都护府是军政机构,直接派官员、驻 军队、管理边疆) ◇ ◇——文成公主嫁松赞干布(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评价:①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的管辖,也为唐朝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 ②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教学拓展】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 ①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③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 ①友好的对外政策 ◇设立专门机构接待外宾; ◇鼓励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 ◇对各国使者,以礼相待; ◇都城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 ②开放的文化政策 ◇教、教、教、教传入中国; ◇高僧去天竺取经; ◇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深受汉文化影响 评价: ①友好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②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东亚文化圈),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日本的“”。 四、影响 1、结束隋末社会动荡局面; 2、贞观年间使社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3、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4、封建统治成就突出,为后世典范。 【课后巩固练习】 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答: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 贡献。①他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 罚的政策和文德治国的思想,完善了科举制,对少数民族采取团结、平等政策,对外采取 积极友好开放的政策。②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唐王朝带来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原文、译文及赏析 饮马长城窟行 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译文】 塞外悲凉的风刮得急切,交河上的凌冰已经冻结,浩瀚的大海掀起了千百万的波涛,阴山之下千万里全都落满了白雪。 将士们戍边在那远远地高高的烽火台上,一层一层的山峦引领向上显出了高高的气节,众多的战旗被长风吹卷这,将士们在哪长城低下饮马也不停歇。 寒冷的沙滩上连接着骑兵的足迹,狂暴的北风吹断了那边塞上传来的声乐,胡地的灰尘清扫着像那玉(冰冻如玉)做似的边塞,羌族的笛声和那金钲敲击的声音。 与世隔绝的沙漠上干戈都收藏起来了,可那战车却又不得不在那原野低湿的地方震颤摇曳。都尉们都从龙堆返回了,将军还从马邑凯旋而来正在捷报。 高扬着妻子让那笼罩着大雾的地方都清净下来了,在石碑记上他们的功名他们又是那样的欢悦,在那荒凉的边界上只要有一个穿着戎装的人(作者自指)去守护,灵武台上(朝廷)的凯歌是来源于国界。 【注释】 ⑴切:凄切。 ⑵交河:北方河名。 ⑶瀚海:沙漠。 ⑷波:沙丘起伏状。

⑸迥戌:远方的边戍。 ⑹高节:旗帜。 ⑺朔吹:北风。 ⑻玉塞:玉门关。 ⑼金钲:锣声。 ⑽绝漠:大漠。 ⑾干戈:指武器。 ⑿戢:收藏。 ⒀原隰(xí):原野。 ⒁纪石:刻石纪功。 ⒂荒裔:边荒。 ⒃戎衣:战士。 ⒄灵台:周代台名。 【创作背景】 李世民的《饮马长城窟行》创作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九月驻跸灵州,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赏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它书写了大唐平定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后太宗皇帝的感慨。全诗没有具体描写两军作战的场面,而是形象地描述了这场战争的发生发展与胜利的过程,是一首描写当时现实事件的史诗。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切,凄切。交河,北方河名。句意为:塞外,寒风悲鸣,十分凄切,交河上,严冰封冻了河道。据《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太宗平定宋金刚之乱时,于“(武德)二年十一月,太宗率众趣龙门关,履冰而渡之”,可见诗中所描写的悲壮之景当是诗人亲眼所见,想必此诗亦是濡笔马上而作。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瀚海,沙漠。波,沙丘起伏状。句意为:广袤的沙漠上,

唐太宗管理学

唐太宗管理真言: "屈己纳谏、任贤使能、恭俭节用、宽厚爱民"。今天中国很多企业家、管理者将唐太宗的管理之道运用到现代管理中。 一、选才 对人才的重视、尊重和培养是唐太宗成功兴国的首要策略。他善于选贤任能,培养直谏的气氛,天下之才皆为他所用,集中大众的智慧。他相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秉承"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重要思想。他的领导艺术与管理智慧曾为历代统治者和有识之士所推崇。 企业用人,关键在于看得准、用得对。这样,人才就会立刻出现在你面前,否则即使人才就站在你面前,你也未必能看见。唐人韩愈说:"世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问题不在于是否有人才,而在于是否有发现人才的"伯乐"。 二、用才 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逆才",他经常对唐太宗的缺点和不足犯颜直谏,多次让唐太宗威仪扫地。他于贞观十三年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尖锐地指出唐太宗十个方面的过错和缺点,令唐太宗非常尴尬。可唐太宗一贯将魏征作为难得的贤士善待之,重用之。唐太宗在怀念一代名臣魏征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因有魏征之类的"逆才"和唐太宗善待"逆才"的雅量,才会有大唐基业的稳固和贞观盛世的出现。 在企业中只有相信下属,用人不疑,才能与下属建立起密切关系,

上下一心,做好事情。每一个下属,都渴望获得领导者的信任。如果领导者高度信任下属,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那么,下属就会受到激励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积极肯干,变革创新,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三、爱才 唐太宗选贤任能不论亲疏,不避怨仇,不囿派系,更不问出身。在唐初上层管理集团中,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兄长,房玄龄是隋朝旧臣,张行成原是一介布衣,马周本为中郎将常何的门客,魏征则是政敌李建成的谋臣。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流砥柱的人物,为唐朝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嘉诚由一个出身微贱的打工仔成为香港首富,"长江"企业由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厂成为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他的巨大成功离不开其用人之道。李嘉诚的企业取名"长江",就是基于其不择细流,有容乃大。精于用人之道的李嘉诚,不仅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大胆起用不同才能的人,而且在企业发展的同一阶段注重任用经验丰富、极具专长的"客卿"。他的"智囊团"里既有朝气蓬勃、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又有一批老谋深算的"客卿"。 四、用真情 唐太宗深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从而认识到存百姓就是要让百姓生活安定,只有安定百姓,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才能富强,这是最重要的"为君之道"。

【课外阅读】剑桥隋唐史对唐太宗的评价

【课外阅读】剑桥隋唐史对唐太宗的评价 唐政权的巩固者唐太宗 (626—649年在位) 后来的太宗李世民本为高祖次子,公元600年生于今陕西省武功县。他母亲出身于一个极有权势的氏族——窦氏;她的姐姐是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的夫人。窦氏和隋、唐的皇室一样,是一个含有异族血统的氏族(其原始姓是纥豆陵氏),它在初唐时期一直非常有权势,出了两个皇后、六个王妃、八个驸马和一大批高官。太宗的母亲生长于她舅父北周武帝(他的妹妹是她的母亲)宫中,据说李渊在那里的一次射箭比赛中和她订了婚;她死于614年。 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自然只是一个贵公子,不可能受到任何准备将来作帝王的特殊教育。他受的肯定是当时上流阶级的典型儒家教育,因为后来他作皇帝时表现出他深通经、史,而且是一个书法家。李氏家族具有强烈的北方民族传统,当然是佛教信徒;高祖的几个儿子都有佛教的乳名。但和大多数的汉—突厥混血贵族一样,太宗早年受的教育侧重武术,尤重骑射。当时的史书里充满了关于他的勇敢和富有军事天才的故事。他擅长骑术;装饰他陵墓的他所喜爱的六匹骏马的浮雕,现在仍然被保存着。 和他的兄弟们一样,他很年轻的时候就接受了第一次战争考验。当他还只十几岁时就随他父亲多次出征,平服发生在今山西省内的各种叛乱和抗击东突厥人的入侵。据传统记载,太宗仅仅15岁时就曾率领一支人马,在山西北部长城的雁门救出被东突厥包围的隋炀帝。这个故事历来被看作是太宗第一次出现于历史的记载,但恐怕不可靠。 李世民的身份在唐朝的最初年代基本上还是一个军事将领。作为一个英勇而常胜的指挥官,他的品格形成于他夺取帝位的多年的艰苦野战时期。他确实有帝王之姿,在朝廷上显得很庄严威武。他好冲动,易被激怒,当他发怒时面色紫胀,使周围的人不寒而栗。他在处理突厥事务上的成功,多半应归功于他坚强的个性和英雄的风度。 太宗认为,是人,而不是天,决定人们的命运,他采取的理性主义态度是与这一时期的传统信念背道而驰的。例如,他即位不久全国各地的官员不时奏报祥瑞和凶兆,他驳斥

李世民简介_李世民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

李世民简介_李世民古诗词作品_古诗大全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李世民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李世民代表作品: 《赠萧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全文古诗如下: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翻译】 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过旧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新丰停翠辇,谯邑驻鸣笳。 园荒一径新,苔古半阶斜。 前池消旧水,昔树发今花。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 《还陕述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遍野屯万骑,临原驻五营。 登山麾武节,背水纵神兵。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 【翻译】 刚刚经历了南征北战,不禁手抚腰间的长剑慨然长叹。这一切都是为济世救民,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啊/a/ihiminhtm。战争的场面如电闪,军情火急,动作迅猛。满山遍野驻宅了千军万马。战场如登山一样,指挥也需要灵活。昨天的战争必修会流血牺牲,却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统一。 《经破薛举战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世民。其古诗词全文如下: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

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形象分析

小说《贞观长歌》中李世民形象分析 摘要:小说《贞观长歌》中的贞观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拥有独特魅力的时期,也是一个充满浪漫与激情的时代。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伟大的封建政治家李世民的形象, 表现出李世民不同于其他时代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风貌。他那鉴古知今的历史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克己纳谏的治国方略,最终开创了贞观盛世,并且他确立的依法治国的原则,“夷汉一家”的民族团结政策也影响至今。 关键词:《贞观长歌》;李世民;形象 由周志方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贞观长歌》,是一部中华民族励精图治的宏伟诗篇;是一副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激越长歌;是一部中国人和平崛起的灿烂篇章。[1]它以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题材,在充分尊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形象地再现了唐太宗——李世民经历“玄武门之变”登上帝位主政后唐朝初期二十三年的历史,塑造出一代英主的光辉形象。 一、迥异的思想追求和精神风貌 小说《贞观长歌》的作者成功地借鉴并吸收了古代中国传统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经验,将历史史实与艺术性创造相统一。虽然取材于历史史实,但是它对“贞观之治”所做的并非是历史的如实诠释,而是主体化的艺术创作。虽然呈现出一些特别能打动人的浪漫主义特质,但我认为它实质上是一部写实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或者说是一部浪漫主义外壳包裹下的写实主义作品。 小说《贞观长歌》的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大群丰富多采、栩栩如生地历史人物形象,他们有北方草原上的可汗、领军的统帅与将领、普通的侍卫、商人,又有皇帝、后妃、藩王、朝臣以及刺史等大批的地方官吏等。而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作品中的主要中心人物。在作品中集中展现了初唐李世民及其大臣们克服困难、励精图治使国家由乱到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处处表现了李世民不同于其他帝王的治国方略与性格特点,将一代雄主、伟大的封建政治家李世民积极向上的一面充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李世民作为一个皇帝,他面临的主要对象,无非是对民、对下、对自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唐太宗用人及纳谏的故事 谁有本事就用谁 有一次,唐太宗要给功臣们封官赐爵。他让人宣读事先写好的名单,并且说: “有不合适的,请提出来吧。” 唐太宗的叔父李神通打了许多仗,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功劳最大,可一听名单上把自己排在后面,就不服气地大声说:“当初,我首先起兵响应您,东征西杀。可您怎么把我排在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后面了?他们有什么功劳?不过就是舞文弄墨,要不就写写划划嘛!” 唐太宗笑了,说:“叔父虽然首先举兵起义,可您忘了?您后来还打了两次大败仗。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出主意,定计策,帮我取得天下,论功劳,应当排在您的前面。您虽然是我的至亲,我可不能以私情加重对您的封赏啊!” 大臣房玄龄说:“秦王府里的旧人,都是皇上的老部下了,那些没升官的,不免有些怨言。” 唐太宗说:设立官职,为的是选拔有才能的人,替百姓办事。不能以新旧分先后。新人有才干的,就要升官;旧人没有才干的,当然不能提拔。要不然,国家的事情怎么能办得好呢?”

长孙无忌是唐太宗年轻时候的好朋友,又是他的大舅子(皇后长孙氏的哥哥),有才干又有大功,唐太宗就任命他作了宰相。长孙皇后知道了,怕别人说闲话,对唐太宗说:“我作了皇后,已经够出风头的了,你就别让我哥哥当那么大的官,免得……” “不。我任用你哥哥,是因为他有宰相的才干,不是因为他是我的亲戚。”唐太宗坚持让长孙无忌当了宰相。 唐太宗这几件事办得好。他用人,就用有才干品德好的,不管那人跟自己个人的关系怎么样。 虚心纳谏 古代人把皇帝能听进不同意见,按正确的意见办事,叫做“纳谏”(纳是接受的意思,谏是规劝的意思)。唐太宗是我国古代帝王中最能纳谏的一个。 有个叫元律师的官员犯了法,唐太宗一气之下,决定处死他。大臣孙伏伽不同意,反对说:“元律师固然有罪,可按照法律不能定为死罪。您的处罚太重了,应当改一改。” 唐太宗想了一下,说:“你说得对,要不,我就错杀了人啊!”他立刻改变了原来的决定,还下令把一座花园赏给孙伏伽。可又有一个大臣不同意了,说:“那座花园值一百万钱,这种赏赐太重了吧?”

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精华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洽生学。治国学适应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漕运驿递管理、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一些要点。 1.顺“道” 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是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是指客观经济规律,又称为“则”、“常”。这里用的是后一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规律。《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社会活动,如农业生产,人事,财用,货币,治理农村和城市,都有“轨”可循,“不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可。”人们要取得自己行为的成功,必须顺乎万物之“轨”,万物按自身之“轨”运行,对于人毫不讲情面,“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你的行为顺乎它,它必“助之”,你的事业就会“有其功”,“虽小必大”;反之,你如逆它,它对你也必“违之”,你必“怀其凶”,“虽成必败”,“不可复振也”。司马迁把社会经济活动视为由各个个人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而进行的自然过程,在社会商品交换中,价格贵贱的变化,也是受客观规律自然检验的。他写道“贱之征贵,贵之征贱”,人们为求自身利益,“以得所欲”,“任其张,竭其力”,“各劝其业,乐其表,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民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对于社会自发的经济活动,他认为国家应顺其自然,少加干预,“故善者因之”,顺应客观规律,符合其“道”,乃治国之善政。“顺道”,或者“守常”、“守则”、“循轨”,是中国传统管理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 2.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治好国家,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得民是治国之本,欲得民必先为民谋利。先秦儒家提倡“行仁德之政”,“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天下之民归心”,“近者悦,远者来”,“天下大悦而将归己。”《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心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西汉贾谊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国家的安危存亡兴坏,定之于民;君之威侮、昏明,强弱,系之于民;吏之贵贱,贤不肖,能不能,辨之于民;战争的胜败,亦以能否得民之力以为准。”这些思想历代都有,逐步成为管理国家的准则。得人才是得人的核心。要得人才,先得民心,众心所归,方能群才荟萃,故《管子》把从事变革事业,注重经济建设,为人民办实事,视为聚拢优秀人才的先决条件,叫做“德以合人”,“人以德使”。 我国素有“求贤若渴”一说,表示对人才的重视。能否得贤能之助,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事业的成败。“得贤人,国无不安广…&失贤人,国无不危”。诸葛亮总结汉的历史经验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晏子春秋》则把对人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视为国家的“三不祥”,其害无穷。在治生学方面,我国也有重视人才的传统。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唐代陆贽说:“夫财之所生必因人力,工而能勤则丰富,拙而兼隋则篓空”。西晋的傅玄说:“夫裁径尺之帛,形方寸之木,不任左右,必求良工”。凡能工巧匠,或对生产建设有重大贡献者,如春秋时发明木作工具的

唐太宗事迹

唐太宗事迹 篇一:唐太宗善于用人的故事 各有所长,各尽其能 山东聊城文轩中学张玉英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曾说过:“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这一理论在唐太宗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认为皇上能力德行比不上尧舜很丢面子,这方面我比不上魏征。文武全才,既可以在外带兵打仗做将军,又可以进入朝廷搞管理担任宰相,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李靖。向皇上报告国家公务,详细明了,宣布皇上的命令或者转达下属官员的汇报,能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在这方面我不如温彦博。处理繁重的事务,解决难题,办事井井有条,这方面我也比不上戴胄。至于批评贪官污吏,表扬清正廉署,疾恶如仇,好善喜乐,这方面比起其他几位能人来说,我也有一计之长。”唐太宗非常赞同他的话,而大臣们也认为王珐完全道出了他们的心声,都说这些评论是正确的。

从王珐的评论可以看出唐太宗的团队中,每个人各有所长;但更重要的是唐太宗能将这些人依其专长运用到最适当的职位,使其能够发挥自己所长,进而让整个国家繁荣强盛,开创了大唐帝国的雄伟基业,更是为后人树立了用其所长的丰碑。 篇二:魏征、马周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李世民:死了都要爱VS死了都不放过你 意林20XX年03期“历史碎片” 李世民:死了都要爱VS死了都不放过你 ●马少华 魏征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哥俩儿一个爱提问题,一个爱听问题,都达到了没心没肺的终极境界。 然而,让无数人大跌眼镜的是:魏征去世后没几天,李世民就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还把已经答应许配给魏征长子的衡山公主给要了回来。这确实让人很难理解,几天前还如胶似漆,恨不得把对方当镜子,刚死了没几天就立马砸了人家的墓碑,还不顾皇家的脸面公然毁约。 不过,从另一个人的事来看,倒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魏征死后六年,也就是贞观二十二年,中书令(相当于宰相)马周去世。这马周也是一位很有传奇色彩的贞观名臣。当年李世民搞了一次征文大赛,让大臣们每人写一篇文章,结果武将出身的常何拔得头筹。李世民当然知道常何有几斤几两,要让他写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就是杀了他也办不到,于是就问他这篇文章是谁写的。

论唐太宗的文学思想汇总

论唐太宗的文学思想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他又是一位文学家,诗、赋及其文学主张都有极高成就,产生重要影响。他早年开设文学馆,交结“秦府十八学士”,一直是文学史中的美谈;成为皇帝之后,“听览之暇,留情文史,叙事言怀,时有构属,天才宏丽,兴托玄远”(《旧唐书·邓世隆传》)。他自己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旧唐书·音乐 志》)太宗在戎马生涯和日理朝政之际,诗文著述颇丰,现存《全唐诗》收入103首,断句3联,还有与大臣联句《两仪殿赋柏梁体》;《全唐文》录有5篇赋:《威凤赋》、《临层台赋》、《感旧赋》、《小山赋》、《小池赋》;著有《文集》40卷,《帝范》4卷,《凌烟阁功臣赞》1卷。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云:“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盛焉,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新唐书·虞世南传》、《全唐诗话》、《历代诗话》都对这一故事有所记载,成为说明太宗喜爱宫体诗、提倡宫体诗,进而批评太宗的一个重要证据。在《闻一多全集·官体诗的自赎》中,闻一多先生说:“文艺的唐太宗,出人意料之外,比炀帝还要热忱(宫体诗)。”刘大杰先生在其《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就是唐太宗和他的臣僚,同样也沉溺在这种宫体的诗风里。”游国恩先生等在其《中国文学史》中也说:“唐太宗本人对齐梁文风也很爱好,他自己就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即使是新近出版的论著,仍然认为 他(指太宗,笔者注)偏嗜华靡的审美趣味。其诗亦多有缛丽之作,并曾作宫体诗要臣下赓和,因虞世南谏阻而止(乔惟德、尚永亮《唐代诗学》)。尽管唐代卢照邻、明代胡震亨以及《全唐诗》(卷一)等有过不同看法,甚至在近年袁行霈先生、罗宗强先生的著述中有过客观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太宗文学成就的评价执否定的倾向没有重大的改变。 其实,笔者认为,除去太宗诗文中确有部分江左遗风(应当指出,这也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之外,《唐诗纪事》中所云之事对历代评论家的认识起到了不客观的影响。即使依据《唐诗纪事》而论,许多引述者也难免断章取义,因为太宗在这里接下来还有话,他说:“朕试卿尔。”太宗的话如果属实,说明他并非真的想写宫体诗,不过是个戏言;太宗的话如果言不由衷,也不足以印证他就热衷于宫体诗甚至到了“偏嗜”的程度。遗憾的是,对太宗在这方面的贬斥竟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对太宗的评价怎样才更恰当些呢?这应当联系太宗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及影响一并考察。 考察唐太宗的文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他主张文学必须有益于政教,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点,反对淫靡文风,注重文学的艺术特殊性,强调文质并重的文学观。虽然太宗没有全面系统的文学思想论著,但从与他有关的一些诗文中还是可以很鲜明地看到这一点的。他的文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帝京篇·序》中。序曰:

第1法 首点居正 唐太宗论笔法云

第1法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 第2法通变顾盼李阳冰论笔法云:“夫点不变,谓之布棋。”一字之中,点笔当为至要,而两点以上者要顾盼通变,各有形制,应首尾意连,彼此呼应。若平直相似,整齐划一,便不为书。 第3法点竖直对一字之中,上有点下有竖者,当思是否直对,如直对,再思点笔位置。点竖直对,有在字之中间者,有在字之左右者。所谓直对,是为重心垂直相对,万不可偏侧。此法应先思后书,目测位置,手后随之。 第4法中直对正一字之中,有上下两中竖者,两竖均应垂直对正,若能对正,则字身不倒。然两竖中有一竖须坚挺垂直,以立其势,而另一竖则略向左斜,以化其板。对正之法,是以重心为准,如两笔僵直,神韵必失。 第5法中直偏右凡中直者,皆应垂直劲挺、管逐势行。无论悬针垂露、有钩无钩,屈体弯身是为大忌。右军论中直曰:“紧如春笋之抽寒谷是也。”太宗也云:“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中直虽应垂直劲挺,但须稍有偏右,以化呆板,楷、行同此。 第6法底竖斜位凡竖在下方者,皆非全部居中,或偏于左,或侧于右,侧右者多,偏左者少。不居中者,当不可强为,强为居中字身必倒。底竖笔锋所指,必有所向,察之要精,观之务细,以全局定其位置,以字势择其形态。 第7法横笔等距横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其法同“竖笔等距法。”第8法竖笔等距竖笔之间凡无点、撇、捺者,间距基本相等,楷书即是,行书亦然。竖距虽然相等,但其宽窄当随字形而定,不可一律。有因字势各异者,当有右倾左斜、阴阳粗细之别,或悬针,或垂露,迟速缓急,变化有致。 第9法上收下展上收而下展,下展而上收,凡上下结体之字必择其一。上收者,阴柔华丽,涵蓄谦和,以避让而留地步;下展者,阳刚豪放,行笔雄奇,以开张而壮丰满。阴阳顿挫,妍美遒劲,错落而生奇势,对应而求壮和。 第10法上展下收上展者,飘扬洒脱,以耀其精神;下收者,疑重稳健,以标其端庄。行笔挥运,应先急后缓,当急不急是为涩滞,当缓不缓是为浮滑。 第11法上正下斜上正者,竖笔务须垂直;下斜者,重心则应不倒。上正者以平其势,下斜者以化其板。凡上下结体之字,务须注意斜正,当斜则斜,当正则正。斜而不倒、正而不僵,正中求其动势,斜中取其稳健。 第12法上斜下正凡上下结体之字,上斜下正者居多。上以斜势而呼于下,下以收缩而呈于让。顾盼相应,神气贯连。飘然飞动中求其肃穆,稳重古朴中存于风神。禀阴阳于动静,体物象而成形。 第13法下方迎就凡上有撇捺开张、宽博舒展之字者,下方宜上移迎就。上移则为抱紧,下坠必为脱节。上移者,钩环盘纡,紧密而势出;下坠者,中宫散涣,软弱而缓滞。 第14法左收右放凡左右结体者,以左收右放者居多。一独体字,如置于左部,其形必变,以收敛而逊于右,“林”、“双”、“晶”即是。 第15法左斜右正凡左右结构者,以左斜右正者居多,左斜为呼,右正为应,有呼无应,字势必殇,有应无呼,无源之水,均不能立。呼者以斜而取势,应者以平而安神。呈左动而右稳,书呼疾而应迟。 第16法对等平分陈绎曾《翰林要诀》论书云:“对者宜等,间者宜半。”凡左右结构字,有避让迎就者,也有对等平分者。对等平分,是为高低对等、宽窄平分,不可一方过高、一方过小。虽有呼应,但各占一半,以求平实。 第17法左右对称凡左有撇右有捺者均需应平稳对称,其高、低、长、短应识字形而定。

唐太宗十八学士

杜如晦| 房玄齡| 于志寧| 蘇世長| 姚思廉| 薛收| 褚亮| 陸德明| 孔穎達 李玄道| 李守素| 虞世南| 蔡允恭| 顏相時| 許敬宗| 薛元敬| 蓋文達| 蘇勗 褚亮(560年-647年),字希明,中國杭州錢塘人。 少年博覽群書,能文,喜交遊名士。南朝陳時,任尚書殿中侍郎。入隋為東宮學士、太常博士。隋煬帝嫉其才,誣賴他與楊玄感有牽連,貶為西海郡司戶。大業十三年(617年),金城朗尉薛舉稱王,任褚亮為黃門侍郎。大業十四年,秦王李世民滅薛舉之子薛仁杲,以褚亮為鎧曹參軍。後入秦王府文學館,任文學館學士,史載「凡分三番逆宿於閣下,悉給珍膳。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故籍,榷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從,軍中宴筵,必預歡賞,從容謃議,多所俾益」[1]。貞觀元年(627年),與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館學士,褚亮支持唐太宗拓疆政策,命子褚遂良從軍,出兵突厥。累遷散騎常侍,封陽翟縣侯。卒諡曰康。 杜如晦(585年-630年5月6日),字克明,京兆杜陵(今中國陝西西安市長安區)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奪取政權、開創貞觀之治中的主要謀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唐太宗時的宰相:貞觀二年(628年)正月至三年(629年)二月為侍中,三年二月至十二月為尚書右僕射。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書,其父杜吒為隋朝昌州長史。杜如晦自少聰悟,好談文史,是個典型的彬彬書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時,引為秦王府兵曹參軍。當時的太子李建成對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對齊王李元吉說:「秦王府中可憚之人,惟杜如晦與房玄齡耳。」被外調出秦王府。 玄武門之變後,被拜為兵部尚書,進封蔡國公。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史有「房謀杜斷」之稱[1]。貞觀四年病重而死,年傴四十六。贈司空,徙封萊國公,諡曰成。 杜構,承襲爵位,官至刺史。後因弟弟的牽連而被流放嶺南,死於邊野。 杜荷,娶城陽公主,捲入皇太子李承乾案被處決。

论唐太宗的文学思想(一)

论唐太宗的文学思想(一)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他又是一位文学家,诗、赋及其文学主张都有极高成就,产生重要影响。他早年开设文学馆,交结“秦府十八学士”,一直是文学史中的美谈;成为皇帝之后,“听览之暇,留情文史,叙事言怀,时有构属,天才宏丽,兴托玄远”(《旧唐书·邓世隆传》)。他自己说:“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随其时。”(《旧唐书·音乐志》)太宗在戎马生涯和日理朝政之际,诗文著述颇丰,现存《全唐诗》收入103首,断句3联,还有与大臣联句《两仪殿赋柏梁体》;《全唐文》录有5篇赋:《威凤赋》、《临层台赋》、《感旧赋》、《小山赋》、《小池赋》;着有《文集》40卷,《帝范》4卷,《凌烟阁功臣赞》1卷。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云:“帝尝作宫体诗,使虞世南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有所好,下必有盛焉,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新唐书·虞世南传》、《全唐诗话》、《历代诗话》都对这一故事有所记载,成为说明太宗喜爱宫体诗、提倡宫体诗,进而批评太宗的一个重要证据。在《闻一多全集·官体诗的自赎》中,闻一多先生说:“文艺的唐太宗,出人意料之外,比炀帝还要热忱(宫体诗)。”刘大杰先生在其《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说:“就是唐太宗和他的臣僚,同样也沉溺在这种宫体的诗风里。”游国恩先生等在其《中国文学史》中也说:“唐太宗本人对齐梁文风也很爱好,他自己就带头写淫靡浮艳的宫体诗。”即使是新近出版的论着,仍然认为他(指太宗,笔者注)偏嗜华靡的审美趣味。其诗亦多有缛丽之作,并曾作宫体诗要臣下赓和,因虞世南谏阻而止(乔惟德、尚永亮《唐代诗学》)。尽管唐代卢照邻、明代胡震亨以及《全唐诗》(卷一)等有过不同看法,甚至在近年袁行霈先生、罗宗强先生的著述中有过客观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太宗文学成就的评价执否定的倾向没有重大的改变。 其实,笔者认为,除去太宗诗文中确有部分江左遗风(应当指出,这也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之外,《唐诗纪事》中所云之事对历代评论家的认识起到了不客观的影响。即使依据《唐诗纪事》而论,许多引述者也难免断章取义,因为太宗在这里接下来还有话,他说:“朕试卿尔。”太宗的话如果属实,说明他并非真的想写宫体诗,不过是个戏言;太宗的话如果言不由衷,也不足以印证他就热衷于宫体诗甚至到了“偏嗜”的程度。遗憾的是,对太宗在这方面的贬斥竟然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那么,对太宗的评价怎样才更恰当些呢?这应当联系太宗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及影响一并考察。 考察唐太宗的文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他主张文学必须有益于政教,同时又重视文学的艺术特点,反对淫靡文风,注重文学的艺术特殊性,强调文质并重的文学观。虽然太宗没有全面系统的文学思想论着,但从与他有关的一些诗文中还是可以很鲜明地看到这一点的。他的文学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帝京篇·序》中。序曰: 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至于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征税殚于宇宙,辙迹遍于天下,九州无以称其求,江海不能赡其欲,覆亡颠沛,不亦宜乎。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下,慷慨怀古,想彼哲人。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求之人情,不为难矣!故观文教于六经,阅武功于七德,台榭取其避燥湿,金石尚其谐人神,皆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淫放。……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故述帝京篇,以明雅志云尔。 序中真诚地表现出他考虑文学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他的结论是:“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主张“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淫放”,目的是反对纵欲。为什么要反对纵欲呢?他联想到“秦皇、周穆,汉武、魏明,峻宇雕墙,穷侈极丽”,再联系梁、陈及隋的灭亡教训,以史为鉴,必须“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防止国家的败亡。总结历史经验,考虑政治得失,务求有益教化。所谓“咸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