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编版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三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人教部编版

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三篇

第1题【单选题】

一首歌往往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是( )

①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

②我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③走过二十年,伴随着改革春风起,走进新时代……

④打倒列强,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

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③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7年1月3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那么,“十四年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寻求合作之路。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有多次合作,下列历史事件体现国共合作的有( )①北伐战争②井冈山会师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④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史学界有三种说法:1931年说、1937年说、1939年说。提出“1931年说”的主要依据是( )

A、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1931年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全民族抗战

C、1931年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

D、1931年13军占领南京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听命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方针,放弃抵抗的东北边防军司令是( )

A、李宗仁

B、张学良

C、杨虎城

D、佟麟阁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发动西安事变的爱国将领是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材料分析题】

“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这首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这首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首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据教材、教参相关内容组编)

材料二:9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血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摘自2017年5月4日《人民日报》社论《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材料三: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

——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 〉1号)

材料一中“这首歌”指什么?是哪个阶级的“抗争”号角?

结合材料二,指出98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主题词。

据材料三,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面扩大的标志性时间及史实。80多年前吹响中华民族抗日“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曲的?

【答案】:

【解析】:

第8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作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廖承志认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作出巨大贡献。”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以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成果或意义,说明材料四中的观点。

【答案】:

【解析】:

第9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史上石破天惊的两件大事。”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肖裕声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才懂得了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真谛。”

材料二:90年浴血荣光,90年红旗漫卷。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

材料三: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就是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当革命的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革命的策略、革命的领导方式也必须跟着改变。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材料一中“武装夺取政权”是条怎样的道路?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这样的道路?

材料三中“目前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当革命形势已经改变的时候,中共的革命策略是怎样跟着改变的?

从上述材料中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4年日军侵袭中国台湾,这是明治政府成立以来第一次海外用兵,就针对中国。1890年第一届帝国议会上,日本政府公开提出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大陆政策”……日本是19世纪末以来侵略中国最凶残、最狠毒和最阴险的国家,而其对亚洲人民所犯下的滔天罪行至今仍不思悔改,对侵略事实轻描淡写甚至加以否认。

——摘编自臧运祜《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及其战争罪行》

材料二: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

——摘编自新华网

请回答:

举出近代史上,日本发动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时间、结果及影响。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占领中国台湾长达多少年?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重大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

──毛泽东

材料二:“签字各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跨法西斯国家。”

──引自《_________》的内容

材料三:我国从19世纪40年代起,到20世40年代中期,共计105年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

──毛泽东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些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

──罗斯福

据材料一,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讲话发表于什么事件之后?14年抗战指的是什么事件之后?

请补全材料二中的文件名称,并举出反法西斯国家践行文件精神的会议一例。

结合材料三,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