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型白酒调味酒的生产及其在勾调技术中的应用
白酒生产-白酒的勾兑调味技术

3
白酒生/产-白酒的勾兑调味技术 /
/ 回返
/ /4
➢色谱骨架成分:含量大于2-3mg/100ml的 成分。占微量成分总量的95%以上 。
➢协调成分:乙醛、乙缩醛和乙酸、乳酸、 已酸、丁酸等。
➢乙醛和乙缩醛作用:对香气有较强的协 调功能;
➢乙酸、乳酸、已酸、丁酸:对味有极强 的协调功能。
➢协调成分的主要作用:香气的协调;香与 味之间的协调;味与味之间的协调。
2021/3/14
白酒生产-白酒的勾兑调味技术
2
1、白酒香味成分的构成特点
➢含量少:1-2%。
➢成分复杂:定性342种;定量180种以 上。
➢香味和风格构成:
➢不同香型的固态白酒香味成分的种类 大致相同,但各种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 从而导致风格各异;
➢同类香型的白酒,香味成分的种类基 本相同,由于含量的差异导致了质量的 差异。
2021/3/14
白酒生产-白酒的勾兑调味技术
12
(5)浓酱兼香型
①香味成分的特点: ➢总酸含量较高;总酸:总酯为1:2.5,小于 酱香而大于浓香;庚酸与庚酸乙酯含量较高; 总醇含量较高,正丙醇含量尤为突出;高沸 点物质较高;四大酯的比例关系为已酸乙酯 >乙酸乙酯>乳酸乙酯>丁酸乙酯。
②特征成分特点: ➢已酸乙酯和正丙醇,庚酸 及其乙酯、乙-辛酮、乙酸 异戊酯、乙酸-二甲基丁酯、 异丁酸和丁酸 。
醛类 乙醛、乙缩醛、异醛、糠戊醛、异丁醛
酸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 已酸、庚酸、乳酸、甲酸
2021/3/14
•返回
白酒生产-白酒的勾兑调味技术
6
2、不同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的特点
白酒的调味工艺在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白酒的调味工艺在酿酒技术的意义和作用白酒的调味工艺在酿酒技术中属于白酒勾兑技术的一个分支,白酒酿酒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因此在酿酒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总会因为酿酒技术水平的差异,酿酒原料的差异以及各地区人们对不同风格白酒的喜爱,造成白酒的种类繁多,酿造工艺多样化。
因此在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时候,我们需要对白酒的风格做出不同风格的调整,以满足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接下来酿酒技术顾问许晓丽便跟各位分享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白酒勾兑技术作为白酒酿酒技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随着消费者习惯不断发展,在1970左右为了更好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发展起一门新的勾兑技术——白酒的调味工艺,它是在白酒勾兑技术组合上不断总结和提升后的产物。
组合是各种基础酒的用量比例按照百分比进行计算,而调味则是调味酒对组合酒的用量比例按照万分比进行计算,这就是它们用量上的最大区别。
白酒的调味工艺在酿酒技术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呢?调味是在组合、加浆、过滤后的半成品酒上进行的一项精加工酿酒技术,是组合工艺的深化和延伸。
组合、调味在酿酒技术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组合是“画龙”,而调味时“点睛”。
基础酒经组合、后处理为半成品,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已接近成品酒质量标准,但尚未完全达到成品酒感官质量标准,在某一点上略显不足,这就要通过调味工序来加以解决。
调味就是针对处理后的半成品酒香气和品味上的不足,选用适当风格特点的调味酒对半成品酒的香和味进行平衡、协调、烘托,从而使产品质量更加完善和统一。
经过调味后,半成品酒达到质量标准,产品质量保持稳定或提高。
调味酒的用量一般控制在千分之一以内。
就会使酒质在某一点上或某一方面有明显的提高或者改善,以弥补酒的不足。
也有人认为调味像一个精加工车间,是产品质量的一个精加工过程或者调试过程,从而使产品质量更加完美。
白酒工艺学勾兑调味

通过小样试调,确定最佳调味方案。 分三步: (1)鉴定组合酒,找准弱点和缺缺陷。 (2)针对性选取调味酒。 (3)试添加调味酒,直到确定方案。
6、批量调味 根据小样调味方案,进行批量调味,取样与小样调味酒
对比分析,确定批样调味方案。 7、成品鉴定
批量调味后,取酒样进行感官、理化分析,符合出厂成 品要求。
基础酒是由各种合格酒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合格酒度 能达到基础酒的标准。 3、调味酒的设计
根据基础酒的质量标准和产品酒的质量标准,设计专 一性,糟香味大,浓香好,增加浓
香和糟香。 陈酒调味酒:延长发酵期,后味、糟香味和陈味好。 老酒调味酒:贮存3年以上,酒醇和、浓厚,可提高
二、基础酒的组合 1.组合的意义
酒中各微量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达到协调、平衡。 2.选酒
由于各基础酒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应注意: 不同甑次酒之间的比例 老酒与一般酒的比例 新窖酒与老窖酒的比例 不同季节所产酒的比例 不同发酵期所产酒的比例
3、小样组合 有两种方法:逐步添加法和等量对比法。
(1)逐步添加法 顺序:大宗酒组合,加搭酒,加带酒,加浆降度,验收。
到提高酒质的目的。 具有:添加作用、化学反应、平衡作用 。 目的:在基础酒中添加特殊酿造的微量香味成分,
多香味成分之间实现相互缓冲、烘托、协调和平衡,可改
变基础酒质量,提高并完善酒的风格。
第二节、勾兑调味用酒
一、基础酒及调味酒的设计 1、确定合格酒
品评生产出的原酒,是否达到合格酒的标准。 2、基础酒的设计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勾兑与调味的作用与基本原理 第二节 勾兑调味用酒 第三节 勾兑调味方法 第四节 勾兑人员 第五节 微机勾兑
第一节 勾兑与调味的作用与基本原理
关于白酒的勾兑和调味,这里给你解释的明明白白!

关于白酒的勾兑和调味,这里给你解释的明明白白!白酒在生产过程中,将蒸出的酒和各种酒互相掺和,称为勾兑,这是白酒生产中一道重要的工序。
勾兑好的酒,称为基础酒,质量上要基本达到同等级酒的水平。
勾兑酒的作用,主要是使酒中各种微量成分配比适当,达到该种白酒标准要求或理想的香味感觉、风格特点。
勾兑的做法就是把生产车间的酒逐一品尝,分析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将它们互相掺和,使各种微量成分按比例配合,酒体更加谐调。
好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可以变好酒;差酒与差酒相勾兑,勾兑后的酒也可以变好酒;如果好酒与好酒勾兑,比例不当,各种酒的性质、气味不合,也可能使勾兑后的酒质量下降。
但一般来说,好酒与好酒勾兑,质量总是提高的。
由于有勾兑这一工序,各种杂味酒不一定是不好的酒,它们可以用作调味酒,尤其是苦、酸、涩、麻的酒,还可能是好酒。
后味苦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陈酿味;后味涩的酒,可以增加酒的香味,可作带酒、搭酒;有焦糊味的酒,有酒尾味的酒,以及有霉味、倒烧味、丢糟味的酒,如果这些酒异味较轻微而又有其特点,也可作为搭酒,少量用以勾兑,可增加酒的香气。
调味调味是对勾兑后的基础酒的一项加工技术。
调味效果与基础酒是否合格有密切关系。
如果基础酒好,调味就容易,调味酒的用量也少。
调味酒又称精华酒,是采用特殊少量的调味酒来弥补基础酒的不足,加强基础酒的香味,突出其风格,使基础酒在某一点或某一方面有较明显改进,质量有较明显提高。
白酒调味的作用可归纳为三种:添加作用、化学反应作用和平衡作用。
调味前对基础酒必须有明确了解,要选择好调味酒,调味后的酒还须再贮存7-15天,然后品尝,确认合格后才能包装、出厂。
酒的勾兑和调味都需要有精细的尝酒水平,尝评技术是勾兑和调味的基础。
尝评水平差,必然影响勾兑、调味效果。
为尽可能保证准确无误,对勾兑、调味后的酒,还可采取集体尝评的方法,以减少误差。
固态发酵法生产特点,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都是敞口操作,除原料蒸煮过程能起到灭菌作用外,空气、水、工具和场地等各种渠道都能把大量的、多种多样的微生物带入到料醅中,它们将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协同作用,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因此固态发酵是多菌种的混合发酵。
清香型白酒生产作业指导书

清香型白酒生产作业指导书一、生产工艺流程图原辅料验收——粉碎——配料——蒸料——加水——扬冷加曲(第一次)大渣入池——发酵——大渣酒醅——蒸馏(第一次)——大渣酒二渣入池——加曲(第二次)——出甑扬冷发酵——蒸馏(第二次)——二渣酒贮存丢糟入库——装箱——印码——贴标——灯检——灌装——过滤—勾调瓶、盖洗消二、生产工艺说明1、高粱和大曲的粉碎原料主要是高粱和大曲,要求籽粒饱满,皮薄、壳少、无霉变、虫蛀。
高粱经过除杂后,进入辊式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要求其中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不超过占25%~35%,整粒高粱不得超过0.3%。
冬季稍细,夏季稍粗。
大曲的粉碎度应适当粗些,大渣发酵用曲的粉碎度,大的如豌豆、小的加绿豆,能通过1.2mm筛孔的细粉占70%~75%。
大曲的粉碎度和发酵升温速度有关,粗细适宜有利于低温缓慢发酵,对酒质和出酒率都有好处。
大曲粉碎的粗细,也要考虑气候的变化,夏季应粗些,冬季可稍细。
2、☆配料称取1500kg粉碎后的高粱、150kg清香大曲及300kg清蒸后的熟稻壳备用。
粮糠比控制在1:0.2~0.3,粮曲比1:0.1~0.2,粮浆比1:0.7~1.0。
3、蒸料蒸料也称蒸糁。
目的是使原料淀粉颗粒细胞壁受热破裂,淀粉糊化,便于大曲微生物发酵,产酒成香。
同时,杀死原料所带的一切微生物,挥发掉原料的杂味。
原料采用清蒸。
蒸料前,先煮沸底锅水,在甑篦上撒一层稻壳,然后装甑上料,要求见汽撒料,装匀上平。
圆汽后,在料面上泼加60℃的热水,称之“加闷头浆”,加水量为原料量的26-30%。
整个蒸煮时间约需60min左右。
经过蒸煮后,要求达到“熟而不粘、内无生心,有高粱香味,无异杂味”。
在蒸料过程中,原料淀粉受热糊化,高粱所含的主要糖分蔗糖也受热而转化成还原糖。
蛋白质受热变性,部分分解成氨基酸,在蒸煮过程中与糖发生羰基氨基反应,生成氨基糖。
单宁也在高温下氧化,都加深了糁的颜色。
由果胶质分解出的甲醇也在蒸料时被排出。
新型白酒勾调技术

新型白酒勾调技术随着人们对白酒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勾调技术成为了白酒行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
新型白酒勾调技术的出现,为白酒的生产和品质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新型白酒勾调技术的概念和意义新型白酒勾调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白酒原料、酿造工艺和陈酿环境等方面的调整和改进,达到提高白酒品质的目的。
它不仅能够改善白酒的口感和风味,还能够增加白酒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满足消费者对白酒的多样化需求。
二、新型白酒勾调技术的原理和方法1. 白酒原料的选择和配比:新型白酒勾调技术注重选用优质的原料,如高粱、小麦等,通过合理的配比和调整,使得白酒的口感更加醇厚、香味更加浓郁。
2. 酿造工艺的改进:新型白酒勾调技术通过改进传统的酿造工艺,如改变发酵条件、控制发酵时间等,使得白酒的酒体更加清澈透亮、口感更加细腻。
3. 陈酿环境的优化:新型白酒勾调技术注重优化陈酿环境,如调整温湿度、控制通风条件等,以提高白酒的陈化效果和口感品质。
三、新型白酒勾调技术的特点和优势1. 创新性:新型白酒勾调技术不断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如生物技术、发酵技术等,以提高白酒的品质和陈化效果。
2. 多样性:新型白酒勾调技术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调整白酒的口感、香气和营养成分,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
3. 可控性:新型白酒勾调技术可以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变化,对白酒的原料、酿造工艺和陈酿环境进行灵活调整,以保证白酒的稳定品质。
四、新型白酒勾调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白酒品质要求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新型白酒勾调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它不仅能够提升白酒的品质和陈化效果,还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白酒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推动白酒行业的发展。
新型白酒勾调技术是白酒行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
通过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它能够提高白酒的品质和陈化效果,满足消费者对白酒的多样化需求。
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白酒品质要求的提高,新型白酒勾调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白酒的勾兑与调味

白酒的勾兑与调味一、勾兑和调味的作用勾兑和调味是名优酒生产工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尝评、勾兑和调味三部分组成。
它对于稳定酒质、提高优质酒的比率起着极为显著的作用。
二、勾兑的意义1.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敞口发酵,多种微生物共酵,尽管采用的原料、糖化发酵剂和生产工艺大致相同,但由于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因此,每个酒窖生产的酒质量差异较大。
而通过勾兑,则可以统一酒质、统一标准,使每批出厂的酒质量基本一致。
2.勾兑可以提高酒的质量。
相同质量等级的酒,其味道有所不同,有的醇和较好,有的后味较短,有的甜味不足,有的略带杂味等,通过勾兑可弥补缺陷,取长补短,使酒质更加完美,这对于生产名优白酒更加重要。
三、勾兑中的奇特现象1.好酒和差酒相互勾兑,可使差酒的酒质变好。
差酒的香味成分中有一种或数种含量偏多或偏少,当它与比较多的酒组合时,偏多的香味成分得到稀释,偏少的香味成分得到补充,经勾兑后酒质变好。
2.差酒与差酒勾兑,有时会变成好酒。
一种差酒中的香味成分有一种或数种含量偏高,另一种差酒中的香味成分有一种或数种含量偏低,二者恰好相反。
经组合后相互得到补充,差酒就变成好酒。
3.好酒和好酒勾兑,有时质量变差。
这种情况在勾兑不同香型白酒时容易发生。
因为各种香型白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差异较大,尽管都是质量较好的酒,但由于不同香型酒的主要香味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经勾兑后,彼此的香味成分、量比关系被破坏,以致香味变淡或出现杂味,甚至改变了香型。
四、勾兑的方法1.坛内勾兑法。
勾兑初期是在麻坛内进行的。
以麻坛为容器,以各种容量大小的竹提为工具,一坛一坛地进行勾兑,使之达到符合要求的质量,以此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两坛勾兑法是根据尝评结果,选用两坛互相弥补各自缺陷,发挥各自长处的酒进行勾兑。
多坛勾兑法是选用几坛能相互弥补各自缺陷,发挥各自长处的酒进行勾兑。
2.大容量贮罐勾兑法(1)选酒。
在勾兑前,必须先选酒,以每罐的卡片为依据,有的酒贮存时间长,质量有变化,应再品尝一遍,记录其感官特征。
酱香型调味酒在勾兑低度清香型白酒中的运用

酱香型调味酒在勾兑低度清香型白酒中的运用崔景龙【期刊名称】《酿酒科技》【年(卷),期】2012(000)004【摘要】利用酱香型调味酒高沸点呈香呈味物质的特性,以优质清香大曲酒为原料,通过品评、稳定性试验及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研制开发具有特殊风味的新型低度清香型白酒。
该酒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性风格特点,无明显水味、香气自然、口感绵甜爽净,产品上市后在目标市场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Maotai-flavor flavoring liquo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boiling-point aroma-producing and flavor-producing substances, and it is used to develop new-type low-alcohol Fen-flavor liquor with quality Fen-flavor Daqu as raw materials through taste evaluation, stability test, and physiochemical indexes measurement. The newly-developed liquor has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en-flavor liquor and it has natural aroma and soft taste without evident water taste. And it has already held certain market share in liquor consumption. (Tran. by YUE Yang)【总页数】2页(P84-85)【作者】崔景龙【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哈尔滨04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2【相关文献】1.酱香型白酒的勾调和调味酒的运用 [J], 敖锐;彭茵;陈仁远;周靖;王杰秋;邹江鹏;邹明鑫;胡永才2.对酱香型酒勾兑调味之认识 [J], 王富花;黄永光;张占军3.论清香型低度白酒的勾兑与调味——28°,35°北方佳宾酒研制过程 [J], 侯晓波;孙慧4.谈浓香型低度白酒勾兑调味中应注意的问题 [J], 封明振;王贤5.浅析酒体组合、勾兑在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的运用 [J], 胡永才;陈宗发;宇春梅;秦旭;张家园;蔡辰敏;汪兴隆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综合调味酒 博采诸多名优白酒的工艺特长,因地制宜地采用一种或多种
工艺措施, 生产清香型白酒调味酒, 是高、 中、 低档清香型白酒及其 固液勾调白酒在原有质量基础上,再提升一级质量档次的有效方 法。例如堆积发酵、 二次制曲是茅台酒的工艺特点之一, 如用于清 香型调味酒的生产, 可在 偏 冷 季 节 进 行 , 将蒸熟的粮醅, 冷散至适 入窖( 缸) 前将粮醅 宜温度, 加大曲拌醅, 控 制 堆 积 温 度 5?<76 @ , 在米查场堆积 5> 2 , 然后按正常工艺进行发酵; 或可增加回酒、 回醅, 强化某些有益菌种等工艺措施。从大曲堆积发酵粮醅的微生物分 —拟内 离和鉴定可知,生长的主要微生物是大曲的上霉微生物—— , 当然也能增长一些其他霉菌、 酵母和细菌, 孢霉( !"#$%&’$()*) ) 该菌在原“ 六曲香” 酒中 曾 作 为 多 微 麸 曲 酒 母 之 一 , 纯种拟内孢霉 即可完成制曲阶段, 生长极为迅速。该菌在分类学 培养只需 76 2 , 的共同点是有真菌丝, 既芽 上属于“ 真酵母” , 与念珠霉( +$"*,*-) 殖, 又裂殖; 不同点是, 在生孢子培养基上有草帽形子囊孢子, 而念 珠霉无子囊孢子。另外, 拟内孢霉具有糖化力, 能直接分解淀粉为 可发酵性糖, 并产酒精, 而念珠霉虽能在淀粉基质上生长, 但不发 酵任何糖类, 或不产酒精。因拟内孢霉在大曲中含量较多, 故有以 。 大麦曲拟内孢霉而命名者( !"#$%&’$()*) .$/#0* ( -)"A% ) B/**/&) 因此, 一般所指的大曲上 霉 微 生 物 为 念 珠 霉 , 应为拟内孢霉, 但不 排除各种大曲中不含念珠霉。 前苏联曾报道, 以拟内孢霉作阿拉伯 糖醇产生菌, 可推知是堆 积 发 酵 、 二次制曲酒质醇甜的原因之一。 以拟内孢霉为主的堆积发酵所产的调味酒, 新酒口感暴辣, 但有醇 甜感, 经适当贮存后转化 为 复 合 酯 香 , 且暴辣感逐渐消失, 其调味 可赋予酒体复合酯香、 醇甜爽口。 酒用量为 6;8 =<8 = , 总之, 各种调味 酒 的 出 酒 率 很 低 , 因其调味作用明显, 售价可 整体经 济 效 益 合 算 。 但 调 味 酒 的 酯 高 、 比原酒价格高 5<7 倍以上, 酸高、 醛高, 好用不好喝 , 因此不能用原酒的品尝标准来评价调味 酒的优劣, 必先通过调味实践来证明。8C??<8CCC 年山西省食品工 业研究所对汾酒的微机勾调试验证明, 所谓汾酒的“ 等外品” , 恰好 是很好的调味酒。
收稿日期 ’5665’86’5<
8=7=’&+,+-./-0+12+34567+89:;<=>?@AB5C >6 D!+EFG>HIDJ+KL 作者简介 ’()* $ M NOPQRSTU V;WXYZ5[;\V]1^_X+‘5abcRdefUgbchiXjDklmnoplqrsRdeGtuvhiXjRdefUgwx yiX 8 JjzC { |;mK}~RdefGCLiX+wxD
8;5
高酯调味酒 的高 温 后 火 曲 、 强化红曲霉的 以部分提高制曲温度( !\5 Y )
红心曲( 和清茬曲( 按比例混合, 清米查地 !>< Y ) !>9 Y ) 7 种大曲, 高粱原粮出酒率( 以 9\ 度 计 ) 只 有 56 Z , 缸发酵, 发 酵 期 长 达 =6 J , 但 总 酯 含 量 可 高 达 85@8> , [ !, 总 酸 含 量 8;6@8;5 , [ !, 故称高酯调 味酒。如以多微麸曲酒母为糖化发酵剂, 亦可生产高酯调味酒, 但 应增加红曲米的用量。因为红曲霉菌有很强的耐酸、 耐酒精能力, 在出缸( 窖) 的发酵酒醅 中 仍 能 分 离 得 到 大 量 的 红 曲 霉 , 可不必专 门制作红曲霉酯化液,即可获得比原酒总酯高 7 倍的高酯调味酒。 该 调 味 酒 的 用 量 一 般 为8 ?, 可衬托协调酯香, 柔和口感, 能克服 左右的高度酒的暴辣感, 增加低度酒和新工艺白酒的自 96 Z( H [ H) 然感、 柔和感, 适量多加效果尤为明显, 最大用量不宜超过 > ? 。 8;7 陈酿调味酒
8;5*%0)*: 12/ N3)H%&"+, 3"#$%&K "+.3$J"+, 2/)J N3)H%&"+, 3"#$%&, 2",2 /KE/& N3)H%&"+, 3"#$%&, 3%+, KE%&),/ N3)H%&"+, 3"#$%& )+J K4+E2/E"P .)3 N3)H%&"+, 3"#$%& Q&%J$./J R4 KQ/.")3 E/.2+"#$/K S"E2 E2/"& $K/ 3/H/3 )K N&%( %+/ "+ E/+ E2%$K)+JK E% %+/ "+ ) E2%$K)+J Q3)4/J H"E)3 "(Q%&E)+E &%3/K "+ E2/ "(Q&%H/(/+E %N T/+’N3)H%& 3"#$%&K %N H)&"/E"/K %N #$)3"E4 /KQ/.")334 E2/ +/S .&)NE 3"#$%&K R4 K%3"J’3"#$"J N/&(/+E)P E"%+ E/.2+"#$/K; 12/ *+%S+ )+J $+*+%S+ E&)./ .%(Q%+/+EK "+ E2/ N3)H%&"+, 3"#$%&K .%$3J /NN/.E"H/34 2)&(%+"U/ E2/ /KE/& N3)H%&K, K%NE/+ E2/ E)KE/ )+J Q%"+E $Q E2/ 3"#$%& KE43/K;( 1&)+; R4 DVW D)+, ) <#= >&%’5: T/+’N3)H%& 3"#$%&K; N3)H%&"+, 3"#$%&K; R3/+J"+, E/.2+"#$/
有些清香型原酒, 乳酸和乳酸乙酯含量相对较高, 有口感发闷和苦 涩感, 需要进行调整, 其方法为, 先用杏壳或椰壳等原料制作的高 效活性炭 对 原 酒 进 行 处 理 , 活 性 炭 用 量 在 8 =( 以下, 处理时 D E D) 间不宜过长, 或用颗粒活 性 炭 柱 将 酒 液 通 过 , 取滤清酒液, 再微调 乙酸乙酯和乙酸。 对清香型低度白酒和使用大比例食用酒精的固、 液勾调新工艺白酒等基础酒, 无论是调浓香或清香, 必须首先找准 不同酯类和酸类的主要量比关系,然后稀释至国标或行标所规定 的绝对含量, 调酯是基础 , 调酸是关键, 当基础酒达到一定的和谐 程度后, 加入调味酒如锦上添花。 一般消费者对“ 好酒” 的认可语是 “ 口感顺, 不上头” 。 因此, 除基础酒中原有的有害杂质外, 一般不需 添加高级醇、 醛类和缩醛等。以清香型基础酒为例, 适量添加乙酸 乙酯, 能克服乳酸乙酯的 沉 闷 感 , 并突出清香风格, 过量则有调香 感; 适当添加乙酸能消除乳酸的收敛性和苦涩感, 赋予白酒的爽口 性, 过量则有暴辣的刺激感。 因此乙酸和乳酸的量比关系及其两者 的绝对含量对清香型白酒的口感是否绵柔爽口, 具有一个平衡点, 能找到这个平衡点即为勾调基本成功, 但这个平衡点因不同原酒、 不同酒度、 不同的食用酒精比例而异, 所以每个基础酒都必须认真 勾调。 醛类和缩醛是白酒中的微量成分, 也能给予酒的放香性和爽 口感, 过量则为暴辣感。 因 此 , 在清香型基础酒的勾调中, 乳酸乙 酯、 乳酸、 醛类和缩醛应慎用。 经上述精心勾调的基础酒, 再补充各 种已知和未知微量成分的调味酒,可使不同基础酒的质量上升一 个档次, 从而可以确定 F66 (3 容量瓶酒的不同价位。从有关生产厂 调查可知: 以清香型大曲酒为基础酒,加清香调味酒,价位可达 F6 元以 上。 的清香多微麸曲酒 ?6 G<CF G , 清香大曲酒 F 7? G<>F G ( H E H) 加清香调味酒, 价位可达 8F<76 元, 或更高。 G<56 G为基础酒, 的清香普通麸曲酒 C6 G<CF G , 多微麸曲酒 7 7? G<>5 G ( H E H) 清香大曲酒 5 G为基础酒, 加调味酒, 价位可达 ?<8F 元。 G<? G, 的食用酒精 C6 G , 普通清香麸曲白酒 C G , 清 7? G<>8 G ( H E H) 加调味酒, 其 价 位 为 >;F 元 左 右 ; 微调至略 香 大 曲 酒 8 G为 基 础 酒 , 带浓香, 其价位可达 9<? 元。 的食用酒精 I6 G , 清香大 曲 酒 76 G 为 基 础 酒 , 加浓 7? G ( H E H) 香型的酱香调味酒、 双轮 底 调 味 酒 等 , 勾调成“ 淡浓香” , 其价位可 达 8F<5F 元。 的清香大曲酒 CF G , 四川浓香型大曲酒 F G , 7? G<>F G ( H E H) 加四川或贵州的酱香调味酒、 四川双轮底调味酒等, 勾调成较典型 的浓香酒, 其价位可达 76 元以上。 据有关生产厂反映, 无论采用任何生产和勾调工艺, F66 (3 容 按国家现有税种正常纳税, 均为亏 量的瓶装酒, 价位在 >;F 元以下, 损经营, 市场占有率最低的是 ?<8F 元的瓶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