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共27页
中国与东亚和欧美发达国家生活习惯大比较图文

中国与欧美国家生活习惯比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对比曾经有过许多美国朋友问我:“你看中国人和美国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说:“我们吃熟食,你们吃生的;我们保守,你们开放;你们不怕别人关注,唯恐别人不在乎。
你们有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而我们,工作兢兢业业,上班按时按点规规矩矩……”美国朋友点头称是。
在一个国家生活久了,不说入乡随俗但至少会感染一些气息,看人家的说话、办事风格,学习人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的地方。
以下数条,为日常生活中种种见闻,不说全面却都是亲身经历,也许还有未收录到的。
一、问候国人打招呼,一般都是“吃了吗?”“瘦了啊!”“最近在哪发财呢?”比较的虚情假意一类。
美国人,比较现实,遇到了,相互微笑一下就走了。
要么,就停下来拥抱一下,问问最近的身体,有家庭的问问孩子怎么样一类的,反正不会超过一分钟。
二、冰箱一般我买东西,都比较的贪,也好大。
常常是,买了一大堆,却又吃不完,完了完了还都得扔掉,这个浪费。
可在超市买的时候,却收不住手,总想着,这个也能用上那个也适合。
冰箱里的食物,总是吃不完,就算我只买了两天的东西,还是能吃上个三五天。
有一回,家里买了一堆肉啊鱼啊啥的,可一下子做不完也忘了放上层冷冻柜。
美国朋友来家里,她渴了我让她自己去冰箱拿饮料喝,就被她看见家里的肉和鱼。
她问我“你这些东西都放多久了?”我“才三天不到。
”她二话没说又给我全扔了,我急了“你怎么跟我这么浪费哪?!”“肉食类的超过四小时不吃就要冷冻,不然就会生变异的东西,而你肉眼看不到……”我没功夫和她磨牙,可我心疼我那些吃食,那可全是买来防饥的啊!由此,又得出一条结论:美国人,不仅仅讲究生活质量,同时,他们也很讲究环境卫生及健康饮食。
用我的观点来论述为:怕死。
可美国朋友听了却说:这是常识。
三、显小中国人一般都显小,男人50看上去也就30出头,女人30看上去也就十七、八九。
美国朋友常常问我“你怎么看上去像高中生?”而问我的她,比我还小了好几岁。
中德文化与生活习惯差异

互相了解
中德两国人民可以通过互相了解对方的节日习俗,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
中德节日文化交流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口味偏清淡
德国菜口味偏清淡,调味品使用较少,强调食物本身的口感和味道。
德国饮食习惯
德国啤酒在中国流行
德国啤酒在中国逐渐受到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品尝和喜欢德国啤酒。
中德互相借鉴烹饪技巧
中德两国在烹饪技巧方面也有互相借鉴的情况,例如德国的烤肉技巧对中国烧烤文化有一定影响。
中式餐厅在德国受欢迎
随着中餐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中式餐厅在德国开设,提供各种中国菜肴。
亲子关系
德国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空间,而中国人可能更加开放和直接。
隐私观念
01
03
02
04
中德家庭观念比较
05
CHAPTER
中德教育观念差异
重视知识传授
中国教育体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强调记忆和应试能力。
集体主义导向
中国教育强调集体主义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和纪律。
家庭期望
中国家庭普遍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较为普遍。
重视效率
德国社交习惯注重效率和实用性,在商务场合中尤其明显。
德国社交习惯
中德社交礼仪异同
称呼礼仪
在中国,人们通常根据辈分和年龄来互相称呼,而在德国则更注重对方的职位和身份。
送礼礼仪
在中国,送礼是一种常见的社交行为,而在德国则相对较少见。
餐桌礼仪
中德两国在餐桌礼仪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在中国,让客人多吃菜是礼貌的表现,而在德国则更注重个人需求和喜好。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共28页文档

10、餐厅里
11、胃痛时的饮品
12、旅游时
13、美女标准
14、处理问题的方式
15、一日三餐
16、交通工具
17、晚年生活
18、洗澡时间
19、心情与天气
20、领导
21、时尚
22、孩子
23、对待新事物
24、心目中的彼此
谢谢 大 家!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 —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1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17、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18、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19、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0、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1、表达个人观点
2、生活方式
3、守时
4、人际关系
5、表达愤怒的方式
6、排队
7、自我
【24张好玩的图】告诉你中国人和德国人的不同

【24张好玩的图】告诉你中国人和德国人的不同一个德国人眼中中国人和德国人间的不同Drei Mahlzeiten一日三餐:德国人早晚习惯冷餐,一天只有中午吃的是热的,中国人习惯一日三餐都是热乎乎的~Kontakte人际关系:德国人的“关系”相对比较“单纯”,而中国人的“关系”叫做“人脉”,俗话说“有关系好办事”。
Laune und Wetter心情与天气:德国人更喜欢阳光明媚,讨厌阴雨天,(个人觉得国人也大多数喜欢阳光明媚吧,不敢苟同以下图片,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无论天晴还是下雨,国人都喜欢没有雾霾的天)Lebensstil生活方式:德国人喜欢独来独往,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和时间,而中国人喜欢热闹,希望身边总是有人陪伴。
Transport交通工具:70年代的德国人还喜欢开车,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年轻人选择自行车出行,而中国人有条件的一定要买车,年轻人更是如此。
Senioren im Alltag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德国的老人基本上还是独居的多,中国的老年人基本是带孙子的多,当然人多热闹嘛。
Ich自我:德国人喜欢凸显自我,而中国强调集体利益大于个人,“人怕出名猪怕壮啊”。
Sonntags auf der Stra?e星期日街景:周日德国各大商场超市门面都是关门的,街上的人也极少,公园里倒是可以看到几个跑步的,而中国又是最热闹的时候,大家三五成群的购物,逛街,约会,聚会,繁荣昌盛的景象。
Das Kind孩子:德国的孩子更像一个“家庭成员”,而中国的孩子更像一个“家庭的中心”。
(没办法,人家不生就一个不要,一生就一窝,我们只能生那么一个)Beim Bauchschmerzen胃疼时的饮品:下面的图有些夸张,德国人胃疼应该是直接吃西药吧,不会喝可乐的。
中国人讲究的是由内而外的调养,饮食+中成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
Pünktlichkeit准时:德国人在预约或见面时还是很准时的,中国人喜欢“差不多”就行,聚会一般晚到半小时,那叫业务繁忙,有面儿。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

中国与德国的差距前几天,有位哑同志因为一直以来看不惯咱博口气,就和咱争论居住德国,是否就真有幸福感优越感一类来着,还说他们村现在有人也很幸福了。
这次度假,咱因此就惦记着,特意沿路每天记载各种吃住行价格开支,毕竟在咱看来,生活无忧吃穿物价稳定无需为房子医疗教育之类的三座大山忧虑,也是属于现实中幸福优越感的一部分的。
否则,国内愤怒国粹,是很难理解欧洲大多数民众安逸自在生活的感觉的。
不过,想来想去,还是不要详细给大家公布此次家庭度假帐目吧,毕竟那样有炫耀张扬的嫌疑。
咱们还是一本正经,补充一些正面叙述的文字吧。
不错,咱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创造了亚洲四小龙之后又一个经济热点。
今天,中国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这样的城市,似乎已经迈进世界级发达城市的行列。
中国也产生了一批所谓令国民自豪无比的“中产阶级”,以及少数“超级富豪”。
中国人一掷万金购买本特利、布加迪、悍马、保时捷、奔驰、宝马这样最贵的汽车,LV、GUCCI这样最顶级奢侈品,甚至某些村庄曝光出来的村长书记豪宅,占地面积竟然是当地小学的数倍,令欧美厂商和西方消费者瞠目结舌。
还有,中国政府投入九千多亿美元购买美国国债两房基金。
那么,中国真的加入富国俱乐部了吗?中国公民真的富裕吗?普通民众的感觉是如何的?德国使用欧元,于是生活在这里的华人但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完全不考虑汇率比例的因素,简单地将欧元价格虚拟折成人民币价格,做一番“横向比较”。
那么,不妨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将德国和中国国内的各种基本消费做一番比较,看看中国究竟是不是进入了“富国”行列。
要知道,虽然德籍华人回国,一个欧元能换来十个人民币,而真正要比较中国与欧洲两地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并不需要把欧元和人民币换算来换算去,只要以欧元比人民币1:1的比率,来算一算各自在当地的收入与支出,就能得出十分有趣的结果。
如下:一个月收入1000元人民币的中国人,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这类大城市,均属低收者。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PPT27页

22.对待愤怒
23.时尚
24.领导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德国人和中国人生活状态的对比
蓝色代表德国,红色代表中国
5.交通工具
6.老人的生活
7.自我
8.周末的街景
9.孩子
10.美丽的标准
11.胃痛时的饮品
12.准时
13.旅游
14.排队
15.淋浴
16.理想中的对方
处理问题
21.对待新的事物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

德国人和中国人巨大差别也许你知道,地球上反差最大的两个民族,大概就是德国人和中国人了!德意志民族的主体是日耳曼人,中华民族的主体是汉族人,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其实就是日耳曼人和汉族人的差异。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经常出入日耳曼人居住的地区,因此对日耳曼人的习俗和文化感受颇深。
网上关于德国人和中国人反差的文章很多,我不妨以我的亲身经历和阅读,总结几条德国人和中国人的强烈反差给你看看!马可,你看了可不要生气啊?一听批评就跳的人,肯定不是来自谦虚的民族!1,德国人做饭会用天平来称,多少人做多少,做多少吃多少;咱中国人做饭喜欢估计,米几把,盐少许——没点估算能力,你甚至连学不会做中餐。
2,德国人指路误差很小——前方几米左拐,直行几米,再右拐几米。
你到了地方会发现,误差一般不会超过5米;咱中国人指路太含蓄了——一直走,走到前面再打听!3,德国人家里会有一个工具的仓库,自己家里的事儿,只要是一个人能干的,都自己动手;咱中国人不留神就敲门:请问你家有钳子吗?4,德国的公交车站大都有电子报站显示牌,车到了几乎一分一秒都不差;咱中国的公交车站,几乎没有这个装置,或者有也不大靠谱。
5,德国的火车很准时,偶尔晚点了,乘客投诉后很快会得到相应赔偿;咱中国的火车晚点是家常便饭,没听说哪位乘客索赔过,也很少听说谁索赔成功过。
6,德国人天一热,就会到草地、湖畔或海边晒太阳;咱中国人走在阳光下,也会打一把雨伞!7,发明汽车的德国人,开着汽车上拉着自行车去度假;咱中国人买上汽车,基本就告别自行车了!8,发明了电脑(的)德国人在地铁里看书读报;咱们爱用电脑的中国人,在地铁里忙着用智能手机或IPAD 忙着聊天和玩电子游戏。
9,德国人过节一般都会穿上传统服装,吼两嗓子民族歌曲;咱中国人过节就是吃喝,吃喝就是过节。
至于咱们的传统服装和歌曲到底是什么,咱们似乎早就不大知道了!10,德国人发明了啤酒,全世界都在喝德国啤酒;咱中国人的白酒酿造技术天下无双,但欧美市场看不到一瓶中国白酒,也没听说哪个国家引进中国白酒酿造技术——这个你懂的!你懂的?11,咱中国人发明了古代泥活字木版印刷;德国人发明了现代铅字机器印刷。
在德国和中国居住哪一个好?

在德国和中国居住哪一个好?
有很多人在德国居住的中国人内心都会挣扎,内心分成两份思考到底是中国好还德国好呢?开始从各种方面来作为比较最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德国福利待遇好,但是却也不一定就适合我们生活。
首选是吃的方面,在这方面德国可以说是完败啊,大吃货帝国不是吹出来了的,国内美食一向就能蹦出一堆来,德国的话,热狗热狗热。
再说说穿的,德国最大的好处的是买名牌衣服真的相对便宜,打折村的衣服尤其实惠。
但是,如果想买日常的衣服的话还是被中国秒杀。
交通方面,德国是完爆国内的,这没办法,毕竟我们人口多。
所以喜欢吃的朋友当然还是回来住吧,喜欢安静,毕竟追求时尚的话当然可以选择德国。
各有各的好处。
如果有想德国的朋友,可以来了解一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项目”,这个是一个非常棒的项目,有想法的朋友们可以去试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