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年龄问题试题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试题
小学数学年龄问题试题

年龄问题(A卷)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兄弟二人的年龄之和是25岁,四年后,哥哥比弟弟大5岁,今年哥哥岁,弟弟岁.

2.今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3倍,三年后甲比乙大4岁,今年甲岁,乙岁.

3.哥哥与弟弟三年后年龄之和是27岁,弟弟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问兄岁,弟岁.

4.小红今年10岁,她爸爸今年36岁,小红岁,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5.小刚今年12岁,妈妈今年40岁, 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的3倍.

6.父亲今年49岁,儿子今年21岁,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7.小明今年14岁,奶奶今年74岁,奶奶岁时,正好是小明的7倍.

8.奶奶今年66岁,孙女今年10岁, 年后奶奶的年龄是孙女的5倍.

9.小红、小丽2年前年龄和是23岁,小红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今年小红岁,小丽岁.

10.小刚5年前的年龄等于小红5年后的年龄,小刚今年是小红年龄的3倍,小刚与小红今年的年龄分别是岁和岁.

二、解答题

11.小刚4年前的年龄与小明7年后的年龄之和是39岁,小刚5年后的年龄等于小明3前的年龄,求小刚、小明今年的年龄是多少?

12.哥哥5年前的年龄等于7年后弟弟的年龄,哥哥4年后的年龄与弟弟3

年前的年龄和是35岁,求兄弟二人今年的年龄?

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他儿子的2倍,问今年父子二人各多少岁?

14.今年小刚的年龄是明明年龄的5倍,25年后, 小刚的年龄比明明的年龄的2倍少16岁,今年小刚、明明各多少岁?

———————————————答案——————————————————————

1. 在年龄问题中,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量,在这道题中,兄弟两人相差5岁是不变的量,如果哥哥小5岁就和弟弟一样大,总数变为25-5=20(岁)相当于弟弟年龄的2倍,可以先求出弟弟的,相应再求哥哥的,或者弟弟大5岁就和哥哥相同,总数变为25+5=30(岁)相当于哥哥年龄的2倍,可以求出哥哥的,再求弟弟的. 解法一:25-5=20(岁)

20÷2=10(岁)

10+5=15(岁)

答:弟弟10岁,哥哥15岁.

解法二:25+5=30(岁)

30÷2=15(岁)

15-5=10(岁)

答:弟弟10岁,哥哥15岁.

2. 甲乙的年龄差4岁是不变的量,三年后相差4岁,今年也相差4岁,甲的年龄是乙的3倍,即4岁相当于乙的年龄的2倍,这样可以先求出乙的年龄,使问题得解.

4÷(3-1)=2(岁)

2×3=6(岁)

答:甲今年6岁,乙今年2岁.

3. “弟弟今年的年龄等于两人的年龄差”实际上就是哥哥的年龄是弟弟年龄的2倍,又知三年后的年龄和是27岁,每年每人长一岁,三年二人就长2×3=6(岁),所以今年二人的年龄和是27-6=21(岁)知道了年龄和,又知道了倍数关系,题目就可以解答了.

27-2×3=21(岁)

21÷(2+1)=7(岁)

7×2=14(岁)

答:哥哥今年14岁,弟弟今年7岁.

4. 根据两人的年龄,可以确定出年龄差为36-10=26(岁),当爸爸的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多出的26岁相当于小红年龄的2倍,这样可求出当爸爸年龄是小红的3倍时,小红的年龄.

36-10=26(岁)

26÷(3-1)=13(岁)

答:当小红13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3倍.

5. 当妈妈的年龄是小刚的3倍时,妈妈与小刚的年龄差就相当于小刚年龄的2倍.对应关系找到了,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40-12=28(岁)

28÷(3-1)=14(岁)

14-12=2(年)

答:2年后妈妈的年龄正好是小刚的3倍.

6. 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时,两人的年龄差就相当于当时儿子年龄的4倍,这样可以求出当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时儿子的年龄,也就能最后求出所问问题.

49-21=28(岁)

28÷(5-1)=7(岁)

21-7=14(岁)

答:14年前爸爸的年龄是儿子的5倍.

7. 当奶奶的年龄是小刚7倍时,两人的年龄差就相当于小刚当时年龄的6倍,可通过这样的关系求出小刚当时的年龄,再求出奶奶当时的年龄.

74-14=60(岁)

60÷(7-1)=10(岁)

10+60=70(岁)

答:当奶奶70岁时,正好是小刚年龄的7倍.

8. 这道题和前几题的思路是完全相同的,你能自己解答吗?

66-10=56(岁)

56÷(5-1)=14(岁)

14-10=4(年)

56÷(15-1)=4(岁)

10-4=6(年)

答:4年后奶奶的年龄是孙女的5倍,6年前奶奶的年龄是孙女的5倍.

9. 每人每年长1岁,所以小红、小丽两人今年的年龄和应是:23+2×2=27(岁).小红今年的年龄等于年龄差,也就是小丽的年龄是小红年龄的2倍,即27岁相当于小红年龄的3倍,找到这样的对应关系后,就可以求出小红的年龄,使问题得解.

23+2×2=27(岁)

27÷(2+1)=9(岁)

9×2=18(岁)

答:小红今年9岁,小丽今年18岁.

10. 我们用线段图来表示一下第1个条件:

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红与小刚的年龄差为:5+5=10(岁)而相差的10岁正好相当于小红年龄的2倍,可以求出小红的年龄,再求出小刚的年龄.

5+5=10(岁)

10÷(3-1)=5(岁)

5×3=15(岁)

答:小红今年5岁,小刚今年15岁.

二、解答题

11.

根据题意看图,我们可以知道39岁为粗线表示的部分.如果我们以小刚5年后的年龄,也就是小明3年前的年龄为1倍量的话,只要我们能找到2倍对应的数据就可以了.从图中可知,如果小刚4年前的年龄加4加5就是5年后的年龄,如果小明7年后的年龄减7减3就是3年前的年龄,总数变为39+4+ 5-3-7

=38(岁)相当于2倍量,这样,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39+4+ 5-3-7 =38(岁)

38÷2=19(岁)

19-5=14(岁)

19+3=22(岁)

答:小明今年22岁,小刚今年14岁.

根据题意看图,我们可以知道35岁为粗线表示的部分.如果我们把弟弟7年后的年龄作为1倍量,那么哥哥5年前的年龄也是1倍量.只要我们找到这两倍量所对应的数量,就可以先求出1倍量,使问题得解.

35+3+ 7-5-4 =36(岁)

36÷2=18(岁)

18-7=11(岁)

14+5=23(岁)

答:哥哥今年23岁,弟弟今年11岁.

因为15年后父亲的年龄是他儿子年龄的2倍,所以父子当时的年龄差为儿子当时的年龄,即10+15+儿子10年前的年龄.因为10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7倍,父子的年龄差为儿子当时年龄的6倍,由于年龄差不变,25+儿子10年前年龄=儿子10年前年龄的6倍.所以25相当于儿子10年前年龄的5倍,可求出儿子10年前的年龄,使问题得解.

7-1-1 =5

10+15=25(岁)

25÷5=5(岁)

5+10=15(岁)

5×7=35(岁)

35+10=45(岁)

答:儿子今年15岁,父亲今年45岁.

看图,25年后,小刚的年龄是明明的2倍,如果明明的年龄乘2就和小刚的年龄相等,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当两人年龄相等时,明明今年年龄的3倍对应的是:25×2-25-16 =9(年),由此可以求出明明今年的年龄,使问题得解.

25×2-25-16 =9(年)

5-1×2=3

9÷3=3(岁)

3×5=15(岁)

答:明明今年3岁,小刚今年15岁.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期末试题

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卷 1、填空: ⑴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 )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是( )万千米。 ⑵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吨=( )千克 ⑶() 8=2:5=( )÷60=( )% ⑷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 ),每段长( )米。 ⑸在51、0.16和6 1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⑹把3.07扩大( )倍是3070,把38缩小1000倍是( )。 ⑺把0.5:3 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⑻比a 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a=2.4时,这个式子的 值是( )。 ⑼甲乙两地相距26千米,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⑽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 )。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的“√”,错的打“×”) 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 ( ) ⑵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 ) ⑶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 ) ⑷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 ) ⑸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⑴a c 是一个最简分数,a 和c 一定是( ) A 、质数 B 、合数 C 、互质数 ⑵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32 B 、2117 C 、16 5 ⑶20XX 年上半年有( )天 A 、181 B 、182 C 、183 ⑷用一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 、3.14 B 、12.56 C 、6.28 ⑸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数学文化与数学试题

数学文化与数学试题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有着它自己的丰厚的文化渊源。当数学教学强化知识,过分注重知识的传递,数学技巧的训练,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忽视数学本身所蕴含的鲜活的文化背景,渐渐在学生的心目 中,数学与符号、定理、法则、运算等联系在一起,难学难教、枯燥乏味。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作为新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并将数学文化渗透高考试题中。例1:(2017年全国1卷理)2.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色部分关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 A.1 4 B. π 8 C. 1 2 D. π 4 例2:(2017年全国2卷理)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1盏B.3盏C.5盏D.9盏 可见,数学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播,已逐步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文化,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实现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更是引了起大家广泛的关注。 数学文化与数学试题交汇训练题 1.(2018甘肃兰州西北师大附中调研)在《张丘建算经》有一道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布几何?” () A. 尺 B. 尺 C. 尺 D. 尺 2.(甘肃省会宁2018届月考12月)如图所示是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的墓碑文,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圆柱内有一个内切球,这个球的直径恰好与圆柱的高相等,相传这个图形表达了阿基米德最引以为自豪的发现.我们来重温这个伟大发现.圆柱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和圆柱的表面积与球的表面积之比分别为( )

2019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之29:数学文化(含答案)

2019年全国中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数学文化 一、选择题 1. (2019年乐山市)《九章算术》第七卷“盈不足”中记载:“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为:“今有人合伙购物,每人出8钱,会多3钱;每人出7钱,又差4钱。问人数、物价各多少?”根据所学知识,计算出人数、物价分别是( ) ()A 1,11 ()B 7,53 ()C 7,61 ()D 6,50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人数人,物价y 钱. ? ??=+=-y x y x 4738 解得:?? ?==53 7 y x ,故选B. 2.(2019年重庆市)《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甲乙二人,不如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数为50;而甲把其 的钱给乙, 则乙的钱数也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设甲的钱数为,乙的钱数为y ,则可建立方程组为( ) A . B . C . D .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 【解答】解:设甲的钱数为,乙的钱数为y , 依题意,得:. 故选:A . 3. (2019年山东省德州市)《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原文是:“今有木,不知长短.引绳度之,余绳四足五寸;屈绳量之,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绳子还剩余 4.5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长木还剩余1尺,问木长多少尺,现设绳

长尺,木长y尺,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 A. B. C D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与应用、数学文化 【解答】解:设绳长尺,长木为y尺, 依题意得, 故选:B. 4.(2019年湖北省襄阳市)《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卷七“盈不足”中有题译文如 下:今有人合伙买羊,每人出5钱,会差45钱;每人出7钱,会差3钱.问合伙人数、羊价各是多少?设合伙人数为人,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5﹣45=7﹣3 B.5+45=7+3 C.=D.=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解答】解:设合伙人数为人, 依题意,得:5+45=7+3. 故选:B. 5. (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和我国宋代数学家秦九韶都曾提出利用三 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公式,称为海伦﹣秦九韶公式: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b,c,记p=,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S=.如图,在△ABC 中,∠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若a=5,b=6,c=7,则△ABC的面积为() A.6B.6C.18D. 【考点】二次根式的应用 【解答】解:∵a=7,b=5,c=6. ∴p==9, ∴△ABC的面积S==6; 故选:A. 6.(2019年福建省)《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

最新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人教版实验教材)试题 一、试一试,你会填吗?(每空1分,共26分) 1、据国家旅游部办公室2月9日统计,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一亿五千三百六十三万人次,横线上的数写作( ),将它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 2、6.05吨=( )千克 1时18分=( )时 3、( )%=5÷8= ( ) 40 =( )∶24 =( )(用小数表示)。 4、 把 53米长的纸条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度占这张纸条的( ) ( ),每段长( )米。 5、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有保存温度是“22±2℃”,那么可以知道药品( ~ )温度范围 内保存最适合。 6、若a ÷b=7(a 、b 为自然数),那么a 和b 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7、 已知y = 5 2 x (x 、y 均不为零)那么x 和y ( )比例,x 与y 的比值是( )。 8、把写有1~9的九张数字卡片打乱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 ( )(,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 ()( 。 9、下面是12位同学身高的厘米数:159、 138、147、139、138、155、138、126、138、145、151、16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0、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3cm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比与它等底 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少( )立方厘米。 11、右图中,∠1=( )°, ∠2=( )° 12、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一个小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片的( ),周长是原来的( )。(填分数)

13、 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x 、y 、z 三个部分, 请用指定的字母表示三个部分的面积关系:( )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比0.5大而比0.9小的一位小数只有3个。 ( ) 2、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这一年有366天。 ( ) 3、 1512、161、125 1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 ) 4、三江超市开展有奖促销活动,中奖率是1%,就是说100张奖票中一定有一张中奖。 ( ) 5、如果小刚站在小明北偏东45°方向处,那么小明就站在小刚西偏南45°的方向处。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小题1分,共6分) 1、( )与 4 1 :51能组成比例。 A .4 :5 B .0.5 :40 C .0.8:1 D .0.5:0.4 2、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 、 3 2 B 、 3 1 C 、2倍 D 、3倍 3、从由8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如右图,这时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18 B 、21 C 、24 D 、56 4、a 和b 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且a 的40%与b 的3 1 相等,那么a 和b 相比( )。 A 、 a >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大小 5、左下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x y z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在东方,最早把rational number翻译成有理数的是: (2.00分) A.俄罗斯人 B.日本人 C.中国人 D.印度人 2、“万物皆数”是谁提出 (2.00分) A.笛卡尔 B.欧几里得 C.阿基米德 D.毕达哥拉斯 3、平面运动不包括 (2.00分) A.反射 B.平移 C.旋转 D.折射 4、罗巴切夫斯基几何改变了欧式几何的第()公设。 (2.00分) A.三 B.一 C.五 D.二 5、四色猜想的提出者是哪国人: (2.00分)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6、两个量的比相等是哪位数学家定义的: (2.00分) A.欧多克索斯 B.阿契塔 C.A和B D.以上都不是 7、()指出函数不连续时也可能进行定积分。 (2.00分) A.柯西 B.费曼 C.黎曼 D.牛顿 8、数学发展史上爆发过几次数学危机 (2.0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9、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中数是指: (2.00分)

A.法则 B.实数 C.有理数 D.自然数 10、下面哪一项不是黄金分割点 (2.00分) A.印堂 B.肚脐 C.膝盖 D.肘关节 1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叫做:() (2.00分) A.数学之美 B.数学与文化 C.数学文化课文集 D.数学 12、()关于化归提出了“烧水”的例子。 (2.00分) A.波利亚 B.笛卡尔 C.高斯 D.庞加莱 13、可以完全铺满地面的正多边形不包括 (2.00分) A.正方形 B.正三角形 C.正五边形 D.正六边形 14、“物不知数”的问题出自哪部著作 (2.00分) A.《九章算术》 B.《海岛算经》 C.《孙子算经》 D.《五经算术》 15、在()中,过直线外一点找不到平行线。 (2.00分) A.黎曼几何 B.双曲几何 C.欧氏几何 D.以上都不对 16、根号2不能表示成整数比引发()数学危机 (2.00分)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17、首先提出公理化方法的局限性的人是 (2.00分) A.伽罗瓦

南京晓庄学院数学文化复习题

复习题 1、数学科学按其内容可分成五个大学科: 1)纯粹(基础)数学(Pure mathematics) 2)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 3)计算数学(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4)运筹与控制(Operational research and control)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1+、数学进展的大致情况:两千多年来,数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以前是数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初等数学阶段),其内容主要是常量数学,如初等几何、初等代数;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数学发展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变量数学阶段,产生了微积分、解析几何、高等代数;从19世纪开始,数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近代数学阶段,产生了实变函数、泛函分析、非欧几何、拓扑学、近世代数、计算数学、数理逻辑等新的数学分支. 2、代数之父是,代表作. 16世纪末,法国数学家,开创了符号数学的先河,其代表作为《分析引论》。現在我们所用的加号“+”及减号“-”就是他所创用的。 1859年,和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合译英国数学家狄摩根的代数著作Elements of algebra 時,首次把“algebra”翻译为“代数”。 3、公理化方法 非欧几何的出现,使数学家注意到古希腊把公理当作自明的真理的局限性。分析的算术化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科学的公理化方法。 构造一个公理体系并不容易,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相容性:即由公理导出的定理,没有哪两个是相互矛盾的; ?完备性:即理论系统中的定理都可以从公理导出,也就是公理组有最少个数,不能有多余的; ?独立性:即由公理导出的定理中中没有一个是另一个的逻辑结果。 3+、演绎法(公理化方法)的基本构件:、和。 3++、公理化方法的例子:. 4、归纳就是从特殊的、具体的认识推进到一般的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是实验科学最基本的方法。 归纳法的特点:1);2);3)。 数学归纳法:P(n)是一个含有自然数n的命题, 如果(1)P(n)当n=1时成立;(2)若P(k)成立的假定下,则P(k+1)也成立。 那么P(n)对任意自然数n都成立。 这两个步骤,(1)称为归纳起点,(2)称为归纳推断。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小学数学毕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7分) 1.2003年世界人口是6179300000,这个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62)亿。 2.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奇数的和是( 3 )。 3.工地上有90吨水泥,每天用去3.5吨,用了b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剩下的吨数是(90-3.5b)吨。 4.8除以它的倒数,商是(64)。 5.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所有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2)。 6.把4千克糖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糖果重( 0.8 )千克。 7.从24的约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1-3=2-6 )。 8.刚刚和军军拥有邮票张数的比是4:3,刚刚有邮票64张,军军有邮票(48 )张。 9.甲乙两人走同一段路程,甲走完用20分钟,乙走完用15分钟,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4-3 )。 10.把:0.6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4-3 )。 11.向阳小学2006年度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与总钱数成(正 )比例。 12.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10 )。

13.吨比吨少( 20 )%。 14.一项工程,甲、乙合作6天完成,甲单独做需10天,乙队单独做需( )天。 15.一个油桶装油100千克,根据实际装425千克油需要(5 )个这样的油桶。 16.一堆煤,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吨。其中第(1 )次用去的数可用百分数表示。 17.大圆周长是小圆周长的2倍,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4 )倍。 二、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在括号里打“X”)(6分) 1.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合数。 ( 2 ) 2.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120。 ( 1 ) 3.李师傅加工了98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98%。 ( 2 )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 ( 1 ) 5.8个篮子平均每个篮子有6千克苹果,任意拿一篮苹果,里面的苹果一定有6千克。 ( 2 ) 6.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 (2)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一罐可口可乐(见左图)的容积是335(c )。 A.升 B.立方分米 C.毫升。D.立方米

中考数学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第三章 方程(组)与不等式(组) 第三节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一、《几何原本》——一元二次方程图解法 【文化背景】 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公元250年前在《算术》中就提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当时人们还没有找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只能用图解法求解,在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就给出了形如x 2+ax =b 2的方程的图解法. 【中考对接】 1. (2018嘉兴)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形如x 2+ax =b 2的方程的图解法是:画Rt △ABC , 使∠ACB =90°,BC =a 2,AC =b ,再在斜边AB 上截取BD =a 2 ,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 是( ) A. AC 的长 B. AD 的长 第1题图 C. BC 的长 D. CD 的长 二、《杨辉算法》——田亩比类乘除捷法 【文化背景】 《杨辉算法》包括《乘除通变算宝》、《田亩比类乘除捷法》和《续古摘奇算法》三部书,此外还有《日用算法》残卷,它们是南宋实用算书的代表作.其中《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列出了各种形状的田地求积公式及例题,并结合当时实际需要的问题进行归类,关乎国计民生,意义非同寻常. 【中考对接】 2. (2019张家界改编)《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长阔共六十步,问长多阔几何”.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长与宽共60步,问它的长比宽多多少步?

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1. B 【解析】∵x 2+ax =b 2,即x 2+ax +(a 2)2=b 2+(a 2)2,∴(x +a 2)2=b 2+(a 2) 2.又∵∠ACB =90°,BC =a 2 ,AC =b ,∴AB 2=AC 2+BC 2=b 2+(a 2)2,即(x +a 2)2=AB 2.∴x +a 2=AB .∵BD =a 2 ,∴x =AB -BD =AD . 2. 设矩形田地的长为x 步(x >30),则宽为(60-x )步, 根据题意得:x (60-x )=864. 整理得:x 2-60x +864=0. 解得x =36或x =24(舍去), ∴x -(60-x )=12. 答:矩形田地长比宽多12步.

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

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 一、基础知识。(20分,每空1分) 1、填空: (1)太阳的直径约一百三十九万二千千米,写作( )千米,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千米。 (2)人教版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3.5吨=( )千克 (3) =2:5=( )÷60=( )% (4)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8段,每段是绳长的( ),每段长( )米。 (5)在、0.16和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6)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与减数的比是3:5,减数是被减数的()%。 (7)把0.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比值是( )。 (8)比a的3倍多1.8的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是( ),当a=2.4时,这个式子的值是( )。 (9)甲乙两地相距26千米,在地图上的距离是5.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0)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圆锥的体积比圆柱少( )。 2、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的“√”,错的打“×”)(5分)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与高成反比例。 ( ) (2)一个自然数,如果不是质数,就一定是合数。 ( ) (3)六年级同学春季植树91棵,其中9棵没活,成活率是91%。( ) (4)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12倍。 (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4倍,表面积就扩大16倍。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6分) (1) 是一个最简分数,a和c一定是( ) A、质数 B、合数 C、互质数

(2)下面的分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B、 C、 (3)小丽每天为妈妈配一杯糖水,下面四天中,( )的糖水最甜。 A、第一天,糖与水的比是1:9。 B、第二天,20克糖配成200克糖水。 C、第三天,200克水中加入20克糖。 D、第四天,含糖率为12%。 (4)用一张边长是2分米的正方形纸,剪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 A、3.14 B、12.56 C、6.28 (5)一个三角形最小的内角是50度,按角分这是一个()三角形。 A.钝角 B.直角 C.锐角 (6)一根圆柱体钢材长6米,如果沿着与底面平行的方向,将它切成相等的3段,表面积就增加了12.56平方厘米。切开后每个小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3.14 B、6.28 C、4.18 D、18.84 (7)小明从家到学校然后又按原路返回,去时每分钟行a米,回来时每分钟行b米,求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正确算式是() A、(a+b)÷2 B、2÷(a+b) C、1÷( ) D、2÷( ) (8)某校五年级(共3个班)的学生排队,每排3人、5人或7人,最后一排都只有2人。这个学校五年级至少有______名学生。 A、90 B、107 C、105 D、210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12= 0.5×(2.6-2.4)= ÷3= - = 2.5-1.7= 0.9×(99+0.9)= 3.25×4= 2.2+3.57= 2、解方程:(6分) x-1.8=4.6 = 8x-2x=25.2 4+0.2x=30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高考数学玩转压轴题专题7.1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数学考题

专题7.1 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数学考题 一、方法综述: 关注学生数学文化的意识的养成,努力推进数学文化的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数学教师与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新课改的数学命题中,数学文化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但并没由得到应有的落实,造成数学文化教学的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缺乏,令人欣喜的是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尝试和引导,在众多的经典试题中,湖北卷的数学文化题更超凡脱俗和出类拔萃,因此,我们特别策划了此专题,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选取典型样题深度解读,希望能够给予广大师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二、解答策略: 类型一、取材数学游戏 游戏可以让数学更加好玩,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或蕴含着数学原理的智力游戏可笼统地称为数学游戏,把数学游戏改编为高考试题,既不失数学型,又能增加了考题的趣味性,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大众数学的理念。 例1、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次循环报数,规定: 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学所报出的数之和; ②若报出的数是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 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次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 探究提高:以数学游戏为素材的命制高考题目,创造了既宽松又竞争的环境,拉近了考生与数学的心理距离,但要注意游戏素材的选择应与考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便于考生更好地理解游戏。例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第13题“回文数”,考查排列、组合和归纳推理等知识。本题以此为背景,以简单的游戏为分析计算对象,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举一反三:回文数是指从左到右与从右到左读都一样的正整数。如22,,11,3443,94249等。显然2位回文数有9个:11,22,33…,99.3位回文数有90个:101,111,121,…,191,202,…,999。则 (Ⅰ)4位回文数有______个; (Ⅱ)2n+1(n∈N+)位回文数有______个。

2018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附答案)

2018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毕业考试试题 填空:(共21分 每空1分) 1、读作(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 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 2、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的举办时间为2010年11月12日——11月 27日,那么这届亚运会要经历( )个星期还多( )天。 3、把2 18 ∶1 2 3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4、3÷( )=( )÷24= () 12 = 75% =( )折。 5、如图中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 的侧面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 面积是(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圆周率为π) 10cm 8cm 6、75= ) ( × 715 × 5 , 7 5 = (___)7155++ , 7、1千克盐水含盐50克,盐是盐水的( )%。 8、8 2、3、5整除,个位只能填( ),百位上最大能填( )。 9、一所学校男学生与女学生的比是4 :5,女学生比男学生人数多( )%。 10、一座城市地图中两地图上距离为10cm ,表示实际距离30km ,该幅地图 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题:(共5分 每题1分) 1、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2、小于五分之四而大于五份之二的分数只有五份之三。( ) 3、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他们的体积和是36立方米,那么圆锥的 体积是9立方米。( ) 4、生产的90个零件中,有10个是废品,合格率是90%。 ( ) 5、“一只青蛙四条腿,两只眼睛,一张嘴;两只青蛙八条腿,四只眼睛,两 张嘴,三只青蛙……那么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成正比例关系” ( ) 三、选择题:(5分 每题1分) 1、2008年的1月份、2月份、3月份一共有( )天。 A .89 B .90 C .91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实数的相关概念

第一章数与式 第一节实数的相关概念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一、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 【文化背景】 中国人最先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 【中考对接】 1.《九章算术》中注有“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今有两数若其意义相反,则分别叫做正数与负数.若气温为零上10 ℃记作+10 ℃,则-3 ℃表示气温为() A. 零上3 ℃ B. 零下3 ℃ C. 零上7 ℃ D. 零下7 ℃ 二、无理数的发现 【文化背景】 毕达哥拉斯学派中的一名成员希伯索斯发现了无理数2,导致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后来,古希腊人终于正视了希伯索斯的发现,并进一步给出了证明过程. 【中考对接】 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任务. 2是无理数的证明如下: 假设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可写成两个互质的正整数m、n之比n m,于是有(n m)2=2,n2=2m2.

∵2m2是偶数,∴n2也是偶数, ∴n是偶数, 设n=2t(t是正整数),则n2=4t2,即4t2=2m2, ∴m,n都是偶数,不互质,与假设矛盾. ∴假设错误. 人教七下P58,北师八上P24,华师八上P12 任务: (1)材料中证明“2”是无理数的方法是________; (2)模仿材料中的证明方法,请判断3是否为无理数并给出理由.

参考答案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1. B 2.解:(1)反证法; (2)3是无理数. 证明:假设3是有理数,则存在两个互质的正整数m、n,使得3=n m,于是有3m2=n2, ∵3m2是3的倍数, ∴n2也是3的倍数, ∴n是3的倍数. 设n=3t(t是正整数),则n2=9t2, 即9t2=3m2. ∴3t2=m2, ∴m也是3的倍数, ∴m,n都是3的倍数,不互质,与假设矛盾,∴假设错误, ∴3是无理数.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数学 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数学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升人七年级之时,请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尽情收获学习成果吧!记住: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磨练,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都十分重要。 一、细心读题,认真填写(1×20=20分) 1.王林的电脑的密码是一个四位数abcd,其中a是最小的奇数,b是所有自然数的公约数,c是最小质数与最小合数的和,d是偶数中质数的平方,这个密码是()。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2.如果在比例尺为1:15000的图纸上,画一条长8厘米的直线表示一条马路,这条马路实际长()米;在马路的旁边画一个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麦田图,这个麦田的实际面积是()公顷。 3.有一天,五(1)班出席48人,缺席2人,出勤率是(),第二天缺勤率是2%,有()人缺席。 4.王老师的月工资是1800元,若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收入超过800元的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那么刘老师每月交税后实得工资是()元。若他把5000元人民币存人银行3年,年利率是%,到期交纳20%的税后可得利息()元。 5.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48厘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用黑、白两种正方形的瓷砖拼成大的 正方形图形,要求中间用白瓷砖,

四周一圈用黑瓷砖。(如图所示)如果所拼的 图形中用了400块白瓷砖,那么黑瓷砖用了()块;如果所拼的图形中用了400块黑瓷砖,那么白瓷砖用了()块。 7.一个长方体长6分米、宽5分米、高4分米,把它分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增加()平方分米,最多增加()平方分米。 8.把一张长75厘米,宽45厘米的木板截成相同大小的正方形木板,而且没有剩余,能截成的最大的正方形木板的边长是(),总共可截成()块。 9.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0天完工,乙队单独做15天完工。现在甲、乙两队合作,中途甲队因有其他任务曾经离开过若干天,这样共用了9天才完成全部工程。甲队中途离开了()天。 10.长、宽、高分别为50厘米、40厘米、60厘米 的长方体水箱中装有A、B两个进水管,先开A管, 过一段时间后两管齐开。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表示进水情况。 (1)()分钟后,A、B两管同时开放,这时水深()厘米。(2)A、B两管同时进水,每分钟进水()毫升。 二、反复比较,择优录取(2×6=12分) 1.下面的数中,每个零都要读出的数是()。 A. 205040 B. 2050402 C. 2050402 D. 2.几个连续质数连乘的积是()。 A. 质数

数学文化题汇总

一、数学名著中的立几题,例如:2015年全国1卷文6理6题;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 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 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 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 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 二、数学名著中的数列题,例如:2011年湖北卷文9理13题; 1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1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升。 三、数学名著中的算法题,例如:2015年全国2卷文8理8题;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A.0 B.2 C.4 D.14 四、数学名著中的统计题,例如:2015年湖北卷文2理2题 2.(5分)(2015?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

五、 杨辉三角,例如:2004年上海春季卷11题; 11.如图,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形中,第 _____行中从左至右第14与第15个数的比为3:2. 六、 祖暅原理,例如:2013年上海卷理13题; 13.在x Oy 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2 2 (1)1(1)x y x -+=≥和 2 2 (3)1(3)x y x -+=≥、两条直线1y =和1y =-围成的封 闭图形记为D ,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 绕y 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Ω,过(0,)(||1)y y ≤作Ω的水平截面,所得截 面面积为48ππ+,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Ω的体积值为__________ 七、 形数,例如:2009年湖北卷文10理10题;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89 B.1024 C.1225 D.1378 八、 斐波那契数列,例如:2009年福建卷理15题 第0行 1 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第5行 1 5 10 10 5 1 …… …… ……

2019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知识点49 数学文化(通用版全解全析)

2019年全国中考试题汇编知识点49 数学文化(通用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8.(2019 ·福建)《增删算法统宗》记载:“有个学生资性好,一部孟子三日了,每日增添一倍多,问若每日读 多少?”其大意是:有个学生天资聪慧,三天读完一部《孟子》,每天阅读的字数是前一天的两倍,问他每天各读多少个字?已知《孟子》一书共有34 685个字,设他第一天读x 个字,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 x +2x +4x =34 685 B .x +2x +3x =34 685 C . x +2x +2x =34 685 D .x +21x +41 x =34 685 【答案】A 【解析】设他第一天读x 个字,则第二天读2x 个字,第三天读4x 个字,由题意可列方程x +2x +4x =34 685.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 9.(2019·兰州)《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之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问题:五只雀,六只燕共重一斤, 雀重燕轻,互换一只,恰好一样重.问:每只雀、燕的重量各为多少?设一只雀的重量为x 斤,一只燕的重量为y 斤,则可列方程组为 A.???-=-=+x y y x y x 65165 B.???+=+=+x y y x y x 65156 C.???+=+=+x y y x y x 54165 D.? ??-=-=+x y y x y x 54156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得56145x y x y y x +=??+=+? ,故选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5.(2019·长春)《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盈不足术”记载: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译文:今有人合伙买鸡,每人出九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16钱.问人数、买鸡的钱数各是多少?设人数为x ,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 A.???=+=+y x y x 166119 B.???=-=-y x y x 166119 C.???=-=+y x y x 166119 D.? ??=+=y x y x 16611-9 【答案】D. 【解析】设人数为x ,买鸡的钱数为y ,可列方程组为:9-11616x y x y =?? +=?, 故选D . 【知识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填空题 13.(2019·张家界)《田亩比类乘除捷法》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的著作,其中有一个数学问题:“直田积八百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三

小学毕业考试数学试题 一、试一试,你会填吗?(每空1分,共26分) 1、据国家旅游部办公室2月9日统计,2011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一亿五千三百六十三万人次,横线上的数写作( ),将它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 2、6.05吨=( )千克 1时18分=( )时 3、( )%=5÷8= ( ) 40 =( )∶24 =( )(用小数表示)。 4、 把 53米长的纸条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度占这纸条的( ) ( ),每段长( )米。 5、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有保存温度是“22±2℃”,那么可以知道药品( ~ )温度围保存 最适合。 6、若a ÷b=7(a 、b 为自然数),那么a 和b 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7、 已知y = 5 2 x (x 、y 均不为零)那么x 和y ( )比例,x 与y 的比值是( )。 8、把写有1~9的九数字卡片打乱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摸到奇数的可能性是 ) ( )(,摸到质数的可能性是) ()( 。 9、下面是12位同学身高的厘米数:159、138、147、139、138、155、138、126、138、145、151、166。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是( )。 10、一个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3cm ,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比与它等 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少( )立方厘米。 11、右图中,∠1=( )°, ∠2=( )° 12、将一长方形的纸片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得到一个小长方形。它的面积是原来长方形纸片的( ),周长是原来的( )。(填分数)

13、 如图:一个平行四边形被分成x 、y 、z 三个部分, 请用指定的字母表示三个部分的面积关系:( ) 二、仔细推敲,认真辨析。(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 1、比0.5大而比0.9小的一位小数只有3个。 ( ) 2、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举办,这一年有366天。 ( ) 3 、 1512、161、125 1都能化成有限小数。 ( ) 4、三江超市开展有奖促销活动,中奖率是1%,就是说100奖票中一定有一中奖。 ( ) 5、如果小刚站在小明北偏东45°方向处,那么小明就站在小刚西偏南45°的方向处。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每小题1分,共6分) 1、( )与 4 1 :51能组成比例。 A .4 :5 B .0.5 :40 C .0.8:1 D .0.5:0.4 2、把一个圆柱削成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 、 3 2 B 、 3 1 C 、2倍 D 、3倍 3、从由8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如右图,这时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18 B 、21 C 、24 D 、56 4、a 和b 都是非零的自然数,且a 的40%与b 的3 1 相等,那么a 和b 相比( )。 A 、 a >b B 、a <b C 、a =b D 、无法确定大小 5、左下图是由5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6、从下面( )盒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2 1。 A B C 、 D 、 x y z 3红球 2黑球 1白球 3红球 2黑球 4白球 2黑球 2红球 3黑球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数学试卷和答案(最新)

江苏省2015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文化统考 数 学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集合{1,1,2}M =-,2{1,3}N a a =++,若{2}M N ?=,则实数a =( ) A 、0 B 、1 C 、2 D 、3 2.设复数z 满足1iz i =-,则z 的模等于( ) A 、1 B C 、2 D 3.函数()sin(2)4f x x π =- 在区间[0,]2 π 上的最小值是( ) A 、 B 、12- C 、12 D 4.有3名女生和5名男生,排成一排,其中3名女生排在一起的所有排法是( ) A 、2880 B 、3600 C 、4320 D 、720 5.若1sin()2αβ+= ,1sin()3αβ-=则 tan tan β α= ( ) A 、 32 B 、23 C 、35 D 、15 6.已知函数1 ()1(01)x f x a a a -=+>≠且的图象恒过定点P , 且P 在直线0=+-n y mx 上,则m n +的值等于( ) A 、1- B 、2 C 、1 D 、3 7.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它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 A 、 2 B 、 C D 8.函数2log 01) ()11)2x x x f x x <≤?? =???>????? ?,(,(的值域是( ) A 、1(,) 2-∞ B 、1(,)2+∞ C 、????? ? 210, D 、(,0)-∞ 9.已知过点P (2,2)的直线与圆22(1)5x y -+=相切,且与直线10ax y -+=垂直,则 a 的值是( )

A 、12- B 、2- C 、1 2 D 、2 10.已知函数()lg f x x =,若0a b <<且()()f a f b =,则2a b +的最小值是( ) A B 、 C 、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逻辑式ABC ABC AB A +++= 。 12.题12图是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值是 。 13. 题13表给出了某项工程的工作明细表,则完成此项工程所需总工期的天数是_________。 题12图 14.某班级从甲、乙、丙三名同学中选一名代表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全班同学都参加了投票,得票情况统计如题14表及题14图,则同学乙得票数为 。 题14表 题14图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ABC ?的两个顶点为A (-4,0)和C (4,0),第三个 顶点B 在椭圆 22 1259 x y +=上,则sin sin sin B A C =+ 。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第一章 整式

第一章 数与式 第二节 整 式 中考试题中的数学文化 一、《庄子·天下篇》 《庄子·天下篇》中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根一尺的木棍,每天去掉一 半,第n 天还剩下12n ,当n 趋于无穷大时,12n 趋于0,但永远不是0,也就是永远取不完. 1. 我国战国时期提出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这一命题,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可理解为: 设一尺长的木棍,第一天折断一半,其长为12尺,第二天再折断一半,其长为14 尺,…,第n 天折断一半后得到的木棍长应为________尺. 二、斐波那契《计算之书》 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计算之书》是中世纪晚期欧洲重要的数学著作,在13到16世纪对欧洲算法化数学发展、商业数学革命、以及数学教育变革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 13世纪数学家斐波那契的《计算之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罗马有7位老妇人,每人赶着7头毛驴,每头驴驮着7只口袋,每只口袋里装着7个面包,每个面包附有7把餐刀,每把餐刀有7只刀鞘”,则刀鞘数为( ) A. 42 B. 49 C. 76 D. 77 三、结绳记数 “结绳记数”是远古时代的人最常用的记数方法,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发明阿拉伯数字,人们在记数的时候,就只能借助外物的帮助了.所谓 “结绳记数” 就是用打绳结的办法来计算物体的数量.传说,古代的国王们出去打仗的时候,因为没有日历,就采取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计算天数,当绳子上所有的结都被打开的时候,也就是战争该结束的时候. 3. (2018恩施州)我国古代《易经》一书中记载,远古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记录数量,即“结绳记数”.如图,一位妇女在从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绳子上打结,满六进一,用来记录采集到的野果数量,由图可知,她一共采集到的野果数量为________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