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合集下载

共情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护理效果的影响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护理办法。

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与试验组(n=60),对照组在术后施以常规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施以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0~12、12~24、24~36、36~48 h的V AS评分。

结果:试验组术后0~12、12~24、24~36、36~48 h的V AS评分分别为(3.17±0.49)、(2.55±0.47)、(2.17±0.24)、(1.78±0.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9±0.27)、(3.01±0.58)、(2.54±0.39)、(1.96±0.1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整体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疼痛;中医护理干预;护理效果伴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与饮食的不断改变,近年来我国胆囊疾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将会对患者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正常生活[1]。

临床中医生多使用腹腔镜方式进行胆囊切除,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理效果,但患者在术后将会产生疼痛现象[2]。

由于受到护理条件的限制,以往主要采取常规的镇痛护理方式,虽然能够有短期的止痛效果,然而却无法使患者获得更加深入的护理效果,进而将会使其产生反复的疼痛感[3]。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臨床中多采用整体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方式的不足,使患者获得深入的止痛效果[4]。

本文将重点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护理办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胆囊息肉、胆囊结石与胆囊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条件。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目的探究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与接受治疗的85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和抑郁评分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異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焦虑患者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empathy nursing on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and I treated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nurse empathy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es empathy nursing mode is adopted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elf-efficacy,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significant effect.Key words:Nurse empathy nursing;Anxiety;Self-efficacy;Anxiety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发病率很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患者表现为持续焦虑、心慌、抑郁、失眠等症状,自我效能都会很低,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PPT课件

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影响PPT课件
预防复发:介绍护理对焦虑症 复发的预防效果
总结
总结
知识回顾:概括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和 要点
结论:总结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积 极影响
总结
展望未来:展示对护理领域的 发展和研究方向的展望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专业护理对焦 虑症患者的影
响PPT课件
目录 概述 影响因素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总结
概述
概述
引言:介绍焦虑症的定义和常 见症状 目标:明确本次课件的目标和 重点
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生理因素:解释焦虑症的生理原因和对 身体的影响
心理因素:探讨焦虑症对患者心理状态 的影响
影响因素
社会因素:分析焦虑症对患者 理方法
专业护理:介绍专业护理在焦虑症患者 中的重要性
心理支持:讲解护理人员在提供心理支 持方面的策略
护理方法
药物治疗:介绍常用的药物治 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护理效果
护理效果
改善症状:说明专业护理对焦虑症患者 症状的改善效果
提高生活质量:探讨专业护理对患者生 活质量的提升作用
护理效果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共情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自我效能和焦虑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共情护理的实施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有着积极影响,通过对患者耐心倾听,充分理解和尊重患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与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分析;共情护理;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我效能;焦虑状态;依从性;影响精神疾病的种类繁多,发病原因复杂,且患者的治疗周期长,患者在长期住院的过程之中,很可能因为周边环境问题,而导致发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这也会对其后续的治疗以及预后带来影响[1]。

因此,对于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共情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方法,对于精神疾病患者心理状态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2]。

随着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护理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共情护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实施共情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

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7~59岁,平均(42.69±3.62)岁,病程1~5年,平均(2.08±0.62)年。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

护士共情能力与自身焦虑和压力的相关性研究任海燕;汪士;刘伟;谢小娇;王秀邦【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18(039)001【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共情能力、焦虑程度和生活压力等现状,分析护士的共情能力与其自身焦虑程度及压力之间的相关性,为护士的在职教育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JSE-HP)、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事件压力量表(LCU)对安徽省5所三级甲等医院460位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对各量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共情能力总得分(102.64±12.34)分,SAS分值为(31.68±10.07)分,LCU结果显示67.6%的护士感受到压力;护士共情能力与其护龄呈正相关(r=0.590,P<0.05),与生活事件压力、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0.357、-0.391,P<0.05).结论在职护士的共情能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自身焦虑程度及压力越大,其共情能力越低.管理者应更多关注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设置多角度多层次培训,提高护士的共情能力.【总页数】4页(P113-116)【作者】任海燕;汪士;刘伟;谢小娇;王秀邦【作者单位】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230009 安徽合肥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液科;230001 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普外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军队医院ICU聘用护士工作压力源、生活质量与焦虑情绪相关性研究 [J], 周美玲;周美齐;汪艳华;金国萍;娄晓宁;李静;张海丽2.精神科男护士焦虑抑郁情绪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 [J], 龚玉;钟伟英3.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共情能力及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J], 张帮峰4.共情能力在ICU护士死亡焦虑与临终关怀态度中的中介作用 [J], 何月月; 尹安春; 黄秀美; 刘思雨5.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共情能力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J], 王磊;席俊彦;汤银娟;王建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

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传递温暖:优秀护士化解患者焦虑与恐惧缓慢而有力的心跳声环绕在医院的走廊上,让人倍感宁静。

然而,在静谧的背后,患者们内心却可能被焦虑与恐惧所笼罩。

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优秀的护士通过传递温暖的方式不仅有效地化解了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更让医疗环境变得温馨宜人。

无人能否认,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心情往往是紧张与害怕的。

面对可能的诊断、治疗过程以及未知的结果,患者常常感到无助和担心。

然而,优秀的护士懂得如何以自己的关怀和专业性来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

首先,优秀的护士要注重沟通。

他们擅于倾听患者的诉说,关注患者的情绪和需求。

通过与患者建立起真正的信任和理解,护士可以更有效地传递温暖,减轻患者的内心压力。

正如英国护士之父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所说:“患者可以忍受疼痛,但不能忍受忽视。

”其次,优秀的护士要展现出专业素养。

他们熟练掌握各种医疗技能,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执行医嘱、采集样本以及处理紧急情况时,护士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敏锐。

这种专业性带给患者一种信心和安心,化解了他们内心的恐惧。

另外,优秀的护士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温暖。

即使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环境中,他们依旧能够以微笑和温和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流,传达关怀之情。

正如克里斯托夫·马尔修所言:“微笑是门打开心灵的钥匙。

”适当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更能够为医疗环境注入一股温暖的氛围。

优秀的护士还要注重细节,并为患者提供温馨体验。

他们时刻关注患者的环境和生活细节,预先准备好所需物品,并在患者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提供。

这种关怀的举措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安全感,更能够化解他们面对医疗过程时的不安与恐惧。

值得一提的是,优秀护士的职业素养还要体现在对家属的关心和支持上。

他们主动与家属进行交流,解答家属的疑问和疑虑。

通过与家属建立合作和谐的关系,护士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也能够为家属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探究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2月收治的8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扑克牌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亲情护理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焦虑症患者护理中实施亲情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实施。

【关键词】亲情护理;焦虑症;护理干预[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 of family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22 to February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oker grouping method,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family nursing method.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SDS and SAS score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in th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state of patients,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implementing.【 Key words 】 Family nursing; Anxiety disorder; Nursing intervention焦虑症是常见精神科疾病,患者疾病的发生与其情感经历、性格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发病后可能存在尿频、坐立不安、紧张、心悸等症状表现,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

共情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期间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

共情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期间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

共情护理对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期间焦虑抑郁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期间共情护理实施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影响。

方法:以2021年2月~2021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隔离治疗新冠肺炎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护理研究,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共情护理。

以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临床治疗应对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护理评价为标准,评价共情护理临床效果。

结果:(1)患者护理后GAD-7、PHQ-9评分及治疗消极应对评分较护理前下降,治疗积极应对评分较护理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患者治疗期间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达95%以上。

结论: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治疗期间实施共情护理,可在与患者积极共情后引导其缓解住院期间负面情绪,积极应对临床治疗,并可对医护人员工作期间情绪稳定起到积极影响,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共情护理;新冠肺炎;隔离护理;焦虑;抑郁当前随着新冠肺炎病毒变异性的不断发展,此类病毒临床传播性也在随着变异不断增加,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重点问题类型,但在实际疫情防控工作实施中尚无法做到严密防控,故全国各地仍时有疫情发生,威胁社会大众公共卫生安全。

院内隔离治疗作为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对疾病传染路径的控制的具有积极意义,但隔离住院期间患者负面情绪的产生,对其治疗依从情况存在确切影响,应在常规新冠治疗护理实施基础上,联合其他类型护理措施,提升护理效果[1]。

因此,为评价新冠肺炎患者隔离期间共情护理实施效果及对焦虑、抑郁情绪影响,特设本次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以2021年2月~2021年10月研究时间段内于本院隔离治疗新冠肺炎患者37例为研究对象,行回顾性护理研究。

37例患者,男/女,21/16例,年龄8~72岁,平均(45.23±5.41)岁,确诊轻型患者11例、普通型患者19例、重症患者7例,平均住院时间(22.75±4.32)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目的探究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与接受治疗的85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焦虑和抑郁评分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異均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焦虑患者采用护士共情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效果显著。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urse] empathy nursing on self-efficacy and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and I treated 8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using the nurse empathy nursing,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self-efficac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while the level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Nurses empathy nursing mode is adopted for patients with anxiet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s’ self-efficacy,anxiety and depressive state of patients,significant effect.Key words:Nurse empathy nursing;Anxiety;Self-efficacy;Anxiety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发病率很高,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患者表现为持续焦虑、心慌、抑郁、失眠等症状,自我效能都会很低,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1]。

有效的治疗是缓解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主要方法,但是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也同样是治疗的重点[2]。

因此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护理极为必要。

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护士共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自我效能及焦虑状态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有患者43例,男22例,女21例;患者年龄15~53岁,平均年龄为(39.15±5.27)岁。

对照组有患者42例,男23例,女19例;患者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为(38.93±5.8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

患者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常规的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情况;对于失眠患者,根据患者失眠程度对其给予安眠药治疗;另外要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保证饮食均衡。

此外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士共情护理。

共情护理有专门的护士进行,在护理前要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共情护理的定义、注意事项、操作技巧等内容,让护理人员切实以患者为中心,尊重、理解、关心患者。

培训结束后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安排考核合格者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护理。

护理内容如下:1.2.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及相关护理人员,减轻患者的陌生感。

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时对病房进行打扫,将病房内的温度及湿度调整到合理值范围内,定时通风,保证环境清洁。

1.2.2鼓励患者倾诉倾诉是缓解心理焦虑的重要方法,也是交流的关键。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者积极倾诉,让患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诉说自己的苦恼。

患者在诉说时护理人员要认真倾听,不能打断患者,并要不时用眼神、抚摸等肢体动作鼓励患者继续诉说。

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心理状况得以改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了解得到加深。

1.2.3与患者共情焦虑患者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与理解。

护理人员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用心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理解患者的所做、所为、所思、所想。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患者共情。

1.2.4对患者进行全面分析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自己诉说的情况和护理人员理解体会到的全部信息进行整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再次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与患者进行真诚沟通,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综合运用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技巧,让患者产生共情和同感,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然后设身处地的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调节情绪。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水平和焦虑、抑郁程度。

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3]对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进行评价,共10个问题,每个问题1~4分,总分10~4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

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4]对患者的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共14项内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共28项内容,每项0~4分,HAMA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患心理障碍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一类主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5]。

关于焦虑症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大多数治疗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6]。

有研究资料表明焦虑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得不到周围人的关心和理解,因此长期处于苦闷状态所致[7]。

因此我院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护士共情护理,并探究其护理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护士共情护理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而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

这一研究结果显示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护士共情护理其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方式。

护士共情护理是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了解,切实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感受患者的真实想法,与患者产生共情和同感,在此基础上设身处地的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8]。

将共情护理应用于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通过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来减轻患者的陌生感[9]。

然后通过耐性的倾听、理解患者与患者产生共情,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为患者设计合理的护理方案[10]。

这种护理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客观的评价自己,减少自我失望感,因此自我效能水平会随之提升[11]。

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在与患者产生共情的基础上高速患者处理问题及思考问题正确的方式方法,这样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焦虑和抑郁状况[12],因此患者的HAMA和HAMD评分水平得以大大降低。

与传统护理方法相比,护士共情护理更具有针对性,护理效果更为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自我效能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一研究结果与以上分析具有一致性,科学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对焦虑症患者实施护士共情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改善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状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周芳.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J].医学信息,2016,29(10):111-112.[2]郭小梅,兰强.焦虑症患者护理中亲情护理的干预效果[J].医疗装备,2016,29(2):184-185.[3]吴春秀,龚有红.亲情护理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6):685-686.[4]刘翠平.心理护理在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10(23):208-209.[5]隋延辉,刘静,赵美华.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124-125.[6]刘晓.心理护理干预对牙髓炎伴牙科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451-1452.[7]李冬杰.综合护理在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5):127-129.[8]孙英明,傅瑶.护理干预在焦虑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239-240.[9]钟彩华.整合护理模式在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4):162-164.[10]熊华英.护理干预在哮喘合并焦虑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0(3):259-260.[11]杨梅.冠心病合并焦虑症患者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6):235-236.[12]戴钧秋,陈爱民.认知干预对门诊焦虑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19):7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