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听力诊断常规

合集下载

0-6岁儿童听力残疾筛查实施细则

0-6岁儿童听力残疾筛查实施细则

XX市0-6岁儿童听力残疾筛查实施细则一、听力残疾定义听力残疾是指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受限,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听力残疾均指双耳而言,若双耳听力不同,以听力较好一耳听力损失情况作为评估依据。

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40dB HL者为听力残疾。

二、听力残疾筛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通过耳外观检查、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及便携式听觉评估仪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听力筛查,筛查未通过者持“XX市儿童听力筛查报告单”转介至区妇幼保健机构复筛或直接转诊至对口的听力诊断中心。

(一)筛查工具1.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适用于0-3岁儿童的听觉行为观察。

2.便携式听觉评估仪: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的行为测听。

(二)筛查方法1.耳外观检查:检查有无外耳畸形、外耳道异常分泌物、外耳湿疹等。

2.听觉行为观察:运用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进行筛查,任何年龄段的声音或语言相关条目阳性,提示有听力异常的可能。

3.听力筛查:采用便携听觉评估仪进行听力检查。

便携式听觉评估仪筛查阳性指标分别见表1。

表1 0-6岁儿童便携听觉评估仪听力筛查阳性指标(室内本底噪声≤40dBA )(三)转介指标1.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

2.儿童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阳性。

3.便携听觉评估仪筛查,任何一侧耳未通过。

(四)筛查设备及环境要求1.听力筛查设备应定期经国家认可的计量部门校准。

便携听觉评估仪技术指标:(1)声音种类:纯音、啭音。

(2)频率范围:0.5、1.0、2.0、4.0 kHz。

(3)声音强度:插入耳机为25~100 dB HL;声场测听扬声器的强度为20~90 dB SPL/HL,每5dB一档。

2.筛查房屋应安静,远离电梯、超声等辐射干扰,室内本底噪声≤45 dB(A)。

三、区妇幼保健机构复筛(一)复筛工具选用耳声发射仪(OAE)或/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进行复筛。

儿童听力疾病的诊断

儿童听力疾病的诊断
后 天性 。
2 1 病 史 病史 询 问非 常重要 , 些病 例通 过病 史 . 有 就能 够得 出 准 确 的诊 断 。应 询 问 的 病 史 包 括 孕 产
史 、 染史 、 毒性 药物 应 用史 、 感 耳 头部 外伤 史 、 黄疸 史 和听 力 障碍家 族史 等 。还 应根 据患 儿 的年龄 询 问对
听力学及 言语疾病杂 志 21 0 2年 第 2 O卷 第 5期
45 0
・ 家 笔谈 ・ 专
儿 童 听 力 疾 病 的诊 断 *
莫玲 燕
D : 0 3 6 /.s n 1 0 — 7 9 . 0 2 0 . 0 OI 1 . 9 9 j is . 0 6 2921.501
网 络 出版 时 间 : 0 2 7 2 1 : 3 2 1 — — O 6 1
且 也 应注 意家 长是 否有 遗 传综合 征 的表 现 。如 面, Trah rC ln 如 ec e ol s综 合 征 i 患儿 眼外 眦下 斜 , B a c i— o uo fc l 合 而 rn ho c l — ai 综 a
性聋 , 它是 由来 自亲代 的致 聋 基 因或 新 发 生 的突 变 致 聋基 因所 导致 的耳 部 发育 异常 或代 谢 障碍 而 出现 的 听力 损失 。遗 传 性 聋 中多 为 常 染 色 体 隐性 遗 传 , 其 它还有 常 染色 体显 性 遗 传 、 线粒 体 遗 传 和 x 连锁
网 络 出版 地 址 : tp: / h t / www. n in t k ms d t i 4 . 3 1 R. 0 2 7 0 1 1 . 6 hml c k. e / c / eal 2 1 9 . 2 1 0 2 . 6 3 01 . t /

5岁儿童听力检查的方法

5岁儿童听力检查的方法

5岁儿童听力检查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语言测听法:让5岁儿童站在5米处听成人说出的话,能够听到声音,并且能够重复说话的内容,则通
常表明听力正常。

2. 音叉测听:将音叉放在儿童耳边,观察其是否能够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判断其听力水平。

3. 纯音测听:通过耳机向儿童播放不同频率和分贝的声音,观察其是否能够听到并做出反应,从而判断
其听力是否正常。

4. 脑干诱发电位:利用特定的仪器对5岁儿童进行脑干诱发电位检测,能够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5. 多频稳态检测:通过检测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方法来判断5岁儿童是否有听力异常情
况。

6. 自动听力筛查:在安静的环境下通过耳机内的音量大小来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7. 声导抗和耳声发射:无需孩子配合,只需孩子坐好不说话,就可以得出检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听力检查时,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或专业的听力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儿童的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以避免对儿童的听力造成损伤。

0到6岁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0到6岁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

0到6岁儿童耳及听力保健技术规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环境噪音和电子设备的使用日益增加,人们对于儿童耳及听力保健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0到6岁儿童,他们的听力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是他们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本文将介绍0到6岁儿童耳及听力保健的技术规范,并提供相关建议,以确保他们的听力健康。

一、新生儿听力筛查对于新生儿来说,及早发现和干预潜在听力问题非常重要。

根据技术规范,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快进行听力筛查。

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BR)和自动耳脑成像(OAE)。

这些筛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评估婴儿的听力水平,提供早期干预的机会。

二、儿童听力评估对于0到6岁的儿童,定期进行听力评估非常重要。

儿童的听力发育很快,因此一次评估可能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听力水平。

根据技术规范,建议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听力评估。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听力阈值测定、言语感知和鉴别能力测试等。

通过定期评估,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听力问题,确保儿童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没有障碍。

三、儿童听力环境管理良好的听力环境对于儿童的听力保护至关重要。

根据技术规范,建议儿童的日常环境噪音不应超过55分贝。

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我们应尽量避免过度噪音刺激,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

此外,减少儿童使用耳机和长时间接触高音量音乐的习惯也很重要。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减少对儿童听力的损害。

四、儿童听力保护器具使用对于需要特殊听力保护的儿童,规范的使用听力保护器具也是非常关键的。

根据技术规范,儿童使用耳塞或耳罩等听力保护器具时,应确保其质量合格,合适舒适,并且能够有效阻挡环境噪音。

另外,儿童在水上活动或噪音环境中应使用防水、防噪音的听力保护器具,以确保他们的听力安全。

五、儿童言语康复训练如果儿童被确诊为听力障碍,早期干预和言语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技术规范,建议儿童在确定听力问题后应立即开始干预和康复训练。

这种训练旨在提高儿童的语言习得能力和言语交流能力,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听力和语言能力。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

听觉障碍儿童特征及诊断听觉障碍是指个体在听力功能上存在异常或损害,导致不能正常听到或理解语言和声音。

听觉障碍儿童是指在幼儿期或儿童期出现听力障碍的个体。

以下将会详细介绍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及诊断。

首先,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非常明显。

根据听力损失程度,听觉障碍儿童的特征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级别。

轻度听觉障碍儿童在安静环境下可以听到80分贝以上的声音,但较远距离或较低音调的声音可能不太能听到。

中度听觉障碍儿童需要大声说话或者近距离传达信息才能听清。

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只能听到非常大声的声音,并且也比较依赖口形来进行沟通。

极重度听觉障碍儿童几乎无法听到任何声音并且也无法理解口形。

其次,听觉障碍儿童在语言和认知发展方面存在延迟。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语言,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发音能力会受到影响。

他们可能会在语言表达、词汇量和语法方面出现落后。

同时,他们的认知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在语言和听力为主要输入和输出的认知任务中。

另外,听觉障碍儿童在社交和心理方面也存在困难。

由于无法正常听到和理解他人的言语,他们可能在交流和与他人互动时感到困惑和受限。

这可能导致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变得孤立和封闭。

同时,他们也可能因为沟通障碍而感到挫折和自卑,对自己产生负面情绪和心理状态。

最后,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种评估和测试。

医生会对儿童的听力进行详细评估,包括通过纯音评估和语音评估来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进行言语和语言评估来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和交流能力。

其他评估还可能包括认知评估和心理评估,以全面了解听觉障碍对儿童的影响。

总结起来,听觉障碍儿童具有明显的听力损失,语言和认知发展延迟,社交和心理困难等特征。

针对听觉障碍儿童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和测试,以了解他们的听力程度和全面评估他们的发展情况。

及早的诊断和干预对于听觉障碍儿童的语言和认知发展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减少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儿童听力标准对照表

儿童听力标准对照表

儿童听力标准对照表
儿童听力测试一般指临床上的听力检查,通常为纯音听阈测试,正常值参考范围要求≤25分贝,在这个范围内均属于正常情况。

如果检查结果异常,应积极咨询医生,然后进行处理。

在进行听力测试时,会测试不同的频率阈值,一般需要计算500Hz、1000Hz、2000Hz、4000Hz这4个频率的平均值,然后检测儿童听力水平。

根据检查结果,可将听力情况分为6个等级,0-25分贝属于正常情况,26-40分贝属于轻度听力损失,41-55分贝属于中度,56-70分贝属于中重度,而71-90分贝则属于重度,大于90分贝属于极重度情况。

发生轻度听力损失影响相对轻微,患儿可能无法准确判断生活中遇见的较细小声音,而中度听力损失则可能发生交流障碍,重度患儿可能对身边较大声音也无法准确辨别。

发展为极重度听力损失时,患儿基本无法感受声音的存在,对生活影响较为严重,应佩戴助听器。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听觉系统会逐渐老化,听力也会逐步下降,这种情况属于生理表现。

如果儿童时期出现听力障碍,应积极寻找原因,并进行解决,以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甚至影响心理健康。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标准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标准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开展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的有效措施,是减少听力障碍对语言发育和其他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一、基本要求(一)机构设置。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规划的实际情况,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诊断治疗工作,指定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心或具有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听力障碍诊治工作。

1.筛查机构应当设在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中,配有专职人员及相应设备和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指定。

2.诊治机构应当设在具有较强耳鼻咽喉科学和听力学技术水平的医疗机构中,至少配备1名新生儿听力障碍诊治高级技术职称医师和2名听力检测人员,并配置相应的设备和设施,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考核后指定。

(二)人员要求。

1.筛查人员。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

(2)接受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新生儿听力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2.诊治人员。

(1)从事听力障碍诊治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具有中级以上耳鼻咽喉科临床专业技术职称。

(2)从事听力检测的人员应当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通过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相关技术和技能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3.文案人员。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且有档案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房屋与设备要求。

1.房屋。

筛查机构:设置1间通风良好、环境噪声≤45 dB(A)的专用房间,并配备诊察床。

诊治机构:至少设置2间隔声室(含屏蔽室1间),符合国家标准(GB/T16403、GB/T16296),设置诊室和综合用房各1间。

2.设备。

(1)筛查机构(2)诊治机构二、机构职责(一)筛查机构。

1.严格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2.建立各种筛查规章制度,遵守技术操作常规。

3.做好筛查前的宣传教育,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尊重监护人个人意愿选择。

儿童听力检查PPT课件

儿童听力检查PPT课件
相关部位图
(Engström & Engström, 1979)
什么是客观测听
• 客观测听法:不需要受试者对测试指令做出配合,而是根据记录到的结果,对比正常值来判断得到的数 据是否正常;某些测试结果可以间接的推测听力水平,某些测试结果可以了解耳聋发生的部位。
• 特点:不是真正的听力;测试方法多样;结果判断受测试人员技术经验的影响。
• 平均 1.91±0.24 4.66±0.27 6.82±0.43 2.74±0.30 4.86±0.45 2.13±0.29
• 范围 1.32~2.64 4.14~5.10 5.64~7.62 2.22~3.72 3.60~5.88 1.38~2.88

正常婴幼儿右耳ABR测试结果

I波(ms)
ABR结果判定
• 各波的测量:潜伏期是最重要的参数。 • 潜伏期:指声音发出到出现反应波所需要(经过)的时间,与年龄、刺激声强度、刺激声频率特性、性别以
及听力损失程度有关。
ABR结果判定
• 由于波的起点有时不易判断,所以临床上都是测量波的顶点与测试声触发点的时间间隔,这种潜伏期是峰 潜伏期。
• 诱发电位反应波的最大特点就是潜伏期相对稳定,总是在给声后某一时间出现。 • 在正常听力的年轻人,70dBnHL短声引出的I波潜伏期在1-2ms之间;III波为3-4ms;V波为5-6ms.如果与此
小儿ABR特点
• 由于小儿的神经发育在出生时并未完全成熟,因此其各波的潜伏期均较成人延长。 • 由于脑干发育的特点,小儿ABR多呈现大III波,小V波。 • 随月龄增长,各波潜伏期逐渐接近正常成人,I波3个月左右,III波8-16月左右,V波18-36月左右。
ABR结果判定
• 不能依据ABR测试结果来划分耳聋程度,但可以大致判断其听力水平。 • 新生儿ABR进行听力筛查的结果及处置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年龄不同、制定不同确诊时间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转诊者 检查3次,2次稳定不变者,以最后结果为准。 儿保转诊者 小于1.5岁,大于70dB者,可以1次检查结果作 诊断 小于70dB者,需要有2次检查结果 作诊断 大于1.5岁,可以根据1次检查结果作诊断
儿童听力诊断的关键
测试组合,综合诊断 跟踪随访,信息俱全
定性诊断(根据病情选项)
正常听力参考标准
(0 dB nHL = ? dB SPL)
各个诊断中心建立自己的诊断标准: 必查: ABR:波Ⅴ反应阈≤30 dB nHL 必查: 行为测听:0.5K,1k,2k,4k平均听阈≤30 dB HL ( ≥ 3岁者可用此标准,≤ 3岁者作为参考) 必查: 耳声发射(DPOAE):4个频率幅值正常 必查: 中耳声导抗测试 :A型鼓室图 选查: 40Hz:反应阈≤40 dB nHL 选查: ASSR:0.5K,1k,2k,4k平均反应阈≤30 dB nHL
耳鼻喉常规检查
中耳 外耳
内耳
声导纳
(鼓室图 镫骨肌反射)
耳声发射
(TEOAE,DPOAE)
听力检测(2)
主观听力检测


小儿行为测听(BOA 、 VRA 、PA 、PTA) 言语测试 听觉-言语发育评估表
听力损失的诊断
定量诊断
行为测听+ABR 40Hz或ASSR 耳科常规检查+ 骨导ABR+ 耳声发射+中耳声导抗+ 影像学检查+ 言语测听(2岁以上) 主 辅
0-6岁儿童听力诊断常规
大冶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王广明
常规检查项目
一、耳鼻咽喉常规检查(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必查 二、听力学检查 (一)客观检查 1. 听性脑干反应(ABR)—————————————必查 2. 耳声发射(DPOAE)——————————————必查 3. 中耳声导抗测试 ———————————————必查 4. 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 ——————————选查 5. 40Hz诱发反应 ————————————————选查 (二)主观检查 1. 行为测听(BOA或VRA或PA或PTA)—————————必查 根据年龄和配合程度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2,言语测听(2岁以上) —————————————选查 三、影像学检查 1. 鼻咽部X线——————————————————选查 2. 颞骨CT ———————————————————选查 3. 耳部MRI———————————————————选查
听力诊断
听力损失的程度(行为听阈)
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500,1k,2k,4k)Hz的平均值
dB HL 31~ 40 41~ 60 61~ 80 ≥81
(WHO,1997)
听力损失性质判断标准
传导性听力损失: 1、骨气导差≥15 dB (行为测听或ABR)——必查 2、中耳声导抗测试 :B型或—————————选查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1.无骨气导差(行为测听或ABR)————— 必查 2.蜗后听力损失的鉴别: ABR+ OAE ——— 必查 ABR 异常,OAE正常提示蜗后病变 3.影像学检查——————————————选查 4.言语测听与纯音测听——————————选查
儿童听力诊断工作流程
信息员 报表 转诊儿童 中心 大夫 技师
人工耳蜗
卫 生 局
干预方案
助听器 药物治疗
工作常规
听力言语评估目的
评估整个听觉系统的完整性 确定听力损失的程度、性质和部位 了解儿童言语发育及智力状况 确定有效的干预/治疗措施
听觉传导通路
听觉中枢
中耳 外耳道 听小骨
蜗神经 耳蜗
声波
咽鼓管
听力检测(1)
客观听力检测
气、骨导ABR 40Hz-AERP 多频稳态听觉反应(ASS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