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教学大纲(09级高中后三年制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综合布线》教学大纲(09级高中后三年制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系部:_计算机技术系________
_____09__级
教学大纲名称
《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大纲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 适用生源
适用专业

和学制
高中后三年制
大纲制订、
修订教研
网络与多媒体
执笔人
钮鑫

教学大纲制订、修订 肖玉、肖宇、蒋熹、陈小中、冒志建
参与人员 大纲属制订、修订
制订
修订 □
教学大纲稿
(交书面稿和电子稿)
序号
.教学内容(知识点)
教学要求 了解 理解 掌握
1 系统设计中常用的专业术语

2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的常用符号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原则,并能遵循系统设计的基

3
本步骤完成系统设计
重点、难点提示:
本章的重点为掌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原则,难点为按照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的基本步骤完成系统设计。
第五章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
3
3
8 第八章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综合布线系统
3
3
的保护与安全防范
9 测试考核
3
3

45

四、课程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
本课程采取闭卷笔试的考核方式,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课程总成绩按照学 院教务处的标准执行。
五、主要参考教材或资料
1、教材 《网络综合布线》,机械工业出版社,李京宁 2、主要参考书 (1)《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培训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赵腾任 (2)《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 黎连业 (3)综合布线讲义与实验指导书 , 本校编
教研室主任审核意见
签名:
系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意见

网络综合布线 教学大纲

网络综合布线 教学大纲

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大纲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大纲网络综合布线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为了更好地推动网络综合布线的教学,制定一份全面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大纲展开探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估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学目标网络综合布线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网络布线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网络布线的设计、安装和维护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分析和解决网络布线中的各种问题;2. 掌握网络布线的设计和规划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线方案的制定;3. 能够熟练使用网络布线工具和设备,进行布线的实施和调试;4. 具备网络布线故障排除和维护的能力,能够处理常见的网络故障。

二、教学内容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布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网络布线的基本概念、布线标准和布线原理,包括布线介质、布线结构、布线方式等内容;2. 网络布线的设计和规划:讲解网络布线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布线方案设计、布线路径规划等内容;3. 网络布线工具和设备的使用:介绍网络布线工具和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包括布线工具、光纤设备、网络测试仪等;4. 网络布线的实施和调试:讲解网络布线的实施步骤和调试方法,包括布线材料的选择、布线设备的安装、布线的调试和测试等;5. 网络布线故障排除和维护:介绍网络布线中常见的故障类型和排除方法,包括线路故障、接头故障、设备故障等,以及网络布线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方法网络综合布线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实践、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训等。

具体方法如下: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对网络布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2. 实验实践: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网络布线的实施和调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3.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际网络布线项目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4. 项目实训:通过实际项目的实训,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网络布线项目中,锻炼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合布线》课程大纲80课时

《综合布线》课程大纲80课时

《综合布线》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综合布线二、课程性质、学分、课时本课程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其功能让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系统,了解各种布线实例以及学会使用各种布线工具、布线方法、测试方法等。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综合考核达到及格标准。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

本课程80学时。

三、课程设计思路网络综合布线是中职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专业课程,是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网络组建及管理人员必备的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网络组建过程中布线方法和网线的测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网络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四、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给学生建立必要的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概念体系,同时要特别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训练。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的任务是:(1)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

(2)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常用标准。

(3)能够完成各类布线项目。

六、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学期考查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七、课程建议(1)教学建议: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组合作完成与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相结合,一人一机配置设备。

建议计算中心在排课时,上机实验课最好排四节连堂。

以25名学生为标准,配备一名上机指导老师。

(2)教材建议:《网络综合布线实战》,大象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

八、实训教学资源要求实训所需软硬件:Windows XP、OFFICE Visio 2010、水晶头、配线架、压线钳等常用布线材料和设备。

九、其它说明。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大纲.doc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大纲.doc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时:52学时(2周)课程性质:综合技能训练课课程编号:071019执笔人:余明辉说明部分一、前言《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教学大纲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3年6月新修订的教学计划编写而成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制足了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和技能训练要求等内容,同时指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组织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实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的综合技能训练课,通过实训,加深理解、验证、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布线施工技术,加深对综合布线技术规范的理解,掌握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方法,熟悉综合布线工程中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测试验收各环节的技术要素,通过实训,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布线工程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熟练掌握双绞线端接(RJ-45、信息模块、配线架)制作技能。

2、熟悉综合布线的的技术规范。

3、掌握布线工程中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掌握综合布线工程各子系统和总体设计技术。

5、掌握综合布线设备与材料的品种与规格,能根据需求作出合理选购。

6、掌握各型线槽、管的施工技术。

7、掌握光纤ST、SC头制作和光纤交连技术。

8、掌握双绞线链路的测试技术。

9、掌握工程移交文档内容。

10、熟悉工程验收与鉴定的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1、实训尽量按实际布线工程运作模式进行2、实训场地在综合布线实训室进行,有条件时可在实际布线工程中完成实训教学。

3、把握好布线标准与工程实际的关系文本部分•、课程教学内容实训1、设备与材料认识实训1)双绞线2)光缆3)双绞线端接设备4)光缆端接设备5)线槽、管及配件6)机柜、电源7)其它小件材料教学重点:双绞线、电缆、线槽和线管、机柜等设备与材料的品种与规格。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

监理 合同
咨询顾问
供货 合同
供货商
建筑精选课件
15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目标
项目管理的目标有三个最主要的方面: ▪ 专业目标(功能、质量、生产能力等) ▪ 工期目标 ▪ 费用(成本、投资)目标
它们共同构成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如图所示)。 时间
质量
费用
建筑精选课件
16
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
▪ 工程项目目标设计,项目定义及可行性研究; ▪ 工程项目的系统分析; ▪ 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包括项目的实施方案及总体计划工期计划、成本
(投资)计划、资源计划以及它们的优化; ▪ 项目的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组成,工作与职责的分配,项
目管理规范的制定; ▪ 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包括项目信息系统的建立、文档管理等; ▪ 工程项目的实施控制,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投资)控制、质量控制、风险
控制、变更管理; ▪ 项目后工作,包括项目验收、移交、项目后评估。
建筑精选课件
17
目标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采用目标管理方法: ▪ 在项目实施前就必须确定明确的目标,精心论证,详细设计、优化和计划。 ▪ 项目先设立总目标,再采用系统方法将总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和可执行目标。 ▪ 将项目目标落实到责任人,将目标管理同职能管理高度地结合起来,建立 由 上而下,由整体到分部的目标控制体系,并加强对责任人进行业绩评价。 ▪ 将项目目标落实到项目的各阶段,保证项目在全生命期中目标、组织、过 程、 责任体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建筑精选课件
确认和验证需求指南
18
▪ 在项目开始时或形成建议时确认需求 ▪ 使用项目定义报告(PDR) ▪ 检查需求时要现实些 ▪ 明确地声明需求 ▪ 通过使用非语言展示(图形、模型)来澄清需求 ▪ 将需求分类到规格和排除情况中 ▪ 获取问题的详细描述 ▪ 让客户和项目赞助人在需求文档上签字 ▪ 预计和管理变更

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设计

xxxxxxxxxxxx技术学院《综合布线技术》教学大纲授课教师:教研室: 网络教研室系负责人: 编写时间:2012 年9 月《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局部课程说明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编号课程名称: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编号:03010231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11年级学生3、学时数与学分本课程学时总数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学时24学时,实践教学学时32学时。

本课程学分为4分。

4、先修课与后续课先修课:《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根底》后续课:《|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5、课程性质与主要容简介《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操作严密结合的课程。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根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鉴定等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展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实施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根底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和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6、教材与教学参考书选用建议首选教材:《综合布线技术实用教程》禹禄君编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达到: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领域技术开展与动态;2、了解相关标准与规;3、掌握六大子系统的设计原如此,相关标准规;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做出综合布线结构图,信息点分布图和材料设备预算4、能够根据实际做出总体设计,做出布线路由图,综合布线结构图,信息点分布图,材料设备预算;5、掌握常见布线工具的使用与双绞线端接技术;6、能够根据设计需要进展布线产品的选用;第二局部教学容与教学目的第一章综合布线概述教学目的和根本要求:1、了解综合布线概念2、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形成与开展趋势3、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4、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本章重点与难点:1、重点: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2、难点: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讲授容:1.1 智能建筑概述1.1.1 智能建筑的概念1.1.2 智能建筑的功能和组成智能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1.2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2.1.1 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2.1.2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2.1.4 综合布线系统的标准介绍标准:GB/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GB/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器材教学目的和根本要求: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器材的种类、规格、功能与作用。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系统与施工技术教学大纲.doc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系统与施工技术教学大纲.doc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系统与施工技术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设计,施工,检验,维护综合布线的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针对智能大厦,小区,企业网络,工控网络,智能网络的布线项目进行专业的设计,施工,监理,检验,和维护.完成本级学习的学员将能够:·安装、配置和维护网络布线工程,设计,施工,检验,维护等技能·按照布线管理的需要区分,工作区布线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垂直布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管理和维护多种常见的网络布线介质的连接施工测试·设计、实施和维护局域网络,城域网络布线拓扑,布线图纸,档案.·监视网络布线运行并能排除简单故障·保证各种常用小型,大型布线网的正常运行二、教学内容第1章综合布线系统1.1 综合布线系统概述1.2 综合布线系统的优点1.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1.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1.5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点1.6 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趋势1.6.1 集成布线系统1.6.2 智能小区布线第2章. 网络传输介质2.1 有线通信线路2.1.1 双绞线2.1.2 同轴电缆2.1.3 光缆2.2 双绞线传输介质的品种、性能与标准2.2.1 双绞线的品种2.2.2 双绞线电缆的测试数据2.2.3 常用的双绞线电缆2.2.4 超5类布线系统2.2.5 6类线的有关问题2.3 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2.4 光缆的品种与性能2.4.1 什么是光纤2.4.2 光纤的种类2.4.3 光纤通信系统简述2.4.4 光缆的种类和机械性能2.5 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2.5.1 信道传输速率2.5.2 通信方式2.5.3 传输方式2.5.4 基带传输2.5.5 宽带传输第3章网络互联设备3.1 中继器和集线器3.1.1 中继器3.1.2 集线器3.2 调制解调器3.2.1 调制解调器的用途与分类3.2.2 调制解调器在联网中的功能与方式583.2.3 如何选购调制解调器3.3 网络互联设备—网卡3.3.1 网卡概述3.3.2 网卡的类型3.3.3 网卡的总线类型3.3.4 3Com公司网卡系列3.4 网桥3.4.1 网桥的工作原理3.4.2 网桥的功能3.4.3 网桥的种类3.5 交换机3.5.1 交换机概述3.5.2 三种交换技术3.5.3 局域网交换机的种类及选择3.5.4 交换机应用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3.6 路由器3.6.1 原理与作用3.6.2 路由器的优缺点3.6.3 路由器的功能3.7 网关3.7.1 网关的基本概念3.7.2 网关-网关协议简述3.7.3 外部网关协议简述3.7.4 内部网关协议族3.8 防火墙3.8.1 防火墙概述3.8.2 防火墙体系结构3.8.3 防火墙体系结构的组合形式3.8.4 内部防火墙3.8.5 防火墙的未来第4章线槽规格和品种以及线缆的敷设4.1 金属槽和塑料槽4.2 金属管和塑料管4.3 桥架4.4 槽、管的线缆敷设第5章网络总体方案设计5.1 网络系统组成5.2 典型的5种方案的成功案例5.3 Internet/Intranet网络解决案例5.4 ATM解决方案第6章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6.1 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6.1.1 网络工程的范围6.1.2 网络工程的分析与设计6.1.3 网络工程工作清单6.2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6.2.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概述6.2.2 工作区设计要点6.2.3 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6.3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6.3.1 水平干线子系统设计概述6.3.2 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线缆种类6.3.3 水平干线子系统布线方案6.4 管理间子系统的设计6.4.1 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部件6.4.2 管理间子系统的交连硬件部件6.4.3 管理间子系统交连的几种形式6.4.4 管理间子系统在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中的应用6.4.5 管理间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6.4.6 管理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6.5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6.5.1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简述6.5.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结构6.5.3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方法6.6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6.6.1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概述6.6.2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的环境考虑6.7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6.7.1 A T&T推荐的建筑群子系统设计6.7.2 电缆布线方法6.7.3 4种建筑群布线方法比较6.7.4 电缆线的保护6.8 网络工程的总体设计6.8.1 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结构6.8.2 网络布线方案的设计6.8.3 两套设计方案的各自取费主要内容6.9 方案的书写样例6.9.1 某某公司网络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6.9.2 建筑行业取费方式第7章网络工程施工实用技术7.1 网络工程布线施工技术要点7.1.1 布线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7.1.2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7.1.3 测试7.1.4 工程施工结束时注意事项7.2 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7.2.1 EIA/TIA568A和EIA/TIA568B的关系7.2.2 信息模块的压接技术7.3 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技术7.3.1 连接RJ-45时要注意的事项7.3.2 双绞线与RJ-45头的连接7.4 布线技术7.4.1 路由选择技术7.4.2 线槽铺设技术7.4.3 线缆牵引技术7.4.4 建筑物主干线电缆连接技术7.4.5 建筑群间电缆布线技术7.4.6 建筑物内水平布线技术7.4.7 光缆布线技术7.5 光缆连接的制作7.5.1 光纤连接器的主要部件和制作工艺7.5.2 压接式光纤连接头技术7.6 光纤连接安装技术7.6.1 光纤布线的元件—线路管理件7.6.2 LCGX光纤交叉连接系统7.6.3 光纤连接架7.6.4 光纤交连场的设计7.6.5 光纤连接管理7.7 数据点与语音点互换技术7.7.1 数据点改变为语音点的操作方法7.7.2 语音点改变为数据点的操作方法7.7.3 1个数据(语音)点改变为4个语音用户的操作方法第8章无线网络8.1 无线网络的概念与特点8.1.1 无线网络的概念8.1.2 无线网络通信传输媒介8.1.3 无线网络标准与协议8.1.4 无线应用协议W AP简述8.1.5 无线宽带HiperLAN/2新技术展望8.1.6 无线ATM技术8.1.7 无线网卡的组成与工作原理8.1.8 宽带无线技术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LMDS 8.1.9 微波扩频无线网特点及运行环境8.1.10 AIRLAN计算机无线网络8.2 微波扩频通信技术8.2.1 基本原理8.2.2 扩频通信的主要特点8.2.3 扩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8.3 微波扩频无线网络产品8.3.1 无线网络产品8.3.2 部分产品使用环境与技术指标8.4 无线网络典型连接方式与实例8.4.1 无线网络典型连接方式8.4.2 无线网络安装实例8.5 无线分组交换网8.5.1 无线分组网概况8.5.2 无线分组网的系统结构8.5.3 无线信道的访问方式8.6 无线网络的现状和发展前景8.6.1 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应用状况8.6.2 计算机无线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8.6.3 计算机无线网络的标准化问题8.6.4 无线互联网 28.6.5 计算机无线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前景第9章测试与测试的有关技术9.1 测试概述9.1.1 测试内容9.1.2 测试有关标准9.1.3 超5类、6类线测试有关标准9.2 电缆的2种测试9.2.1 电缆的验证测试9.2.2 电缆的认证测试9.3 网络听证与故障诊断9.3.1 网络听证9.3.2 故障诊断9.4 一条电缆(UTP5)的认证测试报告9.5 局域网电缆测试及有关要求9.6 测试仪的种类与技术指标9.6.1 Fluke DSP-100测试仪9.6.2 Fluke 620局域网电缆测试仪9.6.3 Fluke 652局域网电缆测试仪9.6.4 Fluke 67X局域网测试仪9.6.5 Fluke 68X系列企业级局域网测试仪9.6.6 WireScope 155测试仪9.6.7 Fiber Smartprobe光纤测试系列模块9.7 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9.7.1 近端串扰未通过9.7.2 衰减未通过9.7.3 接线图未通过9.7.4 长度未通过9.7.5 测试仪问题9.8 大对数电缆测试技术9.8.1 TEXT-ALL25测试仪简介9.8.2 操作说明9.8.3 测试连接插座9.8.4 自动测试程序9.9 光缆测试技术9.9.1 光纤测试技术综述9.9.2 光纤测试仪的组成9.9.3 938系列测试仪的技术参数9.9.4 光纤测试仪操作使用说明9.9.5 光纤测试步骤9.10 工程的结尾工作9.10.1 工程结束时应做的工作9.10.2 网络文档的组成第10章网络工程的验收与鉴定10.1 现场(物理)验收10.2 文档与系统测试验收10.3 乙方要为鉴定会准备的材料10.4 鉴定会材料样例10.5 鉴定会后资料归档第11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有关标准与规范11.1 中国工程建筑标准化协会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11.1.1 系统设计11.1.2 系统指标11.1.3 工作区子系统11.1.4 配线子系统11.1.5 干线子系统11.1.6 设备间子系统11.1.7 管理子系统11.1.8 建筑群子系统11.1.9 光缆传输系统11.1.10 电源、防护及接地11.1.11 环境保护11.1.12 安装工艺要求1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11.2.1 范围11.2.2 分类原则11.2.3 术语定义11.2.4 类别体系11.3 建设部颁布的有关智能建筑管理的若干规定11.3.1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11.3.2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专项资质管理暂行办法11.3.3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和系统集成执业资质标准(试行)11.4 公安部消防局发布消防设施专项工设计资格分级标准1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1.6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试行)(摘要)第12章网络综合布线工程师所关心问题12.1 综合布线系统方面的问题12.1.1 怎样看待PDS布线市场12.1.2 怎样看待系统集成和系统集成商12.1.3 局域网建设过程中的有关问题12.1.4 为什么要建设屏蔽局域网12.1.5 如何选择屏蔽与非屏蔽系统12.1.6 如何看待15、20、25年保证12.1.7 选用网络布线方案的建议12.1.8 千兆位以太网的优势和如何升级千兆位以太网12.1.9 智能大厦的弱电系统12.2 设备选择方面的问题12.2.1 给服务器配置UPS电源要注意“W”与“V A”的关系12.2.2 确保服务器性能时网卡的安装方法12.2.3 网络交换机的选择12.3 线缆与光缆方面的问题12.3.1 6类布线系统中的有关问题12.3.2 布线系统与千兆位网络传输12.3.3 光纤与铜缆的选择12.3.4 千兆位以太网的光纤选择12.3.5 千兆位以太网是否会取代ATM12.3.6 网络布线标准的新动向12.3.7 光纤ST头连接技术12.3.8 光纤敷设的新技术“吹光纤”12.3.9 光纤线路常用的测量方法12.3.10 光纤在中小企业网中使用的几点考虑12.4 接入与测试、编码方面的问题12.4.1 接入技术12.4.2 压缩编码技术决定了线缆的带宽12.4.3 近端/远端综合串扰的问题12.5 以太网史、拓扑结构、布线标准TCP/IP方面的问题12.5.1 以太网的发展过程12.5.2 网络拓扑结构12.5.3 综合布线标准的有关问题12.5.4 TCP/IP12.5.5 关于IPv6的问题12.6 督导与责任方面的问题。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说明部分一、前言《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3 年6 月新修订的教学计划编写而成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制定了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求与技能训练要求等内容,同时指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组织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要紧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与国家标准为根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基本概念出发,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管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与管理保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原理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三、教学基本要求1、使学生全面地熟悉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个流程。

2、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类技术知识。

3、通过综合布线设计与实践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的懂得。

4、掌握进行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测试、组织验收与鉴定的技能。

5、熟悉网络综合布线的最新技术与标准。

6、教学中需注意的问题7、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与课程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学习的方法。

8、教学内容务必突出该课程是技能型课程特征,应多进行布线工程案例教学与布线工程现场教学。

9、教学中要注意跟踪最新的布线标准。

文本部分一、课程教学内容第1 章综合布线概述1 、智能建筑2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5 、综合布线系统的进展趋势教学要求:对1 、2 、 3 、 4 正确懂得,对5 熟悉。

第2 章网络传输介质1 、有线通信线路1 )、双绞线2 )、同轴电缆3 )、光缆2 、双绞线1 )、双绞线的品种2 )、双绞线电缆的电气特性参数3 )、超5 类布线系统4 )、6 类布线系统5 )、7 类布线系统3 、同轴电缆1 )、同轴电缆及其应用2 )、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4 、光缆的品种与性能1 )、什么是光纤2 )、光纤的种类3 )、光纤通信系统简述4 )、光缆的种类与机械性能5 、无线传输介质6 、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1 )、信道传输速率2 )、通信方式3 )、传输方式4 )、基带传输5 )、宽带传输教学要求:对1 、2 、 4 、 6 正确认识、懂得,对3 、5 熟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适用对象:运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技能课讲明部分一、前言《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教学大纲是按照运算机技术系运算机网络技术专业2003 年6 月新修订的教学打算编写而成的教学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制定了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教学差不多要求、教学要求和技能训练要求等内容,同时指明了教学中应注意的咨询题,是组织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教学文件。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课程是运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技能课程。

本课程的要紧任务是以综合布线系统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为依据,从综合布线工程技术的差不多概念动身,阐述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施工工程治理技术、网络测试技术、工程验收和治理爱护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网络布线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等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电工电子基础知识、运算机网络原理和运算机操作系统的预备知识。

三、教学差不多要求1、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个流程。

2、把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的各种技术知识。

3、通过综合布线设计与实践加深对网络体系结构的懂得。

4、把握进行方案设计、工程施工、测试、组织验收和鉴定的技能。

5、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最新技术和标准。

6、教学中需注意的咨询题7、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与课程有关教学资料进行学习的方法。

8、教学内容必须突出该课程是技能型课程特点,应多进行布线工程案例教学和布线工程现场教学。

9、教学中要注意跟踪最新的布线标准。

文本部分一、课程教学内容第1 章综合布线概述1 、智能建筑2 、综合布线系统概念3 、综合布线系统标准4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等级5 、综合布线系统的进展趋势教学要求:对1 、 2 、 3 、4 正确懂得,对5 了解。

第2 章网络传输介质1 、有线通信线路1 )、双绞线2 )、同轴电缆3 )、光缆2 、双绞线1 )、双绞线的品种2 )、双绞线电缆的电气特性参数3 )、超5 类布线系统4 )、6 类布线系统5 )、7 类布线系统3 、同轴电缆1 )、同轴电缆及其应用2 )、同轴电缆的品种、性能与标准4 、光缆的品种与性能1 )、什么是光纤2 )、光纤的种类3 )、光纤通信系统简述4 )、光缆的种类和机械性能5 、无线传输介质6 、数据传输技术中的几个术语1 )、信道传输速率2 )、通信方式3 )、传输方式4 )、基带传输5 )、宽带传输教学要求:对1 、 2 、 4 、6 正确认识、懂得,对3 、 5 了解。

第3 章布线器材与布线工具1 、布线器材1)线管、槽、桥架2)机柜、面板、底盒3)其它材料2 、管槽安装工具3 、线缆安装工具1)线缆敷设工具2)线缆端接工具4 、验收测试工具1)验证测试工具2)认证测试工具3)其他测试工具教学要求:对1 、 2 、 3 、4 正确认识、把握。

第4 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基础1 、用户需求分析2 、综合布线与整体工程配合3 、建筑物现场勘察4 、设计标准1 )、国际标准2 )、北美标准3 )、欧洲标准4 )、中国标准5 、设计概要1 )、设计原则2 )、设计等级特点3 )、设计步骤4 )、综合布线名词和术语6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1)综合布线系统组成2)综合布线网络结构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备配置4)接口5)具体配置7 、产品选型1)产品选型原则2)综合布线厂商简介8 、图纸设计1)综合布线工程图2)绘图软件简介教学要求:对4 、5 、6 、7 、8 正确懂得、把握,对1 、2 、3 了解。

第5 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1 )、工作区子系统设计概述2 )、工作区设计要点3 )、信息插座连接技术要求2 、水平干线子系统的设计1 )、水平子系统设计概述2 )、水平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3 )、大开间办公环境水平布线设计方案3 、治理间子系统的设计1 )、治理间子系统定义2 )、治理间子系统的差不多要求3 )、交接治理4 )、标识治理5 )、连接件治理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1 )、垂直干线子系统差不多要求2 )、垂直干线子系统线缆类型选择3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距离4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接合方法5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布线路由5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1 )、设备间子系统设计概述2 )、设备间子系统的线缆敷设6 、建筑群子系统的设计1 )、建筑群子系统设计特点2 )、设计步骤3 )、建筑群子系统管槽路由设计7 、防护系统设计1 )、电气防护设计2 )、接地系统设计8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 )、概述2 )、布线方案设计内容教学要求:对1 、 2 、 3 、4 、5 、 6 、7 、8 的熟练运用。

第6 章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技术1 、工程施工的差不多要求2 、施工预备3 、管槽系统安装4 、系统设计环境的安装5 、双绞电缆的施工1 )、线缆牵引技术2 )、建筑物内水平电缆布线3 )、建筑物内主干电缆布线技术4 )、信息插座端接5 )、配线架端接6 、光缆的施工1 )、光缆施工的差不多要求2 )、光缆施工3 )、光纤连接器安装4 )、光纤熔接教学要求:对1 、 2 、 3 、4 、5 、 6 的熟练运用。

第7 章项目治理与工程监理1 、项目治理的差不多概念2 、预算治理和成本操纵3 、施工进度治理4 、现场监控和文档治理5 、工程监理的差不多概念6 、工程监理组织结构7 、工程监理实施步骤8 、招投标简介教学要求:对1 、2 、3 、4 、5 、6 、7 的正确认识与懂得,对8 了解。

第8 章测试与测试的有关技术1 、测试概述1 )、测试内容2 )、测试有关标准3 )、超5 类、6 类线测试有关标准2 、认证测试模型1 )、链路类型2 )、认证测试模型3 、认证测试参数4 、光纤链路测试技术参数5 、常用测试仪的使用6 、双绞线测试错误的解决方法1 )、近端串扰未通过2 )、衰减未通过3 )、接线图未通过4 )、长度未通过5 )、测试仪咨询题8 、光缆测试技术1 )、光纤测试技术综述2 )、光纤测试仪的组成3 )、光纤测试仪操作使用讲明4 )、光纤测试步骤教学要求:对1 、2 、3 、4 、5 、6 、7 正确认识和懂得,对8 了解。

第9 章综合布线系统验收与鉴定1 、验收要求2 、验收时期3 、验收内容4 、竣工验收5 、竣工技术文档的内容教学要求:对1 、 2 、 3 、4 、5 正确认识和懂得第10 章网络综合布线工程案例1 、大厦综合布线系统方案2 、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方案3 、小区综合布线系统方案4 、家居综合布线系统方案二、技能训练要求实验1 :现场参观网络布线工程(2 学时)要求:正确认识网络布线工程的内容、标准。

实验2 :RJ -45 头的制作(2 学时)要求:把握568A /B 线序标准,把握RJ-45 制作技术。

实验3 :用VISIO 绘制综合布线图要求:把握用VISIO 绘制综合布线拓朴图、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等实验4 :信息模块的制作(2 学时)要求:把握信息模块的制作。

实验5 :配线架端接(2 学时)要求:把握配线架端接技术实验6 :常用布线工程工具的使用( 2 学时)要求:把握电工工具箱、冲压工具、切割工具、打磨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验7 :金属(塑料)线槽、管的使用( 2 学时)要求:把握金属(塑料)线槽、管连接成型技术。

实验8 :双绞线测试工具使用(2 学时)要求:把握Fluke DSP-4100 和Fluke NetTool 的使用方法。

实验9 :光纤连接(2 学时)要求:把握光纤熔接及光纤连接头连接方法。

实验10 :综合布线资料查阅(2 学时)要求:把握到千家综合布线网等网站查阅布线技术、布线产品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提示及建议本门课采纳课堂讲授与网络实践教学相结合,并辅之以分组讨论、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

案例将以我校校园网方案为例,为学生进行现场教学。

教学中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刻进行上网查询研究与分析或进行实地调研,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

课堂教学中安排了九次实验课。

本课程同时安排了2 周的综合布线实训,合计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学时之比为 2 :1 ,突出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综合布线线施工、工程治理与监理、工程测试与验收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

四、考核考核性质:考试考核方式:开卷期末笔试考试占总成绩的60% ,案例分析、调研报告、实验操作和平常作业占总成绩的40% 。

五、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材:《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余明辉等编著参考书:《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黎连业编著《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刘国林编著《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来宾彭学杰编著参考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