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的欧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
科普基地建设方案

科普基地建设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述 (3)1.1 科普基地的重要性 (4)1.2 建设科普基地的必要性 (5)二、科普基地概述 (6)2.1 科普基地的定义与功能 (7)2.2 国内外科普基地发展现状对比 (8)三、科普基地建设目标与原则 (11)3.1 建设目标 (12)3.2 建设原则 (13)四、科普基地建设内容 (14)4.1 科普基础设施 (16)4.1.1 实验室建设 (18)4.1.2 观众互动区建设 (19)4.1.3 科普宣传栏设置 (20)4.2 科普资源整合 (21)4.2.1 专家团队建设 (22)4.2.2 资源共享机制建立 (24)4.2.3 合作交流平台搭建 (25)4.3 科普活动策划 (26)4.3.1 日常科普活动安排 (27)4.3.2 特色科普活动设计 (28)4.3.3 科普活动评估与反馈 (29)五、科普基地建设实施步骤 (31)5.1 规划阶段 (32)5.1.1 制定建设规划 (32)5.1.2 确定建设规模与投资预算 (34)5.2 施工阶段 (35)5.2.1 基础设施施工 (36)5.2.2 资源整合与配置 (37)5.2.3 活动策划与组织 (38)5.3 调整优化阶段 (40)5.3.1 实施效果评估 (41)5.3.2 存在问题分析 (42)5.3.3 调整优化方案制定 (43)六、科普基地运营与管理 (45)6.1 运营管理模式 (46)6.1.1 政府主导模式 (48)6.1.2 社会参与模式 (49)6.1.3 企业运作模式 (50)6.2 运营管理策略 (51)6.2.1 人员管理 (53)6.2.2 资金管理 (54)6.2.3 宣传推广策略 (55)七、科普基地发展前景展望 (56)7.1 科普基地发展趋势 (58)7.2 科普基地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59)7.3 科普基地在社会进步中的价值体现 (60)一、内容概述科普基地作为科普活动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传播科技创新知识、推动社会整体知识的普及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欧盟

欧盟国家主权让渡的影响
1,冲击了传统的主权观 2,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法 3,促进了全球化的发展
三· 主权让渡的理论诠释与发展趋势
1,主权让渡的理论诠释
实质上市资产阶级国家垄断联盟的一种特有 形式
2,主权让渡的发展趋势
(1)主权国家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2)难以建立有效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3)主权的进一步让渡将是更为艰难 (4)主权让渡难以超越邦联模式
欧洲一体化建设的“三大支柱”
1.经济与货币联盟
2.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
3.司法与内务合作
1欧分
1欧元
2欧分
20欧分
欧元 (EURO)
“欧元之父” 蒙代 尔
蒙代尔,1932年出生于加 拿大安大略省;1956年从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获得 经济学博士学位。从1974年 起,蒙代尔担任哥伦比亚大 学经济学教授至今。他以一 篇论及“最适当货币区”的 文章奠定了欧元理论,最终 促使欧元顺利出台,因此被 尊称为“欧元之父”。 1999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将该年 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 蒙代尔;瑞典皇家科学院长 达7页的赞词,更肯定了他 “欧元之父”的地位。
欧元(EURO) 诞生
欧盟的统一货币 为欧元 (euro) , 1999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国、希腊、 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 成为欧元国。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 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 腊加入欧元区。2002 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有 利于整个欧洲的经济稳定发展; 使欧洲公众参与推动欧洲一体化。
如果你是欧洲某国一公民,你同意欧洲走向 联合吗?为什么?
形成原因
国际形势的促成
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地位急剧下降 担心苏联的扩张 美国对西欧的联合持赞同态度 战争的创伤
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百科名片欧洲共同体旗西欧国家推行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并具有一定超国家机制和职能的国际组织。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总称。
又称欧洲共同市场,简称欧共体(Eur opean Communities)。
目录[隐藏]成立和发展欧洲共同体建立原因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五次扩张成形成员宗旨和组织机构政治上合作经济实力主要活动成立和发展欧洲共同体建立原因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五次扩张成形成员宗旨和组织机构政治上合作经济实力主要活动•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三项基本原则•对外关系方面[编辑本段]成立和发展欧洲统一思潮存在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入高潮。
1951年,欧洲一体化先驱让·莫内和法国外长舒曼首先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即舒曼计划),旨在约束德国。
1951年4月18日,法、意、联邦德国、荷、比、卢6国签订了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
1957年3月25日,6国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两个条约,即《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8日,6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
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
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
1992年2月1日,各国外长正式签署马约。
经欧共体各成员国批准,马约于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共体开始向欧洲联盟过渡。
1999年1月1日起在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欧元,并于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1国的货币。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点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Ⅰ.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⑴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
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国家间的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
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914~1918):①大战原因: 后起的美、德、日等国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世界。
②大战结果: 协约国(英法俄)胜利;同盟国(德奥意)战败;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崩溃;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出现;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出现;英法衰落;美国兴起。
⑶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战果:德日意结成轴心集团----战败;苏、美、中、英、法组成反法西斯同盟----获得胜利。
战后: 美国和苏联强大,英法严重削弱,德国分裂,日本成为美国附庸,欧洲政治上分裂,东部国家依附苏联,中西部依附美国,美国和苏联由合作走向对抗,两极格局形成。
亚非拉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获得独立,成为新兴政治力量。
Ⅱ.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⑴.社会主义阵营从50年代未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未解体。
⑵.西方阵营出现分化,西欧、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减弱。
⑶.80年代末开始欧洲政治地图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一分二)、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裂(一分六)、苏联解体(一分十五)。
⑷.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是:除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外,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经济力量中心。
(一超多强格局)。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①二战后总体是和平局面,局部不稳定,安全隐患依然存在。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国际政治的主题,合作和冲突是国家关系的两种表现形式。
②地缘合作——区域国际组织的建立: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③地区冲突和战争不断: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冲突案例----阿以冲突】⑴冲突原因:内部---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
不去太空也能体验太空生活?中英互译

I am a multi-disciplinary. As a scientist, I’ve been a crew commander fora NASA Mars simulation last year. And as an artist, I create multicultural community art all over the planet. And, recently, I’ve actually been combining both. But let me first talk a little more about that NASA mission.我的身份有些复杂,作为科学家,去年曾担任美国宇航局火星模拟项目的指挥官;作为艺术家,在全世界创作多元文化的社群艺术。
最近,我一直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此之前,我想先谈谈美国宇航局的任务。
This is the HI-SEAS program. HI-SEAS is a NASA funded planetary surface analog on the Mauna Loa volcano in Hawaii. And it’s a research program tha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long-term isolation of small groups. I lived in this dome for four months with a crew of six. Very interesting experience, of course.这个项目就是HI-SEAS(夏威夷太空探险类比模拟项目)计划,由美国宇航局资助,在夏威夷的莫纳罗亚火山开展行星表面模拟,专门研究长期隔离对小群体的影响。
我和小组中其他六人在这个圆顶建筑里生活了四个月,是一次非常有趣的经历。
2022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考前模拟试题

2021-2022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学考模拟历史试题第Ⅰ部分(选择题共60 分)一、选择题部分:本部分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目前,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1 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研究这些文化遗存的主要依据是A.史书记载B.神话传说C.考古发掘D.学术论著2.西周时期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其主要依据是A.距离远近B.血缘亲疏C.才能高低D.实力强弱3.隋唐以来,促成普遍持久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形成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4.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设立了专门机构,后其职能逐步扩大到处理政务。
该机构是A.军机处B.尚书省C.宣政院D.中书省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6.1912 年1 月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随后成立的政府是A.同盟会B.北洋政府C.南京临时政府D.湖北军政府7.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三元里人民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之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淞沪会战”。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该兴趣小组研学的主题是A. 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C.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B. 近代中国自强历程D.近代中国求富历程8.1955年,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的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次会议是A.万隆会议C.第26 届联合国大会B.日内瓦会议D.亚太经合组织会议9.古希腊执政官伯里克利曾在演讲中自豪地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
”这制度是指A.联邦制B.城邦民主制C.代议制D.奴隶制10.1688 年应议会邀请威廉三世来到英国并成为英国国王。
意大利留学国际知名院校及专业意大利留学优势专业

意大利留学国际知名院校及专业意大利留学优势专业意大利留学国际知名院校及专业推荐1、世界大学之母: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博洛尼亚大学是世界历最古老的大学,欧洲四大文化中心之首(博洛尼亚大学与英国的牛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并称为欧洲四大文化中心),意大利四大经济名校之一,成立于1088年,至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万校之母”或“大学之母”。
1988年在430所欧洲大学校长共同签署的“欧洲大学宪章”中,博洛尼亚大学被正式宣称为欧洲所有大学的母校。
博洛尼亚大学注册学生十万人,学校与各类企业签订了3500份协议,每年有__名在校生可以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进行短期的实习与培训。
正式注册的国际学生有3900名,是意大利国家化程度的大学。
目前有400余名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学习,浓厚的学术氛围、愉悦的生活环境是留学生选择这里的主要因素。
博洛尼亚大学的本科主要专业设置:经济系:企业经济、经济与金融、经济与营销、经济与企业管理、经济与管理。
工程系:电子工程、能源工程、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管理流程工程。
文学与哲学系:历史、文学、美术、音乐与舞台艺术、服装和时装文化与技巧。
当代外国语言与文学系:外国语言与文学;文物保护与修复技术。
政治学系:国际关系、文化与人权。
统计学系:企业统计学与信息学。
博洛尼亚大学的硕士专业设置:经济系:经济与贸易、企业管理、经济,工业与金融机构、文化艺术组织的经营与创新。
文学与哲学系:意大利语与文学、公共、社会和政治关系学、时装体系与交流。
政治学系:地区与国际合作与发展。
统计学系:统计经济学。
2、意大利排名第一的大学:米兰理工大学米兰理工大学创立于1863年,是意大利排名第一,欧洲排名第六的综合类国立大学,是世界范围内极富盛名的院校。
该院学术风格扎实,擅长于工商管理,工程学及建筑学等专业,尤其以工程学及建筑学闻名于世,是欧洲建筑及工程专业规模的综合类院校。
米兰理工大学是研究型大学中的典型代表,其研究领域涉及十分广泛包括纳米技术,太空技术,生物科技,通讯技术等等。
影响深远的欧盟东扩

作者: 吴弦[1]
作者机构: [1]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55-57页
主题词: 欧盟;东扩战略;国际关系;经济竞争力;地缘政治;中欧关系;中国;欧洲
摘要:今年5月1日,欧洲联盟实现了历史上第5次、也是规模最大的扩大。
经过冷战后1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东欧8个国家,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斯洛文尼亚,加上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终于正式加入欧盟。
这是欧盟首次从西欧地区向中东欧地区扩展,故被称为“东扩”。
欧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斯洛文尼亚的欧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
这个由四个建筑事务所联合完成,灵感来自太空空间站的欧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仿佛从天而降,落在斯洛文尼亚的Vitanje小镇上。
其尺度,形状,材料都与周边的建筑迥异。
动感的形态与山坡上的教堂发生着微妙的对话,这种交流象征性的体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应。
这个由四个建筑事务所联合完成,灵感来自太空空间站的欧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仿佛从天而降,落在斯洛文尼亚的Vitanje小镇上。
其尺度,形状,材料都与周边的建筑迥异。
动感的形态与山坡上的教堂发生着微妙的对话,这种交流象征性的体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应。
这座像是几个圆环相互咬合的闪亮亮建筑仿佛天外来物般的降临于斯洛文尼亚的Vitanje小镇。
这座建筑是欧盟太空科技文化中心,这个小镇则是这个中心创始人Herman Potocnik Noordung的故乡。
建筑功能有文化类的展览及活动空间,以及科研类的研究与会议空间。
设计将原本的两个建筑:包含圆形多功能厅和社区中心的图书馆,以及展览和研究空间技术的博物馆合二为一。
产生出一个共同的公共空间,这里能交叉发生各类文化与科学活动,临时和固定展览,还有会议和互助学习活动。
这个灵感来源于太空空间站的的建筑中,研究空间与展览空间之间没有通常的阻隔,完全开放的状态创造了社区活动与科学活动的互动。
建筑动感的形态与教堂发生着微妙的对应,这种交流象征性的体现了宗教与科学之间的对应。
建筑为整体混凝土结构,一侧是主路一侧是绿地,一层和顶部引入自然光,其圆环动态的咬合形体形成漂浮和旋转的效果。
一个正对主入口,一个设在后方的砾石广场上,与报告厅出入口直接相连。
从主入口进入圆体内首先是一个狭小的空间,然后穿过圆壁上的开口进入内部的圆,这里是大的活动厅,上面有天光倾洒下来,并与上层空间通过一个开放的圆洞联系。
活动厅与入口大厅之间的圆壁具有厚度,这个厚度里面安排了楼梯,电梯,研究空间等功能,人们通过交通楼梯上到二层,外层的圆是一个开放的倾斜展览空间,整个空间的地面都是由坡度的,内部嵌套的圆空间地面是有坡度的阶梯,天光直接从上方的圆形天窗落入,每个天窗都对应着一个玻璃包围的圆柱形功能区域,这里可以让研究人员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最大的那个天窗则对应着地面的圆洞,将光线刺入一层的活动厅。
/thread-90594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