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BC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BC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 仪器的检测原理及检验项目

BC-6800采用鞘流阻抗法、激光散射法、结合荧光染色的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分类、计数;采用比色法进行血红蛋白测定。输出33项测量参数加14项研究参数;两个直方图、六个二维散点图、三个三维散点图。

2 仪器设备试剂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68DS稀释液、M-68DR稀释液;M-68FD 染色液、M-68FN染色液、M-68FR染色液;M-68LD 溶血剂、M-68LB 溶血剂、M-68LH 溶血剂、M-68LN溶血剂;探头清洁液。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仪器和气源后部分别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5℃~32℃。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30%~85%。

电源电压要求:

主机:(220V/230V)±10%,50Hz/60Hz±2Hz。

气源:(220V)±10%,50Hz ±1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远离强电磁场干扰源;不要靠近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建议在运行设备之前对实验室的电磁环境进行评估;避免强光直接照射;避免置于热源及风源前;选择一个通风良好的位置;具有良好的接地环境;不要将主机放置在斜面上;室内使用。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前上面、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禁止触摸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之间连接及外接线(件)是否正确(连接方法见BC-6800使用说明书4.3节)、正常,电源插头是否正确插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实验过程中如遇水、电故障或中断,应立即关闭影响仪器设备安全的有关开关,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禁止鲁莽装卸仪器设备,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倾斜,振动和碰撞。

如果标本、试剂溢出在分析仪上,立即擦掉并依照检验科相关规范处理。

5.3 人员安全

仪器设备中所有与病人的样品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表面与零件都视污染物。在操作、维护仪器设备时有必要穿戴保护性的外套和手套,头发、衣物、手指等与所有的活动部件保持距离。

在仪器工作过程中,勿触及所有运动部件,避免人身伤害。禁止触摸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内部的电路,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所有物品(样本、质控物、校准物、试剂、废液等),以及同这些物质接触的区域都有潜在的生物传染性危险。操作者在实验室接触相关物品和区域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定,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室防护衣,手套等)。试剂一旦接触皮肤,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如有需要请接受医生治疗;试剂一旦接触眼睛,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接受医生治疗。

6 开关机程序

6.1 开机准备

确保电源、管路连接正常,气源开启,废液桶清空,试剂余量充足。

6.2 开机程序

仪器开机:打开电源开关,分析仪进入自检初始化程序,自动进行本底计数,本底计数合格后,电源指示灯由橙色变为绿色,进入分析计数界面。

操作软件登录:开启电脑,双击电脑桌面上的DMU软件图标,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进入DMU操作软件界面。

6.3 每日维护

6.3.1 关机:

仪器菜单中点击“关机”,放置探头清洁液于采样针下,按吸样键进行探头液维护。

探头液维护过程结束后,仪器触摸屏黑屏并提示“请关闭电源”时,请关闭电源开关。

退出DMU操作软件,关闭电脑。

6.3.2 定时维护:

如仪器需要24小时开机,请在仪器上设置每日维护提醒时间,仪器定时提醒进行一次探头清洁液的维护,放置探头清洁液于采样针下,按吸样键进行维护,完成后仪器方可恢复到计数状态。

7 仪器校准

7.1 仪器校准原则

7.1.1 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周期为半年一次;

7.1.2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更换了关键的部件(如宝石孔或电路板等)及仪器故障引起的失控,需要进行校准;

7.1.3 血液细胞分析仪维修后,应先测试质控物进行验证。如果质控结果合格,仪器不用校准;如果质控结果不合格,则需要进行校准。

7.1.4 仪器在进行校准前必须对液路系统进行彻底清洗。

7.1.5 “校准”(Calibration)用于校正影响准确性的系统偏差。因此“校准”对于系统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偏差的校准是通过向BC-6800机器的计算机中输入校准系数来实现的。

7.1.6 机器的初始校准是由迈瑞公司授权人员在安装机器时进行的。在安装校准后,使用者仅仅在需要时才进行机器校准,并维持良好的质控操作性能,确保系统的准确度。

7.1.7 校准之后应将原始数据记录填写在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记录,并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核后才能投入使用。

7.2 仪器校准步骤

7.2.1 校准物的准备

7.2.1.1 配套校准物

①将校准物从冰箱内(2—8℃)取出后,要求在室温(18~25℃)条件下放置15分钟,使其温度恢复至室温。

②检查校准物是否超出效期,是否有变质或污染。

③轻轻地将校准物反复颠倒混匀,并置于两手掌间慢慢搓动,使校准物充分混匀。

④打开瓶塞时,应垫上纱布或软纸,使溅出的血液被吸收。

⑤将两瓶校准物合在一起,混匀后再分装于2个瓶内。

7.2.1.2 新鲜血校准物

为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取三例以上健康人新鲜血各10ml。每

①用EDTA·K

2

1ml血需抗凝剂的浓度为1.5~2.2mg。要求新鲜血的HGB、WBC、RBC、MCV和Plt 检测结果在参考范围内(仪器说明书B.6节,精密度要求范围)。每例样本分别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②将每例新鲜血混匀后分装于3个管内,每管的血量为3ml。

③取其中1管,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或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连续检测10次,计算检测结果的均值,以此均值为新鲜血的定值。

④其他2管新鲜血作为定值的校准物,用于仪器的校准。

7.2.2 校准过程

7.2.2.1 校准物校准

7.2.2.1.1 取1瓶校准物,连续检测10次。算出WBC、RBC、HGB、MCV及PLT参数的平均值、标准差及CV值。

7.2.2.1.2 用上述检测校准物的均值与定值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校准仪器。

计算各参数的均值与定值相差的百分数(不计正负号),计算公式:(|均值-定值|/定值)×100%,用偏差与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进行比较。

WBC、RBC、HGB、MCV及PLT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偏差全部等于或小于附表中的第一列数值时,仪器不需要进行校准,记录偏差的数据。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偏差大于附表中的第二列数值时,仪器不能校准,需请维修人员检查原因并进行处理;若各参数均值与定值的偏差在表中第一列与第二列数值之间时,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 BC-6800具备自动校准功能,具体校准方法可按说明书9.3节的要求进行。(仪器原有的校准系数乘以定值除以所测校准物的均值,即为新的校准系数)

附表仪器校准的判别标准

参数百分数偏差

一列二列

WBC RBC HGB MCV PLT 1.5%

1.0%

1.0%

1.0%

3.0%

10%

10%

10%

10%

15%

7.2.2.2 新鲜血校准:每例新鲜血按上述要求进行操作,分别计算出每例样本的校准系数,取校准系数的均值作为生效的校准系数。

7.3 校准结果的确认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校准通过标准条件为:仪器校准后,应重新测试同一份校准物10次。如各参数的差异全部等于或小于第一列数值,证明校准合格。如达不到要求,须请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8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流程如下:

8.1 质控分析

8.2 质控结果回顾

8.2.1质控图回顾

8.2.2 质控列表回顾

8.3 失控处理

8.3.1 失控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质控结果超出质控偏差范围,建议按以下步骤操作,直至问题解决。

1. 检查质控编辑内容,如输入有误,进行修改。

2. 执行本底检测,如本底异常,参考“故障处理”进行排除。

3. 重新执行质控计数。

当质控测试超出偏差限,用同瓶质控再测试一次,在偏差限范围则仪器工作正常,如还超偏差限,记录“室内质控失控报告单”。

同一批号换一瓶质控进行测试2次,如其中一次结果在偏差限范围则仪器工作正常,如都超偏差限,记录“室内质控失控报告单”,评估是否对仪器进行校准或维修。

4. 确认是否为仪器校准的问题。

5. 如果上述步骤都未能得到在控结果,提示仪器可能出现故障,应联系维修人员。

8.3.2 填写失控报告

1. 操作人员发现失控后,应立即通报主班。失控期间,失控项目不得发出报告,如有发出应予以追回。尽快查明引起失控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 纠正完毕后,须填写失控报告,由经手人、专业组长和科主任签字,并保存失控处理记录(附表1:室内质控失控报告单)。

8.3.3 室内质控数据管理

1. 每个月的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理,并填写当月所有测定项目的室内质控月报表(见附表2)。

2. 每个月的月末,应对室内质控数据进行周期性评价。如果发现有显着性的变异,就要对质控图的均值、标准差进行修改,并要对质控方法重新进行设计。

3. 每个月的月末,应填写该月所有测定项目的室内失控情况汇总表(见附表3)。

9 常规标本测定

10 试剂更换

1.试剂用完时仪器报警,并弹出故障对话框。

2.取一桶/瓶试剂,打开桶/瓶的包装盖,将试剂瓶盖组件插入后拧紧(更换稀释

液时需用稀释液桶支撑板卡住桶口)。

3.扫描试剂条码,并执行“试剂更换”操作。

4.试剂更换好后,进行空白测试,测试合格后继续进行样本的测试。

11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程序

11.1 定时维护

在自动保护设置界面设置每日定时探头液浸泡的时间和提醒时间,则每天提醒时间到时会提示执行清洁液浸泡。

11.2 定量维护

在仪器计数次数达到一定阈值时,提醒执行定量维护整机,该阈值可在自动保护设置界面查看。

11.3 按需维护

11.3.1 清洗

在以下情况下需要对相应部件进行清洗:

当散点图出现异常放大的细胞群,且WBC相关参数本底均偏高,可能有气泡黏附于流动室,可执行流动室除气泡。

当分析仪各参数本底值均偏高,可执行整机清洗。

如果残液盘有废液或结晶时,应手工清洗残液盘。

当分析仪运行两个月左右,应手工清洗分血阀。

如果发现开放进样拭子有血样或污物粘附,应手工清洗拭子。

如果采样针漏液池中累积有盐分和污垢,应手工清洗漏液池。

11.3.2 探头清洁液保养

用户可根据需要,利用探头清洁液对分血阀、流动室、RBC池和整机进行日常清洗和浸泡。

11.3.3 其他维护

当分析仪较长时间(1周以上)不使用,应执行打包功能并关机。

12 仪器退役前的处理

12.1 仪器表面消毒

用0.2~1.0%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表面进行消毒处理。

12.2 仪器内部消毒

使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气雾胶对仪器内部进行消毒处理。

12.3. 管路消毒

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对仪器管道进行消毒处理。如果仪器不能正常使用时,只能对部分可能的管道用2~3%的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浸泡处理。

附件1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简要信息

附件2 BC-680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

测量范围:

显示范围:

本底要求:

WBC 0~500×109/L RBC 0~8.00×1012/L HGB 0~250g/L PLT 0~5000×109/L HCT 0~75% RET% 0~30%

RET #

0~0.8×1012/L

WBC

0.00~999.99×109/L Neu%/ Lym%/ Mon%/ Eos%/ Bas%

0~100.0%

RBC 0.00~99.99×1012/L HGB 0~300g/L PLT 0~9999×109/L HCT 0.0~100.0% MCV 0.0~250.0 fL RET% 0~100.00%

RET # 0.0000~9.9999×1012/L NRBC% 0~9999.99% NRBC #

0~9999.99×109/L

参数本底要求

WBC≤ 0.1 ? 109 / L

WBC-D≤ 0.2 ? 109 / L

WBC-N≤ 0.2 ? 109 / L

RBC≤ 0.02? 1012/ L

RBC-O≤ 0.02? 1012/ L

HGB≤ 1 g / L

PLT≤ 5 ? 109 / L

PLT-O≤ 5 ? 109 / L 携带污染:

参数单位高值样

本低值样

携带污染

WBC×109/L> 15.0<

3.0

≤1.0%RBC×1012/L> 6.0< 2.00≤1.0%HGB g/L> 200< 40≤1.0%HCT%>54.0<18.

≤1.0%PLT×109/L> 300<

100

≤1.0%RBC-O×1012/L> 6.0<

2.00

≤1.5%

WBC-D×109/L> 15.0<

3.0

≤1.0%WBC-N×109/L> 15.0<

3.0

≤1.5%重复性:

参数范围全血(CV/

绝对偏差

d*)

预稀释

(CV)

WBC≥ 4×109/L≤ 2.5%

4.0% RBC≥3.5×1012/L≤ 1.5%

2.0%

HGB

(110~180)

g/L ≤ 1.0%

极差

**≤3.0

2.0%

MCV(80~100) fL≤ 1.0%

3.0%

HCT(30~50)%≤ 1.5%

3.0%

PLT≥100×109/L≤ 4.0%

8.0% *注:绝对偏差 d =测量值-测量平均值。

**注:极差=最大测量值-最小测量值。

线性:

测量参

测量范围全血模式预稀释模式

WBC

(0 ~

100.00)×109/L

±0.20×109/L或

±2%

±0.50×109/L或

±5%(100.01 ~

350.00)×109/L

±6%±6%(350.01 ~

500)×109/L

±11%±11%

RBC(0 ~ 8.00)×1012/L

±0.03×1012/L或

±2%±0.05×1012/L或

±5%

HGB(0 ~ 250) g/L

±2g/L或±2%±2g/L或±3%

±4g/L或±4%

HCT(0 ~ 75)%

±1.0%(HCT值)或

±2%±2.0%(HCT值)

或±4%

PLT*(0 ~ 1000)×109/L

±10×109/L或

±5%

±10×109/L或

±10%

±20×109/L或

±10%(1001 ~

5000)×109/L

±6%±10%

±0.3%(RET值)或

/ RET%(0 ~ 30)%

±20%

±0.015×1012/L或

/ RET#(0~0.8)×1012/L

±20%

*注:PLT 线性有可能不满足指标要求,其主要取决于RBC的浓度。

附表1

室内质控失控报告单

编号:

仪器名称及型号:失控日期:质控品名称:生产厂家:

质控品批号:批号1:批号2:

失控质控品批号:批号1 □批号2 □

失控项目:

WBC □ RBC□ HGB□ HCT□

MCV □ PLT□

违背的质控规则:

超偏差范围□

最大偏差范围□

失控原因:

1. 质控品□

2. 试剂□

3.其它:

纠正措施:

纠正后室内质控情况:

操作者:专业组组长:

检验科主任:

附表2

室内质控月报表

仪器名称及型号:

质控品名称:厂家:批号:开始日期:结止日期:

项目N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注意:此表中的数据为同一批号质控测试结果

附表3

室内失控情况汇总表

仪器名称及型号:年月质控物名称:生产厂家:批号:

失控报告数:

项目质控结果个

数失控次数违背的质控

规则

偏离方向失控原因

附表4

201 年度BC-6800系列仪器保养记录表

医院名称:科室:

科室负责人:负责人联系方式:仪器型号:序列号:

负责工程师: 工程师联系方式: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ACT.5 diff AL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1 目的 此程序用于ACT 5DIFF AL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操作与维护。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ACT 5DIFF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3 检测项目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见表1。 表1. Coulter ACT-5DIFF AL各检测参数的方法

4 检测原理 ACT 5DIFF AL可以提供完整的WBC五项分类,这是由A C V(吸光率细胞化学和体积)技术和WBC/BASO方法同时决定的。 A C V技术使用吸光率、细胞化学和聚焦流阻抗原理。WBC/BASO方法则使用了差别溶解、阻抗技术及差别阈值的原理。 5 运行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15℃~+30℃ 2. 工作环境相对湿度:≤85% 3. 仪器工作场所:水平放置在清洁、干燥、无尘、无腐蚀性气体、无阳光直射、无强磁场的工作台上。 6 开关机程序 (一)开启电源并登录/关闭电源并退出 开机之前请检查电源线是否连接,试剂是否足够,废液桶是否需要倾倒,打印纸是否足够。 1、打开电源并登录 ①打开工作站电脑以及显示器,等待完全电脑启动; ②打开分析仪电源,将电源开关置于“ON”的位置(a),并检查红色的LED是否点亮(b)。

③登录系统:选择登录名称(Login Name),输入密码, 点击。 ④如果启用“自动启动”,那么“启动”会自动运行;如果禁用了“自动启动”,将会闪烁,点击它运行“启动”。 ⑤启动完成,出现如下主菜单(Main Menu)。根据相关设定,可能会打印启动的本底报告。 ⑥如果本底结果合格――“Pass”,表明“启动”成功;如果结果失败――“Failed”,点 击,再点击查看本底报告。重新点击,再次进行“start up启动”操作。如果本底仍然失败,请联系Beckman-Coulter代表。 说明:启动(Start Up)过程大约耗费3分钟时间。 本底限值: WBC≤0.3 ×109/L RBC≤0.03 ×1012/L Hgb≤0.3 ×g/dL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题库1-1-8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题库1-1-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 A.50~125fl B.125~200fl C.36~360fl D.50~200fl E.35~95fl 正常红细胞直方图在36~360fl范围内分布两个群体,从50~125fl区域有一个两侧对称、较狭窄的曲线,为正常大小的红细胞;从125~200fl区域有另一个低而宽的曲线,为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铁粒幼细胞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恢复期,红细胞显示双峰,小细胞峰明显左移,波峰在50fl处,大细胞峰在90fl处,基底较宽,为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图形。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血液分析仪VCS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V:体积 B.C:细胞 C.S:过氧化物酶 D.仅显示两种细胞散点图 E.以上都正确 在血液分析仪VCS原理中,V代表体积、C代表电导、S代表光散射。根据VCS原理,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DF1体积和散射光、DF2体积和电导、DF3体积和电导,但只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群。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A.血小板聚集 B.大血小板增多 C.小红细胞干扰 D.红细胞碎片 E.小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说明引起脱尾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血小板大,但MCV低于正常说明有小红细胞的存在。 出处:辽宁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090058.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幼稚细胞 根据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传感器时,脉冲大小不同,将白细胞分成三群,即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为主、中间细胞群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及原始细胞等和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为主。

第三章 血液分析仪检验

第三章血液分析仪检验 一、名词解释 1.DHSS 2.报警 3.报警有效性 4.稀释效应 5.携带污染率 6.可比性 7.准确度 8.Bessman贫血MCV/RDW分类法 [ 9.中间细胞群(MID) 二、选择题 【A1型题】 1.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A.AHA B.BCC C.HAA D.CBC E.BAC 】 2.手工法显微镜血液细胞计数不具备的特点是 A.检测速度慢 B.检测精度高 C.有系统误差 D.有固有误差 E.有随机误差 3.美国发明世界上第1台电子血细胞计数仪的时间是20世纪 A.30年代 ; B.40年代 C.50年代 D.60年代 E. 80年代 4.射频是高频交流电磁波,每秒变化的频率大于 A.100 000次 B.10 000次 C.1 000次 D.100次 、 E.10次 5.血液分析仪用分光光度法主要检测的血液参数是 A.HGB B.HPC C.HCT D.HDW E. HFR 6.在血液分析仪WBC/BASO通道,未被试剂溶解或萎缩的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 嗜碱性粒细胞 7.未成熟粒细胞信息(IMI)通道,与幼稚细胞结合的试剂主要成分是

B.伊红 C.新亚甲蓝 ' D.硫化氨基酸 E.氧合血红蛋白 8.在血液分析仪过氧化物酶(Perox)染色通道使用的光源来自 A.钨灯光源 B.氩气激光源 C.氦氖激光源 D.半导体激光源 E.二氧化碳激光源 ~ 9.在血液分析仪Perox染色通道,细胞过氧化物酶活性强度最大的是 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0.在血液分析仪Baso/Lobularity通道:经试剂作用后,众多细胞成为裸核,但除外 A.幼稚细胞 B.淋巴细胞 " C.中性粒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1.血液分析仪MAPSS法进行分类时,在试剂作用后,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检测,因红细胞折光系数与A.鞘液相当 B.血清相当 C.染色液相当 D.清洗液相当 E.稀释液相当 > 12.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大小和细胞数量的前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A.0° B.7° C.90° D.90°D E.110° 13.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结构及核染色质的复杂性的侧向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 B.7° C.90° D.90°D E.110° 14.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反映细胞内部颗粒及分叶状况的垂直角度散射光,指散射光为A.0° B.7° C.90° D.90°D : E.110° 15.血液分析仪MAPSS法检测时,可去偏振光、与中性粒细胞鉴别的垂直角度消偏振散射光,指散射光为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血气分析操作流程 医生下达医嘱后,再次核对后执行。 到病人床前与清醒病人沟通后方可采血。 准备用物:碘伏,棉签,5ml注射器一个,1ml注射器一个(划过肝素),肝素水浓度(200mg+0.9%氯化钠100ml)。 步骤:1 碘伏棉签消毒动脉置管采血处肝素帽,至少5秒钟。 2 用5ml注射器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将注 射器端与病人端相通,缓慢回抽混有肝素盐水的动脉血,成人 3ml。小儿1.5ml。将5ml注射器拔出。 3将划过肝素水的1ml注射器里的肝素水推出,带针头穿刺进入肝素帽,缓慢回抽动脉血0.5ml.后将注射器拔出。盖好 针头帽。 4将三通调节病人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动脉压力传感器,冲洗动脉导管,将导管中的动脉血冲洗干净。 5将装有1.5ml的5ml 注射器再次穿刺进入肝素帽中,调节三通注射器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按压压力传感器,冲洗 三通内留置的血液。冲洗干净后将注射器拔出。调节三通病人 端与压力传感器端相通。 6迅速将采集的动脉血送检,双手轻搓注射器,防止血液凝固。 7确定动脉血气分析仪正常使用。

8确保注射器内无气泡,上推血气分析仪检测口阀门。将注射器插入检测口。按屏幕上右下角的“开始”键,等待仪器将注射器中的血液吸进仪器内,此时屏幕上方显示“正在吸入血液”。 9按要求输入病人的信息:病历号,姓名,氧浓度,体温。 10待仪器提示“关闭进样口”时,将进样口处的注射器拔出,关闭进样口。 11等待血气结果测试,同时将内有血液的5ml,1ml注射器毁型并分类处理。血气分析仪下有三个容器,分别标识:血液,注射器,利器。将注射器按此规定统一处理。 12结果回报,将化验单取回。 13 遵医嘱根据血气结果给与相应处置。 14 将血气结果粘贴至化验粘贴纸上,并手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日期时间。夹至病例内保存。

迈瑞-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资料

迈瑞-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等检验。 2 仪器设备试剂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53D稀释液;M-53LEO(I) 溶血剂;M-53LEO(II) 溶血剂;M-53LH 溶血剂;M-53 清洁液;M-53P 探头清洁液。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0℃~40℃。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10%~90%。 电源电压要求:100~240VAC,50/60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源以及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不应放在通风条件差、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或热源及风源前。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前上面、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禁止触摸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设备之间连接及外接线(件)是否正确、正常,电源插头是否正确插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实验过程中如遇水、电故障或中断,应立即关闭影响仪器设备安全的有关开关,并实施安全保护措施。 仪器设备的运输必须按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搬运,禁止鲁莽装卸,应避免倾斜,振动和碰撞。 如果标本、试剂溢出在分析仪上,立即擦掉并依照检验科相关规范处理。 5.3 人员安全 仪器设备中所有与病人的样品接触或有潜在性接触可能的表面与零件都视污染物。

迈瑞-5380血球仪操作规程

1 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等检验。 2 仪器设备试剂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53D稀释液;M-53LEO(I) 溶血剂;M-53LEO(II) 溶血剂;M-53LH 溶血剂;M-53 清洁液;M-53P 探头清洁液。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0℃~40℃。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10%~90%。 电源电压要求:100~240VAC,50/60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源以及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不应放在通风条件差、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或热源及风源前。 5.2 仪器安全 在仪器设备上面和周围不要使用可燃性危险品,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电源打开状态下,禁止打开仪器前上面、侧面及背面面板,以免损害线路板;禁止触摸B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外壳里面的电子元件,尤其避免湿手触摸,以免造成电击。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步骤及维护保养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步骤及维护保养 1.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试剂是否足量,有无混浊变质,试剂管道有无扭结,并倒空废液瓶 2.开机 打开机器后部的开关,等待机器自动冲洗内部管路后,自动测量本底并出现计数界面3.本底检查 出现计数界面后,机器将自动测量的本底数值显示在屏幕上,本底结果要求: WBC≤0.3 RBC≤0.03 HGB≤1 PLT≤10 ***如果本底没有达到仪器的要求,仪器将提示“本底异常”请执行清洗或维护程序4.全血测量 A.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全血” B.用K2EDTA作抗凝剂抗凝血标本(K2EDTA用量1.5~2.2mg/ml血) C.混匀抗凝血后,送到采样针下,让采样针插入抗凝血 D.按开始键,开始对样本计数 5.末梢血测量 A.在计数界面下,按[模式]键,将模式设置为“末梢血” B.按[稀释液],按开始键,用试管从采样针下取0.7ml稀释液 C.将毛细吸管采取的20μl末梢血标本,迅速注入盛有0.7ml稀释液的试管中,制成稀释血样(注意针刺要深,用不起毛的纸巾拭去第一滴血) D.制好稀释血样要混匀(注意不要剧烈震荡,否则有可能会因产生微小气泡导致计数值不准) E.将该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摇匀,放于采样针下,按开始键计数 6.关机 试完毕一定要用E-Z清洗液执行“关机”程序,等待屏幕提示“关闭电源”后关掉主机电源 注意事项 1.环境要求 A.环境防尘 B.电源要求稳定,一定要配稳压器,最好佩带有稳压功能UPS(≥500W) C.电源线应有良好接地,零地电压要求≤5V D.室内温度15-35℃ 2.堵孔提示处理方法 如遇(WBC或RBC)堵孔报警提示,请按[清洗],如果仍然报警提示堵孔,再请按[排堵]键,执行排堵程序,如果排堵不成功,请执行“菜单”→“维护”→“探头清洁液浸泡”→将探头清洁液放到采样针下方,按[确定]键,执行浸泡即可 3.日常维护 每天:做质控;如果24小时不关机,请每天执行一次E-Z清洗液浸泡 每三天:如果连续不关机使用,应每三天进行一次“探头清洁液浸泡”操作 每周:若每天执行正常关机操作,应每星期进行一次“探头清洁液浸泡”操作 每月:检查拭子;对采样针位置进行校正;用蒸馏水清洗溶血瓶盖组件防止污染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i-STAT1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i-STAT? 1 System SOP 床旁血液分析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 ●使用目的 (1)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2)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2) ●分析仪安装环境 (2) ●测试卡 (2)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2) 三、样本要求 (2) ●各种卡片适合的血液类型及采集方法 (3) ●注意事项:避免出现以下情况 (3) ●合适的测试时间 (3) 四、系统检测 (4) 五、样本检测 (4) ●准备卡片 (4) ●样品测试 (4) 六、质控检测(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操作流程) (5) 七、结果分析 (5) ●显示结果 (5) ●取消的结果 (5) ●打印多个结果 (6) ●传输结果到CDS数据管理系统 (6) 八、日常维护 (6) 九、附录 (7) ●参考范围 (7) ●危急值结果范围 (9) ●干扰物质 (10) ●临床意义 (12) ●测量原理 (15)

一、系统概述 i-STAT1 血液分析仪由以下主要部件组成:分析仪、充电底座、打印机及模拟器 ●使用目的 i-STAT1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血气、生化、血凝、心脏标记物项目的监护。 ●分析时间 ?ACT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1000秒(16.7分钟) ?PT/INR测试卡:检测终点-最高300秒(5分钟) ?cTnI和BNP测试卡:600秒(10分钟) ?CK-MB测试卡:300秒(5分钟)

?其他测试卡:通常为130至200秒 ●CDS及CDS plus数据管理系统 CDS系统为血液分析仪提供了信息管理功能,可对数据进行存储、分析、编辑以及连接医院的LIS/HIS系统。 CDS结合CDS plus系统可以打印中文报告,绘制质控数据图,绘制动态曲线。 i-STAT1 血液分析仪通过充电底座,可以把数据传输到CDS以及CDS plus系统。 二、分析仪、卡片及质控存储要求 ●分析仪安装环境 ●测试卡 测试卡封存在独立包装袋中。存储在温度介于2-8℃的环境中。 请勿冷冻测试卡。测试卡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 一旦在室温放置,不能再将测试卡放还至冷藏箱,而且不能置于超过30℃的温度下。 如果包装袋被刺破,就不能再使用该测试卡。请勿在标明的失效期之后使用。 ●质控品(如采用卡片配套质控品,请参照以下注意事项) ●血气、生化、ACT和PT/INR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2至8℃。质控品可以在室温18至30℃下储存5天。 ●用于cTnI和BNP 的i-STAT质控品 ●储存于≤-18°C的无霜冷冻库中。解冻后,开封或未开封1.0ml小瓶在盖着盖子的情况 下于2至8℃可以稳定4小时。请勿冷冻。 ●电子模拟器,室温储存并且在使用后通过将塑料盖和电子模拟器置于保护罩内来防止接 触垫被污染。 三、样本要求

血气分析仪流程

血气分析仪操作流程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盘:血气仪、试纸卡、1ml无菌注射器、消毒物品、橡胶塞、化验单、治疗巾。 环境→清洁、安静、舒适病人→平卧或侧卧,感觉舒适 【方法】 检测血气仪→模拟器水平插入→屏幕自动显示→根据提示连按两次ENT→2分钟后屏幕显示ELECTRONIC SIMULATOR PASS,READY FOR USE→模拟器通过待用→按DIS键显示MENU菜单→根据指令键检查血气仪Status 状态(电池电压BATTERY>8.0;室温TEMPRATURE16-30℃)→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姓名→清醒病人解释目的→采集动脉血并封闭针头→打开测试片包→手持测试片两侧取出→血液排气→针尖斜面向下将血液注入样品池内(液面水平或稍有张力,过满可用注射器回抽少许,以免血液溢出进入分析器)→迅速卡上盖子→样本准确插入后屏幕自动打开→根据提示连按二次ENT→重复输入患者的病床号或住院号两次,两次号码必须一致→按PAGE对应的指示键→输入患者体温、吸氧浓度和标本类型(1=ART动脉血、2=VEN静脉血、3=CAP毛细血管、4=CORD脐带血、5=MXVN混合静脉血、6=CPB 体外循环血)→按PAGE键返回主屏幕等待检测结果→连接主机与打印机→打印机开关置于ON位→调试打印颜色按钮→血气仪显示检测结果后→按PRT键打印结果→观察病人反应及穿刺点情况→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名。 查询打印储存结果→按DIS键显示MENU菜单或按*键返回主菜单→按2储存结果指令键(Store Results)→屏幕显示Display a result(一个结

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DIRUI迪瑞 BF-6700 全自动无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一、开机程序 1.1开机前的检查、准备 (1)试剂:检查稀释液、溶血剂是否充足,有无过期;试剂管路是否弯折,连接是否可靠。(2)废液桶:废液桶是否有足够的空间盛装废液,如废液桶满,应及时倒掉并清理。(3)打印机:检查打印机是否正确安装,打印纸是否充足。 (4)供电电源:检查电源线是否正确连接。 (5)连接:检查分析仪与计算机主机之间通讯电缆是否正确连接;外置条码扫描仪的电缆线是否与计算机连接就绪。 1.2开机 (1)打开分析仪右侧的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打开电脑电源后启动分析仪软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软件。(初始用户名为Admin,初始密码为1。) (3)自检过程结束后,系统进入操作界面。 二、校准 分析仪提供三种校准方式:人工校准、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 2.1人工校准 在“人工校准”界面直接更改校准系数,点击“保存”键。 2.2校准物校准与新鲜血校准 在校准物校准和新鲜血校准中,所有与校准相关的数学计算都由分析仪自动完成,同一次校准物校准测试需用同一批号的校准物,测试3—5次,建议5次。新鲜血校准测试需3—5各样本,每个样本测5次。校准后得到的校准系数自动保存在“人工校准”界面。 校准物校准步骤: 在校准物校准界面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校准物放置在封闭进样器3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的计数键进行测试,测试结构自动保存,测试5次后点击【保存】键,校准系数自动存入“人工校准”界面的“校准系数”中。

新鲜血校准的操作步骤与上述相同。 三、质控程序 每天开机后要先进行质控测试。 3.1质控设置 在“质控”的设置界面下,设置质控品信息。 3.2质控测试 在“质控计数”界面进行质控测试。点击【开始计数】键后,封闭进样器仓门自动打开,将质控品放置在1号位上,关闭进样仓门,按分析仪前面板右侧计数键进行质控测试。可在“质控图”及“质控列表”中查询质控结果。 四、常规操作程序 4.1试剂注册 4.1.1自动扫描 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服务】,在“维护”栏中点击【试剂注册】,用手持条码阅读器扫描试剂条形码,软件提示“注册成功”。 4.1.2手动输入 如果条形码由于脏污、脱落等原因不能被扫描时,可手工输入条形码信息:在输入框中录入正确的条码信息,点击【确定】键,试剂条码注册成功。 注:更换整瓶/整桶试剂时,注册成功后,在“服务”→“维护”→“更换/灌注”界面下点击【更换】键,软件提示“正在更换……”,当软件提示“操作完成”时,点击【确定】键,即完成试剂的更换。 4.2样本登记 (1)在分析仪软件上点击【样本登记】,然后点击【设置】,可以设置患者信息的输入项目。设置完成后可按此设置内容作为默认项目类型进行样本信息输入。 (2)点击【新增】,在界面左侧编辑区可直接输入样本编号、条码号、病历号、患者姓名、年龄、床号;采样/送检时间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直接选择时间;参考值、性别、科室、送检医生均可在其右侧的下拉框中选择,或直接输入预先在“设置”中设置的代码。编辑后点击【保存】键或者按键盘回车键即可进行下一样本的编辑。 注:也可先进行样本测试,测试后在“数据浏览”界面编辑样本信息。

血球仪操作规程

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简易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操作程序及日常维护保养。 本规程适用于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日常使用。 2.参考文件:BC-5380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3.操作程序 3.1开机前的准备 检查试剂是否足量,有无浑浊变质,试剂管道有无扭结,与主机的连接是否可靠。 3.2开机和用户登录 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I”以开启主机电源。启动外置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后,双击桌面上终端软件的图标,运行已安装的终端软件。在弹出的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进入主界面,并执行开机初始化程序。开机初始化结束后,可进入“图形回顾”界面,以查看开机本底的检测结果。3.3本底检查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图形回顾”按钮,检查显示在“图形回顾”界面的本底结果是否满足以下要求: WBC≤0.3?109/L RBC≤0.03?1012/L HGB≤1g/L HCT≤0.5% PLT≤10?109/L 3.4每日质控 在进行样本分析前,每日需对分析仪进行质控分析(详见使用说明书第8章质量控制)。 3.5选择工作模式 在样本分析前,操作者可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工作单”按钮,录入或修改第一条待分析样本的完整工作单信息,以选择工作模式。 3.6全血测量 A 混匀用K2EDTA(1.5~2.2mg/mL血)抗凝的样本,放到采样针下,确保采样针插入足够深度的血样内;

B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直接移开样本管,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 3.7预稀释测量 A 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加稀释液”按钮,按照界面提示,取一个干净的离心管,开盖后将采样针竖直顶到离心管底部; B 按吸样键,让分析仪自动排出稀释液。在稀释液排出的过程中,需小心避免产生气泡、挂液或溅出。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离心管。操作者也可使用移液器移取180μL稀释液到离心管中; C 加稀释液完毕,点击“取消”按钮,关闭并退出加稀释液的操作; D 人工采集20μL血样注入盛有稀释液的离心管中,盖好盖子后混匀; E 将该预稀释血样放置3分钟后,再次混匀,放于采样针下,按吸样键,采样针自动吸入样本,听到蜂鸣器响后,移开样本,分析仪自动执行样本分析。3.8休眠 液路相关操作停止的时间超出设定的时间间隔后,分析仪会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此时,仍可以执行与液路无关的任意操作。操作者也可在主界面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仪器休眠”,使分析仪进入休眠状态。 分析仪处于休眠状态时,可按吸样键取消休眠,也可在主界面上点击“菜单”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关闭仪器”→“取消休眠”,使分析仪退出休眠状态。 3.9关机 每日工作完毕,在主界面点击快捷按钮区的“关闭仪器”按钮执行关机,并按照界面的提示将主机左侧的“O/I”电源开关置于“O”以关掉主机电源。 4.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4.1根据仪器自身的定时、定量维护功能进行维护保养。 4.2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按需进行清洗。 桐妇保院检验科制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范流程

4.操作程序 4.1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4.2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4.3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4.5.2采血过程避孕必须干净、无污染,必须使用合格的抗凝剂。严禁剧烈摇动采血管。在室温下,静脉血只能保存4个小时,若在短时间内不能将血样处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产品技术要求宝灵曼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适用范围:该分析仪用于对WBC(白细胞)、RBC(红细胞)、PLT(血小板)和HGB (血红蛋白浓度)项目的测定,其中WBC(白细胞)具有三分群(淋巴细胞、粒细胞、中间细胞)功能。 1.1 产品型号/规格详见表1 表1产品型号/规格 1.2 划分说明 BM ——企业名称缩写 8XX ——产品系列号 1.3 产品结构组成 本仪器由主机[主机由微孔检测部分、光电比色部分、计算机控制部分、液晶显示器及内置打印机(其中BM810和BM811无内置打印机)组成]和电源线组成。

2.1 外观要求 a) 仪器表面应整洁,文字符号和标记清晰,无腐蚀、剥落及明显划痕等缺陷。 b) 紧固件安装无松动,控制器件安装牢固,操作灵活、调节可靠。 2.2 空白计数 分析仪空白计数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分析仪空白计数要求 2.3 准确性 分析仪准确性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 分析仪准确性要求

2.4 重复性 分析仪重复性应符合表4的要求。 表4 分析仪重复性要求 2.5 仪器可比性 分析仪可比性应符合表5要求。

表5 分析仪可比性要求 2.6 线性 分析仪线性范围和误差应符合表6要求。 表6 分析仪线性要求

2.7 携带污染率 分析仪携带污染率应符合表7要求。 表7 携带污染率要求 2.8 测量速度 不小于60个样品/小时。 2.9 仪器应具有的功能: 2.9.1 具有测定下列参数的功能: a)白细胞计数(WBC);

b)红细胞计数(RBC); c)血小板计数(PLT); d)血红蛋白测定(HGB); e)红细胞压积测定(HCT)。 2.9.2 具有计算下列参数的功能: a)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SD(RDW-SD); e)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CV(RDW-CV);(仅适用于BM880、BM881) f)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g)血小板压积(PCT); h)大血小板比率(P-LCR);(仅适用于BM880、BM860 、BM881和BM861) i)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j)粒细胞百分比(GRA%); k)单核细胞百分比(MON%); l)淋巴细胞百分比(LYM%); m)粒细胞数(GRA#),即大细胞分群; n) 单核细胞数(MON#),即中细胞分群; o) 淋巴细胞数(LYM#),即小细胞分群。 2.9.3 具有随机打印WBC、RBC和PLT直方图的功能。(仅适用于BM880、BM860、BM830、 BM881、BM861和BM831)。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程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规 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4.操作程序 开机启动 首先开启仪器主机侧面板的电源开关,然后开电脑主机,仪器主机前面板状态指示灯变为橙绿闪烁,仪器主机初始化后开始自检,自检时仪器会自动灌注稀释液、清洗液及溶血剂,并清洗液路。自检完成后,仪器进入血液细胞分析窗口。 本底测试 4.2.1放置洁净的空试管于采样针下,应确保采样针轻挨试管底部。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排液”图标,仪器通过采样针排出稀释液到试管中。 4.2.2在血液细胞分析窗口,点击“编号”图标,进入下一个编号操作,输入“0”,再点击“确定”按钮返回血液细胞分析窗口。(注意:仪器系统软件将本底测试的顺序号设定为0,试测试数据将不存储在仪器中,但禁止将血液样本的顺序号设定为0)。 4.2.3将盛有稀释液的试管放在采样针下,按仪器前面板的“RUN”键,待听到“滴”的一声后,方可移走试管。仪器开始自动计数、测量。 4.2.4计数过程中,在窗口的右下方有WBC、RBC的计数计时器,显示WBC、RBC的计数时间。当计数时间过长或过短时,仪器会发出故障报警,并给出报警提示。若出现报警提示,即参照说明第9章《故障处理》进行处理。 质量控制 首次装机或在每天进行血液样本测试之前必须对仪器进行质控,具体参照说明第5章《质量控制》进行处理。 4.4标定 若本底测试,质控结果达不至要求,且某些参数漂移变化较大,则必须对仪器进行重新标定,具体参照说明第6章《标定》进行处理。 4.5血液样本的采集 4.5.1由于所有的临床样本、质控物、标定物均可能含有人血或人的血清,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因此在处理这些物品时必须遵守已建立的实验室或临床操作规程,穿好工作服,戴好医用手套及安全眼镜。

BC-5180CRP 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MRSZ/R01N01.05.01(3.0)

保密密级:【秘密】修订记录

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 1 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适用于血液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红细胞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压积等检验。 适用于血液C-反应蛋白的检测。 2仪器设备试剂 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专用试剂:M-53D稀释液;M-5LEO(I) 溶血剂;M-5LEO(II) 溶血剂;M-53LH 溶血剂; M-53P 探头清洁液;LC 溶血剂;C-反应蛋白(CRP)测定试剂盒(乳胶免疫比浊法)。所有试剂应参照试剂的使用说明进行保存。变质、超过效期的所有试剂不能使用。 3 仪器设备标本 原始样品采集、制备、处理、检验和存放见检验科相关规范。 4 仪器设备性能参数 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一般资料见附件1;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指标见附件2。 5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使用安全措施 5.1 仪器设备环境要求 5.1.1 空间安装要求 仪器应安装在稳固工作台上。在仪器两侧各保留至少1米的空间,以方便维护和保养。后部至少要有0.50米的空间,以防止阻碍热气的排放并保证主机后的液路管道不受挤压。将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安放在通风良好、灰尘少的地方。避免在过热或过冷以及日光直射的环境中使用BC-5180 CRP血液细胞分析仪。保证操作台面以及主机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放置稀释液、废液桶。 5.1.2 运行条件 环境温度要求:-10℃~40℃。 环境相对湿度要求:10%~90%。 电源电压要求:100~240VAC,50/60Hz。 仪器设备周围应尽可能无尘、无机械振动、无污染、无大噪音源和电源干扰;仪器附近无强电磁干扰源以及电刷型电机、闪烁荧光灯和经常开关的电接触性设备;不应放在通风条件差、阳光直射的环境中,或热源及风源前。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2017年《临床检验基础》练习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2017第四章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 一、A1 1、下列哪种疾病滑膜积液的黏稠度增高 A、甲状腺功能减退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腱鞘囊肿 D、骨关节炎引起的黏液囊肿 E、以上都是 2、通常在痛风患者的滑膜积液中可找到哪种结晶 A、尿酸盐 B、焦磷酸钙 C、磷灰石 D、脂类 E、草酸钙 3、正常关节腔积液中可见下列细胞,但除外的是 A、红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软骨细胞 4、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左侧区域异常,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血小板聚集 B、巨大血小板 C、异型淋巴细胞 D、脂类颗粒 E、有核红细胞 5、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A、血小板聚集 B、红细胞碎片 C、大血小板增多 D、小红细胞干扰 E、小血小板增多 6、正常红细胞直方图中,大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分布于 A、50~125fl B、125~200fl C、36~360fl D、50~200fl E、35~95fl

7、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细胞是 A、小红细胞 B、大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有核红细胞 E、正常成熟红细胞 8、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 A、嗜碱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单核细胞 E、幼稚细胞 9、在白细胞直方图中,单个核细胞峰与中性粒细胞峰之间区域异常,可能是 A、单核细胞增多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淋巴细胞增多 D、异常细胞亚群 E、未溶解的红细胞 10、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右移与单个核细胞峰左侧相连并抬高,可能是 A、有核红细胞 B、蛋白质颗粒 C、脂质颗粒 D、异形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增多 11、在白细胞直方图中,淋巴细胞峰左侧区域异常,可能是 A、异常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巨大血小板 E、浆细胞 12、在电阻抗型血液分析仪中,哪项与脉冲振幅成正比 A、细胞的数量 B、细胞的体积 C、细胞的比密 D、细胞的移动速度 E、以上都不是 13、精密度是指 A、对同一样品重复进行检测时所有结果的符合程度 B、样品的检测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

血细胞计数仪操作规程

血细胞计数仪操作规程 (SOP)

血细胞计数仪操作规程 一.仪器性能 1.操作简便 一旦标本经过吸氧管吸样后,其他的所有操作都自动完成,包 括稀释和价溶血剂等步骤。 所有操作功能菜单,例如校正、改变设置和数据确定,都可通 过按屏幕上的触摸按钮完成。 2.高精密度和良好的重复性 该仪器在低稀释比例的情况下(WBC200:1;RBC40,000:1; 稀释样本360ul),提供了高精密度和良好的重复性。内置式电 路能自动补偿液体温度的变化,和纠正由于细胞同时通过引起 的细胞计数错误。计数孔能避开外部噪音。 3.可选择但计数和双计数模式。当选择双计数模式时,屏幕将显 示每个参数二次测定的平均数。 4.自动自检 当仪器打开后,会自动注入液体管道,进行一次校正自检。如 发现问题,LCD会显示出错误信号,例如气泡、无稀释剂、堵 孔,使操作着能迅速地确认和解决问题。 5.内置式质控程序 仪器内安装有内置式质控程序,可对 WBC,RBC,PLT,HGB,HCT(MCV),PLT,LY%.MO%,RDW和MPV 标准,正常范围设置,平均数和CV值校正和X-R,X B,X D.CV

控制。 6.数据储存和读取功能 仪器可储存400个标本数据和20个标本的图谱,只需触摸屏幕按钮就可随时取出储存的数据。 7.自动充液和清洗 仪器打开后,管道内自动注入液体。仪器关闭后仪器自动清洗管道。 8.吸样管自动清洗 仪器自动清洗残留在吸样嘴上的血液。使操作者在测定过程中无需接触血样。 9.自动排除堵孔 仪器在每次计数完毕后,从小孔周围中去除血液蛋白或杂质颗粒,以防止堵孔。即便发生堵孔,也能自动排除堵孔,bongo 重新计数标本。 10.自动处理废液 清洁剂(标准附件)含有次氯酸盐,可溶解废液中的氰化钾(KCN)。每测定10分样品后,用DH-620清洗自动清洗液体管道。 二.准备工作 1. 环境要求:不要在阳光直射出安装仪器 仪器必须在下列条件中使用 温度15~30℃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题库1-2-10

血液分析仪及其临床应用题库1-2-10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血液分析仪VCS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V:体积 B.C:细胞 C.S:过氧化物酶 D.仅显示两种细胞散点图 E.以上都正确 在血液分析仪VCS原理中,V代表体积、C代表电导、S代表光散射。根据VCS原理,显示3种细胞散点图:DF1体积和散射光、DF2体积和电导、DF3体积和电导,但只显示嗜碱性粒细胞群。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MCV低于正常,最有可能的是() A.血小板聚集 B.大血小板增多 C.小红细胞干扰 D.红细胞碎片 E.小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直方图右侧呈脱尾状说明引起脱尾细胞的体积比正常的血小板大,但MCV低于正常说明有小红细胞的存在。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三分群白细胞直方图上,中间细胞区不包括哪类细胞() A.单核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幼稚细胞 根据不同体积的白细胞通过传感器时,脉冲大小不同,将白细胞分成三群,即小细胞群淋巴细胞为主、中间细胞群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细胞及原始细胞等和大细胞群中性粒细胞为主。 (天津11选5 https://www.360docs.net/doc/661090058.html,)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缩写是() A.AHA B.BCC C.HAA D.CBC E.BAC 现代血液自动分析仪的英文是automatichemalogicanalysiser,故缩写为AHA。

血红蛋白分析仪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

ICS 血红蛋白分析仪

前言 由于国家和行业标准中无采用干式化学试剂进行测试血红蛋白的分析仪标准,特制定此标准。 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并参照YY/T 0032-2004《血红蛋白计》进行编制的。 其中安全要求是按GB 4793.1-1995《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进行编制的,并作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A,电磁兼容性要求是按GB/T 18268-200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进行编制的,并作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B,附录B只作为产品安全认证(如:CCC、CE等)及用户提出要求时的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标准的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提出。

血红蛋白分析仪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血红蛋白分析仪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反射光度法测定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的血红蛋白分析仪(以下简称仪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 4793.1-1995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 18268-200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 3 结构型号及基本参数 3.1 结构 仪器由按键、液晶显示器、电路板、光学系统、电池组成。 3.2 型号 ()- 型号(用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企业标识(可用中文或英文) 注:特殊情况可使用商品名,如出口产品。 3.3 基本参数 3.3.1 正常工作条件 a)环境温度:5℃~40℃; b)相对湿度应≤80%; c)使用电源:DC 3V; d)大气压力:75kPa~106kPa。 3.3.2 测定原理 反射光度法。 3.3.3 测试范围 测试范围在4.0g/dL~24.0g/dL。 注:单位也可使用g/L,以下与此单位相关均适用。 3.3.4 显示 液晶显示器显示中文引导菜单,操作、提示信息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用SI国际单位表示。 3.3.5 存贮功能 可贮存≥250个标本数据。具体参数见各型号产品使用说明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