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角与角平分线含答案
初一数学:角平分线(含解析)

5角平分线知识互联网板块一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知识导航角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⑴定义: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⑵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射线是一个角的平分线,那么它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⑶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12如果一条射线的端点与角的顶点重合,且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等角,那么这条射线是这个角的平分线;在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夯实基础【例1】⑴证明:三角形三个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⑵已知:如图,ABC △的两条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求证:PB 平分ABC ∠.BAP【解析】⑴如图,在ABC △中,设BAC ABC ∠∠、的平分线的交点为I ,过I 点作ID AB ⊥于D ,IE AC ⊥于E ,IF BC ⊥于F ,连接IC .∵AI BI 、都是角平分线,∴ID IE =,ID IF =,∴IE IF =,∴IC 是ACB ∠的平分线,∴三角形三个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称之为三角形的内心,常用大写字母I 来表示,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它是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⑵如图,过P 作PM BA ⊥于M ,PN AC ⊥于N ,PQ BC⊥于Q .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易证PM PN =,PN PQ =,故PM PQ =,因此根据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PB 平分ABC ∠,得证.这一点称之为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的旁心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它是三角形旁切圆的圆心.旁心有3个.【例2】如图,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ACM △、CBN △是等边三角形.请你证明:CF 平分AFB ∠.M D NEC BFAGM H D NEC BF AI FE DCB ANMC B AQ P3【解析】过点C 作CG AN ⊥于G ,CH BM ⊥于H ,由ACN MCB △≌△,利用AAS 进而再证BCH NCG △≌△,可得AFC BFC ∠=∠,故CF 平分AFB ∠.【点评】此图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介绍,老师可以先带着学生简单复习一下相关结论。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学期《角》知识点讲解及例题解析

《角》知识讲解及例题解析【学习目标】1.掌握角的概念及角的表示方法,并能进行角度的互换;2. 借助三角尺画一些特殊角,掌握角大小的比较方法;3.会利用角平分线的意义进行有关表示或计算;4. 掌握角的和、差、倍、分关系,并会进行有关计算.【要点梳理】要点一、角的概念1.角的定义:(1)定义一: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如图1所示,角的顶点是点O,边是射线OA、OB.图1 图2(2)定义二: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如图2所示,射线OA绕它的端点O旋转到OB的位置时,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起始位置OA是角的始边,终止位置OB是角的终边.要点诠释:(1)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即角的顶点;角的边是射线;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无关.(2)平角与周角:如图1所示射线OA绕点O旋转,当终止位置OB和起始位置OA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如图2所示继续旋转,OB和OA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2.角的表示法:角的几何符号用“∠”表示,角的表示法通常有以下四种:要点诠释:用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表示角时,要在靠近角的顶点处加上弧线,且注上阿拉伯数字或小写希腊字母.3.角的画法(1)用三角板可以画出30°、45°、60°、90°等特殊角.(2)用量角器可以画出任意给定度数的角.(3)利用尺规作图可以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要点二、角度制及其换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周角平均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是1°的角,1°的160为1分,记作“1′”,1′的160为1秒,记作“1″”.这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要点诠释:在进行有关度分秒的计算时,要按级进行,即分别按度、分、秒计算,不够减,不够除的要借位,从高一位借的单位要化为低位的单位后再进行运算,在相乘或相加时,当低位得数大于60时要向高一位进位.要点三、角的比较与运算1.角的比较角的大小比较与线段的大小比较相类似,方法有两种.方法1:度量比较法.先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方法2:叠合比较法.把其中的一个角移到另一个角上作比较.如比较∠AOB和∠A′O′B′的大小:如下图,由图(1)可得∠AOB<∠A′O′B′;由图(2)可得∠AOB =∠A′O′B′;由图(3)可得∠AOB>∠A′O′B′.2.角的和、差运算如图所示,∠AOB是∠1与∠2的和,记作:∠AOB=∠1+∠2;∠1是∠AOB与∠2的差,记作:∠1=∠AOB-∠2.要点诠释:(1)用量角器量角和画角的一般步骤:①对中(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中心对齐);②重合(一边与刻度尺上的零度线重合);③读数(读出另一边所在线的度数).(2) 利用三角板除了可以做出30°、45°、60°、90°外,根据角的和、差关系,还可以画出15°,75°,105°,120°,135°,150°,165°的角.3.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OC是∠AOB的角平分线,∠AOB=2∠AOC=2∠BOC,∠AOC=∠BOC =12∠AOB.要点诠释:由角平分线的概念产生的合情推理其思维框架与线段中点的思维框架一样.要点四、方位角在航行和测绘等工作中,经常要用到表示方向的角.例如,图中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东60°;射线OB的方向是南偏西30°.这里的“北偏东60°”和“南偏西30°”表示方向的角,就叫做方位角.要点诠释:(1)正东,正西,正南,正北4个方向不需要用角度来表示.(2)方位角必须以正北和正南方向作为“基准”,“北偏东60°”一般不说成“东偏北30°”.(3)在同一问题中观察点可能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观测点都要画出表示方向的“十字线”,确定其观察点的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方向.(4)图中的点O是观测点,所有方向线(射线)都必须以O为端点.要点五、钟表上有关夹角问题钟表中共有12个大格,把周角12等分、每个大格对应30°的角,分针1分钟转6°,时针每小时转30°,时针1分钟转0.5°,利用这些关系,可帮助我们解决钟表中角度的计算问题.【典型例题】类型一、角的概念1. 利用一副三角板上的角,能画出多少个小于180°的角,试一一画出来.【思路点拨】首先发现一副三角板上有30°,45°,60°,90°这样4个不相等的角,利用这些角进行一次和差,可得小于180°的所有角.【答案与解析】解:除了可以画30°,45°,60°,90°外,还可画15°,75°,105°,120°,135°,150°,165°的七个度数的角,画法如图所示.【总结升华】利用一副三角板共可以画出11个度数的角,分别是:30°,45°,60°,90°,15°,75°,105°,120°,135°,150°,165°.举一反三:【变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有公共端点的两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角C.角可以看做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D.角可以看做是由一条线段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答案】C.类型二、角度制的换算2. 计算下列各题:(1)152°49′12″+20.18°; (2)82°-36°42′15″;(3)35°36′47″×9; (4)41°37′÷3.【答案与解析】解:(1)解法一:∵ 20.18°=20°10′48″即:152°49′12″+20.18°=173°.解法二:∵ 152°49′12″=152.82°,∴ 152.82°+20.18°=173°.即:152°49′12″+20.18°=173°.(2)将82°化为81°59′60″,则∴ 82°-36°42′15″=45°17′45″.423″=7′3″, 324′+7′=5°31′,∴ 35°36′47″×9=320°31′3″.∴ 41°37′÷3=13°52′20″.【总结升华】在角度的和、差运算中应先统一单位,都化成度或分、秒表示,然后进行计算;在进行乘法运算时,往往先把度、分、秒分别乘以倍数,将结果满60″进1′,满60′进1°;对于除法运算则是从度开始除,将余数化为分和以前的分数相加再除,将余数再化成秒和以前的秒数相加再除,若除不尽往往四舍五入.举一反三:【变式】计算:(1)23°45′36″+66°14′24″;(2)180°-98°24′30″;(3)15°50′42″×3; (4)88°14′48″÷4.【答案】(1)23°45′36″+66°14′24″=90°;(2)180°-98°24′30″=81°35′30″;(3)15°50′42″×3=47°32′6″;(4)88°14′48″÷4=22°3′42″.类型三、角的比较与运算3. 如图所示表示两块三角板.(1)用叠合法比较∠1,∠α,∠2的大小;(2)量出图中各角的度数,并把图中的6个角从小到大排列,然后用“<”或“=”连接.【答案与解析】解:(1)如图所示,把两块三角板叠在一起,可得∠1>∠α,用同样的方法,可得∠α<∠2.所以∠2=∠1>∠α.(2)用量角器量出图中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1=∠2=45°,∠3=90°,∠α=30°,∠β=60°,∠γ=90°,把它们从小到大排列,有∠α<∠1=∠2<∠β<∠3=∠γ.【总结升华】比较角的大小有叠合法和度量法两种:①先将两个角的顶点与顶点重合,一条边与一条边重合再比较.②先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按它们的度数来比较.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OB的平分线OM,ON为∠MOA内的一条射线,OG为∠AOB外的一条射线.某同学经过认真分析,得到一个关系式是∠MON=12(∠BON-∠AON),你认为这个同学得到的关系式正确吗?若正确,请把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写出来.【答案】解:正确,理由如下:∵∠AOB的平分线OM,∴∠AOM=∠MOB又∵∠MON=∠AOM-∠AON=∠MOB-∠AON=(∠BON-∠MON) -∠AON 即有∠MON=∠BON-∠MON -∠AON∴ 2∠MON=∠BON-∠AON∴∠MON=12(∠BON-∠AON)4. 如图,∠AOB=90°,∠AOC=30°,且OM平分∠BOC,ON平分∠AOC,(1)求∠MON的度数;(2)若∠AOB=α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3)若∠AOC=β(β为锐角)其他条件不变,求∠MON的度数;(4)从上面结果中看出有什么规律?【思路点拨】(1)要求∠MON,即求∠COM﹣∠CON,再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分别进行计算即可求得;(2)和(3)均根据(1)的计算方法进行推导即可.(4)根据(2)和(3)中的结论进行总结.【答案与解析】解:(1)∵∠AOB=90°,∠AOC=30°,∴∠BOC=120°∵OM平分∠BOC,ON平分∠AOC∴∠COM=60°,∠CON=15°∴∠MON=∠COM﹣∠CON=45°.(2)∵∠AOB=α,∠AOC=30°,∴∠BOC=α+30°∵OM平分∠BOC,ON平分∠AOC∴∠COM=+15°,∠CON=15°∴∠MON=∠COM﹣∠CON=.(3)∵∠AOB=90°,∠AOC=β,∴∠BOC=90°+β∵OM平分∠BOC,ON平分∠AOC∴∠COM=45°+,∠CON=.∴∠MON=∠COM ﹣∠CON=45°. (4)从上面的结果中,发现:∠MON 的大小只和∠AOB 得大小有关,与∠A0C 的大小无关.【总结升华】能够结合图形表示角之间的和差关系,根据角平分线的概念运用几何式子表示角之间的倍分关系.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O 是直线AC 上一点,OD 平分∠AOB ,OE 在∠BOC 内,且∠BOE =12∠EOC ,∠DOE =70°,求∠EOC 的度数.【答案】解:设∠EOC=x °,则∠BOE =12∠EOC =12x °,根据题意可得:1180127022x xx --+= ,解得: 80x = .∠EOC =2∠BOE =80°. 类型四、方位角5.已知小岛A 位于基地O 的东南方向,货船B 位于基地O 的北偏东50°方向,那么∠AOB 的度数等于 . 【答案】85°. 【解析】解:如图:∵∠2=50°,∴∠3=40°, ∵∠1=45°,∴∠AOB=∠1+∠3=45°+40°=85°, 故答案为:85°.【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方位角的概念,根据方位角的概念,画图正确表示出A ,B 的方位,注意东南方向是45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类型五、钟表上有关夹角问题6. 在7时到7时10分之间的什么时刻,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 【答案与解析】解:设7时x 分钟,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由题意得:16302x x -=,5511x =. 答:7时5511分钟时针与分针成一条直线.【总结升华】时钟上的分针与时针绕着中心顺时针均匀转动,在不同时刻,两针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如果把单位时间分针和时针转过的度数当作它们的速度则: ① 分针的速度为36060=6°/分;②时针的速度为3060°分=0.5°/分. 故分针速度是时针速度的12倍. 举一反三:【变式】某人下午6点多外出购物,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恰为110°,下午7点前回家时,发现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又是110°,试算出此人外出用了多长时间? 【答案】解:设此人外出用了x 分钟,则分针转了6x 度,时针转了0.5x 度.根据题意得:6x-0.5x =110×2,解之得x =40. 答:此人外出购物用了40分钟的时间.。
初一数学 角平分线、折叠问题专题

初一数学角平分线、折叠问题专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1.如图,∠A=40°,∠C=110°,则∠CDB的度数是()A.70°B.130°C.150°D.160°2.如图,∠1=53°,∠3=108°,则∠2的度数为()A.52°B.53°C.54°D.55°3.如图,∠A=100°,∠B=20°,则∠ACD的度数是()A.100°B.110°C.120°D.140°4.如图,在△ABC中,∠B=∠C,∠BAC=∠B+15°,∠DAC是△ABC的外角,则∠DAC的度数是()A.100°B.105°C.110°D.115°5.如图,在△ABC中,∠A=55°,∠B=45°,那么∠ACD的度数为()A.110B.100C.55D.456.根据图中的数据,可得∠B的度数为()A.40°B.50°C.60°D.70°7.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A=70°,∠B=40°,则∠ECD等于()A.40°B.50°C.45°D.55°8.如图,CE是△ABC的外角∠ACD的平分线,若∠B=35°,∠ACE=60°,则∠A=()A.95°B.85°C.75°D.65°9.如图,在△ABC中,∠BAC=50°,∠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P,则∠BPC的度数是()A.115°B.100°C.105°D.125°10.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CF平分∠ACB,∠A=70°,则∠F=()A.125°B.130°C.135°D.140°11.如图,点O是△ABC内一点,∠A=80°,BO、CO分别是∠ABC和∠ACB的平分线,则∠BOC等于()A.140°B.130°C.131°D.无法确定12.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若∠A=62°,则∠P的度数为()A.121°B.118°C.100°D.98°13.如图,△ABC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若∠A=80°,则∠O等于()A.40°B.50°C.60°D.80°14.如图,在△ABC中,∠B=47°,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则∠AEC=()A.47°B.66.5°C.60°D.无法确定15.如图,在△ABC中,BI,CI分别平分∠ABC,∠ACB,且∠BIC=140°,BM,CM分别平分∠ABC,∠ACB的外角,则∠BMC的度数是()A.25°B.30°C.35°D.40°16.如图,在△ABC中,BD、CD分别平分∠ABC、∠ACB,BG、CG分别平分三角形的两个外角∠EBC、∠FCB,则∠D和∠G的数量关系为()A.B.∠D+∠G=180°C.D.17.如图,∠ACE是△ABC的外角,BD平分∠ABC,CD平分∠ACE,且BD,CD相交于点D.若∠A=80°,则∠D等于()A.30°B.40°C.50°D.55°18.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M的平分线,若∠ABP=20°,∠ACP=60°,则∠A﹣∠P=()A.70°B.60°C.50°D.40°19.如图:①②③中,∠A=42°,∠1=∠2,∠3=∠4,则∠O1+∠O2+∠O3=()度.A.84B.111C.225D.20120.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ACB的外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与∠AB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与∠AB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①∠BOC=90°+∠A;②∠D=∠A;③∠A=∠E;④∠E+∠DCF=90°+∠ABD.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21.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80°,∠B=60°,将纸片的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α=30°,则∠β的度数是()A.30°B.40°C.50°D.60°22.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ABC的三角折叠,使点A落在△ABC的A′处折痕为DE,若∠A=α,∠CEA′=β,∠BDA′=γ,那么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A.γ=180°﹣α﹣βB.γ=α+2βC.γ=2α+βD.γ=α+β23.如图,将一个三角形剪去一个角后,∠1+∠2=230°,则∠A等于()A.35°B.50°C.65°D.70°24.如图所示,三角形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A.45°B.50°C.55°D.60°25.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A=70°,∠B=80°,将纸片的一角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C 内,若∠1=20°,则∠2=()A.20°B.30°C.40°D.50°26.如图,将△ABC一角折叠,若∠1+∠2=80°,则∠B+∠C=()A.40°B.100°C.140°D.160°27.如图,在△ABC中,∠C=70°,若沿图中的虚线截去∠C,则∠1+∠2=()A.360°B.250°C.180°D.140°28.如图,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1=80°,∠2=16°,则∠A为()A.25°B.28°C.32°D.36°29.如图,已知∠1=20°,∠2=25°,∠A=55°,则∠BOC的度数是()A.100°B.120°C.80°D.90°30.如图,线段AD,BC相交于点O,连接AB,CD,AP平分∠BAD,CP平分∠BCD,则∠P,∠B,∠D满足的关系式是()A.∠P=∠B+∠D B.∠P=∠D﹣∠BC.D.二.填空题(共10小题)31.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A=50°,则∠BOC=.32.如图,在△ABC中,BF平分∠ABC,CF平分∠ACB,∠BFC=125°,则∠A的度数为.33.如图所示,BD、CD分别是△ABC的两个外角∠CBE、∠BCF的平分线,则∠BDC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为.34.如图,BP是△ABC中∠ABC的平分线,CP是∠ACB的外角的平分线,如果∠ABP=20°,∠ACP=50°,则∠P=°.35.如图,已知△ABC中,∠B的平分线与∠C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若∠A=70°,则∠P=.36.如图①②③中,∠A=50°,∠1=∠2,∠3=∠4,则∠O1+∠O2+∠O3=°.37.纸片△ABC中,∠A=65°,∠B=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如图),若∠1=20°,则∠2的度数为.38.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A=58°,∠B=83°,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内.若∠1=38°,则∠2=.39.一张△ABC纸片,点M、N分别是AB、AC上的点,若沿直线MN折叠后,点A落在AC边的下面A′的位置,如图所示,则∠1,∠2,∠A之间的数量关系式是.40.如图,∠A=65°,∠BDC=140°,则∠1+∠2=°.。
初一数学三角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数学三角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AD、AE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B=30°,∠C =70°,则∠EAD=【答案】20【解析】∵∠B=30°,∠C=70°,∴在△ABC中,∠BAC=180°﹣∠B﹣∠C=80°,∵AE是△ABC的角平分线,∴∠BAE=∠BAC=40°,又∵AD⊥BC,∴∠BAD=90°﹣∠B=60°,∴∠EAD=∠BAD﹣∠BAE=60°﹣40°=20°.故答案为:20.【考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2.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两倍,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答案】36°.【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x,则底角度数为2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x+2x+2x=180°,解得x的度数.试题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度数为x,∵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顶角的两倍,则底角度数为2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x+2x+2x=180°,解得x=36°.【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BC=9cm,BD=5cm,则点D到AB的距离是()A.4cm B.5cm C.6cm D.9 cm【答案】A.【解析】如图,过点D作DE⊥AB于E,∵BC=9cm,BD=5cm,∴CD=BC-BD=9-5=4cm,∵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CD=4cm,即点D到AB的距离是4cm.故选A.【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y轴正半轴上,点B与点C都在x轴上,且点B在点C的左侧,满足BC=OA,若-3a m-1b2与a n b2n-2是同类项且OA=m,OB=n.(1)m= ;n= .(2)点C的坐标是.(3)若坐标平面内存在一点D,满足△BCD全等△ABO,试求点D的坐标.【答案】(1)3,2;(2)(5,0)或(1,0);(3)(5,2)或(5,-2)或(2,2)或(2,-2),(1,2)或(1,-2)或(-2,2)或(-2,-2).【解析】(1)根据同类项的概念即可求得;(2)根据已知条件即可求得B(2,0)或(-2,0),根据点B在点C的左侧,BC=OA,即可确定C的坐标;(3)根据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即可确定D的坐标;试题解析:(1)∵-3a m-1b2与a n b2n-2是同类项,∴,解得.(2)∵OA=m,OB=n,∴B(2,0)或(-2,0),∵点B在点C的左侧,BC=OA,∴C(5,0)或(1,0);(3)当C(5,0)时,∵△BCD全等△ABO,BC=OA=3,∴CD=2或BD=2,∴D的坐标为(5,2)或(5,-2)或(2,2)或(2,-2);当C(1,0)时,∵△BCD全等△ABO,BC=OA=3,∴CD=2或BD=2,∴D的坐标为(1,2)或(1,-2)或(-2,2)或(-2,-2).所以D点的坐标为(5,2)或(5,-2)或(2,2)或(2,-2),(1,2)或(1,-2)或(-2,2)或(-2,-2).【考点】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同类项;3.坐标与图形性质.5.如图,在△ABC中,∠B=400,∠C=1100.(1)画出下列图形:①BC边上的高AD;②∠A的角平分线AE.(2)试求∠DAE的度数.【答案】(1)图形见解析;(2)∠DAE=35°.【解析】(1)按照三角形高线和角平分线定义进行画图即可;(2)利用角平分线把一个角平分的性质和高线得到90°的性质可得∠DAE的度数.(1)如图:(2)∵∠DAB=180°﹣∠ABC﹣∠ADB=180°﹣90°﹣40°=50°,∠BAC=180°﹣∠ABC﹣∠C=180°﹣40°﹣110°=30°,又∵AE平分∠BAC,∴∠BAE=∠BAC=150°,(角平分线的定义)∴∠DAE=∠DAB﹣∠BAE=50°﹣15°=35°.【考点】三角形高线和角平分线.6.作图题:(可以不写作法)如图已知三角形ABC内一点P.(1)过P点作线段EF∥AB,分别交AC,BC于点E,F(2)过P点作线段PD使PD⊥BC垂足为D点.【答案】作图见解析.【解析】(1)根据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平行线的方法作图即可;(2)利用直角三角板,一条直角边与BC重合,沿BC平移,使另一条直角边过点P画垂线即可.(1)如图,EF即为所求.(2) 如图,PD即为所求.【考点】作图—基本作图.7.如图,AD为△ABC的中线,(1)作△ABD的中线BE;(2)作△BED的BD边上的高EF;(3)若△ABC的面积为60,BD=10,则点E到BC边的距离为多少?【解析】(1)找到边AD的中点E,连接BE,线段BE是△ABD的中线;(2)△BED是钝角三角形,所以BD边上的高在BD的延长线上;(3)先根据三角形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小三角形,结合题意可求得△BED 的面积,再直接求点E 到BC 边的距离即可.试题解析:(1)如图所示,BE 是△ABD 的中线;(2)如图所示,EF 即是△BED 中BD 边上的高.(3)∵AD 为△ABC 的中线,BE 为三角形ABD 中线,∴S △BED =S △ABC =×60=15;∵BD=10,∴EF=2S △BED ÷BD=2×15÷10=3,即点E 到BC 边的距离为3.【考点】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2.三角形的面积;8. 在△ABC 中,已知∠A:∠B:∠C=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A .钝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三角形D .等腰三角形【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设∠A 、∠B 、∠C 分别为2k 、3k 、4k ,则∠A+∠B+∠C=2k+3k+4k=180°,解得k=20°,∴4k=4×20°=80°<9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故选C .考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9.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为_________.【答案】9【解析】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时,当4为腰时,则可知两腰和=4+4=8<9不符合三角形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总结】初中数学三角形中两条角平分线组成的角

三角形中两条角平分线组成的角总结初一数学几何类问题中,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是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的一个高频考点。
如果同学们能够找出其中规律,掌握对应类型的模型和二级结论,对解题起到事半功倍,本文基于此,总结常见的三种模型,供大家参考学习。
1.三角形两内角角平分线组成的角:如图,△ABC 中∠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BO,CO 相交与点O ,求∠BOC 的度数?【结论】:∠BOC=90o +12∠A 【文字描述】:三角形的两内角平分线组成的角应为90o 与第三角的一半的和。
【证明】:在△ABC 中∠A+∠ABC+∠ACB=180o∴∠ABC+∠ACB=180o -∠A∵BO,CO 是∠ABC 与∠ACB 的角平分线∴∠OBC=12∠ABC ∠OCB =12∠ACB ∴∠OBC+∠OCB=12∠ABC+12∠ACB =12(∠ABC+∠ACB)∴∠OBC+∠OCB=12(180o -∠A)=90o -12∠A 在△BOC 中∠BOC=180o -(∠OBC+∠OCB)=180o -(90o -12∠A)即:∠BOC=90o+12∠A 。
【练习】:1.如图,在△ABC 中,BM 平分∠ABC ,CM 平分∠ACB ,若∠M =119°,则∠A =°.2.如图,△ABC 中,∠ABC 、∠ACB 的三等分线交于点E 、D ,若∠E =90°,则∠BDC °.2.三角形两外角角平分线组成的角:如图,△ABC 中,∠CBD 与∠BCE 的角平分线BO,CO 相交与点O ,求∠BOC 的度数?【结论】:∠BOC=90o _12∠A 【文字描述】:三角形的两个外角角平分线所组成的角等于90o 与第三角的一半的差。
【证明】:在△ABC 中,∠A+∠ABC+∠ACB=180o∴∠ABC+∠ACB=180o -∠A∵∠ABC+∠CBD=180o ,∠ACB+∠BCE=180o∴∠CBD+∠BCE=360o -(∠ABC+∠ACB)=360o -180o +∠A=180o +∠A∵BO,CO 是∠DBC 与∠ECB 的角平分线∴∠OBC=12∠CBD ,∠OCB =12∠BCE ∴∠OBC+∠OCB=12∠CBD+12∠BCE =12∠CBD+∠BCE)∴∠OBC+∠OCB=12(180o +∠A )=90o +12∠A 在△BOC 中∠OBC+∠OCB+∠BOC=180o∴∠BOC=180o -(∠OBC+∠OCB)=180o -(90o +12∠A)=90o -12∠A【练习】:如图,已知点A 、B 分别在∠MON 的边ON 、OM 上(不与点O 重合),AD 平分∠BAN ,BC平分∠ABM ,直线AD ,BC 相交于点C .(1)如图1,若∠MON =90°,试猜想∠ACB =°;(2)如图2,在(1)的基础上,若∠MON 每秒钟变小10°,经过了t 秒(0<t <9),①试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CB 的度数;②并求出当t 取何值时,∠MON 与∠ACB 的度数相等;(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若BC 平分∠ABO ,其它条件不改变,请直接写出∠BCD 与∠MON 的关系.3.三角形一内角角平分线与一外角角平分组成的角:如图,△ABC 中,∠ABC 与∠ACD 的角平分线BO,CO 相交与点O ,求∠BOC 的度数?【结论】:∠O =12∠A (∠A =2∠O )【文字描述】:三角形一外角角平分和一内角角平分所组成的角为第三角的一半。
人教版数学初一上《角》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数学初一上《角》测试题(含答案及解析)时间:60分钟总分:100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摆放,且∠1的度数是∠2的3倍,则∠2的度数为()A. 20∘B. 22.5∘C. 25∘D. 67.5∘2.如图所示,能用∠AOB,∠O,∠1三种要领表示联合个角的图形是()A. B.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角是一条直线B. 角的边越长,角越大C. 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D. 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①议决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相连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隔断;③射线比直线短;④ABC三点在联合直线上且AB=BC,则B是线段AC的中点;⑤在联合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有两种:平行与相交;⑥在8:30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75∘.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下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A. 三个B. 四个C. 五个D. 没有6.甲、乙两人都从A地出发,分别沿北偏东30∘、60∘的偏向抵达C地,且BC⊥AB,则B地在C地的()A. 北偏东30∘的偏向上B. 北偏西30∘的偏向上C. 南偏东30∘的偏向上D. 南偏西30∘的偏向上第 1 页7.钟表盘上指示的时间是10时40分,此刻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A. 60∘B. 70∘C. 80∘D. 85∘8.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同时用∠1,∠ABC,∠B三种要领表示联合个角的图形是()A. B.C. D.9.在8点30分时,时针上的时针与分针之间的夹角为()A. 85度B. 75度C. 70度D. 60度10.在时刻9:30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间的夹角是()A. 75∘B. 90∘C. 105∘D. 12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1.如图,∠1=∠2,则∠1+∠3=______度.12.如图,锐角的个数共有______个.13.如图,A岛在B岛的北偏东30∘偏向,C岛在B岛的北偏东80∘偏向,A岛在C岛北偏西40∘偏向,从A岛看B,C两岛的视角∠BAC是______ 度.14.如图,∠AOB=90∘,以O为极点的锐角共有______个.15.如图所示,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______个,以A为极点的角有______个,图中所有角有______个.16.如图,用字母A、B、C表示∠α、∠β.则∠α=______,∠β=______.17.把一个周角7平分,每一份是______ 度______ 分(准确到1分).18.如图,把一根小棒OC一端钉在点O,旋转小木棒,使它落在不同的位置上形成不同的角,此中∠AOC为______,∠AOD为______,∠AOE为______,木棒转到OB时形成的角为______.(回答钝角、锐角、直角、平角)19.当时针指向2: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 度.20.已知一个锐角为(5x−35)∘,则x的取值范畴是______.三、谋略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0分)21.钟面上的角的标题.(1)3点45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几多?(2)在9点与10点之间,什么时候时针与分针成100∘的角?22.如图所示,直线AB上有一点O,恣意画射线OC,已知OD,OE分别是∠AOC,∠BOC的中分线,求∠DOE的度数.23.如图所示,OM是∠AOC的中分线,ON是∠BOC的中分线,(1)要是∠AOC=28∘,∠MON=35∘,求出∠AOB的度数;(2)要是∠MON=n∘,求出∠AOB的度数;(3)要是∠MON的巨细改变,∠AOB的巨细是否随之改变?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巨细干系?请写出来.2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EOD=∠AOC,OF中分∠AOE,若∠AOC=28∘,求∠EOF的度数.第 3 页四、解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25. 请将图中的角用不同要领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ABE∠1∠2∠326. 图中,以B 为极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以D 为极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答案和剖析【答案】 1. B 2. D 3. D 4. C5. A6. C7. C8. B 9. B 10. C11. 180 12. 5 13. 70 14. 515. 0;4;1516. ∠CAB 或∠BAC 表示∠α;∠CBA 或∠ABC 17. 51;2618.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19. 10520. 7<x <2521. 解:(1)如图,∵由3点到3点45分,分针转了270∘,时针转了270∘×112,∴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80∘−270∘×112=157.5∘;(2)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x 12, 得①90∘+x −x12=100∘, 解得,x =12011∘,12011∘÷6∘=2011(分);②90∘+x12−(x −180∘)=100∘,第 5 页解得,x =204011∘,204011∘÷6∘=34011(分);∴9点过2011或34011分钟时,时针与分针成100∘的角.22. 解:∵OD ,OE 分别是∠AOC ,∠BOC 的中分线,∴∠AOD =∠COD =12∠AOC ,∠BOE =∠COE =12∠BOC ,∵∠AOC +∠BOC =180∘,即2∠COD +2∠COE =180∘,∴∠DOE =∠DOC +∠COE =90∘.23. 解:(1)∵OM 是∠AOC 的中分线,∠AOC =28∘, ∴∠COM =12∠AOC =14∘,∵∠MON =35∘,∴∠CON =∠MON −∠COM =35∘−14∘=21∘, ∵ON 是∠BOC 的中分线,∴∠BOC =2∠CON =2×21∘=42∘,∴∠AOB =∠AOC +∠BOC =28∘+42∘=70∘;(2)∵OM 是∠AOC 的中分线,ON 是∠BOC 的中分线, ∴∠COM =12∠AOC ,∠CON =12∠BOC ,∴∠MON =∠COM +∠CON =12∠AOC +12∠BOC =12(∠AOC +∠BOC)=12∠AOB , ∵∠MON =n ∘,∴∠AOB =2∠MON =2n ∘;(3)根据(2)的推导,∠AOB 随∠MON 巨细的改变而改变,∠AOB =2∠MON . 24. 解:∵∠AOC =28∘, ∴∠BOD =∠AOC =28∘,∴∠AOE =180∘−56∘=124∘, 又∵OF 中分∠AOE , ∴∠EOF =62∘. 故答案为62∘.25. 解:由图可知,∠ABE =∠α,∠1=∠ABC ,∠2=∠ACB ,∠3=∠ACF . 故答案为∠α,∠ABC ,∠ACB ,∠ACF .26. 解:以B 为极点的角有3个,分别是:∠ABD 、∠ABC 、∠DBC ,以D 为极点的角有6个,分别是∠ADE 、∠EDC 、∠ADB 、∠BDC.∠ADC ,∠BDE 【剖析】1. 【剖析】本题主要考察了余角、补角和角的概念,能根据图形求出∠1+∠2=90∘是解此题的要害.求出∠1+∠2=90∘,根据∠1的度数是∠2的3倍得出4∠2=90∘,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图形得出:∠1+∠2=180∘−90∘=90∘, ∵∠1的度数是∠2的3倍, ∴∠2+3∠2=90∘, 即4∠2=90∘,∴∠2=22.5∘.故选B.2. 解:A、以O为极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A选项错误;B、以O为极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B选项错误;C、以O为极点的角不止一个,不能用∠O表示,故C选项错误;D、能用∠1,∠AOB,∠O三种要领表示联合个角,故D选项正确.故选:D.根据角的四种表示要领和具体要求回答即可.本题考察了角的表示要领的应用,掌握角的表示要领是解题的要害.3. 解:A、平角是两条射线组成的一条直线,故此选项错误;B、角的边越长,与角的巨细无关,故此选项错误;C、大于直角且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故此选项错误;D、两个锐角的和不一定是钝角,正确.故选:D.直接利用角的定义以及钝角的定义分别剖析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察了角的定义以及钝角的定义,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要害.4. 解:①议决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故本小题错误;②应为相连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隔断,故本小题错误;③射线与直线不能比较长短,故本小题错误;④因为A、B、C三点在联合直线上,且AB=BC,所以点B是线段AC的中点,故本小题正确;⑤在联合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有两种:平行,相交,故本小题正确;⑥在8:30时,时钟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75∘,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④⑤⑥共3个.故选C.根据直线的性质,两点间隔断的概念,射线与直线的意义,线段中点的概念,联合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钟面角的谋略,对各小题逐一剖析鉴别后,利用消除法求解.本题考察了直线的性质,两点间隔断的定义,射线与直线的意义,线段中点的定义,两条直线的位置干系,钟面角,是基础题,熟记性质与概念是解题的要害.5. 解:∵只有在极点处只有一个角的环境,才可用极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三个:∠A、∠B、∠C.故选:A.只有在极点处只有一个角的环境,才可用极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不然分不清这个字母结局表示哪个角,据此鉴别出图中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几个即可.此题主要考察了角的表示要领,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要害是要明确:角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此中极点字母要写在中间,唯有在极点处只有一个角的环境,才可用极点处的一个字母来记这个角,不然分不清这个字母结局表示哪个角.角还可以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表示,或用阿拉伯数字(∠1,∠2…)表示.6. 解:∵∠1=30∘,BC⊥AB,∴∠2=30∘,∴∠3=∠2=30∘,∴B地在C地的南偏东30∘的偏向上,故选C.此题考察了学生对偏向角的理解及直角三角形的鉴定等知识点的掌握环境.7. 解:10×30+40×0.5−6×40=320−240=80(∘),故选:C.可画出草图,利用钟表表盘的特性解答.本题考察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标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干系:)∘,而且利用开始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干系建立分针每钟转动6∘,时针每分钟转动(12角的图形.8. 解:A、由于B为极点的角有四个,不可用∠B表示,故本选项错误;B、由于B为极点的锐角有一个,可用∠ABC,∠B,∠1三种要领表示联合个角,故本选项正确;C、由于B为极点的锐角有三个,不可用∠B表示,故本选项错误;D、由于B为极点的有二个,不可用∠B表示,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根据角的表示要领对四个选项逐个举行剖析即可.本题考察了角的概念,要熟悉角的三种表示要领所适用的条件.9. 解:8点30分,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2.5个大格.∵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8点30分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2.5×30∘=75∘.故选:B.根据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谋略得到答案.本题考察了钟面角,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6×30∘=105∘,10. 解:9:30时,时钟上的时针与分针间的夹角9×30∘+30∘×12故选:C.根据时针旋转的速度乘以时针旋转的时间,可得时针的旋转角,根据分针旋转的速度成分针旋转的时间,即是分针旋转的角度;再根据时针的角减去分针旋转的角即是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可得答案.本题考察了钟面角,利用了时针的旋转角减去分针的旋转的角即是时针与分针的夹角.11. 解:∵∠2与∠3是邻补角,∴∠2+∠3=180∘,又∵∠1=∠2,∴∠1+∠3=180∘.充分运用邻补角的数量干系及等量代换解题.本题利用了两个补角的和为180∘和等量代换.12. 解:以OA为一边的角∠AOB=20∘,∠AOC=20∘+30∘=50∘,∠AOD=20∘+30∘+ 50∘=100∘(钝角舍去),以OB为一边的角∠BOC=30∘,∠BOD=50∘+30∘=80∘,以OC为一边的角∠COD=50∘.共有∠AOB,∠AOC,∠BOC,∠BOD,∠COD.故答案为5个.分别以OA、OB、OC为一边,数出所有角,相加即可.此题考察了角的数法,要以每条边为始边,数出所有角,要注意,不能漏数,也不能多数.13. 解:∵A岛在B岛的北偏东30∘偏向,即∠DBA=30∘,∵C岛在B岛的北偏东80∘偏向,即∠DBC=80∘;第 7 页∵A岛在C岛北偏西40,即∠ACE=40∘,∴∠ACB=180∘−∠DBC−∠ACE=180∘−80∘−40∘=60∘;在△ABC中,∠ABC=∠DBC−∠DBA=80∘−30∘=50∘,∠ACB=60∘,∴∠BAC=180∘−∠ABC−∠ACB=180∘−50∘−60∘=70∘.利用方位角的概念连合图形解答.解答此类题需要从运动的角度,正确画出方位角,再连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与平行线的性质解答.14. 解:以OA为一边的角,∠AOD,∠AOC;以OD为一边的角,∠DOC,∠DOB;以OC为一边的角,∠COB.共5个角.故答案是:5.明确角的概念,依次数出以OA、OD、OC为一边的角的个数即可.此题考察了角的概念,首先要明白图中所示的角,再依次数出图中的角,要注意不要漏数,也不要多数.15. 解:能用一个字母表示的角有0个,以A为极点的角有4个,图中所有角有15个,故答案为:0,4,15.根据角的概念逐个得出即可.本题考察了角的概念,能数出相符的所有角是解此题的要害.16. 解:由图可知,∠α=∠CAB或∠BAC;∠β=∠CBA或∠ABC.故答案为∠CAB或∠BAC,∠CBA或∠ABC.根据角的定义找到图中角,用三个字母表示角时,将表示极点的字母置于三个字母中间.此题考察了角的多种表示要领,当极点处只有一个角时,此角可用多种要领表示,如有多个角,则不能只用一个字母表示,以免混淆.17. 解:由题意,得360∘÷7=51∘26′,故答案为:51,26.根据度分秒的除法,可得答案.本题考察了度分秒的换算,利用度分秒的除法是解题要害.18. 解:根据角的定义,∠AOC为锐角,∠AOD为直角,∠AOE为钝角,木棒转到OB时形成的角为平角.利用角的概念求解.互相垂直时,夹角是直角,即90∘;大于90∘小于180∘是钝角,小于90∘大于0∘是锐角,即是180度叫平角.由一点放射出两条射线,要是两条射线的夹角为90度叫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叫钝角,在0度到90度之间的叫锐角,即是180度叫平角.19. 解:2:30时,时针与分针相距3.5份,2:30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30∘×3.5=105∘,故答案为:105.根据钟面均匀分成12份,可得每份是30∘,根据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可得答案.本题考察了钟面角,利用了时针与分针相距的份数乘以每份的度数.20. 解:由题意可知:0<5x−35<90解得:7<x<25故答案为:7<x<25根据锐角的概念即可求出x的范畴.本题考察角的概念,解题的要害是根据锐角的定义列出不等式,本题属于基础题型.第 9 页21. (1)由图知,由3点到3点45分,分针转了270∘,时针转了270∘×112,180∘减去时针转的度数,即为夹角;(2)设分针转的度数为x ,则时针转的度数为x12,可根据干系式,①90∘+x −x12=100∘,②90∘+x12−(x −180∘)=100∘,求得x 值,根据分针走1分,其转动6∘,可得到时间; 本题考察了钟表分针所转过的角度谋略.在钟表标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干系:分针每转动1∘时针转动(112)∘,而且利用开始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干系建立角的图形.22. 由OD ,OE 分别为角中分线,利用角中分线定义得到两对角相等,而这四个角之和为一个平角,等量代换即可求出∠DOE 的度数.此题考察了角中分线定义,熟练掌握角中分线定义是解本题的要害.23. (1)根据角中分线的定义求出∠COM 的度数,再求出∠CON 的度数,然后根据角中分线的定义求出∠BOC 的度数,与∠AOC 相加即可得解; (2)根据角中分线的定义,用∠NOC 表示出∠BOC ,用∠COM 表示出∠AOC ,然后即可得解; (3)根据(2)的推导得解.本题考察了角中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谋略,熟记角中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要害.24. 先根据∠EOD =∠AOC =28∘,连合平角定义,求出∠EOA 的度数,再由角中分线的性质求出∠EOF 的度数即可.本题主要考察角中分线的概念,需要熟练掌握.25. 图中角的表示有多种,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三个大写英文字母;一个阿拉伯数字;一个希腊字母,择其适合者填表. 此题考察了角的表示要领,根据图形特点将每个角用合适的要领表示表现了一个别的数学基本功,必须重视这方面的训练.26. 先找到图中角的极点,再找到角的双方,从而找到角,以各极点为切入点,不要漏数也不要多数.此题考察了角的定义,也考察了角的表示,除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外,也可用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但需在靠近极点处加上弧线.。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练习题

4321EDCBA1CDBA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 如图,已知△ABC 中,AQ=PQ 、PR=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AS=AR ;②QP ∥AR ; ③△BRP ≌△CSP ,其中( ).(A)全部正确 (B)仅①正确 (C)仅①、②正确 (D)仅①、③正确 2、 如图,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则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 ∥CD 的是( )A. ∠3=∠4B.∠B=∠DCEC.∠1=∠2.D.∠D+∠DAB=180° 3.如图,ΔACB 中,∠ACB=900,∠1=∠B.(1)试说明 CD 是ΔABC 的高;(2)如果AC=8,BC=6,AB=10,求CD 的长。
4如图,直线DE 交△ABC 的边AB 、AC 于D 、E , 交BC 延长线于F ,若∠B =67°,∠ACB =74°, ∠AED =48°,求∠BDF 的度数5、如图:∠1=∠2=∠3,完成说理过程并注明理由: 因为 ∠1=∠2所以 ____∥____ ( ) 因为 ∠1=∠3所以 ____∥____ ( )6.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2cm ,3cm ,5cm B .5cm ,6cm ,10cm C .1cm ,1cm ,3cm D .3cm ,4cm ,9cm7.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 A .17 B .22 C .17或22 D .138.适合条件∠A=12∠B=13∠C的△ABC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5°,则其顶角为()A.30°B.75°C.105°D.30°或75°10.一个多边形的角和比它的外角的和的2倍还大1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5 B.6 C.7 D.81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锐角,则此三角形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12.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5,1+2x,8,则x的取值围是________.13.如图,BD平分∠ABC,DA⊥AB,∠1=60°,∠BDC=80°,求∠C的度数.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21 如图,BC⊥CD,∠1=∠2=∠3,∠4=60°,∠5=∠6.(1)CO是△BCD的高吗?为什么?(2)∠5的度数是多少?(3)求四边形ABCD各角的度数.2.△ABC中,∠A=50°,∠B=60°,则∠A+∠C=________.3 .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4.△ABC中,∠A=∠B+∠C,则∠A=______度.5.如图∠1+∠2+∠3+∠4=______度.6.如图,△ABC中,AD是BC上的高,AE平分∠BAC,∠B=75°,•∠C=45°,求∠DAE与∠AEC的度数.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6题A.三角形的三条高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B.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一定在三角形部交于一点D.三角形的三条高可能相交于外部一点8.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好是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9.如图,BD=1BC,则BC边上的中线为______,△ABD的面积=_____的面积.2(9)10.如图,△ABC中,高CD、BE、AF相交于点O,则△BOC•的三条高分别为线段________.(10)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31.下列图形中具有稳定性的是()A.梯形B.菱形C.三角形D.正方形2.如图3,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已知AB=5cm,AC=3cm,求△ABD•与△ACD的周长之差.3.如图,∠BAD=∠CAD,AD⊥BC,垂足为点D,且BD=CD.•可知哪些线段是哪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或高?4.如图5,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一腰上的中线BD将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6两部分,求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及底边长.5.有一块三角形优良品种试验基地,如图所示,•由于引进四个优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需将这块土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请你制定出两种以上的划分方案供选择(画图说明).6.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BC、AD的中点,S△ABC=4cm2,求S△ABE.7.如图,在锐角△ABC中,CD、BE分别是AB、AC上的高,•且CD、BE交于一点P,若∠A=50°,则∠BPC的度数是()8如图7-1-2-9,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DF∥AC,EF交AD于点O.请问:DO是△DEF的角平分线吗?如果是,请给予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初一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41.若三角形的外角中有一个是锐角,则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三角形.2.△ABC中,若∠C-∠B=∠A,则△ABC的外角中最小的角是______(填“锐角”、“直角”或“钝角”).3.如图1,x=______.(1) (2) (3) 4.如图2,△ABC中,点D在BC的延长线上,点F是AB边上一点,延长CA到E,连EF,则∠1,∠2,∠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5.如图3,在△ABC中,AE是角平分线,且∠B=52°,∠C=78°,求∠AEB的度数.7.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D=AE,∠BAD=60°,则∠EDC=______.8.一个零件的形状如图7-2-2-6所示,按规定∠A应等于90°,∠B、∠D应分别是30°和20°,叔叔量得∠BCD=142°,就断定这个零件不合格,你能说出道理吗?9.(1)如图(1),求出∠A+∠B+∠C+∠D+∠E+∠F的度数;(2)如图(2),求出∠A+∠B+∠C+∠D+∠E+∠F的度数.11.如图,BD、CD分别是△ABC的两个外角∠CBE、∠BCF•的平分线,试探索∠D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12 如图,BD为△ABC的角平分线,CD为△ABC的外角∠ACE的平分线,它们相交于点D,试探索∠BDC与∠A之间的数量关系.7.3 多边形及其角和基础过关作业1.四边形ABCD中,如果∠A+∠C+∠D=280°,则∠B的度数是()A.80°B.90°C.170°D.20°2.一个多边形的角和等于1080°,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A.9 B.8 C.7 D.63.角和等于外角和2倍的多边形是()A.五边形B.六边形C.七边形D.八边形4.六边形的角和等于_______度.5.正十边形的每一个角的度数等于______,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_______.6.如图,你能数出多少个不同的四边形?7.四边形的四个角可以都是锐角吗?可以都是钝角吗?可以都是直角吗?•为什么?8.求下列图形中x的值:综合创新作业9.(综合题)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90°,BE平分∠ABC,•DF平分∠ADC.BE与D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10.(应用题)有10个城市进行篮球比赛,每个城市均派3个代表队参加比赛,规定同一城市间代表队不进行比赛,其他代表队都要比赛一场,问按此规定,•所有代表队要打多少场比赛?11.(创新题)如图,以五边形的每个顶点为圆心,以1为半径画圆,求圆与五边形重合的面积.12.(1)(2005年,)已知一个多边形的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2)(2005年,)五边形的角和等于_______度.13.(易错题)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这些外角中最多有钝角(• )A.1个B.2个C.3个D.4个培优作业14.(探究题)(1)四边形有几条对角线?五边形有几条对角线?六边形有几条对角线?……猜想并探索:n边形有几条对角线?(2)一个n边形的边数增加1,对角线增加多少条?15.(开放题)如果一个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角和增加多少度?若将n边形的边数增加1倍,则它的角和增加多少度?数学世界攻其不备壁虎在一座油罐的下底边沿A处.它发现在自己的正上方──油罐上边缘的B•处有一只害虫.壁虎决定捕捉这只害虫.为了不引起害虫的注意,它故意不走直线,而是绕着油罐,沿着一条螺旋路线,从背后对害虫进行突然袭击如图7-3-5.结果,•壁虎的偷袭得到成功,获得了一顿美餐.请问:壁虎沿着螺旋线爬行是最短的路程吗(线段AB除外)?答案:1.A 点拨:∠B=360°-(∠A+∠C+∠D)=360°-280°=80°.故选A.2.B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n-2)·180=1080.解得n=8.故选B.3.B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根据题意,得(n-2)·180=2×360.解得n=6.故选B.4.7205.144°;36°点拨:正十边形每一个角的度数为:(102)18010-⨯︒=144°,每一个外角的度数为:180°-144°=36°.6.有27个不同的四边形.7.解:四边形的四个角不可以都是锐角,不可以都是钝角,可以都是直角.因为四边形的角和为360°,如果四个角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则角和小于360°或大于360°,与四边形的角和为360°矛盾.•所以四个角不可以都是锐角或都是钝角.若四个角都是直角,则四个角的和等于360°,与角和定理相符,所以四个角可以都是直角.8.解:(1)90+70+150+x=360.解得x=50.(2)90+73+82+(180-x)=360.解得x=65.(3)x+(x+30)+60+x+(x-10)=(5-2)×180.解得x=115.9.解:BE∥DF.理由:∵∠A=∠C=90°,∴∠A+∠C=180°.∴∠ABC+∠ADC=360°-180°=180°.∵∠ABE=12∠ABC,∠ADF=12∠ADC,∴∠ABE+∠ADF=12(∠ABC+∠ADC)=12×180°=90°.又∵∠ABE+∠AEB=90°,∴∠AEB=∠ADF,∴BE∥DF(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解:12n (n-3)=12×10×(10-3)=12×10×7=35(场).答:按此规定,所有代表队要打35场比赛.点拨:问题类似于求多边形对角线的个数.11.解:(5-2)×180°÷360°×12=1.5.点拨:不能直接求出扇形的度数,用整体法圆与五边形重合部分的角度和正好是五边形的角和.12.(1)C 点拨: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依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选C .(2)540 点拨:(n-2)×180°=(5-3)×180°=540°.13.C14.解:(1)四边形有2条对角线;五边形有5条对角线;六边形有9条对角线;……n 边形有(3)2n n -条对角线. (2)当n 边形的边数增加1时,对角线增加(n-1)条.点拨:从n 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向其他顶点共可引(n-3)条对角线,n 个顶点共可引n (n-3)条,但这些对角线每一条都重复了一次,故n 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3)2n n -. 15.180°,n ·180°.数学世界答案:是最短的路程.可用纸板做一个模型,沿AB 剪开便可看出结论.。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角(教案)

角一、以考查知识为主试题【容易题】1.如图,在∠AOB的内部引两条射线OC和OD,则图中共有角的个数是()A.3 B.4 C.5 D.6 答案:D.2.下列四个图中,能用∠1、∠AOB、∠O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 B. C. D.答案:D.3.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DAE也可以表示为∠A B.∠1也可以表示为∠ABCC.∠BCE也可以表示为∠C D.∠ABD是一个平角答案:D.4.如图,∠AOB是平角,则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A.4个 B.7个 C.9个 D.10个答案:C.5.如图,平角AOB被分成的三个角∠AOC、∠COD、∠DOB的比为2:3:4,则其中最大的角是度.答案:设∠AOC=2x°,则∠COD=3x°,∠DOB=4x°根据题意得:2x+3x+4x=180解得:x=20则最大的角是4×20=80°.6.如图,O是直线AB上的一点,∠AOC=53°17′,求∠BOC的度数.答案:∵∠AOC+∠BOC=180°,∴∠BOC=180°-∠AOC=180°-53°17′=126°43′7.把一个周角7等分,每一份是多少度的角(精确到秒)?答案:360°÷7≈51°25′43″.8.如图,OB是∠AOC的角平分线,OD是∠COE的角平分线,如果∠AOB=40°,∠COE=60°,则∠BOD的度数为()A.50 B.60 C.65 D.70答案:D.9.如图所示,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已知OD平分∠AOC、OE平分∠BOC,请问图中哪些角互为余角?并说明理由.答案:∵OD平分∠AOC、OE平分∠BOC,∴∠DOC=12∠AOC,∠COE=12∠BOC,∴∠DOE=∠DOC+∠COE=12(∠AOC+∠BOC)=12×180°=90°∴∠COD和∠COE互为余角,同理∠AOD和∠BOE,∠AOD和∠COE,∠COD和∠BOE也互为余角;10.将直尺与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在图中标记的角中,写出所有与∠1互余的角.答案:∵直尺的两边平行,∴∠2=∠3;∵∠3=∠4,∠1+∠2=90°,∴∠1的余角有:∠2,∠3,∠4.11.如图,已知O为AD上一点,∠AOC与∠AOB互补,OM,ON分别为∠AOC,∠AOB的平分线,若∠MON=40°,试求∠AOC与∠AOB的度数.答案:设∠AOB=x°,因为∠AOC与∠AOB互补,则∠AOC=180-x°.由题意,得180-x x=40 22∴180-x-x=80,∴-2x=-100,解得x=50故∠AOB=50°,∠AOC=130°.12.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4倍还多15°,求这个角的度数.答案:设这个角为x,则它的补角为(180°-x),余角为(90°-x),由题意得:180°-x=4(90°-x)+15°,解得:x=65°,即这个角的度数为65°.13.如图所示,两副直角顶点重合的直角三角板摆放在桌面上,求证:∠AOD与∠BOC互补.答案:∵∠AOB=90°,∠COD=90°,∴∠AOD+∠COB=∠AOB+∠BOD+∠COB=∠AOB+∠COD=180°.∴∠AOD与∠BOC互补.14.如图,∠AOB=35°,∠AOC=9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1)用量角器画射线OE平分∠COD;(2)求∠BOC及∠COE的度数.答案:(1)如图;(2)∵∠AOB=35°,∠AOC=90°∴∠BOC=∠AOC-∠AOB=90°-35°=55°;∴∠COD=180°-55°=125°∴∠COE=125°÷2=62.5°.15.如图,∠AOB=∠COD=90°,那么∠AOC=∠BOD,这是根据()A.直角都相等B.同角的余角相等C.同角的补角相等D.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答案:B1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因为∠1+∠3=180°,∠2+∠3=180°,所以∠1=∠2,其推理根据是()A.同角的补角相等 B.等角的余角相等 C.同角的余角相等 D.等角的补角相等答案:C【中等题】17.下图中表示∠ABC的图是()A. B. C. D.答案:C.18. 如图,以B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以D为顶点的角有几个?把它们表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角平分线中考要求例题精讲一、角的定义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角的大小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而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这是因为角的边是射线而不是线段.定义2:角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处于初始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那条射线叫做角的终边.(1) 如果角的终边是由角的始边旋转半周而得到,这样的角叫平角. (2) 如果角的终边是由角的始边旋转一周而得到,这样的角叫周角. 注意:由角的定义可知:(1) 角的组成部分为:两条边和一个顶点; (2) 顶点是这两条边的交点;(3)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是无限延伸的.(4) 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称为角的内部,平面的其余部分称为角的外部.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二、角的表示方法① 利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1.1.∠AOB图1.1注意:顶点一定要写在中间.也可记为BOA ∠,但不能写成BAO ∠或ABO ∠等. ② 利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图1.2.∠A图1.2A注意: 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角的时候,这个大写字母一定要表示角的顶点,而且以它为顶点的角有且只有一个.③ 用数字来表示角,如图2.1.∠1图2.11③用希腊字母来表示角,如图2.2.∠α图2.2α三、单位换算1度=60分(160︒=') 1分=60秒(160'=")四、角的度量(1)度量角的工具常用量角器用量角器注意:对中(顶点对中心)、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上的零刻度重合)、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在线的度数)(2)角的度量单位及其换算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平角分成180等份,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一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做1'.把一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做1''.角度之间的关系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1周角=2平角1平角=2直角角的分类:锐角α(090α<<︒),直角α(90α=︒),钝角α(90180α︒<<︒).五、两角的和、差、倍、分(1)两角的和、差、倍、分的度数等于它们的度数的和、差、倍、分.(2)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它分成两个相等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3)角平分线的画法:①用量角器②用折叠法在一张透明纸上画一个角,记为∠PQR,折线使射线QR与射线QP重合,把纸展开,以Q为端点,沿折痕画一条射线,这条射线就是∠PQR的平分线.说说为什么这条线平分∠PQR?六、用尺规做已知角的平分线方法作法:(1)以O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交角的两边于A B、两点;(2)分别以A、B两点为圆心,以大于12AB长为半径画弧,画弧交于C点;(3)过C点作射线OC。
所以,射线OC就是所求作的。
OC BA七、余角、补角(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简称“互补”.(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简称“互余”.(3)补角、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八、方位角方位角一般以正北、正南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即“北偏东⨯⨯度”、“北偏西⨯⨯度”、“南偏东⨯⨯度”、“南偏西⨯⨯度”,方位角α的取值范围0900≤≤α.“北偏东45度”为东北方向、“北偏西45度”西北方向、“南偏东45度”为东南方向、“南偏西45度”为西南方向.九、钟表角度问题时针12小时转动360度,每小时转动30度;分针60分钟转动360度,每分钟转动6度。
秒针60秒钟转动360度,每秒钟转动6度。
一、角的概念及表示【例1】角是由有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的是这个角的顶点,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解析】略【答案】公共端点公共端点绕端点旋转而得到的图形二、角的分类【例2】如图,∠AOB是平角,则图中小于平角的角共有()A、4个B、7个C、9个D、10个【解析】当AO为角的一边时,有3个角;以OC为角的一边向右再找小于平角的角,依次类推得到所有小于平角的角.【答案】小于平角的角为:∠AOC、∠AOD、∠AOE、∠COD、∠COE、∠COB、∠DOE、∠DOB、∠EOB共9个,故选C.【点评】应有规律去寻找角的个数,注意各条射线为角的始边依次向右寻找相关角.【例3】如图,必须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且小于180°的角共有( )A 、10个B 、15个C 、20个D 、25个【解析】找到以每一个字母为顶点的角,若该顶点处有多个角,则必须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答案】在该题中,以A 、B 、C 、D 、E 为顶点的角有五个,且该顶点处只有一个小于180度的角,可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以F 、G 、H 、M 、N 为顶点的角各有四个,共计4×5=20个,而该顶点处只有三个小于180度角,只能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故选C .【点评】此题不仅考查了对角的概念的掌握,还考查了数角的方法:找准角的顶点,统计出该顶点处的所有角,做到不漏数、不多数.三、角度的换算及运算【例4】(1)2020'4______︒⨯=。
(2)4437'3______︒÷= 【解析】(1)原式8080'8120'=︒=︒(2)先将度、分、秒的量数都化成3的倍数:4437'42237'47156'1'47156'60''1452'20''︒=︒+︒=︒++=︒++=︒【答案】(1)8120'︒;(2)1452'20''︒【例5】在小于平角的范围内,用一对普通的三角板能画出确定度数的角有( )个A .4个B .7个C .11个D .16个【解析】用一对普通的三角板能确定度数的最小角为604515︒-︒=︒,而其它角都是15︒的倍数.所以在小于平角的范围内,能画出确定度数的角有153045607590105120135150165︒︒︒︒︒︒︒︒︒︒︒,,,,,,,,,,共11个,故选C .【答案】C【例6】如右图,AOB 是直线,1:2:31:3:2∠∠∠=,求DOB ∠的度数.123A B C DO【解析】设1x ∠=,23x ∠=,32x ∠=,根据题意有32180x x x ++=︒,30x =︒,120DOB ∠=︒. 【答案】120︒四、余角和补角【例7】如图,在直线AB 上取一点O ,在AB 同侧引射线OC ,OD ,OE ,OF 使COE ∠和BOE ∠互余,射线OF 和OD 分别平分COE ∠和BOE ∠,求证:3AOF BOD DOF ∠+∠=∠.ABC DEO 图2F E B【解析】略【答案】COE ∠和BOE ∠互余,所以90AOC BOC ∠=∠=︒111222DOF EOF EOD EOC BOE BOC ∠=∠+∠=∠+∠=∠AOF BOD AOC EOF BOD ∠+∠=∠+∠+∠ 3BOC EOF EOD DOF =∠+∠+∠=∠五、共定点角的相关计算【例8】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作DOE BOD ∠=∠,OF 平分AOE ∠,若28AOC ∠=︒,求EOF ∠. A BCDE FO【解析】28AOC DOE BOD ∠=∠=∠=︒,(1802828)262EOF ∠=︒-︒-︒÷=︒.【答案】62︒【巩固】 如图所示,将一副三角尺的直角顶点重合在一起.(1)DOB ∠与DOA ∠的比是211∶,求BOC ∠的度数.(2)叠合所成的BOC n ∠=°(090n <<),则AOD ∠的补角的度数与BOC ∠的度数之比是多少?ODCBA【解析】略 【答案】(1)70BOC ∠=︒;(2)1:1.【例9】已知:如图,OC 是AOB ∠外的一条射线,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①若100AOC ∠=︒,40BOC ∠=︒, 问:?EOF ∠= ②若AOB n ∠=︒,求EOF ∠的度数并说明理由.OC FE BA【解析】略【答案】①∵OE 平分AOC ∠,OF 平分BOC ∠(已知)∴12EOC AOC ∠=∠, 12FOC BOC ∠=∠(角平分线定义)∵100AOC ∠=︒,40BOC ∠=︒(已知)∴1100502EOC ∠=⨯︒=︒, 140202FOC ∠=⨯︒=︒(等量代换)∵502030EOF EOC FOC ∠=∠-∠=︒-︒︒=(等量代换) ②∵OE 平分AOC ∠(已知)∴AOE EOC ∠=∠(角平分线定义) ∵EOC EOB BOF FOC ∠=∠+∠+∠∴AOE EOB BOF FOC ∠=∠+∠+∠(等量代换) ∵OF 平分BOC ∠(已知)∴BOF FOC ∠=∠(角平分线定义) ∵AOB AOE EOB ∠=∠+∠∴2AOB EOB BOF EOB ∠=∠+∠+∠2AOB BOF EOB ∠=∠+∠()(等量代换) ∵EOB BOF EOF ∠+∠=∠,AOB n ∠=︒(已知)∴1122EOF AOB n ∠=∠=︒(等量代换)即:12EOF n ∠=︒【巩固】 如图,AOC ∠是直角,21.5COD ∠=︒,且OB OD ,分别是AOC ∠、BOE ∠的平分线,求AOE∠的大小.ODCEBA【解析】90221.566.5BOD BOC COD ∠=∠+∠=︒÷+︒=︒ 2178AOE BOE AOB BOD AOB ∠=∠+∠=∠+∠=︒ 【答案】178︒【例10】已知:OA 、OB 、OC 是从点O 引出的三条射线85AOB ∠=︒,4136'BOC ∠=︒,求AOC ∠. 【解析】注意分情况讨论,容易的到答案:4324'︒或12636'︒. 【答案】4324'︒或12636'︒【巩固】 已知一条射线OA ,若从点O 再引两条射线OB 与OC ,使60AOB ∠=︒,20BOC ∠=︒,求AOC∠的度数.【解析】 注意分类讨论,为80︒或40︒. 【答案】80︒或40︒【例11】已知αβ,都是钝角,计算()16αβ+,正确的结果只可能是( )A .26︒B .40︒C .72︒D .90︒【解析】根据题意9018090180αβ︒<<︒︒<<︒,,∴180360αβ︒<+<︒∴()130606αβ︒<+<︒,∴选B【答案】B【巩固】α、β、γ中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其数值已经给出,在计算1()15αβγ++的值时,有三位同学分别算出了23︒、24︒、25︒这三个不同的结果.其中确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求αβγ++的值.【解析】00909090180αβγ++<++<++ 16()2415αβγ<++<所以23︒答案正确.【答案】23︒【例12】如下图,AOC COD DOE EOB a ∠=∠=∠=∠=,若以OA ,OC ,OD , OE 为始边的各角之和等于380°,求AOB ∠. EOD CBA【解析】解以OA 为始边的角的总和23410a a a a a =+++=;以OC 为始边的角的总和236a a a a =++=.以OD 为始边的角的总和23a a a =+=;以OE 为始边的角的总和就是a . 依条件,有1063380a a a a +++=°,解出19a =°. 于是476AOB a ∠==°.【答案】76︒【例13】如图,已知∠AOB=90°,在∠AOB 的外部画∠BOC ,然后分别画出∠AOC 与∠BOC 的角平分线OM和ON .(1)下面的两个图形是否都符合题意?若符合,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求∠MON 的度数;(2)若∠AOB=α,且当∠AOB+∠BOC <180°时,∠MON 的度数是多少?当∠AOB+∠BOC >180°时,∠MON 的度数又是多少?【解析】(1)结合题意,易知两个图形都符合题意,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结合图形进行计算即可;(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发现结论.【答案】(1)两个图形是否都符合题意.对于图①,有∠MON=∠MOC ﹣∠NOC=∠AOC ﹣∠AOB=45°;对于图②,有∠MON=∠MOC+∠NOC=∠AOC+∠BOC=(∠AOC ﹣∠BOC )=(360°﹣90°)=135°;(2)当∠AOB+∠BOC <180°时,∠MON=α; 当∠AOB+∠BOC >180°时,∠ON=180°﹣α.【点评】此题综合运用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角的和差计算方法.【例14】在同一平面内有射线OA OB OC OD ,,,平分BOC ∠,AOC ∠的3倍比AOB ∠的2倍多5︒,10AOD ∠=︒,求AOC ∠的度数.【解析】因为AOC ∠的3倍比AOB ∠的2倍多5︒,所以AOC ∠小于AOB ∠;(1)射线OC 在AOB ∠的外部,如图(1),设 ,AOC x AOB y ∠=∠=,根据题意有3251()102x y x y x -=⎧⎪⎨+-=⎪⎩, 解得:4565x y =⎧⎨=⎩,即45AOC ∠=︒(2)射线OC 在AOB ∠的内部,如图(2),设AOC x AOB y ∠=∠=,,根据题意有 3251()102x y x y x -=⎧⎪⎨++=⎪⎩,解得:911x y =⎧⎨=⎩,即9AOC ∠=︒ 图(1)D CBAO图(2)D CBAO【答案】45︒或9︒【例15】以AOB ∠的顶点O 为端点引射线OC ,使得:5:4AOC BOC ∠∠=,且AOC ∠,BOC ∠均小于180︒,若30AOB ∠=︒,求AOC ∠的度数.【解析】如图(1),5230(16)1640'93AOC ∠=⨯︒=︒=︒;如图(2),530150AOC ∠=⨯︒=︒如图(3),51(36030)(183)18320'18093AOC ∠=⨯︒-︒=︒=︒>︒,舍去图(1)CB AO图(2)CBAO图(3)CB AO【答案】1640'︒或150︒【巩固】 已知40AOB ∠=︒,从O 点引射线OC ,若:2:3AOC COB ∠∠=,且AOC ∠,COB ∠均小于180︒,求OC 与AOB ∠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解析】OD 是AOB ∠的角平分线,注意分类讨论:情况1,如图(1),OC 与AOB ∠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100︒;情况2,如图(2),OC 与AOB ∠的平分线所成的角的度数为4︒.(1)DCB AO(2)DCBAO【答案】100︒或4︒六、钟表角度问题【例16】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我们把钟表看成一个圆周,其上共有12个大格,故每个大格度数为3603012︒=︒,每个大格中又有5个小格,故每个小格度数为3065︒=︒ (1)12时时,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重合,问每多长时间两针再重合? (2)分针和秒针每隔多长时间重合一次?【解析】(1)可设x 分钟后相遇,这是追及问题,分针每分钟走6︒,时针每分钟走0.5︒,分针比时针多走一圈可列方程:60.5360x x -=,求解为x 约为65分27秒(2)可设x 分钟后相遇,也是追及问题,分针每分钟走6︒,秒针每分钟走360︒,秒针比分针多走一圈可列方程:3606360x x -=,求解为x 约为1分1秒【答案】(1)65分27秒;(2)1分1秒【例17】钟面上从2点到4点有几次时针与分针夹成60︒的角?分别是几点几分? 【解析】共有4次时针与分针夹成60︒的角.(1)第一次正好为2点整.(2)第二次设为2点x 分时,则101012x x =++,解得92111x =.(3)第三次设为3点y 分时,则101512y y +=+,解得5511y =.(4)第四次设为3点z 分时,则151012z z =++,解得32711z =【答案】4次成60︒角,分别是:2点整;2点92111分;3点5511分;3点32711分.【例18】钟表在12点钟时三针重合,经过x 分钟后,秒针第一次将分针和时针所夹的锐角平分,则x 的值是多少?【解析】因为秒针,分针,时针的速度分别是360度/分,6度/分,0.5度/分,显然x 的值大于1而小于2,则有6360(1)360(1)0.5,x x x x --=--解得:1440.1427x =故x 的值是14401427分钟. 【答案】14401427【例19】小王下午6点多外出买东西时,看到时钟上时针和分针互相垂直,近7点回到家时,发现时钟上时针和分针仍然互相垂直,试估计小王外出用了多长时间(精确到1分)?【解析】方法1设小王外出的时间为6点x 分,根据题意,这时分针应在时针之后,列出方程60.518090x x =+-,解得18011x =,故小王是6点18011分外出的,同理求得小王回家时刻为6点5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