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介旋流器

合集下载

重介质旋流器综述

重介质旋流器综述

重介质旋流器综述重介质旋流器的发展重介质旋流器,它是从分级浓缩旋流器演变而来的,它是用重悬浮液或重液作为介质,在外加压力产生的离心场和密度场中,把轻产物和重产物进行分离的一种特定结构的设备。

是目前重力选煤方法效率最高的一种。

1891年美国公布了分级浓缩旋流器专利;1945年荷兰国家矿山局(Duth State mines)在分级旋流器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第一台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用黄土作加重质配制悬浮液进行了选煤中间试验。

因为黄土作加重质不能配成高密度悬浮液,而且回收净化困难,所以在工业生产上未能得到实际应用。

只有在采用了磁铁矿粉作为加重质之后,才使这一技术在工业上得到推广。

这是因为磁铁矿粉能够配制成适合于选煤使用的不同密度的悬浮液,而且易于用磁力净化回收的缘故。

随后,美、德、英、法等国相继购买了这一专利,并在工业使用中,对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做了不同的改进,派生出一批新的、不同型号的重介质旋流器。

如1956年美国维尔莫特(Wilmont)公司研制成功的无压给煤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简称DWP;60年代英国研制成有压给料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即沃赛尔(Vorsyl)旋流器;1966年原苏联研制成功,用一台圆柱形旋流器与另一台圆柱圆锥旋流器并相串联组成“有压”和“无压”三产品旋流器。

1967年日本田川机械厂研制成倒立式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即涡流(Swirl)旋流器,80年代初意大利学者研制成用两台圆筒形旋流器轴线串联组成(Tri-Flo)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80年代中期英国煤炭局在吸收DWP和沃赛尔两种旋流器的特点,推出直径为1200mm 的中心给料圆筒形重介质旋流器(Large Coal Dense medium),用于分选粒度为100~0.5mm的原煤。

中国重介质选煤,从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矿务局铁厂选煤厂建成第一个重介选煤车间。

1966年又在辽宁省采屯煤矿选煤厂建成重介质旋流器选煤车间。

重介旋流器操作和维护说明书

重介旋流器操作和维护说明书

目录页码1.介绍与使用说明 (2)2.安装 (3)3.操作变量与说明 (4)4.故障排除 (5)5.起吊与存放说明 (6)6.图纸翻译 (7)1.介绍与使用说明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按比重或密度来分离原矿中轻、重物料的设备。

它的设计较适用于煤的加工,因为它有很高的处理轻质成分(清洁煤)的能力,一般情况,进料的主要组成为轻质的物料。

重介质旋流器包括一个切向进口,它使材料进入旋流器机体内的平行边的圆柱形部分。

旋流器的直径以这一平行体部分的内径为基础。

旋流器的机体连接着一个圆锥形或者说逐渐缩小的部分,该锥顶处装有一个可拆卸的(活)喷嘴。

安装在平行体部分和旋流器机体进口处的是一根加长管,它被居中放置在称为涡流定向器的旋流器体的轴线上,这根管子沿两个方向延伸至机罩内,该卸载机罩可以根据大多数工厂布局的要求放置。

进给材料以矿浆(含有固体煤和由水、磁铁矿构成的传输介质)的形式进入旋流器,由于磁铁矿精细的尺寸,传输介质形成了一种“伪液体”,通常均匀地散布于水中,“伪液体”的相对密度显然大于水。

根据给定的煤颗粒自身的密度及液体介质的密度,在重于水的环境中浸没的颗粒或上升至液体表面,呈现为旋流器中朝着涡流定向器流动的空心体;或下沉至旋流器机壁的介质中并经阀门排出。

“浮”和“沉”这两个术语充分描述了相关的材料的情况。

其密度等于或非常接近液体介质密度的煤的颗粒称作“近似比重材料”。

这些颗粒受诸多因素,比如粘滞作用,分离效率等的影响,可以归类为”浮“或”沉“产品。

在重介质型旋流器中,分离的过程进行得非常快,隔离/分离进料的时间少于五秒,进料进入旋流器之后因旋转运动被施以巨大离心力,从而获得很高的分离效率。

分离不依赖需要较长工作时间的引力,因此旋流器的工作不受安装方位范围的限制,这是因为在旋流器里面的分离环境中,径向力和切向力大大超过了重力。

所产生的径向力约为75G。

高密度的煤和页岩颗粒(含有较大比例的灰粉成分)在通过切向进口进入旋流器机体之后在力的作用之下围绕旋流器机体的内壁形成旋转的材料层。

选煤常识-重介质旋流器

选煤常识-重介质旋流器

形式和以前的一样,时间为5月22日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用一种密度的悬浮液系统可选出三种最终产品,省掉了一套高密度悬浮液系统及设备,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

设备,投资和厂房体积均可降低15%以上。

一、大型无压三产品旋流器系统及特点1、大型无压三产品旋流器的结构、原理及工作过程(见图6—12)。

图6—12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是由一台圆筒形旋流器和一台圆筒圆锥旋流器串联而成的设备,原煤由刮板给入,一段旋流器悬浮液由泵给入。

其分选过程是重产物在旋流器内沿筒壁形成外螺旋由底流口排出,轻产物在旋流器中心形成内螺旋由溢流口排出,从低密度到高密度。

在第一段旋流器中不但可以把原煤分成两种产品,而且还把进入第二段旋流器的悬浮液浓缩到需要的密度。

重产品与浓缩后的悬浮液一起经连接管给入第二段旋流器进行再选,最终获得中煤和矸石。

2、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旋流器系统的特点①入洗粒度范围较宽,有效分选下限低。

跳汰机入料粒度50mm以下,分选下限0.5mm,而三产品旋流器入料粒度80mm以下,可有效分选到0.3mm。

②次生煤泥少。

由于物料靠自重进入旋流器,介质液由泵沿切线给入,减少了物料之间的碰撞机率,且重产物运行路线短,从而可减少3—5%次生煤泥量,旋流器分选时间短,水量小,可减少泥化,更有利于易泥化煤的分选;可使浮选系统入料量大幅度减少,预计可减少1/4入浮煤泥量,从而降低了浮选的成本。

③分选精度高。

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由于采用轴向中心给料,减少了界面上循环物料的干扰,提高了分选效果,一般Ep1≤0.04,Ep2≤0.06。

也使原煤分选易于控制,矸石损失降低,精煤产率提高。

与跳汰工艺相比,用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洗选,可提高产率5%左右,使矸石损失降至3%以下,而且可保证精煤质量。

④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小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

⑤整个系统简单有效。

下面是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流程示意图,图6—13。

图6—13⑥容易实现煤泥重介分选。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引言旋流器是一种重要的固液分离设备,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近年来引入的一种新型旋流器,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和处理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旋流器的基本原理旋流器是通过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的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将待处理的流体分为内旋流和外旋流两部分,随着流体在旋转过程中的离心力增大,固体颗粒被迫向内旋流移动,最终被集中排出。

传统旋流器的不足传统的旋流器存在一些问题,如分离效率低、易堵塞、处理能力有限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应运而生。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在传统旋流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

它具有三个输出口,分别用于排出固相、液相和重介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1. 初始状态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初始状态为向旋流器内输入待处理的流体。

流体在旋流器内部形成一个旋转的涡流。

2. 内部分离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流体中的固相开始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向内旋流移动。

同时,重介质也会沉积在旋流器的底部。

3. 外部分离固相进一步向内旋流移动,最终通过固相排出口被集中排出。

液相则向外旋流移动,经过液相排出口排出。

4. 重介质回收重介质在旋流器底部积聚,经由重介质排出口排出,并进行回收和再利用。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应用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1. 石油工业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固液分离。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高效地分离油水混合物,将固相和重介质分别排出,使油水分离更加彻底。

2. 矿山工业在矿山中,常常需要对含有矿石颗粒的水进行处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将固相颗粒和重介质分离,实现固液分离,从而提高矿石提取效率。

3. 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污水处理和固液分离。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高效地将固相和重介质分离,使污水净化更加彻底。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

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工作原理一、前言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的固液分离设备,其主要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中的固液分离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

二、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组成结构1. 进料口:用于将含有固液混合物的物料送入旋流器内部。

2. 旋流室:是整个旋流器的核心部分,其中包含有多个旋流管,通过这些管道形成了高速旋转的涡流场。

3. 出料口:用于将分离出来的固体和液体分别排出。

4. 收集罐:用于收集排出来的固体和液体。

三、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工作原理1. 固液混合物进入旋流室后,在高速旋转下,会形成一个稳定且密集的环形涡流场。

2. 由于不同密度的物质受到离心力不同,因此在涡流场内会发生相对运动,使得固体颗粒向外沉积并聚集在内壁上,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固体环。

3. 液体则在涡流场内向中心聚集,经过旋流管排出旋流室,最终从出料口排出。

4. 由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不同,因此在旋流室内形成了两个不同密度的环,其中固体环与液体环之间的分界面称为分离面。

5. 分离面位置可以通过调整进料流量、旋流管数量和大小等参数来实现。

四、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优势1. 高效:由于采用了高速旋转的涡流场进行分离,因此可以达到很高的分离效率。

2. 稳定: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采用了多个旋流管进行分离,因此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适应性强: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适用于各种不同颗粒大小和密度范围内的物料分离。

4. 维护简单: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简单、易于维护,并且使用寿命长。

五、总结无压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高效、稳定且适应性强的固液分离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涡流场将不同密度的物质分离出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物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参数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分离效果。

重介质旋流器

重介质旋流器

论文举例例1 重介质分选旋流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例2 干法选煤技术与发展现状例3 跳汰选煤理论及设备综述例4 论烃类油作为煤炭捕收剂的作用机理例5 简述物理作用改变浮选体系各项性质的主要途径例1 重介质分选旋流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重介质选煤是指采用于密度介于煤和矸石之间的悬浮液作为分选介质完成煤炭分选的重选方法。

由于它具有分选效率高、分选精度高、密度调节范围宽、适应性强、分选粒度范围广、生产过程容易实现自动化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1956年开始研究重介质选煤,1959年第一座重介质选煤车间开始投产,使用了斜轮分选机和双锥型分选。

1966年采用了φ500mm重介旋流器。

到1986年,重介质选煤厂总设计能力为23%。

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和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

根据其机体和结构形状的不同,可分为圆锥形和圆筒形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双圆筒串联型,圆筒形与圆锥型串联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按其原料煤的给入方式可分为有压(切线)给煤方式和无压(中心)给煤方式。

两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有φ500、φ600mm、φ700mm重介质旋流器、DBZ型重介质旋流器、TXZ型重介质旋流器、倒立型重介质旋流器、DWP型重介质旋流器等、英国近年来研制了一种筒形重介质旋流器,主要用来分选大颗粒煤,直径1.2,全长3m。

分选粒度范围是100~0.5mm,处理能力为250t/h。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它是近年来研制出的一种新型的选煤设备,它是由两台两产品旋流器串联而成的。

可以是两个圆锥重介质旋流器串联,也可以是两台圆筒型重介质旋流器串联,也可是一台圆筒和一台圆锥重介质旋流器串联,其中圆筒型重介质旋流器又分无压和有压两种。

因此,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有多种不同的组合形式。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优点是用一种悬浮液形成两个分选密度,省掉一个悬浮液循环系统和再选物料运输系统,但是由于第二段悬浮液入料由第一段旋流器浓缩而来,因此二段分选密度因测量较为困难,密度调节主要靠调节一段入料悬浮液密度和二段旋流器底流口大小。

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介绍

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介绍

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介绍1. 引言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固液分离设备。

本文将介绍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的原理、结构、工作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2. 原理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利用旋转的离心力将物料中的固体颗粒和液体分离。

在旋流器内部,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旋流器,并在旋转的流体力场的作用下,固液混合物会发生离心分离。

重质物料会沉降在旋流器的底部,而轻质物料则沿着旋流器的中心轴向流动,并从溢流口排出。

通过这种离心力分离的方式,实现了固液分离。

3. 结构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通常由进料口、底部排泥口、中部排出口和溢流口等部分组成。

进料口是物料进入旋流器的入口,底部排泥口用于排除沉淀在底部的重质物料,中部排出口用于排出轻质物料,溢流口则用于排出超过旋流器处理能力的物料。

4. 工作特点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高处理能力:由于旋流器内部的离心力,使得固液混合物能够快速分离,从而实现高效的处理能力。

•节能高效:旋流器不需要外部能源,只通过自身的旋转运动实现固液分离,因此具有较低的能耗和高效的分离效果。

•运行稳定性: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结构简单,运行稳定,不容易出现故障,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持续运行的时间。

5. 实际应用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在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场景包括:5.1 矿山行业在矿山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主要用于煤矸石的分离,可以将煤矸石中的煤炭和岩石分离出来,从而提高矿石的品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用于铝土矿、锌矿、铅矿等矿石的分离,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冶炼效率。

5.3 化工行业在化工行业中,大型无压给料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可以用于液体和固体的分离,如酸碱废水的处理、有机物质的分离等。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精煤产品带矸原因分析及对策1 重介质旋流器选煤原理重介质旋流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分选效率高的选煤设备。

由于旋流器本身无运动部件,因而其分选过程完全是靠自身的结构参数与外部操作参数的灵活配合来实现最佳分选精度,这是旋流器选煤与其他选煤方法截然不同的突出特征。

在重介质旋流器分选过程中,物料和悬浮液以一定压力沿切线方向给入旋流器,形成强有力的旋涡流;液流从入料口开始沿旋流器内壁形成一个下降的外螺旋流;在旋流器轴心附近形成一股上升的内螺旋流;由于内螺旋流具有负压而吸入空气,在旋流器轴心形成空气柱;入料中的精煤随内螺旋流向上,从溢流口排出,矸石随外螺旋流向下,从底流口排出.2 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及其存在问题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 ( 图 1) 工作过程中,循环介质以一定的压力在一段旋流器的下部沿切线方向给入, 入选物料则在一段旋流器的筒体上端靠旋流器中心空气柱的真空吸气及自重作用进入旋流器, 有少部分循环悬浮液给到入料漏斗中对原煤起润湿作用;物料在旋流器内回转运动的悬浮液中得到快速分选, 高密度物料随浓缩的重悬浮液进入第二段旋流器分选, 而低密度物在第一段旋流器的内螺旋流带动下经中心管排出, 成为精煤; 重产物与部分密度较高的重悬浮液通过外旋流沿旋流器内壁向上, 进入二段旋流器, 分别选出中煤和矸石。

图1无压三产品重介旋流器简图3 精煤产品带矸原因浅析经反复调查, 认真分析研究, 发现以下因素是造成精煤产品带矸的主要原因:( 1) 煤质变化。

原煤性质是影响重介旋流器分选效果的主要因素。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选煤厂入选原煤含矸量增大, 同时还混有高密度的片状页岩成分; 原煤粒度组成呈减小趋势, 末煤量增多, 且含粘性矿物成分, 水分增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入料压力:
定压箱给料:
煤t:悬浮液m3=1:(2.5~4) H=(9~11)D 混合泵给料: 煤t:悬浮液m3=1:(3~5)
P=(9~10)D× ρ × 105 (帕)
4 、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工作的主要操作因素
2、悬浮液密度
悬浮液密度波动在± 10kg/m3。
高密度分选可放宽一些,低密度分选要求更严一些( ± 5kg/m3 )
Q 0.03d i d 0 gH 式中:
1.82
0.2
Q 生产能力,m 3 / h d i、d 0 溢流口、入料口直径, cm H 入料压头,kPa
旋流器锥顶角
g 重力加速度
溢流口直径与分离密度、可能偏差的关系
3.4 溢流管长度和器壁的影响
1、溢流管长度对切向速度无明显影响,但对精煤质量和分选精度又较大 的影响。溢流管增长时,溢流管下端至锥体下部距离缩短,促使实际分离 密度增大,使分选结果变坏。 溢流管长度=(0.8~1.0)圆柱长 2、溢流管壁厚对切向速度影响较大,壁厚加大,使溢流管与器壁之间 空间变小、流层变薄,从而使相同半径上的切线速度梯度增大。 厚管壁的轴向零速区较宽,速度由向下变向上有缓慢过渡区,使分选 精度提高。 过厚的溢流管壁使重量增加,容积变小,对结果也不利。
EP 0.03 P 0.015 EP 0.014 P 0.01F1F2
F1 直径系数。( 0.98 / 350 、、 1 / 500 、、 1.04 / 600 、、 1.08 / 700 ) F2 入料粒度系数。( 0.8 / 0.5 ~ 50、、 1.0 / 0.5 ~ 30、、 1.2 / 0.5 ~ 6)
分离锥面构想图
2.5 、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有压给料旋流器)
1、入料管 2、锥体 3、底流口 4、溢流管 5、溢流室 6、支架
2.5 、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有压给料旋流器)
优点:分选精度高、介质循环量少。 缺点:系统磨损严重、原料破碎泥化严重、入料上限小。
2.6 、重介旋流器分选过程(无压给料旋流器)
底流密度与溢流密度差异、重介质粒度
差异决定了煤和矸石的分析密度。
2.2、重介质旋流器等密度面
影响因素 1、加重质粒度 2、重介质密度 3、给料压力 4、锥角 5、底流口尺寸
Ф 150圆筒圆锥型旋流器
Ф 200圆筒型旋流器
入料密度为1.43t/m3
圆锥型密度场变化大
圆柱型密度场均匀
2.3、矿物分选过程
L kD
200圆柱圆锥旋流器: > 200圆柱圆锥旋流器: k=(0.7~2)D 圆柱旋流器: k=(2~6)D
圆柱长度与分离密度及效率的关系
k=(0.6~0.7)D
直径大的选小值,直径小的选大值。
4.3 溢流口的直径
溢流口直径在(0.32~0.4)D
一般选取0.4D。 易选煤溢流口可选取大一些。 旋流器直径确定后,溢流口直 径与生产能力成正比。
a=0.5,b=0.6
圆柱形:
a=0.7,b=0.8
2.4、分离锥面
分离锥面的形成决定于垂直零速面,并与径向零位面有关,而分离锥面周 截面的确定则与旋流器的结构有关。流场运动特性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分离锥面
的存在。
DO D 2d D 旋流器直径 d 入料口直径
垂直零速面与最大切线 恒速面的相交线。 当锥角为20o时 m0=0.4~0.6
重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内部形成
空气柱 溢流管
1.20 1.30 1.40 1.50
不同的“等密度面”。密度自上而下,由
内项外增加。 越靠近锥壁和底流口的密度越大
1.60
越靠近溢流管附近的密度越小
产生原因:重介质是由高密度固体粒子
与水混合成的不均匀两相体系。在较大的离 心力场作用下,悬浮液在旋流器中受到强烈 的浓缩作用。从而造成悬浮液的密度在旋流 器中分布不均匀。
三、重介质旋流器分类
重介质旋流器分类方法较多;下面是几种常规的分类方法:
(1)按其外形结构可分为:
圆柱形重介质旋流器; 圆柱圆锥形重介质旋流器。; 三产品重介质旋流器。
(3)按给入旋流器的物料方式可分为: 周边(有压》给原煤、给介质的重介质旋流器; 中心(无压)给原煤、周边(有压)给介质的重介质旋流器。 (4)按旋流器的安装方式可分为: 正(直)立式、倒立式和卧式三种。
重介质旋流器工作机理
与水介质旋流器类似 分选流场与水介质旋流器有很大差别
2.1、重介旋流器分选机理
当料浆以一定的速度进入旋流器,遇到 旋流器器壁后被迫作回转运动。由于所 受的离心力不同,密度大的颗粒所受的 离心力大,能够克服水力阻力向器壁运 动,并在自身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沿器 壁螺旋向下运动,细而小的颗粒及大部 分水则因所受的离心力小,未及靠近器 壁即随料浆做回转运动。在后续给料的 推动下,料浆继续向下和回转运动,于 是粗颗粒继续向周边浓集,而密度小颗 粒则停留在中心区域, 随着料浆从旋流 器的柱体部分流向锥体部分,流动断面 越来越小,在外层料浆收缩压迫之下, 含有大量细小颗粒的内层料浆不得不改 变方向,转而向上运动,形成内旋流, 自溢流管排出,成为溢流,而粗大颗粒 则继续沿器壁螺旋向下运动,形成外旋 流,最终由底流口排出。
k 2 0.7 9

2
底流口直径在(0.24~0.32)D范围内 底流口直径>3dmax`
3.6入料口形状和尺寸
入料口有圆形、矩形、扇形等多种,入料流线有切线、摆线、渐开线等方式。 入料流线对入料压头损失和液流稳定有一定的作用。 入料口形状无较大影响, 入料尺寸过大,使流线难以保证,尺寸过少,影响入料上限。
2.1、重介旋流器分选机理
2、“矿粒在重介旋流器内受上升、下降液流作用的过程 中,是按密度进行分离的,使分离点在重介旋流器的下部, 即底流口附近。因此重介旋流器的底流介质密度是决定矿 粒在旋流器内分离密度的主要因素。”
实际分离密度
u p 1.42
---底流介质密度
u p 1.42
2.1、重介旋流器分选机理
分离
锥面
排出。
2.3、矿物分选过程
悬浮液形成密度场对精确分离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实际生产中对重介质旋流 器内密度场检测困难。只能通过实验室实验,结合旋流器入料点和各排料点悬浮液 的流变特性测定,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旋流器内流场的调控。
圆柱圆锥型:
分选密度: p a i b 0
3.5 底流口的直径
Q 0.03k1k 2 d 0 d u gH 式中: Q 生产能力 d 0、d u 溢流口、底流口直径 H 入料压头 k1、k 2 系数
k1 0.0 8D 2 0.1D 1 0.0 4 4 0.3 7 9 tg
重介质选矿工作影响因素
3、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工作的主要结构因素
3.1、结构参数
1、重介质旋流器的圆柱直径
2、旋流器圆柱长度 3、旋流器的溢流口直径 4、溢流管长度和器壁 5、旋流器的底流口直径 6、旋流器入料口形状和尺寸 7、旋流器的锥比
8、旋流器圆锥角
9、旋流器的安装角
3.1旋流器的圆柱直径
直径D影响处理能力和入料上限。
厂房高、基建投资多。
原煤破碎轻;
管路磨损轻;
入料上限不受泵限制; 循环量小; 生产操作直观。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流程(定压给料)
2.7 、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流程(无压给料旋流器)
工艺复杂; 对细粒煤分选效果差。
无压给料(中心给料)三产品重介旋流器流程
2.7 、重介旋流器分选工艺流程(无压给料旋流器)
入料速度: 4~5米/秒 当量直径:(0.2~0.3)D
3.7 锥比
重介质旋流器锥比:溢流口直径与底流口直径的比值。
锥比越小,分选密度越高。反之,越低。
入选原煤属于难选煤时,锥比宜选小一点。 一般锥比在0.5~0.8。 溢流口与底流口直径由于磨损而增大的部分不能超过原来直径的3%。 一般在2%以下。
分选悬浮液形成的密度场对保证物料在
空气柱 溢流管
1.20 1.30 1.40 1.50 1.60
重介质旋流器内按密度进行精确分离起决
定性作用
矿粒进入旋流器中,矿粒逐渐扩散, 按矿粒密度不同而处于相应的等密度线上。 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大的矸石很快奔 向器壁,在外旋流作用下由底流口排出。 密度轻的精煤在内旋流作用下从溢流口
介质量: Q1 A1 D
n
中心给料: 周边泵给料:
煤:2.5~5m3悬浮液; 煤:3~ 5m3悬浮液
原煤量: Q2 A2 D m
周边定压箱给料: 煤:2.5~ 4m3悬浮液
Q1 给入旋流器的悬浮液流 量,m 3 / h Q2 给入旋流器的原煤量, t/h
式中:D 旋流器的圆柱直径, m
5 、影响重介质旋流器工作的主要操作因素
3、煤泥含量
重介选煤原理及重介旋流器
授课人:王振龙
一、重介质选煤原理
重介质选矿是重力选矿的一种方式,只是所采用的介质不同而已。 通常将密度大于水的介质称为重介质。在这样的介质中进行的选矿叫 做重介质选矿,它是按照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的。 通常所选用的重介质密度是介于被选物料中轻产物和重产物两者的密 度之间,或者说使介质 ρ 介等于所需求浮物(或沉物)质量指标的分 选密度δp,即 ρ浮<ρ介<ρ沉 或ρ介=δp 在重介质中,选分过程完全属于静力作用的过程。此时,介质的 运动状态和颗粒在介质中的沉降规律,已不是形成分层的主导因素, 而重介质本身的性质(如密度、粘度等)却是影响分选的重要因素

二、重介质选煤特点及适用范围
重介质选煤特点: 1、分选效率高。如图所示,各种选煤设备的可能偏差E值 的比较。从图中不难看出,重介质分选机和重介质旋流器的分 选效率在各种重力选煤方法中是最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