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
亲子教育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

亲子教育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在亲子教育中,促进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精细动作是指儿童手指和手腕的协调运动,它对于孩子的生活自理、学习和日后的技能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并探讨如何通过亲子教育来促进其发展。
一、握取能力的形成婴幼儿的握取能力是其精细动作发展的起点。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幼儿能够发展出原始握取反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掌握了扩张握持、钳握和三指握持等各种握取技巧。
二、掌握手眼协调技巧在握取能力形成的基础上,婴幼儿需要进一步掌握手眼协调技巧。
这包括了目视追踪、触摸、抓取和放置等动作。
通过与父母互动的活动,比如逗弄玩具、爬行时追逐物体等,可以帮助婴幼儿锻炼手眼协调技巧。
三、发展精细手指动作在婴幼儿逐渐掌握了手眼协调技巧后,他们开始发展更为复杂的精细手指动作。
这包括了早期的简单捏握、拨弄和捻转等,逐渐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活动,如拧开盖子、扣扣子和剪纸等。
四、书写和绘画技巧的培养随着精细手指动作的发展,婴幼儿逐渐具备了书写和绘画的基本技能。
他们能够掌握握笔姿势,能够用画笔或铅笔做出简单的直线、曲线和形状。
通过与父母一起进行绘画活动,培养婴幼儿的书写和绘画技巧将对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精细动作的发展对于婴幼儿的独立生活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
通过与父母一起进行各种生活技能训练,如穿扣子、打开拉链、剪纸和用勺子吃饭等,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出更为复杂和高效的精细动作技能。
六、应用技能的拓展在基本的精细动作技能掌握之后,婴幼儿可以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应用技能。
这包括了使用简单工具、进行手工活动、解决问题和操作电子设备等。
通过与父母一同开展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可以帮助婴幼儿进一步拓展和应用精细动作技能。
综上所述,亲子教育在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和指导,婴幼儿可以逐步掌握握取能力、手眼协调技巧、精细手指动作等各个发展阶段,最终在独立生活技能和应用技能方面取得进步。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
1.手眼协调能力
从婴幼儿阶段开始,婴儿会通过观察眼前的东西来激发手臂和手的动作,以尽量接近或抓取目标物。
这个阶段的婴儿可能会运动笨拙,握取不稳定。
2.抓握能力
在3个月到9个月的时候,婴儿开始学会抓握物体。
最初,婴儿的抓握是一种原始的握持方式,称为拳头握持,他们用整只手抓取物品。
到了6个月左右,婴儿可以使用手掌和手指相结合的方式来抓握物品。
3.对称握持能力
在8个月到12个月之间,婴儿开始学会对称握持。
他们可以用大拇指和手指相互对应的方式来抓握物品。
这种握持方式比之前的握持方式更加灵活,并且能够进行更加精细的操作。
4.进一步发展手指动作
在2岁到3岁之间,幼儿逐渐发展了更为精细的手指动作。
他们可以使用脚趾进行抓握,或者使用手指夹住一根笔或者筷子来进行握持。
这是手指动作技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线的控制和手书写
3岁到4岁之间,幼儿开始学会控制手指来画直线、圆圈等图形,并尝试进行简单的书写。
在此过程中,幼儿需要在协调眼手和手指动作方面取得进展。
6.精确抓握和细小运动
4岁到6岁之间,儿童逐渐掌握了精确抓握和进行细小运动的能力。
他们可以使用手指夹持小物品,并且能够以更精确的方式进行绘画和书写。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发展顺序是一般情况下的发展规律,不同儿童在
发育速度和进程上会存在差异。
家长和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
况和需求来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培养。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和练习,孩
子可以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发展出精细动作技能。
孩子精细动作发展标准

孩子精细动作发展标准孩子的精细动作发展标准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手指、手腕、手臂等部位的动作的发展水平。
精细动作是指需要较多协调和控制的动作,如握笔写字、剪纸、穿扣子等。
这些动作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手眼协调能力、肌肉控制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以下是孩子精细动作发展的一般标准:1.在3个月左右,孩子会开始展示出一些基础的精细动作能力,如能够用手抓住、摸索玩具,并将其放到嘴里。
2. 6个月左右的孩子能够用手把玩具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同时也会开始逐渐掌握握笔的方法。
3.在9个月左右,孩子的手指灵活度越来越高,可以使用大拇指和食指去捏取小物品。
4. 12个月的孩子可以使用手指去探索小物品,如握住调查碟。
5. 15个月的孩子能够将物品放进容器里,虽然可能会有些笨拙,但手眼协调能力开始发展。
6. 18个月时,孩子可以使用勺子自己吃饭,并且能够使用大拇指和食指的对称性持握物品。
7.在2岁时,孩子可以使用手指去按按钮、扣扣子,能够模仿绳结的打结动作。
8. 2.5岁的孩子可以使用剪刀剪纸,尽管可能还不是很准确。
9. 3岁时,孩子可以使用叉子和勺子进餐,能够建造一些简单的积木结构。
10. 4岁时,孩子能够较为熟练地使用铅笔描画图形、写汉字拼音。
11. 5岁的孩子有更高的精细动作发展水平,可以刻画更为复杂的图案和构建更为复杂的建筑。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年龄标准仅供参考,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些孩子可能会在某个方面表现得比同龄人更加出色,而在其他方面则稍微滞后。
因此,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关注和指导。
通过与孩子一起进行一些精细动作发展项目,如拼图、绘画、串珠等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和提高他们的精细动作能力。
同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精细动作发展。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
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粗大动作(如翻身、爬行、站立、行走)的发展先于精细动作(如拿取、握持、掌握工具),一般从出生后的几个月开始。
2. 从头部控制到身体控制:婴幼儿刚出生时,只能通过头部的转动来控制自己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实现更复杂的动作。
3. 从整体运动到局部运动:刚开始时,婴幼儿的运动是整体协调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能够控制和协调局部的肌肉群,实现更精细的动作。
4. 视觉引导动作发展:视觉对于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至关重要。
他们首先通过眼睛追随物体的运动,然后逐渐能够将目光和手部动作协调起来,最终实现目标的准确握取。
5. 手眼协调的发展:婴幼儿初期可能会有手眼协调不准确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探索,手眼协调逐渐变得更加准确和稳定。
6. 经验和环境的影响:婴幼儿的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也会受到他们的经验和环境的影响。
提供适当的刺激和机会,例如在安全环境中提供足够的自由运动空间和适当的玩具,可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总之,婴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探索,他们逐渐掌握和发展出更复杂的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发展规律

精细动作发展规律x《精细动作发展规律》一、什么是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精细动作发展规律是指婴幼儿从出生至6岁期间发育运动能力的规律。
它是一套从简单到复杂的细胞动作的发展序列,由拆分动作、单肢动作、对称动作和复合动作组成。
这个发展规律帮助婴幼儿熟悉他们周围的活动环境,并帮助发展其各项基本技能,以适应社会环境。
二、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的序列(1)拆分动作:拆分动作是指婴幼儿会先把一个复杂的动作分解成简单的单肢动作。
这一阶段的动作涉及到婴儿的手、脚和其他肢体及躯干的动作练习。
典型的拆分动作包括拳头收缩、前后踢腿、提拉、抛掷、滚动等。
(2)单肢动作:单肢动作是指只使用单个肢体作出专注的、预期的动作。
主要涉及臂、腿、手臂、手指等。
此阶段的动作可分为两类:一是以肢体本身为起点的动作,如用手抓取物体、拉动物体;二是以空间为起点的动作,如入水、爬梯、推拉等。
(3)对称动作:对称动作是指需要使用两个肢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动作。
对称动作帮助婴幼儿比较、对比、分辨和分析他们所处的环境,包括探索物体的形状、大小和性质等。
根据使用肢体的数量,对称动作可分为单肢对称动作和双肢对称动作。
(4)复合动作:复合动作是指使用几个基本动作(如拆分动作、单肢动作和对称动作)结合成一系列有意义的动作组合,从而完成特定的动作行为。
复合动作可以帮助婴幼儿改善语言能力、协调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精细动作发展规律的作用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帮助婴幼儿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社交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规律能增强婴幼儿之间的交流,改善他们的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交意识和社会意识。
2、认知能力: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可帮助婴儿养成认知习惯,加强他们认知能力,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情感健康发展: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可帮助婴幼儿在肢体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上建立自信,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促进情感健康的发展。
简述婴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

简述婴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摘要:一、引言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1.出生至1个月2.1至3个月3.3至6个月4.6至9个月5.9至12个月三、具体表现和训练方法四、结论正文:一、引言婴儿从出生到成长,其精细动作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双手,从而探索和认识周围的世界。
了解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和辅助他们完成这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1.出生至1个月:新生儿的手部动作主要是本能的抓握反射,他们可以握住悬在眼前的玩具,但还不能主动松开。
2.1至3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有意识地观察手部动作。
他们学会主动抓住物体,如摇铃、拨浪鼓等,并能短暂地握住。
同时,他们还尝试将手中的物体拉近脸部,以感知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气味。
3.3至6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的手部动作更加灵活。
他们可以轻松地拿起细小的物体,如饼干、玩具等,并能准确地放入口中。
此外,他们还学会将物体在手中转换,如从左手换到右手。
4.6至9个月:这个阶段的婴儿开始尝试使用工具,如拿起汤匙吃饭,或用手指按下按钮。
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也有所提高,可以准确地将物体投掷到目标位置。
5.9至12个月:婴儿在这个阶段的手部动作更加精细化。
他们可以熟练地用手指剥开糖果包装,用笔在纸上涂鸦。
同时,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进一步加强,可以自如地爬楼梯、开门等。
三、具体表现和训练方法1.家长可以观察婴儿在不同阶段的手部动作表现,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和环境。
2.在婴儿面前摆放各种形状、颜色和质地的玩具,让他们亲手触摸、抓握,以锻炼手部肌肉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家长可以示范简单的动作,如捏、握、扔等,引导婴儿模仿。
4.为婴儿提供安全、卫生的玩耍环境,避免吞食小物体。
四、结论了解婴儿精细动作的发展顺序,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婴儿完成手部动作的发展。
二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

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发展是指他们在运用小肌肉来进行精细、准确的动作时的发展过程。
这些动作包括使用手指抓握、掌握小物品、剪纸、画画等。
下面是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的顺序及相应的年龄阶段。
1.握取动作:-3-4个月:婴儿能够握住物品,但抓握还不是很稳定。
-4-6个月:婴儿能够用整个手掌握住物品,并进行简单的抓取和放置动作。
-6-8个月:婴儿开始能够用手指和手掌一起握取物品,也可以将物品从一只手转移到另一只手。
-8-10个月:婴儿能够使用手指和手掌灵活地握取物品,还能够进行精细的动作,如捏泥巴或叠积木。
-10-12个月:婴儿开始能够使用大拇指和食指进行简单的钳持动作,并能够抓取较小的物品。
2.用手指指向动作:-7-9个月:婴儿开始能够用食指指向物体,并对物体感兴趣。
-9-11个月:婴儿能够用食指站在物体上,并进行指引动作。
-11-13个月:婴儿能够用食指进行指向性动作,并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
3.旋转手腕动作:-7-9个月:婴儿能够旋转手腕,准确地拧开瓶盖或旋转扭转盖。
-10-12个月:婴儿能够通过旋转手腕来操纵玩具。
4.打开和关闭动作:-8-10个月:婴儿开始能够用手指和手掌打开和关闭盒子、瓶子等容器。
-12-18个月:婴儿能够灵活地使用手指和手掌来开关各种容器。
5.用手指进行精细动作:-12-14个月:婴儿开始能够用食指和大拇指一起进行捏取动作。
-14-16个月:婴儿能够用食指和大拇指进行更为精细的捏取动作,并能够从中挑选出想要的物品。
-16-18个月:婴儿能够用食指和中指一起进行精细的捏取动作,并能够将物品放入容器中。
6.操作绘画工具:-12-15个月:婴儿能够抓住粗大的绘画工具,如粗笔或粗蜡笔,能够在纸上画出简单的线条。
-15-18个月:婴儿能够握住更细小的绘画工具,如细铅笔或细蜡笔,并能够画出较为复杂的图案。
通过以上的发展顺序和年龄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可以了解婴幼儿精细动作的发展情况,并根据婴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引导和训练。
幼儿精细化动作发展顺序

幼儿精细化动作发展顺序精细化动作的发展啊,真的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过程。
你看那小小的宝宝,从一开始什么都不会,到最后能拿起勺子吃饭,能画个小圈圈,真的是一步步过关斩将,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一次小小的突破,激动人心。
说实话,作为父母或者看护者,看到孩子这些小小的进步,心里那个骄傲啊,恨不得把天都给掀了。
要知道,孩子精细动作的发展,不仅仅是他们成长的一部分,也关乎到他们未来的学习能力,甚至是社交能力。
这不,咱们来聊聊,孩子们这些小小的动作,究竟是怎么从无到有地发展的吧。
一开始,宝宝是没什么精细动作的,完全靠本能。
出生那会儿,除了能吸奶,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那时候他们的动作都是很粗糙的,伸手抓东西,基本上就是“乱抓一通”。
但奇怪的是,就算这么乱抓,他们似乎已经有了“目标感”了,瞄准了什么,伸手就去抓,虽然不一定能抓住。
比如你放个小玩具在他面前,宝宝的手会不自觉地伸过去,虽然他抓不着,但这可是精细动作的雏形呀。
慢慢地,宝宝开始有了更多的控制感,手指头会动,能一根一根地伸展了。
然后呢,差不多到四到六个月的时候,宝宝的手指开始有了分工。
哎,别看那小手,竟然能做出一个“捏”的动作了。
那时候,宝宝就像是在试探自己的能力,捏捏自己的小玩具,弄弄玩具上的按钮,哎,慢慢就能精确到每一根手指的动作了。
你可千万别小看这一步,捏住东西的动作,看似简单,可是对于宝宝来说,这已经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手指的灵活度、手眼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宝宝精细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说实话,如果说宝宝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那么到这一阶段,纸上开始有了几道痕迹。
等宝宝大一些,七八个月的时候,手指动作变得更加精准了。
他们会开始用手指指东西,或者用手指戳屏幕,或者玩那种可以按的玩具,手指的控制能力就像是在不断升级。
你会发现,宝宝已经开始能把东西从一只手转到另一只手了,这时候,宝宝已经能更好地控制自己手的力量和方向。
到了十个月左右,宝宝可以独立拿勺子了,虽然可能会弄得一团糟,满脸满手都是食物,但也说明宝宝的精细动作有了很大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细动作技能发育的发展顺序0至6个月婴儿应多做抓、握动作训练;6至12个月婴儿应多做敲打等动作;1至2岁应围绕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日常生活行为得到训练;应多做一些生活自理方面的训练2至3岁应多做组合玩具、拼图、画画等方面的训练。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6个月)○够取小物体继续让小儿练习够取小物体,物体要从大逐渐到小,从近逐渐到远,让小儿练习从满手抓到拇、食指抓取。
○扔掉再拿让小儿坐着,给他一些能抓住的小玩具,如小积木、小塑料玩具等,先让小儿两手均抓住玩具(一件一件地给),然后再给他玩具,看到他会扔下手中的一个,再拿起另外的一个,犹如“狗熊掰棒子”。
○选择物体可同时给小儿2~3件种类相同但形状或颜色不同的玩具,让小儿进行选择,以此建立“比较”、“分类”的数概念。
○玩具倒手在和小儿玩玩具时有意识地连续向一只手递玩具或食物,大人示范让小儿将手中的东西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
反复练习,小儿就会飞跃到“玩具倒手”。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7个月)○抓握让小孩练习用手抓起小积木。
把宝宝熟悉的积木块放在他面前(放在手能抓到的地方),训练他能用拇指和其他指配合抓起小积木,每日练习数次。
○对击玩具继续训练小儿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
例如让宝宝手中拿一只带柄的塑料玩具,对击另一只手中拿的积木,敲击出声时,家长鼓掌奖励。
选择各种质地的玩具,让孩子对击各种声音,促进手-眼-耳-脑感知觉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8个月)○捏取让小孩练习用手捏取小的物品,如小糖豆、大米花等,开始小儿用拇指、食指扒取,以后逐渐发展至用拇指和食指相对捏起,每日可训练数次。
母亲要陪同孩子玩,以免他将小物品塞进口、鼻呛噎而发生危险,离开时要将小物品收拾好。
会使用拇指、食指捏到小物品,这是人类才具有的高难度动作,标志着大脑的发展水平。
○食指的技巧宝宝会用食指深入洞内钩取小物品,如果棉被或睡袋有破缝,宝宝就会钩出棉花塞入嘴里。
用指拨玩具可以让宝宝的食指发挥最大的功能,可用食指拨转盘、拨球滚动左右、按键等。
小药瓶也有用,但瓶口要大于2厘米,防止手指伸入后拔不出来。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9个月)○放手和小儿玩多种玩具,训练他有意识地将手中玩具或其他物品放在指定地方,家长可给予示范,让其模仿,并反复地用语言示意他“把××放下,放在××上”,由握紧到放手使手的动作受意志控制,手-眼-脑协调又进了一步。
○投入在小儿能有意识将手中的物品放下的基础上,训练小儿玩一些大小不同的玩具,并教小儿将一小的物体投入到大的容器中,如将积木放入盒子内,反复练习。
○滚筒将圆柱体的滚筒(饮料瓶代替也可)放在地上,让孩子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他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
做对了,给予鼓励。
他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0个月)○“放进去,拿出来”在训练小儿放下、投入的基础上,你把宝宝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进“百宝箱”里,边做边说“放进去”。
然后再一件件地拿出来,让他模仿。
这时你要指定他从一大堆玩具中挑出一个(如让他把小猫拿出来),这样不仅促进了手-眼-脑的协调发展,而且增强了认知能力。
每日练习1~2次。
○打开套杯盖拿一只带盖的塑料茶杯放在孩子面前,向他示范打开盖,再合上盖的动作,然后让他练习只用大拇指与食指将杯盖掀起,再盖上,反复练习,做对了称赞他。
用塑料套杯或套碗,让宝宝模仿大人一个一个套,以促进宝宝的空间知觉的发展。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1个月)○乱涂乱画可给宝宝笔和纸,笔以彩色蜡笔为宜,先训练扶着他的手学握笔,再在鱼眼睛处点上小点,他看到“自己会画鱼眼睛了”,十分兴奋,以后他会经常练习“作画”,实际上是胡乱涂画。
○将书打开又合上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懂得将书打开又再合上。
未听过用书讲故事的孩子,不懂得翻开书页,只会双手拿书调来调去,不会掀开。
无论是否听过故事书,或是否会开合,只要小儿爱玩弄书本,就有教育效果。
给宝宝翻的书最好画面大一些,字大而少,故事有趣。
在翻书中培养宝宝的专注、喜欢读书、爱学习的性格,“圣童”的学员7~8个月就喜欢翻书,喜欢听讲故事了。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2个月)○翻书拿专供婴儿阅读的大开本彩图、薄而耐用的书,边讲边帮助他自己翻着看,最后让他自己独立翻书。
家长观察孩子是否顺着看,从头开始,每次翻一页还是几页。
孩子开始时可能不分倒顺和次序,要通过认识简单图形逐渐加以纠正。
随着空间知觉的发展,孩子自然会调整过来。
○手的动作继续和小儿玩多种玩具,加强手的动作练习,如用积木接火车,搭高楼,可达2~5个。
自己用瓶喝水,用勺吃饭,和同伴相互滚球或扔球玩,打开盒盖或瓶盖从中取东西等。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3个月)此期小儿开始有了主动性,应和宝宝开展很多动手游戏,以促进“手——眼——脑”协调能力的快速发展,学会许多操作技能。
○盖盖,配盖将用过的盒子、瓶子、杯子当玩具。
家长先示范打开一个瓶盖,再盖上。
然后让宝宝模仿。
宝宝打开一个,再盖上,家长再给他另一个不同的,他又打开,盖上,练得熟练后,再练习给不同大小形状的瓶子配盖。
宝宝在这种开开、盖上、配盖的简单游戏中,大大促进了动作智商的发展。
○倒豆、捡豆备两个广口瓶子,其中一个放上豆子数粒,让宝宝练习倒豆,从一个瓶子倒到另一个瓶子,开始时,家长扶住瓶,以免瓶子倒,稍微扶一下往里倒的那只手,对准瓶口往里倒,慢慢就不往地上洒了。
备两个小盘和两个瓶子,让宝宝把盘子的豆子捡到瓶子里,亲自同捡,看谁快,宝宝如果都能放到瓶子里,就鼓励,或发小红五星以示奖励。
○搭高楼搭积木是宝宝空间知觉和手——眼——脑协调水平的重要标志。
开始搭时总搭不上,放歪或掉下来,家长在旁稍微扶一下,放一个,要拍手给以表扬,以增强宝宝搭高楼的兴趣和成功的满足。
○套塔家长示范,将一个彩环套在垂直的塑料桩(或木桩)上,然后让宝宝模仿一个一个往上套,套上一个,鼓励宝宝,如拍手,或者说“啊,宝宝真棒”,“啊!套上了”,“噢,宝宝成功了”,待宝宝熟练后,便可让宝宝按颜色或者大小顺序套成彩色塔。
○插片此游戏需要更高的协调能力和手部小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来完成。
家长先示范,由简单到复杂,让宝宝学着插插片,练习造形。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4个月)○接龙用积木接龙,大人先示范,后让宝宝自己接,同样也可接火车,接好后,予以鼓励和赞扬。
○穿珠子家长先示范,然后扶着让孩子穿,如果不会,可练习穿塑料的,穿上后,表扬,并牵着塑料绳两端和孩子一起抡,以激起宝宝对这种因果关系的专注和思考。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5个月)○摆积木能自己用3~4块积木“搭高楼”,或排5~6块“接火车”。
大人不在时能自己玩 1~2分钟。
○用手指将小球投入杯内大人先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稳小球,拿到杯口时说“放开”,让小球落入杯内。
孩子拿球时,大人也告诉他拿到杯口时“放开”。
当孩子放入第一个球,家长点头表示赞同,以后孩子会继续将桌上4~5个球准确地放入杯内。
倒出,放入。
这是手—眼—脑协调不可忽视的训练,切不要怕白浪费时间而不引导孩子做此游戏。
○使用勺子当宝宝在游戏中初步掌握了用勺子的要领后,就可以试着让他自己拿着勺子吃饭。
刚开始吃不到嘴里也不要紧,关键是让宝宝尽早学会使用勺子,能够训练他手指的灵活性,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为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合书写打基础。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6个月)○穿珠子用塑料绳穿固定瓶盖的小环,学会将绳子放入小眼内之后,再让孩子学穿大的别针后面的圆孔,逐渐孩子穿算盘珠子、扣子。
○投小球入瓶中示范用食指、拇指拿稳小球,拿到瓶口时手放松后,使球落入瓶中。
熟练后可以计算每分钟孩子能准确投入几个。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7个月)○穿珠子会用绳穿上几个珠子。
孩子会将绳子穿入小孔内,但要在孔的另一侧将绳子提起,这个动作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渐渐可加快速度,并提高准确性。
是手—眼—脑协调训练的好方法。
○开门会拧开门把,推开门,或者会拉开横栓和扣吊,打开柜门,有些孩子会将钥匙插入锁眼,学着转动开锁。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8个月)○倒来倒去会用手泼水或用塑料小碗装满水倒来倒去。
大人可以帮助孩子将小瓶小碗装满水让它们沉到水下面,又将水倒空使小瓶小碗浮在水面。
○玩沙用玩具小铲将沙土装进小桶内,或者用小碗将沙土盛满倒扣过来做馒头。
孩子玩的沙土要先过筛将石头和杂物去掉,用水冲洗过。
每次玩之前要用带喷头的水壶将沙土稍微浇湿,以免尘土飞扬。
玩耍完毕用塑料布将沙土盖上。
玩沙是促进皮肤触觉统合能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撕纸给孩子10厘米正方形的、四边剪好口子的彩色纸,鼓励孩子撕成长条的筷子、油条、面条等。
小孩小的时候,总愿意把小纸撕得特别碎,这是一个精细动作。
我们家长不要怕孩子撕东西,就把或者他一撕就说他,那么这实际剥夺了,孩子一个发展精细动作的机会。
○夹东西把不同大小的物品用大小的夹子夹到指定的位置上,练习宝宝手部肌肉的控制能力和手臂的平衡稳定能力。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19个月)○穿珠画画训练手的精细动作,如用尼龙绳穿珠子,用筷子夹菜,解系按扣等,要边示范边让小孩学做,反复练习。
会正确握筷子后,可以用筷子吃饭。
诱导孩子涂涂画画,如画直线、圆、曲线等。
拼图是一种很好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的训练,家长可将一幅图如人头像或一个水果剪成两瓣或三瓣,让孩子试拼图,你先示范,然后让孩子模仿。
穿珠时大人要在场,数清珠子的数目,警惕孩子将珠子放人口内吞掉。
穿完一定将所有珠子收拾好数一数,不可遗漏,以免吞食而没有被察觉。
○玩套叠玩具套碗、套塔、套桶等,是一种按大小次序拆开和安上的玩具。
大人可以示范指导孩子按次序装拆,孩子会聚精会神地自己尝试。
既培养了专注能力,又学会了大小的顺序。
孩子通过用手操作,眼看实物一个比一个大,渐渐体会了数的顺序和空间感知能力。
○切东西准备一把玩具塑料刀,然后让宝宝玩切香蕉等水果的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训练宝宝手的准确性和双手的协调配合能力。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0个月)○手的操作在小儿真正形成大小、多少概念的基础上,再教孩子给物品配对。
先配形状大小的同类物,如塑料瓶和瓶盖,即大瓶配大盖,小瓶配小盖,以及为两只鞋、袜、手套配对,动物亲子配对等。
○倒米和倒水用两只小塑料碗,其中一只放1/3碗大米或黄豆,让孩子从一只碗倒进另一只碗内,练习至完全不洒出来为止。
再学习用两碗倒水。
○按大小套桶按大小顺序套上6~8层的套桶,能分辨一个比一个大的顺序,而且手的动作协调,能将每一个套入,并且摆好。
精细动作能力训练(21个月)○手的操作继续练习手的精细技巧,如用面团示范捏成盘子、碗、勺等,鼓励小孩子模仿去做。
○定形撕纸用缝纫机把纸扎出一定形状,按照针孔撕纸,使之出现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宝宝学做。
○拼出4~6块切开的图家长利用一图一物的美丽图片裁成4~6块,让孩子自己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