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教案

合集下载

PROE备课教案

PROE备课教案

图1-1 直线示例
图1-3 矩形示例图1-4 圆角示例
图1-5 创建圆弧的类型
图1-6 绘制样条线
图1-7 编辑样条线
裁剪工具
工具(2)工具(3)工具
图1-12 镜像前的图形图1-13 镜像后的图形三.课堂练习:
利用上面所学创建工具绘制以下图形:
四.课堂小结:
图2-3 垂直约束
:相切约束。

让选中的两个图元处于相切状态,如图:中点约束。

将点置于线段中央,如图

图2-6 共点约束
:对称约束。

将选定的图元关于参照(如中心线等)对称布置,如图
:相等约束。

使两条直线或者圆(弧)图元之间具有相同长度或相等半径,:平行约束。

使两个图元相互平行,如图
图2-7 对称约束图2-8 相等约束(1
图2-9 相等约束(2)图2-10 平行约束
图2-11 【解决草绘】对话框
图2-18 【修改尺寸】对话框
在原有图形上建立新的模型如图所示:
练习使用拉伸建模方法创建如图2-2所示的连杆模型。

⑴、新建文件。

新建名为“crank_arm”的零件文件。

⑵、创建拉伸实体特征1。

作为草绘平面。

所示的截面图。

⑶、创建拉伸实体特征2。

⑷、创建拉伸实体特征3。

①选取基准平面TOP作为草绘平面,也可以使用与上一特征相同的草绘平面。

图2-9 2-10
练习2、
练习4、
练习6、。

proe教案

proe教案

第二篇PRO/Engineer第一章proe简介一、proe工作界面介绍标题栏、菜单栏、模型树、绘图区、信息提示栏第二章草绘一、工作目录设定二、草绘1、打开文件、试除文件2直线画法及标注3、移动、放大、缩小屏幕4、中心线、镜像的做法5矩形、圆的画法及标注6、圆弧及其标注方法7、倒圆角及椭圆形圆角8、样条曲线、点9、线性标注、对齐标注、角度标注10、修改尺寸值、锁定尺寸11、草绘约束12、文本工具13、修剪工具14、缩放并旋转图元15、草绘综合练习:以上内容共四课时,重点:草绘部分。

第三章:零件模块--实体拉抻特征(四课时)1、Proe2零件建模的创建步骤2、Proe2实体拉伸3、去除实体材料4、基准的显示与隐藏、再生模型5、拉伸实体实例6、通过边创建图元7、Proe2筋工具8、创建基准平面工具9、拉伸到指定参照平面第四章Pro/E4.0旋转特征(二课时)1、介绍旋转实体工具2、修改旋转(编辑定义)3、旋转特征绘制实例--------螺母,球体等第五章PROE扫描特征及混合特征(四课时)1、扫描特征介绍2、增加内部因素和无内部因素3、扫描实例4、混合特征及修改介绍5、混合特征实例第六章扫描混合(2课时)1、扫描混合特征及修改2、扫描混合实例第七章螺旋扫描(2课时)1、螺旋扫描及修改的介绍(以弹簧为例)2、可变螺距及修改3、螺钉螺纹的绘制第八课:模型编辑(2课时)1、镜像特征2、尺寸阵列3、尺寸阵列中的可变阵列4、方向阵列5、轴阵列6、轴阵列的可变阵列7、复制粘贴8、选择性粘贴(平移复制、旋转复制)9、缩放模型10、参照阵列第九章:孔特征与拔模(2课时)1、孔工具2、拔模3、根据拔模枢轴分割4、可变拔模第十课基准特征(2课时)1、基准平面的创建(长方体为实例讲解)(1)通过两条直线创建基准平面(2)通过三个点创建基准平面(3)通过一个平面和平面外的一点(4)通过一个平面和一条直线或者基准轴(5)通过对指定平面的偏移量(6)通过与两圆弧相切2、基准轴的创建(1)通过平面创建基准轴(a、两相交平面的交线,b、到指定面或者轴的距离。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

Pro-ewildfire教学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通过Pro-ewildfire软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该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在野火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有效地评估和管理野火风险,提高野火应对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Pro-ewildfire软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Pro-ewildfire进行野火风险评估。

3. 掌握Pro-ewildfire在野火管理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 Pro-ewildfire软件的安装与启动。

2. 野火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

3. Pro-ewildfire的用户界面及操作流程。

4. 输入数据和设置参数。

5. 进行野火风险模拟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Pro-ewildfire软件的基本概念、功能及操作流程。

2. 演示:展示野火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3.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

4.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Pro-ewildfire软件的安装与启动,用户界面及操作流程。

2. 第3-4课时:野火风险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第5-6课时:输入数据和设置参数。

4. 第7-8课时:进行野火风险模拟和分析。

5. 第9-10课时:实际案例分析,总结与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讨论。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Pro-ewildfire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七、教学资源1. Pro-ewildfire软件:为学生提供软件安装包和学习资料。

2. 野火案例数据:提供实际野火案例的数据,用于学生练习和分析。

3. 教学视频:制作教学视频,演示野火风险评估的全过程。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系统(GIS)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野火风险评估的原理和方法。

proe教案

proe教案

第一章实体特征的简介教学课题: 1.1、PRO/ENGINEER的简介1.2 绘制草图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学习,了解PRO/ENGINEER 软件的一些常规工作界面及草绘图形中各命令的具体意义。

教学重点:草图的绘制教学内容:一、PRO/ENGINEER工作界面的介绍1.标题栏:菜单栏、标准工具栏菜单栏(下拉菜单栏)位于画图的最上方,包含有多种类型的命令如:文件、编辑、视图、插入、分析、信息、应用程序、工具、窗口、帮助等。

标准工具栏位于下拉菜单栏的下方,将下拉菜单中常用的功能以小图标显示出来。

2.导航栏(浏览栏)或硬盘的文件夹用以显示零件的模型树零件的图层,以各个文件夹中的文件、个人常用的文件夹等。

3.零件显示区为PRO/ENGINEER的主画面,用以显示零件的三维几何形状4.特征图标区主画面的右侧有数个常用的特征的小图标,用以进行特征的创建。

5.仪表板(特征控制区)在创建特征时,特征的各种信息,各个选项及其图标会显示在主要画面左下方的仪表板中。

6.信息窗口当在进行零件设计时,在仪表板的下方会提示用户下步的操作步骤是什么,或要求用户输入必要的数据,并回馈命令执行的结果等信息。

二、二维草图一、绘图的基本命令的意义1、图元指截面几何的任何元素,包括直线、圆弧、样条线、点等2、参照图元指创建特征截面或轨迹时,所参照的图元3、尺寸图元之间关系的量度4、约束定义图元几何或图元关系的条件,约束定义的其约束符号会出现在被约束的图元旁边。

5、参数草绘是的辅助元素6、关系关联尺寸和/或参数的等式7、“弱”尺寸和“强”约束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在同户增加尺寸时,系统可以在没有任何确认的情况下自动删除多余的“弱”尺寸或“弱”约束,“弱”尺寸和“弱”约束显示为灰色。

8、“强”尺寸和“弱”约束是指软件系统不能自动删除的尺寸和约束,由用户创建的尺寸和约束总是“强”尺寸和“强”约束,如果几个“强”尺寸或“强”约束发生冲突,则系统会要求删除其中一个,“强”尺寸和“强”约束显示为较深的颜色。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

proe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界面布局,理解各功能模块的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绘制,并掌握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ProE的装配功能,能够对简单的机械零件进行组装和拆卸。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roE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机械零件和装配体。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设计。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小组项目中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注重细节,遵循工程规范,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可持续发展,将绿色设计理念融入作品中。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有一定兴趣,但ProE软件操作能力较弱。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ProE软件基础知识:介绍ProE软件的界面布局、基本操作和文件管理,使学生熟悉软件环境。

教材章节:第一章 ProE软件概述内容:软件安装与启动、界面布局、文件操作、基本设置。

2. 二维图形绘制:学习使用ProE进行二维图形的绘制,掌握基本绘图工具和编辑方法。

教材章节:第二章 二维图形绘制内容:基本绘图工具、编辑命令、尺寸标注、几何约束。

3. 三维建模:学习ProE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包括基础特征、放置特征和高级特征。

教材章节:第三章 三维建模内容:拉伸、旋转、扫描、混合等基础特征;孔、倒角、圆角等放置特征;薄壳、阵列、镜像等高级特征。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

ProE模具设计篇教案第一章:ProE模具设计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ProE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流程熟悉ProE软件的操作界面和基本功能1.2 教学内容ProE模具设计简介ProE软件安装与启动ProE操作界面及基本功能介绍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1.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1.4 教学资源ProE软件安装包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二章:ProE模具设计参数设置2.1 教学目标学习设置模具设计的相关参数,包括模架、模具组件、材料等2.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参数概述设置模架参数设置模具组件参数设置材料参数2.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2.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三章:ProE模具设计工具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学习使用ProE模具设计工具,包括分模、开粗、精修等3.2 教学内容模具设计工具概述分模工具的使用开粗工具的使用精修工具的使用3.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3.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四章:ProE模具设计实例4.1 教学目标学习通过实际案例,掌握ProE模具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2 教学内容实例一:简单的模具设计实例二:复杂模具设计实例三:多腔模具设计4.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4.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五章:ProE模具设计高级应用5.1 教学目标学习ProE模具设计的高级应用,包括模流分析、模具模拟等5.2 教学内容高级应用概述模流分析的应用模具模拟的应用5.3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学生实际操作练习5.4 教学资源ProE软件操作界面及功能介绍PPT练习文件第六章:ProE模具设计中的曲面处理6.1 教学目标掌握ProE中曲面的创建、编辑和优化方法。

学习如何使用曲面功能解决模具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6.2 教学内容曲面创建工具介绍(如:拉伸、旋转、扫描等)。

proe最新教案

proe最新教案

Pro/ENGINEER绪论备课时刻:一、教学目标及大体要求了解Pro/ENGINEE Wildfire 要紧功能、熟悉PRO/E 软件大体操作、把握PRO/E软件的安装、把握文件大体操作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腕,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教学。

三、教学进程第一章PRO/E概述一、PRO/E软件介绍:1、Pro/ENGINEER具有如下的特性:•3D实体模型•单一数据库,全相关性•以设计特点作为数据库存取单位•参数式设计二、Pro/ENGINEER模块:(1)草绘模块:绘制和编辑二维轮廓线。

(2)零件模块:用于创建三维图形。

(3)组件模块:用于将多个零件按实际生产流程组装成一个部件或完整的产品模型。

(4)模具模块:用于完成模具设计工作。

(5)NC组件模块:将产品的三维模型与加工制造进行集成。

三、熟悉Pro/ENGINEER Wildfire 工作界面1、主菜单区:位于窗口的上部,放置系统的主菜单。

不同的模块,在该区显示的菜单及内容有所不同。

二、主菜单工具栏区:一些利用频繁的大体操作命令,以快捷图标按钮的形式显示在那个地址,用户能够依照需要设置快捷图标的显示状态。

不同的模块,在该区显示的快捷图标有所不同3、特点命令工具栏区:位于窗口工作区的右边,将利用频繁的特点操作命令以快捷图标按钮的形式显示在那个地址,用户能够依照需要设置快捷图标的显示状态。

不同的模块,在该区显示的快捷图标有所不同。

4、工作区:Pro/E软件的主窗口区。

用户操作的结果常常显示在该区域内,用户也可在该区域内对模型进行相关的操作,如观看模型、选择模型、编辑模型等。

五、导航栏隐藏/显示区:位于窗口工作区的左侧。

单击导航栏右边的符号“>”,显示导航栏,单击导航栏右边的符号“<”,隐藏导航栏。

导航栏中包括模型树、资源治理器、收藏夹和相关网络技术资源四部份内容。

六、信息显示区:位于窗口工作区的底部,对当前窗口中的操作作出简要说明或提示,关于需要输入数据的操作,会在该区显现一文本框,供用户输入数据利用。

PROE教案

PROE教案

PRO/E简介:讲课方式课题1、掌握 PRO/E软件特色。

教课2、认识 PRO/E软件的工作界面的特色。

讲解目的3、认识 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实操教要点PRO/E软件特色。

学内难点理解参数化的软件意义容分教具多媒体教室课时2H 析教一、组织教课:考勤,保持教课次序。

学二、教课回首:三、教课导入:过PRO/E软件是一款功能强盛的三维软件,集设计、加工、仿真、剖析等功能于一身,学好该软件,对我们此后工作大程有利处。

四、新课讲解:1、PRO/E软件特色。

1)3D实体模型2)单调数据库,全有关性3)以设计特色作为数据库存取单位4)参数式设计5)例子 : 杯的三维图与平面图尺寸互动。

2、PRO/E软件的基本功能。

1)部件三维设计。

2)工程图的自动生成。

教3) 装置图的建立。

4) 模具设计及 CNC 刀路设计。

学 5) 运动仿真剖析等。

过6) 例:瓶盖的模具图:程 3、 PRO/E 软件的工作界面。

1) 菜单栏。

2) 工具栏。

3) 模型树。

4) 画图区。

5) 提示区。

6) 提示信息区。

7) 状态栏。

4、 练习;绘制杯的三维图及工程图 . 感觉 PRO/E 的功能。

五、小结:1、 PRO/E 软件特色。

2、PRO/E 软件的基本功能。

作 预习:草图绘制业 布 置课 学生开始绘制草图时老是简单与 CAD 的操捉弄混,慢慢才适应。

后 分 用这个草图开始教课生略难些,示范好多次才行。

析课题 草图绘制: 讲课方式4、掌握PRO/E软件视窗操作。

教课5、掌握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讲解6、掌握简单拉伸实体的建立方法。

目的实操教要点草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学内难点理解参数化设计在草图绘制中应用。

容分教具多媒体教室课时2H 析教一、组织教课:考勤,保持教课次序。

二、教课回首: PRO/E软件特色。

学三、教课导入:草图绘制是三维建立的基础,因过此需仔细学习。

程四、新课讲解:用一个三维部件建立过程,掌握本节的学习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章节标题:第五章特征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的:掌握特征的复制方法(复制、镜像、阵列)掌握特征的隐含和重排序
教学难点:特征的阵列
教学重点:特征的复制、镜像、阵列
特征的重排序
授课方法:多媒体
教案类别:□新授课
复习题问
作业及预习要求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二维草绘中实现旋转和镜像的方法?
什么是基础特征?什么是工程特征?
讲授新课
第五章特征的基本操作
当实体特征创建完成后,必需对特征进行编辑、修改、添加等各种操作,具体的编辑方法有:复制、镜像、阵列等。

5.1 复制
5.1.1 复制和粘贴
5.1.2 粘贴用户界面
选择“编辑”→“粘贴”命令,显示“粘贴特征”对话栏。

5.1.3 操作实例
5.1.4 复制特征
“特征”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可以复制相同或不同模型的现有特征,并将其放置在零件的一个新位置上,一次可以复制任意个特征。

1.复制特征的简单过程
选择“编辑”→“特征操作”命令→“复制”→“完成”
2.使用复制特征菜单
1)复制特征指定放置方法
(1)新参照(2)相同参照(3)镜像(4)移动
2)指定复制特征选择方法
(1)选取(2)所有特征(3)不同模型(4)不同版本
3)指定从属或独立关系
(1)独立(2)从属
5.1.5 复制特征实例操作
5.2 镜像
(1)特征镜像(Feature Mirror)——允许采用两种方法镜像特征:
①所有特征镜像法②选定的特征镜像法
(2)几何图形镜像(Geometry Mirror)——允许镜像诸如基准、面组和曲面等几何图形项目。

也可通过在“模型树”中选取相应选项来镜像整个零件。

5.2.1 镜像用户界面
“镜像”用户界面由下列内容组成:
(1)特征图标。

(2)对话栏,如图。

(3)上滑板。

5.2.2 镜像特征实例操作
镜像特征有两种方法: 1.镜像选定特征 2.镜像所有图形
5.4 阵列
(1)阵列的优点如下:
①创建阵列是重新生成特征的一种快捷设计方式。

②阵列是受参数控制的。

因此通过改变阵列参数,如实例数、实例之间的间距、原始特征尺寸,可修改阵列。

③修改阵列比分别修改每个特征要来得快和有效。

在阵列中改变原始特征尺寸时,系统自动更新整个阵列。

④对包含在一个阵列中的多个特征同时执行操作,比操作单独特征,更为方便和高效。

(2)阵列类型:
1. 尺寸
2. 方向
3. 轴
4. 表
5. 参照
5.4 阵列
(3)进入阵列特征。

选择“编辑”→“阵列”命令,也可在编辑特征工具栏中单击“阵列”按钮,或在模型树中右击特征名称,从快捷菜单中单击“阵列”。

(4)阵列图例。

5.4.1 阵列用户界面
“阵列”用户界面由下列项目组成:
(1)特征图标。

(2)对话栏。

(3)上滑板。

5.4.2 尺寸阵列
创建“尺寸”阵列时,可选取特征尺寸,并指定这些尺寸的增量值以及阵列中的特征的个数。

5.4.3 方向阵列
使用方向阵列在一个或两个选定方向上添加阵列图形。

在方向阵列中,可拖动每个方向的放置句柄,来调整阵列图形之间的距离或反向阵列方向。

5.4.3 方向阵列
1.创建方向阵列的示例
2. 创建方向阵列实例操作
5.4.4 轴阵列
通过围绕一选定轴旋转特征,使用轴阵列来创建阵列。

轴阵列允许您在两个方向放置阵列图形:(1)角度(2)径向
创建或重定义轴阵列时,可更改以下项目:
(1)角度方向的间距(2)径向方向的间距(3)各个方向中的阵列图形数
(4)阵列图形的角度范围(5)特征尺寸(6)阵列图形的方向
5.4.4 轴阵列
1.创建轴阵列示例
2. 创建轴阵列实例操作
5.4.5 填充阵列
创建填充阵列时,可用以栅格定位的特征实例来填充整个区域。

5.4.6 表充阵列
可用阵列表来创建阵列特征,通过一个可编辑表,为阵列的每个实例指定惟一的尺寸,可使用阵列表建造特征或组的复杂或不规则阵列,一个阵列可建立多个表,这样通过变换阵列的驱动表,可改变阵列。

5.4.7 参照阵列
5.4.8 创建孔的旋转阵列
5.4.9 创建螺旋形阵列
要创建螺旋形阵列,先使用轴阵列,再更改每个阵列图形的径向放置尺寸(阵列图形和中心轴线之间增量距离)。

5.5 重定义特征
Pro/ENGINEER Wildfire允许用户重新定义已有的特征,以改变该特征的创建过程。

选择不同的特征,其重定义的内容也不同。

例如,对使用一个截面经过拉伸或旋转而成的特征,用户可重新定义该截面或重新定义该特征的参照等。

Pro/ENGINEER Wildfire针对不同特征提供两种情形的重定义操作:
在模型对话框中选择相应项目来重新定义特征。

在模型树或模型中选择要重新定义的特征,然后执行右键快捷菜单中的【编辑定义】命令来重新定义特征。

重定义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择特征并单击鼠标右键。

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定义】选项,打开模型对话框或特征操控板或者出现〖重定义〗菜单。

若打开特征操控板,则选择适当的选项,以重定义特征;若打开模型对话框,则双击要进行重定义的项目或单击该项目,然后单击【定义】按钮;若出现〖重定义〗菜单,则应选择相应的选项,然后单击【完成】选项。

按系统提示进行操作,完成特征重定义。

5.6 特征排序
在特征排序时,应注意特征之间的父子关系,父特征不能移到子特征之后,同样子特征也不能移到父特征之前。

特征排序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编辑】→【特征操作】选项,打开〖特征〗菜单。

在〖特征〗菜单下,选择【重新排序】选项,系统提示:“选取要重排序的特征。

多个特征必须是连续顺序。


在绘图窗口或模型树中选择要调整的特征。

提示:在模型树中进行特征排序的操作更快捷。

具体方法:将光标移至某个要移动的特征,按下鼠标左键,直接将其拖至欲插入特征之前或之后即可。

5.7 特征的隐含、恢复和删除
Pro/ENGINEER Wildfire允许用户对产生的特征进行隐含或删除。

隐含的特征可通过恢复命令进行恢复,而删除的特征将不可恢复。

一般在如下场合对特征进行隐含:
通过隐含、隐藏其他特征,使当前工作区只显示目前的操作状态。

在“零件”模式下,零件中的某些复杂特征,如高级圆角、数组复制(阵列)等,这些特征的产生与显示通常会占据较多系统资源,将其隐含可以节省模型再生或刷新的时间。

使用组件模块进行装配时,使用【隐含】命令,隐含装配件中复杂的特征可减少模型再生时间。

隐含某个特征,在该特征之前添加新特征。

如果隐含或删除的特征具有子特征,则隐含或删除特征后,其相应的子特征也随之隐含或删除。

若不想隐含或删除子特征,则可通过使用【编辑】→【参照】命令,重新设定特征的参照,解除特征间的父子关系。

隐含或删除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在模型树或图形窗口中选择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隐含】或【删除】选项,在模型树中被选择的特征及其子特征高亮显示,同时弹出一对话框,以确认要删除或隐含的特征
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选定特征及其子特征的隐含或删除;若想保留子特征则单击〖隐含〗或〖删除〗对话框中的【选项>>】按钮,打开〖子项处理〗窗口。

在〖子项处理〗窗口中,选定该子特征的相应处理方式。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特征的隐含或删除。

要恢复被隐含的特征,应单击菜单【编辑】→【恢复】选项,系统弹出级联菜单,选择其中的一项即可。

恢复:恢复选定的特征。

恢复上一个集:恢复上次隐含的特征。

恢复全部:恢复所有隐含的特征。

提示:选择特征后,单击菜单【编辑】→【隐含】或【编辑】→【删除】选项,也可完成对选定特征的隐含或删除。

小结:本次课主要讲述了特征基本操作包括特征的复制、镜像、阵列以及特征的重定义、特征的排序、特征的隐含、恢复与删除。

教学后记1、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记录:
2、对本课教学的体会及改进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