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合集下载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印发《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及《支付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的通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印发《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及《支付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的通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印发《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及《支付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公布日期】2017.12.29•【文号】中支协发〔2017〕117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关于印发《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及《支付技术产品认证目录》的通知中支协发〔2017〕117号各会员单位:为落实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支付技术产品认证工作的相关要求,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安全与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制定了《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及《支付技术产品认证目录》。

经安全与技术标准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自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7年12月29日支付技术产品认证自律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支付技术产品认证流程,明确认证活动相关参与方的责任,保证支付技术产品检测认证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支付技术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认证联〔2017〕91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支付技术产品标准实施与安全管理的通知》(银发〔2017〕208号)、《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章程》等规范性要求,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支付技术产品是指商业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开展支付服务所采用的软硬件等信息技术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支付受理终端(ATM、POS、扫码设备、显码设备等)、移动支付安全单元(SE)、移动终端可信执行环境(TEE)、客户端软件等。

第三条支付技术产品认证是指对上述支付技术产品依照国家标准、金融行业标准以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进行技术标准符合性和安全性的合格评定活动。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附三:大额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大额支付系统(以下简称支付系统)的运行管理,保障支付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承担支付系统运行的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以下简称总中心)和人民银行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及地市中心支行的清算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

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的运行部门应遵守本办法的规定。

第三条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包括下列范围:(一) 国家处理中心;(二) 城市处理中心;(三) 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四) 连接国家处理中心与电子联行主站的电子联行转换中心;(五) 各中心(系统)互联的网络。

第四条总中心负责国家处理中心、电子联行转换中心及国家处理中心与城市处理中心之间网络(以下简称主干网络)的运行和维护;对城市处理中心进行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各分中心负责所在城市处理中心及其相关网络的运行和维护,配合总中心维护主干网络;负责所在城市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运行的协调指导。

各商业银行负责本行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维护。

第二章操作管理第五条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电子联行转换中心、城市处理中心应设置系统管理员、业务主管、操作员和技术支持员岗。

系统管理员负责配置运行参数,设置、监视系统运行状态,增加、更改、删除用户等。

业务主管负责系统的业务运行,对用户授权,设置业务参数,处理或授权处理异常支付业务等。

操作员根据业务主管授权负责日常运行操作,维护行名、行号数据,备份业务数据等。

技术支持员负责设置系统参数,维护软件、硬件、网络、线路,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对所在城市的商业银行前置机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第六条支付系统所有用户的管理应遵循“双签制”原则,即系统管理员负责开设用户,一名业务主管负责对用户授权。

第七条支付系统按照国家法定工作日运行,每日运行时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执行。

支付系统运行工作日和运行时间的调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主管部门的书面通知执行。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银行•【公布日期】2012.03.20•【文号】中支协银行卡发[2012]6号•【施行日期】2012.03.20•【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的通知(中支协银行卡发[2012]6号)各成员单位:为规范银行卡支付清算服务行为,维护银行卡市场秩序,保障成员单位合法权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起草了《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并征求了常委单位的意见,经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现予以发布,即日起实施。

特此通知。

附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附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行业自律公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银行卡业务经营行为,防范银行卡支付清算服务风险,促进银行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维护银行卡市场良好竞争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结合银行卡业务实际,制定本公约。

第二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是银行卡行业自律管理的专业组织,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通过全体成员会议参与自律管理。

第三条银行卡行业自律的宗旨是:推动成员单位提供安全、高效、优质、便捷、经济的银行卡支付清算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和产业生态环境,倡导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互惠共赢,共同促进银行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本公约适用于银行卡基支付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及其银行卡业务从业人员。

第二章自律规范第五条成员单位开展银行卡业务,应当具备监管机构规定的相关条件,按规定程序报相关部门审批,依法合规开展业务。

预付卡的行业分析与展望

预付卡的行业分析与展望

预付卡的行业分析与展望作者:郑芬芬江一帆来源:《商情》2017年第01期【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预付卡作为一种支付形式的优势与劣势,以及我国预付卡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展望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预付卡;第三方支付;预付卡管理办法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具有一定面值的,可在特定机构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凭证。

按是否记载持卡人身份信息分为记名预付卡和不记名预付卡;按信息载体不同分为磁条卡、芯片(IC)卡;按用途可以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

作为一种辅助性货币,预付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我们手机中的移动联通电信卡,银联与交行联合发行的太平洋世博非接触芯片预付卡,各个行业众多商家与第三方发卡机构签约发型的消费性预付卡等等都属于预付卡。

再比如国际性的paypal与payoneer卡等因为其便利性在全球各地备受推崇。

预付卡的无论是对于第三方发行机构,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很有吸引力。

首先,对于预付卡发行机构来说,发行预付卡能获取很大暴利,虽然单张卡片限额不高,但是由于发行量巨大,能从消费者那里获取大量免息备付金,向商家收取交易佣金,以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加上卡片残值等,发行预付卡的利润能达到10%。

其次,商家能提前预收货款,不经手现金,欠款拖欠现象减少,安全性大大增加。

另外,预付卡能够促进消费者的消费,稳定客源等。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预付卡的使用能减少携带现金的烦恼,携带方便,并且助于提前计划好自己的消费。

预付卡的这些诸多优势,使得预付卡一经引入便取得飞速发展。

但是,尽管监管部门不断出台关于预付卡管理办法法规等,但是关于预付卡的诉讼案件却有增无减。

广东省消费委员会披露单在广东2015年受理的预付卡投诉案件就有7000多件,涉及餐饮,美容,美发,健身等各个行业。

可见我国的预付卡行业存在很大的问题。

(1)预付卡系统性能不完善。

宋静①对预付卡类支付系统的第三方测试研究中发现预付卡系统中存在系统功能缺失、实现错误、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设备不到位、文档与系统存在部分不一致等系列问题。

(完整版)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完整版)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中国支付清算协会

附件2《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简介《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推出的第6期年度行业运行报告,旨在加强行业研究和思考,凝聚行业共识,宣传行业发展成果,交流行业发展经验,为会员单位经营决策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参考。

《报告》全面总结我国2017年度支付清算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及特点,提示支付清算市场存在的风险及不足,揭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协会在支付清算行业尤其是在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开展方面,积累了时间序列较长、覆盖面较全的行业数据。

《报告》第一章为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综述,梳理了我国2017年支付清算行业运行基本情况、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主要特点和行业发展展望。

第二章为我国支付清算行业热点回顾,评析了我国2017年维护市场秩序、影响行业格局、推动支付创新的热点事件。

第三章至第七章结合大量数据、图表和案例,对票据、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支付等业务领域的发展概况、运行特点、行业风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展示了一些行业调研成果和会员单位的创新产品。

第八章着力于对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思考,提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九章梳理了我国支付清算行业政策法律环境与监管制度现状,对行业政策法律和监管环境态势进行了探讨。

《报告》安排了3个专题。

专题一《支付领域检测认证业务发展》,概述检测认证制度的发展历程,简析国内外支付行业主要检测认证业务,梳理支付技术产品检测认证实施现状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专题二《支付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总结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对外开放实现的新跨越和面临的新挑战,并对其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专题三《支付清算行业电信反欺诈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支付清算行业反欺诈工作的整体形势、开展情况、面临挑战和发展建议。

《报告》最后附有票据、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等业务的主要数据统计表,以及国内主要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统计表,以方便读者查询。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报告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行业报告

要点一
第三方支付服务概述
第三方支付服务是指非银行机构提供 的支付清算服务,包括互联网支付、 移动支付、二维码支付等。
要点二
第三方支付服务发展 情况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和移动互联网 的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服务在中国 得到了广泛应用。据中国支付清算协 会统计,第三方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持 续扩大,已经成为中国支付清算市场 的重要力量。
行业挑战分析
监管政策变化
随 着 金 融 监 管 政 策 的 调 整 , 支 付 清 算 行 业 需 不 断 调整业 务模式以适应监管要求。
信息安全问题
保障用户信息安全、防范信息泄露是支付清算行业面临 的重要挑战。
ABCD
跨境支付发展
随着跨境贸易的增加,跨境支付清算成为行业的重要挑战。
创新与技术应用
加强行业自律和合规管理
推动行业自律机制建设,加强合规管理,防范金融风险,保障消费者 权益。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支付清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 技术,提升中国支付清算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主要法律法规与标准
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 国人民银行法》
为保障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履行职责, 规范支付清算行为,维护支付清算市 场秩序,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02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 务管理办法》
对非金融机构从事支付业务进行了规 范,明确了支付业务申请与许可、监 督与管理等事项。
市场集中度分析
整体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被几家大型支付机构占据。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主导地位,其他中小型支付机构面临较大的竞争压
力。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格局将不断变化,中小型支付机构也有机 会通过创新和技术升级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8〕17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8〕176号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正文:----------------------------------------------------------------------------------------------------------------------------------------------------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8〕176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国家开发银行,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黄金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简称境内使用人)越来越多地使用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等境外机构(以下统称境外提供人)提供的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

为维护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安全,统筹实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监管,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现将加强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管理事宜通知如下:本通知所称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是指境外提供人通过专用金融网络,使用特定报文标准,为境内使用人提供跨境金融信息传输等服务。

境内使用人和境外提供人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监管规定,按照双方签订的服务协议约定,共同防御网络攻击,维护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安全。

一、境外提供人的合规义务(一)事前事项报告义务。

境外提供人为境内使用人提供跨境金融网络与信息服务,应当在正式提供服务前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含电子文件,下同)向中国人民银行履行报告手续。

报告内容包括:境外提供人的基本信息和依法成立的证明文件;提供服务的资质;境内使用人接入其网络时需要提供的材料;网络产品、服务符合国家相关要求的证明材料;网络运行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内部控制制度、组织架构和工作开展情况;提供服务的具体业务规则和信息传输处理机制;客户权益保障机制,有关网络产品、服务安全维护的具体措施及其安全风险的补救办法;在母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接受监管的情况等。

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

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2018年支付业务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支付体系运行平稳,社会资金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支付业务量保持稳步增长。

一、非现金支付工具2018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203.12亿笔,金额3768.6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94%和0.23%o(一)票据票据业务量持续下降。

2018年,全国共发生票据业务2.22亿笔,金额148.86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3.23%和43.64%。

其中,支票业务2.02亿笔,金额131.47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99%和14.52%;实际结算商业汇票业务1892.57万笔,金额16.21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14.81%,金额同比下降3.35%;银行汇票业务26.75万笔,金额1969.7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9.26%和45.96%;银行本票业务116.14万笔,金额9850.5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9.48%和30.86%。

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业务量快速增长。

2018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出票1450.71万笔,金额16.7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34%和32.40%;承兑1489.36万笔,金额17.1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67%和31.99%;贴现419.24万笔,金额9.7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3.92%和39.91%;转贴现697.24万笔,金额34.45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3&48%,金额同比下降22.55%o质押式回购56.54万笔,金额6.16万亿元,笔数同比增长28.50%,金额同比下降10.96%2。

(—)银行卡发卡量保持稳步增长。

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75.97亿张,同比增长13.51%o 其中,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69.11亿张,同比增长13.20%;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86亿张,同比增长46.73%。

借记卡在用发卡数量占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的90.97%,较上年末有所下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简介
《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是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推出的第6期年度行业运行报告,旨在加强行业研究和思考,凝聚行业共识,宣传行业发展成果,交流行业发展经验,为会员单位经营决策和监管机构政策制定提供信息参考。

《报告》全面总结我国2017年度支付清算行业运行发展情况及特点,提示支付清算市场存在的风险及不足,揭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协会在支付清算行业尤其是在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开展方面,积累了时间序列较长、覆盖面较全的行业数据。

《报告》第一章为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发展综述,梳理了我国2017年支付清算行业运行基本情况、行业发展环境、行业发展主要特点和行业发展展望。

第二章为我国支付清算行业热点回顾,评析了我国2017年维护市场秩序、影响行业格局、推动支付创新的热点事件。

第三章至第七章结合大量数据、图表和案例,对票据、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支付等业务领域的发展概况、运行特点、行业风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展示了一些行业调研成果和会员单位的创新产品。

第八章着力于对金融科技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思考,提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的相关建议。

第九章梳理了我国支付清算行业政策法律环境与监管制度现状,对行业政策法律和监管环境态势进行了探讨。

《报告》安排了3个专题。

专题一《支付领域检测认证业务发展》,概述检测认证制度的发展历程,简析国内外支付行业主要检测认证业务,梳理支付技术产品检测认证实施现状并展望下一步工作。

专题二
《支付行业对外开放新格局》,总结我国支付清算行业对外开放实现的新跨越和面临的新挑战,并对其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专题三《支付清算行业电信反欺诈发展现状》,详细介绍了支付清算行业反欺诈工作的整体形势、开展情况、面临挑战和发展建议。

《报告》最后附有票据、银行卡、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预付卡等业务的主要数据统计表,以及国内主要支付清算系统业务量统计表,以方便读者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