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钝感力的培养
戒除玻璃心培养钝感力作文

戒除玻璃心培养钝感力作文哎哟喂,说真的,我以前可是个十足的玻璃心。
稍微有点什么风吹草动,我就能碎成一地玻璃渣子,还特别爱往心里去。
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爬山,结果半路遇到下雨,我们都没带雨衣,淋得跟落汤鸡似的,冻得瑟瑟发抖。
我当时就心里委屈得不行,特别玻璃心,觉得朋友们都没把我放在心上,竟然不提前提醒我带雨衣,还一个个都欢天喜地在那儿玩,把我给忘得一干二净。
然后啊,我就默默地一个人在角落里生闷气,越想越委屈,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可是呢,后来我发现,我这样玻璃心真的太累了,而且还会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
后来我开始尝试着锻炼自己的钝感力,不再那么容易玻璃心。
我开始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事情,比如那次爬山,我开始想想,其实那天雨下得挺突然的,大家也都没想到会下雨,而且,他们可能也没有意识到我会这么在意,所以才没有提醒我。
而且,虽然当时我被淋得很狼狈,但是朋友们也都很关心我,还帮我找了地方避雨,让我心里暖暖的。
渐渐地,我开始发现,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并没有那么严重,很多事情也都不是针对我的,与其玻璃心,还不如让自己开心一点,快乐一点。
现在啊,我已经很少玻璃心了,就算遇到了一些不顺心的事,我也会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换个角度去想,或者干脆就直接忽略掉。
反正,生活还是要继续,我可不想再做一个玻璃心的人,每天都活得提心吊胆的。
说起来,我现在反而觉得,钝感力真是一件很美好的东西。
它让我变得更加乐观,更加豁达,也让我更容易和别人相处。
现在,我终于可以坦坦荡荡,开开心心地生活啦!哈哈,以后谁再说我玻璃心,我可要反驳他们了,谁说我玻璃心,我都要说一声,去你的,我不玻璃心,我可是修炼了钝感力的人!哈哈哈!。
提升钝感力

要提升钝感力,就需要认真 分析这些压力的来源,并认
识到它们对我们的影响
PART.2
接受压力
接受压力
1
面对压力,我们不能逃 避或否认它的存在
2
相反,我们应该勇敢地 面对压力,并接受它对
我们的影响
3
只有当我们真正接受压 力时,才能有效地缓解 它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
的影响
PART.3
培养耐心和恒心
培养耐心和恒心
钝感力要求我们对挫折和 困难保持耐心和恒心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 们应该保持冷静,并尝试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地尝试和努 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并
获得成功
PART.4
调整心态
调整心态
1
心态是影响钝感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提升钝感力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
-
1 认识压力源 3 培养耐心和恒心 5 寻求支持 7 学会放松自己
2 接受压力 4 调整心态 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8 培养兴趣爱好
提升钝感力
COMMENDATION CONGRESS
钝感力,这个词汇最早是 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 的,它指的是对于生活中 的挫折、困难和压力,能 够保持一种耐受和适应的
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总之,提升钝感力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 入手,包括认识压力源、接受压力、培 养耐心和恒心、调整心态、寻求支持、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会放松自己等 等。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 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并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
体和缓解压力
3
敏感的人如何提高「钝感力」?

敏感的人如何提高「钝感力」?【张扬的回答(600票)】:同钝感力差。
钝感力差的人在性格上有以下共性:善良、谨慎、敏感、过度理性、第六感奇准、患得患失严重、自净能力强。
这样的人很容易被外界影响而滋生负面情绪,但是另一方面对负面情绪的自净能力又非常强,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生活中身边的人鲜少可以感觉到这类人身上的负能量,相反,很多时候感觉这类人是满腔的正能量,而这矛盾的一切都会加剧钝感力差的人陷入因为敏感所以自责,因为自责进而对自己更加失望的性格特质养成的怪圈中。
这么多年后才发现,钝感力差的人更多是后天养成的,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性格好强的同时缺乏安全感或者是因为对事物的态度过于理性。
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去经历”,经历得越多,就会让自己敏感阈值更高,慢慢懂得“万事发生即为消逝”的道理,不纠缠、不勉强、不畏得失,同时呢还需要学会明白一个简单的生存道理:人无完人,苛求自己亦或是苛求他人都是在剥夺一个人继续生命的乐趣。
钝感力差的人,记得多微笑,多运动,多晒太阳,积极的肢体语言搭配注意力在时间上的分配和转移,加上本身就很强的情绪自净能力,通常说来就可以有效提高对情绪的把控力,而且很容易转换成一个情商高的人。
【覃潇怡的回答(85票)】:自己有过八年的强迫症。
心理医生是这样说的:“你是非常敏感的人,你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点点滴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多一倍的痛苦。
”她给我的应对方法,就是,直面痛苦。
只有自己的手掌起茧了,才会能忍受住下一次痛苦。
而起茧,就是要自己不同的去感受痛苦,感受所有你想逃避的东西。
然后我结束了自己的强迫症。
但是,即使这样,我依旧是很敏感。
我用理智去疏导自己,和女朋友分手之后,我用了各种方法去疏导自己,我去分析,去感受痛苦,去慢慢接受。
甚至开始了好几段不成功的感情。
但是,我如果猛然看到她的消息,所有的似乎已经没有了的情绪,都会洪水猛兽般冲上来。
其实,我想说的很简单。
所谓敏感,是不会被麻木掉的。
医生在医院中听了太多的生老病死,见证太多生死离别,对于再多的阴阳两隔,可能也只是淡淡的安慰。
10个培养钝感力的方法

10个培养钝感力的方法培养钝感力是指能够在面对挫折、压力和困境时保持冷静、坚韧和乐观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人们应对困难和逆境时所必需的,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和提高。
以下是10个培养钝感力的方法。
1.接受现实:培养钝感力的第一步是要接受现实,不抱怨或否认困境的存在。
要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而且每个人都会面对类似的问题。
接受现实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保持积极态度:积极的心态对于培养钝感力至关重要。
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困难是短暂的,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境。
保持积极态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挫折和困难。
3.寻找解决办法:当面临困境时,不要陷入消极情绪中。
相反,应该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办法。
可以和他人讨论,寻求建议,或者自己动手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培养适应能力:适应是培养钝感力的关键。
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况,接受变化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
适应能力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适应挫折和困境,从而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5.学会放松:放松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一种有效方法。
可以通过冥想、呼吸练习、运动和艺术活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和压力。
6.培养耐心:钝感力的培养需要耐心。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要保持耐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不要放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总会有回报。
7.学会倾诉:有时候,人们需要找人倾诉自己的烦恼和困惑。
找一个信任的朋友或者专业的辅导人员来倾诉,可以帮助我们释放情绪和思绪,得到支持和建议。
8.接受失败: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
只有接受失败并从中学习,才能走向成功。
当面临失败时,不要灰心丧气,相反要看到失败的价值,找到可以改进的地方,并继续努力。
9.培养自信:自信是培养钝感力的重要因素。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相信自己可以战胜困难和挫折。
可以通过取得小的成功来增强自信心,逐渐挑战更大的困难。
10.保持乐观:乐观是培养钝感力的关键。
无论面临多大的困境和挫折,都要相信事情会好起来。
10个培养你钝感力的方法

10个培养你钝感力的方法培养钝感力是一个不断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下面是10个培养钝感力的方法:1.正向思考:积极的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事物,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可以避免被消极情绪所困扰。
我们可以通过每天给自己多一个肯定的评价,借助正向的语言来培养积极的思考方式。
2.增强自我意识: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模式对培养钝感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会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并学会识别何时出现消极的思维方式,以便能及时采取措施来改变它们。
3.接受挑战:积极寻找挑战并接受挑战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钝感力。
挑战可以是简单的日常目标,也可以是更大的职业或个人目标。
通过不断接受挑战并克服困难,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强大的钝感力。
5.寻找平衡:在工作与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挑战和困难。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给自己留出时间来放松和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6.培养逆境应对能力:逆境是培养钝感力的重要机会。
当我们面临挑战和困难时,学会积极应对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强大的钝感力。
7.学会从失败中学习:学会接受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是培养钝感力的关键。
每个人都会遇到失败和挫折,但是重要的是能够从中找到教训并继续前进。
8.接受变化:生活中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学会接受和适应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挑战和困难。
灵活性和适应性是培养钝感力的重要品质。
10.坚持不懈:培养钝感力需要时间和努力。
重要的是保持坚持和毅力,即使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也不放弃。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强大的钝感力。
总之,培养钝感力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过程。
通过采用积极的思考方式、增强自我意识、接受挑战、学会排解压力、寻找平衡、培养逆境应对能力、学会从失败中学习、接受变化、培养社交能力和坚持不懈,我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强大的钝感力,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敏感的人如何提高「钝感力」?

敏感的人如何提高「钝感力」?题主说的提高「钝感力」,其实就是想让自己脱敏一点吧,这个我就有话说了。
因为玩知乎和写公众号,有不少人加到我微信,跟我交流“高敏感的人如何脱敏”,一般我的回复都是“多经历一些事情,自然能脱敏一些”。
后来我又思考了我这几年的经历,有了更多的想法,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有一种罕见病,叫「上半规管裂综合征」。
这是一种因强声刺激,中耳压力或颅内压改变诱发的内耳疾病。
这种病的患者,对声音极其敏感。
我们听到的开门声、说话声、汽车鸣笛声,在他们听起来,却是会引起内耳剧痛的“死亡噪音”。
过度敏感的人,就像“上半规管裂综合征”患者对声音的病态敏感一样。
一、对于过度敏感的人来说,如何适当的脱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自我边界」。
互联网创业经常讲一个词——护城河,其实这个词用在人身上,也很合适。
一个人的内心,就相当于一座城池,而心理边界就是护城河。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着层层壁垒,保护自己的核心人格,而且能灵活开关。
而没有边界的人,就是一座没有护城河的城池,外界的弓箭、长矛,都能长驱直入,一颗炮弹就足以毁掉整座城。
二、过度敏感,就是边界的缺失关于边界,尤其是边界的缺失,我深有体会。
刚毕业的时候,我对居住环境极度挑剔,租房子必须是公寓,精装修,朝南,有落地窗,带露天阳台,6楼以上……有一次去看房,一个一楼的一室户,房间有点旧,没有阳台,光线也不太好,我在那里待了几分钟,感觉很压抑,当场我就哭了,把中介小哥吓得不轻。
后来我租的房子,在2楼,光线不太够,尤其天气不好的时候,房间里阴沉沉的。
周末在家,我感觉全身不舒服,而且只要待在这个空间里,我就无处可逃,无论坐着、躺着、站着,我都很难受。
讲究居住环境无可非议,只是敏感成这样,实在有些病态了。
今年慢慢地走出这种状态后,我才明白,这种病态的敏感,是因为我大学里经历的创伤事件,直接把我的心理边界摧毁了。
丧失了边界,就如同一个失去皮肤的人,任何环境的微小刺激,都会引起巨痛。
职场钝感力的方法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职场钝感力的方法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职场钝感力的方法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 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职场钝感力的方法在现代职场中,钝感力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素质,更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应对职场挑战、提升个人职业发展的关键能力。
本文将从职场钝感力的定义与重要性、培养方法、在沟通与协作中的应用以及在决策与执行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结合案例分析来揭示成功职场人士的钝感力表现。
一、职场钝感力的定义与重要性钝感力,顾名思义,是指在面对压力、挫折和变化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和坚韧不拔的能力。
在职场中,钝感力表现为一种稳定的心态和应对挑战的能力,对于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钝感力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保持冷静与理智。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和挑战,而拥有钝感力的人能够在这种情况下迅速调整心态,冷静应对,避免情绪化。
其次,钝感力有助于我们提升抗压能力。
在职场中,压力无处不在,而拥有钝感力的人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从而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最后,钝感力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在职场中,我们需要与不同背景、性格和价值观的人打交道,而拥有钝感力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需求与感受,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培养职场钝感力的方法要培养职场钝感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增强自我认知,明确职业定位。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更好地应对挑战。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钝感力”

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钝感力”作者:蒋海张广银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8年第02期“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他的《钝感力》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个词。
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中文里“钝感”是心理学名词,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
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渡边淳一认为,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时下,人们追求的是快速成功,梦想的是一夜成名,信奉的是机会主义。
于是,精于算计、看重得失、斤斤计较,浮躁和功利成为整个社会“彩票心态”的真实写照。
反映在学校教育中,其语文课堂被动性、浅表性阅读是其主要诟病,随着网络的普及,其休闲性、碎片化的快速阅读又到处蔓延,使得我们学生的精神生命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厚度。
波兹曼的诅咒——“把我们自己娱乐死”,道出了阅读教学的隐忧和困境。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改变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学生的“钝感力”——课堂阅读时有意识地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进行梳理性阅读、精细化阅读,后半部分进行话题性阅读、体验性阅读:前面的阅读强调字词句篇的精确、细节阅读,发展学生的能力;话题性阅读、体验性阅读目标在于构筑学生的情感和智力背景,润泽学生的精神生命。
积累性阅读,涵养学生的“钝感”之源俗话说:“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如果说手感、乐感的形成离不开大量的“观剑”、“操曲”的实践,那么,对文章的“钝感”自然离不开积累性阅读这一最基本的途径。
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积累一定的阅读方面的知识,为再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你的职场“钝感力”
在对多家公司的仔细观察中,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最能干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公司的生态环境洞察最深、理解最深、把握最到位,从而能够以最合适的状态及心境应对一切的变化。
在与公司共同发展过程中,他们无论是处于逆境、顺境,面对表扬或批评,都无法轻易动摇他们对于自己工作能力或自我价值的判断。
很多时候,他们是同事眼中不识时务的顽固者,他们是别人眼中环境反应的迟钝者,但经过许多次的考验之后,这些“迟钝者”却往往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最终获得管理者的赏识,成功实现晋升的梦想。
钝感是一种智慧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
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遇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
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相对敏感而言更像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
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形象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好是说明了钝感力的妙处所在。
钝感力两种支撑素质
钝感力的形成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必然有着某些素质的支撑。
但我们仔细分析那些有着钝感力的成功者时,可以清晰看出,在其钝感力背后有两方面的素质支撑。
■钝感力素质一:自我认知力
钝感力之所以让一个人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钝感的背后是强烈的自我认知力,或者称之为自信力。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成功的人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
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钝感力素质二:激励力
日本保险界最成功的推销员原一平刚刚涉足保险时,不仅言辞笨拙经常得罪客户,并且由于他身材矮小,而饱受讥笑。
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原一平,他明白激励自己的重要性,时刻为自己燃着一把“永不服输”的火,激励着他愈挫愈勇。
27岁时,原一平的业绩成为全公司之冠,并且夺取了全日本的第二名。
36岁时,原一平又成为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成员,协助设立全日本寿险推销员协会,并担任会长长达几十年。
最后因他对日本寿险的卓越贡献,原一平荣获日本政府最高殊荣奖。
原一平辉煌的营销生涯是由一连串的成功与挫折所构成的,他的成功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过程,“钝感”所形成的强大激励力,使得他步步跨越障碍,走上了成功的巅峰。
职场生涯就像一场战斗,是一场不间断的、让人无喘息余地的追逐。
在一次次胜利中间夹杂着许多次失败和拒绝,在喜悦、期待、得意与兴奋之中往往夹杂着恐惧、拒绝和失望。
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也不论遇到多少次挫折,但对于拥有钝感力的人来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