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晏几道

合集下载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

《临江仙宋晏几道》原文与赏析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

当时在,曾照彩云归。

〔小蘋〕歌女名。

〔心字罗衣〕用一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这里的心字还包含深情蜜意双关的意思。

杨慎词品卷二:“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心字罗衣’则谓心字香熏之尔。

或谓女人衣曲领为‘心’字,又与此别。

”临江仙是晏几道的最有名的代表作。

是一首相思词,是词人为追念旧时一位名小蘋的歌女而作。

开首两句,写眼前景物,“梦后”与“酒醒”互文,“楼台高锁”,“帘幕低垂”,写了“梦后”、“酒醒”时欢娱成梦,人去楼空的景况,渲染了空寂、冷落、凄凉的气氛。

“去年春恨却来时”,由眼前景物的凄凉过渡到去年离别之情的回忆,读来是朴实无华之句,细嚼却是神来之笔。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人”当然是指词人自己,茕茕孑立在落花前,看微雨中双飞的燕子。

“落花”、“微雨”点明是暮春时分,这时的景物更增添了几分离情别恨之缠绵。

此时,燕子犹得“双飞”而人只能在那儿“独立”,相形之下,又令人感到多么黯然神伤!“落花”二句,历来为评家推崇备至,誉为“千古未有之名句”。

词的上阕,词人从眼前的景物引起去年的春恨离愁。

下阕开头三句,是词人追叙更远的往事。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对一个思慕日久的情侣,词人可以追忆的事情很多,但在词中只点了她当时的服饰、技艺与彼此之间的感情。

“两重心字罗衣”,写她衣饰之华美,并含有“心心相印”之意。

“琵琶弦上说相思”,不仅点明小蘋的歌女身份,这位歌女的出色的技艺,而且更重要的是表明词人与这位歌女的。

衣饰华美、技艺高超,尤其是感情的深厚,这些都是值得回忆的。

结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词人抒写当初小蘋曾踏着月色归去,如今明月仍在,而彩云却不知何往了。

彩云,代指小蘋。

古中多以彩云指代美人,词人也用的是这一修辞手法。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晏几道(宋代)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译文这世间充满闲愁,所见所闻没有乐事,皆是悲苦。

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呢。

浅酒无别人可劝,惟你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也只有你才能知道。

春天将尽,东边的溪山风景秀丽,可以与你同游,去观赏那江水中倒映柳树的影子和隐在雪中的梅花零落。

注释临江仙:词牌名,又称《鸳鸯梦》《雁后归》《庭院深深》。

双调,上片五句,押三平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 [2]“身外”二句:一作“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稀,一作“移”。

细从今夜数:一作“试从今夜数”。

相会:相聚。

浅酒欲邀谁劝:一作“浅酒欲邀谁共欢”。

东溪:泛指风景美好的地方。

近,一作“尽”。

创作背景这首小词是酒席间的赠人之作,多是为友人所作。

《小山词》中多写爱恋相思,此篇则例外。

鉴赏小晏多愁善感,对于人生,总是放不下他的思考,欢会之际难遣闲愁,春日临近顿生希望,悲愁与欢乐,聚合与离散,总是此消彼长起伏回旋,在他的心灵之中形成大大小小的波澜。

这首《临江仙》词,就可以看作是他的感情长河中泛起的一朵浪花。

词的上片写的是与友人在一起的酒筵欢会,却以“眼中欢事常稀”来表现,使欢乐也蒙上一层愁苦的阴影。

因为聚会稀少,故而特别珍惜;因为珍惜,故而更怕这段欢事的终结;因为怕它终结故而要仔细地数一数究竟还有多少个相聚的日子。

作者真切地表述了细腻的心理活动,很是耐人寻味。

下片当以“东溪春近好同归”为核心,表述了作者对生活的取向和希望。

“浅酒”与“深情”两句,就其句式与内涵而论,又是相互纠葛在一起的,这种笔法,本是《临江仙》词牌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性的写作要求,其间有对比,有连结,或为对仗,或为互文。

这两句是说:浅酒无别人可劝,惟君能劝;深情无别人可知,惟君能知。

《临江仙》晏几道

《临江仙》晏几道

相思之情为何要在“琵琶弦上”说呢?
小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有借 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蘋 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 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 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在怀人的同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 淡哀愁。
解 题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 春恨却来时。
(1)开头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2)如何理解“春恨”“却来”? “楼台”,当是昔时朋游欢宴之所, 而今已人去楼空。词人独处一室,在 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外的孤独与空 虚。
“春恨”,指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 的怅惘。“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的由来已非 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残时节,同样恼人的 情思又涌上心头。
临江仙
晏几道
简介作者
晏几道(1040—约1112),晏殊 第七子。能文善词,与其父齐名。其 词受五代艳词影响而又兼“花间”之 长,多抒写人生失意之苦与男女悲欢 离合之情,以小令见长。 其词风哀感缠绵、浓挚深婉,工 于言情。晚年家境中落,其词多感伤 情调。有《小山词》。
这首词抒发作者对歌女小蘋怀 念之情。据他在《小山词·自跋》 里说:“沈廉叔,陈君宠家有莲, 鸿,蘋、云几个歌妓。”晏每填一 词就交给她们演唱,晏与陈,沈“持 酒听之,为一笑乐”,晏几道写的 词就是通过两家“歌儿酒使,俱流 传人间”,可见晏跟这些歌妓结下了 不解之缘。 他的词不是表现拥有爱情的欢 乐,而是追忆已失落的往日爱情和 表现刻骨铭心的相思,并把爱情当 作一种纯精神性的追求。
黄 庭 坚
清 平 乐
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寻 春)→问取黄鹂(问春)→无人能解(彻 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临江仙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 。

去年春恨却来时 [2]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4] 。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5] 。

注释:[1]“梦后”二句:写酒醒梦觉后所见。

“楼台高锁,帘幕低垂”,表示人去楼空之意。

[2]“去年”句:追忆去年春间离别时的愁恨。

却来,又来。

[3]“落花”二句:全用五代翁宏《春残》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4]“记得”二句:小蘋,歌女名。

两重心字罗衣,指当时小所穿内外两层罗衣,衣领屈曲如篆体的“心”字。

两重心字,暗示心心相印,亦即“心有灵犀一点通”之意。

[5]彩云归:喻小蘋行动如彩云飘过。

李白《宫中行乐词》:“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译文:深夜梦回楼台朱门紧锁,酒意消退但见帘幕重重低垂。

去年的春恨涌上心头时,人在落花纷扬中幽幽独立,燕子在微风细雨中双双翱飞。

记得与小苹初次相见,身着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

琵琶轻弹委委诉说相思滋味。

当时明月如今犹在,曾照着她彩云般的身影回归。

评析:此词记初见歌女小蘋,所受之艺术冲击,以及所激起的情感涟漪。

词之开篇,写得迷离惝恍,如真似幻。

“落花”二句,纯系借用翁宏诗句,但在整首词婉约的风格中,显得特别清壮顿挫、高华熨贴。

过片二句,如电影特写镜头,定格住初见小蘋时的讶异,也定格住小蘋的永恒之美。

“琵琶”句由“色”的描写转入“声”的描摹,更有“心”的悸动。

结二句写曲终人散的怅惘之情,全以兴象出之,意在言外,余味无穷。

作者简介: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幼子。

监颍昌许田镇。

崇宁四年(1105),为开封府推官。

几道生于宰相之家,而无贵家子弟习气。

黄庭坚撰《小山词序》,说他有“四痴”:一、沉于下僚,而不肯“依傍贵人之门”;二、文章“自有体”,不肯“作新进士语”;三、不善理财,费资千百万而家人饥寒;四、待人厚道,“人百负之而不恨,己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晏几道《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原文及赏析

晏几道《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宋] 晏几道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

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分类标签: 思念诗作品赏析【注释】:此词系作者为思念一个自己曾经深爱过的女子而作,全词写情婉转而含蓄。

作者正面写了与女子的初见与重逢,而对于两人关系更为接近后的锦屏前相叙一节却未作正面表现,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梦中相寻一节也写得很空朦,含蓄地暗示了多量的情感内涵,把心中的哀愁抒写得极为深沉婉曲。

上片叙写与女子初见及其后交往,通过描写穿戴、刻画神态表现女子之美。

起首一句,写有一天女子同别的姑娘在阶前斗草的时候,词人第一次看见了她。

斗草,据《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

而柳永《木兰花慢》清明词云“盈盈,斗草踏青”,则春日亦有此游戏。

“穿针楼上曾逢”,转眼又到了七夕。

七夕,女子在楼上对着牛郎织女双星穿针,以为乞巧。

《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尝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

这种风俗就从汉代一直流传下来。

这天晚上,在穿针楼上,他又同她相逢了。

“罗裙香露玉钗风”以下三句,是补叙两次见面时她的情态。

她的裙子沾满了花丛中的露水,玉钗在头上迎风微颤。

她“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靓妆才罢,新画的眉间沁出了翠黛,她突然看到了他,粉脸上不禁泛起了娇红。

以上既有泛写,又有细腻的刻画,一位天真美丽的女子形象如在目前。

末句一“羞”字,已露情意。

过片“流水”一联说随着时光的流逝,共同生活结束了,姑娘不知流落何方。

“春”也是象征他们的欢聚,可惜不能长久。

“行云终与谁同”,用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见《高唐赋》)的典故,说她像传说中的神女那样,不知又飘向何处,依附谁人了。

“酒醒长恨锦屏空”,人是早已走了,再也不回来了。

可是,那情感却一直留了下来。

每当夜阑酒醒的时候,总觉得围屏是空荡荡的,他永远也找不回能够填满这空虚的那一段温暖了。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

晏几道《临江仙》原文

【原文】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译文】
忆当年,你手捧玉盅把酒敬,衣着华丽人多情;我举杯痛饮拼一醉,醉意醺醺脸通红。

纵情跳舞,直到楼顶月、挨着树梢向下行;尽兴唱歌,使得桃花扇、疲倦无力不扇风。

自从离别后,总想重相逢,多少次、你我重逢在梦中。

今夜果真喜相逢,挑灯久坐叙别情,还恐怕、又是虚幻的梦中境。

【注释】
(1)彩袖:借代手法,指歌女。

(2)拚(pàn判)却:甘愿。

(3)剩:尽量,力求达到最大限度。

釭(gāng刚):灯。

晏几道的《临江仙》古诗文赏析

晏几道的《临江仙》古诗文赏析

晏几道的《临江仙》古诗文赏析《临江仙》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②,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注释】①却来:又来。

②小蘋:歌妓名字。

【词大意】梦后寻梦人不见,楼锁帘垂好凄然。

去年怅恨今又现,落花纷纷独自看,尤羡雨中双飞燕。

忆与小蘋初见面,身穿心字丝绸衫,手弹琵琶诉心田。

当时明月今犹悬,照她归去不回还。

【赏析】解读这首词,需先弄清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谁在作梦?梦见的是谁?此问题不难回答,即作为该词主人公的作者在梦后寻梦,梦见的是初遇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小蘋”。

第二个问题是“小蘋”是什么人?怎么会到作者的“楼台”来过呢? 回答这个问题得借助《小山词》的一段自序:“始时沈十二廉叔、陈十君龙,家有莲、鸿、蘋、云,品清讴娱客。

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诸儿。

吾三人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

”原来“小蘋”是作者友人的家妓。

家妓可以送人,替主人的朋友侑觞“娱客”是常事。

恰巧人称“四痴”的晏几道,有点像贾宝玉的前身,对这些女儿家很钟情,尤其是对其中的“小蘋”,可谓一见倾心,终生难忘,此词就是对她的追忆。

开头“梦后”二句当蕴有这样一层意思:作者心境凄苦便借酒浇愁,酒后入梦,梦中重现往日欢情。

等到梦回酒醒,看到往时“笑乐”之处已是“楼台深锁无人到”,像是进入了“华严境界”一般。

“华严”是佛教用语,这里当是借喻境况之空寂。

“去年” 以下三句承上文,意谓眼前的况味,就像去年伤春时节的怅恨又袭来一样,主人公茕茕孑立于纷纷飘落的花前,而细雨中的燕子却比翼双飞,人竟不及飞燕!这层意思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如下两首诗:“双燕复双燕,双飞令人羡。

” (李白《双燕离》)“梁燕不知人事改,雨中犹作一双飞。

”(郑文宝《缺题》)然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则是借用五代翁宏《春残》诗的成句。

翁诗中虽然有“寓目魂将断”这种极伤感的句子,但全诗并不甚感人,更未曾受到青睐,甚至“落花”二佳句也被淹没了。

临江仙晏几道(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晏几道(原文及赏析)

临江仙晏几道(原文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临江仙晏几道(原文及赏析)临江仙北宋晏几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13
谢谢欣赏!
Page
14
Page 10
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 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 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 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 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 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 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曾经照着小 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 见。
Page
4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 酒醒帘幕低垂。去年 春恨却来时。落花人 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 两重心字罗衣。琵琶 弦上说相思。当时明 月在,曾照彩云归。
Page
5
梦醒时觉得人去楼空为孤寂困锁, 酒醉醒来但见门帘低低下垂。去年春天 离别的愁恨滋生恰巧又在此时。她想起 凋残的百花中独自凝立,霏霏细雨里燕 子双双翱飞。 记得与歌女小苹初次相见,她穿着 两重心字香熏过的罗衣。通过琵琶的弹 奏诉说出自己的相思。当初曾经照着小 苹归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苹却已不 人论世:
晏几道(1038—1110)字叔原,号小山。 晏殊第七子。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 (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历任 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 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著名 词人。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与其 父并称二晏。
Page 2
晏几道恋情词的特点
Page 11
结合“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 弦上说相思。”说说“春恨”的原由 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蘋 初见时的形象,当时她“两重心字罗衣,琵 琶弦上说相思。”她穿着薄罗衫子,上面绣 有双重的“心”字。此处的“两重心字”, 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小 蘋也由于初见羞涩,爱慕之意欲诉无从,唯 有借助琵琶美妙的乐声,传递胸中的情愫。 弹者脉脉含情,听者知音沉醉。但如今记忆 犹存,佳人不在,因而“春恨”。
Page
9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用了哪些意 象描绘怎样的画面,联系表现手法,尝试鉴 赏 ①落花、独立之人、微雨、双飞之燕。 ②描绘了孤独的词人,久久地站立庭中,对 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只见双双燕子,在霏微 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的画面 ③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无情之燕犹双双飞行, 反衬有情之人却独立落花之中,同时“落花”二 字象征着芳春过尽,暗含着青春年华将要流逝的 叹息,伤逝之情油然而生。这两句话构建了一种 凄清绝伦的意境,突显人之孤独。
Page 7
有人说,“梦”字语意双关,你怎 么认为?
同意,“梦”语意双关:、真有所梦, 梦当年听歌笑乐的情景。、指“悲欢 和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
Page
8
第三句转入追忆。“春恨”怎么理解? “去年”二字能否删去? ①“春恨”指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 种莫名的怅惘。 ②不能删掉,“去年”二字点明这春恨 的由来已非一朝一夕的了。同样是这春 残时节,同样恼人的情思又涌上心头。
Page 6
起首两句,写午夜梦回,此时展现在作者眼 前的是怎样的景象?传达出怎样的内心世界?
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 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梦后”、 “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的实景,对 偶极工,意境浑融。“楼台”,当是昔 时朋游欢宴之所,而今已人去楼空。词 人独处一室,在寂静的阑夜,更感到格 外的孤独与空虚。企图借醉梦以逃避现 实痛苦的人,最怕的是梦残酒醒,那时 更是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了
Page
12
结合注释体会“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传达出的深切思念之情
词人选择了这一特定情境:在 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 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彩云,借以 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亦暗示小蘋悲 惨的境遇。后两句因明月兴感,与首 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 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 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 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 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1)对爱情生死不渝的 追求与身世之感的渗入。 (2)语淡情深,艳而不 俗,浅处皆深,把《花间集》 以来的艳词小令艺术推展到 了极致。
Page 3
《小山词》的主要内容
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 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能动摇人心”。 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一言以 蔽之, 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 有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