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

【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主要是鲁迅先生想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那么作者会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呢?下面是由的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

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

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的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 __心情,这在周君就以为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小说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他至死还想知道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他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40年前,也就是鲁迅逝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逝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知道鲁迅逝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由此可见,藤野严九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摘自《心随东棹忆华年》,1976年11月7日《 __》)

【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的经历】

1902年4月,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介绍俄国、东欧和其他一些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并写《人的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

1908年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加入光复会。

1909年8月,由日本回国……

(摘自《中国现代文学手册》)

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相关文章:

1.藤野先生主要内容

2.课文阿长与山海经预习预习教案以及预习习题

3.初中语文的预习方法

4.读《藤野先生》有感300字

内容仅供参考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藤野先生》优秀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篇一 教学目的 ①认识、记忆重点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②理清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④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把握内容和主题,理清思路和线索,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知识重点 ①文章中“无非”“竟”等副词的运用的妙处。 ②对“我”弃医从文的行为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回忆鲁迅先生的作品和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引出本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鲁迅和我们已经学习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为话题作介绍)学生自主说话 课文讲解 (一)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⒈本文涉及到的地点有哪些? ⒈作者写了不同地点的哪些事情? ⒈这些事情是依靠什么组织起来的? ⒈具体写那与藤野有关的事情有哪些?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学生讨论以后回答: ⒈东京、仙台、北京 ⒈①在东京看到听到的有关“清国留学生”的故事; ②初到仙台我在吃饭和住宿上受到的“优待” ③认识藤野先生,并且与之相识相处以及离别 ④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 ⑤在北京对藤野的怀念。 ⒈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⒈①修改我的讲义 ②纠正解剖图 ③关心解剖实习 ④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三)析四件事表现出来的腾野先生的品质: ①正直热诚、工作负责、一丝不苟 ②热情关心、严格要求③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④认真求实,治学严谨(四)思考藤野先生的品质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什么? 明确: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 (五)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题目是《藤野先生》可是文章却写了很多看似与先生没有什么关系的文字。找出来,对其内容做概括。主要有:在东京看到清国留学生观景赏花;到仙台的路途中记得“日暮里”和水户;在仙台受到了优待;匿名信事件和电影事件;在北京

【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

【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主要是鲁迅先生想要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思念之情,那么作者会如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呢?下面是由的藤野先生预习背景资料,一起来看看吧。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与思想经历,重点回忆了与这段经历有重要关系的藤野先生。1902 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去东京,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的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前夜。这年秋天,在反动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下,鲁迅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他在一封信中曾说:“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

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使有些准备。”所谓“休息”和“准备”,乃是回顾自己走过的革命路程,清理和解剖自己的思想,总结斗争经验,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战斗。《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鲁迅对藤野的思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第二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的情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 (摘自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 【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

课文藤野先生主要内容

课文藤野先生主要内容《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散文,讲述了作者在留学期间与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深厚的感情。文章通过回忆藤野先生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深厚的学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反思。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背景介绍 文章一开始,鲁迅先生就交代了自己在东京留学的经历。在那里,他受到了日本学生的歧视和排斥,深刻感受到了作为弱国子民的屈辱。这使得他对国民劣根性有了深刻的反思,也激发了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二、藤野先生的出场 在仙台,鲁迅遇到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医生,他不仅关心病人的健康,也关心他们的生活。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非常关心学生。 三、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的学习:藤野先生在课堂上讲解了医学知识,同时也通过实际行动向 学生展示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医生。他的严谨和认真态度对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实验室里的实践:在实验室里,藤野先生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掌握正确的 操作方法。在这里,鲁迅第一次接触到了人体解剖学,并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医学知识的理解。 3.生活上的关心:除了在学业上给予帮助,藤野先生还关心鲁迅的生活。他了 解到鲁迅因为经济原因而不能购买足够的营养品,便主动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四、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 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在文章中表露无遗。他感激藤野先生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尊敬他的高尚品质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与藤野先生离别之际,鲁迅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五、结尾和启示 文章以鲁迅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作结。虽然时间和空间已经改变了他们相遇的场景和人世间的诸多变化,但鲁迅始终铭记着藤野先生的教诲和帮助,这些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篇文章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一个好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该珍视并感激这样的老师。 六、思考与探讨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敬仰之情,还引发了我们对教育的思考。一个好的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藤野先生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此外,鲁迅在文章中还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反思。这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藤野先生导学案

1、《藤野先生》导学案 主备人:学科审核人: 教研组长:年级主任: 学习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学习重点: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 学习难点: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学法指导:阅读课文,了解作者感情的变化,找出写藤野先生的事件,体会作者的感情。知识链接: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 2、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 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瞥()畸()剖()诘()匿()杳()鉴()挫()2、解释下列词语: 畸形:匿名:好意难却: 杳无消息:深恶痛疾:油光可鉴: 3、阅读课文你觉得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文章写了那么多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 5、找出文章的线索。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在仙台作者主要记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藤野先生哪方面最让作者感动? 训练案:1、开头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作者见到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写藤野先生,开头写这些内容是为什么?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写自己做了一个很重大的决定,这个决定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3、找出课文中关于藤野先生外貌描写的句子,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性格特点? 4、找出文章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 探究案:写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老师,200字左右。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及赏析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及赏析 在学习当中,我们要去学会概括,更要学会总结。这次在学习课文时,让我们一起好好预习一遍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主要内容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藤野先生主要内容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藤野先生内容赏析 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看来似乎是十分零散的生活片断,却都是有机地统一在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中。 本文内容丰实,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串了全文,使每个看来似乎是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 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住情况,

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却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 这些如文章开头第一句就写“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是紧接《朝华夕拾》中的前篇《琐记》的。在《琐记》中,作者写到在南京求学时一片“乌烟瘴气”,什么也学不到,“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 本篇由东京写起,觉得“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接着以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反衬出作者寻求革命真理的热切心情。 描写作者回忆起“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描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同时交织着对自己的责备和对老师感激心情,巧妙地突出了作者为祖国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描写看电影受到刺激,决定“弃医从文”,目的就是为寻找救国的道路。 总之,鲁迅与藤野先生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也正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不断发展的过程。 他只身到仙台学医是出于爱国主义激情,后来也正是由于作者怀着炽烈的爱国主义,才与藤野先生结成深厚的友谊,最后也正是由于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他毅然离开了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写作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1926年10月12日写于厦门大学。它主要记叙了1904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一段学习

《藤野先生》 教用书配套教案

《藤野先生》教用书配套教案 藤野先生教案篇一 一、导入新课,培养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什么人物? 生:鲁迅的老师。 师:是,但准确吗?鲁迅的老师很多啊,三味书屋的寿老先生,也是他的老师。 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专留学时的老师,教解剖学。 师:哎,这就准确了。学语文,就是要把语言表达到最准确、最完美。 下面老师提供两则小资料: A、藤野先生简介: 藤野先生全名藤野严九郎,1874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一个世代为医的家庭。藤野从小学过汉文,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的助手,后到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01年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升为教授。两个月后鲁迅来此留学,藤野先生担任解剖学兼副班主任,曾给鲁迅以特别关心和照顾。1915年仙台医专升格为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解除职务。1919年回故乡开诊所,1945年在福井逝世。 B、鲁迅看重《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鲁迅最敬重的老师;叙事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最看重的作品。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他的目的是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下落,同时委托增田涉先生代为寻找。 第二年,《鲁迅选集》出版,增田涉又到上海送样书,鲁迅再次问起藤野先生的下落,增田涉说没有打听到。鲁迅先生叹息说:“藤野先生大概不在人世了吧!” 师:学习本课可培养发明精神和发明能力。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人对《藤野先生》的理解是浅陋的,甚至是错误的,多种教辅资料的答案都有问题。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要把半个多世纪的错误纠正过来。 师:下面请大家预习课文,边读边划,特别要划住不懂的问题。 师:读懂了吗? 生:没有……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这一课比较难懂,所以必需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啊。也无妨读一点教辅资料。…… 二、检查预习,整体理解 师:我们先整体理解课文,做个填空题吧:《藤野先生》选自_____________,体裁是_____________。 生:《朝花夕拾》……散文。 师:我们学过的课文,还有哪篇选自《朝花夕拾》?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师:《社戏》也是吗? 生:不是,那是小说。 师:对了。记住:写自身的亲身经历的,是散文,选自《朝花夕拾》;是小说的,选自《呐喊》。 师:按时间和地点转移,本文分为以下三局部: A、在_____________,表达对_____________的厌恶; B、在_____________,回忆与_____________交往;

藤野先生教案

精选藤野先生教案3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藤野先生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以“人生轨迹”为内容,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悟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通过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思念,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的确立《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要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本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和线索;体会作者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抓住精彩的段落,深入领会重点语句。对文章的感知有整体到局部,深入作品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新知识前,要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向,从而有针对性地确立学习的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始终要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及及本文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 教学重点是: 1、正确朗读,理清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是: 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 二、初读课文,疏通阅读障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三、研究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人 3、思考: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 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 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对学生严格要求;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求实精神。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5、学习小结。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 藤野先生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2、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 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 材料的写作特点,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设计 《藤野先生》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文,下面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藤野先生》教案设计,为大家提供参考。 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提醒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那么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毫不受恶劣空气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谢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学需要2个课时。如果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拟好把握,所以应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

点,在此根底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易到难地掌握本文的两个重点。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设计一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但要领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 1、100%的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85%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80%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课文的组织构造,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1.可引导学生课下观看中央10套的8集电视专题片节目《先生鲁迅》 2.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多媒体 两课时 一、感情调节: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知识点汇总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知识点汇总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鲁迅先生以笔为戈,战斗一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二、故事背景 1902年,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鲁迅在仙台学医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鲁迅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正值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进入高潮时期,也是鲁迅世界观发生伟大飞跃的时期。这年秋天,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藤野先生》就是这时在厦门大学图书馆楼上写成的。 三、文学常识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形

散而神不散。其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但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 四、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摸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斗乱:飞腾杂乱。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模胡:即模糊,这里指马虎、不讲究。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不逊:无礼。逊,谦逊。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名。匿,隐藏。 犹言:如同说。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疾,痛恨。 五、课文分段

《藤野先生》的简介

《藤野先生》的简介 《藤野先生》是一部以日本社会为背景的小说,作者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小说以一个中年男性藤野先生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对他的描写展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藤野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每天按时去公司上班,准时下班回家。他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作者通过对他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他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思考。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藤野先生通过自己的视角来描绘身边人和事。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琐碎的事情,比如每天早上的地铁上的拥挤、同事间的办公室政治以及和家人的相处等等。这些细节展现了日本社会的繁忙和竞争,也反映了现代生活中许多人所面临的问题。 藤野先生是一个寡言少语的人,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擅长与人交往。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孤独和疑惑。他思考着自己的人生意义,追寻着内心的真实自我。他常常在思考中迷失,但又不愿停下脚步,始终在前进的路上。 小说中还描写了藤野先生与其他人的关系。他和妻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他与同事、朋友之间的交往,都展示了他与外界的互动。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看到不同人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的复杂性。

藤野先生的生活中也有一些令人愉快的时刻。他喜欢烹饪,每天晚上都会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晚餐。在烹饪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快乐和满足。此外,他还热衷于阅读和写作,通过这些爱好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藤野先生》是一部细腻而真实的小说,通过对藤野先生生活中微小事物的描写,展现了日本社会的繁忙和竞争,以及一个普通人在其中的挣扎和思考。小说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引发读者对生活的思考和共鸣。 对于喜欢文学的读者来说,《藤野先生》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小说。它不仅展现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还通过对藤野先生内心世界的描绘,带给读者一种思考生活和人生意义的启示。无论是对日本文化感兴趣,还是对现代生活中的困惑和迷茫有所体会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共鸣和启发。

藤野先生内容教学讲解

藤野先生 一.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鲁迅深切感受到毫不受恶劣空气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我们也知道初中的学生也正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青春叛逆时期,让他们了解名人、伟人的经历,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可以唤起学生内心美好的情感,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追求. 二.学情分析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困难.教学需要2个课时.如果讲课时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在这篇文章的两个重点中,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线索,学生比较好把握,所以应把攻克“感受藤野先生高贵品质”当做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易到难地掌握本文的两个重点.而课堂要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我设计一中心“问题”促使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但要领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感,课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的词语、句子,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多种朗读获得体验. 三.教学目标 1、100%的学生把握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85%体会鲁迅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80%学会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留学日本的情况、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把握课文的组织结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前准备1.可引导学生课下观看中央10套的8集电视专题片节目《先生鲁迅》 2.整理学过的鲁迅先生的作品.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 一、感情调节: 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虽是“很

八年级语文《藤野先生》预习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

初二语文《藤野先生》预习人教实验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藤野先生》预习 教学重点: 1. 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 2. 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习叙事性作品的写作技巧。 教学步骤: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体裁是(散文)我们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选自它,作者是(鲁迅)。 (2)这篇课文是回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文中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关心我的学习,对人热情诚恳)、(对骨学的兴趣和求实精神)的思想品质,表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和怀念)的感情。作者还用(我的爱国主义情感)统摄全篇。 (二)内容理解、句意理解、词语理解 阅读1、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写了清国留学生哪几件事?抓住他们的什么特征?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事情:赏樱花、学跳舞 特征:盘辫子、戴帽子、扭脖子 感情:厌恶、讽刺 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揭示了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写出了作者对他们的厌恶。 3.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是什么意思?“这样”指的是什么?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下文有什么影响? 只不过的意思; 清国留学生的附庸风雅、不学无术。 表达了作者的失望,为下文的“到别处去看看”埋下了伏笔。 (2)“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实在”、“标致”各是什么意思?有怎样的表达作用?“油光可鉴”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实在是确实的意思;标致原是指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油光可鉴”在文中的意思是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阅读第五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句话能管到这段文字中的哪个地方?“大概”在句中对表达意思的作用是什么? 管到“龙舌兰”; 表示不确定、猜测的语气。

小度写范文藤野先生预习教案模板

藤野先生预习教案 课文藤野先生主要讲述了什么事情?作者又会如何描写这个人物形象?同学们不妨提前预习一下。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藤野先生预习教案,希望对您有用。藤野先生预习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 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指导预习。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 1 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2 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

【名师原创】第1课《藤野先生》学案

藤野先生学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理解胡适及其母亲自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宛如驿站解剖油光可鉴毫不介意 落第畸形不逊匿名杳无音信美其名曰 诘责凄然教诲瞥见抑扬顿挫深恶痛疾 2、自读课文两遍,试讲课文分成三局部: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那么多事,这些事分别发生在哪里? 2、文章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这篇文章题目是《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写藤野,而是写了一些别的事情,这是为什么? 三自主研学合作探究 (阅读“在仙台”局部)

1、在这个局部里,作者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2、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又为什么辞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作者的爱国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 3、关于课文,有几种不同理解,讨论一下,究竟该怎样理解。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所以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第二课时 (阅读课文第一段和倒数第二段,体会下面几句话,回答以下问题) 1、也有解散辫子,盘的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这说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感情和态度?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出来?)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很多人所知道的。 (藤野先生仅仅个普通人,为什么作者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四、达标测试效果反馈 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以下问题(读1、 2、3节,完成以下各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2自然段写了什么事? (2)上文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采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3)结合全文分析,第3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阅读下文,回答以下问题(读中国是弱国——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藤野先生预习导读

藤野先生预习导读 一、同学说雪,激趣引读 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咏雪》,谢道韫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成为咏雪的佳句,谢道韫因此被誉为“咏絮之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明末张岱的小品文《湖心亭看雪》,看看他又是如何抓住“看”字写雪的。 简介作者: 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喜游山玩水,在文学、戏剧、音乐方面有很深的修养,明亡后隐居 山中著书,有《陶庵梦忆》、《西湖寻梦》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 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平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 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读一读: ⑴ 教师范读小品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 教师指导:首先要读得清楚,一要句读分明,二是节奏合理; 其次要读得流畅,一是语句要流利,二是音韵铿锵; 第三要在疏通文意和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切忌“硬背”。 ⑵ 学生多种形式朗读,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 ⑶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疏通文意,试译小品文。 拥毳衣:拥,围裹。毳衣,细毛皮衣。 一白:一,全。 一芥jiè:一棵小草。芥:小草,形容船小。 更gèng:还大 白:酒杯名。 客此:客,客居,作动词用。及:等到。 3、说一说:

⑴ 作者为什么“独”往湖心亭看雪? 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方式。 ⑵ 作者在湖上看到怎样的雪景?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你觉得作者记叙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什么作用呢? 交代这些都是为了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心态与情趣。 你能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体味作者的感情吗?在写景上,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点? 本文写景有两句,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描写雪后西湖全景,设造了静寂、空旷、混沌的境界。接着,作者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与旷远莽苍的大自然进行对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一种人生情绪。 作者写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饰,简洁朴素自然,如一幅写意山水画卷。人物云天、高低近远、浓淡疏密,人与自然在精神世界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谐。然而,宁静之中,我们仍然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漂泊无依、茫然无奈的伤感。 既然是写景,作者为什么又用近一半笔墨写人,最后还用舟子的话作结,说到了“痴”,这样有何意义? 文章的标题是“湖心亭看雪”,人们很容易产生一种定势思维:看雪就是写雪景,但这篇文章却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来写人,写奇遇,写饮酒,抒感慨,丰富了文章内涵。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魅力。张岱的文章写景,同时也写观赏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点睛之笔,往往在此。 结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话“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个“痴”字,说明了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这字似贬实褒,对作者到湖心亭赏雪这一行为给予了肯定与赞赏,不仅如此,还包括了对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与赞赏。 四、赏析拓展,互动释疑

《藤野先生》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藤野先生》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不读不行。小偏整理了《藤野先生》 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藤野先生》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01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发髻(jì)不xùn(逊)匿名(nì) 诘责(jié)fēi(绯)红 2.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除下帽来,油光可签,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 扭几扭。“签”应改为“鉴” (2)经过的年月一多,话更无从说起,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却 又难以下笔,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杏无消息了。“杏”应改为“杳” (3)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 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 恶痛急的文字。“急”应改为“疾” 3.选词填空。 (1)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成群结队络绎不绝)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2)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典故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 历史。

(3)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不仅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而且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C) A.“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夸张、比喻) B.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比喻) C.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引用)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5.下列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修改意见:删掉“是否”。 (2)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 修改意见:将“弘扬”和“传承”调换位置。 6.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呕心沥血,为世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一生英勇顽强, 与反动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鲁迅精神,光耀中华”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有关鲁迅的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仿 照上联拟写下联。 ①在生活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地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活。

《藤野先生》学案、教案 练习题及答案

《藤野先生》学案、教案练习题及答案藤野先生 内容简析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创意说明 讲清课文以时间为顺序和“我”的思想变化为线索,围绕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需要来精心组织典型材料的写作特点,抓住特征写人的方法,以及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藤野先生的高尚风格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弄懂有关的时代背景以及一些含义深刻难懂的句子。 充分运用课后的练习进行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深入理解课文。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 2、学习文章精选材料,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3、学习本文抓住任务语言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领会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过程与方法 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俯文章语言的感情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的尊师好学的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时间 3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多媒体出示鲁迅先生、藤野先生的照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