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劝学》复习学案

课前必背古诗文: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劝学》复习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即使)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

..()之所学

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

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

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

()者,用心躁.()也。

二、语言知识归纳:

三、作文素材挖掘:

四、能力迁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

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时:按时令。(2)灌:奔注。河:黄河。(3)泾:jīng通“径”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4)不辩:

分不清。(5)旋:转,改变。(6)望洋:仰视的样子。(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

节义高尚之士。(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试翻译上文,总结文言文知识。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停止)。

青,取之于(从)蓝而(连词,表转折)青于(比)蓝;冰,水为(凝结)之而寒于水。木直中(合乎)绳,輮((用火烤)使……弯曲)以(省略“之”)为轮,其曲(曲度)中规。虽(即使)有(同“又”)槁暴,不复挺(直)者,輮使之然(这样)也。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挺直),金就(靠近)砺(磨刀石)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得锋利),君子博学(广泛学习)而日(名状,每天)参(检查)省(反省)乎(对)己(状语后置),则知(同“智”)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连词,表修饰)思矣,不如须臾(片刻)之所学(所字节构,所+动词,所学的东西)也;吾尝跂(踮起脚跟)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见得广)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远方的人也能看见);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劲疾)也,而闻者彰(清楚)。假(借)舆(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到达)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名动,游泳)也,而绝(横渡)江河。君子生(同“性”,本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于之,在这里);积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成德,而神明(通明的思想)自得,圣心备焉(语气助词,了)。故不积跬步(半步),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劣马)十驾(拉车走十天),功在不舍(停止)。锲(雕刻)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专一)也。蟹六跪而二螯(蟹钳),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藏身)者,用心躁(浮躁)也。

二、实词、句式

(一)通假字

1.輮:通“煣”,(用火烤)使弯曲。

2.有:通“又”。

3.知:通“智”,智慧。

4.生:通“性”天赋,资质。

(二)古今异义

1.博学:古义: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今义:知识、学识的渊博。

2.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黄金。

3.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帮凶。

4.寄托:古义:藏身。今义:大致指心灵、精神的某种依靠

5輮以为轮古义把……做成今义:认为

(三)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2.名词作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水)

3.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

4.形容词作名词(1)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3)积善成德(善:形作名,善行)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木受绳则直(直:变直,形容词用作动词)金就砺则利(利,变锋利,形容词作动词)

6.形容词作使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7.数词作形容词用心一也(一: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

(四)一词多义

1.于:(1)寒于水(比)(2)善假于物也(介词,不译。引进作用)(3)取之于蓝(从)

2.而:(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关系)(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并列关系)(3)终日而思矣(表修饰)(4)而见者远(表转折)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表承接)(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

(7)锲而不舍(表假设,如果)(8)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

3.者:(1)假舟楫者(代词,指……的人)(2)不复挺者(……的原因)

4.焉:(1)风雨兴焉(兼词,“于之”,意为在这里)(2)圣心备焉(语气词)

5.利:(1)金就砺则利(形作动,变锋利)(2)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6.之:(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音节助词)(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代词,代青)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的标志)(4)非蛇鳝之穴(的)

(五)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判断句)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状语后置)

5.輮以为轮(省略句:輮(之)以(之)为轮)

6.无以至千里(固定句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三、重点句子翻译: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所以木材用墨绳量过(再经过加工)就直了,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文: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天赋并不是与众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5、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螃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钳夹,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了,(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四、补充资料:全文翻译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素材激活】荀子的学习观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他认为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才则不明。“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为学习知识是一个不断积蓄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利用前人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更要用心专一,锲而不舍。

你学会学习了吗

对于是否“会学习”这个问题,许多人可能报之一笑,也可能嗤之以鼻。他们可能会说,“学习”还不简单吗?就是读书做题。其实,真正的会学习并不是这样。《劝学》一文告诫我们说: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这是常识,也是真理。有人能把荀子的《劝学》一文背得滚瓜烂熟,但在实践中,却又忘记了这几条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了吗?做到“锲而不舍”了吗?做到“用心一”了吗?如果做到这些,你才是真正地学会学习了。

写作运用

【适用话题】可用于“学习要善于借助外物”“要有恒心”“要专一”“要学以致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要有不唯书、不唯师的治学精神”“质疑与创新”“积累”“专心”“舍与不舍”“知与行”“学与思”“求知”“知识”“主观与客观”“规律”“捷径”“省察与反思”“学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写作话题或题目中。

有如下运用角度:

角度一:自我反省、自我审视能够提高道德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失往往会伴随着人的一生,即自我反省能起到纠正和扼制过失的作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博学的君子是通过不断地反省,批判自我而最终成为道德的楷模。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缺陷谁都不可避免,不断地自我批评,拷问灵魂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我。

角度二:善于借助外物是成功的捷径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善于借物是一种智慧,恰当地借助外力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物”的含义颇为广泛,可以指必要的器具、先进的技术、优秀的文化、精警的名言、甚至可以指人——卓越的人才、良师益友等。善借助外物者能够开辟一条捷径,借助一种独特的精神力量、文化精髓,同时也借给他人一双看世界的慧眼。

角度三:积累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集腋成裘,积沙成塔,积累丰富的素材,能写成美妙的华章;积累人生的阅历,能洞悉世间百态。人生,就是在不断积累中成熟,在不断积累中丰满。积累的过程是艰辛而漫长的,需要恒心与毅力,才能达到积累的最高境界。

新高考《劝学》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劝学》原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一、《劝学》(《荀子》)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理解性默写题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是:。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4、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劣马与好马进行对比以说理的句子是:。 5、《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 6、《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专一,如果不专一,便会像螃蟹一样,一无所成的句子是:。 8、《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 9、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10、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15《孙权劝学》复习教案

第15课《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 邪yé即更gēng刮目相待遂:suì 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 ..但:只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 ...耳见:了解。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及:等到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7)肃遂拜蒙母遂:于是,就(8)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 (9)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3.请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权谓吕蒙曰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④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⑧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⑨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⑩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人们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相看 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三、文学(文体)常识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四、古今异义: 博士今义:一种学位名称古义:掌管经学的学官 孤今义:孤独古义:君主的自称 见.往事今义:看见古义:了解 但.当涉猎今义:但是古义:只 见往事 ..耳:今义:过去的事情古义:历史 及鲁肃过.寻阳:今义:路过古义:到 五、一词多义: 1、辞以.军中多用自以.为大有所益把 2、卿今当.涂掌事正在但当.涉猎应当 六、特殊句式 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七、课文理解

2022高考《劝学》复习学案

课前必背古诗文: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劝学》复习 一、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注意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 子,注意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即使)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 ..() ..()之所学 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也。登高而招,臂非加 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 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 ..() ..(),无以 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 ..()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 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 ()者,用心躁.()也。 二、语言知识归纳: 三、作文素材挖掘: 四、能力迁移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n 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时:按时令。(2)灌:奔注。河:黄河。(3)泾:jīng通“径”直流的水波,此指水流。(4)不辩: 分不清。(5)旋:转,改变。(6)望洋:仰视的样子。(7)伯夷:商孤竹君之子,与弟叔齐争让王位,被认为 节义高尚之士。(8)子:原指海神若,此指海水。(9)长:永远。大方之家:有学问的人。 试翻译上文,总结文言文知识。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劝学》《师说》

学案22《劝学》《师说》 一、基础梳理 1.通假字 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 ① · 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②“有”同“又”,再;“暴”同“曝”,晒③同“智”,见识④同“性”,天性⑤同“授”,传授⑥同“否”,不 2.古今异义词 词语例句解析(古今义) ①劝劝.学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 ②金金.就砺则利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黄金 ③跪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④博学君子博学 ..而日参 省乎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⑤爪牙蚓无爪牙 ..之利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答案①鼓励②金属制的刀斧等③蟹腿④广泛地学习⑤爪子和牙齿⑥托身,藏身⑦求学的人⑧用以,用来⑨跟从并且⑩一般人⑪小的方面学习⑫不一定 3.多义实词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⑤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⑥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促织》) ⑦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 直上穿过 (3)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吾师.道也 ③吾从而师.之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⑥《烛之武退秦师.》 (4)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5)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③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登泰山记》) ④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过秦论》) ⑤于是废先王之道.(《过秦论》) ⑥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⑦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⑧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⑨来吾道.夫先路(《离骚》) 答案(1)①借助②假期③临时委任④假装 (2)①横渡②断绝③停止、中断④与世隔绝的⑤陡峭的⑥全然(3)①老师②学习 ③意动用法,以……为师④尊师学习⑤掌握一定技艺的人⑥军队(4)①传授②流传③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5)①道理②风尚③道路④方法、策略⑤思想、学说⑥志趣、意向⑦说、谈论⑧天道,自然的规律⑨同“导”,引导 4.词类活用 例句活用类型及释义 ①以为轮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③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劝学》知识全梳 理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劝学》知识全梳理 一、文学常识 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它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天命、鬼神的迷信之说,提出了“性恶”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作者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因此,“劝”在本文是“劝勉”的意思。所以题意是劝勉学习。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知明而行无过 君子生非异也 三、解释加点字词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6、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8、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9、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2、劝学 13、蟹六跪而二螯 四、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輮以为轮 2、其曲中规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登高之博见也 5、非利足也 6、非能水也 7、积善成德 8、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9、用心一也 10、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五、古今异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輮以为轮 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舆马者 下饮黄泉 蚓无爪牙之利 用心一也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六、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句式类型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輮以为轮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七、固定词语 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八、一词多义 1、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汉大兴兵伐匈奴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劝学》专题练

《劝学》专题练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0~15题。 (甲)劝学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 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 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节选 (乙)劝学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饮酒者游,旬朔.之间,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比读《齐史 ..》,见孙搴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抵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10.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A.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庶几以此补之 11.秦观《劝学》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 一二 B.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 一二 C.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 一二 D.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时十 一二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 B.朔:古代有“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农历每月三十叫“晦”。 C.《齐史》:“二十四史”之一。“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教案)

《劝学》教案 【教材定位】 《劝学》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的第一篇课文,这一课的两篇文章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学习这两篇文章时,要通过熟读课文,找出并推敲文中的名句,并在此基础之上把握两篇课文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劝学》选自《荀子》,劝,即鼓励的意思。荀子通过这篇本章表达了自己对于学习的认识和态度。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注意把握整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并概括荀子从哪些角度去探讨了学习这件事。同时,注意分析本文的论证特色,学习荀子的论证技巧。 【素养目标】 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虚词,疏通文意,理清文章思路,并背诵全文。 2.了解荀子的生平、成就,及其思想主张,积累文化常识。 3.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4.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学生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手法 【教学方法】 点拨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时代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多元融合,让“终身学习”的理念大步跨进了新纪元。从小我们就受到“学习使人进步,知识改变命运”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劝学》,看看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二、知人论世 1.了解荀子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官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均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学说,又能扬弃其消极成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散文说理透彻,气势雄浑,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缜密,多排比,善譬喻。《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篇为荀子所著,末6篇或为其门人弟子所记。 2.了解《荀子》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全书一共32篇,

《孙权劝学》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4 孙权劝学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与课文相关的作品及人物 2、学会使用工具书理解文言词语〔重点〕 3、掌握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难点〕 4、理解课文的内容并有自己的感悟 二、学习过程 【自主预习】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自以为 ..〔〕大有所益 〔5〕及.〔〕鲁肃过寻阳 〔6〕即更.〔〕刮目相待 〔7〕蒙乃.〔〕始就学 〔8〕权谓.〔〕吕蒙曰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3.写出以下词语的古今意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2〕见往事耳 往事: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3〕但当涉猎 但: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孰假设孤 孤: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文言文中的许多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两句话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并分别用成语造句。 ①比喻人学识尚浅。〔〕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以下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卿言多务,孰假设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劝学》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1《劝学》 基础练习 一、基础清单化预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以为轮( ) (2)就砺.( ) (3)槁暴.( ) (4)须臾.( ) (5)驽.马( ) (6)跬.步( ) (7)金石可镂.( ) (8)跂.而望( ) (9)骐骥.( ) (10)爪.牙(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2)以为轮( ) (3)君子生非异也( ) (4)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君子博学 ....而日参省乎己 ①古义: 今义:品格高尚的人。 ②古义: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2)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古义: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3)蚓无爪牙 ..之利 古义: 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古义: 今义:借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古义: 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4.写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用法和意义。 (1)故木受绳则直.( ) (2)金就砺则利.( )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5)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6)积善.成德( ) (7)·以为轮( ) (8)非能水.也( ) (9)用心一.也( )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句子。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译文: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译文: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译文: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译文: 二、语基习题化细练 6.下列各句中,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木直中绳,以为轮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劝学》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10.1 劝学课时作业 一、古代诗歌阅读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初发扬子①寄元大校书 [唐]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②安得住! [注]①扬子:当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洲。①沿洄:分别指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艺术特色。 二、选择题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木直中.(zhòng)绳虽有槁.(gǎo)暴.(pù) B.假舟楫.(jí)者不积跬.(kuǐ)步 C.驽.(nú)马十驾锲.(qì)而不舍 D.金石可镂.(lòu)蛇鳝之穴.(xu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筋骨 ..之强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C. 以为 ..之利 ..轮D.蚓无爪牙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 ..之所学也 ..而日参省乎己B.不如须臾 C.非蛇鳝去穴无可寄托 ..者D.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 三、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持久的学习倦怠容易使学 生,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 乎,。 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行为,如敷衍了事、

消极息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与害怕进教室等,再加上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很容易使学生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生威,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能为力茫然失措漠不关心长此以往 B.力不从心茫然失措掉以轻心积微成著 C.无能为力茫然若失掉以轻心长此以往 D.力不从心茫然若失漠不关心积微成著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虽然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但它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 B.这即使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也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C.这虽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D.尽管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肯定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B.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C.这种落后的学习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D.这种落后的学习行为,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四、语言表达 8.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甲同学:你可以说说“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动机,并且愿意付诸行动;“会学”是指①__________;“坚持学”是指①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 9.(1)_____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3)总为浮云能蔽日,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劝学》学历案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学历案 【设计者】董淑梅 【学习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劝学》 【课时】2课时 【单元学习目标】 人文主题——学习之道:梳理、探究他人的“学习之道”,对照自己的经验与社会的要求,形成自己的“学习之道”。 语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掌握背诵的技巧。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 2.掌握并积累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 3.掌握本文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 【学法建议】 《劝学》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谈学习的名句,推敲句子的含义,以此为基础把握关于学习的主要观点。学习时,要注意联系作者的思想主张来理解文章的观点,分析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还可以结合今天的社会生活,说说荀子的观点中,哪些值得借鉴,哪些需要更新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评价任务】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检测目标1) 2.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检测目标2) 3.对荀子“思想”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检测目标3)

【学习过程】 活动一知人论世,文学积累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作孙卿。 荀子是著名教育家,是法家思想家韩非、李斯的先生。 战国期末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 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善,是人为的。他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道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后天经过学习、教育,逐步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义,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崐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学习“积善成德”,成为君子。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 活动二诵读全文,整体感知 活动三深入研读,感悟赏析

《劝学》知识点总结++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劝学》成语、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情境默写、作文素材 一、相关成语 锲而不舍:锲,雕刻。舍,停止,放下。一直雕刻下去不放手。比喻办事有恒心,坚持不懈。 驽马十驾:驽马,与骏马相对。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资质平平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顺风而呼:顺着风向呼喊,声音传得远,使人听得清。比喻凭借外力可有较好效果。 青出于蓝:靛青从蓼蓝中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 积土成山:累土可以堆成山,比喻积少成多,聚小成大。 学无止境:指学业上是没有尽头的,应奋进不息。 中规中矩:言行举止合乎礼节、法度。 一曝十寒:原意是说,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曝:晒。寒:冻)。后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和毅力。 善假于物:君子的资质与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君子之所以高于一般人,是因为他能善于利用外物。 跬步千里:意思是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心,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人中骐骥:意思是比喻才能出众的青少年。 积善余庆:积德行善之家,恩泽及于子孙。 假以时日:如果再给一定的时间的话就更怎么样,一般是褒义夸奖。多用于客观描述时间的不紧不慢,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二、文化常识 荀子: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著名学者韩非、李斯均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荀子》一书今存三十二篇,除少数篇章外,大部分是他自己所写。他的文章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分析透辟,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富赡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检查学生对本课重点词语及语句掌握情况 . 2、进一步理解及深化孙权劝学的意义 . - 一 .、复习指导 . 二、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 ,此书是 - - - - - - - - - - - - - -主持编纂的一部 - - - - - - - - - - - -体通史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本文作者 ,字 ,君实 ,陕州夏县人 ,北宋 - - - - - - - , - - - - - - - - - - ,出自本课的两个成语: - - - -、 - - - - - - - - - - - . 〔二〕、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 "耶〞 ,语气词 〔四〕、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 〔五〕、一词多义 1、乃、蒙乃就学〔〕、乃悟前狼假 .〔〕 2、当、:当涂掌事〔〕; :但当涉猎 .〔〕 3、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4、为、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并自为其名〔〕 5、之、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余闻之也久〔〕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 ,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七〕、阅读比较 ,阅读<伤仲永>与<孙权劝学>两文在内容上 ,写法上异同 内容上不同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内容 -相同点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4《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是主持编纂的一部。 二、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三、解释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但当涉猎〔〕〔〕 刮目相待〔〕肃遂拜蒙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见往事耳〔〕蒙辞以军中多务〔〕 四、翻译以下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蒙辞以军中多务。 6.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比拟阅读 【甲】《孙权劝学》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那么愿其不孤,二那么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4〕欲书可耳〔〕 2.翻译句子。

〔1〕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其作用是什么? 4.写出出自甲文的成语: 5. 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邴原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4孙权劝学 01积累运用 1.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卿()涉()孰() 遂() 岂()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卿今当涂 ..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但当涉猎 ..() (4)见往事 ..耳() (5)自以为 ..大有所益() (7)及.鲁肃过寻阳() (6)蒙乃.始就学() (8)即更.刮目相待() (9)大兄何见事 ..之晚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 (2)卿言多务,孰假设孤?

《劝学 》《师说》同步练习(解析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劝学》《师说》(解析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吾尝终日而思矣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D.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余嘉其能行古道 解析:A项,“有”同“又”;B项,“生”同“性”;C项,“受”同“授”,传授。 答案:D 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心备.焉备:具备 而闻者彰.彰:清楚 B.不积跬.步跬:一步 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 C.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圣益.圣,愚益愚益:更加 D.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 郯子之徒.徒:同类的人 解析:B项,跬: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解析:A、B、C三项均为使动用法,意思分别为“使……走得快”“使……弯曲”“使……学习”。D项为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耻”。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 ..者 C.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 D.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解析:B项,古义:寄居;今义: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C项,古义:传播道理,文中指传播儒家思想;今义:布道。D项,古义:在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C.马之千里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项,状语后置句;B项,宾语前置句;D项,判断句。 答案:C 二、语言文字运用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韩愈把师的职责概括为“____①____”,“传道”为首,不仅指出了师的使命,也揭示了师在古代中国极为重要的位置。从古代中国人所供奉的牌位“天地君亲师”,就可以看出____②____。“天地君亲师”是一切人间价值之源起和本根。天地是万物之本,君是国家之本,亲是家族之本,师是“成人”即教养之本。除了天地之外,帝王是政治生活的轴心,____③____,教师是教化的轴心。这三个轴心是安定社会生活的“铁三角”,是古代中国稳定社会结构的基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传道、受业、解惑②师的地位极为崇高③父亲是家庭生活的轴心 7.每逢佳节,许多同学总忘不了给老师、同学、亲人送贺卡,以优美含蓄的语言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真挚的感情。请根据要求,给两张贺卡各写一段话,每段文字都要用一种修辞手法。每段不超过60个字。 (1)写给曾经开导过自己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给和自己闹过误会的同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全国版)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 第四册——《劝学》《师说》《与高司谏书

第四册 ——《劝学》《师说》《与高司谏书》《原君》 一、文言实词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1)以为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虽有.槁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视之如寇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通“煣”,用火烤木材使弯曲(2)“有”通“又”,再一次;“暴”通“曝”,晒(3)通“智”,才智(4)通“性”,资质,禀赋(5)通“授”,传授(6)通“否”,不(7)通“仇”,强盗,仇敌 2.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 (1)其曲中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如须臾 ..之所学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君子不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贤不及.孔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余嘉其能行古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其后更.十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亦将闵.足下之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此君子之贼.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皆自谏诤擢.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春秋》之法,责.贤者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天下有公利而莫或 ..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去.之而不欲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 ..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画圆形的用具。(2)磨刀石。(3)片刻。(4)半步。古代称人行走,跨出一脚为“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