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

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
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

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

王德旭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摘要: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出现了“至荀卿而儒家

壁垒始又一新”的局面,其儒家思想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荀子在人性论主“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建立了新的理论增长点;荀子在天人观上主“制天命而用之”,提高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认识世界的主动性;荀子在政治上主“隆礼”、“重法”,丰富了儒家的政治理论;荀子在治国原则上主“王霸兼采”,

深化了治国原则;荀子的正名论,从逻辑上完善了儒家正名学说。

关键词:化性起伪制天命而用之隆礼重法王霸论制名以指实

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其形成于春秋末期,由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创立,儒学后学都宗师孔子,“以六艺为法”〔1〕,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宗法和民族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荀子则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禹舜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意,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十分自觉地以继承儒家事业和孔子思想为己任的儒家学者。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承具有功不可没的重要性,清代汪中《荀卿子通论》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是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集成者,同时荀子的稷下学宫的学术经历又使其儒学有所创新,所以研究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对于认识整个儒学的发展以及那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之性恶”的人性论

性恶论是荀子在儒家人性论中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可以说是其学说的基础,由性恶论荀子引发出了其与众不同的儒家思想。《荀子·性恶》开篇即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古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一生下来就有爱好私利、嫉妒、憎恨、贪恋美色的一面,顺着这种人性的发展就会导致辞让、忠信、文理“亡焉”,以至于“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荀子的人性论是自然人性论,由“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可以看出,同篇中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在《礼论》中荀子亦有“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发生的。由今天的眼光看,生而好利、耳目之欲是人的生存本能,而不能仅仅归结为是性恶的原因,但是荀子说的也很清楚,由性恶产生的那些恶果是因为“顺是”的缘故,且不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否正确,那些恶果的产生却毕竟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弱点,是纵欲的结果。荀子所理解的、界定的本性是指人的初始的、自然性质的本能。“正是从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社会后果的意义上,荀子判定‘人之性恶’”〔2〕。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荀子〃性恶》)

问者所问的问题,正是荀子的性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荀子想由性恶而推及出来的问题。在对孟子的性善论的批驳中,荀子已将这一用意表达的更为清楚:

孟子曰:“人之性善。”曰:是不然。凡古今天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天、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代之,起治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是圣天之治而礼义之化也。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

若是,则夫强者害弱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同篇)

荀子的性恶论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性恶但却不能任其流行,而是要对人之恶性加以节制,正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我们要有圣人治礼义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使人们由“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情性转化为“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待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待乎父,弟之代乎兄”,成就为“反于性而悖于情”,其实荀子所完成的最后理论指向仍是儒家的“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荀子的性恶之说看似是对传统儒家人性论的背道而驰,但最后是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儒家的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人伦教化。

接下来荀子又以性恶论为立脚点,从反面论述了实行儒家的人伦教化的必要性,“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其实就是荀子在开篇论述中所说的“顺是”的表现,也就是对人的欲望不加以节制,那么就会导致恶性的扩张,及至“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从这一点上看,荀子由性恶出发对实行礼义加以论证比孟子由性善出发的论证更具有说服力。荀子与孟子人性论的对立,是儒家学派内部的对立,其最终的指向都是相同的。荀子曾说:“涂之人可以为禹。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孟子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只是二者所成的途径不同,荀子侧重的是由外而内的“仁义法正”的教化,也就是“化性起伪”,孟子侧重的则是从人性善论出发的对“四端”由内而外的“扩而充之”。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认为孟荀的理论“不惟不相悖,而且若相发明”。“在人性这个问题上,较之于孔子儒学的‘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这个起点,荀子和孟子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孟子要‘养其性’(《孟子·尽心上》),荀子要‘化性’;孟子则致力于‘求放心’,把放逸的‘仁心’追回来,荀子则提倡‘长适而不反其初’(《不苟》),离开人的本性愈远愈好。”〔3〕总之,孟子有“内圣”而“外王”之意,荀子则有“外王”而“内圣”之嫌。

那么荀子认为人该如何逃离本性,而“化性起伪”呢?“伪”是人为的意思,即通过人的作为而达于礼义,这也就将“君子”与“小人”区分开。“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性恶》),由此可见“化性起伪”而为“君子”的途径一方面是向老师学习,也就是外在的圣人的教化;一方面是个人修养的积累,从而实现“道礼义”。

先秦时期人性论是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问题,人性问题是当时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可以作为一个思想家立论的基础。由人性可以引发出天性,继而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荀子的天人观在原始儒学中有其鲜明之处。

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

天人关系是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孔、孟、荀都对这一问题作出过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孔孟的天人观是比较接近的,都赋予天以道德属性,将天命视为伦理意义上的问题,孔孟都认为天道有“命”,人道有为,天人在道德上是合一的。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孟子·告子上》)

孔子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听天命、尽人事,孟子则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尊天顺命”、重视人为的天命观,荀子的天命观则与孔孟不同,认为天是自然之天,主张天人相分。荀子说: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信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天论》)荀子认为的天是自然的,大自然的规律是固有的,它不会为尧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桀而灭亡,用合理的方法去应对它就吉利,用混乱的措施去应对它就会凶险,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就能趋利而避害。这里需要明白的是荀子所说的“天人之分”,并不是不去管天或不去管人,而是说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作没有伦理上的必然联系,天人没有意志上的交流,但人要顺应规律是无可置疑的。由孔孟的天人观到荀子的天人观,人之为人的自由度增加了。

荀子有关于天的专门论述,也有关于人的专门论述。荀子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制》)

从天是物质性的、自然性的方面来理解,则天包含了水火、草木、禽兽,然而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礼义,所以是天下最尊贵的,可见荀子认为人是高贵于天的,也是其更关注伦理社会生活的表现,即儒家传统的重人世的思想,在这一意义上的我们来理解荀子“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句话也许更为确切。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也有自然天的观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但其“天”的含义中更多的是伦理性的道德之天,“唯圣人不求之天”也许正是儒家重人事的传统思想的一种反面表现。

荀子理解的人已从群体性上考虑,正因为人能组织成群体,才能驱使比单个人的力量大的牛、马,“故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群体,这正是其“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表

述的推演结果。所以荀子的天人观必然会指向人这个群体与天的关系,而不单单是单个人与天的关系。那么群体性的人与天的关系是如何表现的呢?

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论人者也,善显识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荀子·君道》)

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荀子·王制》)

由此可见,群体与天的关系,是通过“君”这个能够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统领群的人来实现的,圣王通过认清“天”的规律来统率万事万物,保证人类社会能够“应之以治”。圣人明察天之“常道”,了解地之“常数”,以此来施加于万物之上,使人们把握并顺应天地的规律。

荀子的天道观明显受到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观念的影响,这与其求学、讲学的经历有关,在那个“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荀子得以将其他诸家的思想融于儒学学术体系之中,但其天人观则与道家有明显的不同。荀子更注重人对天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荀子的哲学全无庄子一派的神秘气味”,〔4〕“荀子所提出的知天、用天则是对庄子学派与稷下学派的否定之否定”。〔5〕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荀子·天论》)

荀子认为“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而客观事物本身又是能够被认识的。这是荀子的认识论思想。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来理解上面的引文。“制天命而用之”中的“制”并非制服之一,而是与“因地制宜”中的“制”意思一样的,有顺应之意,即掌握天的规律来利用它。“故错人而思天,则生万物之情”即认为人如果放弃努力而希望上天的恩惠,那就违背了万物的实际情况。这里再次体现了传统儒家重人事的思想。

“荀子由道家的‘天道自然’的观念,转化出‘天人之分’、‘天圣人成’的观念,要求人‘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竭尽人事,自求多福,便不仅不失其儒家对人生持积极态度的共同立场,而且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儒学的一种丰富和发展。”〔6〕这种丰富和发展的最大特点是通过将天客观化而凸显人的积极能动性,而不似孔孟通过天威来印证人的高贵性与能动性。

将荀子的性恶论与天人观(天人观中包含中认识论)运用于现实的社会政治中即产生了荀子特色的社会政治理论。

三、“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理论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这句话说推崇礼义,完善法制,国家就会有秩序,用“礼”、“法”来保证国家的秩序稳定,体现了荀子的社会政治理论。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孔子这里的“礼”是作为每个人应有的道德实践提出来的,在这种道德实践中生发出一种由个体而到全体的礼让,荀子认为“礼者,人主之所以为群臣寸尺寻丈检式也”(《荀子·儒效》),他的礼具有一种由外而内的制约性。荀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详细论述礼制的人。

在论述礼的起源时荀子说:

礼起于何也? 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荀子·礼论》)

荀子的礼的起源深植于他的人性论之中,之所以有礼产生,其根源是因为人的性恶,即“人生而有欲”,为了实现对“欲”的节制,礼就有产生的必要了。人的欲望追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一发生争斗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困境。与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观相联系,我们知道天是不能帮助人们维持秩序的,天是有规律而无意志的,由此人类只能自己解救自己。古代人中的杰出之士,即“先王”,也就是古代的圣王来制定礼以区分人们的等级,调节人们的欲望。再与荀子“人生不能无群”的思想相联系,我们会发现,荀子的礼一发生便是调节“群”的秩序的,这就使得他的“礼”自然而然的成为一种政治理论,其运用于现实中就是来维持国家这个政治实体的秩序的。

荀子对人的欲望有正确的认识,适当的利欲要求是正当的,“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荀子·大略》),就算是尧舜这些古圣、古贤亦不能脱离人的本能欲望,何况是一般的人呢。荀子不像后来宋代的一些理学家提出的“灭人欲”那样偏激,其对“人欲”的看法是含有辩证色彩的。其对“欲”的态度是“养”,这亦是“礼”的作用之一,“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荀子认为“礼”不仅仅是用来节制人们的欲望的,它还要能满足人们的欲望,颇有“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意。但“养人之欲”不是“纵人

之欲”,这样才不致于使人们的物欲横流而天下大乱,从而保证国家秩序的稳定。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

这里体现了荀子的“礼”的另一个作用,也就是社会秩序、国家秩序的建构,即“别”。“贵贱有等”是一种社会统治秩序的建构,这源于“礼”的“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礼”出自于“天地”、“先祖”、“君师”,因此对“礼”的了解和践行,君师具有优先权,他们更早接触礼,由于知礼、行礼的多少、程度不同,人便有了贵贱之分。“长幼有序”是一种人伦秩序的建构,“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则是社会责任和利益分配的秩序建构。通过“礼”之“别”,荀子确定了社会等级制度,以此安定社会政治秩序。

总之,“礼”的“养”是为了调节人的欲望,抑制人的恶性;“礼”的“别”是为了建构一种人们可以相安而生的社会环境。“礼者,人道之极也”可作为对荀子的“礼”的一个总的说明。

从人之为人的角度来论述“礼”,认为“礼”将人与禽兽区别开来是儒家的一贯立场,“然而,荀子在礼的起源和必要性方面的论证,实与孔子、孟子都不同。孔子主要是从血缘亲情上立论,而孟子主要是从性善即‘四端’上立论,孔子与孟子都以‘仁义’释礼,注重人的自立自觉的道德意识;荀子则从节欲、养欲的角度释礼,注重礼对人的规范与引导。因而荀子对礼的解释与孔孟相比更加理智化,而少情感的色彩。简言之,荀子论理是以礼为外作,而孟子论理则有理由内生之义。孟子讲理的根据主要放在心性之上,而荀子讲理的根据放在外天地自然与社会上。当然,这并非是说孟子不讲天地自然,只是孟子讲的天地自然有伦理的属性,而与人的心性是相通的,荀子讲天地自然则没有这种伦理的意义。”〔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荀子与孔、孟关于礼的论述的差别。然而荀子与孔孟政治理论的更大差别却是其“重法”的观念。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荀子·性恶》)

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

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荀子·君道》)

礼义对于人们的行为、社会秩序具有规范作用,但并不一定具有强制性。根据荀子所认为的“贵贱有等”的社会秩序来看,礼乐可以规范的是由士以上的贵者,他们有较强的自觉性,而为数大大多于“由士以上”的人的百姓这种自觉性则少,于是需要礼义进一步发展为强制性的法,因为百姓的人数最多,称为“众庶百姓”,而“由士以上”则多为管理者,所以用法对“众庶百姓”的管理则是政治意义上的治,进一步荀子说“法者,治之端也”,即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开端。

法虽由礼义而来,但其是在礼义的统摄之下的,而非“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关系。礼义是由圣人所制,而法则“原出于君子”,“君子”是什么样的呢?“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荀子·性恶》),可见君子是遵守礼义的人,法则是由遵守礼义的人创制的,所以“礼”之于“法”有一种天然的高贵性。故荀子又有“理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的说法,理是法的根本。

“在荀子的理论结构中,‘礼’是高于‘法’的。这表明了荀子是在儒家立场上吸取了法家的某些观念来提出法治问题的,它以法治充实礼治,以礼治统摄法治的政治思想,是对战国末期以来地主阶级发展封建制和建立中央集权专政的自觉适应,又是对他继承和坚守儒家基本立场的自觉表现。”〔8〕如果说“隆礼”“重法”是治国的总的方法,那么荀子的王霸论则是政治的正义性问题。

四、“义立而王,信立而霸”的王霸论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谋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荀子·王霸》)

在孟子那里,“王”“霸”的主要区别是“王道”是“以德服人”,这样使人“中心悦而诚服也”;“霸道”则是“以力服人”,被服者屈于威力,决不“心服”;故此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但荀子与孟子所理解的“王道”、“霸道”的含义不同,荀子认为“王道”是因“礼义”而立的,“霸道”是因“诚信”而立的,故此在孟子眼中是“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孟子·告子下》),而在荀子眼中则认为五霸“德虽未至也,义虽未及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者皆知其可要也”(《荀子·王霸》),虽然他们的德行还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也没有完全做到礼义,但是

天下各种事情的具体规律大致掌握了,刑罚与奖赏、禁止与许诺都能取信于天下了,那么臣民就知道可以依赖他。

孟荀关于“王道”的含义的不同理解亦是深植于他们的人性论之中的。孟子主性善,而“德”则多体现为君主内在的修养,也可以说是四端的扩充,故此认为“王道”是“以德行仁”;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是恶的,因而它更重视外在的对恶的制约,故此说“义立而王”,也就是说以礼义治天下则“王”。另外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除了“王”“霸”之论,还有“权谋立而亡”之说,是“王”“霸”“亡”三种后果的并列,由此也可见荀子对“霸”说也是持一定肯定态度的,虽然它不如“王”那样纯粹,但其也不像“亡”那么严重。

荀子的“王霸”论比之孟子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它更重视外在的环境对于实行王道的可能性的影响。“具具而亡,具具而霸,具具而存,具具而亡”(《荀子·王制》),具备了称王的条件就可以称王,具备了称霸的条件就可以称霸,生存和灭亡都得具备了一定的条件才会发生。荀子并不反对“霸道”,故而在条件不允许成“王”的时候可以退而求其次,那样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这就是荀子的高明之处、现实之处。当然,“王道”仍然是治国的第一目标、第一选择,采用“霸道”也是为了追求“王道”,如同“礼”对于“法”的统摄性一样,“王道”对“霸道”而言是本。总之,荀子提倡的是以“王道”为本,王霸兼采。

人君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荀子·强国》)

“礼”“法”、“王”“霸”的对应关系,于荀子上面的这句话就可以体现出来,“隆礼”对应“王”,“重法”对应“霸”,“王”之于“霸”的统摄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用荀子的这一思路去理解《荀子》中的一些篇章也许更为妥贴一些,比如《荀子·议兵》中的一段:

临武君与孙卿子议兵于赵孝成王前。

王曰:“请问兵要。”

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敌之变动,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

孙卿子曰:“不然。臣所闻古之道,凡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故兵要在乎善附民而易。”

“天时”、“地利”对于用兵打仗来说当然是重要的,荀子作为一名大学问家当然也应该知道,但荀子更强调得民心,在民心面前那些一般的用兵条件都要退后一步,可以以政治领导军事来理解,也就是政治对军事的统摄作用。

如何去实现“王道”呢?荀子说:

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

作为实行王道的君主他的仁爱、道义、威势要高于天下各诸侯国,仁爱高于天下各国,则天下人没有不和他亲近的;道义高于天下各国,天下人没有不尊重他的;威势高于天下各国,则天下人没有敢与他为敌的。“以不敌之威,辅服人之道”,就是说一方面要把国家治理得有王天下的实力,富国、裕民,另一方面君主要实行仁政,内外并进而天下臣服,那样就能做到“欲王而王,欲霸而霸,欲强而强矣”。这是一个称王的总的纲领,具体的还要有“王者之人”、“王者之制”、“王者之论”、“王者之法”,即奉行王道以仁义统一天下的君主所拥有的大臣、奉行王道的君主所实行的制度、奉行王道的君主的用人标准、实行王道的君主的法令。

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面临“名实乱”的状况,要贯彻和推行儒家思想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即要为贯彻儒家思想铺设道路。

五、“制名以指实”的正名论

最早提出正名主张的是孔子,《论语·子路》载:

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孔子的“正名”主张是为了纠正春秋以来“礼乐不兴”、“民无所措手足”的状况,荀子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并对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等级和伦理秩序以及社会稳定。

荀子的时代也出现了与孔子所面对的差不多的情况:

今圣王没,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是非之形不明,则虽守法之吏、诵数之儒,亦皆乱也。若有王者起,必将有循于名,有作于新名。然则所为有名,与所缘以同异,与制名之枢要,不可不察也。(《荀子·正名》)“名实乱”必然导致人们的无所适从,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如果再有实行王道的君主出现,必然会遵循旧有的名称并制定一些新的名称,这样荀子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开始探究要有名称与制定名称有同有异的根据以及制定名称的基本原则等问题,以待实行王道的圣主出现,以期达到“知者为之分别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荀子·正名》)。“明贵贱”是指人的伦理秩序而言,“辨同异”则是对所感触的事物而言。

接下来荀子详细论述了“同异”的原因、制名的方法以及名辞的逻辑发展,荀子正名论中的逻辑思想是荀子儒学的一大特色,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学说,但这种逻辑思想在后世中儒家心性论的大环境下没有得到传承和发展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

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心有征知;征知,则原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簿其类然后可也。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知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此所缘而以同异也。(《荀子·正名》)

名称的统一缘起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各种感觉,但人们要区分同异还要“心有征知”,心有验证的能力,有了各种感觉以后,心就可以对各种感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验证以后,就可以根据感觉的区别给不同的事物命名了。这里有我们平时所说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意味。

关于荀子制名的原则我们可以分为三种:①“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单足以喻则单;单不足以喻则兼;单与兼无所相避则共”,相同的事物就给它们取相同的名称,不同的事物就给它们取不同的名称,单名就能使人明白的就取单名,单名不能完全使人明白的就取复名;单名和复名没有什么相互回避的必要的就用共名,荀子还说明了共名之上还有共名,别名之下还有别名。②“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约定俗成”,即人们的习惯;③“物有同状而异所者,有异状而同所者,可别也。状同而为异所者,虽可合一谓之二实。状变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有化而无别,谓之一实。此事之所以稽实定数也。”这里要求我们仔细判定形实关系,不为事物的外表所迷惑,而从事物的实质而命名。

荀子所批评的“三惑”,即“惑于用名以乱名”、“惑于用实以乱名”、“惑于用名以乱实”,都可以归为没有按“稽实定数”的规则命名,以至于名实相乱,由此可见荀子的务实精神。

荀子还详细论述了名称、言语、辩论和解说的重要作用:

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辨说也者,不异实名以喻动静之道也。期命也者,辨说之用也。辨说也者,心之象道也。……

(《荀子·正名》)

这句话是说对于实物不能明白就给它命名,命名了还不能明白就用相关事物来比拟,比拟了还不能明白就加以解说,解说了还不能明白就进行辩论。……名称,是人们用来互相表述各种实际事物的。言语,是人们并用不同事物的名称用来表达一个意义的。辩论和解说,是人们的心灵对道的认识的一种表达。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由“名”到“辞”再到“辩说”的逻辑论。“辩论要按照由

‘名’到‘辞’再到‘辩说’的逻辑顺序进行。”〔9〕

无论荀子有什么样的逻辑思想,有一点必须明白的就是其正名论并不是为逻辑而逻辑的,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确定伦理名分,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其坚持的“制名以指实”,在逻辑上使儒家正名理论更加严密、完善。

六、结语

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的时代,当时的天下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荀子根据时代的变化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其更具有现实性。其人性论、天人观、社会政治理论及正名的思想与孔孟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其精神实质和追求仍是儒家的传统价值理念。荀子丰富和发展了儒家的思想理论,“孟子以

后,儒家无杰出之士,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10〕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论六家要指.

〔2〕崔大华.儒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同上

〔4〕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5〕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刘蔚华赵宗正.中国儒家学术思想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

〔7〕张立文主编陆玉林著.中国学术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赵吉惠郭厚安赵馥洁潘策.中国儒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9〕张曙光.外王之学—荀子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 997.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0

儒家思想下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一:灵活无比。我国人民在任何事物面前,都能表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可以把小事化大,亦可把大事化小。同一件事或人,刚才还是反面典型,如今又成了风光无限的横空出世的大英雄。这个大字是不能丢的。反之亦然。总之一切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其实就是为了他自己的利益。 二:统一形式。在中国,一个群体,往往思想、行动都是一致的。无任何反对的声音,有的话,此人必遭免顶之灾。除非他是个聪明人,闭嘴不言。当然,私下是可以议论的。这就好比庙里的善男信女,那些对伸向虔诚磕头的人,有信徒,也有根本不信的,可能是靠他吃饭,也可能使形势所逼。为求自保。 三:集团圈子。这个世界到处都有,不是我国独创。中国特色是:圈子内的人连杀了人都会受到保护,杀得有道理。而圈子外的则冷眼先看,没有反应。倘若是对手,济世救人于水火也是别有用心。 四;假大空。中国人做事,十分注重形势和宣传。盖此法有放大和缩小的功能,可化腐朽为神奇。大跃进、大鸣、大放大字报。决非毛泽东一人之功。 五:望风而动。在中国做事,造势很重要,人气很重要,唯有本质不是很重要。认识到这点,才能成功。 六:投机的人多,而投资的人少。无论处人或者做事,都是如此。朋友多了路好走。而搞科学,则跟在别人屁股后面容易些。 七;成王败寇。我国的马屁精众多,高帽满天飞。所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溜沟子实属无奈,值得同情。另外走路小心一点,跌倒了爬起来是英雄,爬不起来就惨了。 八:集体智慧,消磨个性。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你信吗?我不信。共产党的革命是靠大家,决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但毛泽东的思想是他个人的创造。不尊重知识产权,不尊重人才,科学是不会进步的。 九:太平景象,和谐气氛。这当然是好事。但我们有些人为此不准许讲问题,不许说缺陷,不许说矛盾,只准说好,不准说不好。这种太平是虚弱的,他也因为问题的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为以后留下祸害。是大起大落的原由。 十:神秘文化。就是装神弄鬼,把假冒伪劣产品说成是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把学术骗子叫做科学家。不懂装懂,糊弄百姓。 十一:阴阳手法,就是打太极。阴奉阳违,阳奉阴违。有利的留下,有害的力争推出去。 十二:麻将成瘾。人不分贵贱,地不分南北,举国皆麻。 十三;人情大于天。师生,战友,老乡,同学等。在中国,这是最好的通行证,法律和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课外阅读】荀子主要思想 荀子对各家都有所批评,唯独推崇孔子的思想,认为是最好的治国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特别着重的继承了孔子的“外王学”。他又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天命、天道的问题一直是先秦时期各家关切的问题。殷商西周时期,“天”、“天命”是被作为人格神看待的。到了孔子,它的人格神色彩被淡化,孔子主要借亲亲之情论仁德,而视天命为一种盲目的主宰力。孔子之后,其弟子和后学力图使“仁德”、“心性”“天命”得以贯通,这一方面是要使“仁德”、“心性”的追求获得存在论的支撑,另一方面又将“天”、“天命”、“天道”义理化、价值化。荀子有取于道家在“天”、“天道”“天命”上的自然观的成分,然而它的理论宗旨却不在于走向自然主义,而在于凸现“天人相分”,然后以“天人相分”为基础,建构自己的“人道”学说。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具有和天、地同等的重要性。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荀子最主要的努力使确认人在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中的主体地位。在道德修养方面,作为前提与起点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荀子从天人相分的立场出发,否定而人性中先验的道德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一)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异同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xx和早期儒学: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他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要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克已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和“至圣”。 (2)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是儒家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主张以德服人,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荀子提出“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经过孟子、荀子的改造和发展,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从“无为”到“有为”: 汉初,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的经济实力逐渐恢复和增强,但是,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都威胁着西汉的稳定。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是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把诸子百家中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

荀子的社会思想

第八讲荀子的社会思想 一、荀子的生平 荀子(公元前325年~前235年),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时赵国人。他一生的政治、学术活动大约在周赧王十七年(前293年)到秦王政九年(228年)。《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说他“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大约亦在这段时间,荀子在稷下讲学,曾三次担任稷下学宫的祭酒。荀子曾经在55岁左右到秦国去过。他很称赞秦国“百姓朴”,“百吏肃然”,士大夫“不比周,不朋党”,“莫不明通而公”,“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秦国已接近“治之至”了。这次去秦国实地考察,对荀子的思想震动很大。他虽以儒家思想继承者自居,但不再只讲“王道”,荀子非纯儒。这大约是荀子一直被冷落的原因之一。荀子一生游历较广,先后到齐、秦、楚等国,又处在战国末期,故能宗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说。他的社会思想颇成体系,从社会起源论到社会组织说,再到社会控制论,社会理想说,都能以人的社会性这一基本思想贯穿起来。并且把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社会属性区别开来,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说”相反的“性恶说”。 《荀子》一书现存32篇,绝大部分为荀子本人所作。自汉以后,《荀子》一书长期被淹没,一直到唐代杨琼始为《荀子》作注。近人有王先谦的《荀子集解》,梁启雄的《荀子简释》现在有中华书局出版的《荀子新注》。 二、荀子的社会思想 1、“化性起伪”的社会改造思想 与孟子一样,人性理论是荀子全部社会思想的基础。但对于孟子人性善的主张,荀子则根本上予以反对,认为人性本恶,仁义礼智等善的品德是后天人为造成的。荀子所谓的“性”,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

性,[2] 它没有经过任何人为的加工与社会的改造,所以荀子又称性是“本始材朴”。(《礼论》)就此而言,人性应不具有道德伦理的价值,性也就无所谓善与恶,这种观点与告子“无善无恶”说似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荀子称“人性恶”的根据又何在呢?在他看来,善恶的分判并不能从自然的角度来观察,而应从社会组织的观点来看待,只有相对于社会组织而言才有善恶的对立。具体地说,荀子认为,凡是能促成社会组织、维持社会秩序者为善,破坏社会组织与秩序者为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已”。(《性恶》) 对于荀子来说,“性”作为一种人的生物属性,它体现为人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趋利避害等方面。这种人的本能行为本身无所谓善恶,但根据上述的衡量标准,如果放纵人们任其本性无节制地自由发展,则必然要导致社会的纷争与混乱,从而就要导向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於争夺,合於犯分乱理,而归於暴”。(《性恶》)这也就是说,如果顺任人的自然本性,必然会导致争夺悖乱不已,从而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因此,人的自然本性与社会的治理互不相容,这也是荀子断言人性恶的根本理由所在。 既然“人性恶”,那么人类的“仁、义、礼、智、信”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善者,伪也。“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仪而起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这即是讲,人之所以还具 有“善”的性质,完全是圣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实践,不断地试行一系列社会规范——即“习”,才产生了礼义,然后在礼义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度,“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我们讲,荀子关于人性的思想,关于社会规范起源的思想,关于社会法制产生在礼义基础之上并以

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荀子学术思想的历史地位 我个人觉得荀子的学术想不是乱邦,也不是乡愿之说,荀子的学术思想是为封建制度服务的。因为荀子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适应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当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而产生的。 一、产生背景 从时代背景来看,早在西周后期,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危机;春秋时期,奴隶制加速崩溃,在奴隶社会内部,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并日益成熟;春秋战国之交和战国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并逐渐具备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秦始皇最终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中国。荀子就是生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有着要求实现封建大一统的强烈愿望,他的学术活动,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服务的。 从战国时期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水平的。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影响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关于"可以知,物之理"的认识论,就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成 就所作的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概括。 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客观环境来看,战国时期正处于"百 家争鸣"的生动局面。荀子说当时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年代,

正说明那个时候在政治领域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十分复杂、激烈的。这种独特的思想环境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的建立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荀子作为一个新兴的地主阶级哲学思想家,他的思想是对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阶级的斗争经验和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经验进行理 论总结,对当时社会生产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进行理论总结的结果,特别是他对各家各派思想、学说从理论上进行批判总结的结果。 二、荀子对百家之学的批判和继承 荀子的自然天道观受了道家天道观的影响,道家天道观否定了儒家的唯心主义"天命"观,提出了自然无为的"道"的学说。荀子在此影响下,把天看作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的天;同时荀子又把道家作为神秘实体的"道"改造成为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因而建立了他自己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但是,荀子批评老子"有见于多訁出,无见于信"(《天论》);对于庄子,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解蔽》)。宋尹文 学派对荀子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但是他对他们的批评也不少。但是荀子又吸收了宋尹学派关于"气"的学说,从而使自己的自然天道观建立在唯物主义的气本原论的基础之上。对于宋尹学派的"虚壹而静"的"心术"论,荀子剥掉了其神秘的成分,把它吸收到自己的认识论中来,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认识论的内容。对于墨子,荀子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他对墨子的批评集中在其"非乐"、"节用",否认礼乐的文饰,抹煞等级的差别等观点上。但是,墨子关于"尚贤"的主张,对荀子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墨子及其后学在认识论和逻辑学方面的积极成果,

荀子的逻辑思想

荀子的逻辑思想 荀子以正名为轴心, 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的名、辞、辨说的逻辑体系。荀子的逻辑思想是由名(概念)、辞(判断)、辨说(推理论辨)三部分组成, 并概括论证了“名”、“辞”、“辨说”的逻辑作用和三者的相互关联。而对于三部分的论述, 尤以“名”的逻辑思想最为突出和最为全面。 1 .正名的目的 荀子认为, 对于我们思想所为要有名称, 名称同异所产生的根据, 制定名称的原则等等, 全面考察和研究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要“制名”呢? 荀子说了两个目的。“名”是了解事物的一种思想形式。荀子的这个观点, 在现代逻辑学的认识论要求就是要概念明确, 才能正确表达思想。另一个目的, 是为了“上以明贵贱, 下以别同异”。社会上的人和事都有贵贱等级, 自然万物亦有形状实体的差异, 故必须给以正确的名称概念, 以反映各种事物的差异。这一思想在现代逻辑学和认识论上都是深刻的。荀子在概念上, 初步提出了明确概念的方法问题。 2 .名的实质 荀子指出:“名也者, 所以期累实也”。这句话的意思是, 名词是用来概括一类事物的。同现代逻辑学所说“概念是揭示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较为接近的。并且明白地指出了概念的概括事物的逻辑职能。 3 .对概念的逻辑分类 荀子对名词概念作了如下逻辑学的分类:“单名”-单称词, 如鸟、兽、牛、马等, 这实际是用单独一个字的概念来表示这一类的事物;“兼名” -兼称词, 如鸟兽、牛马、鸡鸭等, 这一类名词概念相对“单名”所指的对象事物就更为宽广了;共名-如果单称词形式的“名”同兼称词

形式的“名”在内容上所指的事物的类属“无所相避”(不便于互相区分避开), 就产生“共”的联系而形成“共名”。从现代逻辑学的意义上看, 荀子提出的“共名”实际上是类概念或普遍概念;大共名—即比“共名”这种类概念外延更大的属概念。荀子在当时科学和认识发展的水平上, 对概念的种类作了在外延上的比较明确的划分, 这比起后期墨家对概念分类(名、达、类、私)更加科学明白。 4 .批评名实问题上的三种诡辩 在先秦名辩思潮中, 流传着名实关系上的三种诡辩, 荀子对此作了系统的分析批判。第一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名” , 就是利用同一个概念有不同含义, 来扰乱名称概念的正常用法。这是现代逻辑所说的偷换或混淆概念的常见逻辑错误。第二种是“惑于用实以乱名” , 即用个别事实混淆概念的确定性。第三种是“惑于用名以乱实” , 即利用名词概念的差异而混淆实际事物。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摘要] 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探讨传统思想文化与现代思想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社会思想的变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给予现代社会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探讨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社会影响,以期加深了解儒家思想的特点、变化、价值和它的现代指导意义,抓住儒家思想的本质和精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点滴经验和参考。 思想是一个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一个社会起着一定的约束力,因此思想对一个社会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社会传统思想主流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时至今日,时代在变化,思想也在变化,面对文化多元、中西融合碰撞的文化发展趋势,对一种文化或者说思想的重视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一个社会的文明进程,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集千古圣贤众多儒流于一体的历经变化的儒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关键词] 思想、作用、价值。 一、儒家思想的内涵 儒家思想讲求“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基本核心是“仁”,以“仁”为基础和精髓的儒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古至今长盛不衰,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

定性的作用,中国文化的伦理和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与原来的“孔孟之道”在内容和实质上已经有很大不同。儒家的“仁治”“礼治”“德治”“孝道”“大一统”“天人合一”“民贵君轻”“有教无类”等思想主张依然光芒四射。对儒家思想的发掘和借鉴,对儒家思想中的精华发展和弘扬,可以更加丰富儒家思想的内涵,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作用。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现代社会的作用 1、儒家的仁政思想及道德观念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仁政”学说是贯穿于儒家思想的核心,其“敬得保民”“仁政爱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仁政理念的变革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谐的构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儒家思想的精髓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而这种社会伦理观正是基于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或道德意识加以规范以此来实现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抛开阶级意识而言,这种社会伦理对社会的有效管理还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的。 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社会演变中形成了众多优秀的认识和思想,而这些认识和思想又被后来者奉为准则或规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的生死道义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的坚毅品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探索精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儒家思想专题

儒家思想专题 一、儒家思想形成——先秦 ㈠春秋时期-孔子: 1.地位,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主张:核 心思想是“仁”和“礼”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⑴仁: ①含义:“仁者爱人” [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广泛地体贴和理解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C统治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实现“仁”的方式, A就要遵守“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中庸之道(1.中庸的含义:1)中: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2)和: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3.意义: ⑴中庸不仅是一种德行,而且也反映了孔子对世界万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⑵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被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来讨论的,但实质上不仅对处理人际关系 有实际价值,而且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也有指导意义.);‘ C克己复礼为仁; D实现五者(恭宽信敏惠)为仁等 ③仁的思想的意义:A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B在当时有利于抑制暴政; C对今天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借鉴意义;但其爱人是有等差的爱。 ⑵礼:克己复礼。维护周礼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但另一方面有利于稳定社会 秩序。 ①含义:A 指治理、安定、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正常发展所需要的秩序;B 礼仪 制度。孔子所追求的理是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它规定了一整套在衣食住行方面必须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仪礼规范,并发展成指导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②主张:正名。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仁和礼的关系 礼仁结合。纳仁于礼,是人道与政治的结合。 A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 B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C仁反映的是根源于血缘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关系,礼主要规范社会的政治秩序和制度。 D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二者的结合才是一种制度的完善。 ⑶仁礼评价:对儒家的“仁礼”学说的评价:1.内涵极其丰富。举凡社交礼仪、生活标 准、政治秩序、风俗习惯,无不囊括在内。2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它强调社会责任与社会和谐,有利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在当时有利于抑制暴政;对今天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及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借鉴意义。3从消极的方面来看,它又极大地限制人的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欲望。4这种两重性作用于孔子以后的悠悠岁月,造成中华民族崇奉公德,压抑私欲,强调义务,蔑视权利,以及安贫乐道,因循保守的社会心理特征。 ⑷政治思想: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⑸社会历史观:主张逐步改良。 ⑹天命观:主张敬鬼神而原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虚于天命,重于人世)。

荀子法律思想

荀子法律思想。 一、性恶论是荀子的法律思想的理论基础 在荀子看来,人性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本性。性与情、欲联系在一起,人的情性都是一样的,不因人的高低贵贱有所区别。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这就导致人性必然转向恶的方向。人的无休止的色欲、财富欲、权利欲等好利恶害的品质就是恶,如果任其发展,那么必然会发生争夺、淫乱而犯分乱理,只有经过教化,才能改恶从善,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义的要求。人性虽然恶,但是可以通过教化和法度,使其化性起伪。 二、良法与恶法理论 1、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理论的核心思想 荀子把礼与法贯通起来,将礼作了法的解释,隆礼重法的礼法一体论是荀子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之一是创立了礼法的范畴。荀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礼法这一术语。这不是礼与法两个概念的简单重复,其所反映的是一种新的法律理念,即未来大一统国家制定的法律应当是礼法,而不是弃法与外的单纯的礼,也不是无礼统率的单纯的法。当然,荀子的立法一体论不是把礼法简单的绝对的合二为一,也不是把礼与法的界限全面抹去,而是有区别的统一。 2、良法与恶法的判断标准:非礼无法。即良法与恶法的划分依据不仅仅归于道德层面,而且还以行为是否合乎礼作为依据。一是国家立法应该以礼为指导,以礼为准绳,合乎礼的要求的就是良法,反之即是恶法。二是在法律实践中,行为人对非礼无法的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3、王霸之道的良法应该具备四个条件:礼治主义、大一统中央君主集权主义、民水君舟的重民主义、隆父的家族血缘伦理主义。 三、明分使群的法律起源论 荀子认为,法律起源不仅是由于它适应着化性起伪的需要,而且是因为它要明分使群。法律适应着圣人贤王为了改造人性、确定权利义务的分配,从而解决人们的争端,避免社会秩序紊乱而起源的。 四、法律本体论 法义即是法的精神、原理、原则,法数指法律条文本身。荀子认为,只知道法数不知道法义,后果严重。表面好像重视法律条文或说成文法典,实际尚法而无法,表面上言之成理,逻辑严密,实际上愚弄百姓。 五、法律与治国方略: 在治人和治法的关系上,荀子的核心理念就是法纵然优良,但只是治之端也,法不能离开执法之人独立发挥作用。 六、有关罚罪与刑事法律原则 一是刑当罪,反对以族论罪,反对株连,反对像刑;二是刑事司法应当赏罚有律,罪行相当,。 七、治则刑重,乱则刑轻 在治世,犯罪的人相对较少,因此所有犯罪的人主管恶性更大,适用重典,被处以刑罚的绝对人数不多,有利于发挥刑罚的预防犯罪的作用。而在乱世,虽然民心涣散,犯罪者多,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并不一定很大,适用轻典,被处以刑罚的人也可以减少。 八、评价 荀子的法律理论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的特点,内容显得丰富博杂。荀子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儒家的起源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孔丘】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核心思想为“仁”与“礼”。 何谓“仁”?“仁者爱人”,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如何“爱人”?夫子曰:“忠恕而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何谓“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这就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二、儒家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时 【孟子】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但除了曾参留下了《大学》之外,其他的大多未曾留下什么。到了战国时期,孔子之孙子思收了一名弟子,此人便是日后被称作“亚圣”的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流传于世的著作为《孟子》“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在孔子之“仁”的思想上,孟子将“仁”发展成为了一套政治学说。在此基础上,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在人性论方面,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说。 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人民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 【荀子】如果说儒学在孔孟手中还仅仅停留在关注人的身上,那么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就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 荀子,名况,赵国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现存《荀子》共三十二篇。其主要思想有如下几点: 1、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但人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 2、性恶论。与孟子正好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在战乱与社会变革中并不适用,更不用说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了。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打败项羽,百废待兴,这时需要的是休养生息,所以从西汉初年到汉武帝继位时,黄老思想一直在政治上占据指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汉朝历经了“文景之治”后,黄老之学已经不能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式的发展需要了。同时,儒家学说经过一段时期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此时,儒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 【董仲舒】董仲舒,广川人,研究《公羊春秋》,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天人感应”学说是董仲舒儒学的基础。他宣扬“君权神授”,为君王统治天下提供了理论根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君权。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_现代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_高三语文_在线做题网 儒学文化的本质特性 儒学在中国产生以后,不仅存在和发展于中国,而且传播到亚洲和世界其他地方,一直传承和延续到今天。儒学具有持久不衰的生机与活力,有着不断进步的发展前途,是由它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共同决定的。 儒学具有开放包容的特性,所以它对别的学说能够兼收并蓄、海纳百川,能够在共存之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就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当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产生之时,与它同时并立的还有老子所代表的道家思想、墨子所代表的墨家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虚心向道家、墨家等学说学习,认真从中吸取思想营养,儒家思想才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首屈一指的“显学”。当它传播到东亚其他地区时,又能与当地的思想文化相融合,促进了东亚文化圈的形成。当佛学传入中国后,儒学不仅与之共存,而且将其引为自己的借鉴取长对象。这些都体现了儒学开放包容的特性,以及由此具备的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 儒学具有实事求是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惟是以求、知错即纠”,而不能“知错不改、文过饰非”。实事求是的精神,在中国儒学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一以贯之的,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所追求和坚持的。东汉著名儒学思想家王充在《问孔》《刺孟》中认为,即使对孔子、孟子这样的圣贤和儒家学说创始人,如果发现他们思想中有疏失有错误,也应加以“问难”,以纠“非”而明“是”。像王充这样敢于指出和纠正前辈儒学思想家著述与言行中错误的学者,在古往今来的中国儒学界所在多有。这说明,求实、求真、求是是儒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特性。 儒学具有经世致用的特性,所以它要求人们做到“知行合一、躬行为务”。所谓经世致用,就是要坚持将儒学的道德要求和思想主张应用于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社会的治理,也就是儒学大家们坚持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实干兴邦”。在中国西汉时期,著名儒学思想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为汉武帝所采纳。实行这一方针的目的和实质,就是要把积极进取、致用为上的儒家学说确立为治国理政的主导思想。正是由于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充分发挥了治国理政、开物成务的实践功能,才不仅成就了它对中国文明发展不断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保证了它不断从社会实践中吸取养分,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也是儒学能够长久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一个法宝。 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所以它能够“因时达变、推陈出新”。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弃旧而图新,反对蹈常袭故、陈陈相因,是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和儒学工作者为学与治世的共同追求。儒学产生以后的两千多年间,经历过多次大的自我更新与演进。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对传统儒学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弘扬和发展儒学所蕴含的思想精华,使之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中国历代儒学学者、儒学工作者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政治家,不断根据时代条件、历史使命和社会实践发展变化的需要,适时推动儒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保证了儒学与不断前进的社会实践同在,与长流不息的文明之河共进。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内容及思想 《荀子》一书是中国古代儒、法、道、墨等诸子学术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它对政治、经 济、文化、思想的方方面面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人定胜天”、“性恶论”、“隆礼敬士”、“尚贤使能”、“重法爱民”、“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是其 主要思想。《荀子》立论严谨,语言生动。《劝学》是其烩炙人口的散文名篇。 《荀子》是我国战国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教育家和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荀况的著作。 是荀况晚年为总结百家争鸣和自己学术思想而写的。《史记·孟荀列传》中曾写到:“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机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 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数万言而卒:”此书在汉代抄录流传有322篇,名《孙卿书》。初经刘向整理校定,去其重复290篇,定著32篇,名《孙卿新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名《孙卿子》即《荀子》。此书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中《儒效》《议兵》《强 国》等篇,似出弟子记录;附于书末的《大略》《宥坐》《子道》《法行》《哀公》《尧问》 等六篇疑为弟子所记荀子语及杂录传记。 《荀子》一书,仿《论语》体例,始于《劝学》,终于《尧问》.系统性、思想性较强。 其中集中阐述自然观的主要有《天论》;阐述认识论、逻辑思想和思想方法的有《解蔽》《正名》;阐述人生论的有《性恶》;阐述教育理论的有《劝学》《修身》;阐述军事理论的有 《议兵》;阐述社会政治思想的有《礼论》《王制》《王霸》《富国》等篇。《非十二子》 以是否符合封建统一原则为标准,对先秦诸子进行了政治性批判。《成相》以民间文学的形 式表达了为君、治国之道。《赋篇》系荀子的文学作品,是一种散文的赋体,在文学史上有 一定的地位。 《荀子》的主要内容 1.“重人轻天”思想。《荀子》中的《天论》篇针对唯心主义的“天人合一”论,提出 了“明于天人之分”的理论,论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它把人的主观精神世界同自然的客观 物质世界区分开来,又联系起来,把天看成一种具有客观法则的自然物质系统,排除天有意 志说,承认自然的客观物质世界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精神世界是第二性的;强调天不能干 预人事、主宰人事,但人事活动又必须遵循“天道”,人不能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 但人能“制天命”、“裁万物”,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卓越见解。西周以来传统的“天 命”观把天看作是有意志的、能赏善罚恶、兴治灭乱的无上权威,人们只能按照“天”的意 志即“天命”行事。针对这种宗教唯心主义的说教,荀子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思想,把“天”(自然)与人(社会)区分开来,否认“天”有意志,否认“天命”存在。他说:“天行 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自然界本身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它的

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儒家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天与人的关系 (一)天论 (二)天人之学――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 二、人学和人际关系 (一)道德是人的本质 (二)伦理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三)个体和群体 三、“在超越”和对的批判与容纳 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现实与超越三种关系之上,他们都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形成的。 一、天与人的关系 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天论 “天”是儒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有多重涵义。因而天论是一个复杂的理论。《朱子语类》卷一载: 僴问经传中“天”字。(朱子)曰:要人自看得分晓,也有说苍苍者,也有说主宰者,也有单训理时。 朱子的天之三义基本概括了儒家“天”概念的涵。由此形成了关于天的三种理论: 自然主义天道观; 天命论; 天理论。 1.天命论。在殷、周天命观念中,天是有意志、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能赏善罚恶的神,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一切都由天支配。但是在孔、孟的天命论中,天的人格神的性质显然被淡化了。这一点从孔子的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即可得到证明。孔、孟的天也不再是掌握善恶标准、对人世间善恶加以赏罚的正义执行者,天并不认

可、保佑圣人、君子之所行;而殷周天命论的最重要的支撑点是天认可并保佑有德、否定并惩罚恶人。孔子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表明孔子等人已认识到天是无目的的,无价值标准的。人不能完全听命于天,人应为所当为,不要理会是否得到天的许可。由此可见,作为哲学学说的儒家的天命观与殷周时期普遍流行的天命观是有原则不同。如果说殷周时期的天命观念是强调人们一切都听命于天,行德于民也是为了取悦于天,以求得天的庇护,那么儒家的天命论则只是将人力所不及的事物委之于天命,而在天命之外为人的自由活动划出一块地盘,在这块地盘上人可以修已安民,成德作圣,充分发挥自我的能动性。 2.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其代表人物是先的荀子和后来的王充、柳宗元、禹锡等人。他们认为,天、地是两个最大的物质实体,又是万物的生成者,“天地合而万物生”。天地万物的总合就是今人所说的“自然界”。荀子等人的天概念还有一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这里有“自然”或“自然而然”的意思。 荀子还认为,天不具有意志、情感,天不是赏善罚恶的正义维护者,“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是按自身规律运行的客观世界。 3.天理论。这个“理”主要指道德原则――义理,这是儒家特有的一种对天的理解。儒家对于天的这种理解,可能是由殷周时期有神论的天命观念蜕变而来的。天既然能赏善恶,那么它本身也一定是善的。剔除身上的神性和赏罚能力,天成为一种纯粹而抽象的善、道德原则。如孔子说:“天生德于予。”孟子认为人生而具备仁、义、礼、智四端,也含有此意。正因为人性之善来自于天的纯善,所以孟子说:“尽其习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但明确把天理解为一种抽象的道德原则、一种纯粹的善,是战国末年的儒家著作《易传》和《中庸》。《易》、《庸》认为,天道即是天地交感生成万物的过程:“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二,则其生物不测。”而天地生物是一种

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精)

一、荀子生平及其思想体系产生的背景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赵国人。今河北邯郸人。约生于公元前316年。荀子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是适应当时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适应当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而产生的。 从时代背景看,早在西周后期,奴隶制就已经出现危机;春秋时期,奴隶制加速崩溃,在奴隶社会内部,封建主义的经济形式已经发生并日益成熟;春秋战国之交和战国初期,新兴地主阶级相继向奴隶主阶级夺取政权,并逐渐具备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客观条件。秦始皇最终通过兼并战争统一了中国。荀子就是生活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前夕,他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有着要求实现封建大一统的强烈愿望,他的学术活动,他的哲学思想,就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集中统一的封建国家,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服务的。 从战国时期生产力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客观条件来看,每一个时代的哲学,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那一个时代的生产水平与科学水平的。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自然科学的成就,影响了荀子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的"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关于"可以知,物之理"的认识论,就是对当时劳动人民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成就所作的一种哲学上的理论概括。 从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的客观环境来看,战国时期正处于"百家争鸣"的生动 局面。荀子说当时是"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年代,正说明那个时候在政治领域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和各个集团、学派之间的斗争都是十分复杂、激烈的。这种独特的思想环境为荀子哲学社会思想的建立创造了充分的思想条件。 二、“明分使群”的社会组织理论 荀子认为,人要生存,要战胜自然,必须能“群”,即必须过一种集体的、社会的生活,离开群体人就不能独立以自存,所谓“人生不能无群”。(《王制》他说,人力不如牛,跑不如马,而牛马却能为人所用,其理由就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王制》对于作为社会管理者的君主,荀子也是从“能群”即能组织社会的角度予以阐释,他说,“君者

儒家思想的特性

https://www.360docs.net/doc/682302281.html,/v_show/id_XMTQxNDczODkyNA==.html?from=s1.8-1-1. 2 儒家思想的十大功劳 一.提倡学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不学诗,无以言。 。。。。。。儒家提倡学习、强调学习、重视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功德无量!尤其是推出科举以学而优则仕代替血统论,更是领先全世界,领跑全世界! 二.推行等级制度 据说孔子、儒家维护提倡等级制度是罪大恶极。不少人对此口诛笔伐!等级制度真的是罪大恶极吗? 我们的军队,实行等级制度。从士兵到将军元帅有很多等级。红军没有军衔,但是仍然有士兵到班、排、连、营、团。。。。。。长的等级。早期红军曾经取消等级,取消官长。是毛主席在古田会议提出了批评,重新建立了下级服从上级的机制。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一个没有等级制度的军队纯属乌合之众,不可能有战斗力! 事实上,全世界所有组织都执行等级制度。都设置了多个等级。就是在网络论坛也还设不同级别的管理员,进行删帖、沉贴、禁言、降级、升级。 事实上,大小一点点的企业都实行等级制度。 事实上,所有的国家都实行等级制度。就算文革时期取消军衔也没有取消军官,更没有取消工资等级。即使是朝鲜仍然执行等级制度。 为什么等级制度能红遍全人类?为什么全世界实行等级制度?很明显:等级制度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变水往低处流的惯性为人往高处走的动力。所以等级不是固定的。在中国孔子以后,世袭罔替是极个别的。君子之泽,三世而斩是常态。富不过三代基本上是铁律! 中国按照儒家思想建立的学而优则仕的等级制度,比之印度的种姓制度,欧洲的贵族制度先进很多! 试想,如果没有等级制度,可以吗? 三.和谐中庸之道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反对极端思维。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教育人们要换位思考。遇到不同意见,要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不搞一言堂!这使得中国2000年里没有讨伐异教徒,更没有象中世纪欧洲烧死说地球在转动的人。导致中国在2000年里大多数时期保持稳定与和谐。能够努力发展,保持领先。 四.以理服人 儒家提倡“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客观、真实地说明管理是脑力劳动,是劳心!治理国家不靠比武比暴力。指明:“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